当前位置:首页 » 歌词歌曲 » 陕北信天游的歌词有哪些
扩展阅读
2021近视知识讲座 2025-01-09 15:45:58
经典版奇迹翅膀怎么合 2025-01-09 15:45:20

陕北信天游的歌词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3-06 21:12:20

‘壹’ 介绍3首关于陕北信天游歌曲(要名称)

信天游,黄土高坡,东方红,蓝花花,五哥放羊,三十里铺,你妈妈打你不成才,山沟沟,叫声哥哥快回来,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黄河船头曲,三哥哥你看美不美。

‘贰’ 陕北信天游那首歌里有这句歌词:“白花花的大腿,水灵灵的逼,这么好的地方留不住你。”

王贵与李香香

大雁雁回来又开了春,

妹妹我心里想起个人。山坡坡草草黄又绿,

又一年妹妹我在等你。牵牛花开花在夜里,

哥哥我有个小秘密。日头头升起来照大地,

看得清我也看得请你。山丹丹开花羞红了脸,

哥哥你让我咋跟你言?司马光砸缸就一下,

豁出去告诉你我心里话。黑夜里月牙牙藏起来,

扑通通钻进了哥哥的怀。云从了风儿影随了身,

哥哥妹妹从此不离分。圪梁梁光光任你走,

一夜里三次你吃不够。村东的河水哗哗地响,

妹妹我快活的直喊娘。花瓣瓣落下果子熟,

要生个娃娃满地走。眼一闭呀眼一睁,

改革开放就刮春风。树苗苗长高要直上天,

哥哥你要进城挣大钱。树叶叶落下只剩了干,

哥走了我夜里长无眠。烧开的水后有下锅的米,

马配上了鞍后没了人骑。晴天里打雷真真个怕,

哥哥你在城里有了她。一阵阵狂风一阵阵沙,

妹妹的心里如刀扎。黄河水它流走回不去,

几回回哭得我快断了气。大雁雁南飞秋声声凄,

慌了责任田你富了自留地。白花花的大腿水灵灵的逼,

这么好的地方留就不住你。

‘叁’ 关于陕北民歌信天游

……你以为陕北是印第安人保留地还是原始部落遗址……去陕北要是走大路上延安榆林神木你只能看到繁华都市…和世界名车展…要想原生态,推自行车离开公路爬黄土坡吧……
信天游就像没梁子的斗,啥时候想起来啥时候吼,女人难活哭鼻子,男人难活唱曲子,想听信天游,很简单,在那边拉几个哥们下馆子摆开酒阵递上烟,几打过后,嘿嘿……
提醒一下,最好别抱斗酒的心态,那边十五六岁小姑娘一气干上七八瓶500ML都只当是喝凉水……

‘肆’ 有那些好听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这类的

1、《猜调》

《猜调》是陕北汉族民歌,是一首活泼、诙谐、欢快的儿歌。最早由歌唱家李谷一在1979年演唱,因而闻名于世。

2、《大河涨水沙浪沙》

二胡曲《大河涨水沙浪沙》是由着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张锐先生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一首二胡独奏曲。乐曲的慢板宽阔明亮,快板轻松活泼,展示了我国陕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秀美迷人的景色。

3、《弥渡山歌》

《弥渡山歌》就像一部长诗,记录着弥渡的时代变迁,抒发着各个时代人们的内心情感,倾诉着人们各个时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和爱憎。

4、《十大姐》

出自陕北,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生活中的婚丧礼俗,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

5、《大理三月好风光》

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的爱情喜剧故事片《五朵金花》中的插曲,述了一对在陕北大理蝴蝶泉边对歌定情的白族青年的爱情故事。

6、《婚誓》

《婚誓》是一首对唱情歌,用芭蕉的不同部位,以及蜜蜂与蜂蜜的关系,朴实无华的展现出一对相爱中恋人,那种甜蜜、真挚的感情。

‘伍’ 信天游歌词

《信天游》是程琳演唱的歌曲,收录于2002年1月1日发行的《瑞华33回馈典藏系列7-程琳流行篇》专辑中。

歌词:

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

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

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

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

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

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

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


(5)陕北信天游的歌词有哪些扩展阅读:

程琳,出生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父母从事豫剧表演,而且是洛阳艺术学校的始创人,培养了一批有造诣的豫剧表演人才,成绩卓着。来自艺术世家的程琳受家庭良好的艺术氛围影响,她自幼便酷爱音乐。6岁的时候,父母用四元钱给小程琳买了一把二胡,7岁开始从师二胡名家学艺,8岁登台演出,在河南少儿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被当地人誉为“九岁红”。

12岁考入海政歌舞团,担任二胡独奏。 13岁首次以歌手身份登上北京舞台,一曲《小螺号》使她迅速红遍北京城,成为中国歌坛年龄最小的第一代歌星,从此以其清新纯美的演唱风格奠定了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歌坛的领先地位。

随着《小螺号》、《童年的小摇车》盒带的脱销,中国第一个流行歌星诞生了。那时的大街小巷里,到处回响着程琳那甜美的歌声,《故乡情》、《童年的小摇车》、《妈妈的吻》、《牡丹颂》等一大批歌曲一时传遍大江南北。较她之前的许多歌唱家也不得不惊叹她的成名之快,连远在台湾的邓丽君也知道了大陆的小妹妹,他们还有过书信来往,称程琳妹妹的声音非常的甜美、非常地喜欢,程琳也邀请邓丽君大姐姐有机会来到北京一起开演唱会。

‘陆’ 古老的信天游 歌词

古老的信天游

(陕北民歌)

作曲:赵季平

演唱:王宏伟

LRC编辑:毓杰(吉林延边)

哎嗨嗨哎嗨……

羊啦肚子手啦巾哟

三道道蓝

咱们见个面面容易

哎呀拉话话的难

一个在那山啦上哟

一个在那沟

咱们拉不上那话话

哎呀招一招的手

瞭得见那村村哟

瞭不见那人

我泪个蛋蛋抛在

哎呀沙蒿蒿的林

我泪个蛋蛋抛在

哎呀沙蒿蒿林哎

(6)陕北信天游的歌词有哪些扩展阅读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着,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它便是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柒’ 信天游是什么,有什么歌曲

信天游(a kind of Shanxi local melody;folksong popular in China's Northwest)是流传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着,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它,便是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则被叫作“爬山调”。无论是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还是内蒙的爬山调,其歌词都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而表现则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信天游的比兴非常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风云雨露;下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还有柴米油盐,五谷杂粮,衣食起居都可以起兴作比。“按刘勰的说法,……‘兴’,既有比喻的意思,也有兴托、发端的作用,通过依微拟议而达到兴托起情,即用微妙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渲染气氛等。”①既然是“微妙的事物”,那么就会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信天游的起兴里就有很多这样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比如:“羊肚子手巾(那)三道道蓝,我那当红军的哥哥(哟)回来了。”又如:“羊肚子手巾(那个)三道道蓝,你说(那个)难呀难也不难。”“起”是一样的,但是兴起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这其中有哪些联系?这样的联系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创造者的心智活动能展示民歌创作的哪些规律?通过语用分析,或许可以获得答案。】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捌’ 陕北民歌歌词

陕北民歌的代表作有《脚夫调》、《兰花花》、《走西口》、《三十里铺》等,以下是歌词:

1、《脚夫调》

三月里(那个)太阳红又红,

为什么我赶脚人儿(呦)这样苦命。

我想起(那个)我家好(呀)心伤,

可恨(的那个)老财主(呦)把我逼走。

离家的(那个)到如今三年整,

不知道我的(那个)妻儿(呦)还在家中?

我在的(那个)门外你在(那)家,

不知道(那个)我的娃儿呦干些(呦)什么 ?

自从我(那个)走了甩下(的那)她,

十三岁(的个)小娃娃(呦)做(呦)什么?

说四十里长涧羊羔山

说好婆姨出在我们张家畔

张家畔起身刘家卯站

说卯底里下去我把朋友看

说卯底里下去我把朋友看

不唱山曲不好了盛

唱上一个山曲想亲人

说唱上了一个山曲想亲人

2、《兰花花》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正月里(那个)那个说媒,二月里订,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兰花花我下轿来,东望西照,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

你要死来你早早的死,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

手提上(那个)羊肉怀里揣上糕,拼上性命我往哥哥家里跑。

我见到我的情哥哥有说不完的话,咱们俩死活呦长在一搭。

3、《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难留

提起哥哥你走西口

哎小妹妹泪常流

送出来就大门口

小妹妹我不丢手

有两句的那个知心话

哎哥哥你记心头

走路你走大路

万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的那个人儿多

拉话话解忧愁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难留

提起哥哥你要走西口呀

小妹妹我泪常流

送出来就大门口

小妹妹我不丢手

有两句的那个知心话

哎哥哥你记心头

4、《三十里铺》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

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四妹子爱见(那)三哥哥

他是我的知心人

三十里铺来遇大路

戏楼拆了修马路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

咱们二人没盛够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

四妹子今年一十六

人人说咱二人天配就

你把妹妹闪在半路口

叫一声凤英不要哭

三哥哥走了回来哩

有什么话儿你对我说

心里不要害急

洗了(个)手来和白面

三哥哥吃了上前线

任务落在(那)定边县

三年二年不得见面

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

四妹子碱畔上灰不塌

塌有心拉上两句话

又怕人笑话

(8)陕北信天游的歌词有哪些扩展阅读: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玖’ 陕北民歌 信天游

陕北年俗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
腊月里随着年气的潮起,就进入忙年了。这时最辛苦的要数农家的妇女。她们要忙一家人的吃和穿,里洗外涮,蒸馍馍,做米酒,炸糕压豆腐,里里外外大扫除。赶集置办年货,便是男人们的事了。卖掉自家的鸡和羊,换回招待朋友的烟、酒、糖、茶,给父母置办新衣,给儿女扯块花布,还不忘买上几挂鞭炮。

腊月二十三要送灶君上天。灶神是天老爷派到人间挂不上“品”的小神,但是这反而让他跟人民群众最“贴近”。供奉的“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就仿佛人间的夫妻:灶王龛大都设在灶台北边或者东边,身着红衣;挽起发鬓的灶王奶奶和慈眉善目捋得顺溜黑胡须的灶王爷端坐在两只大红公鸡之间。一年365天。一天三顿,观察记录着各家锅中的稠稀。

“有钱没钱,不能带毛过年。”这是这里流行已久的一句俗话。临近春节,男人剃头,女人剪发是陕北的规矩。

陕北的妇女更是手巧,她们从小耳濡目染,从母亲那里学来剪纸的活计,五颜六色的纸在她们手中转着剪着,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了牡丹、石榴、大公鸡了……摸样长的俏不俏,窗花剪得好不好也是当地人谈婚论嫁的标准。哪家的窗花剪得好,定会赢来全村人羡慕的目光。除夕在陕北叫“月尽”, 这天也是当地人最忙碌的一天,贴完窗花贴对联,大门贴,二门贴,窗上贴完路口上贴,门口贴上“出门见喜”,石碾子贴上“青龙大吉”,就连鸡窝也贴上“鸡多蛋大”的红对联,家家门口挂起了红灯笼,红灯笼、红对联、娃娃也穿起了红衣服,山乡一片喜气,红火。

天色将晚,村中各家各户都冒起了阵阵炊烟,农家的除夕宴开始准备了。这顿饭很讲究,鸡、鸭、鱼、肉就不必说,更有自家的粉汤炖羊肉和自酿的黄米酒,通常都是双数,十大碗、八大碟,满的冒尖,图的是年年有余。年宴前放炮、烧香、叩拜完神仙祖宗年宴这时就正式开始了,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不时还会唱起了酒曲。这顿饭吃的很长,你若这时出去走走,定会被每家每户传出的欢声笑语所感染。除夕夜还有守夜的习惯,全家人一起玩耍,大人要在小孩的枕头下放炮仗、大蒜、面花和压岁钱。院中要挂起长明灯,年纪大的人按习惯在自家的锅里放些吃的东西,这叫“照锅”,代表一年不愁吃喝,在门口放把菜刀或斧子,这叫“照门”,驱邪避魔,四季平安。

鸡叫头遍,人们争先放炮迎灶神,开始和面包饺子,饺子里还放一些硬币,谁吃到运道好有福禄。

初一不出门,初二走亲戚、回娘家,初三各村起秧歌、闹红火。后生们吃饱了肉,喝足了酒,憋足了劲扭着秧歌去拜年——沿门子。初三一大早,组织者便抬着锣鼓家什四处唤人起红火,后生们听见锣鼓响,纷纷赶来,墨汁画眉,胭脂打脸,少扮老,男扮女,其实都是清一色的小伙子。白羊肚手巾扎头上,白衫绿裤穿身上,腰中挎着柳木鼓,威武神气。细细一数正好28位,他们分别代表着天上28星宿,随着铳炮响起,秧歌队先拜庙、敬神、娱神,然后就是沿门子秧歌拜年。每到一户,伞头便会触景生情,即兴编出恰当的歌词唱与主人,好坏全凭伞头一张嘴,有喜则贺,有难则表示同情鼓励和慰问,办丧事则唱词至哀,使喜亦乐、怒也乐、哀也由哀转变为乐。几起秧歌唱的主人乐呵呵,有时能唱的主人也跟着对应几句。伞头还不时应主人要求用手中的六棱木斗在宅前来回舞动,传说伞头手中的六棱木斗是王母娘娘门前的奎木斗,能起到消灾、辟邪的作用。主人不停地给各位敬烟敬酒,送醉枣儿装花生。临走秧歌队还会要些灯油和布头(油是村上观灯会用的,布头是给那些不能生育的人做百家衣用的。)随着主人送客鞭炮的响起,秧歌队又扭进了下一个院子……

陕北的庙会渐渐遍及城乡,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地处黄河岸边的白云山更是香客云集,进香还愿者络绎不绝,山上山下遂成闹市。

陕北乡间的小庙会,转庙会更是有趣,这些分散在四乡的庙会,有的是固定地点、时间,每到这个日子,四村八邻便会云集这里过庙会。有的则不然,庙会轮流转,几个、几十个村子,要几年、几十年才能轮到一次。临时搭建的庙和戏台前,成了各村人聚集的地方。陕北有“正月里来忙两班”的说法。正月里最忙要数吹乐班和小戏班了,各村沿门子、闹红火要有响劲,请吹乐班帮忙,乡村过庙会喜庆一番,要戏班助兴,戏班一来,一唱就是三天,从上午上台开始装扮,一直唱到午夜明月高照,众人散去,吃喝全在舞台上。从正月开始,哪里有庙会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戏台对面的小庙里香火袅袅入云,香客川流不息,他们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烧香磕头的乡亲。庙里敬的是玉皇大帝、关帝爷和王母娘娘。对面戏台上的大戏也是为他们请的,祈盼众神能保佑百姓四季平安、驱病除灾、得子得福。庙与戏台间的空地上,是来自四邻的人们。老人们已融入到戏里去了,年轻人、小娃娃四处转着,看着。杂货摊上五颜六色。杂耍、说书的锣鼓震耳。小吃摊上热气腾腾,丰盛的地方小吃吸引着逛庙会的人们。羊肉荞面合络、荞面碗团、荞面抿节,全是当地地道荞面做的食品。一团团荞面放在压面床子上,师傅将自己整个身体放在压杆上,使劲一压,只见细细圆圆的饸络面落在已沸腾的锅里,师傅将煮好的饸络捞起,分入碗中,浇上先前炖好的羊肉臊子、洒上香菜、韭菜末、麻油、辣椒油等佐料,美味扑鼻。摊上还有驴板肠、炸福糕、马蹄酥、油果子、羊杂碎、粉汤扁食……如能一一品尝,真是别有一番诱人风味。

元宵节在陕北是春节期间最热闹的日子,村中出去沿门子的秧歌队转了一大圈,都在这时赶回来了。吃元宵、闹秧歌、转九曲、观灯、放花是这块土地上独有的活动。

正月十五还是道教上元节,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这是乡人最为看中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锣鼓喧天,鞭炮声,欢笑声连成一片。人们尽情欢乐。各个集镇、县城每年一度的秧歌汇演更是将年节推向高潮。真可谓万家空巷,人流如潮,各乡各村选送的秧歌、腰鼓、社火把集镇、县城的大街小巷塞得满满的。文场子、武场子、划旱船、放竹马、跳秧歌、唱道情。唢呐声吹的人如痴如醉。到处是人山人海,从街这边挤到街那边,不是被挤掉了帽子就是挤掉了鞋。小孩怕挤,被大人高高举过头顶,和大家一块观看着一年一度的盛事。

火塔塔是这里正月十五的一大景观。村头、街头、门前用大块煤炭垒成宝塔形状。听当地人讲最大的火塔塔要用三、四车优质煤炭来垒呢,每当明月升起,全村的人们围着燃烧的煤塔载歌载舞,熊熊的火焰旁,唢呐吹手如醉如痴,牛皮鼓子铿锵有力,欢歌笑语声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空。大人不时抱起未成年的小孩在火上燎一燎,这叫燎百病,保百病不得,平平安安。

元宵节的夜空更是绚丽,米脂绥德一带农村的打花杆更是让人陶醉,一棵一抱粗细30多米长的木头上,横竖捆扎了上百种之多的各式礼花炮仗,立在村中的一块空地上,族长一声令下,一条火龙直飞云天,花杆顿时火树银花,夜空被渲染的五彩缤纷,极为壮观。好客的农家端出热腾腾的米酒,唱出醉人的信天游一遍又一遍。

灯火、歌谣和凛冽的寒风回荡在这块覆盖着厚厚黄土的地方,这就是陕北的正月。

‘拾’ 有哪些好听的陕北信天游

革命红色歌曲通俗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东方红,南泥湾,哥哥吃了红军的粮
爱情歌曲:赶牲灵,羊肚子手巾三道道兰,等等
反映劳动人民:揽工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