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间三月天歌曲歌词
曲名:《人间三月天》
作词:魏 岚
作曲:阮昆申
演唱:钱昕妍
东风醉柳叶飘
春江江水变蓝了
轻舟摇鱼儿跳
春江江天水淼淼
江上飞鸟
细细的腰
莺歌燕舞春意闹
人间三月天
新颜换旧貌
像那支童年歌谣
挥不去的回声袅袅
人间三月天
冬去春来到
像那曲丝竹小调
忘不掉的余音袅袅
草叶绿杏花飘
春山山色变艳了
高阳照鸟儿叫
春山山青云渺渺
山上姑娘
甜甜的笑
欢声笑语人儿俏
人间三月天
新颜换旧貌
像那支童年歌谣
挥不去的回声袅袅
人间三月天
冬去春来到
像那曲丝竹小调
忘不掉的余音袅袅
人间三月天
新颜换旧貌
像那支童年歌谣
挥不去的回声袅袅
拓展资料
人间三月天是由钱昕妍演唱的,歌词由魏岚词所写,曲子由阮昆申所做的一首儿歌。
儿歌 (nursery rhyme),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
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如公认的全球第一儿歌《一闪一闪小星星》。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诗歌;近年“彭野新儿歌”很有时代感;另有梁静茹的歌命名为《儿歌》。
表现手法:
儿歌的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演变。儿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起兴、摹状、反复、设问等等。
⑵ 水调歌头歌词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 》,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盛行:北宋
类型:词牌名
起源时间:隋炀帝凿汴河时
起源朝代:隋朝
作者:苏轼
词牌格律
定格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中平中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典范词作
苏轼
1、(北宋)·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2、(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北宋)·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4、(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2]
黄庭坚
5、(北宋)·黄庭坚《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米芾
6、(北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辛弃疾
7、(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
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8、(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桔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9、(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10、(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
风雨飘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舍一番秋。
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其他
11、(北宋)·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12、(南宋)·汪宗臣《水调歌头·候应黄锺动》
候应黄锺动,吹出百葭灰。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13、(南宋)·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14、(南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15、(近代)·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6、(近代)·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⑶ 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是谁唱的
刘牧。
歌词节选:梳着三七头型跳着摇摆舞,二绿皮的火车骑着幸福125,看着黑白电视机唱着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歌词出自《致敬80》,是刘牧同名专辑的主打歌曲,由刘牧演唱、作词、作曲的一首歌,于2022年5月2号在QQ音乐上线发行。
⑷ 叔叔伯伯在夜总会莺歌燕舞是什么歌
歌曲《叔叔》
演唱:雍鉴君
作词:王持久
作曲:孙洪斌
歌词:
忘不了在家乡的清泉旁
你带我度过童年的时光
忘不了在弯弯的山路上
你把我送进乡村的课堂
你千辛万苦养育了我
却把所有的艰难都扛在你肩上
你给了我幸福的家
却把自己的幸福黙黙隐藏
叫一声叔叔啊亲如父亲
你的恩情像高山一样
叫一声叔叔啊亲如父亲
你的慈爱深似海洋
忘不了在生活的风雨中
你领我走过那无数的沧桑
忘不了在茫茫的人海里
你为我打开那一扇扇门窗
我能有今天离不开你
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
你给了我深沉的爱
却把自己的忧乐放在一旁
叫一声叔叔啊亲如父亲
你的恩情像高山一样
叫一声叔叔啊亲如父亲
你的慈爱深似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