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湖南花鼓戏<蔡老娘进城十古怪>词.
我只在某网友名为《夜歌子》的原创文章里找到一部分,如下:
(一精瘦搞怪男子擦胭脂扮老太出场)
蔡老娘我想把眼界开,搭车坐船进城来。咿哟咿,哟咿哟……如今城里变化看不懂,四面八方都是怪。
一古怪你看怪不怪,城里厕所当门面开。哪管我屎尿不留情,冒得钱莫把手解。进城千万莫乱吃酒和菜,搞坏肚子你划不来;如今屙屎屙尿都涨价,一天屎尿费好几块。自从盘古开天地,冒看到赚钱都瞄到你的屁眼来。
二古怪你看怪不怪,文化室原是块假招牌。室内找不出书和报,尽是麻将和纸牌。连续作战不愁辛苦,全家出动不分内外。寒冬腊月冷不死,三餐不吃饿不坏。不怕老婆闹离婚,不怕倾家荡产把鼎锅卖。不怕崽女学坏样,不怕爷娘死后无钱埋。三句恶言动拳脚,赌桌上哪分爷和崽。
三古怪你看怪不怪,如今“鸡婆”是偷着卖。过去“鸡婆”只生蛋呷,如今“鸡婆”专把人害。舞厅发廊到处钻,在红灯区摆起勾魂台。只要你勾魂台上睡一觉,再好的清官也变腐败。如今贪官污吏从哪里来,都从红灯区走出来。
咿哟咿,哟咿哟……
㈡ 道情的生成与演变是怎样的
道情的生成与演变,与古代的俗讲、变文、鼓子词、教派宝卷、诸宫调等艺术门类都有密切的联系。唐代时佛教盛行,佛教徒在寺院开展僧讲。为扩大影响,向广大民众宣教佛法,就是俗讲。道家也仿照这种方式开始搞俗讲,也称“道讲”。
俗讲兴盛起来后,一些正统的佛教徒认为它有碍佛门法规,曾几度遭到封禁,这就迫使俗讲转移到民间,讲唱形式逐渐简化,内容增加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讲唱者也由僧人或道人变成了民间艺人,这种形式就叫“变文”。
变文发展到宋代,出现了一种相类似的说唱技艺叫鼓子词,它是以鼓伴奏,多人演唱,歌词是工整的七言诗,音乐以一个曲调反复演唱一个故事,但内容首次与道情有了联系,出现了以鼓子词形式写的道情诗,叫做“道情鼓子词”。
到了明代,鼓子词发展为诸宫调,形成曲牌连缀的唱腔体式。同时,宗教活动中还出现了一种把时兴小曲吸收到传教活动中的艺术叫“教派宝卷”。
俗曲道情经过这一系列的演变后逐渐形成两种类型,南方省份形成以唱为主的诗赞体道情,北方省份形成唱白相间的说唱道情。
到清代干隆末年的时候,在陕西,关中西府地区已有道情的班社演出活动。与此同时,安康商人赖世魁,因常往关中经商,还把关中道情带至安康,组建了赖泉班。
清代嘉庆时期以后,陕西道情进入了发展盛期。关中的西府、中府、东府各地,都有道情的演唱活动。出现的班社,主要有:西府眉县王长官寨班,岐山蒲村进香会班、麦禾营班、八家村班,中府西安市郊的新筑、灞桥、三桥、引镇的道情班,东府大荔的沙苑村班、蒲城的石羊村班等。
那时的主要艺人有西府的姜卡来、李德胜、马富岗,中府的杨老五、赵广庆、李文用、许成礼、李来生、白米虫等。
安康地区先后出现了李家班、王家班、刘家班、郭家班、徐家班、周家班、杨家班以及旬阳的赵家班等班社。
出名的艺人有李九祥、刘海山、王全能、杨登科、牛海山、李久科、郭觉财、郭天鹏、郭老七、杨天长、杨天才、李光宗、徐远占、李荣福、周大鹏等。
这些班社和艺人主要活动于安康的恒口、五里坡及北区等地。其中,李家班还收藏有嘉庆年间的道情抄本《望夫山》、《赵王村》、《战漳河》等。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在关中临潼行者村,有个因爱吃大米而被称为“白米虫”的道情艺人,还南往商县,以小磨沟王彦杰祖父家为基地,组班授徒,将道情传入商洛地区。
其中,于1868年在洛南桑岭兴办的张天泰班,历时较长,共经过了四代。除此,还有洛南灵口的张福海班,兑山的刘中喜班,保安的赵朝娃班、张西云班,永丰的谢德班,石门的樊虎娃班,及商县的李柯义、王彦杰、李兴臣、杨江湖、杨花蜡班等。
1882年,丹凤竹林关徐明启办的成顺班,后历徐崇福、徐盛荣等辈,先后相传五代,其艺术造诣及影响,久为民间所传颂。
清代以后,道情仍有发展。在安康地区,仅旬阳、安康两县,就有20多个道情班社。安康有李守金、王自成、王鹏举、郭荣华、杨朝洪、李清魁、冯成秀等领的班子,旬阳有庞世堂等领的班子,继续于安康县城、恒口镇、老君关及旬阳县城、赵湾、甘溪等地活动演出。
那时,每年安康县城的土地会,可有10多个道情班赛戏演出,观众拥满大街小巷,连唱半月之久。
商洛地区有商县的袁根祥班、苏效瑞班、王占鳌班、周子举班、李绪平班、王让班、崔启运班、舒金贵班、张银贵班、刘双合班、李兴臣班、李仁杰班,丹凤的李昌林班、善念班等。
关中地区,大荔的沙苑,宝鸡的姜马,眉县的王长官寨道情班,以及西安附近的新筑,长安的引镇等地道情会,仍在继续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道情的演唱活动,依然有增无减,并涌现出了一批新的班社和艺人。历史悠久的宝鸡姜马道情班,培养出了一代新人,有姜福、马生福、马定乾、姜得用、姜银科等20余人。
商县出现了金鼎班、科义班、新安班等班社及艺人王治银、贾西明等。安康还相继建立了专业道情班,除演传统剧目外,还演出了《北京四十天》、《赤胆忠心》等新编历史剧与现代戏《白毛女》、《穷人恨》等。
20世纪50年代,各地道情均由坐唱、广场、皮影等形式,发展成舞台演出形式。1956年,陕南道情皮影老艺人张子成,在安康恒口农业社成立了文艺俱乐部,首次试排了道情戏《三进士》。此后,安康汉剧团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向他们学习,把皮影道情搬上了戏曲舞台。
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设立道情班,为关中道情培养新生力量,同时长安县剧团、商洛地区剧团分别通过试排《隔门贤》等剧目,将关中派和商洛派道情,搬上戏曲舞台,1960年参加了陕西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
到这时,道情戏正式发展为舞台演出形式,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先后改编创作演出的剧目有60多种。改编剧目有关中道情的《相爷搬兵》、《槐荫媒》、《小姑贤》、《隔门贤》、《墙头马上》,商洛道情的《水泼大红袍》、《一文钱》等。
创作剧目有商洛道情的《山花姑娘》,陕南道情的《枯水新波》,关中道情的《嫁妆镰刀》、《赶鸡蛋》、《麻利嫂》等。其中,《一文钱》被拍成戏曲艺术片,发行全国各地。
另外,在舞台表演方面也向秦腔、汉剧学习,使陕西道情的音乐更加秦腔化。关中、商洛、陕南各路道情全部采用了秦腔的武场乐器,二胡、大锣、手锣、大钹、牙子等一起进入了道情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