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歌词中如何押韵
你要问我押韵/其实一点都不难/看多点诗词/背多点歌词/多做点笔记/多写点事迹/网络一下押韵/我相信结果你一定满意/说到押韵不能不说歌词/歌词不押韵别管你再大本事/ 唱的多了听的人耳朵也不省事 /主要是多写/ 这个问题不是无解/ 你不要误解/ 不是让你复写 /先记录生活 /再记录细节/ 写好了之后慢慢调整衔接 /还有韵脚/ 千万不能取巧/ 多唱几次你就会知道 /你知道/ 这不难/ 你看我2分钟写这回答中间都没间断/ 要想学押韵 /请多听饶舌/ 恕我直言饶舌唱流行的很多都是垃圾(le se)/ 多听听热狗/ 再听听蛋堡 /再不行就网络中国地下嘻哈 /看到这里/ 你应该明白 /我的表述是那么直白 /你这问题没悬赏分数/ 算我白教你表现我的风度/----hiphop 4 ever PEACE
⑵ 歌词中的“主歌”,“副歌”,“过渡”,“结束”,是什么意思
1、主歌
主歌是一般歌曲中高潮(副歌)之前的部分,这一部分不像副歌那样拥有可以代表整首歌曲的高潮,而主歌的作用是将旋律慢慢推上高潮的同时,将历陆粗歌曲所表达的故事背景表述清楚。
主歌一般在歌曲中间的间奏之后还会重复一遍,而这一遍的歌词往往和第一遍不同,为的是延续剧情发展或者深入情感刻画。
2、副歌
前奏过后,跟着来的有音乐的主歌(Verse)(A),副歌(Chorus)(B),过渡句(插句)(C),流行句(记忆点)(D),桥段(Instrumental and Ending)(序唱,过门,间奏)(E)。主歌可以说是内容,是每首音乐的主干。
3、过渡
起到了一个衔接的作用,把上段与下段连接起来。
4、结束
表示一首歌曲的时间到了,在简谱中用双竖线表示。
(2)歌词中的句式都有哪些扩展阅读
歌曲其他术语
1、live
现场版(演唱会版、肢镇现场直播、大型现场互动音乐歌会节目)。
2、复节奏
又称"复节奏"(悉闷polyrhythm)在同一乐句或小节中,各声部的节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节中,组成各节拍的时值不相一致广义言之,复调音乐都属于奇异节奏现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异节奏,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节奏。
3、音高
音高指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即音的高度,音的基本特征的一种。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两者成正相关关系:频率(即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高则音“高”,反之则“低”。
⑶ 写歌词一定要注意押韵和格式吗现在很多歌词都是简单随意的啊
写歌词注意押韵是必须的,但是格式则未必了,因为现在的歌曲就像现代诗歌一样本身就不追求句式的统一。但是一定要押韵,要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行云流水。
押韵的方式可不拘一格,押韵的技巧可采用多样化,如:单押、双押、连押、跳押、承上启下押等。
一、单压:一般是每句最后一个字是韵脚,比如,第一句末尾的“美丽”,第二句末尾的“哭泣”。
二、双压:就是每句歌词的末尾一词,一般都是两字的词,比如第一句末尾的“孤独”,第二句末尾的“哭诉”,“孤”和“哭”相押,“独”和“诉”相押。
七、连押:指每句歌词的结尾都是压的同一个韵母,韵脚都相同。
四、跳压:由于写词首先注重整体情感表达,内容完整,然后才考虑韵脚,不能为了押韵而该改变歌词内容的条理性。所以在末尾不好押韵的时候,也可在每句的开头押韵,或者这几句的开端用同样的词。
五、承上启下式:第一句的末尾字音与第二句的末尾字音相押,第三句的末尾字音与第四句的末尾字音相押,第五句的末尾字音与第六句的末尾字音相押。但这有一个前提:第二句与第三句、第四句与第五句之间(虽然没有押韵)必须是承上启下的关系。
(3)歌词中的句式都有哪些扩展阅读:
其他要求
一、歌词尽量通俗易懂,但情感意义上不能落俗,既能让大家听明白,为大众所接受,又能给大家带来一种新鲜感;
二、尽量避免一些不吉祥的或大众不喜欢的字眼(特殊创作除外),如“死”的谐音字等,记得有一首歌词里这样写道:“弘扬正能量,使地球更光芒”,那么这个“使”字完全可以去掉,写成“弘扬正能量,地球更光芒”,如果为了节奏的需要,或便于顺口,必须加一个字,可以把“使”改为“让”字。
三、文字语言讲究精练,有些关联词该省则省,要像写诗歌那样,切不可像写论文那样讲究语句严谨,那样反而会给人感觉一板一眼;
四、填写歌词要有整体框架思维和较严谨的逻辑思维,明确中心思想,避免东拼西凑,逻辑思维混乱,导致牛头不对马嘴,前言不搭后语等;歌词的语句可以华丽,也可以通俗,但前后风格必须保证一致。
⑷ 写歌词到底有什么要求
歌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格律诗。出于歌唱的需要,它必须具备简短、上口、易记、针对性强、句式及分段整齐、富有旋律感的形式;以小见大、浅而不薄、淡而有味的内容等一些显着特点。从这一点来说,歌词已经和现在的诗歌(特别是朦胧的、前卫的诗歌)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简单地说,歌词是听觉艺术,诗歌是视觉艺术。
写作歌词,在形式上必须简短。
歌词无论怎样,总归有一些基本要素。大致如下:
1、句式
句式是歌词的基本形式。即歌词各段之间相对应的字数、音节基本要一样。即使字数略有出入,音节也要大致相同。
2、押韵
与诗不同,歌词必须押韵。一、三、五可以不押,二、四、六必须分明。歌词中,一般不会换韵。当然,如果为了词意,也可转韵。但效果不如一韵到底富有旋律感。
3、段落
歌词的段落从形式上讲是说有几段歌词和有无附歌?从结构上讲是一段歌词里有几种情绪?一般说来,歌词的前后段落在意义上要有分别,但又必须互相照应。附歌一般是总结性的或是延伸性的。
4、用词
歌词的用词遣句,一定要朴素、尽量口语化,尽可能地不用形容词。(这也是与现代诗歌的分别之一)。用大量的形容词来堆砌,只能说写了一堆口号。须知:好歌无口号,口号不是歌!流传甚广的民歌在这里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⑸ 民谣歌曲 歌词一段一段都是相对应的吗 写歌词必须有规定的格式么 结尾怎么收 都有讲究么 麻烦了
一、歌词格式最常见的有:一段式、多段式、一段或多段加副歌式等。常见的格式有:
1、“A+C,B+C”式(其中,A、B是主歌部分且结构相同,C是副歌部分);
2、“A1+A2+C,B1+B2+C”式(其中,A1与B1结构相同,A2与B2结构相同,C为共同的副歌);这一格式也可只用一半。
3、“A1+B2+C1+C2”式(共16个小句,每4句一节。其中,C1、C2均为副歌,但一般多变化一下最后两句),这种词的整首歌曲需再复唱一遍或复唱“B2+C1+C2”部分。当然还有其他的格式。
二、歌词最后一个字要求是同一个音,比如都是“Aan,ang,ai,ei,I”结尾,因为唱起来比较有韵律,如果真的没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同一个音了,用其他的字也是可以的,同音结尾不是一个死的定义。
三、歌词要连贯,不能有松散。
扩展资料:
写歌词基本要求:
1、尽可能描写自己有着强烈感触的故事和情感;
2、对人性、感情乃至人生要有比较深刻的体悟和见解;
3、要注重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很多人都可能有类似经历的那些细节;(文字的画面感也很重要。)
4、不要说评书,要发挥诗歌跳跃性强的特点,“镜头”对准最有代表性的画面;
5、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哪怕讲得再含糊也要有一点故事的“碎片”或“影子”;
6、要有最精华的句子来作高潮,“语不惊人死不休”,没有想出精彩的词句就坚决不动笔。
⑹ 想写歌,歌词,押韵等等都不明白,怎样才能写好一个歌词,
一、歌词的句式
歌词结构的基本单位——句式,表现多样,其基本的样式为七字句、五字句,这与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诗歌、古诗中的“七言”、“五言”不无关系。
郑南的《请到天涯海角来》的第一部分为2+2+3结构的七字句。
《洪湖水浪打浪》去除一些垫字、衬字,仍为七字句。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格律体的词作,典型的2(句头)+2(句腰)+3(句尾)的结构,且其顿数、句数、行数、韵脚、声调都有具体的规定。
《只怕不抵抗》全词皆为2+3结构的五字句。
《好大一棵树》词中除每段的转句外,皆为2+3结构的五字句。
还有的词作,是七字句与五字句的混合运用。如邬大为、魏宝贵的《红星照我去战斗》是七字句(2+2+3的结构)和五字句(2+3的结构)的交织;而林汝为的《重整山河待后生》则为五字句(2+3的结构)和七字句(2+2+3的结构)对置。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其他句式的表现,多为五字句、七字句的变体。如林中的《真是乐死人》的第一部分为六字句;叶辛的《一支难忘的歌》的第一部分分为八字句;金帆的《我们多么幸福》为九字句;凯传的《高天上流云》的第一部分为十字句等等。还有一种被称为“垛句”的句子,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在句中插入成串的、由不同字数构成的词汇或分句的样式。如广征的《我热恋的故乡》结尾处“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呀,地肥水美”乔羽的《爱我中华》结尾处“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均出现“垛句”,作曲家适时地利用垛句,造成炽烈、活跃的情绪,将歌曲推向高潮。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6 12:57 二、歌词的段式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词、曲作家的默契下,歌词形成了以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和多段式为主的基本段式。歌词段式内在结构的不同,段内句数的不一,当然也带来了不同的节奏感。
1、一段式
只有一段歌词的段式。常有单节的歌词和分节的歌词的不同类别。在分节型的歌词中,因常是多段歌词使用同一旋律,所以要注意各段歌词情绪的统一,句式、词汇的对应,是那些内容高度集中,情绪较为单一的歌词常用的段式。一些短小精悍的群众歌曲、儿童歌曲等的歌词,如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麻扶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单节的一段式;阎肃的《绣红旗》、乔羽的《人说山西好风光》为分节的一段式。
2、二段式
由两个情绪明显不同的歌词段落构成的段式。常是同一内容不同侧面的表现。其中有单纯性的二段式和主副歌式的二段式的分类。
如:《今天是你的生日》属单纯性的二段式。
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是一首主、副歌式的二段式歌词。
3、三段式
由三个歌词段落构成的段式。它是由二段式发展变化而来。此种段式可有两种不同的表现:
一,1、3两段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段落。而中间段落则与两端形成明显的对比,此种段式可标记为ABA[1];如《在中国大地上》。
二,1、3段不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段落,第三段是在第一、二段基础上的更高层次上的逻辑发展,中间段落仍与两端形成明显的对比,此种段式可标记为ABC。
如:《北京颂歌》
4、多段式
由三个以上的歌词段落组成的段式。其表现情况多样。
如:《毕业歌》
四个不同情绪的段落(ABCD),热浪一个高过一个,皆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感反映。
如:《挑担茶叶上北京》
四个亲切朴实的段落,融汇着种茶人对毛主席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为作曲家提供了采用AA1A2A3结构的变奏曲式的依据。
如:《珠穆朗玛》
词作中,作者以珠穆朗玛——圣法灵魂的象征为主导句,间隔出现三次,中间插入两个不同的对比部分,使作品显出回旋性,为作曲家提供了写作ABACA结构的回旋曲式的依据。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形态的歌词段式,这是因不同内容表现的需要,作品体裁、规模的不一所至。其范例有宋小明的《你是这样的人》、郑南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乔羽的《祖国颂》、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肖华的《长征组歌》等。
⑺ 山歌的变化扩充结构有哪些
在上、下句和四乐句基本结构的基础之上,为内容表现的需要,山歌还派生出多种富有特色的变化结构,使得山歌的曲体结构更加丰富多样,增强了山歌的艺术感染力。
五句子歌在起承转合的四句式歌词尾部加上一句,形成五句歌词,最后一句大多带有总结的性质,并常常具有幽默风趣的表现特色,这样的山歌结构叫做“五句子”。五句子的词格是标准清晰的,腔格(曲调结构)虽然大多也是五乐句,但变化格式亦不鲜见。最常见的腔格为[A+B+C(AB)+A′+B′]。五句子歌由于从平衡对称中破围而出,平添许多变化的特殊风格韵味。
加“赶句”的扩充结构在山歌的基本结构中间插入大约相当于一个乐节或一个短句的、律动感很强的短小结构,将其进行多次重复或变化重复,形成快节奏的扩充乐句,使原来平衡对称的基本结构变成非平衡对称的扩充结构,这样的山歌曲体称为加“赶句”的扩充结构。
内蒙的爬山调《想亲亲》属典型的加“赶句”的扩充结构。它的基本结构为上下呼应式二乐句,下句在“你就说”之后插入一小节的“赶句”材料并严格重复了五次,形成扩充性的长乐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加“赶句”完全是为了内容表现的需要。加“赶句”的扩充结构往往能够淋漓尽致地传递歌唱者的情感。
“赶五句”在基本的四乐句中间插入“赶句”的扩充性乐段结构是南方一些地区的山歌常用的曲体,因为“赶句”与基本的四句正好构成五句,所以民间歌手形象地称其为“赶五句”。贵州山歌《摘菜调》就是“赶五句”的结构,因为中间导入了二个衬句,使结构进一步扩充,音乐形象生动传神。
“联八句”以上下呼应式二乐句为基础,中间插入四个类似戏曲数板性质的短乐句,最后重复或变化重复开始的呼应式乐句,一起构成八句,民间称为联八句。联八句的结构多见于四川、陕南、云南等地的山歌。
加象声、拟态词的扩充结构在乐句中插入各种富有特色的象声、拟态词使基本结构得以扩充的山歌曲体。其性质类似于加“赶句”。
穿插体扩充结构在湖北、四川等地区的山歌中有一种极富特色的曲体结构,民间称为“穿歌子”、“穿号子”、“穿号儿”。它的特点是能把两首相对独立的山歌打散重新穿插组合在一起。其中一首具有主歌的性质,民间常常形象地称为“梗子”,另一首具有副歌的性质,民间常形象地称其为“叶子”。这种两首山歌既可独立演唱,拆散穿插重组后又能天衣无缝地形成一首新歌,其艺术思维颇有点类似诗歌中的“回文诗”,显示出民间歌手高超的编创技巧。
部分反复或再现的扩充结构这种扩充结构在山歌中运用得自由而普遍。南方山歌中的所谓“二句半”、“五句半”曲体都属此类结构。
海南岛的山歌《风吹山上树叶飘》属典型的“二句半”曲体结构,在两乐句之间插入的半句,就是第一句后半部分的重复。
着名的花儿曲《上去高山望平川》,其基本结构也是上下呼应式的二乐句。为了感情表达的需要,将上句的部分歌词与曲调都做了反复的处理,扩展了曲体结构,极大地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山歌的曲体结构实际比以上归纳总结的要更加丰富多样。山歌曲体结构的样式和乐思对于我国传统音乐的结构样式与乐思有重要的基础和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