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那些年,我们抄写的歌词,现在想起来啼笑皆非,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抄歌词对于70后80后来说,真的是一件美好的回忆。
那时候谁家里有录音机都己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录音机是要放磁带的,每盒磁带都打印有一张歌词,我们当时听到那首歌好听,就把它抄在本子上。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专门的抄歌本,抄歌本经常在同学间传阅。你抄我的,我抄你的。那时候有很多明星贴纸卖,谁唱的歌就在抄歌本那一页贴上相应的明星贴纸。
把歌抄好后,有空就拿出来唱。不会的又跟着录音机唱。星期天一班小伙伴,聚在一起学唱歌。抄歌本带给了我们童年满满的回忆。小时候虽然穷点,但精神上还是很快乐的。
我是一个70后对于抄写歌词当然不陌生了,记得上学的时候,那时每人一个小本本上面都是一首首不同的歌词,笔迹不同贴画不同,邓丽君的,小虎队的四大天王的等等,发现一首好歌遍互相传抄,加深了友谊,增加了的记忆,《再回首》、《外婆的澎湖湾》《范特西》、《爱的代价》、《冬天里的一把火》《珍惜》、《大海》等,一本歌本传遍所有好朋友,满满的友情传递着快乐无忧欢声笑语,一首歌词抄的是一份真情,一个歌本抄写了属于我们的年代,它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珍贵的回忆,岁月泛黄了的歌词手抄本,您的还在吗
这个事记得太清楚了,那可是八九十年代我们上学最喜欢玩的内容之一。记得我们刚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有这个爱好,那时候听歌的方式很简单,不是收音机就是录音机,还有上课时老师教的歌,我记得第一个抄的歌词是刘欢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然后就是《亚洲雄风》、《信天游》等,然后就是港台“四大天王”的唱曲,上面还会贴上一些漂亮的贴画,都是影视歌星。
我那个时候的歌本感觉比课本保存得还好,就是在我当兵之前,我还有自己的歌本,我们在抄歌本的时候,词一般来源于磁带里面的那些纸,还有班里互相传看的歌本,你抄我的,我抄你的,用来丰富自己的内容。
我记得那时候也不懂什么简谱,但是了为让自己的歌本显得很“专业”,我们还把简谱都给抄了去了,因为没学过那些“1、2、3、4、5”代表什么,但是感觉只要抄上,自己的歌本就与众不同,现在想想真是 搞笑 。
抄歌用的笔记本基本上都是塑料封皮那种,基本上纸张比较高,一本歌本抄下来,感觉还是比较珍贵的,里面的内容经过长时期的收集,看着还是非常漂亮的,那时候班里面如果学什么歌曲的话,大家把自己的歌本拿出来就行了,非常方便。
现在想想,那个时代真是美好,做一件事件可以做得很细很精致,小小的一本歌本是我们青春少年的美好记忆,可惜我的两本歌本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感觉非常遗憾,这些美好的往事见证了我们最好的时光!
是啊,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年轻时,我就喜欢歌词,觉得每一首歌词都那么美,都是诗,有很深的含义,于是就把喜欢的歌词抄写下来。起先,我抄在日记本上,后来发现与日记写在一起很不方便,就买个专门的本子抄歌词。平时和战友们拿着歌本唱,你也用,他也拿,很快我的“歌本”被用烂了。我只好又准备一本较厚的日记本,把原来旧歌本上的歌腾抄在新本上。可费了不少功夫!以后到了地方,遇到喜欢的歌,还是不断地往本子上抄。慢慢地,这歌本成了我自己的文物,直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个心爱的手抄歌本至少有五十岁了!
我觉得歌美不仅是好听,其实歌词更美。认真阅读歌词,细细品味其中味,越发感受到歌词的震撼力。大多数歌词都符合诗的韵律,顺口押韵,而且都有鲜明的主题。优秀的歌词很能感动人,再附上优美的旋律,滋润心田,净化灵魂。如今唱起儿歌,便有回到童年的感觉;唱起军歌,似又进入战斗过的部队生活,好像战友们还在身旁;唱起《歌唱祖国》,便会为祖国骄傲,更加热爱亲爱的祖国。我爱抄写歌词。
我是一直喜欢唱歌的,中学里也是文艺骨干,一直得奖。在后来参加工作以后也一直喜欢哼哼流行歌曲,那时候四大天王的歌曲、姜育恒、齐秦、邓丽君、王杰、毛阿敏、杭天琪、潘美辰等等歌星的歌曲流行什么就学唱什么。还摘抄歌词抄写的时候也不觉得累。晚上在电视上听人家点播的歌曲,也收听收(录)音机的歌曲,听得如痴如醉。少年和青年的时光就一天天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过去了,如今转眼就进入了中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但愿我们每个人且行且珍惜!
今年看起来土到掉牙的抄歌词,在90年代却是中小学生中最流行的一件事。不仅流行抄歌词,还流行在歌词旁贴上明星的贴画。今日再次翻出来,那都是满满的回忆啊。
那时的传媒还不发达,经济更不发达,学生们能够留下的零花钱屈指可数。动辄数十元一盒的磁带摆放在商场,我们只有巴望的份。可那时却又是流行音乐刚开始在内地绽放的时节,不管是收音机里传出的动人节奏,还是隔壁邻居家传出的“你那像那冬天的里的一把火.......”,都在不断缭绕着我们那颗好奇的心。
记得那时的磁带宣传包装纸上都会印有歌词,如果有同学带来一张磁带包装纸,那绝对是班上的明星人物,那些关系好的先借到的,会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争分夺秒的抄下来,连上厕所都顾不上。那些借不到的,只有找已经抄好的同学借。
抄的时候格式排版会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来,有的同学会留下一些空白,有的同学则把两边留白,歌词抄在正中间,还有的同学会将歌词本斜着抄,别有一番风味。翻开任何一本歌词本,里面风格都不同。有的手巧的同学,会在歌词留白处画上一副画,或是描上几个字。当然,最多的还是贴上自己喜爱的明星的贴画。
那时比较流行的是香港四大天王,小虎队组合等。到现在印象还比较深的是郑智化,郑智化当年的《水手》很流行。记得是一个同学跟我说,郑智化是一个残疾人,没有了双腿。当时觉得他很了不起,身残了居然还可以成为歌手。
《再回首》《潇洒走一回》《茶山情歌》《忘情水》等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歌,基本上人人都能哼上几句。
与抄歌词一起的,是在每首歌词旁贴上自己喜爱明星的贴画。有时手上零花钱紧张,没钱买喜爱明星的贴画,在抄这个明星歌词时,就会在歌词中间留一小片空白。等买到这个明星的贴画时,再贴到空白处。这些贴画面在今天看来像素和印刷质量惨不忍睹,那时却是最宝贝的东西。
今天的资讯,让我们想要什么音乐,想看什么信息,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而那段抄歌词的记忆,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记得那一年我正在上初中。一个课间,我拿出心爱的歌词本翻弄着。心中高兴就随意哼唱起来。
我的好朋友小双和兰兰也凑了过来。我翻着歌词本,她们俩和我唱着。
谁知,不大一会儿,一班的女同学闻声而来,大家在一起,我看着歌词本,小双起头,大家一起唱。那场面不次于过年的联欢会。直到上课铃响大家才依依散去。
现在想起来,满满都是美好。曾经的花样年华伴着心爱的歌词本是那样的鲜艳夺目。
那时候,我们几乎人人一本。当时,不管是在收音机里还是在珍贵的录音机里,只要听到好听的歌就用小本记下来。
记得我的歌词本不仅仅是歌词,还贴有电影明星的照片,是我从画报上剪下来的,把她们贴在歌词本上,特别是电影插曲,我配上明星的照片,自己觉得是一绝,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欣赏,心情好的时候还唱上几句。
记得我贴过方舒的,她回眸一笑,温柔中带着妩媚。也贴过刘晓庆的。
当时,那些电影插曲太好听!后来又兴起了流行音乐。当时觉得特好听。什么“哗啦啦下雨了,看大家都在跑”,什么“小城故事多”,什么“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
知道今天,我还保留着我的歌词本。不为别的,只为保留一段流金岁月,保留曾经的青春和美好。
怎么说呢?从小到大,每到一个人生阶段,人们都忍不住回头看看过去的那个自己。
或嘲笑,或讥讽,惑感恩,想想自己的过去,怎么会这么傻呢?
其实,谁年纪小的时候不做点傻事呢?
当然,这是对现在的自己来说,但是对当年的那个懵懂少年来说,当年的自己可并没有认为自己是在做什么傻事,而是在做一件很酷,而且非常 时尚 的事,还记得当年,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有几本歌词本,最主要的是,还会成为被羡慕的对象,那是很风光的事,当然,现在的你已经不会这么想了。
其实,每一个阶段遇到的事情不尽相同,我们每次回头的时候都会觉得过去的那个自己很傻很傻,就如10岁看9岁那年,会觉得自己好傻,16岁回头看15岁的自己,会觉得自己好傻,20岁回头看18岁的自己觉得好傻,30岁回头看25岁的自己,当时也会觉得好傻,进入不惑之年之后,40岁的自己,回头看30岁的的自己,也一样的傻,所以很多事不能回头,更不能用现在的自己去评论过去的自己,因为那个傻傻的自己很天真,很可爱,是现在的我们回不去的过往,值得在心中万分珍惜,因为那是自己。
还记得那首追梦人吗?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不知不觉这城市的 历史 已吸取了你的笑容,就带不回那个过去的自己。
在我高中语文书的背后,有一首《走过咖啡屋》的歌词,是我自已抄的。但歌词却是我的同桌一字一句告诉我的。
这个告诉我歌词的同桌,是我高中的一位女同学,她的名字已经不记得了。因为开学几个月后她就转学走了。时间太久远了。
那时候刚开学,我和我的同桌坐在第一排。我们是同桌,但在抄歌词以前从来没说过话。
每天上学我来得比她早,我总是把我这面的课桌擦干净,而她那面的课桌上却是布满灰尘。
她总是在上课铃声即将想起的时候跑进教室,她默默擦去桌上的灰尘,悄悄的坐下听课,没有丝毫埋怨我的意思。
直到有一天下课后,好像是课间十分钟,我正在做题。她一边做题一边小声唱着这首歌,我当时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就是听见好听。
我忍不住问她:“这是什么歌?真好听!”
她大方的回答:“《走过咖啡屋》,好听吗?我给你唱一遍。”
我点点头。这是我们开学以来的第一次说话。
于是,她就开始小声的给我唱这首《走过咖啡屋》。
“每次走过这间咖啡屋,我就慢下了脚步。我们初次相识在这里,揭开了相约的序幕。……不知道何时再续前缘,让无限思念向你倾叙。……”
她唱得声音很低、很慢,唱得很好听,我快速的写下了这首歌词。
后来,只要我来得早,我就把课桌都擦干净了,她也不吃惊,还是像以前那样悄悄的坐下来听课,只是脸上露出了一点淡淡的微笑。一切还是那么平静、那么正常。
再后来,她就转学了,我们再也没见过面。
那时都是歌词配着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