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游记里的全部歌名和歌词
两集片首曲(1984年);(即《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两集),《百曲千折显精诚》, 作词,王立平。作曲,王立平。演唱,吴雁泽。
每集片首曲(1986年);《西游记序曲》。作曲,许镜清。
每集片尾曲 ;《敢问路在何方》。 作词,阎肃。作曲。许镜清。演唱,蒋大为/张暴默。
插曲《生无名本无姓》 付林、晓岭 许镜清 黄小群/王小清 原第3集《大圣闹天宫》插曲
《大圣歌》 阎肃 许镜清 胡寅寅 第3集《大圣闹天宫》插曲
《他多想是棵小草》 阎肃 许镜清 丁小青 原第4集《困囚五行山》插曲
《五百年桑田沧海》 阎肃 许镜清 郁钧剑 第4集《困囚五行山》插曲
《走啊走》 阎肃 许镜清 周立夫/李静娴 第4集《困囚五行山》插曲
《吹不散这点点愁》 阎肃 许镜清 郁钧剑 第10集《三打白骨精》插曲
《女儿情》 杨洁 许镜清 吴静 第16集《趣经女儿国》插曲
《相见难别亦难》 阎肃 许镜清 吴静 第16集《趣经女儿国》插曲
《晴空月儿明》 阎肃 许镜清 迟重瑞 第18集《扫塔辨奇冤》插曲
《何必西天万里遥》 阎肃 许镜清 吴静 第19集《误入小雷音》插曲
《天竺少女》 阎肃 许镜清 李玲玉 第24集《天竺收玉兔》插曲
《青青菩提树》 阎肃 许镜清 李静娴 第25集《波生极乐天》插曲
《无底船歌》 阎肃 许镜清 叶矛 第25集《波生极乐天》插曲
《取经归来》 戴英禄 许镜清 蒋大为 第25集《波生极乐天》插曲
(1)桃李门下走出多少英才的歌词扩展阅读
《西游记》又称央视86版《西游记》,改编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同名文学古典名着。是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装神话剧。
由杨洁执导,戴英禄,杨洁,邹忆青共同编剧,六小龄童、徐少华、迟重瑞、汪粤、马德华、崔景富、闫怀礼、刘大刚等主演,李世宏、李扬、张云明、里坡等担任主要配音。
参考资料;网络--西游记
⑵ 越剧《红楼梦》唱词
越剧《红楼梦》唱词如下:
(幕后合唱)看不尽满眼春色富贵花,说不完满嘴献媚奉承话,谁知园中另有人,偷洒珠泪葬落花。
(林黛玉唱)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听何处哀怨笛风送声声。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愁城。看风过处落红成阵,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
杨柳带愁桃花含恨,这花朵儿与人一般受逼凌。我一寸芳心谁共鸣,七条琴弦谁知音,我只会惜猩猩怜同病,不教你陷落污泥遭蹂躏。且收拾起桃李魂,自筑香坟埋落英。
花落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段葬花唱词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最关键的在于她将“花”的命运与葬花“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既是写“花”也是写“人”,既是写“人”也是写“花”,“花”与“人”,在此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唱词中“花”与“人”的结合形式之一,是先有“人”后有“花”。
如果说,“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听何处,哀怨笛,风送声声/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愁城”写的是“人”的活动与感受,那么,“看风过处,落红成阵/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杨柳带愁,桃花含恨”写的则是“花”的感受。
但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人”与“花”之间,用“这花朵儿与人一般受逼凌”这条线索串联起来了,让人看不出有丝毫穿凿附会的痕迹,可谓水到渠成。
名称由来: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
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
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因越剧早期曾用”绍兴戏剧“、”绍兴文戏“为名,故有将越剧称为“绍兴戏”的说法,实是因当时无“越剧”之名而借用“绍兴戏”之称,但“越剧”实际上并非“绍兴戏”。
然因讹传讹,越剧剧名的翻译中也有了“Shaoxing Opera”一词。但正规表述,对“越剧”剧名的翻译,应是“Yue Opera”(亦有翻译成“YueJu Opera”者),此称谓已被越剧专业书籍及官方文档广泛应用,亦被报刊媒体所接收并使用,而当日误翻之“Shaoxing Opera”则成为了一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