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歌词歌曲 » 方文山的歌词为什么那么有意境
扩展阅读
儿童吃多少平果为好 2025-02-06 15:08:23
梦着女同学是什么意思 2025-02-06 14:51:36

方文山的歌词为什么那么有意境

发布时间: 2023-09-03 05:51:26

① 方文山歌词意境解析

一. 内容上的独特性:

(一)浓郁的民族气息

周杰伦创作的音乐被称为中国式R&B⑵,与之相匹配的便是充满汉民族风情的方文山的词。一个民族有着共同的地域和经济生活,有着大体相同的心理状态,和统一的语言,这种为自己民族所特有而区别于他民族的特点,反映在文学上就能形成民族风格。从某种程度上讲,方文山是个聪明的人,他能紧紧抓住中国人的民族情结,在创作中结合了汉民族特色,创造了方文山式的民族风格,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他自己也说:“我很喜欢传统的文化的成份,都会从那边去截取一些创作的素材。”

首先在反映民族历史感表现出来。中国古代社会的战乱与更替,近代被凌辱的沉重,现代的重振雄风,这些都成了方文山创作的素材。在《乱舞春秋》里用又皮又拽的语气讲述着三国那个混乱之极的年代;《双刀》里受伤的尊严不堪的家庭被雨淋湿的唐装很东方的叹息;《双截棍》里以武林绝技击毁东亚病夫的招牌;《上海一九四三》里弥漫着吴侬软语和淡淡的忧伤;《龙拳》里终于不可一世地大声宣告:“我就是那条龙!”从混乱的中原至睡狮的复苏,中华民族的历史一一重现。正如《双刀》的歌词讲的,方文山正“透过镜头重新剪接历史给人想象。”

其次是在环境和风俗的描写上表现出来。以《娘子》为例,“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地在等我”,杨柳依依,小村外的溪边河口,寥寥几笔,塑造了一幅典型的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景画。与此同时,“景色入秋漫天黄沙掠过,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又描画出了西疆塞外的荒凉与悲切。这种鲜明的南北对应,只有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才会出现,完全不同于外国的哥特式教堂、阴森的古堡、拥挤的广场,散发着独特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生活气息和风光色泽。在风俗方面,以《上海一九四三》为例,写着“岁岁平安”的泛黄春联,用楷书写着一个“满”字的老家米缸,这也是中国特有的一些民间风俗,质朴却满含深情,表现出中国老百姓对安定富裕生活的向往和祈望。

果戈理说:“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的无袖长衣,而在于具有民族的精神。诗人甚至在描写异邦的世界时,也可能有民族性,只要他是以自己民族气质的眼睛、以全民族的眼睛去观察它,只要他的感觉和他所说的话使他的同胞们觉得,仿佛正是他们自己这么感觉和这么说的。”②民族精神、民族气息的有无,关键在于是否用“民族的眼睛”去写。方文山的歌词中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这得益于他有一双“民族的眼睛”,他爱旅行,喜爱北京的胡同,他用自由的心态仔细地观察大中华的每一方每一寸土地,再将获得的灵感运用到创作中去,自然产生了与众不同的独特效果。

(二)个性的嚣张呐喊

这是一个强调个性解放的年代,一个个都在大声呐喊着:“我有我个性”。面对多为青少年年龄阶段的歌迷,迎合他们年轻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在方文山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个性意识、个性主义的存在。

所谓的“个性”,就是把个人只看作是人类和社会的一个独特分子,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自我独特性、独立自主性和主体创造能力,主张以个人能力的发展为目的的独立自主、自由自觉和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表现对个人成功、自我实现、个人尊严和权利的追求。

方文山作品中个性主义的表现也是与众不同的。他表达的并不是尖锐的个性化和叛逆性的内容,并不是那种艰难而苦楚的反抗处境,在他词中,自我与外部世界并没有构筑对立的关系,呐喊的并不是袒露、无助和唯我主义的个体心灵,抒发的并不是受挫和焦灼的感受。方文山的聪明在于他充分探究了当今年轻一代的心态,充分领悟了他们究竟需要些什么。渴望被肯定,讨厌被束缚,想大展拳脚地做自己,这是年轻一代的共同心态。他呐喊:“我要做我自己”,不是一般的歇斯底里,但却有着嚣张的、不可一世的坚定。

在《三年二班》一歌中,方文山通过“乒乓”这一独特意象,表达的是渴望被肯定、实现自我价值的少年情怀。“这第一名到底要多强(不用物问一定有人向你挑战)\到底还要过多少关(不用怕告诉他们谁是男子汉)\可不可以不要这个奖(不想问我只想要留一点汗)\我当我自己的裁判(不想说选择对手跟要打的仗)”。歌曲所要告诉我们的是:不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才能成为优秀的学生,有特长并坚持发挥自己特长的,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他所提倡的生活理念,就是“走自己的路”,不要盲目跟从世俗的标准,只要有属于自己的明确的生活目标,“就这样一直走”,“这种生活安详”。

在《同一种调调》和《我的地盘》中,个性意识的表达强烈极至嚣张。“我们同一种调调\不关心天气预报\因为那无关紧要\想打球下大雨照跳\只收看音乐频道\渴望在天空一角做记号\那里蓝色最好\我很了\默契无法伪造\我们同一种调调\凡事都自己主导\决定穿什么外套\有专属的铃声讯号\从不跟别人比较\只喝过冰过的饮料\很少笑\吃全麦的面包”、“开始在雕刻\我个人的特色\未来难预测\坚持当下的选择”、“我灌溉原则\培养一种独特 \观念不及格\其他全部是垃圾”、“生活不该有公式\我可以随性跳芭蕾舞\ 照节拍\手放开\静下来 \ 像一只天鹅把脚尖踮起来 \讲究快餐的这年代\也可以很天真的说爱”。是的,在讲究速食的年代里,我们要轻松地做自己,穿什么、喝什么、吃什么、干什么,自己做主,生活不该有束缚,生活不该有公式。

当然,方文山所提倡的个性主义并不是任意随行,随意胡作非为。正如在《我们在成长》里说的,“我们在成长从来不曾要知道\有话就去讲只会让我更强壮\我们在成长从来不曾要知道\一起来鼓掌活得比别人漂亮”,他倡导的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个性主义。坚持自己、茁壮成长,他道出了广大青少年歌迷的心声,同时也是他对广大青少年歌迷的期望。

二.形式上的独特性:

(一)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中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段。蒙太奇(montage)来自

法语,来自建筑学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⑶。蒙太奇思维方式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而且随着电影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日渐扩大,蒙太奇作为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技巧已不仅仅是电影的专利,而开始被有意识地运用于小说、戏剧等文艺样式中,于是出现了不少借鉴蒙太奇思维实现时空交错和大幅度跳跃的作品。如果我们把作为电影艺术表现手法的蒙太奇称之为狭义蒙太奇的话,那么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艺术特征的意象组接方式则可以称之为广义蒙太奇。

方文山深谙此道,大胆地在他的歌词创作中借鉴了蒙太奇手法,他的歌词就如一部电影,充满了跳跃的词句,乍一看哪跟哪都不搭界,但却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画面跳跃,节奏紧凑,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思维空间,让人有一种立体的震撼,让人惊讶文字原来也可以这样剪接。方文山自己也表示这完全得益于电影:“电影是剪接的艺术,比如说今天有个人被杀了,一般人会直接写出来,而我就会运用电影的分镜头来写,月黑风高,一张不怀好意的脸,一把刀,一个黑影跳过墙,一摊血,我的歌词不那么平铺直叙,一句句地连结不是那么理所当然,我可以跳接,就像‘印第安老斑鸠,学会开人口,仙人掌怕羞,蜥蜴横着走’,没有必然性的联系,却有一种气氛在里面。”蒙太奇在歌词创作中的使用,不仅使歌词利用画面进行叙事成为可能,而且可以通过剪辑和重组画面打破时空界限,在时空的大幅度跳跃中扩大表现生活的容量,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蒙太奇有多种类型,有由于叙事节奏的加快和中间过程的省略而造成的跳跃的顺序式蒙太奇,有由于自然时序的倒错而产生跳跃的颠倒式蒙太奇,也有由于空间的交错而产生的跳跃性的交^-^式蒙太奇。

如方文山为康康所作的《电灯泡-I》:

今天是大晴天\你却带你弟弟出现\看到他的脸\心情马上变雨天\像伤口被洒盐\我的痛无处伸冤\约会变成梦魇\带他去电影院\想要将你的小手牵\他却坐中间\正演精彩的画面\他吵着要小便\来到了厕所里面\居然笑我被骗\一起去逛公园\拍下甜蜜画面\回到家才发现\没有装底片

在这段歌词里,描写了几组画面:第一组,与女友约会,却见女友带弟弟出现,心灰意冷;第二组,在电影院,弟弟坐在两人之间,破坏气氛;第三组,被弟弟骗至厕所;第四组,逛公园拍相片回家发现没底片。这几组镜头叠加在一起就完整地表现了女友弟弟这个超级大灯泡的破坏性。这是由于情节发展进程的大幅度省略所造成的跳跃,歌词的叙事节奏得到加快,而且叙事容量也被大大增加了。

又如他为周杰伦所作的《对不起》,前面讲述铜币与戒指的失意与悲伤,后面讲述自己的情感,而中间插入了一段回忆:“我怀念起国小的课桌椅,怀念着用铅笔写日记,纪录那最原始的美丽,纪录第一次遇见的你。”这里打破了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对情节的展开进行重新结构安排而使歌词具有跳跃性。由于时空交错,画面跳跃,不仅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呆板,而且往往能够在现实、过去、未来的巧妙掺和中营造出独特魅力。

再如《止战之殇》,就是在一首歌词里把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下发生的三条动作线进行交^-^组接:一条是“她”在台上进行最后一场演出,一条是全村的人们在座位上静静地看,有人在吵着吃糖,一条是战车已经朝村庄开来,家乡即将被包围,于画面的来回跳跃中营造悬念和紧张气氛。这三条动作线扭结在一起交^-^推进,使气氛渐趋紧张,直至令人产生有窒息之感。

作为一种阅读文本,歌词的跳跃性特征加快了叙事节奏,有效地避免了情节的拖沓和静止的景物、缓慢的抒情,从而使听腻了情歌的听众能够获得一种新的听觉感受。而且,由于跳跃性的存在,听众需要把许多个别的镜头组合在一起,这就迫使他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赋予那些断续的画面以逻辑性和连贯性。在这样一种聆听过程中,听者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被全方位调动起来,以往的听觉记忆甚至是视觉记忆、触觉记忆等都必须以一种新的模式进行整合而形成内心视象。在此意义上说,跳跃性不仅是方文山歌词创作的重要特征,也是他独特艺术魅力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贯穿始终的押韵

2004年7月,周杰伦的《七里香》专辑一推出,作为动感地带广告歌《我的地盘》在祖国大江南北广泛传唱。周杰伦用调皮的翘舌音与儿化音创造了一种听觉新感受,这有一半功劳归属于方文山的创作。在这首词里,“e ”、“ī”两个韵有规律地间隔地在每一句末尾出现,再配合儿化音,调皮、可爱的腔调就出来了。这也是方文山创作的另一个特色:善长用押韵创造歌词的音乐美。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语言都应当具有节奏性,歌词这类文艺形式更应具有节奏性。歌词是语言艺术,它以有声语言与音乐曲调相结合构成了歌曲。因此,我们要求歌词明快、响亮、琅琅上口,这才具备丰富的音乐性。歌词要求音乐性强,就韵律和谐来说,押韵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押韵适当,就能更完美地表达出作品的思想和感情,使它和谐好听,容易记忆和传诵。正如鲁迅说的:“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又说,“没有节调,没有韵,它唱不出来,唱不来,就记不住。”③正是这个道理。

用相同或相近的“韵”经过有规律的间隔,押到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音上,从而产生了声音回旋反复的韵律感就叫“押韵”,也叫“合辙”。“辙“就是车轮压过去的印儿,意思是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什么“辙”,后面的字也要按前面的“辙”印压上去,这样就是合辙了。方文山善于用押韵增添歌词的音乐美,几乎他创作的每首词都能押韵,更难得的是,他做到了通篇每句都押韵。 其遣词用字的灵活,玩转字音不费丝毫力气,一韵到底,令人惊叹其运用文字的功力。

曾有资深音乐人这样评论说:“在这个年代,如果没有周杰伦会更寂寞。”而没有方文山,周杰伦必定也会更寂寞。”也有人说:“林夕是属于70年代的,方文山是属于80年代的。”因为读他的歌词就好像看80年代的人最熟悉的漫画一样。他的创作风格就是突显“新”与“奇”,这也正是他所追求的。这个世界这个年代因为有了一个叫方文山的作词人,我们的耳朵才不会寂寞。

② 方文山经典歌词的赏析~

意境很深,隐喻、伏笔、用典华丽自在!方文山作词真是精彩绝伦!笔触细腻!境界隽永!文心雕龙!
歌词分四段:分别描写了一对夫妇在不同时空情境下的心态和感觉!
男主角是位从征在外的将军,男主角所处的地方应该偏暖些(等下在歌词当中解释)

先看第一段:
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 勾出过往
夜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
诠释:这一段是表现女主角的心境。第一句话是经过长久的相思,女主角对于丈夫的别离已经产生无奈的忧伤。
第二句的意思是明月寄相思和表现当时的情境。第三句一语“霜”关,一方面表现天气的寒冷(这是女主角地处较冷的证据,如果还觉得不确凿,将进一步证明),另一方面表现女主角内心的孤寂与苍凉!
第四句所谓独自莫凭栏!缘愁似个长!寂寞高楼之上,没有爱人温暖的怀抱只有“冰冷的绝望”!

接下来第二段:
雨轻轻淌 朱红色的窗
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
梦在远方 化成一缕香
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菊花残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淌
诠释:这一段写的是男主角的心境。第一句很明显的点出了男主角的位置较暖,在下雨(要知道北方的冬天是不下雨的)。所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窗即典出于此。说明男主角也在相思中失眠了。
第二句中一生在纸上的“纸”字有两种含义:其一,男主角连年征战,夫妻无法相聚,只能以鸿雁寄书,互通消息。所以他们本应相亲相爱的青春年华都在信纸上流逝了。其二,男主角征战一生功名事业何在?一是皇上圣旨;二是排兵作战地图。也只是纸而已。在这里被风吹乱,也表明男主角的心乱了。
第三四句,由香呈形,既表示思念,又表示这思念的对象是无法触手可及的,一切只是随风飘散的幻梦。
第五六句,这里实际有两个黄出现,但是方文山只明写了其中一个。而且这两个黄表现四种意思。一,所谓菊花残,即是第一个黄;二,就是明写的黄;第一个菊花黄,表现了两个意思,一是时节,应为秋季(江南秋季为多雨时节)二,寓意为人的老去;
第二个黄,明写的黄,第一个意思表现了回忆的模糊如同来往的信件泛黄一般,第二个意思也表现了年华逝去,只余下空空相思。
最后一句,既写明了相思之苦,又以“淌”字,双关式地点出了在秋雨之中感情的流逝。

接下来第三段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生霜
诠释:这一段又是女主角的内心独白。第一句,“北风”,这是显而易见的证据表明女主角所在之处较北较冷。“乱”即是风乱,又是心乱!
第二句,所谓影子剪不断,有两重含义,可以想象北风狂乱,女主角在烛影之中思念男主角。一方面是以刀剪烛,烛影不断(如同抽刀断水水更流)表现相思之悠悠,正暗合李清照词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名句;另一方面,青灯只影,表现女主角的孤单。
第三句,再次点明女主角所处是寒冷的,所谓湖面生霜,要知道霜遇水即融,唯有湖面结冰才能出现湖面生霜的效果。同时,可以想象此湖是昔日两人共泛舟之处。可是现在只留下了女主角和女主角在湖中冰面上的影子,对影成双(霜)!此“霜”不同彼“双”!

最后最经典的第四段
花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愁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
谁的江山 马蹄声荒乱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
天微微亮 你轻声地叹
一夜惆怅如此委婉
诠释:这是最经典的一段,是男女主角千里之间的心灵对话与合唱!
第一句将情境重新拉回男主角的情境当中,花的灿烂已过去,正说明美好青春已流逝,恰是“花若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的感叹!
第二句说的是男主角感叹既遇乱世,未逢明主,为自己和妻子将来的命运担忧!
第三句经典之中的经典!上半句是男主角的想法,现在一个字一个字来分析!“愁”字在这里愁两件事情,一是战局,二是离情。同时还与后半句相呼应;“江”中国古代,江是特指名词,即是长江!(又一个南北相隔的证据!)整个前半句,正是江山载不动万千悲哀,又怎能渡过江呢?下半句“秋”“心”(再次大喊经典!!)秋心合起来正是上半句的愁字,三层意思:一是相思之愁,二,秋是季节,所谓古人之悲秋也,秋即表现了悲伤和肃杀之意!三,在第二含义的基础上,秋是指代男主角(谁悲怅?此情境中正是男主角在悲怅,所有悲怅之人即是秋),心是指代女主角(杜甫诗中有云: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既是指清丽的女子,又是指纯洁的思念)整个下半句,就说明了男女主角心神天涯两分隔!“拆”是现实使之别离,有种无奈无力之感!整句即为一个字:愁!
第四句这是女主角对男主角的惦念和担心。这一句有两层意思,一是担心战场上男主角难以再回来;二是担心官场内,权力倾轧,恐难有脱身之法。
第五六句男主角对自身情况的感叹。
最后两句是真正的心声合唱。在此可以看出来是同一夜发生的,两人相隔千里,长夜无眠,思念对方。天明微亮之时,却忽然感觉到,因长久思念,情感多少有些麻木和无助,已经找不到当年热恋之时的感受了!这种千里相隔的痛苦真是消磨人的感情与意志啊!最后只余淡淡叹息与委婉惆怅!

③ 如何评价方文山撰写的《青花瓷》歌词

芭蕉帘外雨声急, 青花瓷里容颜旧。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从《东风破》里的“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到《发如雪》中的“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再到《千里之外》里的黯然神伤“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离恨是歌者永恒的主题。《青花瓷》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在于这种离愁别绪被描写得更加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 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 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 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周杰伦的唱腔柔情而古朴,略带江南戏曲的雏形,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构成了一阕R&B佳作。 在《青花瓷》里我听到了《东风破》里旧地重游物是人非般淡淡的哀愁,听到了《发如雪》里前尘后世轮回不息般轻轻的喟叹,也听到了《千里之外》天各一方生死难忘的一生等待,甚至听到了《爱在西元前》里风化千年而精魂不死的爱的誓言……心中五味陈杂,漫天的思念翻滚如潮,而耳旁却依然只是轻轻淡淡的吟唱而已,云淡风清。 《青花瓷》里最感人的一个字,我以为是这个“等”字。 一个“等”字,唱尽多少无奈和惋叹。这一等,是无望的等,是来生的等,是明知不可等的等,可是曲中却只用淡淡的语调唱来,再平常不过,仿佛只是每天等待日出那般简单;等待的时候,可以看书写字,可以吟诗作画,可以赏花弹琴,只是时时不曾忘记等待的人。痛苦吗?不,《青花瓷》里唱得如此悠然,原来满腹的离愁别恨也可以慢慢洗淡。求不得、爱别离又怎么样呢?众生皆苦,等待也是一种美丽的心情,不如就当此生的相遇,只是为了来生的重逢埋下伏笔,这样想来,不禁释然。就算不能再相遇,也应当感恩曾经那惊鸿一瞥的际遇。谁能凭爱意将富士山私有?青花瓷,也是一样。 至少,我们能够隔着千里山水遥遥眺望江南的袅袅炊烟,隔着茫茫人山人海默默想念回忆中那一抹淡淡的背影,正如隔着重重历史静静观赏传世青花瓷不变的美丽。 芭蕉帘外雨声急,匆匆而过的是时间; 青花瓷里容颜旧,老去的只是我自己,而你的美丽,永远定格在永不褪色的青花瓷里,可以欣赏,可以玩味,也可以守望。

④ 方文山惊艳的歌词 融汇了哪些古诗词的意境

与其说是周杰伦的歌唱得好,不如说是方文山的词写得好。

方文山所创作的中国风的歌词独树一帜,蕴含浓厚地中国古典文化意境,大胆突破词与词的常规搭配,运用意象格和化用诗句,通过词语的组合形成一个复合意象群,只能意会,却可以意会出无限的诗情画意。

我们来看看他的歌词化用哪些诗词:

《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晓镜初妆玉粉,轻风暗递幽香。——宋杜安道《西江月晓镜初妆玉粉》)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陆龟蒙《秘色越器》)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宋徽宗)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⑤ 作为知名作词人,方文山写的歌词都有什么风格和特点

方文山的歌词比较有中国独特的风格,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会融合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或者是文章辞藻,以及典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