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想学习下写歌,就是作词,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要怎么样才能写一手好歌词呢
1,作词,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多看一些文学作品,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有内容了。
2,当然,如果已经具备了这一点,那么就要看你的表达能力了,要能说,会说,敢说,要不怕做作,不怕臭屁,没事和家人朋友一起,说些话让他们感动一下,因为歌词是要打动别人的感情,让别人和你产生共鸣的。
3,具备了这些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了,你可以找些专门的网站,书籍学学,专业上的,比如押韵啊等等
4,当然,要具有一定的音乐感觉,对旋律要很敏感,再好的词若是和旋律不搭调那就不是歌词。可以多听一些比较经典的作品来培养这方面的感觉
最后,呵呵~有志者事竞成!
⑵ 怎么学写歌词
内容要求:
在写一首歌之前,先要确定歌词主要想表达的意境,不要驴唇不对马嘴,前后不搭。还有歌词要有意义,不要空喊口号。
句式要求:
每句话的字数不能太多,不是每个作曲人都是‘周杰伦’,多少字都能写出来。每句话的字数最好控制在7至10字左右。
语言要求:
语句优美,内容凝练。要朦胧一点,大白话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
写好一首完整的歌词都要进行修改,把韵脚变得更自然一些,千万注意不要为了押韵而把语句变得读不通。
最后非常主要的就是作者的文学功底如何。
如果要写流行歌曲的话要注意自己的风格,不要随波逐流。
加油!希望你可以写出好的歌词
不过要速成就有点困难 因为歌词是要靠经验练出来的 如果你急用的话也可以找别人写嘛
⑶ 怎样学会写歌词
《歌词创作十八讲》:
--摘自颂今老师博客
2002年的夏天,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带着从小的音乐梦想走进了广州颂今老师音乐工作室举办的歌手培训班...一位和蔼亲切的老师接待了我,他就是吴颂今老师.
我们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热爱音乐的朋友在这个培训班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夏天.我还有幸成为了那一期的女班长.呵呵
事隔七八年了.每逢看到有关颂今老师的
新闻和信息我都尤为关注,在心里由衷的祝福颂今老师.由衷的希望他健康快乐!
多学多思、多写多改、勤学苦练、持之以恒(1)多学多思
就是要多向书本学习理论知识,向名家学习创作经验,向佳作索取创作方法。我们向书本学习,学习别人的理论,就是向名家学习,这是一个学习的方法,不过,向名家学习是有限制的。因为,你不可能直接见到那么多名家,比如说乔羽,你不可能随时随地跑到北京去找他,即使找到他,他也不一定会有时间教你。可喜的是,国内有很多专家在音乐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从多年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有些专家撰写了不少关于歌词创作的理论专着,我们都可以找来读一读。从中学习歌词写作的有关知识、技巧和规律。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可以使你少走很多弯路。
还有就是向优秀的歌词作品学习,这是最容易的。我们觉得哪一个作品比较好,你就去研究它,就琢磨它。现在卖的唱片、磁带上面都有歌词,电视上播放歌曲的时候也多打出歌词字幕来,网上也不少歌词网站,收录了大量歌词供网友查阅下载。还有一些这方面的图书专着,如果你想学习,可以买回来学习参考。古今中外大量的优秀歌词作品,都是你学写歌词的范本。得知最近哪一首歌正在流行,你就赶快找来研究,它究竟好在哪里?相信你可以从中悟出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来。
(2)多写多改
就是说要多实践。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写歌词也得这样,一天不写手生。初学阶段,要强化训练。每天你都得写一、二首,过几天再拿出来修改。多改几次,找出自己的不足,使你的写作技巧不断提高。譬如学游泳,先在岸上学,老师教大家学蛙泳,把双手伸开,然后开始划,双腿也是这样的蹬,就可以前进了,老师讲完了理论,你掌握了游泳的方法,就必须要跳下水,也可能会沉下水,还可能喝两口水,但这却是必经的阶段。写歌词也是这样的,你也要自己拿起笔来写,今天写三首,明天写五首,后天写三首,大后天写两首,不停的写,熟能生巧,慢慢就摸索出规律来了。多修改,就是说光写完了还不够,还要找出初稿的不足,反复修改,通过修改来提高自己的作品技巧。曾创作过《歌声与微笑》的着名女词作家王健就为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写词时多作修改,直到实在改不动了才定稿寄出去。大词家都这样,一个初学写词的人为什么不能多修改几次呢?写歌词得有吃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有付出才有所得。
(3)开阔视野
我们要把歌词写好,不能只研究歌词,你的文化视野还要更宽广,还要学习古今中外更多优秀的诗歌作品。比如格律诗,还有现代诗,还有民歌民谣,外国的翻译诗歌,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诗歌领域各种各样的诗,你都要学习,都要去研究,从中吸收养料。广州词作家陈小奇的不少词作独具特色,就是吸取了唐诗的养料。如《涛声依旧》,就是把《枫桥夜泊》的意境与现代人的感情揉合在一起,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其次,要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不能因为学习写歌词,就仅仅只是看歌词,研究歌词,还应该学习其他文化艺术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例如小说、散文、电影、电视剧,还有音乐、舞蹈、摄影、美术,都要多多的涉猎,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化素养比较深厚的人。创作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
此外,你还得注意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认识生活的能力,从中发现创作题材,寻求灵感。你的文化素养、生活阅历、思想人品,都十分重要。歌词写得究竟如何,其实就是看你的文学功底有多厚,生活阅历有多深,综合素质有多强。古代诗人有句名言“功夫在诗外”,我们也可以说“功夫在词外”。歌词写得好,不仅仅是懂得词,还应该懂得更多诗词之外的东西,开阔视野就有这个好处。
第四就是要持之以恒,就是说我们要坚持到底,不能说我学了三天,觉得我老是不好,就丢掉了,那就完了。你既然认定了,就要坚持,坚持数年必然有好处,坚持就是胜利。写歌词是需要长期下功夫的,得坚持下去,才能见效。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创作“红色经典”《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词的着名词作家蒋开儒,1979年就开始专攻歌词,十多年坚持不懈,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才创作出蜚声乐坛的《春天的故事》。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想一炮走红,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你满怀希望开始学写歌词的时候,我送你一句话:坚持就能成功,执着才有收获!
这样可以么?
⑷ 初学者怎样写歌词 初学者如何写歌词
1、一定要用全部的情感去锤炼一首歌词,把自己生活中最受触动的故事和情感融会在一起,用最准确、传神的语言来表达,以严谨的结构层层铺垫。
2、要写最令自己感动的东西,不仅仅要在一种充满燥动的情绪中去写作,更要在阅读自己的作品时能再次被它打动。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就已迈出了成功最关键的一步。
3、但这一步也是最难的,要看你的文笔和才情是否到家。不要说评书,要发挥诗歌跳跃性强的特点,“镜头”对准最有代表性的画面;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哪怕讲得再含糊也要有一点故事的“碎片”或“影子”。
⑸ 怎么去学写歌词
学习任何的专业知识,其学习过程和原理大致相同,笔者认为,首先要找到兴趣点,说服自己为什么学习这门知识,这样才会促使自己坚持下去,不会心跳几天就云消雾散另寻他好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精神支柱,有了这份兴趣就不会感觉到辛苦,兴趣就是热情度,兴趣越浓厚,热情度就会越高涨,坚持的时间也会更久远。要问一问自己打算学习到什么程度,是略知一二还是只知其理论皮毛,甚至是拿一些近似成熟的作品出来,都不一样,也相当于,目的不同,所下的功夫就不同。一旦下定决心要学好时,自然会从根源学起,学习的力度也下的功夫自然不同。
很多的零基础的作词新手,刚开始也是凭借一时的兴趣进到这个行当里,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先了解歌词的起源和架构。很多人就是分不清歌词与现代诗歌的区别,认为会写诗歌就一定会写歌词,其实,会写诗歌只能说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基础,要知道,诗歌是拿来看的,读的,当时看不懂可以慢慢的琢磨和品味,有时,看似看不懂的诗歌还会被人理解为诗歌更有深度或者作者更有思想,但是歌词就不能这样,歌词是用来传唱的,既要通俗易懂,又要被人容易记住,听过一次就记住才是上好的词,要符合朗朗上口的特点,尽量避免偏、难、怪的字词,一是很容传唱,再就是给唱歌者本身也带来麻烦。诗歌与歌词的共性就是都要符合韵律,不同之处就是歌词要有字数的限制和架构,一般根据演唱喜欢,一句歌词的字数大多以奇书为好,这样唱着顺口也押韵,比如,3、5、7、9、11等,再多的字数就要另起一句了,不然歌手在演唱中很难换气,给演唱带来不便,影响演唱效果。
另外要知道歌词的起源,歌词最早是从古体诗演变而来,在古代的吟诗也叫唱诗和咏诗,这一点和朗诵有相同之处,就是感觉文字本身的韵律和韵脚来发音,当今很多写词的所谓高手们也喜欢采用说唱的曲风来作曲,运用的就是歌词本身的节奏和韵律。所以知道了歌词的起源就知道了歌词应该讲究平仄韵律的要求,有些作曲的专业人士,读到好的歌词很容易激发作曲的灵感,不是因为歌词的意境写的多么好,仅仅靠歌词本身的韵律就激发出自然而然的灵感来了,所以,学习歌词前有必要认识一下古体诗歌的基础知识,为歌词的架构掌握奠定基础。
掌握了歌词的基本架构和格式后就要学习如何尝试写词了,到了这里,有必要说说模仿的事情,在专业里也就继承,大家都知道,没有哪个人一出生就会写歌词的,都是先学习专业知识和学习前辈们的写作技巧,模仿着成名作词家的手法和风格去练习,有必要的情况下还要了解不同作词家的成长背景和成长历程,发现他们是怎样塑造自己风格特点的,模仿的是他们写歌词的外形手法和架构,学习的更应该是他们深层次的风格技巧。这一点虽说不容易,但是假设想成为写词行列的高手的话,是一定要经过的过程,差一步都不成熟。
即便是模仿和学习的话,也不能古今中外的作词家都要去学习,最好是学习当今着名作词家的作词风格,仔细分析和品味他们的作品,总能发现些有用的东西。等到都一一分析和学习完了几十个着名作词家的作品,就对作词有了一定认识了。大家要学习作词或许也要经过这些过程的,不过这可是一件相当大的工作量,没有心静和下定决心要学一学的劲头是坚持不了几天的~~~要么不学,要么就学的懂一点,越写越有感觉,一想到某个什么事就立即想到可不可以写成歌词,呵呵呵~~~歌词的架构、格式、平仄、韵律、章法、风格,特点,都要一一学起~~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歌词进行不同的研究和分析~~民族、流行、通俗。。。要学习这些不同类型的歌曲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写歌词的~~
另外还要逐步学习识谱和编曲的基础知识,要多少懂一点歌曲的韵律,增加一些灵感~~最起码做知道自己想写哪一类的歌词,是准备写大调式的歌呢还是小调式的,还是民族的,这些都要事先计划好。要学会欣赏和点评别人的歌词好坏,知道好在哪里,不好之处~~~同样的类型别人是站在哪个角度去思考的,是整体还是片面,还是某一个视角点~比如,同样是写草原歌曲,是描写草原的辽阔和豪迈还是某一视角的细腻~都会产生不同的创作效果~
以上是写歌词的基础知识认识,剩下的就是苦练了笔者认为,不写上几十首歌曲不叫入门,前期找唱歌唱的好的人点评,后期再找写歌词的同行专业人士纠正~前期是先研究和分析别人的东西,学着模仿,后来慢慢的找到自己喜欢的手法慢慢练习~看看自己喜欢感情类的流行风格还是豪迈雄壮的民族的,找准定位,慢慢练习~
⑹ 怎样学填歌词
关于学陪梁习作曲,作词的过程
关于学习作曲,作词的过程,我个人有一些见解,希望能给你们帮助。
第一: 先学作词,后学作曲
创作音乐作词要比作曲简单的多,词在歌曲中的作用是在优美旋律的
衬托下表现出思想的渴望,向往,伤情,欢乐等内心世界的种种欲望。
生活中我们天天在说词用词,作词和写诗差不多。一首歌词在压韵的
前提下需要展现出内心世界的变化,只要自己的写作芦塌运水平可以写歌词
应该没问题,多看诗歌也对作词有很大帮助。
第二: 词可以引导曲
关于歌曲的形成有两个方面,一是先词后曲,二是先曲后词。
一首歌词完成后,曲的形成可以按照词的语衫饥态变化,词中意境的发展
进行谱曲,这样一来曲的旋律可以充分结和词的意境进行发挥,优秀
的作品都是词曲完美融合的结果。
第三: 作词可以培养作曲
因为大家都是初学者,好多朋友连最基础的乐理都不太清楚,没有良
好的乐感就无法创作出优美动听的旋律来。先学作词需要聆听大量的
曲子,这个过程无形中培养了自己的乐感,为今后作曲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⑺ 写歌词的技巧
写歌词的技巧:
在歌词题材确立之后,首先一定要找好动情源,要认清什么样的动情情节能打动人,能让作曲家激动,能让听众激动,并且能发展下去。
举一个例子《我们是朋友》这首歌词开头的四句“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见心诚则灵,让我们从此是朋友”抓的很好!是一个歌词的动情源,一句“千里难寻是朋友”,就把情煽起来了,就令人激动了。人们期待往下听,这个源头,就会带出许多的内容来。
接下来就要找准动情点,于是,又出现了“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多少新朋友,变成老朋友。这两句是歌词的主题、是词眼、也是动情点,能表达歌词主题深度,因此叫感情内核!这个情感内核,也是作者在最激动时刻获得和抒发的最强烈的感受。动情源叫人激动,动情点就应该让人感动了,这时已经到了该急转直下的时候了,于是,歌词开始收尾,也就是结好动情尾。
(7)写歌词怎么学写扩展阅读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入乐的叫歌,不入乐的叫诗(或词)。入乐的歌在感情抒发、形象塑造上和诗没有任何区别,但在结构上、节奏上要受音乐的制约,在韵律上要照顾演唱的方便,在遣词炼字上要考虑听觉艺术的特点,因为它要入乐歌唱。歌词与诗的分别,主要是诗不一定要入乐(合乐),歌词是要合乐的。合乐成为歌曲。歌词一般是配合曲子旋律一同出现的,歌词是歌曲的本意所在。现代一般是配合音乐,便于哼唱的语句。
⑻ 怎样才能学好写歌词
你也许会说,我想学习写歌词,可就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学好?我认为,要想学好写歌词,以下十六个字十分重要:多学多思、多写多改、勤学苦练、持之以恒(1)多学多思就是要多向书本学习理论知识,向名家学习创作经验,向佳作索取创作方法。我们向书本学习,学习别人的理论,就是向名家学习,这是一个学习的方法,不过,向名家学习是有技巧的。因为,你不可能见到那么多名家,比如说乔羽,你不可能跑到北京去找他,即使找到他,他也不一定会有时间教你。但是,国内其实还有很多一些有名的专家在音乐报刊上发表一些他们的创作经验,这方面的体会,还有,他们都写过一些书,或者发表一些文章,我们可以找一些书和文章来读读,有不少专业音乐工作者撰写了大量的关于歌词创作的理论专着,你可以从中学到歌词写作的有关知识、技巧和规律;很多老一辈着名词作家从多年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常见诸报刊,学习他们的经验,可以使你少走好多弯路;还有就是向优秀的作品学习,这个是最容易的,我们觉得哪一个作品比较好,你就去研究它,就琢磨它。现在卖的唱片、磁带上面都有歌词,还有电视上播放歌曲的时候也多打出歌词字幕来,还有一些这方面的书,有这方面的专着,如果你想学习,就要经常买一些新出版的歌词和书来探讨,作为自己学习的参考,古今中外大量的优秀歌词作品,就是你学写歌词的范本。最近哪一首歌正在流行,你就赶快找来研究,它究竟好在哪里?你可以从中悟出规律性的东西来。(2)多写多改这就是说要多实践。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写歌词也得这样,一天不写手生。初学阶段,要强化训练。每天你都得写一、二首,过几天再拿出来修改。多改几次,找出自己的不足,使你的写作技巧不断提高。譬如学游泳,先在岸上学,老师教大家学蛙泳,把双手伸开,然后开始划,双腿也是这样的蹬,就可以前进了,老师讲完了理论,你掌握了游泳的方法,就必须要跳下水,也可能会沉下水,还可能喝两口水,但这却是必经的阶段。写歌词也是这样的,你也要自己拿起笔来写,今天写三首,明天写五首,后天写三首,大后天写两首,不停的写橡团,不停的写,熟能生巧,慢慢就摸索出来呢,就是多修改,光写完了不行,还要修改,反复的修改,找出他的不足,通过修改来提高自己的作品技巧。曾创作过《歌声与微笑》的着名女词作家王健就为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写词时多作修改,直到实在改不动了才定稿寄出去。大词家都这样,一个初学写词的人为什么不多修改几次呢?(3)勤学苦练写歌词得有吃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有付出才有所得。除了向歌词理论和佳作学习,你还得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认识生活本质,从中发现创作题材。此外,你还得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要多从古诗词、新诗、民歌民谣、外国诗歌以及小说、影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其他艺术门类中吸收更多养料,使自己的艺术视野更开阔,创作水平更提高。以前有一句话叫“功夫在诗外”,我们也可以说“功夫在词外”。如陈小奇的《涛声依旧》就是吸取了唐诗的养料,把古诗的意境和现代人雹慎的感情结合起来了,所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所以,我们要把歌词写得好,不能只看这个歌词,你的文化视野还要更宽广,还要看更优秀的诗歌作品,比如格律诗,还有现代的诗句,还有一些民间的民歌,还有外国翻译的诗歌,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各种各样的诗,都要学习,都要去涉猎,比如说,广州有一个歌词作家叫陈小奇的,大家都认为他写得比较好,好在哪里呢?他的歌词很多是从古代的诗词里面提炼出来的,像他的《涛声依旧》完全是借助唐诗的意境,把那个《夜半歌声到客船》的那首诗的意境引话过来,但是,他又写出了现代人的感情和古代的意境相结合,创造出一个新的意境,所以他写的歌词就特别受欢迎,原因就在这里。我们要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不仅仅是说写歌词,就是看歌词,学歌词,学习跟其他文化艺术有关的东西,那么,说到底就是诗歌的领域,现代的诗,你都要学习,多读就能从里面吸收养料,这是一个。第二,还有其他的文学艺术,包括小说、散文、电影、电视剧,还有其他的音乐、舞蹈,都要多多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化比较深厚的人。有一句梁肆橘古话,叫做:“功夫在诗外”。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诗写得很好,有什么诀窍,他们回答说“功夫在诗外”,这个诗写得好,不仅仅是会写诗,其实还有很多诗词之外的东西,生活阅历、文化素养等因素的作用。(4)持之以恒第四就是要持之以恒,就是说我们要坚持到底,不能说我学了三天,觉得我老是不好,就丢掉了,那就完了。你既然认定了,就要坚持,坚持数年必然有好处,坚持就是胜利。写歌词是需要长期下功夫的,得坚持下去,才能见效。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创作“红色经典”《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词的着名词作家蒋开儒,1979年就开始专攻歌词,十多年坚持不懈,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