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通读教材,谈谈如何进行幼儿园歌唱教学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大领域。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领域的作用是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歌唱教学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音乐教学活动形式,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作实践中越来越发现,在有些歌唱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却有些被动,只是一遍一遍地跟唱,幼儿对老师教、幼儿跟唱这种传统的、死板的唱歌教学失去了兴趣。追其原因,传统的唱歌教学已违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幼儿失去了对音乐美的感受和体验,忽视了幼儿创造力的表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因而有必要对幼儿园的唱歌教学进行改革,究竟怎么样才能使幼儿在快乐的过程中完成设定的活动目标呢? 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去学习。因此,如何让幼儿一开始就被你的活动所吸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传统的活动导入方式往往是谈话导入或是直接导入。对幼儿来说没有新鲜感,当然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了。这时如能利用多媒体帮忙,让幼儿不仅从听觉,更从视觉、触觉等全方位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例如在学习歌曲《秋天多么美》时,老师利用PPT先让幼儿欣赏秋天的美景,让幼儿了解秋天、感知秋天,之后再播放歌曲的动画音乐视频,幼儿一下子就被可爱、卡通的音乐形像吸引住了,让幼儿不仅听了音乐,更“看到”音乐,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和掌握歌曲。当然还可以在活动前准备各种其它道具,如各种图片、实物、照片等,帮助幼儿在最快的时间里进入主动积极学习的状态。 利用幼儿的年龄特点,巧妙解决发声练习和节奏练习。 音乐课中的发声练习和节奏练习是歌唱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样的练习应该如何进行呢?难道也像成人上音乐课一样的“咪…吗…”“哒哒 哒 ”吗?实践证明这样是行不通。我们要利用幼儿喜欢小动物、并善于模仿小动物的特点,巧妙地设计练声曲和节奏练习曲。如:在让幼儿练习闭口音“U”时,老师就让幼儿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呜— 呜— 呜 呜 呜 呜 |。这样连奏和断奏的闭口音都练习到了。在节奏练习时,老师让幼儿模仿不同的小动物进行不同时值的节奏练习。 X — X — X — X —‖ 乌 龟 爬 爬 X X X X X X X — ‖ 大 象 伯 伯 慢 慢 走 X X X X X X XXXX XXXX X — ‖ 小青 蛙 呱呱 呱 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 利用图谱,解决歌词难题。 幼儿由于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等特点,在学唱歌词多、难的歌曲时,往往会出现记不住歌词的问题。怎么样让幼儿在短短的时间里快速、准确地记住歌词呢?图谱是个非常好的小帮手。它以生动、有趣的图画代替了枯燥繁琐的词语,非常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在演唱歌曲《圆圆与弯弯》时,“圆圆桔来圆圆柑,圆圆的葡萄结串串,圆圆的蘑菇它打伞伞喽,圆圆的粮囤冒尖尖…….”歌曲中的两段歌词中包含了大量的水果、蔬菜名称:桔子、柑、梨、香蕉、葡萄、菱角、柑、蘑菇……大段的歌词幼儿很难记住。这时老师采用图谱的形式,按顺序把歌词内容画出来,图画和歌词相对应,幼儿一看就知道歌词内容。在图谱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歌词难题,这样很快地就能掌握歌曲了。另外图谱还能帮助幼儿更好的表情达意。为避免教师单一枯燥的讲解,有些歌曲可以通过图谱中形象事物的表达帮助幼儿理解歌曲性质,正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比如抒情的歌曲,就可以画上流水、波浪的线条等形象的事物来表达;欢快、活泼的歌曲,就可以用小兔、小松鼠等轻巧跳跃的形象来表达;要求唱强音的地方可以把图形画大些或色彩浓些,弱音的地方则可以画小些淡些。 创设自由开放的环境,鼓励幼儿自由创作。 幼儿喜欢自由发挥,自由,更喜欢显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因为这些成果出自已,是自己的创作,最能体现自我价值,因而也最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在歌唱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为歌曲改编、创编歌词是很好的创作形式。我通常会选择一些歌词简单,多重复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创作、改编。例如在演唱了歌曲《胡说歌》后,幼儿都被歌曲中诙谐幽默的歌词内容所感染。“你把袜子穿在耳朵上吗?袜子穿在你的耳朵上吗?”这时,有个别小朋友开始别出心裁唱着:“你把袜子穿在眼睛上吗?袜子穿在你的眼睛上吗?……”其它的小朋友一听,马上就开始学样了。这时老师及时组织幼儿对歌词进行创编,马上就有各种各样的歌词出来了,穿在鼻子上、手臂上、嘴巴上、鞋子上……小朋友百唱不厌。活动结束后,仍有不少孩子跟我说:“下次还要唱!”看来还真是唱出了他们的乐趣。这样的活动突出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幼儿真正体会到唱歌活动的乐趣,并从中受益。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也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更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歌唱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们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歌来,以表达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我想,幼儿园的音乐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歌唱活动更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而是要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幼儿心灵的美感,对音乐的兴趣,欣赏的能力,激发智力和创造力,使孩子们真正喜欢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