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汽车错误知识大全
扩展阅读
怎么在歌词中加入作词 2024-11-08 07:23:00

汽车错误知识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7-15 07:23:24

‘壹’ 人们有哪些常见,对汽车的错误认识

关于油耗1.转速越高越费油。这个可能是国人最严重的误区,而且很少被纠正。一般的家用汽油机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最佳效率区间在2500-3200转之间,国人驾驶手动挡轿车日常驾驶,2000转换挡也算合适,兼顾油耗和噪音。但即使是需要急加速的情况也常常2000转就升档,导致升档后转速掉到2000转以下的低效区间,反而因为动力过差要补油,正确的换挡反而应该是到3000转以后再换挡,此时转速掉到2300-2400转,反而省油。2.排量越大越费油。实际上高速超车大排量一般转速可以保持在高效区间反而省油。小排量只是在怠速和低速的时候会有优势。总的来说同样的发动机技术,适中的排量最省油。这个适中的排量,对于紧凑型车是1.8-2.0(有些车型1.5和1.6的可能也不错,这个是一些14年换代的新车才出现的新情况,也是技术提高了,新的1.6和1.5发动机动力达到了之前1.8发动机的水平),对于中级车是2.0-2.5。涡轮增压可以比这个小一点。太小的排量实际上导致发动机很多时候超过最优工况工作,反而更费油。对于传统动力车油耗影响最大的第一是车重,第二是空气动力学特性,比如高而方正的SUV就会费油,第三是变速箱和发动机技术水平,最后才是排量。有的时候,用户数据确实反映出紧凑型车上,1.6的排量比1.8和2.0的省油,中级车上2.0比2.42.5的省油,但这个很多时候其实是因为小排量发动机的驾驶者驾驶车子用到了更少的动力,即使动力不够也因为油耗和噪音的原因不愿意大油门的缘故。3.小一级别的车比大一级别的车省油。小一级别的车一般比大一级别的车轻,在低速运行下因为主要阻力是受车重影响很大的滚阻,确实有油耗优势。但是小一级别的车往往变速箱,发动机的技术比较低,加上因为车身较短又要保证空间,无法做出最流线型的设计,中高速行驶风阻较大,也不利于省油。同时小车发动机配置过低,小马拉大车导致油耗上升的情况,也比大车多些。上述情况在小型车和紧凑型车之间尤为明显,实际上紧凑型车现在普遍油耗不比小型车高多少,即使在小型车优势较大的城市驾驶,有一些紧凑型车比一些小型车也还是要更省油4.手动挡比自动挡省油。这句话在自动挡发展早期是正确的。传统的5MT相比4AT,档位更多,转速更容易控制在高效区间,加上没有液力变矩器带来的损耗,确实一般来说更省油。但是现代的自动挡通过改进换挡程序,增加档位等等,已经可以做到跟手动挡差不多甚至比手动挡更省油。而CVT因为传动比可以连续变化,双离合变速箱因为换挡间隔极短而且传动效率极高,基本上都可以做到比手动挡更省油。另外即使是一台原理上油耗更低的手动挡,在一个掌握不好离合和换挡时机的新手手下,也可能会比自动挡更费油5.涡轮增压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更省油。这句话不全是错的。对于高档车来说,如果要追求额外的动力,相比增大排量和汽缸数,不改变排量但增加涡轮的办法,一般确实可以更省油。它的原理相当于是在你不需要那么多动力的时候,发动机就是一台普通的适中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就没有大排量的费油,同时发动机的重量也可以减轻,而大排量发动机本身重量还是比较明显。但对于家用车,特别是紧凑型和小型家用车,却未必能更省油。为什么呢?小排量发动机在快速路上中速匀速行驶,或者完全堵死,低速蠕动的时候,涡轮不介入,进气量较更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为小,可以省油;正常在高速和快速路上行驶,涡轮增压车型比较省油。但是在普通市区道路,红绿灯多,或者快速路上半堵不堵的状态下,频繁减速再加速,涡轮迟滞的影响较大(大马力涡轮增压车此时涡轮可以维持不介入),油门下去动力过一会儿才上来,会大大增加油耗;高速巡航的时候涡轮保持介入,油耗也会稍高。总的来说跟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油耗是差不多的(大众一些1.4T+dsg的车省油,主要还是变速箱和轻量化设计的功劳)。但是同样是四缸机,涡轮增压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成本其实更高,而保养维修更贵,同时平顺性静音性也有劣势,所以并不是很推荐。6.工信部油耗即使不准确,都偏小,也可以基本反映出油耗的趋势。中国工信部采用的欧洲测试循环,方法比较落后,速度变化太少,涡轮增压+双离合的组合会表现的尤为好。在真实的用车环境下,涡轮在速度频繁变化的情况下因为涡轮迟滞有很大劣势。而双离合需要预啮合档位,速度变化频繁而不可预测会因为顿挫和增加换挡试驾而带来劣势。美国的工况测试循环要合理的多。具体关于这些标准的不同大家可以参考@云云的这篇回答:各国汽车排放油耗试验采用的循环工况都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7.同样的发动机,高功率版比低功率版费油。实际上高功率版往往燃油效率更高,是更省油的。证据可见汽车之家的测试:【图】结果出乎意料高/低功率发动机对比测试8.德系美系费油,日系韩系省油。根据汽车之家的用户平均油耗数据,都比自动挡、紧凑型车,百公里油耗如下:新明锐1.68,1.4T(高功率版)6.6高尔夫71.68.21.4T(低功率版)7.2新速腾1.4T 7.9新福克斯1.68.7,2.08.9新科鲁兹无数据,根据媒体评测预估1.5版本大概8-8.5,1.4T大概7-7.5英朗1.69.5,1.89.9,1.6T 10.1凌派1.88思域1.88.4雷凌1.87.6轩逸1.67.1,1.87.6昂克赛拉1.57.5,2.08朗动1.68菲翔1.4T 8.63081.610传祺GA31.68.2帝豪1.3T 8.1艾瑞泽71.68.3可以看出,德系和日系其实都很省油,老一点的思域和新速腾相比更新的车型要稍费些油。美系和韩系平均稍差一点,但是车型也平均稍老一些,整体上来说略弱于日系德系,但也算挺省油。最差的是谁呢,是动力、变速箱、轻量化设计都较落后,同时在华紧凑型车引进严重滞后的法系车。甚至比近两年自主品牌里好一点的紧凑型车还要差,真的不推荐(中高端车型成本压力小,PSA的车比其他合资品牌特别是日系德系用的东西更厚道,相对比较值得入手)

关于安全性1.车皮厚就会更安全。车皮厚薄会影响小碰撞的损伤,进而影响维修成本,也会影响整车的隔音和档次感,但是对于保护乘客安全,真的不重要。对乘客而言重要的是钢架强度,能否在碰撞后保持车体完整。2.车越重越安全。其他情况不变,车重增加反而会使操控极限和制动性能下降,更不安全。举个极端的例子,一辆车难道只要在车里多放砖头就可以提高安全性?同级别两辆车一辆轻,一辆重,可能是因为后者轻量化设计水平不够,或者钢架的强度不够好只好做的更粗壮,往往不能说明后者安全性最好。实际上目前A级车安全性最突出之一的高尔夫7,恰恰是最轻的。碰撞成绩相同的两辆车,重车确实一般更安全。在碰撞测试中,因为是撞墙,受到的冲击力正比于重量。所以同样的安全笼形变,重车承受了更大的冲击力。而在大部分的对撞事故中,重车和轻车受到的冲击力相同,此时重车便有优势。此外重车的受到冲击后的加速度也更小,乘员受伤的可能性也会降低。3.SUV比轿车更安全。SUV在市区驾驶,和高速的一般追尾来说,确实位置高会占便宜。视野高看的远也是一个优势。但suv在中高速行驶有一大劣势就是因为重心高,弯道行驶会比较容易侧翻,而侧翻的致死率是最高的,对于雨雪天气多的地方尤其明显。而同样价位的SUV平台往往比同价位轿车低一级别,有时候也反映倒安全性的设计上。总得来说同价位SUV和轿车的安全性其实差不多。很多人因为SUV看起来粗壮厚实而觉得SUV更安全,但其实这个如上两点所说没有影响4.碰撞后整车变形越小的车安全性越好。其实好的安全性,应该是车前部充分溃缩吸收能量,但驾驶室却保持完整。都很完整的话,没有车来吸能,人就要更多的吸收碰撞的动能,其实更不安全。5.简配防撞钢梁,是厂家对消费者安全的漠视。防撞钢梁主要的作用是减少低速碰撞下车体的损伤,对于减小小碰撞的维修成本是有意义的,但对于真正威胁到乘客的中高速碰撞没有作用。6.美国车安全,日本车不安全。就世界普遍情况来说,最安全的低价车,恰恰是本田和斯巴鲁,都是日系,iihs小偏置碰撞测出来比奔驰宝马都要好。不过最不安全的车,也是日产和铃木之类。总得来说,看iihs的数据,平价车里面,第一档是本田,斯巴鲁,第二档是大众,福特,现代,道奇,马自达,三菱,丰田(丰田其实最新的车型碰撞成绩不错,但刚出小偏置碰撞的时候成绩较差,有应试嫌疑,好处是改进较快,坏处是可能会在测试反映不到的方面减料),第三档是雪佛兰,日产(日产的特点是轩逸以下的小车安全性很差,但天籁以上的安全性不错),铃木。平均看下来,其实德系,韩系,日系都较好,反而美系要差一点。不过国内市场是有些不同的。国内日韩系(日系主要是丰田和日产的小车,本田不含在内)可能由于碰撞标准不够严格,和消费者缺乏安全知识的缘故,安全配置节省较多,会比国际市场再差一点。而德系虽然安全简配较少,但是因为有大量老车型得不到更新,普遍安全状况也比国际市场要差。而美系在国内市场确实安全配置相对较厚道,尤其是福特,所以相对好一点。不过总的来说综合各车系还是差不多,还是应该主要考虑具体车型和品牌。7.三厢车比两厢车安全。很多人觉得两厢车追尾保护较差。这个其实没有什么差别。两厢车一般车尾会特别加强,所以很多时候虽然车身短,比同平台三厢车还要重,可以弥补缓冲距离小的劣势。真正有问题的是三排座MPV和SUV的第三排,因为各种测试缺乏对第三排的测量,保护是很成疑问的。如果一定要买三排座,全尺寸设计的MPV,第三排空间较大,坐满三排后车尾距离也较长,可能会好一些。8.主动安全比被动安全重要网上有很多人说主动安全好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比事故发生了以后才用来减小事故损伤的被动安全用处更大。所以很多人会优先选择ESP而不是侧气囊或者碰撞成绩整体更好的车。这个说法不是完全对。市区驾驶,最危险的事故往往是因为你没注意或者对方没注意,在路口一辆车垂直撞向另一辆车,这种情况下一般你是无法躲避的,主动安全根本无法发生作用,而侧气囊气帘和好的车架刚性就会很有用。而在高速上行驶,大部分情况下出现险情,正确的做法是刹车撞上去,而不是急打方向盘(即使有ESP,还是很容易侧翻),这种时候,好的车架刚性,和头部气帘、膝部气囊的配备,也比ESP更有用。中速紧急避险,ESP有帮助,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情况,贸然变线,还是可能会撞到侧面的车,造成更大的损伤。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优先踩死刹车。在有正面气囊,全车人都有安全带,小孩坐在安全座椅中的情况下,市区正碰基本不可能对乘员造成什么伤害。ESP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呢,是雨雪天气可以防止车身打滑。对于北方一些地区,这个影响确实很大,ESP应该被优先考虑。但绝对不是对于所有地区所有人的驾驶环境都更重要。总得来说,两者都很重要,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应该至少选择ESP和侧气囊都配齐的车型。

‘贰’ 汽车常见故障及维修知识有哪些

第一个:烧机油。烧机油的现象有:1、用手摸排气管,发现有黑色发湿的油泥积聚,并且闻一下有机油味。2、汽车排气管冒蓝烟。3、在没有漏机油的情况下,机油严重缺少。

汽车烧机油,大体分为两种原因。一个是车型的通病,这种情况很难解决。

一个是随着车龄的增加,发动机内部部件的过度磨损和老化导致。这种情况只需要更换过度磨损和老化的部件即可解决问题。

第二个:车辆抖动。车辆抖动,涉及的原因非常多。有可能是底盘出现问题,例如前后悬架、转向、传动等结构存在松动。

有可能是轮胎的问题,例如四个轮胎胎压相差过大;轮胎动平衡有问题等。

另外,点火系统,进气系统,燃油系统中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汽车抖动的现象。

解决办法:首先确定是汽车的哪里出现问题,再对症修复。

第三个:仪表盘的故障灯亮起。例如发动机故障灯、胎压报警灯、机油警示灯等等。这个根据车型的不同,相差会比较大。建议查看车辆使用说明书,上面都会有明确的讲解。

解决办法:停车检查,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就不要继续行驶了,尽快联系4S店或是专业的汽修店,请求专业人士帮助。

第四个:电瓶问题。例如电瓶亏电、电瓶寿命到达极限等等。电瓶有问题,汽车打不着火,一打火就有“吱吱吱”的声响,汽车仪表盘亮起故障灯。

一个电瓶的寿命,一般在四年左右,也就是说四年左右就要考虑更换电瓶了。另外就是,晚上锁车时,一定要关闭车内的用电设施,特别是大灯,如果忘记关闭,第二天电瓶很容易亏电。

‘叁’ 常见的汽车知识误区有哪些

中国真正进入汽车社会的历史并不算久远,所以在很多时候自以为开车十多年非常懂车的老司机也未必真正懂车。有些事情的真相也许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但依然很少有人去刨根问底,寻求一个正确的答案,加上口口相传三人成虎,时间长了,一个个错误的认知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汽车上还有很多真实的答案与我们心中想的不一样的地方,不懂的时候,我们最好还是认真做一下功课。老马乐于给大家解决各种技术上的困惑和难题,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肆’ 有哪些耳熟能详的汽车假知识你都知道哪些

首先汽车假知识之一是美国汽车马力大,操控性差。很多人认为美国车马力大,操控性差。事实上,纯种美国汽车,Corvette和Viper在纽伯格林赛道上都表现不错。此外,对于美系车还有很多“误解”。这里还有一些例子:美国车的马力和中国车的马力不是一回事。直观地说,美国的马力单位是hp,而中国的马力单位是Ps。同样150kw的功率,美国的马力值是201hp,而中国的马力值可能是204Ps。

或者是觉得冬季最好更换冬季轮胎,降低胎压。冬季气温低,轮胎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会变硬,影响制动性能和行车安全。所以,很多人说冬天以后要更换冬季轮胎,降低胎压,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即在轮胎中加入低温硅烷化合物催化剂,可以更好的抗低温。冬季轮胎除了更耐冻之外,还有更深的凹槽和冰钉,就像登山的钉鞋,抓地力更好。

‘伍’ 汽车百科冷知识,“用车知识”,有哪些普遍存在的错误认知

在汽车领域存在一些从业人员的认知,与用户认知完全相反的知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五点。

冷启动需要热车

涡轮增压发动机费油

车身越轻技术越先进

电动汽车性能弱

电动汽车有辐射

闲言少叙,下文尝试以最通俗易懂的描述让新手司机改变认知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陆’ 人们对汽车有哪些常见的误解如何学习汽车知识

现在社会中很多人对汽车还是有很多的误解,比如说大家都会觉得SUV比较安全。那时因为SUV看起来很坚固,其实只是表面现象。然后还有人认为日系车很不安全,或者说国产车很廉价等情况,这都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要学习汽车知识的话,可以去一些多媒体,自媒体的账号上查看一些汽车博主的解说。对一些汽车知识多做了解,同时还可以去网站上或者一些汽车论坛上多看网友发的帖子,再通过实地比较,来学习汽车知识。久而久之,汽车知识就会比普通人了解的很多。了解汽车只是一个兴趣爱好,如果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的话,也是可以去做一些汽车博主,向大家解说汽车方面的知识。这都是很好的科普类短视频的。

‘柒’ 汽车常见故障及维修知识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吧!

1.排气管冒黑烟 故障判定:真故障。 原因分析:表明混合气过浓,燃烧不完全。主要原因是汽车发动机超负荷,气缸压力不足,发动机温度过低,化油器调整不当,空气滤芯堵塞,个别气缸不工作及点火过迟等。 解决:排除时,应及时检查阻风门是否完全打开,必要时进行检修;熄火后从化油器口看主喷管,若有油注出或滴油,则浮子室油面过高,应调整到规定范围,拧紧或更换主量孔;空气滤清器堵塞,应清洗.疏通或更换。 2.车辆的排气管排出蓝色的烟雾 故障判定:真故障。 原因分析:是由于大量机油进入气缸,而又不能完全燃烧所致。拆下火花塞,即可发现严重的积炭现象。 解决:需检查机油尺油面是否过高;气缸与活塞间隙是否过大;活塞环是否装反;进气门导管是否磨损或密封圈是否损坏;气缸垫是否烧蚀等,必要时应予以修复。 3.车辆排气管冒白烟,冷车时严重,热车后就不冒白烟了 故障判定:假故障。 原因分析:这是因为汽油中含有水分,而发动机过冷,此时进入气缸的燃油未完全燃烧导致雾点或水蒸气产生形成白烟。冬季或雨季当汽车初次发动时,常常可以看到排白烟。 解决:这不要紧,一旦发动机温度升高,白烟就会消失。此状况不必检修。 4.发动机噪声大,车辆原地踩加速踏板时,有“隆.隆”异响,发动机舱内有振动感。 故障判定:使用类故障。 原因分析:举升车辆,可看到发动机的底护板有磕碰痕迹。如果路面有障碍物而强行通过,发动机底护板就要被磕碰。底护 板变形后与发动机油底壳距离变近,如果距离太近,当加速时油底壳与底护板相撞就会发出异响并使车身振动。 解决:行车中一定要仔细观察路面,不要造成拖底现象发生。处理方法:拆下底护板,压平校正即可。 5.车辆的转向盘总是不正,一会向左,一会向右,飘忽不定 故障判定:真故障。 原因分析:这是由于固定在转向机凹槽中的橡胶限位块已完全损坏导致。 解决:将新限位块装复后,故障完全消失。 6.每次开启空调时,其出风口有非常难闻的气味,天气潮湿时更加严重 故障判定:维护类故障。 原因分析: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制冷剂迅速蒸发吸热,使流经的空气温度迅速下降。由于蒸发器的温度低,而空气温度高,空气中的水分子颗粒会在蒸发器上凝结成水珠,而空气中的灰尘或衣服.座椅上的小绒毛等物质,容易附着在冷凝器的表面,从而导致发霉,细菌会大量繁殖。 解决:这样的空气被人体长期吸入会影响驾驶员及乘车人的身体健康,所以空调系统要定期更换空调滤芯,清洁空气道。 7.下小雨时风窗玻璃刮不干净: 故障判定:维护类故障。 原因分析:不雨下得很大时使用刮水器感觉不错,可是当下小雨启动刮水器时,就会发现刮水器会在玻璃面上留下擦拭不均的痕迹;这种情况表明刮水器片已硬化,或者刮水器片有了伤痕便会造成擦拭上的不均匀,形成残留污垢。 解决:更换刮水器或刮水器胶片面。但在更换时应注意,在车型及年份不同,刮水器的安装方法及长度不同。有的刮水器只需要更换橡胶片,而有的刮水器需整体更换。 8.车辆有噪声 故障判定:假故障。 原因分析:车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问题。车内噪声主要来自发动机噪声.风噪.车身共振.悬架噪声及胎声等五个方面。 9.运行中发动机温度突然过高 故障判定:真故障。 原因分析:如果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冷却液温度表指示很快到达100℃的位置,或在冷车发动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迅速升高至沸腾,在补足冷却液后转为正常,但发动机功率明显下降,说明发动机机械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这类故障的原因大多是:冷却系严重漏水;隔绝水套与气缸的气缸垫被冲坏;节温器主阀门脱落;风扇传动带松脱或断裂;水泵轴与叶轮松脱;风扇离合器工作不良。

‘捌’ 汽车常见故障及维修知识有哪些

你好 1.排气管冒黑烟 故障判定:真故障。 原因分析:表明混合气过浓,燃烧不完全。主要原因是汽车发动机超负荷,气缸压力不足,发动机温度过低,化油器调整不当,空气滤芯堵塞,个别气缸不工作及点火过迟等。 解决:排除时,应及时检查阻风门是否完全打开,必要时进行检修;熄火后从化油器口看主喷管,若有油注出或滴油,则浮子室油面过高,应调整到规定范围,拧紧或更换主量孔;空气滤清器堵塞,应清洗.疏通或更换。
2.车辆的排气管排出蓝色的烟雾 故障判定:真故障。 原因分析:是由于大量机油进入气缸,而又不能完全燃烧所致。拆下火花塞,即可发现严重的积炭现象。 解决:需检查机油尺油面是否过高;气缸与活塞间隙是否过大;活塞环是否装反;进气门导管是否磨损或密封圈是否损坏;气缸垫是否烧蚀等,必要时应予以修复。
3.车辆排气管冒白烟,冷车时严重,热车后就不冒白烟了 故障判定:假故障。 原因分析:这是因为汽油中含有水分,而发动机过冷,此时进入气缸的燃油未完全燃烧导致雾点或水蒸气产生形成白烟。冬季或雨季当汽车初次发动时,常常可以看到排白烟。 解决:这不要紧,一旦发动机温度升高,白烟就会消失。此状况不必检修。
4.发动机噪声大,车辆原地踩加速踏板时,有“隆.隆”异响,发动机舱内有振动感。 故障判定:使用类故障。 原因分析:举升车辆,可看到发动机的底护板有磕碰痕迹。如果路面有障碍物而强行通过,发动机底护板就要被磕碰。底护 板变形后与发动机油底壳距离变近,如果距离太近,当加速时油底壳与底护板相撞就会发出异响并使车身振动。 解决:行车中一定要仔细观察路面,不要造成拖底现象发生。处理方法:拆下底护板,压平校正即可。
5.车辆的转向盘总是不正,一会向左,一会向右,飘忽不定 故障判定:真故障。 原因分析:这是由于固定在转向机凹槽中的橡胶限位块已完全损坏导致。 解决:将新限位块装复后,故障完全消失。

‘玖’ 有哪些汽车常见故障及维修知识

1、怕“油”
发动机干式空气滤清器纸质滤芯,吸湿性较强,如沾上油液,易使浓度较高的混合气吸入气缸内,使空气量不足、油耗加大、发动机功率下降,柴油机还可能引起“飞车”;如果三角胶带沾上油液,将加速其腐蚀老化,同时易发生打滑,导致传递效率降低;制动蹄片、干式离合器的摩擦片、制动带等,如果沾上油液,易发生打滑、工作不良,从而威胁行车安全;起动电机和发电机炭刷等处,沾有油污是会因接触不良而导致起动电机功率不足、发电机电压过低。轮胎橡胶对油类的腐蚀十分敏感,与油类接触会使橡胶变软或脱皮,短时间的接触就会导致轮胎的异常损害甚至严重损坏。
2、怕“压”
轮胎外胎如果长期堆压存放且不及时翻动,就会因挤压而发生变形,影响使用寿命;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的纸质滤芯,如发生挤压,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而不能可靠的起到滤清作用;橡胶油封、三角胶带、油管等也不能挤压,否则同样会发生变形,影响正常使用。
3、怕“洗”
一些初驾车或初学修理的人员,可能会认为所有零配件都需要清洗,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对于发动机的纸质空气滤芯,在清除其上的尘土时,就不能用任何油类清洗,只需用手轻轻拍击或高压空气由滤芯内向外吹通即可;对于皮质零部件,也不宜用油类清洗,只需用干净的抹布擦干净即可。
4、怕“近火”
轮胎、三角胶带、缸套阻水圈、橡胶油封等橡胶制品,如果靠近火源,将容易老化变质或损坏,另一方面还可能引起火灾事故。尤其是一些柴油汽车,冬季严寒难以启动,一些驾驶员常用喷灯加热,一定要防止烧坏线路、油路等。
5、怕“重复”
有些零件本应一次性使用,个别驾驶员或修理工却为了节约或因不了解“禁忌”而重复使用,这样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说,发动机连杆螺栓、螺母、进口柴油机喷油器固定螺栓、缸套阻水圈、密封铜垫、液压系统的各类油封、密封圈以及重要部位的销片、开口销等零件拆卸后,必须更换新品;对于发动机汽缸垫,检修时虽然没有发现损坏,最好也更换新品,因为旧品弹性差、密封不良、易烧蚀损坏,使用不长时间还需更换,费时费力,因此如有新品以尽量更换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