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职数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中职数学知识点归纳有: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的形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及诶是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5、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
设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一点,过点P作轴、轴的垂线,垂足为A,则△OPA的面积,矩形OAPB的面积。这就是系数的几何意义。并且无论P怎样移动,△OPA的面积和矩形OAPB的面积都保持不变。
Ⅱ 学习高等数学前应该有哪些预备知识,让自身学起来更轻松
如果说你是一个理科生的,学习过的数学就会轻松很多,因为你高中的话已经学过了一些微积分这些简单的东西,你在大学学高等数学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基础,如果说你是一个文科生,到大学之后学习高中数学需要提前的预习一些微积分的知识,这些东西老师突然讲的话你肯定是跟不上的,因为之前没有任何的基础老师上理科生的进度是跟你讲的,尤其是一些数学系或者计算机系,他们讲课的进度相对来说要快一些。
Ⅲ 要学高等数学需要哪些预备知识啊
你好,学霸的学习方法,给你一些思路,希望能帮到你。
1、首先,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把时间阶段性的细分(主要是课余的,上课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认真听讲,别忘了做笔记,注:课堂笔记不是要你一味的记,而是重点以及你不懂的,书本上有的,标注一下就可以了,没有的简单的记录下来,课后再系统的整理,不要为了做笔记而影响听课)。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都要有。规划时间的过程也就是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必须重视。
2、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要把眼、脑、耳、手结合起来。快速阅读培养学生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结合记忆训练,用以提高学习效率。有学者推荐“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作为假期学生学习计划,用软件练习30个小时就能使阅读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学习每天练习1-2个小时,两个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记忆力、思维等方面也相应的快速提升。目前我们学校很多班级开展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课程,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系统。
3、做题练习是检查你学习、复习掌握情况的最好办法。做题的时候要有选择性,不要漫无目的的见题就 做。同时,要重视做题,最好能整理一个易错题本。考试前期可以做一两套模拟题,要限定时间,按标准的考试来。
Ⅳ 中专数学学什么
第1章集合与函数,第2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第3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4章三角函数的简化公式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正弦型曲线,第5章两角和或差的三角函数,第6章反三角函数与简单的三角方程。
《中专数学教程》是2003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主要向读者讲述了与初中数学教材衔接的中专数学方面的知识。
内容简介:
《中专数学教程(第1册)(第2版)》的特点:注意了与全日制初中数学教材的衔接。采用了国家标准规范的数学符号。兼顾工科、财经、农业各专业需要,根据专业共性,精选内容。
问题的提出一般都从实际问题入手,为理论的出台作了一定的铺垫,不但体现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的原理,而且能收到顺理成章,过渡自然的效果。
切实地加强了应用。理论上以够用为度,避免了烦琐的理论推导,不少定理、公式、方法都只作直观的解释或归纳,避免了抽象的证明。
凡是与实际联系直接和紧密的章,都增编了专门的一节应用内容以加强理论的应用。同时还充实了不少联系实际的例题和习题。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专数学教程
Ⅳ 高等数学预备知识哪能找到(能直接看的)
高等数学预备知识(新生自学内容)
(一)数学归纳法
1、适用范围:只适用于证明与正整数 有关的命题.
2、证明步骤:
(1)证明当 取第一个值 (例如 或2 等)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 ( )时结论正确,证明当 时结论也成立.
由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从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都成立.
3、注意: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递推的根据,两步缺一不可.
4、用途:(1)证明代数和或三角恒等式;(2)证明不等式;(3)证明整除性;(4)证几何命题等.
数学归纳法的思想类似于多米诺骨牌玩法:第一,要求第一张骨牌被推倒;第二,假如某一张骨牌倒下,要求其后一张骨牌必须跟着倒下.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证明:(1)当 时,左边= ,右边= ,等式成立.
(2)假设当 时,等式成立,即 ,
那么
故当 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2)可知等式对任何 都成立.
例2、设 ( ),求证: .
证明:(1)当 时, ,不等式成立.
(2 ) 假设当 时( 时)不等式成立,即有
那么,
,
即当 时不等式也成立.由(1)、(2)可知,不等式对任何 都成立.
例3.设 ,证明: 单调增加.
解:(1) ∵ ,且 ,∴ .
又∵ ,∴ .
(2)假设 成立,则
,由(1)、(2)可知, ,从而 单调增加.
(二) 三角函数
A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由正弦加法定理的两式相加减和余弦加法定理的两式相加减可得: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当 时,即为倍角公式.
例1、不查表,求 的值.
解: cos = [ ( + )+ ( )]= + .
或: cos = ( — )cos =cos2 = (1+cos )= + .
练习: 2cos31° 14°; cos cos ; 70°cos20°.
注:分析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的整体结构,记忆公式,从公式本身的结构特征上了解积化和差公式的作用.
B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
在积化和差公式中,令a+b=q,a—b=j,则a= ,b= 所以有:
q+ j = 2 cos q j = 2cos
cosq+cosj = 2cos cos cosq—cosj =
叫做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1+cosa = 2cos2 ,1-cosa = 2 2 等都可看成和差化积的形式.
例2、把 2a- 2b化成积的形式.
解:原式=( a+ b)( a- b)
=2 cos ·2 cos = (a+b) (a—b)
例3、求
解:
例4、化1+ a+csca 为积的形式.
解:原式= = =
= = cos( — ) csc
练习: 化1+ a和1+cosa+cosb+cos(a+b)为积的形式.
( 1+ a=2 ( + )cos( — ), 1+cosa+cosb+cos(a+b)= 4cos cos cos )
在三角函数的计算和化简中,常要把a a+bcosa化为A (a+j)的形式.
如: a+ cosa=2( a+ cosa)=2( acos + cosa)=2 (a+ )
一般地,设a=Acosj,b=A j,则a a+bcosa=A( a cosj+ jcosa) =A (a+j),
其中:A= ,j所在象限由a ,b的符号决定,由 j= 可求出j的值.
(j在(—p,— ),(— , ),( ),( ,p)内的值)
例5、将下列各式化为Asin(a+j)的形式.
(1) 3 x 4cosx ; (2) 3cosx 4 x ;
解:(1) A=5,tanj= = = 1 .3333 ,a>0,b<0,所以j在第IV象限,即j= 53°8�0�4.
故3 x 4cosx =5 (x 53°8�0�4).
(2) A=5,tanj= = 0 .75 ,a<0,b>0, 所以j在第II象限,即j=180° 36°52�0�4=143°8�0�4,故3cosx 4 x =5sin(x+143°8�0�4).
C 万能公式
统称为万能公式
它们的特点是统一用 来表示
D 一个常用不等式
当 为锐角时,
O
A
C
B
即
Ⅵ 我初中刚毕业,想学习离散数学需要那些预备知识
离散数学是数学的几个分支的总称,研究基于离散空间而不是连续的数学结构。其主要组成部分是:
1 数理逻辑
2 集合论
3 信息论
4 数论
5 组合数学
6 图论
7 抽象代数
8 理论计算机科学
9 拓扑学
10 运筹学
11 博弈论、决策论、效用理论、社会选择理论
12 离散化
13 连续数学的离散近似
14 离散和连续混合数学
通行的大学教材只包含前7个部分。从理论上讲,学习这些知识确实只需要具备初中的数学知识就行了。所以你初中毕业,只要有心,是可以学习离散数学的。
Ⅶ 中职数学高一知识点有哪些
中职数学高一知识点如下:
1、集合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能够确定的。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前后顺序。
2、列举法:当集合元素不多时,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3、集合论:如果两个无限集M,N的元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那么它们所含元素个数是相等的。
4、提取公因式法:提取公因式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形式,将一元二次不等式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
5、将一个周角分成360等分,规定其中的每一等分为1度的角,这种以“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角度制。而弧度制就是以“弧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
Ⅷ 中职数学知识点有哪些
一、幂函数:
1、定义形如y=xα的函数叫幂函数,其中α为常数,在中学阶段只研究α为有理数的情形
二、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1、定义:指数函数,y=ax(a>0,且a≠1),注意与幂函数的区别。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互为反函数.
2、指数函数:y=ax(a>0,且a≠1)与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的图象和性质。
三、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属于超越方程,在中学阶段只要求会解一些简单的特殊类型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基本思想是将它们化成代数方程来解。
四、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na,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项(也叫通项)记作na。
五、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