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动物云课堂鸟类知识大全
扩展阅读
她的微笑像什么呢歌词 2025-01-21 12:00:04
没什么基础做什么比较好 2025-01-21 12:00:01

动物云课堂鸟类知识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7-09 02:36:03

❶ 鸟类知识知多少

鸟类知识知多少
鸟类种类繁多,分布全球,生态多样,现在鸟类可分为三个总目。平胸总目,包括一类善走而不能飞的鸟,如鸵鸟。企鹅总目,包括一类善游泳和潜水而不能飞的鸟,如企鹅。突胸总目,包括两翼发达能飞的鸟,绝大多数鸟类属于这个总目。
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企鹅、鸵鸟、几维(一种新西兰产的无翼鸟)、以及绝种的渡渡鸟。 当人类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例如大的海雀,和新西兰的恐鸟。 鸟类种类很多,在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一共有9,000多种,光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不乏中国特有鸟种(参见中国特有鸟种列表)。大约有120~130种鸟已绝种,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这些鸟在体积、形状、颜色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这么多的鸟类中,最大的要数鸵鸟,它是鸟中的"巨人"。非洲鸵鸟体高2.75米,最重的可达165.5千克。 最小的是南美洲的蜂鸟,体长只有50毫米,体重也就同一枚硬币一样重。鸟能飞翔,但并不是所有的鸟都可以飞起来。比如鸵鸟双翅已退化,胸骨小而扁平,没有龙骨突起,不能飞翔。企鹅是特化了的海鸟,双翅变成鳍状,失去了飞翔能力。有的鸟虽然可以飞行但飞行的距离不是特别远,如家鸡由于双翅短小,不能高飞,但至少可以飞几十米远;而家鸭彻底失去了飞行的能力。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要算秃鹫了,飞行高度可在9000米以上。飞行最快的是苍鹰,短距离飞行最快时速可达600多千米。飞行距离最长的则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遥远的北极,行程约1.76万千米。鸟类新陈代谢旺盛,消化力强,所以鸟类的食量相当大,例如蜂鸟一天吸食的花蜜量等于体重的一倍。一些小型鸟类每天的食物量相当于体重的10%~30%。大多数鸟类是杂食的,并不太挑挑拣拣。每年春天和秋天,鸟类都成群结队,遮天蔽日地在天空中飞行,这种在不同季节要更换栖息地区,或是从营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从越冬地返回营巢地的季节性现象称为鸟类迁徙。每年大地回春,鸟类就开始进行求爱、生殖、营巢、孵卵和育雏等一连串的活动。
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或其他鸟。大多数鸟是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例如猫头鹰)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鸟由于用喙在土壤中取食,喙一般狭长尖细,口中没有牙齿。
体形最大的鸟: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现生鸟类是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非洲鸵鸟,它的身高达2~3米,体重56千克左右,最重的可达75千克。但它不能飞翔。它的卵重约1.5千克,长17.8厘米,大约等于30-40个鸡蛋的总重量,是现今最大的鸟卵。 翼展最宽的鸟:漂泊信天翁,3.63米。
最大的飞鸟:生活在非洲东南部的柯利鸟,翅长2.56米,体重达18千克左右,是世界上能飞行的鸟中体重最大者。
最重的飞鸟:大鸨,雄性的体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罗洲隼,体长15厘米,体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鸟:天鹅,超过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鸟:蜂鸟,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长的鸟:天堂大丽鹃,尾羽是体长的2倍多。
寿命最长的鸟:鸟类中的长寿者不少,如大型海鸟信天翁的平均寿命为50~60年,大型鹦鹉可以活到100年左右。在英国利物浦有一只名叫"詹米"的亚马逊鹦鹉,生于1870年12月3日,卒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4岁,不愧为鸟中的“老寿星”。 寿命最长的环志海鸟:王信天翁,60余年。 寿命最长的笼养鸟:葵花凤头鹦鹉,80余年。
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为170千米/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堪称飞得最快的鸟。
冲刺速度最快的鸟:游隼,在俯冲抓猎物是能达到180千米/小时。 水平飞行最快的鸟:欧绒鸭,76千米/小时。
飞得最慢的鸟:小丘鹬,8千米/小时。 振翅频率最高的鸟:角蜂鸟,90次/秒。
振翅频率最慢的鸟:大秃鹫,滑翔数小时不拍翅。
一次飞行时间最长的鸟:北美金鸻,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35小时,越过2000多公里的海面。 飞行最高的鸟类:大天鹅和高山兀鹫是飞得最高的鸟类,都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飞行高度达9000米以上,否则就可能会撞在陡峭的冰崖上丧生。
飞行最远的鸟类:北极燕鸥是飞得最远的鸟类。它是体形中等的鸟类,习惯于过白昼生活,所以被人们称为"白昼鸟"。当南极 黑夜降临的时候,便飞往遥远的北极,由于南北极的白昼和黑夜正好相反,这时北极正好是白昼。每年6月在北极地区"生儿育女",到了8月份就率领"儿女"向 南方迁徙,飞行路线纵贯地球,于12月到达南极附近,一直逗留到翌年3月初,便再次北行。北极燕鸥每年往返于两极之间,飞行距离达4万多公里。因为它总是 生活在太阳不落的地方,人们又称它“白昼鸟”。
最凶猛的鸟: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悬崖绝壁之间的安第斯兀鹰,体长可达1.2米,两翅展开达3米。它有一个坚强而钩曲的"铁嘴"和尖锐的利爪,专吃活的动物,不仅吃鹿、羊、兔等中小型动物,甚至还捕食美洲狮等大型兽类,因此又有"吃狮之鸟"和"百鸟之王"的称呼。
尾羽最长的鸟类:日本用人工杂交培育成的长尾鸡,尾羽的长度十分惊人,一般长达6~7米长,最长的记录为1974年培育出的一只,为12.5米。如果让它站在四层楼房的阳台上,它的尾羽则可以一直拖到底楼的地面上,因此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鸟类羽毛。
雄鸟和雌鸟体重相差最大的鸟类: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大鸨在鸟类中雄鸟和雌鸟体重差别最大,雄鸟体重为11~12千克,而雌鸟只有5~6千克。 嘴峰最长的鸟类: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嘴鸟是嘴峰最长的鸟类,它的嘴峰的长度为1米左右,十分奇特。 最长鸟喙:澳洲鹈鹕,长47厘米。 最宽鸟喙:鲸头鹳,宽12厘米。
学话最多的鸟:非洲灰鹦鹉,学会800多个单词。 最擅长效鸣的鸟:湿地苇莺,模仿60多种鸟鸣。
最复杂的鸟巢:非洲织布鸟的巢,它同时也是最大的公共巢,有300多个巢室。 最大的鸟巢:白头海雕的巢,长6米,宽2.9米。 最小的巢:吸蜜蜂鸟的巢,只有顶针大小。
产卵最少的鸟类:信天翁每年只产一枚卵,是产卵最少的鸟。 窝卵数最多的鸟:灰山鹑,每窝15~19枚。
孵化期最长的鸟类:信天翁也是孵化期最长的鸟类,一般需要75~82天。
最晚性成熟的鸟类:信天翁雏鸟达到性成熟的过程也是鸟类中最长的,需要9~12年。
最大的鸟卵化石:17世纪中叶以前,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生活着一种象鸟,现在已经绝迹。象鸟的卵化石的长径为35.6厘米,相当于148个鸡蛋的大小,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鸟卵化石。
最大的鸟类化石:最大的鸟类化石是隆鸟的化石,估计它的身高达5米左右,原来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在公元7世纪时灭绝。
现在自然界中的鸟类有9021种,估计有1000亿只。它们的食性复杂,生活方式多样,栖息在各种生态环境中,是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对人类利益而言,它们是整个动物界中益处较大而害处极小的类群。
鸟类最明显的益处就是消灭害虫。鸟类多数以昆虫为食,是农田、果园中多种害虫的天敌和克星。一只白脸山雀的幼鸟每天可啄食松毛虫1800条,吃蛾子30只;欧洲的粉红掠鸟还能够追踪蝗虫沿途啄食。有人计算过,1000只紫翅掠鸟在繁殖期间能消灭22吨蝗虫。自然界中的食虫鸟成千上万,所捕食的昆虫千差万别,在消灭害虫方面的作用的确是难以估计的。
鸟类在消灭害兽方面的功绩也不小,特别是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猫头鹰的食物中99%是啮齿类动物,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所消灭的老鼠,相当于保护了1吨粮食。 一些以植物种子为食的鸟类,特别是雁鸭类、鸠鸽、啄木鸟、乌鸦等,是植物种子的得力散布者,很多植物种子经过鸟类消化道后,更容易萌发。蜂鸟、食蜂鸟、太阳鸟、啄花鸟、锈眼鸟、鹦鹉等嗜食花蜜,对有花植物的传粉有明显作用。
如果没有这些鸟类,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必然受到干扰。由此可见,鸟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鸟类在仿生学领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飞机、导航仪的发明无不来自于鸟类的启迪。 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
据考古研究,在7000万年前的新生代,地球上可能存在过160万种鸟类。以后由于地壳变化和冰川运动,使鸟类的种数急剧下降。到现在,地球上仅剩下9千多种,而且他们的处境也十分令人担忧。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大规模开发,给鸟类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森林是鸟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破坏森林就等于杀害鸟类。可是,目前地球上的森林仍以每年110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使许多鸟类失去了生存的环境。20世纪初灭绝的美洲旅鸽,在19世纪曾一度多得可以遮天蔽日。到19世纪末,由于美洲旅鸽赖以居住的栎树林遭到严重破坏, 结果这种鸟类很快灭绝了。据前西德调查资料,在过去的50年里,有73种鸟类和其它动物灭绝,有180种鸟类大量死亡,有的正趋近灭绝。
河岸滩地、湖汊池塘是多种禽鸟的良好栖息、繁殖场所,不适当的垦滩造地和围湖造田,破坏了涉禽、游禽的生存环境。湿地的消失,使很多水禽丧失了栖息地。 环境污染和人为的捕杀也极大地危害鸟类。 保护鸟类,人类的共识
鸟类的减少,最终受害的是人类自己。为了改变鸟类日益减少和许多珍禽濒临灭绝的境况,世界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制定法规,缔结了40多个国际间保护鸟类的协定和公约,如:《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湿地公约》、《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等;并相继成立了许多学术性组织,如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水禽研究总局”(IWRB)、“国际鸟类保护理事会”(ICBP)以及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鹤类基金会”(ICF)等。
为了宣传爱护鸟类,许多国家选出了对本国有象征意义的鸟作为“国鸟”。例如: 美国——白头海雕 日本——绿雉 印度——蓝孔雀 缅甸——孔雀 伊拉克——雄鹰 菲律宾——菲律宾鹰 德国——白鹳 荷兰——琶鹭 丹麦——云雀、白天鹅 挪威——河鸟 瑞典——乌赖雀 冰岛——白隼 奥地利——家燕 波兰——雄鹰 赞比亚——雄鹰 南非——蓝鹤 阿根廷——棕灶鸟 澳大利亚——琴鸟 爱沙尼亚——家燕
目前我国已设立的鸟类自然保护区有:
1987年建立的黑龙江扎龙丹顶鹤保护区(4.2万公顷); 1975年建立的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5.355万公顷); 1984年建立的青海龙宝滩黑颈鹤保护区(1万公顷); 1980年建立的新疆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10万公顷); 1984年建立的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区(2.24万公顷);
1983年7月,台北市及台北县交界的关渡、中兴桥、华江桥河段,设立了第一个鸟类生态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受保护的鸟类有170多种,占台湾现有鸟类总数的42%。
鸟类如此重要,如此可爱。我等爱鸟之人皆应以实际行动保护鸟类,不伤害鸟类,更不能享用野生鸟类。

❷ 鸟类的知识

鸟,字典解释:脊椎动物的一类,温血卵生,用肺呼吸,几乎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大多数能飞。在动物学中,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要知道更多请点击下面的网址↓

❸ 关于鸟类的一些知识

鸟类通常是带羽毛、卵生的脊椎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速率,长骨多是中空的,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鸟类最先出现在恐龙灭绝之后,爬虫类和鸟类的始祖究竟是什么生物,在古生物学家中仍很有争议。
最早的鸟类大约出现在数千万万年前。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肌胸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有气囊可以进行双重呼吸,没有膀胱、直肠不能储存粪便则可以减少身体重量。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应飞翔。
现存今鸟亚纲鸟类可归为3个总目,即:
一、平胸总目
为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大者达135kg,体高2.5m),适于奔走生活。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征:翼退化、胸骨不具龙骨突起,不具尾综骨及尾脂腺,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及裸区之分)、羽枝不具羽小钩(因而不形成羽片),雄鸟具发达的交配器官,足趾适应奔走生活而趋于减少(2~3趾)。分布限在南半球(非洲、美洲和澳洲南部)。
平胸总目的着名代表为鸵鸟或称非洲鸵鸟,其他代表尚有美洲鸵鸟及鸸鹋(或称澳洲鸵鸟)。此外在新西兰尚有几维鸟。
二、企鹅总目
潜水生活的中、大型鸟类,具有一系列适应潜水生活的特征。前肢鳍状,适于划水。具鳞片状羽毛(羽轴短而宽,羽片狭窄),均匀分布于体表。尾短。腿短而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蹼,适应游泳生活。在陆上行走时躯体近于直立,左右摇摆。皮下脂肪发达,有利于在寒冷地区及水中保持体温。骨骼沉重而不充气。胸骨具有发达的龙骨突起,这与前肢划水有关。游泳快速,有人称为“水下飞行”。分布限在南半球。
企鹅总目的代表为王企鹅。
三、突胸总目
突胸总目包括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分布遍及全球,总计约35个目,8500种以上。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翼发达,善于飞翔,胸骨具龙骨突起。最后4~6枚尾椎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具充气性骨骼。正羽发达,构成羽片,体表有羽区、裸区之分。雄鸟绝大多数均不具交配器官。

❹ 关于鸟类知识的资料

1、鸟类(Aves):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心脏是2心房2心室。骨多空隙,内充气体。

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辅助呼吸的气囊。地球上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走禽、猛禽、鸣禽六大类。

2、中国有1186种。根据鸟类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大致分为鸣禽、攀禽、猛禽、陆禽、涉禽和游禽六大生态类群。各个类群的鸟类在外形构造、生理功能等方面也发生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变化。

3、鸣禽类

涉禽类适于涉水行进,不善于游泳,善于飞行,且姿态优美。如夜鹭、丹顶鹤、蓑羽鹤、东方白鹳等。涉禽类的外形具有“三长”特征,即喙(嘴)长、颈长、后肢(腿和脚)长,适于涉水捕食生活。

因为喙、颈长且灵活,因此可将长嘴探入水下或在地面取食,而腿长则可以在较深水域中捕食、活动,脚的长度与能够涉水的深度有密切关系。

8、游禽类

游禽类大多生活在水上,在水中获取食物,善于游泳、潜水,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飞行迅速,如黑天鹅、鸳鸯、绿头鸭、家鹅等。

游禽类一般具有扁平宽阔或尖的嘴,适于在水中滤食或啄鱼;羽毛大多厚而致密,羽绒发达,构成有效的保暖层;尾脂腺发达,能分泌大量油脂并用嘴涂抹于全身羽毛,以保护羽毛不被水浸湿。

脚趾间有蹼,游泳时双脚向后伸直,用力划水,犹如船桨,正如骆宾王在《咏鹅》一诗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形象描述。

❺ 关于鸟类的知识有哪些

脊椎动物的一类,温血卵生,用肺呼吸,几乎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大多数能飞。在动物学中,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种类繁多。

❻ 关于鸟类的知识

楼上的是随手复制网络的内容,也没有错。
不过楼主的问题有点大了,不太好回答的,生物体有太多的知识。鸟类形态的,生理的,生态的,遗传的,行为的……
所以楼主如果对鸟类某方面的知识特别有兴趣想详细了解的话,还是提些具体的问题比较好。
可以私信我。

❼ 鸟类知识大全,鸟有几种

根据鸟类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大致分为鸣禽、攀禽、猛禽、陆禽、涉禽和游禽六大生态类群。

鸣禽类

鸣禽一般是指雀形目所有鸟类,代表物种乌鸫、黄腰柳莺、百灵鸟、黄鹂、大山雀、喜鹊等。

鸣禽类一般体形较小,体态轻捷,活泼灵巧,善于鸣叫和歌唱,且巧于筑巢。鸣禽类的喉部下方有鸣管,由鸣腔和鸣膜组成,鸣叫器官(鸣管和鸣肌)非常发达。

鸣禽类是六大类群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约占世界鸟类数的3/5。家里笼养的鹩哥、八哥也属于鸣禽,它们经过训练甚至可以模仿人们简单的语言。

攀禽类

攀禽一般包括各种啄木鸟(䴕形目)、杜鹃(鹃形目)、翠鸟(佛法僧目)、雨燕(夜鹰目)、鹦鹉(鹦鹉目)等。代表物种大斑啄木鸟、普通翠鸟、楼燕、大杜鹃、鹦鹉等。

攀禽类善于在岩壁、石壁、土壁、树上等处攀缘。攀禽类的喙、脚和尾的构造较特殊:喙尖利如凿,善于啄凿;脚强健有力,足(脚)趾发生多种变化,如啄木鸟的四个脚趾,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于攀树固定身体;尾羽轴坚韧,尾羽起支撑体重的作用。

陆禽类

陆禽一般包括各种雉类(鸡形目)、鸠鸽(鸽形目)、沙鸡(沙鸡目)。代表物种包括绿孔雀、珠颈斑鸠、毛腿沙鸡、褐马鸡、环颈雉、红腹锦鸡、鹌鹑等。

陆禽类大多数是在地面活动、觅食,一般雌雄羽色有明显的差别,雄鸟羽色更为华丽。它们体格结实,喙坚硬且多为弓型,适于啄食;翅短圆退化,不能长距离飞行;后肢强而有力,适于地面行走和刨土。

猛禽类

猛禽一般包括鹰(鹰形目)、隼(隼形目),猫头鹰(鸮形目)所有种,代表物种金雕、红隼、红角鸮、猎隼、猫头鹰等。

猛禽类视觉器官发达,翅膀和足强而有力,能够在天空翱翔或滑翔,捕食空中、水面或地下活动的猎物。猛禽类通常具有向下弯曲如钩的锐利的喙和爪,有利于撕裂捕获物;羽色多暗淡,以灰色、褐色、黑色和棕色为主,飞行无声,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

涉禽类

涉禽一般包括各种鸻鹬类(部分鸻形目)、鹤类(鹤形目)、鹭类(部分鹈形目)等,如夜鹭、丹顶鹤、蓑羽鹤、东方白鹳、勺嘴鹬、大白鹭等。

涉禽类适于涉水行进,不善于游泳,善于飞行,且姿态优美。涉禽类的外形具有“三长”特征,即喙(嘴)长、颈长、后肢(腿和脚)长,适于涉水捕食生活。因为喙、颈长且灵活,因此可将长嘴探入水下或在地面取食,而腿长则可以在较深水域中捕食、活动,脚的长度与能够涉水的深度有密切关系。

游禽类

游禽一般包括各种雁鸭类(雁形目)、

游禽类大多生活在水上,在水中获取食物,善于游泳、潜水,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

一般具有扁平宽阔或尖的嘴,适于在水中滤食或啄鱼;羽毛大多厚而致密,羽绒发达,构成有效的保暖层;尾脂腺发达,能分泌大量油脂并用嘴涂抹于全身羽毛,以保护羽毛不被水浸湿;脚趾间有蹼,游泳时双脚向后伸直,用力划水,犹如船桨,正如骆宾王在《咏鹅》一诗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形象描述。

两种特殊的鸟类

除了上述六大生态类群的鸟类外,还有两种特殊生态类群的鸟类,它们不存在于我国现存的自然分布的鸟类中。即“只会奔跑不会飞翔”的走禽类(如鸵鸟、鸸鹋等)和“只会游泳不会飞翔”的海洋性鸟类(如企鹅)。它们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也产生了诸多变化,以便于能更好地适应各自独特的生存环境。

❽ 鸟的知识资料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156个科9000余种。我国有81个科(占51.9%),1186种,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3%,比多鸟的国家──印度还要多,超过整个欧洲、整个北美洲,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雉科的野生种(各种野鸡)有56种,约占世界雉科的1/5;全世界共有鹤15种,我国就有8种,约占世界总数的53%;全世界画眉科共有46种,我国有34种,约占世界总数的74%。我国不仅鸟的种类多,而且有许多珍贵的特产种类。例如,羽毛绚丽的鸳鸯、相思鸟,产于山西、河北的褐马鸡,甘肃、四川的蓝马鸡,西南的锦鸡,台湾省的黑长尾雉和蓝腹鹇,产于我国中部的长尾雉,东南部的白颈长尾雉,还有黄腹角雉和绿尾虹雉,等等。有不少鸟类,虽不是我国特产,但主要产于我国境内,如丹顶鹤和黑颈鹤等。我国的鸟类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有些种类分布区域很狭窄,数量也不多,成为珍贵稀有种类。其中有的已经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如黑鹳、白鹳、朱鹮、黄腹角雉、黑颈鹤、白鹤、丹顶鹤、赤颈鹤、大天鹅、小天鹅、中华秋沙鸭等。前些年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公布了我国一、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其中鸟类就有150多种。这些鸟类是禁止捕猎的保护对象。鸟类通常是带羽毛、卵生的脊椎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速率,长骨多是中空的,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鸟类最先出现在侏罗纪时期,爬虫类和鸟类的始祖究竟是什么生物,在古生物学家中仍很有争议。最早的鸟类大约出现在2.2亿年前。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肌胸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有气囊可以进行双重呼吸,没有膀胱、直肠不能储存粪便则可以减少身体重量。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应飞翔。绝大多数营树栖生活。少数营地栖生活。水禽类在水中寻食,部分种类有迁徙的习性。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国内的种类多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南、华东和华北地区。鸟类体表被羽毛覆盖,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并且具有角质喙。鸟类可能是由侏罗纪近鸟类类进化而来。最早的鸟类表现出与恐龙中的恐爪龙类有明显的相似性。鸟类在白垩纪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新生代开始,已于现代鸟类的结构无明显差别。可以推测,大约在2亿年前,从旧大陆的一支古爬行类动物进化成鸟类,逐渐随着鸟类的繁盛而扩展到新大陆。在适应于多变环境条件的同时,鸟类发生了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适应辐射。始祖鸟复原图鸟类是由古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一支适应飞翔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它们的形态结构除许多同爬行类外,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一方面是在爬行类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具一系列比爬行类高级的进步性特征。如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完善的双循环体系,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以及与此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等;另一方面为适应飞翔生活而又有较多的特化,如体呈流线型,体表被羽毛,前肢特化成翼,骨骼坚固、轻便而多有合,具气囊和肺,气囊是供应鸟类在飞行时有足够氧气的构造。气囊的收缩和扩张跟翼的动作协调。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空气一部分进入肺里进行气体交换。另外大部分空气迅速地经过肺直接进入气囊,未进行气体交换,气囊就把大量含氧多的空气暂时贮存起来。两翼下垂,气囊收缩,气囊里的空气经过肺再一次进行气体交换,最后排出体外。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空气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可见,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它的功能是贮存空气,协助肺完成呼吸作用。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散发热量,调节体温等作用。这一系列的特化,使鸟类具有很强的飞翔能力,能进行特殊的飞行运动。

❾ 鸟类知识

鸟类概述

鸟类是整个动物世界中唯一长着羽毛的生物,属恒温的高等脊椎动物。

鸟类身体呈纺锤形,体外被覆羽毛,呈流线型的外廓,减少飞行阻力。它们的头骨很轻,有蜂巢状的细孔,当飞翔时能减轻重量。翅膀的羽毛配合得宜,形成一个适于滑翔、柔软又有透气的表面。尾毛提供平衡,有助鸟在空中改变方向。

鸟类没有牙齿,而有很轻的角质的喙,是啄食器官。后肢坚实,新陈代谢旺盛。

鸟类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约为37.0~44.6℃)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能主动迁徙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更好地协调体内外环境的统一;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造巢、孵卵和育雏),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大多数鸟都善于飞翔,具有大而有力的胸肌,使它们能拍翼展翅。有很少数的一些鸟类是不能飞的,如企鹅,鸵鸟等。

现知鸟类8600余种,遍布全球,仅次于鱼类,有不少益鸟。可消灭农作物和林业害虫,也可以供食用、观赏。也有危害农作物和在人畜间传播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