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数学知识要纲
扩展阅读
8岁儿童气短怎么办 2024-09-21 04:27:09

数学知识要纲

发布时间: 2022-03-14 12:57:49

⑴ 什么叫知识纲要求六上数学百分数的知识纲要

。。。

⑵ 小学数学双基要求和能力纲要指的是什么

解决问题的教学内涵丰富,如何让学生喜欢它,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体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长期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学生,在今天更需要我们极力改变学习方式,而探究即为自主学习的方式。因此,要讲究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使之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把他们心灵深处被压抑的个性释放出来。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更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动性。一、引导发现、感悟,注重自主探究的尝试性发现是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一种教学质量观的问题,是学生观的反映。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教学时,我将例题巧作变动,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师:大家想不想来做一个猜数游戏啊?生:想!师:我这儿有三个不同颜色的盒子(分别出示红、白、黑三个盒子),盒子里分别装了一些硬币。现在,我请你猜一猜,红盒子里装了多少个硬币?生:(七嘴八舌乱猜)师:大家都没有猜对。在你没有得到相关的信息之前,你能一下子准确地猜出红盒子里装了多少个硬币吗?生:不能。师:那我给你一个信息:黑盒子里有15个硬币。依靠这个信息,你能准确猜出红盒子里的硬币个数吗?为什么?生:不能。红盒子里硬币的个数与黑盒子无关。师:我再给你一个信息:白盒子里有10个硬币。现在,你能不能猜出红盒子里硬币的个数?为什么?生:还是不能。因为红盒子里的个数与白盒子的个数无关。师:知道了这两个信息,你还想知道什么方面的信息就能猜出红盒子里硬币的个数了?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成员交流一下。学生通过交流,归纳出如果再知道一个能把红盒子与白盒子和黑盒子里的个数联系起来的信息,就能猜出红盒子里硬币的个数。学生举例:红盒子里的硬币个数比黑(白)盒子多(少)多少个;红盒子里的硬币个数是黑(白)盒子的多少倍;红盒子里的硬币个数比黑盒子和白盒子的总数多(少)多少个;红盒子里的硬币个数是黑盒子和白盒子的总数的多少倍等等。这时,引导比较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发现有的只需一步计算,有的却需两步计算。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两步计算。在提出问题、比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强化了两步解决问题的结构,而且对解决问题教学中数量关系的选择有了初步的定位。教师最后出示相关信息,学生终于顺利猜出红盒子里的硬币个数。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教师必须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与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提到点子上,才能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达到学会学习之目的。二、鼓励参与合作,追求自主探究的互动性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教学时不要把学生死死地捆在教科书上,让学生死记那些他们认为很枯燥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他们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编出问题。如给数学找到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用数学”。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教材第45页,应用题例1是这样的: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这种类型的解决问题枯燥得很,离学生比较远,学生肯定没有兴趣。没有了兴趣不能产生探究的兴趣。我对此题做了如下改动:(1)课件展示情境或组织学生进行对话表演。客户:周厂长,你好!我们订做的660套衣服,生产得怎么样了?厂长: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客户:我们等着要货,你们3天之内能完成了吗?厂长:能。(2)师:同学们!你们根据厂长、客户提供的信息想到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以上出示的例1。(3)师:你们会解答吗?如果不会,可以小组讨论。生:略这种方式较好地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和“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两大方面,将学习活动置于社会生活问题之中,巧妙地把要解决的问题变为对话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这样的数学,学生不仅学得好,而且也为他们以后到社会上去成为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打好基础。2、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提供主动探究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的不同,常常会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独特性的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尝试各种算法的多样化。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都应该给予肯定,不能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的交流,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决方法,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解决方法的灵活性、多样化。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愉悦,而且还能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建立合作小组,提供主动参与的合作伙伴。课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如“主持人”(掌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观察组内同学合作技巧的表现,如讨论时的声音控制、提问和应答时的礼貌)等,最后要求每一组设计组名、组标,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竞争夺标”的氛围。解决问题具有抽象性,有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造成解题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轻松掌握解题方法。4、选择专题,分工合作,加强主动探究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可紧扣教材,选择重点、难点、疑点作为专题,运用研究性学习,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发现的能力。为了减少学生研究探索学习的梯度,课堂上利用教材特点进行专题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可在课外探究学习中面对的是如何搜集处理信息怎样与人合作。为此要引导学生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寻求帮助,要热情地帮助他人排忧解难。若自己拥有材料正是别人急需的,能成全他人的计划,使自己在学会探究的同时,更学会做人。三、激活求异思维,培养自主探究的独创性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师的教学中,通过表达方式的变异,理解角度的变更,思考方法的变迁,题型设计的变化等来提供多形态的知识信息,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题思路,从而促进内容的深化,理解的深入,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定势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独创性。比如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后,我设计了一道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开放题,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变通思维:学校组织师生看电影。学生950人,教师27人。影剧院售票处写着:今日放映《宇宙与人》成人票: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4元团体票:每张6元(30人或30人以上可购买团体票)请设计一种你认为最省钱的购票方案,并算出购票一共需要多少钱?题目一出示,学生就颇有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力求找到最佳方案。以下是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方法1:827+4950=4016(元)方法2:(27+950)6=5862(元)方法3:从学生人数中拿出3人,和教师组成一个团体。306+9474=3968(元)……针对这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每位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四、设计开放作业,强化自主探究实践性数学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处处用数学。皮亚杰认为“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可能成功。”如何设计开放的作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中有所收获呢?首先要尊重学生择业的要求,其次要开放作业的形式与内容。1、迁移例题解法。如讲授了植树问题后,可建议学生去步行街上走一走,数一数步行街上有多少个垃圾桶,目测一下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再算一算从起始的垃圾桶到最后一个垃圾桶之间的总长度约是多少米?2、结合生活热点。国庆、元旦等节日期间,许多商店推出打折的促销手段,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去商店购物,看看商品的原价是多少,打几折,打折以后的价钱是多少,比原价便宜多少?记录下你的考察结果。返校后可组织讨论:商店利用打折的手段促销商品,它是赚多了,还是赚少了?会不会亏本?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3、加强专题实践。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以后,就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给家设计一些装修方案。比如:量一量房间的长和宽,算一算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如果购买地板的话,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再去市场了解地板的价格,选择合适的价位,进行购买,大约需要支出多少。这样开放的作业内容,既与教材内容相联系,又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接轨”了社会活动,学生有了“自由驰骋”的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实践中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成长的气息,书写一个创造的人生。解决问题的教学内涵丰富,如何让学生喜欢它,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但我坚信,只要教师通过一定的策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觉得要解决的问题,离自己并不遥远,问题解决才有价值。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掌握解决方法。达到了这种境界才算是一堂成功的优秀的教学。

⑶ 有没有小学数学课程纲要

第一阶段(1~2年级)

一年级上册: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内容:
一、数一数
二、比一比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五、分类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七、11~20各数的认识
八、认识钟表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年级下册: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
│ │ 单元结束 │ 期 末 │
│ ├─────┬──────┼─────┬──────┤
│ │平均错误率│ 速 度 │平均错误率│ 速 度 │
├──────┼─────┼──────┼─────┼──────┤
│20 以内的退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7%以内 │绝人多数达到│
│位减法 │ │每分钟做8题 │ │每分钟做10题│
├──────┼─────┼──────┼─────┼──────┤
│100 以内的 │12%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
│加、减法口算│ │每分钟做5题 │ │每分钟做6题 │
└──────┴─────┴──────┴─────┴──────┘

内容:
一、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三、图形的拼组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五、认识人民币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七、认识时间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
八、找规律
九、统计
十、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单元结束时 期末
平均错误率 速度 平均错误率 速度
表内乘法 6%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 4%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内容:
一、长度单位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三、角的初步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
五、观察物体
六、表内乘法(二)
实践活动:看一看摆一摆
七、统计
八、数学广角
九、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加、减法计算方面,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等等。
解决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包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和认识“锐角和钝角”等内容。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进行最简单的图形平移,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一册教材也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单元结束时 期末
平均错误率 速度 平均错误率 速度
表内除法 6%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 4%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内容:
一、解决问题
二、表内除法(一)
三、图形与变换
实践活动:剪一剪
四、表内除法(二)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六、克和千克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实践活动:有多重
八、统计
九、找规律
十、总复习

⑷ 数学知识介绍

数学小知识--------------------------------------------------------------------------------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着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着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 }"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

⑸ 高一数学重要知识点复习提纲

高一数学知识总结必修一一、集合 一、集合有关概念1. 集合的含义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u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1)列举法:{a,b,c……}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0�2R| x-3>2} ,{x| x-3>2}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Venn图: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sup>2</sup>=-5}</p><p> </p><p>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p><p>1.“包含”关系—子集</p><p>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p><p>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p><p>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p><p>实例:设 A={x|x<sup>2</sup>-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0�1A②真子集:如果A�0�1B,且A�0�1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 A�0�1B, B�0�1C ,那么 A�0�1C④ 如果A�0�1B 同时 B�0�1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u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二、函数1、函数定义域、值域求法综合2.、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3、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 4、反函数的几种题型及方法5、二次函数根的问题——一题多解&指数函数y=a^xa^a*a^b=a^a+b(a>0,a、b属于Q)(a^a)^b=a^ab(a>0,a、b属于Q)(ab)^a=a^a*b^a(a>0,a、b属于Q)指数函数对称规律:1、函数y=a^x与y=a^-x关于y轴对称2、函数y=a^x与y=-a^x关于x轴对称3、函数y=a^x与y=-a^-x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对数函数y=loga^x 如果 ,且 , , ,那么:1 · + ;2 - ;3 .注意:换底公式 ( ,且 ; ,且 ; ).幂函数y=x^a(a属于R) 1、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 为常数.2、幂函数性质归纳.(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2) 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 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 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3) 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 轴正半轴,当 趋于 时,图象在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 轴正半轴.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 ,把使 成立的实数 叫做函数 的零点。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 的零点就是方程 实数根,亦即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方程 有实数根 函数 的图象与 轴有交点 函数 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求法:1 (代数法)求方程 的实数根;2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4、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 .(1)△>0,方程 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0,方程 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0,方程 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三、平面向量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零向量:长度为 的向量.单位向量:长度等于 个单位的向量.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向量的运算
加法运算
AB+BC=AC,这种计算法则叫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已知两个从同一点O出发的两个向量OA、OB,以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则以O为起点的对角线OC就是向量OA、OB的和,这种计算法则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对于零向量和任意向量a,有:0+a=a+0=a。
|a+b|≤|a|+|b|。
向量的加法满足所有的加法运算定律。

减法运算
与a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a)=a,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然是零向量。
(1)a+(-a)=(-a)+a=0(2)a-b=a+(-b)。

数乘运算
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λa,|λa|=|λ||a|,当λ > 0时,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同,当λ < 0时,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反,当λ = 0时,λa = 0。
设λ、μ是实数,那么:(1)(λμ)a = λ(μa)(2)(λ μ)a = λa μa(3)λ(a ± b) = λa ± λb(4)(-λ)a =-(λa) = λ(-a)。

向量的加法运算、减法运算、数乘运算统称线性运算。

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那么|a||b|cos θ叫做a与b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b,θ是a与b的夹角,|a|cos θ(|b|cos θ)叫做向量a在b方向上(b在a方向上)的投影。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为0。
a?b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b等于a的长度|a|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 θ的乘积。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它们对应坐标的乘积的和。四、三角函数1、善于用“1“巧解题2、三角问题的非三角化解题策略3、三角函数有界性求最值解题方法4、三角函数向量综合题例析5、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1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性质 图象定义域值域最值当 时,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周期性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单调性在 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对称性对称中心 对称轴 对称中心 对称轴 对称中心 无对称轴 必修四角 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 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3、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4、已知 是第几象限角,确定 所在象限的方法:先把各象限均分 等份,再从 轴的正半轴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区域标上一、二、三、四,则 原来是第几象限对应的标号即为 终边所落在的区域.5、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 弧度.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 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其他三角函数知识: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α �6�1cotα=1
sinα �6�1cscα=1
cosα �6�1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两角和差公式
⒉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6�1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6�1tanβ

倍角公式

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幂缩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2tanα
tan2α=—————
1-tan^2(α)

半角公式

⒋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

1-cosα
sin^2(α/2)=—————
2

1+cosα
cos^2(α/2)=—————
2

1-cosα
tan^2(α/2)=—————
1+cosα

万能公式

⒌万能公式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和差化积公式

⒎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α+β α-β
sinα+sinβ=2sin—----�6�1cos—---
2 2

α+β α-β
sinα-sinβ=2cos—----�6�1sin—----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cos—-----�6�1cos—-----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sin—-----�6�1sin—-----
2 2

积化和差公式

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 �6�1cos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6�1sin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6�1cosβ=0.5[cos(α+β)+cos(α-β)]
sinα �6�1sinβ=- 0.5[cos(α+β)-cos(α-β)]

⑹ 数学初一知识提纲

第一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P6-1题)。给出一个图形让你选择会旋转成的图形。
2、会数棱柱的面数,棱数,顶点数。了解n棱柱(n+2)个面,3n条棱,2n个顶点
3、展开图:(1)立方体的11种展开图(2)区分三棱柱,三棱锥的展开图P8-1,2,3题
(3)给出一个立方体展开图,会复原立方体。(4)圆柱的侧面展开长方形,(计算面积)
4、截面:(1)立方体的截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即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等)、五边形、六边形(2)圆柱、圆锥截面都有圆形;圆锥,立方体截面都有三角形。
5、三视图:(1)给出立体图会画三视图P14-1、2题,P15-1题,P20-2;(2)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大题)(3)根据三视图确定需要的立方体的个数P16-试一试(选择)
6、多边形定义P16,(1)n边形的对角线,n边形一个顶点可以画(n-3)条对角线,分成(n-2)个三角形,了解n边形一共有n(n-3)/2条对角线.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填空题易漏0)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P24做一做
3、数轴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画图时不要漏掉→)4、比较大小
5、计算题P35-例三,P36-4题(经常出大题或选择);P38-例二以及P40-4(经常出填空题)
6、互为倒数则乘积为1,(例-3的倒数-1/3);互为相反数和为0.特殊0没有倒数,0的相反数为0.
7、有理数的乘方,(1)注意(-3)²=9,-3²=-9,(2)-1的n次方(3)3÷5×(1/5)=3/25
8、有理数的计算(大题)P62-9,10,11,14题,B组1,2,3,4,5,6

第三章:代数式
1、代数式的书写,代数式不能出现等号, 1/x是代数式 2、数值转换机P70例题(填空)
3、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同类项。
(1)一个数称为常数项,数字与数字也是同类项(23是8、与32是9)。(选择题)
(2)给出两个代数式是同类项,列方程确定指数(填空题)有时会结合(-1)n一起考。
(3)合并同类项,带入求值(大题),注意:①写上当……时②-a²,当a=-2时,结果-(-2)²=-4
4、探索规律P76例题,P79做一做,P80到P82所有题目(一个大题,一个填空)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1、线段,直线的表示方法(选择)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填空)3、角的两种定义表示方法(选择)
4、计算度分秒的转化(1)P93-例1,(2)2.36°=2°21 ′ 36 ″.(填空)
5、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过直线外一点能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注意看课本P97—P101
平面内过一点能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P101-2题,P102-4,5题,B组-1(考选择,填空)
6计算题:(1)应用中点求线段长度,(2)应用角平分线,垂直(90°),平角(180°)计算(大题)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1、只含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指数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选择或填空)
①必须是等式(有=号)②分母上不能有未知数(例1/x=2不行)③未知数系数不为0(在填空中用到)
2、解一元一次方程①去分母P112-例5、例6、例7②去括号P113-1、P113-2、3(大题)
3、应用题①月历(选择,填空)②圆柱体积P116两个例题,P117-习题-1,2,3③销售(选择填空)
④售票(大题)P119例题P120随堂1,2,习题-1,2,3⑤追及P120例题P121随堂,习题
⑥储蓄: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年数。P122例题,P123-随堂,习题(大题)
重要:P123复习题中所有题目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1、科学计数法a×10n,(1≤a<10)(选择或填空),1亿=108,单位换算1km²=1km×1km=106m²
2、扇形统计图①百分比和为1②画图三个步骤③计算(会结合条形图计算)(大题)
3、条形: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事物的变化情况(同一事物),扇形:部分在总体中占百分比

⑺ 考研数学的大纲都包括什么呢

一、与近几年大纲对比分析
近几年来,考研数学的考试大纲除了个别措辞、标点的修正外,在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当然今年也不例外。因此,考生无需对自己已规划好的复习方向和计划做调整,完全可以按照原来的计划踏踏实实地复习,一方面打牢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做题不断巩固达到大纲的要求,也就是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快速准确的解题能力。
二、从题型设置上来分析
从2009年至今,数学考试的题量、题型没有发生过变化,一直是8道选择题,6道填空题以及9道解答题。这个题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考试时间也比较紧张,大部分同学都会出现做不完的情形,主要原因就是考题的综合性比较高,同时计算量也比较大。因此,这就要求考生能够通过反复做题,掌握常考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熟练度,从而加快解题速度。
三、从内容上分析
从考试比例上来看,对于数一和数三的考生来说,高数占56%共84分,线代和概率各占22%各33分,而对于数二的考生来说,高数占78%共117分,线代占22%工33分,这样的分值比例在今年的大纲中仍旧没有发生变化。这种知识结构上的比例分配符合不同专业对研究生所应具备的数学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
四、从难易程度上分析
考研数学试卷的难易度是广大考生最关注的问题。总体来看,近几年来数学试卷难易程度逐渐稳定。试卷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命题的重点仍然是各科目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但由于考试的选拔性要求,考研数学更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并且计算量在增大,但是考生要注意的是命题的大方向是不变的,也就是基础知识为纲,所以广大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快速、准确的解题能力。

⑻ 高中数学都需要哪些初中数学基础知识

初中数学宝典,你知道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在初中学习数学这们课程的时候很多的学生都是比较烦恼的,因为这们课程是非常难的,并且难点非常多,很多的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还可以更得上,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变得非常的吃力,那么你知道初中数学宝典是什么吗?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复习知识点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宝典的内容,当学习吃力的时候可以先复习一下之前的内容,当然这个时候之前记得笔记就可以用来复习了,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学习后期的内容,并且可以改善学习吃力的问题.

⑼ 请问考研数学三想要先把大纲里的知识点学会应该看什么书

二李的《数学复习全书》吧

加油,祝考研顺利!

⑽ 求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提纲

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总结:
立体几何初步:①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等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也是研究空间问题的基本载体,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方面,在学习中应注意这些几何体的概念、性质以及对面积、体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②三视图和直观图是认知几何体的基本内容,在高考中,对这两个知识点的考查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考查三视图与直观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视图能力,二是根据三视图与直观图进行简单的计算,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③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在高考中有所加强,一般以选择题、填空、简答等形式出现,难度不大,但是常与其他问题一起考查④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理主要包括平面的有关概念,四个公理,等角定理以及异面直线的有关知识,是整个立体几何的基础,学习时应加强对有关概念、定理的理解。⑤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是立体几何中的两种重要关系,也是解决立体几何的重要关系,要重点掌握。
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知识点总结: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①直线与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础,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单独考查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间接考查则以直线与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知识综合为主,多为中、高难度试题,往往作为把关题出现在高考题目中。直接考查主要考查直线的倾斜角、直线方程,两直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作为高中数学的一种基本语言及工具,几乎为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多以选择题出现,分值约占总分的3%-5%,多与函数、不等式、数列等知识联系而命制小型综合题,根据新课标考试大纲的要求,集合关系与集合运算为考试重点,因此既要牢固掌握集合基本概念与运算,又要加强集合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突出集合的工具性,尤其是熟练进行集合的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
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对称问题等,间接考查一定会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②圆的问题主要涉及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圆的集合性质的讨论,难度中等或偏易,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其中热点为圆的切线问题。③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空间的推广,在解决空间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作业,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就是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实现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也是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一般是与空间向量在坐标运算结合起来运用,也不排除出现考查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高中数学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知识点总结: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①函数是高中数学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函数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各章的知识中,函数问题在每年的高考中,不但以
高中数学算法初步知识点总结:
算法初步:①算法是新课标增加的内容,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应该注意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注意算法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程序性方法,学会算法的自然语言。框图程序设计语言等的相互转化。②基本算法语句也是新课标增加的内容,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可能与代数、几何中的有关知识结合,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对几种基本算法语句的理解和应用。
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而且几乎每年都有一道解答题,考查内容重点涉及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等各个方面,难度在低、中、高档方面均有体现。②函数和方程为新课标新增添内容,要求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能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本部分知识蕴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在学习时注意体会。③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等都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函数概念的具体体现于综合应用,和其他函数一样,对于它们的定义、图像以及性质等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与其他函数、方程、不等式以及数列相融合的知识也是考查的热点。
高中数学统计知识点总结:
统计:①随机抽样在高考中主要是选择题或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各种抽样方法的理解,一次学习时应加强对这三种抽样飞的理解,搞清三种抽样法的区别和联系。②样本估计法也是以小题为主,考查排列分布直方图、平均数、标准差等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学习时应结合实例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加深对;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理解与应用,能从数据中抽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并记准相应的公式。③变量的相关性的重点是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及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最小二法思想、回归方程的建立以及对回归直线与观测数据的理解。
高中数学概率知识点总结:
概率:①随机事件的概率为近几年新增添的内容,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其应用,学习时,应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还要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等知识。②古典概型是概率中最基本的一个概率模型,高考中,主要是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解决一些古典概型的应用题,考查形式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③几何概型是新增添内容,高考可能会有所侧重,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应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
高中数学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 知识点总结:
平面向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平面向量每年都考,而且有加强的趋势,在学习中应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向量的概念、性质、运算;二是应用向量解决距离、夹角、垂直、模的问题。学会运用向量处理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平面几何、实际应用等综合问题,以发展运算求解能力和解析、解决
高中数学三角恒等变形知识点总结:
三角恒等变形: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是历年高考的重要内容,而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因此公式应用讲究一个活字,深刻理解各个公式之间的联系,掌握公式应用的通性通法是学习的关键。②三角恒等变形中的三角函数求值、化简及恒等证明是高考是热点,需要掌握的公式有两角和差、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变换的基本思想方法,不是盲目地训练繁难 偏题、怪题,应注重通性、通法的运用。
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①三角函数是中学中重要的初等函数之一,它的定义和性质有十分明显的特征和规律性,它和代数、几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研究其他部分知识的重要工具,在实际问题中也有重要的应用,是高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②在高考中主要有四类问题:一是与三角函数单调性有关的问题,二是与三角函数图像有关的问题,三是应用同角变换和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及化简和等式证明的问题,四是与周期和奇偶性有关的问题。③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但也不排除在解答题中单独出现,其难度为中、低档。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在高考试题中,有关解三角形的问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利用三角公式进行恒等变形的能力,以化简、求值或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为主,也与其他知识结合,考查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有关解三角形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一般为简单题或中档题。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主要渠道之一,数列与数、式、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列中的递推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以及数列求和、求通向公式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在中学数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数列知识可以命综合性强的试题。每年高考中与数列有关的试题约占全卷的10%-15%,基因数列内容的客观题,也有数列与相关内容结合的综合题与实际应用题。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①不等关系是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一种主要关系,而不等式则是反映这种关系的基本形式,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尤其以实际问题、函数为背景的综合题较多。不等式的定义域性质是不等式的基础,许多不等式的定理、公式都是在此基础上推理、拓展而成的,因此学校时要抓住基本概念和性质,熟练掌握性质的变形及其应用,不断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在解决与不等式有关的综合题上有备无患、得心应手。②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历年考查的重点,因为其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等联系密切,内容交融,经常考查含参数的不等式的求解、恒成立问题、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综合推理题等。因此学习时应该通过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二次方程的联系。③线性规划问题是众多知识的交汇点,在实际生活、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在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决中,需要用到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所以线性规划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高考中主要考查平面区域的表示。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等问题,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