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汇
一、内容综述:
四种常见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总结 图象
特殊点
性质
一
次
函
数
与x轴交点
与y轴交点(0,b)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正
比
例
函
数
与x、y轴交点是原点(0,0)。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直线经过第一、三象限;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且直线经过第二、四象限
反
比
例
函
数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但与坐标轴无限靠近。
(1)当k>0时,双曲线经过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 当k<0时,双曲线经过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二
次
函
数
与x轴交点或,其中是方程的解,与y轴交点,顶点坐标是 (-,)。
(1)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上无限延伸;对称轴是直线x=-, y最小值=。
(2)当 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并向下无限延伸;对称轴是直线x=-, y最大值=
注意事项总结:
1.关于点的坐标的求法: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利用定义,结合几何直观图形,先求出有关垂线段的长,再根据该点的位置,明确其纵、横坐标的符号,并注意线段与坐标的转化,线段转换为坐标看象限加符号,坐标转换为线段加绝对值;另一种是根据该点纵、横坐标满足的条件确定,例如直线y=2x和y=-x-3的交点坐标,只需解方程组就可以了。
2.对解析式中常数的认识:
一次函数y=kx+b (k≠0)、二次函数y=ax2+bx+c(a≠0)及其它形式、反比例函数y=(k≠0),不同常数对图像位置的影响各不相同,它们所起的作用,一般是按其正、零、负三种情况来考虑的,一定要建立起图像位置和常数的对应关系。
3.对于二次函数解析式,除了掌握一般式即:y=ax2+bx+c((a≠0)之外,还应掌握“顶点式”y=a(x-h)2+k及“两根式”y=a(x-x1)(x-x2),(其中x1,x2即为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当已知图象过任意三点时,可设“一般式”求解;当已知顶点坐标,又过另一点,可设“顶点式”求解;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时,可设“两根式”求解。总之,在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时,要认真审题,分析条件,恰当选择方法,以便运算简便。
4.二次函数y=ax2与y=a(x-h)2+k的关系:图象开口方向相同,大小、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y=a(x-h)2+k图象可通过y=ax2平行移动得到。当h>0时,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h<0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k>0向上移动|k|个单位;k<0向下移动|k|个单位;也可以看顶点的坐标的移动, 顶点从(0,0)移到(h,k),由此容易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单位。
二、例题分析:
例1.已知P(m, n)是一次函数y=-x+1图象上的一点,二次函数y=x2+mx+n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的平方和为1,问点N(m+1, n-1)是否在函数y=-图象上。
分析:P(m, n)是图象上一点,说明P(m, n)适合关系式y=-x+1,代入则可得到关于m,n的一个关系,二次函数y=x2+mx+n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x2+mx+n=0的两个根,则x1+x2=-m, x1x2=n, 由平方和为1即x12+x22=(x1+x2)2-2x1x2=1,又可得到关于m, n的一个关系,两个关系联立成方程组,可解出m, n,这种利用构造方程求函数系数的思想最为常见。
解:∵P(m,n)在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上,
∴ n=-m+1, ∴ m+n=1.
设二次函数y=x2+mx+n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1,x2,
∴x12+x22=1,
又∵x1+x2=-m, x1x2=n,
∴ (x1+x2)2-2x1x2=1, 即m2-2n=1
由解这个方程组得:或。
把m=-3, n=4代入x2+mx+n=0,
x2-3x+4=0, Δ<0.
∴ m=-3, n=4(舍去).
把m=1, n=0代入x2+mx+n=0,
x2+x=0, Δ>0
∴点N(2,-1),
把点N代入y=-,当x=2时,y=-3≠-1.
∴点N(2,-1)不在图象y=-上。
说明:这是一道综合题,包括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而且需要用到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结合,求出m、n值后,需检验判别式,看是否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m=-3, n=4时,Δ<0,所以二次函数与x轴无交点,与已知不符,应在解题过程中舍去。是否在y=-图象上,还需把点(2,-1)代入y=-,满足此函数解析式,点在图象上,否则点不在图象上。
例2.直线 y=-x与双曲线y=-的两个交点都在抛物线y=ax2+bx+c上,若抛物线顶点到y轴的距离为2,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分析:两函数图象交点的求法就是将两函数的解析式联立成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既为交点坐标。
解:∵直线y=-x与双曲线y=-的交点都在抛物线y=ax2+bx+c上,
由解这个方程组,得x=±1.
∴当x=1时,y=-1.
当x=-1时,y=1.
经检验:,都是原方程的解。
设两交点为A、B,∴A(1,-1),B(-1,1)。
又∵抛物线顶点到y轴的距离为2,∴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或x=-2,
当对称轴为直线x=2时,
设所求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2+k,又∵过A(1,-1),B(-1,1),
∴解方程组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
即 y=x2-x-.
当对称轴为直线x=-2时,设所求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2+k,
则有解方程组得,
∴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
y=-x2-x+.
∴所求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或y=-x2-x+。
说明:在求直线和双曲线的交点时,需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x, y值,双曲线的解析式为分式方程,所以所求x, y值需检验。抛物线顶点到y轴距离为2,所以对称轴可在y轴左侧或右侧,所以要分类讨论,求出抛物线的两个解析式。
例3、已知∠MAN=30°,在AM上有一动点B,作BC⊥AN于C,设BC的长度为x,△ABC的面积为y,试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求两个变量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就是想办法用x表示y,,BC=x,则想办法先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C。
解:如图
在Rt△ABC中,
∵∠A=30°,∠BCA=90° BC=x,
∴AC=BC=x
∴
说明:在含有30°、45°、60°的直角三角形中,应注意利用边之间的特殊倍数关系(如AC=BC)。
例4、如图,锐角三角形ABC的边长BC=6,面积为12,P在AB上,Q在AC上,且PQ∥BC,正方形PQRS的边长为x,正方形PQRS与△ABC的公共部分的面积为y。
(1)当SR恰落在BC上时,求x,
(2)当SR在△ABC外部时,求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y的最大值。
略解:(1)由已知,△ABC的高AD=4。
∵△APQ∽△ABC,(如图一)
设AD与PQ交于点E∴
∴
∴
(2)当SR在△ABC的外部时, 同样有,
则,即AE=
∴y=ED·PQ=x(4-)=-2+4x()
(3)∵a=-<0,y=-其中,
∴当x=3时,y取得最大值6.
说明:此例将线段PQ的长设为x,正方形PQRS与△ABC的公共部分的面积设为y,寻找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在y取最大值时,要注意顶点(3,6)的横坐标是否在取值范围内.
例5.( 潍坊市中考题)某公园草坪的护栏是由50段形状相同的抛物线组成的,为牢固起见,每段护栏需按间距0.4m加设不锈钢管(如图一)作成的立柱。为了计算所需不锈钢管立柱的总长度,设计人员利用图二所示的坐标系进行计算。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计算所需不锈钢管立柱的总长度。
分析:图中给出了一些数量,并已经过护栏中心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所以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关键是找到一些条件建立方程组。因为对称轴是 y轴,所以b=0,可以设二次函数为y=ax2+c.
解:(1)在如图所示坐标中,设函数解析式为y=ax2+c,B点坐标为(0,0.5),C点坐标为(1,0)。
分别代入y=ax2+c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0.5x2+0.5
(2)分别过AC的五等分点,C1,C2,C3,C4,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B1,B2,B3,B4,则C1B1,C2B2,C3B3,C4B4的长就是一段护栏内的四条立柱的长,点C3,C4的坐标为(0.2,0)、(0.6,0),则B3,B4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3=0.2,x4=0.6.
将x3=0.2和x4=0.6分别代入
y=-0.5x2+0.5得y3=0.48,y4=0.32
由对称性得知,B1,B2点的纵坐标:y1=0.32,y2=0.48
四条立柱的长为:C1B1=C4B4=0.32(m)
C2B2=C3B3=0.48(m)
所需不锈钢立柱的总长为
(0.32+0.48)×2×50=80(m)。
答:所需不锈钢立柱的总长为80m。
㈡ 初三二次函数的知识点及考点是什么(愈详细愈好!!!)
我本人也是将升上初三的学生。一些和我大约岁数的亲戚(考过中考,有满意的也有失意的)有给我一些建议,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下。
初一初二基础要好 —— 这个是一定的,否则初三就要同时学习三个年级的课程。。抱佛脚是不可取的,在这里我建议一些初一初二各科基础都不能掌握的同学,可以重读一下初二。
我认为在初二下学期将要升上初三的这个暑假,时间是很宝贵的(在这里不建议打暑假工)。这是给我们的初中末段最长的复习时间。应该复习一下以前学习过的知识,不理解的要弄通,简单的知识点可以一目而过,重点的切记要重点复习,特别是一些中考肯定出现的,切记要牢牢掌握!别错过了这可遇不可求的复习时间,等中考失败了再后悔就晚了!
我没经历过初三,没经历过中考,耳听目染的,我也知道了一些初一初二数学的中考必考。
1. 解方程,我们要孰能生巧。至于是几元几次的,要做到迎面而解!
2. 化简求值,这就对基础要求很高了。会出那种看似复杂的式子,=障眼法。我们做这种题时,要相信是有解的,抱着一定有“近路”的思想做。而且我们不只要会做,还要“秒”!不应该在这种障眼法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3. 函数的。。xyk
4. 路程或工作问题,会出现在应用题上,需要设未知数的。
5. 在应用题方面,更要加强的是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矩形,菱形,圆...(咱们学过的形)的掌握。像什么求面积,周长,对角线等等等,花样是百出的,对这些性质、定义、判定的掌握和活学活用才是必要的!——在这里举个例子,如果遇上一求多边形面积和周长的题,别说没学过求多边形面积的,要试试做辅助线,把它分成俩份或多份来求!
6. 我们还学过其他一些知识,像科学记数法、正负数、不等式组、同类项、根号、分式啥的。(没带课本,具体的说不清,应该看得懂,望谅解) 包括上面说过的,会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网罗的方面是很多的,要注意别在小细节上出错。
再次强调,我没经历过初三,不知道初三数学有教什么新的知识点,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在中考...而且我上面说的6点不是试卷的全部!谨慎一点,权当参考。
在网上看到这个,可以看一看,
中考新题型分类
考点1 操作设计题
考点2 阅读理解题
考点3 学科渗透题
考点4 开放题
考点5 探究题
考点6 代数应用题
考点7 几何应用题
考点8 分类讨论题
考点9 图表信息题
考点10 动态几何题
考点11 改错题与自编题
考点12 改错题与自编题
考点13 多项选择题
考点14 综合题
要考上好的高中是为了有一个好的高中学习环境,别因此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其实在一所一般的学校中,成绩保持前茅时,学习效率也是不错的。。所以别给自己太多压力,记得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量力而行!
①保持良好心态(平常心),保持在半紧张半不紧张的心理状态中;
②掌握复习方法和复习策略;
③身体健康!
有些同学会在网上查找大量的“学习方法”,记住选择适合自己的,求精不求多。
可能是对同是初二的楼主抱有“同病相怜”的感觉...我第一次打了这么多字去回答一个提问,第一次这么编辑,可能有些粗糙,,还是望楼主采纳,^_^ 最好能追加些分给我,累死啦!::_::
㈢ 急求!!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所有知识的归纳。
不知道怎么发给你 我乱删减了很多····你还是到文库里看看吧。。丫的就要中考了,我也很紧张啊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
点P(x,y)在第二象限
点P(x,y)在第三象限
点P(x,y)在第四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 ,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 ,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 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 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 x与y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轴、y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 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 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 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
(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考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3~8分)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考点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3~10分)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 (k,b是常数,k 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 中的b为0时, (k为常数,k 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一次函数 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k的符号 b的符号 函数图像 图像特征
k>0 b>0 y
0 x
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0 y
0 x
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 b>0 y
0 x
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0
y
0 x
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注:当b=0时,一次函数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4、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一般地,正比例函数 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一次函数的性质,,一般地,一次函数 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6、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 (k 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 (k 0)中的常数k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考点五、反比例函数 (3~10分)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 (k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 的形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
k的符号 k>0 k<0
图像
y
O x
y
O x
性质 ①x的取值范围是x 0,
y的取值范围是y 0;
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
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①x的取值范围是x 0,
y的取值范围是y 0;
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
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及诶是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5、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
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 图像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垂线PM,PN,则所得的矩形PMON的面积S=PM PN= 。 。
二次函数
考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3~8分)
1、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 ,那么y叫做x 的二次函数。
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2、二次函数的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关于 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抛物线的主要特征:
①有开口方向;②有对称轴;③有顶点。
3、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
五点法:
(1)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M,并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2)求抛物线 与坐标轴的交点:
当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A,B及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再找到点C的对称点D。将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起来,并向上或向下延伸,就得到二次函数的图像。
当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及对称点D。由C、M、D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的草图。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像,可再描出一对对称点A、B,然后顺次连接五点,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考点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0~16分)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
(2)顶点式:
(3)当抛物线 与x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好方程 有实根 和 存在时,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 ,二次函数 可转化为两根式 。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
考点三、二次函数的最值 (10分)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当 时, 。
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那么,首先要看 是否在自变量取值范围 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x= 时, ;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 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当 时, ,当 时, ;如果在此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当 时, ,当 时, 。
考点四、二次函数的性质 (6~14分) 1、二次函数的性质
函数 二次函数
图像 a>0 a<0
y
0 x
y
0 x
性质 (1)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上无限延伸;
(2)对称轴是x= ,顶点坐标是( , );
(3)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简记左减右增;
(4)抛物线有最低点,当x= 时,y有最小值,
(1)抛物线开口向下,并向下无限延伸;
(2)对称轴是x= ,顶点坐标是( , );
(3)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简记左增右减;
(4)抛物线有最高点,当x= 时,y有最大值,
2、二次函数 中, 的含义: 表示开口方向: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与对称轴有关:对称轴为x=
表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0, )
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
因此一元二次方程中的 ,在二次函数中表示图像与x轴是否有交点。
当 >0时,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
当 =0时,图像与x轴有一个交点;
当 <0时,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补充:
1、两点间距离公式(当遇到没有思路的题时,可用此方法拓展思路,以寻求解题方法)
y
如图:点A坐标为(x1,y1)点B坐标为(x2,y2)
则AB间的距离,即线段AB的长度为 A
0 x
B
2、函数平移规律(中考试题中,只占3分,但掌握这个知识点,对提高答题速度有很大帮助,可以大大节省做题的时间)
3、直线斜率: 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4、直线方程: 一般两点斜截距
1,一般 一般 直线方程 ax+by+c=0
2,两点 由直线上两点确定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
--最最常用,记牢
3,点斜 知道一点与斜率
4,斜截 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 y=kx+b(k≠0)
5 ,截距 由直线在 轴和 轴上的截距确定的直线的截距
式方程,简称截距式:
记牢可大幅提高运算速度
5、设两条直线分别为, : :
若 ,则有 且 。
若
6、点P(x0,y0)到直线y=kx+b(即:kx-y+b=0) 的距离:
对于点P(x0,y0)到直线滴一般式方程 ax+by+c=0 滴距离有
常用记牢
中考点击
考点分析:
内容 要求
1、函数的概念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些点的坐标特点 Ⅰ
2、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及图像的识别,理解图像与变量的关系 Ⅰ
3、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Ⅰ
4、一次函数的增减性、象限分布情况,会作图 Ⅱ
5、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特征,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Ⅱ
6、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在实际情景中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利用二次函数刻画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Ⅱ
命题预测:函数是数形结合的重要体现,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函数的概念主要用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图像、平面直角坐标系等,一般占2%左右.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有紧密地联系,是中考必考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解答题及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占5%左右.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考查常以客观题形式出现,要关注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突出应用价值,3—6分;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多以压轴题出现在试卷中.要求:能通过对实际问题情景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图像,能丛图像上分析二次函数的性质;会根据公式确定图像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会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值.
分析近年中考,尤其是课改实验区的试题,预计2007年除了继续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变化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在实际问题中考查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性质的理解.同时将注重考查二次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的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初中数学助记口诀(函数部分)
特殊点坐标特征: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和(+,-),四个象限分前后;X轴上y为0,x为0在Y轴。
对称点坐标:对称点坐标要记牢,相反数位置莫混淆,X轴对称y相反,Y轴对称,x前面添负号;原点对称最好记,横纵坐标变符号。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下负不行;零次幂底数不为零,整式、奇次根全能行。
函数图像的移动规律:若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写成y=k(x+0)+b、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成y=a(x+h)2+k的形式,则用下面后的口诀“同左上加,异右下减”。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一次函数是直线,图像经过仨象限;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律正相反;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称是关键;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现;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相关联;顶点位置先找见,Y轴作为参考线,左同右异中为0,牢记心中莫混乱;顶点坐标最重要,一般式配方它就现,横标即为对称轴,纵标函数最值见。若求对称轴位置,符号反,一般、顶点、交点式,不同表达能互换。
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反比例函数有特点,双曲线相背离的远;k为正,图在一、三(象)限,k为负,图在二、四(象)限;图在一、三函数减,两个分支分别减。图在二、四正相反,两个分支分别添;线越长越近轴,永远与轴不沾边。
正比例函数是直线,图象一定过圆点,k的正负是关键,决定直线的象限,负k经过二四限,x增大y在减,上下平移k不变,由引得到一次线,向上加b向下减,图象经过三个限,两点决定一条线,选定系数是关键。
反比例函数双曲线,待定只需一个点,正k落在一三限,x增大y在减,图象上面任意点,矩形面积都不变,对称轴是角分线x、y的顺序可交换。
二次函数抛物线,选定需要三个点,a的正负开口判,c的大小y轴看,△的符号最简便,x轴上数交点,a、b同号轴左边抛物线平移a不变,顶点牵着图象转,三种形式可变换,配方法作用最关键。
1.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
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
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2. 特殊点坐标特征:
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
(+,+),(-,+),(-,-)和(+,-),四个象限分前后;
X轴上y为0,x为0在Y轴。
3. 平行某轴的直线:
平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
直线平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
直线平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
4. 对称点坐标:
对称点坐标要记牢,相反数位置莫混淆,
X轴对称y相反, Y轴对称,x前面添负号;
原点对称最好记,横纵坐标变符号。
5.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下负不行;
零次幂底数不为零,整式、奇次根全能行。
6. 函数图像的移动规律:
若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写成y=k(x+0)+b,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成y=a(x+h)2+k的形式,
则用下面后的口诀:
“左右平移在括号,上下平移在末稍,
左正右负须牢记,上正下负错不了”。
7.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
一次函数是直线,图像经过仨象限;
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
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
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
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律正相反;
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
8.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
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称是关键;
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限;
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相关联;顶点位置先找见,Y轴作为参考线,左同右异中为0,牢记心中莫混乱;顶点坐标最重要,一般式配方它就现,横标即为对称轴,纵标函数最值见。若求对称轴位置, 符号反,一般、顶点、交点式,不同表达能互换。
9. 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
反比例函数有特点,双曲线相背离的远;
k为正,图在一、三(象)限;k为负,图在二、四(象)限;
图在一、三函数减,两个分支分别减;图在二、四正相反,两个分支分别添;线越长越近轴,永远与轴不沾边。
函数学习口决:正比例函数是直线,图象一定过原点,k的正负是关键,决定直线的象限,负k经过二四限,x增大y在减,上下平移k不变,由引得到一次线,向上加b向下减,图象经过三个限,两点决定一条线,选定系数是关键;
反比例函数双曲线,待定只需一个点,正k落在一三限,x增大y在减,图象上面任意点,矩形面积都不变,对称轴是角分线x、y的顺序可交换;
二次函数抛物线,选定需要三个点,a的正负开口判,c的大小y轴看,△的符号最简便,x轴上数交点,a、b同号轴左边抛物线平移a不变,顶点牵着图象转,三种形式可变换,配方法作用最关键。
10. 求定义域:
求定义域有讲究,四项原则须留意。
负数不能开平方,分母为零无意义。
指是分数底正数,数零没有零次幂。
限制条件不唯一,满足多个不等式。
求定义域要过关,四项原则须注意。
负数不能开平方,分母为零无意义。
分数指数底正数,数零没有零次幂。
限制条件不唯一,不等式组求解集。
11.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先去分母再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1”有讲究,同乘除负要变向。
先去分母再括号,移项别忘要变号。
同类各项去合并,系数化“1”注意了。
同乘除正无防碍,同乘除负也变号。
1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大于头来小于尾,大小不一中间找。
大大小小没有解,四种情况全来了。
同向取两边,异向取中间。
中间无元素,无解便出现。
幼儿园小鬼当家,(同小相对取较小)
敬老院以老为荣,(同大就要取较大)
军营里没老没少。(大小小大就是它)
大大小小解集空。(小小大大哪有哇)
13.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首先化成一般式,构造函数第二站。
判别式值若非负,曲线横轴有交点。
a正开口它向上,大于零则取两边。
代数式若小于零,解集交点数之间。
方程若无实数根,口上大零解为全。
小于零将没有解,开口向下正相反。
13.1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要用公式解方程,首先化成一般式。
调整系数随其后,使其成为最简比。
确定参数abc,计算方程判别式。
判别式值与零比,有无实根便得知。
有实根可套公式,没有实根要告之。
14. 用常规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左未右已先分离,二系化“1”是其次。
一系折半再平方,两边同加没问题。
左边分解右合并,直接开方去解题。
该种解法叫配方,解方程时多练习。
15. 用间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已知未知先分离,因式分解是其次。
调整系数等互反,和差积套恒等式。
完全平方等常数,间接配方显优势
【注】 恒等式
16. 解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没有一次项,直接开方最理想。
如果缺少常数项,因式分解没商量。
b、c相等都为零,等根是零不要忘。
b、c同时不为零,因式分解或配方,
也可直接套公式,因题而异择良方。
17. 正比例函数的鉴别:
判断正比例函数,检验当分两步走。
一量表示另一量, 有没有。
若有再去看取值,全体实数都需要。
区分正比例函数,衡量可分两步走。
一量表示另一量, 是与否。
若有还要看取值,全体实数都要有。
18.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正比函数图直线,经过 和原点。
K正一三负二四,变化趋势记心间。
K正左低右边高,同大同小向爬山。
K负左高右边低,一大另小下山峦。
19.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图直线,经过 点。
K正左低右边高,越走越高向爬山。
K负左高右边低,越来越低很明显。
K称斜率b截距,截距为零变正函。
20. 反比例函数:
反比函数双曲线,经过 点。
K正一三负二四,两轴是它渐近线。
K正左高右边低,一三象限滑下山。
K负左低右边高,二四象限如爬山。
21. 二次函数:
二次方程零换y,二次函数便出现。
全体实数定义域,图像叫做抛物线。
抛物线有对称轴,两边单调正相反。
A定开口及大小,线轴交点叫顶点。
顶点非高即最低。上低下高很显眼。
如果要画抛物线,平移也可去描点,
提取配方定顶点,两条途径再挑选。
列表描点后连线,平移规律记心间。
左加右减括号内,号外上加下要减。
二次方程零换y,就得到二次函数。
图像叫做抛物线,定义域全体实数。
A定开口及大小,开口向上是正数。
绝对值大开口小,开口向下A负数。
抛物线有对称轴,增减特性可看图。
线轴交点叫顶点,顶点纵标最值出。
如果要画抛物线,描点平移两条路。
提取配方定顶点,平移描点皆成图。
列表描点后连线,三点大致定全图。
若要平移也不难,先画基础抛物线,
顶点移到新位置,开口大小随基础。
【注】基础抛物线
22. 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审设列解双检答。
审题弄清已未知,设元直间两办法。
列表画图造方程,解方程时守章法。
检验准且合题意,问求同一才作答。
23. 两点间距离公式:
同轴两点求距离,大减小数就为之。
与轴等距两个点,间距求法亦如此。
平面任意两个点,横纵标差先求值。
差方相加开平方,距离公式要牢记。
二次函数知识点: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 ( 是常数,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 ,而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 的二次式,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是常数, 是二次项系数, 是一次项系数, 是常数项.
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 的性质:
结论: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总结: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向上
轴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 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 时, 有最小值 .
向下
轴
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 时, 有最大值 .
2. 的性质:
结论:上加下减。同左上加,异右下减
总结: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向上
轴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 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 时, 有最小值 .
向下
轴
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 时, 有最大值 .
3. 的性质:
结论:左加右减。同左上加,异右下减
总结: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向上
X=h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 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 时, 有最小值 .
向下
X=h 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 时, 有最大值 .
4. 的性质:
总结: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向上
X=h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 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 时, 有最小值 .
㈣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知识点和做题技巧和特殊规律
http://wenku..com/view/b52b3cc6bb4cf7ec4afed01e.html
㈤ 二次函数的知识点
二次函数
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ax^2+bx+c(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 k=(4ac-b^2;)/4a x1,x2=(-b±√b^2;-4ac)/2a
III.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²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IV.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x = -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
P [ -b/2a ,(4ac-b^2;)/4a ]。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 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V.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
即ax^2;+bx+c=0
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
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
答案补充
画抛物线y=ax2时,应先列表,再描点,最后连线。列表选取自变量x值时常以0为中心,选取便于计算、描点的整数值,描点连线时一定要用光滑曲线连接,并注意变化趋势。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形式
(1)一般式:y=ax2+bx+c (a,b,c为常数,a≠0).
(2)顶点式:y=a(x-h)2+k(a,h,k为常数,a≠0).
(3)两根式:y=a(x-x1)(x-x2),其中x1,x2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a≠0.
说明:(1)任何一个二次函数通过配方都可以化为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h,k),h=0时,抛物线y=ax2+k的顶点在y轴上;当k=0时,抛物线a(x-h)2的顶点在x轴上;当h=0且k=0时,抛物线y=ax2的顶点在原点
答案补充
如果图像经过原点,并且对称轴是y轴,则设y=ax^2;如果对称轴是y轴,但不过原点,则设y=ax^2+k
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①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②顶点式[抛物线的顶点 P(h,k) ]:y=a(x-h)^2+k
③交点式[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 A(x1,0) 和 B(x2,0) 的抛物线]:y=a(x-x1)(x-x2)
以上3种形式可进行如下转化:
①一般式和顶点式的关系
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其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即
h=-b/2a=(x1+x2)/2
k=(4ac-b^2)/4a
②一般式和交点式的关系
x1,x2=[-b±√(b^2-4ac)]/2a(即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㈥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有哪些
开口向上,a>0; 与y轴交点在正方向,c>0;对称轴x=-b/2a=1∴b=-2a0.错误 ③x=-1时,图像在x轴上方,y=a-b+c>0.正确 ④(a+c)2-b2=(a-b+c)(a+b+c) x=1时,y=a+b+c0 ∴(a+c)2-b2=(a-b+c)(a+b+c)
㈦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有哪些基本问题
二次函数
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ax^2+bx+c(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 k=(4ac-b^2;)/4a x1,x2=(-b±√b^2;-4ac)/2a
III.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²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IV.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x = -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
P [ -b/2a ,(4ac-b^2;)/4a ]。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 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V.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
即ax^2;+bx+c=0
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
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
答案补充
画抛物线y=ax2时,应先列表,再描点,最后连线。列表选取自变量x值时常以0为中心,选取便于计算、描点的整数值,描点连线时一定要用光滑曲线连接,并注意变化趋势。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形式
(1)一般式:y=ax2+bx+c (a,b,c为常数,a≠0).
(2)顶点式:y=a(x-h)2+k(a,h,k为常数,a≠0).
(3)两根式:y=a(x-x1)(x-x2),其中x1,x2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a≠0.
说明:(1)任何一个二次函数通过配方都可以化为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h,k),h=0时,抛物线y=ax2+k的顶点在y轴上;当k=0时,抛物线a(x-h)2的顶点在x轴上;当h=0且k=0时,抛物线y=ax2的顶点在原点
答案补充
如果图像经过原点,并且对称轴是y轴,则设y=ax^2;如果对称轴是y轴,但不过原点,则设y=ax^2+k
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①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②顶点式[抛物线的顶点 P(h,k) ]:y=a(x-h)^2+k
③交点式[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 A(x1,0) 和 B(x2,0) 的抛物线]:y=a(x-x1)(x-x2)
以上3种形式可进行如下转化:
①一般式和顶点式的关系
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其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即
h=-b/2a=(x1+x2)/2
k=(4ac-b^2)/4a
②一般式和交点式的关系
x1,x2=[-b±√(b^2-4ac)]/2a(即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㈧ [急]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有哪些
顶点坐标.开口方向,对称轴,函数的增减性,,最大值与最小值 平移 抛物线的做法 二次函数的性质
㈨ 初中九年级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y=ax^2+bx+c (a,b,c是常数,且a不等于0)
a>0开口向上
a<0开口向下
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左侧,反之,再y轴右侧
|x1-x2|=根号下b^2-4ac除以|a|
与y轴交点为(0,c)
b^2-4ac>0,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b^2-4ac<0,ax^2+bx+c=0无实根
b^2-4ac=0,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对称轴x=-b/2a
顶点(-b/2a,(4ac-b^2)/4a)
顶点式y=a(x+b/2a)^2+(4ac-b^2)/4a
函数向左移动d(d>0)个单位,解析式为y=a(x+b/2a+d)^2+(4ac-b^2)/4a,向右就是减
函数向上移动d(d>0)个单位,解析式为y=a(x+b/2a)^2+(4ac-b^2)/4a+d,向下就是减
当a>0时,开口向上,抛物线在y轴的上方(顶点在x轴上),并向上无限延伸;当a<0时,开口向下,抛物线在x轴下方(顶点在x轴上),并向下无限延伸。|a|越大,开口越小;|a|越小,开口越大.
4.画抛物线y=ax2时,应先列表,再描点,最后连线。列表选取自变量x值时常以0为中心,选取便于计算、描点的整数值,描点连线时一定要用光滑曲线连接,并注意变化趋势。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形式
(1)一般式:y=ax2+bx+c (a,b,c为常数,a≠0).
(2)顶点式:y=a(x-h)2+k(a,h,k为常数,a≠0).
(3)两根式:y=a(x-x1)(x-x2),其中x1,x2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a≠0.
说明:(1)任何一个二次函数通过配方都可以化为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h,k),h=0时,抛物线y=ax2+k的顶点在y轴上;当k=0时,抛物线a(x-h)2的顶点在x轴上;当h=0且k=0时,抛物线y=ax2的顶点在原点.
(2)当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方程ax2+bx+c=0有实数根x1和
x2存在时,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公式ax2+bx+c=a(x-x1)(x-x2),二次函数y=ax2+bx+c可转化为两根式y=a(x-x1)(x-x2).
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最值的方法
①配方法:将解析式化为y=a(x-h)2+k的形式,顶点坐标(h,k),对称轴为直线x=h,若a>0,y有最小值,当x=h时,y最小值=k,若a<0,y有最大值,当x=h时,y最大值=k.
②公式法:直接利用顶点坐标公式(- , ),求其顶点;对称轴是直线x=- ,若a>0,y有最小值,当x=- 时,y最小值= ,若a<0,y有最大值,当x=- 时,y最大值= .
6.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的画法
因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所以作图时常用简化的描点法和五点法,其步骤是:
(1)先找出顶点坐标,画出对称轴;
(2)找出抛物线上关于对称轴的四个点(如与坐标轴的交点等);
(3)把上述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平滑曲线连结起来.23|评论(6)
2010-11-22 19:50不莱磊磊|四级1、二次函数的定义:如果y=ax2+bx+c(a、b、c为常数,a≠0),那么y叫x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下列三种形式:
(1)一般式:y=ax2+bx+c(a≠0);
(2)顶点式:y=a(x-h)2+k(a≠0);
(3)交点式:y=a(x-x1)(x-x2) (a≠0),这里x1,x2是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要三个独立条件,灵活地选用不同方法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与二次函数相关问题的关键.
4、抛物线y=ax2+bx+c中系数a、b、c的几何意义
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其中a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a>0,抛物线开口向上,a<0,抛物线开口向下;a,b同号时,对称轴在y轴的左边;a,b异号时,对称轴在y轴的右边;c确定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0,c)在x轴上方还是下方.
5、抛物线顶点式y=a(x-h)2+k(a≠0)的特点
(1)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
(2)x=h为抛物线对称轴;
(3)顶点坐标为(h,k).
依顶点式,可以很快地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值.
当a>0时,函数在x=h处取最小值y=k;
当a<0时,函数在x=h处取最大值y=k.
6、抛物线y=a(x-h)2+k与y=ax2的联系与区别
抛物线y=a(x-h)2+k与y=ax2的形状相同,位置不同.前者是后者通过“平移”而得到.
要想弄清抛物线的平移情况,首先将解析式化为顶点式.
7、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B,且方程ax2+bx+c=0的两根为x1,x2,则有A(x1,0),B(x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