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秋天用药小知识

秋天用药小知识

发布时间: 2022-07-04 01:54:52

A. 中药秋季调理

首先表扬你,很孝顺! 中国人自古就有在秋冬季节进补的养生习俗,俗话说“秋冬进补,春天打虎”,也正反映了秋冬季进补带 来的益处。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天气越来越寒冷的季节进补,就是要多吃富含糖、脂肪的高热量食物,才能满 足人体的需求,“进补”少不了大鱼大肉。实际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补的方 式也应该与时俱进,改变“进补就是大进肥甘厚腻”的错误观念十分重要。特别是中老年人,他们的基础 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强,同时合成代谢减低、体脂增加、肌肉萎缩,要注意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其中 ,高血压、高血脂症患者和高龄老人,尤其要讲究进补方法。 营养 维生素矿物质不可缺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均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坚持科学均衡的膳食基础上,还需要注意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这主要归因于老年人本身的生 理机能的变化以及中国传统的烹饪方式。 老年人需要的营养素并不比年轻人少,但老年人的消化机能逐渐退化、各种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消化 酶的活性下降、胃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再加上许多老年人伴有胃肠动力障碍,导致胃口变差,进食量减少 。因此,一方面是营养素的摄入减少,另一方面是营养素的吸收减弱,如果不注意营养素的补充则会出现 营养素“入不敷出”的局面,最终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同时,中国传统的炒、煎、炸等烹饪方式也会导致食物中维生素、矿物质的大量流失,如蔬菜炒后可 以使维生素总量损失30-40%,胡萝卜素损失可高达25%;淘米时使大米中的维生素B1损失40-60%,维 生素B2和盐酸损失23-25%;小麦磨成面粉时维生素E损失90%。慢性病 维生素矿物质与之关系密切 心血管疾病:实验证明,心血管病的起因主要在于营养的不平衡,如摄入脂肪、蛋白质过多,维生素 、矿物质和纤维相对不足。 在众多维生素和矿物质中,抗氧化营养素对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预防作用:维生素E能阻止动脉粥样硬 化的形成;维生素C对脂代谢有一定的影响,使胆固醇水平降低。大剂量维生素C可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 管壁,对防治冠心病有利。此外,B族维生素包括叶酸、维生素B6和B12,能够起到延缓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和发展的作用。 糖尿病: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基本措施,但患者往往由于食物的质和量受限制、代谢相对旺盛 导致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而维生素B1、A、D,锌、铬、钒等营养素又可以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进 程、降低血糖起到辅助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及时补充上述营养素。饮食中多选择粗粮、蔬菜及一些 海产品,摄入适量的动物性食物。由于糖尿病的饮食特殊,所以最好选用全面配方的维生素矿物质的补充 剂,以帮助老年人获得均衡的营养。 白内障:眼球的晶状体细胞膜被自由基逐渐氧化是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病因。如果在平时饮食中缺乏 抗氧化剂的补充,则可诱发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人由于抗氧化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无法充分清除氧自由基,过多的氧自由基会损伤眼球的晶状体 ,引发白内障。因此需要特别补充富含抗氧化营养素,如含维生素A、C、E、硒、锌等的全面配方的维生 素矿物质补充剂,帮助消除过多的自由基,保护晶状体。
选择营养补充剂是否度身定制 在秋冬季节,天气多变,对老年人的免疫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在这个传统的进补时节,老年人更需要 全面均衡的营养补充。 任何一种食品都不可能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专家建议:老年人要做到全面补充各种营养素,就应该 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以保障营养素摄入的全面。 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一些配方为老年人度身定制的知名品牌,例如善存银片,是专门为中老年 人特制配方。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善存银片不仅含有中老年人特别需要的营养素,比如中老年人必需 的13种维生素和16种矿物质,还特别加强了老年人所需的抗氧化营养元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E,能帮助中和 人体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有效预防心脏病以及多种癌症;增加维生素B族元素的含量,特别是维生素 B6和维生素B12,帮助身体将食物转变为能量,预防多种贫血症;以及更丰富的钙、铬和钾,有助保持骨 骼健康,并可预防骨质疏松症,促进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的含水量。更在制作工艺上采用特殊的微囊技术 ,增加了维生素的稳定性,有利于吸收。 中老年人补充全面的营养每天都要坚持,不能等到出现营养缺乏的症状才想到。 老年人秋季进补莫入误区 进入秋季后,政府机关退休老干部高大爷的胃口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好起来。天一转凉,高大爷的老伴就张罗着给他吃牛肉、羊肉、药炖排骨等滋补品,开始高大爷还觉得胃口大开,时间一长反而越补越难受,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的症状。 “秋冬季节正值进补时节。经过炎热的夏天,人体耗损大,且进食较少,当天气转凉时,适当调补一下身体,是很有必要的。秋冬时节进补有利于驱病祛邪,使体内的阴、阳、气、血、津液得到充实,使身体能进入到最佳的状态。”辽宁中国传统养生康复研究院刘景春院长指出,“但是,要科学进补,要补得恰当,不要盲目进补。否则不恰当的进补方法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损害健康。” 刘景春院长介绍,进补要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季节、治病因素、疾病症状考虑进补方法,因人而异。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存在一些误区,进补绝对不能随便补。误区一:进补虚实不分 刘院长说,进补一定要先分清自身体质,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进补,不是虚症病人不宜进补,要辩证施补。即使是虚症,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人体器官又有心虚、肺虚、肝虚、脾虚、肾虚等不同,进补前最好先咨询一下专业医生,结合各种补药的性能特点,对症施用。比如,人参、鹿茸、海马,是温热药,用于热性体质就不适合了。误区二:过度进补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有的市民进补过于频繁,甚至一天喝几碗补汤,结果营养过剩,喝出“三高”症来。医生建议,吃炖品应适量,不宜过多。而且,秋天进补以清淡为宜,炖品中不要放太多肉类。刘院长说,像高大爷那样大吃牛肉、羊肉等滋补品,会使那些燥热体质的人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因为这些食物多属燥热性,若不加节制地食用,会出现反效果。高大爷要立即停止进补,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喝点清淡的粥类来缓解。误区三:补品越贵越好 一些人以为东西越贵越好,不惜花高价买燕窝、鱼翅之类的保健食品。刘院长认为,这些东西进补功效未必很好,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缺什么,补什么”是进食药膳的原则,不要凭贵贱分高低,关键是看自身哪项功能比较差,再根据体质选择相应补品。误区四:单一进补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系统、全面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经常吃牛羊狗肉、辛辣食物或喝酒,都是偏温热的,会导致体内火气旺盛,口干、口渴、嗓子疼,严重者还会引起结肠炎。 (来源:华商晨报)相关链接 气虚:主要为神疲乏力、气短、倦怠等乏力症群,也就是指全身精神不佳,体力不济。代表补品为人参,包括西洋参、白参(生晒参)、野山参、红参等。 血虚:相似于现代医学的贫血症,指经常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失眠、多梦、月经过少等症状。代表补品为阿胶、当归等。 阳虚:一般有面色发白,怕冷,四肢发凉,夜尿频繁,喜欢热饮或热的食物等症状。代表补品为鹿茸、肉桂、附子等。 阴虚:主要是表现为五心烦热,颧红面赤,口干舌燥,潮热盗汗,性情烦躁等。代表补品有银耳、熟地黄等。

B. 秋天咳嗽吃什么药作者:中国吃网

另外,身体阴虚或干瘦的人,由于体内津液不足,也容易燥咳。那么秋天咳嗽吃什么药呢?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下面一起来看看秋天咳嗽吃什么药。 燥咳不能使用传统止咳药 燥咳患者很容易被误诊,结果造成投错医、用错药的现象。一是误诊为普通的咳嗽,错误地使用止咳药。传统的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可直接抑制位于延脑的咳嗽中枢而产生止咳作用,包括可待因、咳平、咳快好等药;二是末梢性的止咳药,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各种止咳糖浆,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黏膜少受刺激,而达到止咳作用。用止咳药来止咳,治标不治本,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至于耽误治疗。 此外,秋咳的病人往往咽喉干燥疼痛,这时自服润喉片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润喉片一般起到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润喉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来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它能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而在干燥天气经常含服,会使黏膜血管收缩、黏膜干燥破损,加重病情。 还有,从临床上看,燥咳被误诊为感冒的几率很高,很多人自以为是感冒,服用感冒药来治疗。秋咳属于秋天的燥邪侵犯人体所致,还只属于一种外感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还用一些不相干的感冒药、抗生素等,这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病情就会由外感转为内伤咳嗽,使得病人的病程延长,病情更加严重,治疗起来更麻烦。 燥咳千万不能发汗 对待燥咳,千万不可用发汗的药物。因为从中医理论来说,燥伤阴津,人体因为津液缺少,肺部干燥才会发病。如果用发汗的药物,体内的津液会严重损失,不但不会有治疗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这也是燥咳病人不能自行服用感冒药物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于容易燥咳的人,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润肺的瓜果和食物,如鸭梨、白萝卜、蜂蜜或鲜姜,或用它们熬汤后服用。另外,吸烟和饮酒也是导致燥咳的因素,要尽早戒烟,少喝酒。 温燥凉燥用药不同 中医认为,燥咳既然属于外感燥邪,治疗上也应该是宣散祛邪为主。燥咳因其病因的不同,又分为温燥(燥热)和凉燥(风燥)两种,在治疗上也有不同的特点。 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此时天气还比较热。温燥的症状有咳嗽少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等特点。因此,在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常见的方剂有桑杏汤(主要成分有桑叶、杏仁、豆豉、山栀子、贝母、沙参、梨皮)。 凉燥一般发生在深秋,此时的天气已经比较凉了。其症状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如头痛、恶寒、发热,但无汗无痰。其治疗思路为疏散风寒,润肺止咳。常用的方剂有杏苏散(主要成分有杏仁、苏叶、半夏、陈皮、前胡、枳壳、百部、款冬、甘草)。 至于川贝枇杷膏、念慈庵枇杷膏等中成药是否能治疗秋咳的问题,张教授指出,这些药物有润肺止咳的功能,的确有一定的疗效,但中药讲究个体化治疗,用药要因人而异,秋咳严重时,还是最好接受汤药治疗。病情稳定后可以用中成药稳定疗效。

C. 秋天一般应种植什么药材

1、秋季适合种植板蓝根

以根、叶入药,为大宗药材品种,该品对土壤要求不严,种子直播,9-10月份均可播种,种后6个月左右便可采挖,可连作。亩投入种款、肥料、农药、除草剂等元,常年亩产块根300-350公斤。

2、秋季适合种植荆芥

以全草及穗入药,除药用外,近年来在化工、饲料等行业得到广泛利用。该品对土壤要求不严,种子直播,可条播也可撒播,9月份可种植,全生育期80-90天,可连作。常年亩产全草250-300公斤,穗50-60公斤。

3、秋季适合种植车前子

以子仁入药。近年来国内配方用药和制药企业投料用量明显增加,由于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商品价格不断上扬,发展种植前景看好。该品对土壤要求不严,种子直播,也可育苗移栽,8-10月份播种,种后5个月左右便可采收。常年亩产量200-250公斤。

4、秋季适合种植白芷

白芷是一年生药食兼用品种,该品种具有周期短、效益高、产量稳一般亩产在5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格是16-18元/公斤,今年亩效益在8000-10000元。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新种较少,陈种不发芽。选种是必须注意。种植宜早不宜晚,如果早期没有腾出土地,可选择在玉米地套作种植,过晚容易冻死幼苗。

D. 秋季如何预防感冒秋季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季节转换较快,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当工作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老人、小孩是秋季感冒的易感人群。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潜伏期短,一般为1-2天。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流泪、流涕、四肢酸痛等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肺炎等。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在集体单位发生。每年冬季有一个季节性发病高峰,在冷暖交替季节,易发生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防治:预防措施上应注意保暖;增加体育锻炼;流感流行季节减少到公共场所或空气混浊场所;家庭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目前正值流感疫苗预防接种之机,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体弱者等可应用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如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和休息。 感冒预防首先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至关重要,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要适当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应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接触到感冒患者或他们碰触过的东西后要洗手,手指还要远离眼睛和鼻子。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特别提醒:从往年看,部分老年人在感冒初期自行服药,结果用药不当反而使病情加重,来医院时已转成肺炎等并发症,因此老年人患感冒后更要及时就医。治疗秋季感冒的四个误区1、捂汗治疗 :不少人认为伤风感冒是由于内积寒气引起,主张捂汗治疗,让病人喝热生姜水,用被子蒙住身体,直至捂出一身汗为止。这种做法不一定适应病情,病人出汗过多,容易发生脱水症状,也可能因身体内部电解质失衡而加重病情或引起并发症状。2、运动治疗:一旦感冒,即刻意进行一些如跑步、打球等运动来缓解,这就是运动疗法,此类方法多为年轻人采用。这种做法有时适得其反,加大运动量治疗感冒会增加体能消耗,使身体抗病能力减弱,存在病情加重的风险。3、节食治疗:感冒期间没食欲,就应该少食,这种观点欠妥。感冒时肠胃蠕动减慢,消化分泌减少,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发消化不良,此时应该吃一点稀饭和蔬菜等容易消化食品,且应与平时食量大致相当,不能相差太多。4、药物治疗:现实生活中,一遇感冒,不少人就盲目吃药,或多种药物同时服用,这种方式有百害无一利。轻度感冒时,人体本身就拥有自愈的能力。长期吃药反而让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人体抗病能力。多种药物治疗,更可能存在药力相互抵消,严重时引起毒副作用,产生药物过敏反应。

E. 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药常识有哪些

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时,吃消食片不要超过两天。如果服药两天还不见效,建议调整其他药物,如乳酶菌素片、酵母片等,并且配合快速行走等活动,这样更有利于消化。日常饮食上,应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等谷物。很多人有这样的误区,觉得广谱抗生素能够“消灭”的细菌种类更多,所以将广谱抗生素作为首选。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人体中部分细菌是有益的,他们维持着多种生理功能。如果滥用广谱抗生素,这种没有较强针对性的“通杀”不仅会杀死病原菌,还会消灭身体里的有益细菌,导致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

F. 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药常识有哪些

用药是经常的事情,但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药常识有哪些吗?一起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一、储存药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合理储存;2.注明有效期和失效期;
3.注意外观变化;4.妥善保管。
二、药物应在什么条件下储存?
药物存放条件应符合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冷藏药品要在2—10℃之间,阴凉储存药品要在20℃以下,其他药品储存在30℃以下。
三、如何正确存放家中药品?
1.散装药粒需避光,要用适当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装置,最好内放干燥剂。
2.液体制剂室温保存。
3.悬浮剂保存分状态。
4.肛门栓剂防软化。多数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以免软化。
5.眼药水存放依标志。
6.雾剂类药品喜温暖。
7.中药保存应得法。必须在低湿的环境下贮存,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四、家里应该准备哪几类药品?
1.常见病用药:如伤风感冒、哮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病常用药;拉稀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病常用药;其他如鱼肝油、钙片、五官科及皮肤科病外用药等。
2.常用的药:治疗各系统病的药种类很多,家里应备的只能是常用的。作用相似的药物很多,挑选一部分备用即可。
3.安全的药:儿童用药要求较严,使用不当极容易发生不良后果。备用的药应该是副作用少、毒性反应小、使用方法简便的药品。
4.使用方便:家里常备药主要以口服药、外用药为主。注射药尽量少用,因使用不当,掌握不好,容易发生过敏、中毒而造成不良后果。
5.便于存放的药:家庭常备药存放的时间一般较长。这就需要存放的药量少些,特别是容易变质失效的药更应少备些。具体地说,应以药片为主,水剂为辅。要选择些包装比较好的药物存放。
6.易于掌握的药:各种药都各有用量、用法、适应症和副作用,复杂的家长难以掌握。因此,应备用的药要少而精,种类少些,易于记住,便于使用,可少出差错。
五、夏季家中应常备哪些药品?
1.抗中暑药: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液)等;
2.抗肠道感染性疾病药:黄莲素片、蒙脱石散剂、口服补液盐等;
3.治蚊虫叮咬药:清凉油(又名万金油)、风油精等。
六、中西药一起吃,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中药、西药联用,有时能起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有时候合并用药不一定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这里面的情况非常复杂,应充分听取医生的意见。
七、服药时为何不能饮酒?
服药时喝酒危害大,因为酒中含有浓度不等的酒精。服药时饮酒可与多种药物发生反应,会降低药效或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服用阿司匹林时饮酒会增强阿司匹林对胃的刺激作用,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另外,有些药物能加重酒精对人体的损伤。因此,服药时不宜饮酒。
八、为什么吃药不能喝茶?
茶会分解药性,最为普通的一个解释就是茶叶中所含的鞣酸很容易与胃中的生物碱发生作用形成不溶的沉淀,从而使药不能被人体吸收,发挥不了药效作用。另外,茶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会阻止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因而在服用党参、黄芪、山药等补养药时,饮用茶水也会降低药效。
九、中、西药什么情况下不能同时服用?
在服含铁的西药时,不宜同时服中药。否则,既影响疗效,又易产生副作用。
十、发烧时,使用退烧药原则有哪些?
1.病因不明不用药;2.短期低烧免用药;
3.暴发高烧慎用药;4.小儿发烧早诊治;
5.服药期间多饮水;6.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
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十一、用止疼药有哪些危害?
掩盖病情、延误诊断。
十二、常见的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肝脏损害;2.肾脏损害;
3.神经系统损害;4.血液系统损害;
5.消化道反应;6.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
7.过敏反应。
十三、滥用抗菌药有何危害?
滥用抗菌药危害既多且大,轻则局限为个人,重则泛滥危害社会,以下扼要列举四方面的危害:
1.诱发细菌耐药;2.损害人体器官;
3.导致二重感染;4.浪费医药资源。
十四、患者使用基本药物能得到什么实惠?
1.节省费用;2.用药合理;
3.安全有效;4.方便可及。
十五、如何识别伪劣药品?
1.看标签:购买整瓶、整盒的药品,要先看标签印刷得是否正规、项目是否齐全。
2.化学药品、中药成药、药酒等必须有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的注册商标。商标和批准文号最为重要。如果没有或印刷得不规范,即可视为假药。
3.包装上应有汉字标明的药品名称,以及药物含量、容量、用途、用法、用量、禁忌症或注意事项、贮存方法和生产批号等字样。如不具备上述三点应怀疑为伪劣药品,必须请当地药监部门给予鉴定后再决定能否应用。
4.看药品:无论针、片、丸、粉和水、酊剂以及药材,凡见有发霉、潮解、结块或有异臭、异味或片剂色泽不一致者,即可视为劣药。标签上都印有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也可视为劣药。
十六、家庭用药的原则是什么?
1.在明确诊断之前不要随便用药;
2.服用时应掌握正确的用法和用量,并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与禁忌症;
3.对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应去请教医生。不要服“糊涂药”、“侥幸药”。
十七、服错了药怎么办?
万一服错了药,也不可忙乱,应及时采取措施。其原则是:及时排出,针对解毒,对症治疗。
1.催吐:俗称“扣喉”,病人错服药后当即被发现,可及时催吐,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指反复刺激舌根部,引起呕吐。
2.洗胃:在催吐的基础上,如病人清醒,可以大量服用茶水,然后刺激舌根部诱发呕吐,洗胃后,最好给病人服点牛奶或生鸡蛋清,以吸附药物,减少吸收和保护胃粘膜。
3.误吃有腐蚀性药物的病人,忌用催吐或洗胃。可以灌服牛奶、鸡蛋清、植物油等保护胃粘膜。
4.进行上述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医院。但切勿忘记将吃错药的药瓶或药盒带上,以便医生抢救时查考。
5.如果病人已神志不清,应注意解开病人衣领,清除口腔积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如病人已发生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持续进行心脏外按压、人工呼吸,并及时送医院抢救。
十八、要做到合理用药须注意哪些问题?
病人在使用药品时,要做到合理用药须注意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诊断,病人不要擅自用药。医药知识浩如烟海,就是临床医务人员也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正确使用药物。因此,患病后一定要请医生诊断明确,切勿因是“小病小痛”而擅自用药,造成病情的延误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2.严格遵照医嘱用药。药品治疗方案是根据病情及病人的生理特点等诸多因素综合后决定的,切不可随意更改,以确保药品的治疗效果。
3.不要迷信某些药品。譬如过分地迷信新药、进口药、贵重药、滋补保健药品等,这些错误的用药心理会导致滥用药物。
4.用药后要密切注意病情的发展。医生配给药物后,病人要按医嘱用药,并随时注意观察、体验病情的变化,及时反馈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的要及时停药就诊。
十九、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1.忌滥用维生素;
2.忌滥用抗生素;
3.忌滥用解热止痛药;
4.忌滥用丙种球蛋白;
5.用药时应注意剂量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不宜过长。
二十、孕妇用药应注意什么?
许多药物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孕妇用药,不仅本人可能受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不少药物还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损害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如孕妇病情确需用药,一定要充分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认真选择,严格遵守规定用法用量。
二十一、哺乳期妇女用药需注意哪些?
用药要谨慎,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用药原则,否则对宝宝的身体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哺乳期用药有四大法则:1.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2.服药后调整哺乳时间。3.不宜服用避孕药。4.不可滥用中药。
二十二、高血压患者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1.忌突然停药。
2.忌快速降压。
3.忌不择时服药。
4.忌不定期检查。
5.忌胡乱用药。
二十三、老人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1.先取食疗,而后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一举双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5.先用老药,后用新药。
二十四、购买药品应注意什么?
1.从合法的药店购买合法药品;
2.应明确说明买药的目的和病症;
3.购买处方药时必须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
4.购买非处方药时,应对患者本身的疾病有明确的了解,如以前是否发生过,曾用过什么药品,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5.应查看药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必须注意:药品只能在有效期内使用,并注意保存的方法。
6.注意索要和保留购药凭证。
二十五、购买了不合格药品该怎么办?
如果对购买的药品
质量有怀疑或者发现质量不合格的药品,应凭购买药品的凭据(如销售发票或小票,购买药品不要忘记索要购药凭证)及时与销售该药品
的药店或医院联系,要求解决,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二十六、发现药品质量及价格问题怎么办?
对药品价格有疑问或发现药店、医院或诊所违反药品价格管理规定,应向当地物价管理部门举报。质量问题,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G. 日常生活中哪些必须知道的用药常识

日常生活中有那些需要知道的用药常识呢?这是很多人都比较注意的问题,一些家庭备着医药箱子,里面有一些应对普通疾病或者伤口的药物和器材。可以说是很必要的措施。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储存药物应该注意的有哪些问题。这里要注意的是药物的有效期,药物的外观是否发生变化,药物的储存温度。

生活中日常的用药常识很多,这些都是基于在平时的生活经历中,这是很多生活经验的一种,学会很多的日常用药物常识可以很好的处理一些身体的小毛病,也可以很方便的遇到一些小病的进一步恶化,这些常识日积月累堆积起来,对生活的质量会有所提高。

H. 秋季注意哪些可以预防疾病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由于气候干燥,冷暖多变,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因此,入秋后必须注意保健防病。秋天需预防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

1、胃肠道疾病。秋季天高气爽,人的食欲增强,多食暴饮易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易引起腹部着凉,致使肠蠕动增加而导致腹泻。预防秋季腹泻重在保养脾胃,防止胃病复发。

2、秋燥症。秋季雨少天干,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秋燥症”。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太舒服,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等。因此,秋天必须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宜常喝开水和菜汤,多吃些梨、葡萄、香蕉、银耳、青菜等滋润的食品,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3、呼吸道感染。秋天气候多变,早午晚及室内外温差有些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加重。因此,在秋天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4、心血管疾病。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疼或心肌梗塞。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乔建彬)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让人陶醉的季节,但也是一些疾病开始活跃的季节,为使大家在享受秋天美丽的同时安享健康,我们特整理“秋季疾病预防知识”,以做参考,希望大家健健康康的度过这个金色的秋天。
一、感冒: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季节转换有些快,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有些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当工作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老人、小孩是秋季感冒的易感人群。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潜伏期短,一般为1-2天。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疼、流泪、流涕、四肢酸疼等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肺炎等。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在集体单位发生。每年冬季有一个季节性发病高峰,在冷暖交替季节,易发生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防治:预防措施上应注意保暖;增加体育锻炼;流感流行季节减少到公共场所或空气混浊场所;家庭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总是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目前正值流感疫苗预防接种之机,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体弱者等可应用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如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和休息。
感冒预防首先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至关重要,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要适当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总是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应尽量避免接触感冒病人,接触到感冒病人或他们碰触过的东西后要洗手,手指还要远离眼睛和鼻子。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
尤其提醒:从往年看,部分老年人在感冒初期自行服药,结果用药不当反而使病情加重,来医院时已转成肺炎等并发症,因此老年人患感冒后更要及时就医。
二、消化系统疾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冰箱性肠炎(耶尔细菌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同时秋季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免疫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疼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如:病毒性腹泻(又称为秋季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腹泻,常见的病原主要有轮状病毒、柯萨奇肠道病毒、星状病毒和诺瓦克病毒等。潜伏期常见数小时至3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疼、腹泻等肠道症状,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临床类型可表现为呕吐型和肠炎型两种,肠炎型严重者易出现脱水。防治:病毒性腹泻好发季节在秋末初冬。感染对象以婴儿、学龄儿童和小学生为主。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水源、食品传播感染,易在幼托、学校出现暴发。预防措施上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婴儿提倡母乳喂养。一旦出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就医治疗。
预防消化系统疾病就是防止腹部受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尤其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疼或加重旧病。还要加强运动锻炼。注意饮食调养。胃病病人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讲究心理卫生。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同时,注意劳逸结合。
三、肺结核: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并引起肺部病变的呼吸道疾病,是唯一具有传染性的结核病。秋季户外活动多,容易在不晓得情的情况下与传染性结核病人有过近距离接触引起感染。提醒人们,当出现脸红、低烧、乏力、盗汗、咳嗽、吐痰等情况时,应增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