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词律基础知识大全
扩展阅读
四叶和三玖什么动漫 2025-01-23 13:09:39
动漫如何剪影 2025-01-23 13:01:05
没有基础该怎么创业 2025-01-23 12:48:26

词律基础知识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7-02 17:09:01

㈠ 词牌格律是什么

词牌格律是指某一类词的格律,即它的用韵、句式和平仄情况。如: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这就类似作曲与 填词的关系,别人把曲作好了,你只需要填词即可,当然不同的人,不同的水平,填词的水平就差远了。

㈡ 五七言诗的格律。

七言律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诗体格律

基本句式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
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种格式
首句平起仄收式
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三种格式
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四种格式
首句仄起仄收式
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七言律诗之韵

我们先讲近体诗,后讲古体诗,这是因为彻底了了解了近体诗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古体诗。
第一,古体诗既然是以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为其特征的,我们就必须先知道近体诗的格律
是甚么,然后能知道甚么是古体诗。第二,自从有了律诗以后,古体诗也不能不受律诗的影
响,所以要先了解律诗,然后能知道古体诗所受律诗的影响是甚么。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韵书的历史,这里用不着详细叙述。清代一般人
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
说明唐宋律的用韵。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
《佩文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只可以用平
声韵,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中国近体诗(格律诗)中的一种样式。其格式是全诗共8句,每句5个字,有仄起、平起二格。三四句、五六句均为对仗句。代表诗作有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李商隐《蝉》等。

五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属于近体诗范畴。律诗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从南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演变而来,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对于唐代人来说,五言律诗是从五言古诗中脱胎出来的新诗体,它继承了五古的句有定字和隔句压韵的原则,并且借鉴了骈体文的声律和对偶原则,有多方面的发展:
1、每首八句;
2、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或对偶);
3、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
4、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的);
5、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
根据以上规则,五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每体又分为正格和偏格二种

发展历史

五律从五古中继承了每句五个音节、全篇两两句一组、总句数为偶数的基本特征,同时增加了对偶和平仄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是从骈体文中借鉴过来的;骈体文则是由楚辞(骚体诗)到汉赋而产生的;因此,说到底五律是五古和骈体文嫁接的产物,其发源都是诗歌。
初唐五律已经完全成熟。特别是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总结了南朝以来新体诗的成就,把已经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最后完成了“回忌声病,维句准篇”的任务,在创作中使五律正式定型。《全唐诗》收宋之问诗三卷198首,沈佺期诗三卷156首,绝大部分是律诗。胡应麟:“五言律体,兆自梁陈。唐初四子,靡缛相矜,时或拙涩,未堪正始。神龙以还,卓然成调。”
五律定型于初唐,沈宋之外,王绩、苏味道、“初唐四杰”、杜审言、陈子昂、李峤、张说等人颇有佳作。
五律定型于初唐,而最高成就却在盛唐。盛唐最能代表五律成就的是杜甫、李白、王维。
明代胡应麟在他的《诗薮》中说:“唯工部诸作,气象巍峨,规模巨远,当其神来境诣,错综幻化,不可端倪。千古以还,一人而已。”评价之高达到极点。杜甫作诗,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座右铭,律诗和新乐府的成就确实无人可及。《全唐诗》收杜甫诗十九卷1300余首,其中近体诗占多数,近体诗中律诗又占多数。其中五律名篇有:《登岳阳楼》、《春望》、《江上》、《旅夜书怀》、《江汉》、《月夜》、《春夜喜雨》等百余首,不愧是“千古以还,一人而已。”
杜甫的近体诗,以卓绝的工巧表现深邃的思想感情,形式和内容都达到了前无古人后鲜来者的境界,表现出了儒家风范。中唐直到明清,学杜者一直是多数,有的在思想感情上接近,有的在艺术形式上接近,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至于两相接近者,就寥寥无几了。
元稹以来,许多诗人抑李扬杜。如果就律诗而言,特别是就七律而言,是有道理的。李白浪漫豪放,不屑于受格律的约束,长处在于杂言,杜甫严谨刻苦,长处在于律诗。但是,五律形成于南朝,李白之精熟于五律,是韵味天成的。胡应麟说:“太白风华逸宕,特过诸人。而后之学者,才匪天仙,多流率易。”充分肯定了李白五律的成就。
李白的五律像他以道家为主的思想基础一样,是非常飘逸自然的,他的《塞下曲》、《夜泊牛渚怀古》、《送友人》、《渡荆门送别》等,没有修饰雕琢的痕迹,平仄和对仗,都是浑然天成的。没有融会贯通的学识和才华,是很难学得好的。
李杜之外,王维的五律最好。《全唐诗》收王维诗四卷387首,其中最主要的成就是五律。王维的思想基础主要是佛家,他的诗歌也充满了佛家“禅”的意境。他的五律名篇有《山居秋暝》、《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归辋川作》、《秋夜独坐》、《江汉临眺》、《使至塞上》等几十首。
盛唐五律佳作浩淼,如孟浩然的《临洞庭》、《过故人庄》、《舟中晓望》,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等,都很着名。
盛唐中唐之际韦应物、刘长卿稍好,“大历十才子”等人偶有佳作。
到了韩、柳、白、刘时代,又见中兴。
晚唐李商隐近体诗的境界直追杜甫,略见余响,成就在中唐诸人之上,名篇有《夜饮》、《楚宫》、《落花》、《裴明府居止》等。李商隐之外,许浑、温庭筠、马戴也有独到之处。
五言律诗最高成就在盛唐,中唐以后逐渐衰落,五代几乎鲜可提及者。宋代近体诗多是七言,五律成就不高,佳作也少,名篇更是罕见,只有梅尧臣的《岸贫》、吕本中的《兵乱后杂诗》、汪藻的《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戴复古的《庚子荐饥》、林景熙的《枯树》等。
元代崇尚唐诗,近体诗的艺术成就反高于宋代。比较着名的诗人和作品有吴澄的《送富州尹刘秉彝入京》、胡炳文的《拜岳鄂王墓》、汪珍的《山居夏日》、陈深的《江上》、黄庚的《渔隐为周仲明赋》、宋无的《铜陵五松山中》、吴镇的《野望》、成原常的《赋林泉民》、傅若金的《金陵晚眺》、泰不华的《送友还家》和陈高的《新岁忆曾子白》等。
明清以下,五律名作就更少了,只有屈大均的《于忠肃墓》、《云州秋望》、夏完淳的《即事》、《别云间》、吴伟业的《过吴江有感》、朱彝尊的《王处士》和赵执信的《萤火》等数首有些特色。

诗体格律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
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三种格式:首句入韵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第四种格式:首句不入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黑体字为韵脚,要求用平声。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规,而且以仄起式为常见。)

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创造的,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五绝在初唐时起点较高,像“初唐四杰”、宋之问等都有佳作,特别是王勃的五绝,以其优柔不迫被沈德潜誉为“正声之始”。盛唐时,崔国辅、孟浩然、储光羲、祖咏等一大批文人对五绝作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其中王维、李白更是把五绝的创作推向了极致,使五绝发展达到了繁盛的顶峰。

诗体格律

格律综述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其中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做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盛唐五言绝句此时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⑵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⑶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种基本句式。
⑷关于对仗问题。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如王维《相思》;如果看作是律诗前半截,则三四句要对仗,一二句不用;若看作是颔联和颈联的截取,则都要对仗。而后两种情况不多见。
平仄句型
基本句型: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平仄仄
C.平平仄仄平
D.仄仄仄平平
A型起句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型起句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C型起句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王涯《闺人赠远》)
D型起句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黑体字为韵脚,要求用平声。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英文读写:Five-character-quatrain五言绝句简介五言绝句古人论及绝句,往往称为“截句”、“断句”,意思是截取律诗的一半,可以截取前四句、后四句或者中四句。如果说句子的平仄格式,这种解释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说是它的来源则是不正确的,因为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四句成篇的五言诗。所以说五言绝句是古体五言“断句”与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嫁接的产物。五言绝句的格律要素与五言律诗紧密联系,略有区别:1、每首四句;2、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3、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的);4、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根据以上规则,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一样,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每体又分为正格和偏格二种。五言律体绝句成熟于初唐,此后许多诗人都尝试过这种体裁。但是五言绝句由于句子短小、篇章短小,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境是非常难的。有人说:五言绝句如二十个才子聚会,容不得一个庸夫。所以名篇佳作与七言绝句相比要少得多。

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格律分类绝句:四联四句。(区别于律诗:四联八句。)
七绝格律分两大类,合四种句式:
正格平起式两种:1、平起平收,首句押韵,2、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偏格仄起式两种:1、仄起平收,首句押韵,2、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四种基本句式
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第三句仄声不同韵。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通常为仄音;整首诗的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
【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首句仄起入韵式】
(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为韵脚,必须用平声)(以上文字根据《唐诗鉴赏辞典》编辑)
基本句式举例:
(一)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 白居易《忆江柳》(十一真韵)
(二)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四支韵)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十一真韵)
(三)
(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四支韵)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六麻韵)
(四)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十五删韵)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十五删韵)(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为韵脚,必须用平声)

㈢ 怎样学写诗词怎样才能入门

一个诗人或词人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能感之”,“能写之”。首先,你需要有丰富、细腻,且真诚的感情。“修辞立其诚”,没有真诚的文学永远不会成为好的文学。具体到诗人词人,那就是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倘若没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就不会受到任何感动,自然也就不会有写诗的动机。诗词是让人的心灵不死的,因此一定要”能感之“。永远不能为了写诗而写诗,真的有所感才能写出好诗。其次,你需要熟悉古人的作品,只有多读多背,让诗词化到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中,才能写得好。因此,所有的诗人词人都是先背,然后才能自己创作。诗词中特殊的句法与词语都是需要学的,生硬的背不会起什么作用,因此多读多背是最好的方法。熟悉了古人作诗的方法,自己也就能写好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诗读词一定要有抑扬顿挫的读诵,务必将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否则对诗词声调之美是无法真正体会的。倘若对声调的美没有体会,写出来的诗词不是生硬就是别扭。诗词的生命与感发之力量有一大半是来自声调的,严沧浪说盛唐诗“兴象高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声调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从声音上直接打动人。诗词当然有格律,但是真正写好诗词不是来自拼凑,而是来自自然的流露。诗的格律有平起与仄起两种,五言平起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就往上再加两个平仄相反的字: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就变成仄起了。五言的仄起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前面加两个字成为七言,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是平起。虽然理论上一三五不论,但是三平与三仄在格律诗中都是不允许的,因此第五个字一定要论。要是五言的话,只有第一个字才能论。五言的平起格式与七言的仄起格式有一种特殊的句法叫“拗句”,即平仄仄变成仄平仄。至于词律,每一种词牌都有自己的格律,因此要参考像《白香词谱》之类的词谱。格律诗只能押平声韵,古诗可以押仄声和入声,且可以换韵。词有平声韵、仄声韵、亦可换韵。但是无论诗与词,都一律不可四声通押。
入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倘若不能读准确入声字,诗词的声调之美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说普通话的人都不知道入声,因为从元朝开始入声就被分入其他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南方很多方言保存着入声。要是你不知道准确的读法,那就把入声字读成短促的去声。入声是很短促的字,且有p,t,k 的收尾。古人作诗填词都有入声的,比如“黄河远上白云间”的“白”就是入声,要是不读成入声这句就犯了三平了。要是一首诗或词押的韵四声都有,而且听起来好像不太押韵的时候,那很有可能押的就是入声韵。比如柳永的《江雪》:“绝”、“灭”、“雪”。普通话的读音一个是阳平,一个是去声,一个是上声,但是这些字都是入声,因此要读成短促的去声。入声在平水韵有专门的分类,一共有十七个韵部。一个一个的背当然是最保险也最笨的方法,要是对诗词的格律熟悉了,入声辨别也就不难了。比如,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二句的格律应当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歇”自然是入声,否则按照普通话的读音这句格律就完全不对了。
至于押韵的问题,相对来说不是很大,理论上说应该按照平水三十韵,但是有些韵部(比如一东二冬)是可以合并的。词韵更为广泛,《白香词谱》的附录应该有词韵。
前面所说的格律、入声等方面,只不过是诗词的准则,真正要写好诗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诗外的功夫,那就是你的感情,你的品格,你是否有一个愿意为之“九死不悔”的理想或理念,你对社会是否有关怀、有责任。一个诗人写出什么样的诗要取决于他的学识、经历、性格、最重要的是人格。杜甫之所以伟大,不还是因为他的忠爱缠绵是完全出于真挚的感情而不是理性的死板的教条吗?每一位诗人的风格不同,也是由于性格、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和诗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古人云“诗言志”,诗词与人格是不可分开的,我相信秦桧之流的人物绝对写不出好诗。
刚开始写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够写出来、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不合格律,但是写完之后要改好。最好的情况就是格律谙熟于心,写出来的诗词就自然合乎格律了。即使如此,写完之后有必要的话还是要改的,比如不通顺的句子或者生硬的词语。古人从小背诗,他们的语言也有入声字,因此这些问题都不是他们担心的。我们的时代虽然离古人很远,但是古人创作的诗词却历久常新,给予我们心灵的感动与提升是任何其他学问都无法代替的。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让我们守住心灵的净土,延续这优良的传统吧!

㈣ 词律有那些

词律是词的格律,词的格律很多变。词初开始是依声律来填的用来歌唱的文字。后来渐渐脱离音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词律按词牌的不同有不同的平仄和押韵。因为词的句子不像律绝那样整齐,所以又叫长短句。一般的说,词的句子差不多也是律句,除个别词牌外比如《暗香》《疏影》。词牌比如,贺新郎,念奴娇,菩萨蛮。。词牌很多。。。 我回答的比较简略,不习惯打那么多字。如果有兴趣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加我Q,我是搞专门诗词创作和研究的。

㈤ 关于词韵的平仄与符号

(一)词韵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 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据说是取古代着名 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遵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 韵大致合并,和上章所述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现在把这十九部开列在后面,以供参考[28].
(甲)平上去声十四部
(1 )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2 )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3 )平声支微齐,又灰半[29];上声纸尾荠,又贿半;去声寘未霁,又泰半、队半。
(4 )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5 )平声佳半,灰半;上声蟹,又贿半;去声泰半、卦半、队半。
(6 )平声真文,又元半,上声轸吻,又阮半;去声震问,又愿半。
(7 )平声寒删先,又元半;上声旱潸铣,又阮半;去声翰谏霰,又愿半。
(8 )平声萧肴豪,上声筱巧皓,去声啸效号。
(9 )平声歌,上声哿,去声个.
(10)平声麻,又佳半;上声马,去声祃,又卦半。
(11)平声庾青蒸,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12)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13)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14)平声覃盐咸,上声感俭豏,去声勘艳陷。
(乙)入声五部
(1 )屋沃。
(2 )觉药。
(3 )质物锡职缉。
(4)物月曷黠屑叶
(5 )合洽。
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 其实在某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与第十四部相通。 其中有语音发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响。
入声韵的独立性很强。某些词在习惯上是用入声韵的,例如《忆 秦娥》、《念奴娇》等。
平韵与仄韵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某调规定用平韵,就不能用仄韵;规定用仄韵,就不能用平韵。除非有另一体.
只有上去两声是可以通押的。这种通押的情况在唐代古体诗中已 经开始了。
(二)词的平仄
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有些词,一读就知道这是从七绝或七律脱胎出 来的。例如《浣溪沙》四十二字,就是六个律句组成的,很像一首不 粘的七律,减去第三、第七两句。这词的后阕开头用对仗,就像律诗 颈联用对仗一样。《菩萨蛮》前后阕末句本来用拗句(仄平平仄平), 但是后代词人许多人都用了律句,以致万树《词律》不能不在第三字 注云"可仄"。如果前后阕末句都用了律句,那么,整首《菩萨蛮》 都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组成的了。不过要注意一点:词句常常是不 粘不对的。像《菩萨蛮》开头两句虽然都是律句,但它们的平仄不是 对立的。
不但五字句、七字句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 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也多数是律句。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三字句。--三字句是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即: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如"须晴日",平仄仄如 "俱往矣",仄平平如"照无眠"。两个三字律句用在一起如"青箬 笠,绿蓑衣"。
四字句。--四字句是用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即:平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平仄仄如"天高云淡",仄仄平平如"怒发冲冠"。两个 四字律句用在一起如"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如果先平脚,后仄脚, 则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六字句。--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扩展,我们把平起变为仄起,仄 起变为平起,就扩展成为六字句。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如"我欲乘风归去";平平仄仄平平如"红旗漫卷西风"。两个六字律句用在一起如"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八字句。--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如果第三字用仄声,则第 五字往往用平声;如果第三字用平声,则第五字往往用仄声。下五字 一般都用律句。第三字用仄声的如"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第三字用
平声的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九字句。--九字句往往是上三下六,或上六下三,或上四下五。 一般都用两个律句组合而成,至少下六字或下五字是律句。如"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
十一字句[30]. --十一字句往往是上四下七,或上六下五。下五字往往是律句。如"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又如"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词中还有二字句、一字句、一字豆[31]. 现在再分别加以叙述。
二字句。--二字句一般是平仄(第一字平声,第二字仄声), 而且往往是迭句。如"山下,山下"。又如王建《调笑令》,"团扇, 团扇。……弦管,弦管"。个别词牌也用平仄,如辛弃疾《南乡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一字句。--一字句很少见。只有十六字令的第一句是一字句。
一字豆。--一字豆是词的特点之一。懂得一字豆,纔不至于误 解词句的平仄。有些五字句,实际上是上一下四。例如"望长城内外", 望字是一字豆,"长城内外"是四字律句。这样,"长城内外,惟余 莽莽"和"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成为整齐的对仗。
特种律。--特种律句主要指的是比较特别的仄脚四字句和六字句。仄脚四字律句是"平平仄仄",但是特种律句则是"仄平平仄"(第三字必平);仄脚六字律句是"仄仄平平仄仄",但是特种律句 则是"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平)。《忆秦娥》前后阕末句,依 《词律》就该是特种律句。其实,前后阕倒数第二句也常常用特种律 句。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如梦 令》的六字句也常用特种律句。如"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 滑","直指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又如"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却道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
拗句。--大多数的词牌都是没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数词牌 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娇》前后阕末句(如"一时多少豪杰", "一樽还酹江月"),《水调歌头》前阕第三句上六字(如"不知天 上宫阙"),后阕第四句上六字(如"一桥飞架南北"),都是"平 平平仄平仄",就都是拗句。
总之,从律句去了解词的平仄,十分之九的问题都解决了[32].
(三)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对仗的,有自由的。
固定的对仗,例如西江月前后阕头两句。此类固定的对仗的很少 见的。
一般用对仗的(但也可以不用),例如《沁园春》前阕第二三两 句、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第八九两句;后阕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 第七八两句。又如《念奴娇》前后阕第五六两句。又如《浣溪沙》后 阕头两句。
《沁园春》前阕第四五六七两联,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后阕第三四五六两联,如"惜秦皇汉武,略 轮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以两句对两句,跟一般对仗不同。像这样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称为扇面对[33].
凡前后两句字数相同的,都有用对仗的可能。例如《忆秦娥》前 后阕末两句,《水调歌头》前阕第五六两句,后阕第六七两句,等等。 但是这些地方用不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
词的对仗,有两点和律诗不同。第一,词的对仗不一定要以平对 仄,以仄对平。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又如"望长城内外,惟 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城对河,是平对平;外对下,是仄 对仄)。第二,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如"千里冰封"对"残 阳如血"。
除了这两点之外,词的对仗跟诗的对仗的一样的。
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都是从律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的。因此, 要研究词,最好是先研究律诗。律诗研究好了,词就容易懂了。

㈥ 经典词牌格律详解及填词要求、技巧

"白香词谱",里面包含100首名家词、100种常用词调、100种词的格律。“常用词调格律辞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选取“钦定词谱”里常见词调,不过我用过后觉得不太适合初学者,某些词谱里有部份明显的格律错误,当然懂格律就什么大碍,还是挺适合随身携带的。 你说填词的技巧,其实也没什么技巧,无非就是多填,多学。虽说词不想格律诗需要那么严谨的格律知识,但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先有格律基础,才去填做。背词谱是不错的掌握方法,视你个人精力吧,当然在你熟悉格律及多写作的基础上,也能够逐渐熟悉的。

㈦ 有关词的知识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

表一代文学之胜。

唐诗的兴盛和发展,达到了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

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广义来说,词本属诗之一体,然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

抗礼,经宋代无数词人于此倾注深情,寄托豪兴,驰骋才华,精心琢磨,创作

出大量晶莹、灿烂、温润、磊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而且具有不同于传统诗歌

艺术魅力的瑰宝,遂与唐诗如峰并峙,各有千秋。

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

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方。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里比较诗词体制的

短长,也是对唐宋之诗与词进行比较,抓住关键,颇具特识,当然也不可能将

两者特征全部概括。下面拟就词体的特殊性与审美价值、宋词的基本风貌作浮

光掠影的介绍,附述一些有关词的常识,以供读者参考。

一、曲子词与长短句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

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

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我国古代诗乐一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府诗大都是合于音乐而可

歌唱的。“乐府”原为汉时政府音乐机关之名。汉以后的五、七言古体诗和唐

以后的近体诗始为徒诗而不可歌。唐人的拟乐府古题与新乐府不再合乐,实为

古体诗了。唐代绝句也有可配乐歌唱的,或称“唐人乐府”,有时与词相混,

如《阳关曲》《杨柳枝》等,也被作为词调名。

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

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

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

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

表现力。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作词一般是按照某

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

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宋词唱法

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

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

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

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

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

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

“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

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

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

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我们看到宋代

许多词人于此惨淡经营,创造出离合回旋、若往若还、前后映照的艺术妙境,

在一首词中增添了层次、深度和荡漾波澜。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例如为唐宋词人所常用的词

调《菩萨蛮》,系唐代时据从东南亚传入的乐曲所制。北宋魏夫人依此调所填

的词云: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本词调全首八句,句句押韵。上片前两句七言押仄韵,本词用仄声中上声“纸”

韵;后两句五言押平韵,本词押平声中“麻”韵。下片四句均是五言,前两句

押仄韵,本词用仄声中的去声“遇”和“御”韵;后两句押平韵,本词押平声

中“微”韵。通常近体诗八句的,全篇都是七言句,或都是五言句,隔句押同

一个韵,首句也有押韵的。两者比较,词调显然别呈错综参差之美。本词上片

写景色,下片写女主人公的行动与心理活动,环境与人物、人物的动作与内心,

通过五、七言长短参差的句式、“麻”“微”平韵和“上”“去”仄韵的交替

迭代,臻于多角度、多层次地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平仄诸韵分别具有声情之美。一般说来,平声声调长,不升不降,宜于慢

声吟唱,表达不尽的情意、盎然的韵味。仄也称“侧”,是不平之意。诗词中

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声调都是短的。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

特别短促。以欹侧短促的仄声押韵,易于寄寓奇拗不平的感慨,令人激动不已。

不少词调中平仄诸韵递押,也就是长短声调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

不仅声调抑杨顿挫,激荡而和谐,蕴蓄的感情也显得更加丰富曲折。这是我们

诵读宋词时所值提注意的。

词调有一般诗体中罕见的一字、两字句,或八字以至十字以上的长句,交

错迭出。例如蔡伸《苍梧谣》(即《十六字令》):“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开头以一字句振起全篇,接以七字、三字、五字句,

又有摇曳的余韵。再看辛弃疾的《唐河传》: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几家?

短墙红杏花。 晚云做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

那边,柳棉,被风吹上天。

这里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押平韵的、仄韵中上、去声

的,错综递用,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出无边春色的生意盎然,青春少女

的天真娇憨,全词在写作上对前举魏夫人《菩萨蛮》似有所借鉴,而写来更加

清新活泼、跌宕多姿,也与所用词调更加灵活多变有关。相对说来,《菩萨蛮》

句式保留较多五、七言诗体痕迹。

词中的长句也能使情意更加宛转,气势更见浩瀚: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残阳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柳词中“渐”字下领三个四字句,实为十三字句。再如刘克庄《沁园春》中的

“叹年光过尽,功各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也当为十七字长句。

长短句比诸齐言体提供选词用语方面远为灵活的条件。李清照《声声慢》

的运用大量叠字就是着名的例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前人对此评价极高:“此乃公孙大娘舞剑器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

王又华《古今词论》略云:“晚唐诗人好用叠字语,义山(李商隐)尤甚,殊

不见佳。”“如《菊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亦不佳。”李清照

《声声慢》“起法似本于此,乃有出监之奇。盖此等语,自宜于填词家耳”。

晚唐诗人李商隐是造语的高手,李清照却更能“出奇制胜”、“青出于监”,

除其绝世才华外,还因为“曲子词”、“长短句”这个在当时来说属于现代化

的有多功能设备的舞台使得她得以充分施展其绝技。本词开端一连十四个叠字,

一波三折而一气贯串,诗中无此句法。“到黄昏点点滴滴”,七字句而上三下

四,于诗属拗句,而在句法参差的词中则读来十分自然,断续连绵细雨凄清入

耳的声情也充分而又有余不尽地传达出来了。

当然,词调中也有全首齐言的,如《生查子》上、下片实为两首五言绝句,

《玉楼春》上、下片实为两首七言绝句。词体并不完全丢掉整齐之美。

二、词体的格律与自由

李清照《词论》对词的音律提出很严格的要求:“盖诗文分平侧(仄),

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有些词调既押

平韵,又押仄韵。仄声之中,有要求专押上、去或入声的。各个词调的句式的

长短与句中词语的平仄也是有规定的。传统诗歌中,以律诗的格律最严,字数、

平仄、对偶都按修辞、审美、音韵学原则规定。故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说过:

“文之精者为诗,诗之精者为律。”倚声填词,每个字都须按照曲拍的谱填写,

在审音协律方面有比律诗要求更加严密之处,这使词的语言音调显得特别精美。

然而词体之所以为广大作者所乐于运用、成功地运用,除精审的格律外,更因

其在运用时还有相当大的自由。词律也有比诗律远为解放者。

首先,词有大量不同音律句式的调和体,作者可以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选

择符合创作需要的词调。据清康熙时编的《词谱》所载,有 826调、2306体,

还有好多尚未收入。各种词调的长短、句式、声情变化繁多,适应于表达和描

绘各种各样的情感意象,或喜或悲,或刚或柔,或哀乐交迸、刚柔兼济,均有

相应的词调可作为宣泄的窗口。

再者,词调与体的变化和创造原是没有限制的。懂得音律的作者可以自己

创调与变体。康熙《词谱序》云:“词寄于调,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

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杪忽无差,始能谐合。”然试看《词谱》所载同一词

调诸体的句式、平仄、押韵、字数常颇有出入,可见古人填写时有着相当程度

的自由。词韵常比诗韵宽,有时平仄以至四声可以通押或者代替,也有押方言

音的。如《满江红》词调,一般押仄声中入声韵,以寄寓磊落不平之感,岳飞

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抒发激烈的壮怀,读来使人慷慨悲愤,押的便是

入声韵。然而姜夔的《满江红》(仙姥来时),遐想湖上女神,却换押平韵,

声情遂变作缓和舒徐,富有潇洒优游的情趣。姜夔《长亭怨慢》自序云:“予

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该词中有句

如:“阅人多矣,谁得以长亭树?树若有情,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

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写景抒情,卷舒自

如,浑如散文。但由于作者深谙音律,故虽随意为长短之句,而自然合乎律度,

适应歌者口吻。“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自由与规律高度统一的产物。

词的格律宽严有一个发展过程。唐到北宋前期还比较宽松,而北宋后期至

南宋则越来越严密。各时期不同作家对审音协律也有不同要求。如有人认为苏

轼的词不协音律,有则为之辩护。陆游《老学庵笔记》云:世言东坡不能歌,

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 《跋东坡七夕词后》 又云:

‘歌之曲终,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则公非不能歌,但

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跋东坡七夕词后》又云:“歌之曲终,觉天

风海雨逼人。”从其他记载也可看到苏轼的代表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念奴娇》(大江东去)也都被“善讴者”歌唱或赞赏过,说明还是合

乐可歌的,只是有些地方突破声律的束缚。大凡过于不守音律也许失却词的韵

味,遵律过严也会成为枷锁,重要的是运用音律为情意服务。如《声声慢》调

在李清照以前作者多押平韵,而李清照却选押仄韵,又用了话多齿音、舌音字,

创造了情景交融的特殊艺术效果。可见她要求作词的严辩音律,却正是自由地

运用之以突破陈规进行创造,而不是作茧自缚。宋代许多绝妙好词,虽然长短

错落,自由卷舒,有的类同口语、散文,而吟诵起来的韵味盎然,富有节奏感。

个中奥妙是很值得我们体味的。有些例子,则未必可取。如张炎 《词源》 记

其父张枢“作《惜花春早起》云:‘琐窗深’。‘深’字音不协,改为‘幽’

字;又不协,再改为‘明’字,歌之始协。此三字皆平声,胡为如是?盖五音

有唇、齿、喉、舌、鼻,所以有轻清重浊之分,故平声字可为上、入者此也。”

按“深”“幽”与“明”情景大不相同,竟如此改来改去,即使改得完全适应

歌喉,遵律虽严,却并是值得效法的文学创作态度。

三、词境的有限与无限

词体也有其局限性。一般说来,词的篇幅不长。《词谱》所载,最短的单

调《竹枝》为14字,最长的《莺啼序》为 240字,不比诗歌行数可以无限增多。

王国维所谓词“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并云:“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言

下之意,词的境界比诗狭窄。词的篇幅短小,是对词境及其表现能力的一种严

酷限制。

然而,有限制必有反限制。明王夫之《姜斋诗话》云:“论画者曰:‘咫

尺有万里之势。’‘势’字宜若眼。若不能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

记》前一天下图耳。五方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艺术作品欲于有限篇幅

内涵蕴阔远意境,关键在于写出所描绘形象的磅礴气势。诗中最短小的是五绝,

尤宜注意于此。词的篇幅亦不足盈尺,但宋代许多杰出词人挥洒其传神妙笔,

成功地在这画框里渲染出浩瀚无际、绵邈不尽的景象和情意,激发出读者丰富

的联想、杳渺的遐思。这些词的意境,即“长”而“阔”。

孕蓄无限于有限,以有限体现无限。这是宋代词人创造的艺术辩证法。例

如秦观《鹊桥仙》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及“两情若是久长

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诸句,概括天上人间的悲喜剧,歌颂地久天长的爱情,

由一变到无数,在刹那中见永恒,欢乐中有悲哀,悲哀中也有欢乐。苏轼《送

参寥》云:“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境

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鹊桥仙》个中滋味,是哀?是乐?难

以分辨,读来但觉意味深长,咀嚼不尽,在时间、空间、情意方面都是无限的。

晚清谭献《复堂词话》云:“侧出其言,旁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

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言思拟议之穷,而喜怒哀乐

之相交,向之未有得于读者,今遂有得于词。”此论旨趣颇有与近代西方接受

美学思想相通之处。宋代许多作者努力加深和扩大词境的创作,为这种理论批

评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四、词为“小道”与“别是一家”

诗余之名,一说是由于唐人乐府七言绝句之衍变为长短句;一说是指诗降

为词,词是诗之余绪,这里反映出对词的轻视。当初民间新曲主要是通过歌女

们的曼低唱传到文人手中的。这些文人大都生活比较浪漫,在对酒当歌之际,

为了佐欢遣兴,销愁解闷,漫笔偶成,付诸歌喉。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歌词,

自然多属描写男女情爱、留连光景之作,而词也就被视为“小道”“艳科”,

不登大雅之堂。作者们对于这具有许多优越性的新兴诗体,既非常喜爱,又当

作一种游戏笔墨。正如南宋初年胡寅《酒边词序》所说:“词曲者,古乐府之

末造也。……然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随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

已。”这使当时有些流传之词常常作者难明,更有大量佚失。南宋大诗人陆游

也因存在轻视词体观念而抑制自己这方面的创作。其《长短句自序》云:“乃

有倚声制辞,起于唐之季世。则其变愈薄,可胜叹哉!予少时汨于世俗,颇有

所为,晚而悔之。”并表示“今绝笔已数年”,不再犯此“过失”了。可见这

观念给词坛造成多大的损失。

词之被轻视虽是其不幸,在另一种意义上却是其大幸。因为作者们于此卸

下在作传统诗歌时的庄重礼服,换上便装,得以没有顾忌地尽量抒发自己心底

蕴蓄的哀感顽艳之情,形式上也解除峨冠博带的束缚,只求赏心悦耳,随意采

用新鲜活泼的语言、“里巷”“胡夷”的曲调,使作品具有活跃的生命力。

在中国古代,诗受到特殊重视。《诗·大序》云:“正得失,动天地,感

鬼神,莫近乎诗。”诗的社会作用与价值被如此尊崇,诗坛上出现了大量反映

现实的不朽之作。到了宋代,在诗中说理、博学的成份越积越重,文学之士不

能自己的一往深情、万种闲愁便习惯倾吐于“诗余”“小道”。宋诗自有巨大

成就,但或谓整个南北宋可称道的言情之诗,只数陆游《沈园》两首七绝,这

也可说是其时诗坛的遗憾了。

北宋欧阳修是一位兼擅古文诗词的大文学家。他论诗主张“触事感物,文

之以言,善者美之,恶者刺之”。他在词中则大谈其儿女私情,不讲什么“美

刺”。其 《玉楼春》 云:“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大胆揭示

“情”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表示了对爱情的热烈、执着追求。这里反映出某种

新意识的萌芽,具有反封建礼教性质。宋代词人多倡言“多情”。豪放如苏轼,

王保珍 《东坡词研究》 中列举其“重复使用‘多情’一辞”达十八处之多。

“痴亦绝人”“疏于顾忌”的晏几道《点绛唇》公然宣称“天与多情”,谓其

有情出于天所赋与,殆为人性之觉醒。此类观念实为明汤显祖“世总为情,情

生诗歌”等论点的先导。

正式宣布词的独立地位的是李清照的《词论》。她挂出词“别是一家”的

招牌,总结词的特殊创作规律,把那些“学际天人”的大学问家、诗人、文章

家视为门外汉,而睥睨一切,大有惟我独尊的豪概。李清照倾注其主要精力于

词。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说她:“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

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搢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

也。”从其论的侧面可以看到李清照词的调度艺术成就及其词中的反传统精神。

从清新之笔抒写多情善感是初期歌词的特色,也是当时词人的开辟与新探;

对传统诗歌来说是一种解放;但仅以如此写法为词的“本色”,也会成为限止

词体发展的框套,故北宋中期苏轼等“以诗为词”,赋予词体以诗歌的多种职

能,大幅度地丰富了“小词”的表现能力与范围,实为词之再解放。

五、婉约与豪放——宋词中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

明张綖:“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当以婉约为主。”清王士祯加以补

充道:“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见《花草蒙拾》)这些

从宏观角度概括宋词中两川主要艺术风格,而以秦观、李清照和苏轼、辛弃疾

分别为其代表作者。这几乎已成为宋词研究中的通论。前代论词者多崇尚婉约

而以豪放为别调,近世论者则有独推豪放为积极而以婉约为低靡。那些硬把宋

代词人划分为对立的两派并在其间强分优劣的,均不免有其片面性或属机械论,

有些学者完全否论两种风格流派的存在,也似矫枉过正。按词中之豪放与婉约

乃属艺术风格范畴,犹南宋严羽论诗“大概”有“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

清姚鼐论散文风格之分阳刚与阴柔,近世王国维论美学之有宏壮与优美。两种

概念本身有着相当的模糊性,两者相互关系也是辩证的,并非壁垒分明。宋代

词人之分派乃后人参照其代表作品的主要特色而作大概的归纳,不是说其作品

都是清一色,不妨碍他们创作或欣赏多种艺术风格,尤其大作家往往是多面手,

更不是说婉约、豪放之外,词坛别无其他艺术风格存在。

“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晋陆

机《文赋》用以论文学修辞:“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按诸诂训,

“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

“约”的本义为缠束,引伸为精炼、隐约、微妙。故“婉约”与“烦滥”相对

立。南北宋之际《许彦周诗话》载女仙诗:“湖水团团夜如境,碧树红花相掩

映。北斗阑干移晓柄,有似佳期常不定。”并评云:“亦婉约可爱。”此诗情

调一如小词。“婉约”之名颇能概括一大类词的特色。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

筠、冯延巳、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

别、各擅胜场,大体上都可归诸婉约范畴。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

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因之,形成一种观念,词就应是这个样子的。北宋中期时人曾说:苏轼的“以

诗为词”为“要非本色”(见陈师道《后山诗话》);秦观“诗似小词”,苏

轼“小词似诗”(见《王直方诗话》)。“本色”“小词”之论当属婉约派的

主张。李清照“别是一家”说中认为只有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始能

知之”(《词论》),反映她所崇尚也是婉约一宗,虽然贺铸以至李清照都有

并不婉约之作。宋末沈义父《乐府指迷》标举的作词四个标准:“音律欲其协,

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

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可说是对婉约

艺术手法的一个总结。

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及宋未周密、张炎等一些词章。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

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有些论者对原来也许并无专门寄托的委婉

隐约之词,也深求其微言大义,如清代词论家张惠言《词选》评欧阳修《蝶恋

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句句为之落实时

事,以为讽喻政治,那就不免穿凿附会,反而缩小这些词作的感慨万端而难以

名状的典型意义。

婉约词自有其思想艺术价值,已见上文。然而有些词人把它作为凝固程式,

不许逾越,以至所作千篇一律,或者过于追求曲折隐微以至令人费解,这就走

到创作的穷途了。

“豪放”一词其义自明。宋初李煜的“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浪淘

沙》),已见豪气。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也是“沉雄似张巡

五言”。正式高举豪放旗帜的是苏轼,其《答陈季常书》云:

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

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

又其《与鲜于子骏书》云: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永)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

歌子,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这了说明他有意识地在当时盛行柔婉之风的词坛别开生面。这里谈到的近

作当即其《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中抒写自己“亲射虎,

看孙郎”的豪概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与辛弃疾的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及“看试手,补天裂”(《贺

新郎》)等“壮词”先后映辉。

豪放之作在词坛振起雄风,注入词中强烈的爱国精神,唱出当时时代的最

强音。然而可以看到,苏轼的审美观念认为:“短长肥瘦各有态”,“淡妆浓

抹总相宜”,“端庄杂流丽,风健含婀娜”。他是崇尚自由而不拘一格的。他

提倡豪放是崇尚自由的一种表现,然也不拘泥于豪放一格。如所作《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即为王士禛《花草蒙拾》称为“恐屯田(柳永)缘情绮

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有些豪放词的作者气度才力不

足而虚张声势,徒事叫嚣,或堆砌过多典故,也流于偏失了。

总之宋词中婉约、豪放两种风格流派的灿烂存在,两者中词人又各有不同

的个性特色,加上兼综两格而独自名家如姜夔的“清空骚雅”等等,使词坛呈

现双峰竞秀、万木争荣的气象。还应看到,两种风格既有区别的一面,也有互

补的一面。上乘词作的风格即有偏胜,往往豪放而含蕴深婉,并非一味叫嚣,

力竭声嘶;婉约而清新流畅、隐有豪气潜转,不是半吞半吐,萎弱不振。辛弃

疾《沁园春》云:“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董士锡说秦观词云:

“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终不能到。”(《介存斋论词杂着》引)冯煦《六

十一家词选·例言》说:秦观、晏几道“谈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刘过词

为辛弃疾词“附庸”,“然得其豪放,未得其婉转”。可见峥嵘生妩媚、平易

清浅而深致永味,乃辛弃疾、秦观等豪放、婉约词的极诣。

六、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的宋代词坛

公元 960年赵宋政权建立后,先后兼并了各地割据的势力。耐人寻味的是,

西蜀、南唐政权虽为北宋所灭,可是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及南唐中主李

璟、后主李煜及大臣冯延巳的词风却深深影响着北宋词坛。特别李煜入宋以后

所作,正如王国维所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

而为士大夫之词。”王鹏运说李煜是“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矣。”所以李煜

在政治上是亡国之君,在词坛则无愧为开创一代风气的魁首。

北宋前期重要词作家如张先、晏殊、宋祁、欧旭修以至晏几道等,都是承

袭南唐、《花间》遗韵的,晏欧之词,甚至有与《花间》《阳春》(冯延巳词

集名)“相杂”者。然而试读他们的代表作,其气象高华而感情深沉,也各具

个性,“士大夫之词”的格调成熟了。尤其是晏殊之子晏几道,贵介公子而沉

沦下位,落拓不羁,其词“清壮顿挫”,更胜乃父,故论者以晏氏父子比拟南

唐李璟、李煜。柳永则是其时进一步发展词体的重要作者。他长期落魄江湖,

因在其词中更能体现一部分城市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能采用民俗曲和

俗语入词,善用铺叙手法,创作大量慢词。柳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宋

词的

㈧ 谁能告诉我哪些网站可以看关于词律的知识

诗词格律:
最早的中国诗歌并没有格律的限制,到了唐朝,由于以诗歌作为科举的手段,出现了对音韵句法的严格规定,称为格律。自此,中国古典诗词在形式上和艺术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诗词格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音调、用韵、章法。其中以音调最为重要。学习和了解诗词格律对我们的创作来说是很重要的。

以下这些方面的问题都能查到:

诗词格律:格律通则 韵 四声 平仄 对仗

诗律:诗律浅说 近体诗平仄规则

诗的种类 律诗的韵 律诗的平仄 律诗的对仗 绝句 古体诗 诗韵举要

词律:词格律 词学名词释义

词的种类 词谱 词韵 词的平仄 词的对仗

常用词谱 白香词谱 词韵简编 词韵举要

平水韵部 格律术语简释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诗词的节奏 诗词的语法特点

结语

㈨ 词的知识

唐诗的兴盛和发展,达到了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
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广义来说,词本属诗之一体,然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
抗礼,经宋代无数词人于此倾注深情,寄托豪兴,驰骋才华,精心琢磨,创作
出大量晶莹、灿烂、温润、磊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而且具有不同于传统诗歌
艺术魅力的瑰宝,遂与唐诗如峰并峙,各有千秋。
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
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方。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里比较诗词体制的

短长,也是对唐宋之诗与词进行比较,抓住关键,颇具特识,当然也不可能将

两者特征全部概括。下面拟就词体的特殊性与审美价值、宋词的基本风貌作浮
光掠影的介绍,附述一些有关词的常识,以供读者参考。
一、曲子词与长短句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
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
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我国古代诗乐一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府诗大都是合于音乐而可
歌唱的。“乐府”原为汉时政府音乐机关之名。汉以后的五、七言古体诗和唐
以后的近体诗始为徒诗而不可歌。唐人的拟乐府古题与新乐府不再合乐,实为
古体诗了。唐代绝句也有可配乐歌唱的,或称“唐人乐府”,有时与词相混,
如《阳关曲》《杨柳枝》等,也被作为词调名。
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

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

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

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

表现力。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作词一般是按照某

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

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宋词唱法

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

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

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

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

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
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
“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
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
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
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我们看到宋代
许多词人于此惨淡经营,创造出离合回旋、若往若还、前后映照的艺术妙境,
在一首词中增添了层次、深度和荡漾波澜。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例如为唐宋词人所常用的词

调《菩萨蛮》,系唐代时据从东南亚传入的乐曲所制。北宋魏夫人依此调所填

的词云: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本词调全首八句,句句押韵。上片前两句七言押仄韵,本词用仄声中上声“纸”

韵;后两句五言押平韵,本词押平声中“麻”韵。下片四句均是五言,前两句

押仄韵,本词用仄声中的去声“遇”和“御”韵;后两句押平韵,本词押平声

中“微”韵。通常近体诗八句的,全篇都是七言句,或都是五言句,隔句押同

一个韵,首句也有押韵的。两者比较,词调显然别呈错综参差之美。本词上片

写景色,下片写女主人公的行动与心理活动,环境与人物、人物的动作与内心,

通过五、七言长短参差的句式、“麻”“微”平韵和“上”“去”仄韵的交替

迭代,臻于多角度、多层次地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平仄诸韵分别具有声情之美。一般说来,平声声调长,不升不降,宜于慢

声吟唱,表达不尽的情意、盎然的韵味。仄也称“侧”,是不平之意。诗词中

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声调都是短的。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

特别短促。以欹侧短促的仄声押韵,易于寄寓奇拗不平的感慨,令人激动不已。

不少词调中平仄诸韵递押,也就是长短声调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

不仅声调抑杨顿挫,激荡而和谐,蕴蓄的感情也显得更加丰富曲折。这是我们

诵读宋词时所值提注意的。

词调有一般诗体中罕见的一字、两字句,或八字以至十字以上的长句,交

错迭出。例如蔡伸《苍梧谣》(即《十六字令》):“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开头以一字句振起全篇,接以七字、三字、五字句,
又有摇曳的余韵。再看辛弃疾的《唐河传》: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几家?
短墙红杏花。 晚云做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

那边,柳棉,被风吹上天。

这里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押平韵的、仄韵中上、去声

的,错综递用,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出无边春色的生意盎然,青春少女

的天真娇憨,全词在写作上对前举魏夫人《菩萨蛮》似有所借鉴,而写来更加

清新活泼、跌宕多姿,也与所用词调更加灵活多变有关。相对说来,《菩萨蛮》

句式保留较多五、七言诗体痕迹。

词中的长句也能使情意更加宛转,气势更见浩瀚: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残阳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柳词中“渐”字下领三个四字句,实为十三字句。再如刘克庄《沁园春》中的

“叹年光过尽,功各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也当为十七字长句。

长短句比诸齐言体提供选词用语方面远为灵活的条件。李清照《声声慢》

的运用大量叠字就是着名的例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前人对此评价极高:“此乃公孙大娘舞剑器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

王又华《古今词论》略云:“晚唐诗人好用叠字语,义山(李商隐)尤甚,殊

不见佳。”“如《菊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亦不佳。”李清照

《声声慢》“起法似本于此,乃有出监之奇。盖此等语,自宜于填词家耳”。

晚唐诗人李商隐是造语的高手,李清照却更能“出奇制胜”、“青出于监”,

除其绝世才华外,还因为“曲子词”、“长短句”这个在当时来说属于现代化

的有多功能设备的舞台使得她得以充分施展其绝技。本词开端一连十四个叠字,

一波三折而一气贯串,诗中无此句法。“到黄昏点点滴滴”,七字句而上三下

四,于诗属拗句,而在句法参差的词中则读来十分自然,断续连绵细雨凄清入

耳的声情也充分而又有余不尽地传达出来了。

当然,词调中也有全首齐言的,如《生查子》上、下片实为两首五言绝句,

《玉楼春》上、下片实为两首七言绝句。词体并不完全丢掉整齐之美。

二、词体的格律与自由

李清照《词论》对词的音律提出很严格的要求:“盖诗文分平侧(仄),

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有些词调既押
平韵,又押仄韵。仄声之中,有要求专押上、去或入声的。各个词调的句式的 长短与句中词语的平仄也是有规定的。传统诗歌中,以律诗的格律最严,字数、
平仄、对偶都按修辞、审美、音韵学原则规定。故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说过:
“文之精者为诗,诗之精者为律。”倚声填词,每个字都须按照曲拍的谱填写,
在审音协律方面有比律诗要求更加严密之处,这使词的语言音调显得特别精美。
然而词体之所以为广大作者所乐于运用、成功地运用,除精审的格律外,更因
其在运用时还有相当大的自由。词律也有比诗律远为解放者。
首先,词有大量不同音律句式的调和体,作者可以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选
择符合创作需要的词调。据清康熙时编的《词谱》所载,有 826调、2306体,

还有好多尚未收入。各种词调的长短、句式、声情变化繁多,适应于表达和描

绘各种各样的情感意象,或喜或悲,或刚或柔,或哀乐交迸、刚柔兼济,均有

相应的词调可作为宣泄的窗口。

再者,词调与体的变化和创造原是没有限制的。懂得音律的作者可以自己

创调与变体。康熙《词谱序》云:“词寄于调,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

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杪忽无差,始能谐合。”然试看《词谱》所载同一词

调诸体的句式、平仄、押韵、字数常颇有出入,可见古人填写时有着相当程度

的自由。词韵常比诗韵宽,有时平仄以至四声可以通押或者代替,也有押方言

音的。如《满江红》词调,一般押仄声中入声韵,以寄寓磊落不平之感,岳飞

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抒发激烈的壮怀,读来使人慷慨悲愤,押的便是

入声韵。然而姜夔的《满江红》(仙姥来时),遐想湖上女神,却换押平韵,

声情遂变作缓和舒徐,富有潇洒优游的情趣。姜夔《长亭怨慢》自序云:“予

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该词中有句

如:“阅人多矣,谁得以长亭树?树若有情,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

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写景抒情,卷舒自

如,浑如散文。但由于作者深谙音律,故虽随意为长短之句,而自然合乎律度,

适应歌者口吻。“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自由与规律高度统一的产物。

词的格律宽严有一个发展过程。唐到北宋前期还比较宽松,而北宋后期至

南宋则越来越严密。各时期不同作家对审音协律也有不同要求。如有人认为苏

轼的词不协音律,有则为之辩护。陆游《老学庵笔记》云:世言东坡不能歌,

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 《跋东坡七夕词后》 又云:

‘歌之曲终,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则公非不能歌,但

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跋东坡七夕词后》又云:“歌之曲终,觉天

风海雨逼人。”从其他记载也可看到苏轼的代表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念奴娇》(大江东去)也都被“善讴者”歌唱或赞赏过,说明还是合

乐可歌的,只是有些地方突破声律的束缚。大凡过于不守音律也许失却词的韵

味,遵律过严也会成为枷锁,重要的是运用音律为情意服务。如《声声慢》调

在李清照以前作者多押平韵,而李清照却选押仄韵,又用了话多齿音、舌音字,

创造了情景交融的特殊艺术效果。可见她要求作词的严辩音律,却正是自由地

运用之以突破陈规进行创造,而不是作茧自缚。宋代许多绝妙好词,虽然长短

错落,自由卷舒,有的类同口语、散文,而吟诵起来的韵味盎然,富有节奏感。

个中奥妙是很值得我们体味的。有些例子,则未必可取。如张炎 《词源》 记

其父张枢“作《惜花春早起》云:‘琐窗深’。‘深’字音不协,改为‘幽’

字;又不协,再改为‘明’字,歌之始协。此三字皆平声,胡为如是?盖五音

有唇、齿、喉、舌、鼻,所以有轻清重浊之分,故平声字可为上、入者此也。”

按“深”“幽”与“明”情景大不相同,竟如此改来改去,即使改得完全适应

歌喉,遵律虽严,却并是值得效法的文学创作态度。

三、词境的有限与无限

词体也有其局限性。一般说来,词的篇幅不长。《词谱》所载,最短的单

调《竹枝》为14字,最长的《莺啼序》为 240字,不比诗歌行数可以无限增多。

王国维所谓词“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并云:“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言

下之意,词的境界比诗狭窄。词的篇幅短小,是对词境及其表现能力的一种严

酷限制。

然而,有限制必有反限制。明王夫之《姜斋诗话》云:“论画者曰:‘咫

尺有万里之势。’‘势’字宜若眼。若不能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

记》前一天下图耳。五方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艺术作品欲于有限篇幅

内涵蕴阔远意境,关键在于写出所描绘形象的磅礴气势。诗中最短小的是五绝,

尤宜注意于此。词的篇幅亦不足盈尺,但宋代许多杰出词人挥洒其传神妙笔,

成功地在这画框里渲染出浩瀚无际、绵邈不尽的景象和情意,激发出读者丰富

的联想、杳渺的遐思。这些词的意境,即“长”而“阔”。

孕蓄无限于有限,以有限体现无限。这是宋代词人创造的艺术辩证法。例

如秦观《鹊桥仙》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及“两情若是久长

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诸句,概括天上人间的悲喜剧,歌颂地久天长的爱情,
由一变到无数,在刹那中见永恒,欢乐中有悲哀,悲哀中也有欢乐。苏轼《送
参寥》云:“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境
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鹊桥仙》个中滋味,是哀?是乐?难
以分辨,读来但觉意味深长,咀嚼不尽,在时间、空间、情意方面都是无限的。
晚清谭献《复堂词话》云:“侧出其言,旁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

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言思拟议之穷,而喜怒哀乐

之相交,向之未有得于读者,今遂有得于词。”此论旨趣颇有与近代西方接受

美学思想相通之处。宋代许多作者努力加深和扩大词境的创作,为这种理论批

评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四、词为“小道”与“别是一家”

诗余之名,一说是由于唐人乐府七言绝句之衍变为长短句;一说是指诗降

为词,词是诗之余绪,这里反映出对词的轻视。当初民间新曲主要是通过歌女

们的曼低唱传到文人手中的。这些文人大都生活比较浪漫,在对酒当歌之际,

为了佐欢遣兴,销愁解闷,漫笔偶成,付诸歌喉。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歌词,

自然多属描写男女情爱、留连光景之作,而词也就被视为“小道”“艳科”,

不登大雅之堂。作者们对于这具有许多优越性的新兴诗体,既非常喜爱,又当

作一种游戏笔墨。正如南宋初年胡寅《酒边词序》所说:“词曲者,古乐府之

末造也。……然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随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

已。”这使当时有些流传之词常常作者难明,更有大量佚失。南宋大诗人陆游

也因存在轻视词体观念而抑制自己这方面的创作。其《长短句自序》云:“乃

有倚声制辞,起于唐之季世。则其变愈薄,可胜叹哉!予少时汨于世俗,颇有

所为,晚而悔之。”并表示“今绝笔已数年”,不再犯此“过失”了。可见这

观念给词坛造成多大的损失。

词之被轻视虽是其不幸,在另一种意义上却是其大幸。因为作者们于此卸

下在作传统诗歌时的庄重礼服,换上便装,得以没有顾忌地尽量抒发自己心底

蕴蓄的哀感顽艳之情,形式上也解除峨冠博带的束缚,只求赏心悦耳,随意采

用新鲜活泼的语言、“里巷”“胡夷”的曲调,使作品具有活跃的生命力。

在中国古代,诗受到特殊重视。《诗·大序》云:“正得失,动天地,感

鬼神,莫近乎诗。”诗的社会作用与价值被如此尊崇,诗坛上出现了大量反映
现实的不朽之作。到了宋代,在诗中说理、博学的成份越积越重,文学之士不
能自己的一往深情、万种闲愁便习惯倾吐于“诗余”“小道”。宋诗自有巨大
成就,但或谓整个南北宋可称道的言情之诗,只数陆游《沈园》两首七绝,这
也可说是其时诗坛的遗憾了。
北宋欧阳修是一位兼擅古文诗词的大文学家。他论诗主张“触事感物,文

之以言,善者美之,恶者刺之”。他在词中则大谈其儿女私情,不讲什么“美

刺”。其 《玉楼春》 云:“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大胆揭示

“情”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表示了对爱情的热烈、执着追求。这里反映出某种

新意识的萌芽,具有反封建礼教性质。宋代词人多倡言“多情”。豪放如苏轼,

王保珍 《东坡词研究》 中列举其“重复使用‘多情’一辞”达十八处之多。

“痴亦绝人”“疏于顾忌”的晏几道《点绛唇》公然宣称“天与多情”,谓其

有情出于天所赋与,殆为人性之觉醒。此类观念实为明汤显祖“世总为情,情

生诗歌”等论点的先导。

正式宣布词的独立地位的是李清照的《词论》。她挂出词“别是一家”的

招牌,总结词的特殊创作规律,把那些“学际天人”的大学问家、诗人、文章

家视为门外汉,而睥睨一切,大有惟我独尊的豪概。李清照倾注其主要精力于

词。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说她:“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

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搢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

也。”从其论的侧面可以看到李清照词的调度艺术成就及其词中的反传统精神。

从清新之笔抒写多情善感是初期歌词的特色,也是当时词人的开辟与新探;

对传统诗歌来说是一种解放;但仅以如此写法为词的“本色”,也会成为限止

词体发展的框套,故北宋中期苏轼等“以诗为词”,赋予词体以诗歌的多种职

能,大幅度地丰富了“小词”的表现能力与范围,实为词之再解放。

五、婉约与豪放——宋词中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

明张綖:“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当以婉约为主。”清王士祯加以补

充道:“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见《花草蒙拾》)这些

从宏观角度概括宋词中两川主要艺术风格,而以秦观、李清照和苏轼、辛弃疾

分别为其代表作者。这几乎已成为宋词研究中的通论。前代论词者多崇尚婉约

而以豪放为别调,近世论者则有独推豪放为积极而以婉约为低靡。那些硬把宋

代词人划分为对立的两派并在其间强分优劣的,均不免有其片面性或属机械论,

有些学者完全否论两种风格流派的存在,也似矫枉过正。按词中之豪放与婉约

乃属艺术风格范畴,犹南宋严羽论诗“大概”有“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

清姚鼐论散文风格之分阳刚与阴柔,近世王国维论美学之有宏壮与优美。两种

概念本身有着相当的模糊性,两者相互关系也是辩证的,并非壁垒分明。宋代

词人之分派乃后人参照其代表作品的主要特色而作大概的归纳,不是说其作品

都是清一色,不妨碍他们创作或欣赏多种艺术风格,尤其大作家往往是多面手,
更不是说婉约、豪放之外,词坛别无其他艺术风格存在。
“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晋陆
机《文赋》用以论文学修辞:“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按诸诂训,
“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
“约”的本义为缠束,引伸为精炼、隐约、微妙。故“婉约”与“烦滥”相对
立。南北宋之际《许彦周诗话》载女仙诗:“湖水团团夜如境,碧树红花相掩

映。北斗阑干移晓柄,有似佳期常不定。”并评云:“亦婉约可爱。”此诗情

调一如小词。“婉约”之名颇能概括一大类词的特色。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

筠、冯延巳、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

别、各擅胜场,大体上都可归诸婉约范畴。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

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因之,形成一种观念,词就应是这个样子的。北宋中期时人曾说:苏轼的“以

诗为词”为“要非本色”(见陈师道《后山诗话》);秦观“诗似小词”,苏

轼“小词似诗”(见《王直方诗话》)。“本色”“小词”之论当属婉约派的

主张。李清照“别是一家”说中认为只有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始能

知之”(《词论》),反映她所崇尚也是婉约一宗,虽然贺铸以至李清照都有

并不婉约之作。宋末沈义父《乐府指迷》标举的作词四个标准:“音律欲其协,

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

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可说是对婉约

艺术手法的一个总结。

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及宋未周密、张炎等一些词章。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

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有些论者对原来也许并无专门寄托的委婉

隐约之词,也深求其微言大义,如清代词论家张惠言《词选》评欧阳修《蝶恋

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句句为之落实时

事,以为讽喻政治,那就不免穿凿附会,反而缩小这些词作的感慨万端而难以

名状的典型意义。

婉约词自有其思想艺术价值,已见上文。然而有些词人把它作为凝固程式,

不许逾越,以至所作千篇一律,或者过于追求曲折隐微以至令人费解,这就走

到创作的穷途了。

“豪放”一词其义自明。宋初李煜的“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浪淘

沙》),已见豪气。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也是“沉雄似张巡

五言”。正式高举豪放旗帜的是苏轼,其《答陈季常书》云:

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

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

又其《与鲜于子骏书》云: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永)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

歌子,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这了说明他有意识地在当时盛行柔婉之风的词坛别开生面。这里谈到的近

作当即其《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中抒写自己“亲射虎,

看孙郎”的豪概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与辛弃疾的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及“看试手,补天裂”(《贺

新郎》)等“壮词”先后映辉。

豪放之作在词坛振起雄风,注入词中强烈的爱国精神,唱出当时时代的最

强音。然而可以看到,苏轼的审美观念认为:“短长肥瘦各有态”,“淡妆浓

抹总相宜”,“端庄杂流丽,风健含婀娜”。他是崇尚自由而不拘一格的。他

提倡豪放是崇尚自由的一种表现,然也不拘泥于豪放一格。如所作《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即为王士禛《花草蒙拾》称为“恐屯田(柳永)缘情绮

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有些豪放词的作者气度才力不

足而虚张声势,徒事叫嚣,或堆砌过多典故,也流于偏失了。

总之宋词中婉约、豪放两种风格流派的灿烂存在,两者中词人又各有不同

的个性特色,加上兼综两格而独自名家如姜夔的“清空骚雅”等等,使词坛呈

现双峰竞秀、万木争荣的气象。还应看到,两种风格既有区别的一面,也有互

补的一面。上乘词作的风格即有偏胜,往往豪放而含蕴深婉,并非一味叫嚣,

力竭声嘶;婉约而清新流畅、隐有豪气潜转,不是半吞半吐,萎弱不振。辛弃

疾《沁园春》云:“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董士锡说秦观词云:

“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终不能到。”(《介存斋论词杂着》引)冯煦《六

十一家词选·例言》说:秦观、晏几道“谈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刘过词

为辛弃疾词“附庸”,“然得其豪放,未得其婉转”。可见峥嵘生妩媚、平易

清浅而深致永味,乃辛弃疾、秦观等豪放、婉约词的极诣。

六、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的宋代词坛

公元 960年赵宋政权建立后,先后兼并了各地割据的势力。耐人寻味的是,

西蜀、南唐政权虽为北宋所灭,可是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及南唐中主李

璟、后主李煜及大臣冯延巳的词风却深深影响着北宋词坛。特别李煜入宋以后

所作,正如王国维所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

而为士大夫之词。”王鹏运说李煜是“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矣。”所以李煜

在政治上是亡国之君,在词坛则无愧为开创一代风气的魁首。

北宋前期重要词作家如张先、晏殊、宋祁、欧旭修以至晏几道等,都是承

袭南唐、《花间》遗韵的,晏欧之词,甚至有与《花间》《阳春》(冯延巳词

集名)“相杂”者。然而试读他们的代表作,其气象高华而感情深沉,也各具

个性,“士大夫之词”的格调成熟了。尤其是晏殊之子晏几道,贵介公子而沉

沦下位,落拓不羁,其词“清壮顿挫”,更胜乃父,故论者以晏氏父子比拟南

唐李璟、李煜。柳永则是其时进一步发展词体的重要作者。他长期落魄江湖,

因在其词中更能体现一部分城市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能采用民俗曲和

俗语入词,善用铺叙手法,创作大量慢词。柳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宋

词的

㈩ 求助~关于词牌格律~

1.《声律启蒙与诗词格律详解》价格:¥ 25元(博库网购价是¥ 18.5元)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2005-09-01 第1版 2005-09-01 第1次印刷 开 本:32开 页 数:326页内容提要 全书共五章。第一、二章为“声律启蒙详解”。《声律启蒙》是我国古代的一本蒙学书(儿童发蒙用的教科书),其特点是全部选用常用的字、词和典故,编成分韵排列、平仄和谐、对仗工整、义理健康的联语,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使人们能于诵读中对我国古典诗词的押韵、平仄、对仗三个最重要的特点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性认识。大概正是因为这一点,《声律启蒙》作为学写诗词的入门书流传久远而不衰。此次整理,除将原文改排成简化字并添加标点外,还纠正了原刻中的一些错误,对其中难字的音义及典故进行了注释。
第三、四、五章为“诗词格律详解”。第三章讲解有关声律平仄和一般押韵方面的常识,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讲解与诗和词有关的格律常识。书后另有附录三种:《诗韵常用字简表》、《词韵常用字简表》《派入平声的中古常用人声字简表》,以方便读者查找选用。
当今欣逢盛世,经济繁荣,党和国家更英明倡导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作者特将在高校教授古典诗词二十余年的经验凝成此书,相信会得到广大古典涛词爱好者和学习者的欢迎。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声律启蒙(上)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第二章 声律启蒙(下)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第三章 声律韵律常识简介
第一节 声律
一、什么叫平仄
二、古典诗词中的平仄如何区分
第三节 韵律
一、韵、韵部和韵母
二、平水韵简介
第四章 诗律
第一节 古代诗歌发展概说
第二节 古体诗的格律
一、古体诗的句式
二、古体诗的平仄
三、古体诗的对仗和押韵
四、古体诗例读
第三节 近体诗的格律
一、近体诗的句式
二、近体诗的对仗
三、近体诗的押韵
四、近体诗的平仄
五、近体诗例读
第五章 词律
第一节 词的起源与分类
第二节 词牌、词谱与词名
第三节 词的格律
第四节 词谱释例
第五节 唐宋词例读
附 录
1.诗韵常用字简表
2.词韵常用字简表
3.派入平声的常用中古人声字简表
导语 全书共五章。第一、二章为“声律启蒙详解”。《声律启蒙》是我国古代的一本蒙学书,使人们能于诵读中对我国古典诗词的押韵、平仄、对仗三个最重要的特点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性认识,它作为学写诗词的入门书流传久远而不衰。此次整理,除将原文改排成简化字并添加标点外,还纠正了原刻中的一些错误,对其中难字的音义及典故进行了注释。第三、四、五章为“诗词格律详解”。第三章讲解有关声律平仄和一般押韵方面的常识,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讲解与诗和词有关的格律常识。书后另有附录三种:《诗韵常用字简表》、《词韵常用字简表》《派入平声的中古常用人声字简表》,以方便读者查找选用。备注: http://www.bookuu.com/kgsm/ts/2006/05/24/0935360.shtml2.《诗词格律》 作者:王力价格:¥ 25元(卓越网购价是¥ 18.5元)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24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内容简介这本《诗词格律》所讲的诗词格律,大部分是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有一些地方是着者自己的意见。由于它是一部基本知识的书,所以书中不详细说明哪些部分是某书上叙述过的,哪些部分是着者自己的话。《诗词格律》着重在讲格律,不是诗词选本,所以对于举例的诗词,不加注释。所引诗词的字句,也有版本的不同;着者对于版本是经过选择的,但是为了节省篇幅并避免烦琐,也不打算在每一个地方都加上校勘性的说明了。
这一本小书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试图简单扼要地叙述诗词的格律,作为一种基本知识来告诉读者。
关于诗,着重在谈律诗,因为从律诗兴起以后,诗才有了严密的格律。唐代以前的古诗是自由体或半自由体,还没有形成格律,所以不谈。至于唐代以后的古体诗,虽然表面上也是不受格律的限制的,实际上还是有很多讲究,所以不能不谈,只不过可以少谈罢了。
词和律诗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所以先讲诗,后讲词。有时候,诗和词结合起来讲述。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一节 韵
第二节 四声
第三节 平仄
第四节 对仗
第二章 诗律
第一节 诗的种类
(一)古体和近体
(二)五言和七言
第二节 律诗的韵
第三节 律诗的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二)七律的平仄
(三)粘对
(四)孤平的避忌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六)拗救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八)古风式的律诗
第四节 律诗的对仗
(一)对仗的种类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对仗
(三)首联对仗
(四)尾联对仗
(五)少于两联的对仗
(六)长律的对仗
(七)对仗的讲究
第五节 绝句
(一)律绝
(二)古绝
第六节 古体诗
(一)古体诗的韵
(二)柏梁体
(三)换韵
(四)古体诗的平仄
(五)古体诗的对仗
(六)长短句(杂言诗)
(七)入律的古风
第三章 词律
第一节 词的种类
(一)词牌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第二节 词谱
第三节 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
(一)词韵
(二)词的平仄
(三)词的对仗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第一节 诗词的节奏
(一)诗词的一般节奏
(二)词的特殊节奏
第二节 诗词的语法特点
(一)不完全句
(二)语序的变换
(三)对仗上的语法问题
(四)炼句
结语
附录一 诗律馀论
附录二 诗韵举要
附录三 词谱举要备注: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sr_1_1/479-0014828-8523932?_encoding=UTF8&s=books&qid=1258598956&asin=B002B3XPZ6&sr=8-1
3.《详说对联》(这一本我是在新华书店买到的) 市场价:�0�646.8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页码:539 页内容简介本书融学术性、鉴赏性、实用性于一体,是集对联艺术之大成的通用型书籍。
全书由“联艺探略”、“联苑佳话、“联英荟萃”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对联艺术的演进历史和对联创作、鉴赏的基本技法、知识;第二部分选辑了近300则有关奇联妙对的逸闻趣事;第三部分汇集了18类、3000余副古今优秀对联,内容兼顾传统精典和现代实用对联,涵盖古今有关工作生活和文艺创作的方方面面;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最后还为读者准备了l00个富于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难联绝对,以方便对联爱好者一试身手。 目录 第一编联艺探略
第一章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对联的种类和功能
第三章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第四章对联的结构和形式
第五章对联的修辞和用字技巧
第六章对联的横额及用语
第二编联苑佳话
第三编联英荟萃
传统经典对联集锦
现代实用对联精选
古今难联绝对撷奇
附录一:联律图谱
附录二:学对歌诀
附录三:对联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