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政史地生小知识
扩展阅读
kfc儿童套餐多少钱 2025-01-23 23:07:46

政史地生小知识

发布时间: 2022-07-01 07:01:53

1. 高一政史地知识重点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
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词解释:替代品是指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物价总体水平)
⑴、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C、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⑵、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2、消费的类型
(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
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
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
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
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
天.

第二单元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
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
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
置偏南.(图2.15)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环流(图2.18)
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
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
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
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决策机构
外朝执行机构
尚书台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宋二府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
隋唐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元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全
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
1、基础:梭伦改革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3、积极作用: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极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的弊端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2、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光荣革命:1688年
2《权利法案》:1689年。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同而不治”的地位
3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作用:
国内影响:提供保障、稳定社会、走入民主、树立模式;
国外影响: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响。
3、特点: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征性
的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2. 初一下学期 政史地生 的全部知识点~~~

1.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是 4400 万 km2,该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 离最长的大洲. 2. 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日本的国土面积是 37.8 万 km2,人口有 1.27 亿(2000),首都是东京,经济:由于该国 缺乏矿产资源,因此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成了加工贸 易型的经济. 4.日本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5.欧洲西部的三大地形区是:北部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山为主的山地,中部是西欧平原和波德 平原为主的平原区,南部是阿尔卑斯山系为主的山地延伸到三大半岛. 6. 巴西的传统节日是狂欢节,节日期间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7.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有两种: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热带 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8.美国共有 50 个州和一个首都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其中的两个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和夏威 夷州.人口有 2.82 亿(2000), 面积是 937 万 km2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9.世界上着名的工业密集地带是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南到意大 利. 10. 巴西有世界现已建成最大的水电站是伊泰普水电站,是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 11. 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 300 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分为 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主的平原;西部:宽广 平坦的高原. 12.俄罗斯的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北美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英语.拉丁美洲的人种以混血人 种为主.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属于(淡,咸)淡水湖. 13.南极特有的鸟类是企鹅.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磷虾.北极的主要动物有北极熊.俄罗 斯的气候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北冰洋沿岸是终 年严寒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其中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稠密,以莫斯科 为中心呈放射状,主要承担内河航运的河流是伏尔加河. 14. 美国农业的特点是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和农业生产专门化. 15. 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该盆地所在的大洲号称"高原大陆""热带大陆".该盆地内 部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俄罗斯管道运输的主要对象是石油和天然气. 16.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其中东南沿海最为稠密. 人口有 1.70 亿 (2000 年).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是 70%以上. 17.东南亚的主要物产:稻米:缅(甸),越(南),泰(国).橡(胶)油(棕):泰(国),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椰子: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18.南亚有两条河流,位于印度境内的是恒河,另一条是印度河,位于巴基斯坦国境内.南亚 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一年分三季: 3~5 月为热季, 西南季风尚未来临, 高温少雨; 6~10 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 80%~90%,湿热多雨;从 11 月~ 次年 2 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 19.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国是印度,2000 年人口已达到 10 亿. 南亚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印 度教,伊斯兰教.印度 80%的人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97%以上的 人口为穆斯林. 20.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被誉为"白金之国"的国家是乌兹别克斯坦. 21. 马来西亚的锡矿产量居世界首位.被称为"花园城市"的国家是新加坡. 22.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 岸地区.中东地区是世界着名的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三大宗教的 "圣城"是耶路撒冷. 23. 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湄公河三角洲.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东 南亚的范围由两部分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4.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多瑙河,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南极地区的气 候特点是干燥,严寒,烈风 25.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巴西.该国的首都是巴西利亚.世界最小的大洲是大 洋州.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有鸸鹋,袋鼠,鸭嘴兽,树袋熊,针鼹. 26.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世界 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27.南极的主人是企鹅. 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 层的厚度多 1720 米.南极洲面积 140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 2350 米,是世界上平均海 拔最高的一个大洲. 28.南极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南极的暖季,即每年 11 月~次年 3 月.这时正是南极的极昼 (极昼,极夜).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是 1708 万 km2 . 29.被誉为"美洲大陆的地中海"的是"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北美五大湖 的成因是冰川作用.北美的气候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0.印度尼西亚的首都是雅加达.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 群岛. 31. 巴西是世界上着名的热带面积最广大的国家.巴西有三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产 量居世界 首位,是咖啡,剑麻,香蕉,蔗糖. 32.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 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33 .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美国有世界第四长河是密西西比河. 日本的 海岸线曲折. 34.印度纺织工业中心中,麻纺工业中心 是加尔各答; 棉纺工业中心孟买.俄罗斯的首都 是莫斯科. 35. 欧洲西部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 70%以上,两个世界着名的"乳畜大国"是荷兰和丹麦. 36.世界最高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生活在美洲地区的土着居民是印地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玛雅文化. 37. 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地区. 首都是 堪培拉. 最大的城市是悉尼. 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38.亚洲的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 多的国家是印度.目前人口已达到 10 亿. 39. 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的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众多,火山,地震频繁.气候以温带 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森林,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40.日本的领土由四个岛屿组成,是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日本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 原,位于本州岛上. 41.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上跨经度 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伏尔加河注入里海. 42.印度从气象灾害看,旱涝灾害频繁,原因是该国的气候主要以为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亚 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 最广. 43.欧洲共有四个大的半岛,地中海沿岸有着名的三大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 尔干半岛;北部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意大利所在的半岛是亚平宁半岛. 44.非洲最大的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日本最高的山是富士山,属于活火山. 45.我国已在南极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和中山站. 46.俄罗斯有俄罗斯位于北极圈以内但终年不冻的港口是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的原因是受 惠于北大西洋暖流.该国有丰富的资源:淡水资源(贝加尔湖),森林资源(亚寒带针叶林 世界最广),矿产资源(石油,黄金,有色金属). 47.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在亚马孙 河流域. 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 48.俄罗斯最大的海港是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太平洋沿岸的海港是符拉迪沃斯托 克. 49.世界上东西跨度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达 1 万多千米.俄罗斯的两个农业区是伏尔加河 流域和顿河流域. 俄罗斯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西部平原广大, 河网密布; 东部山高谷深,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50.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的重要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口增长 速度快(快,慢),居世界第一. 51.撒哈拉以南的经济属于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人口,环境,粮食三者成为 当地发展经济 重点考虑的问题. 美国的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10%,平原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52.欧洲西部的面积是 500 万 km2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绝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 53. 中东地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埃及的首都是开罗.长绒棉的产量 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54. 欧洲有世界上最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沿岸的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 55. 北美的土着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其中印第安人属于 黄色人种.通常所说的波 罗的海沿岸三国,是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56..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日本的四大岛中,位于最南 边的是九州. 57.世界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黑种人的故乡在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 58.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是三种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的"王国".拉 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如巴西占到全国人口的 40%. 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 脉是安第斯山. 59.德国首都是柏林.巴西首都是巴西利亚.英国首都伦敦.法国首都巴黎.美国首都华盛 顿. 60.欧洲西部的工业属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在发达国家中占主导地位. 61.俄罗斯位于两个平原之间的地形是乌拉尔山.位于高原和山地之间的河流是勒拿河. 62.与我国相邻,而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如果在地球上选一个地点,要求 四面朝北,应应选在南极极点. 63.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中东地区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水资源. 最丰富的资源是石油资源. 64.青藏高原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季风性,海洋性.阿拉伯 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或中东地区). 65.日本的四大岛中,最大的岛屿是本州.日本以哪种经济为主加工贸易型经济.马六甲海 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洋. 66.中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以温带草原气候为主.中东地区的主要人种是白种 人. 67.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是 南非. 被称为美国"黄金水道"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 世 68. 界上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俄罗斯.美国人口稠密的地区是东北部的五大湖地区. 造成 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范围广的主要因素是西部高山的阻挡. 69.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两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形成原因是冰川作用.五大 湖的成因是冰川作用. 70.世界上目前无人定居的大洲是南极洲.日本是一个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 是因为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 71.地形以平原为主的大洲是欧洲. 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 高的大洲是南极洲. 72. 南亚的地形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为主的山地;中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 平原为主的平原区;南部:德干高原为主的高原. 73. 东南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是终年高 温多雨.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沙漠分布于:非洲北部 . 74. 1995 年~2000 年世界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是 1.3%,亚洲是 1.4%,2000 年世界总人口 是 60.55 亿,亚洲的总人口是 36.8 亿.如果 2001 年世界增加 100 人,则亚洲增加的人口 数量是 66 人. 75.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尼罗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其 长度是 6600km.当北京时间(东 8 区)是 14:00 时,莫斯科(东 3 区)应该是:9:00 . 76. 将澳大利亚三大地形区逆时针旋转 900 ,与印度国家地形最为相似.印度最大的工业 区分布在 东北部. 77. 美国最大的城市是纽约,"汽车城"是指底特律,钢都是匹兹堡.飞机制造中心是西雅图. 78.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 口".位于马来半岛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亚, 东南亚各港口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最短海上通道. 79. 被誉为俄罗斯人"母亲伏尔加"的河流是伏尔加河,全长 3600 千米,是欧洲第一长河. 航运价值很高.通过运河,该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 通航". 80. 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在欧洲西部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洲联盟(简称欧 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总部设在美 国纽约. 81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从红海经地中海 再到黑海依次经过的运河和海峡是: 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 82.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条件是: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10%;平原占 全国一半以上; 河流较多, 湖泊集中, 平原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东部降水多, 光热条件好. 83. 在美国,被称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是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世界唯一独自 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是:澳大利亚. 84. 北美洲的土着居民是印地安人 .淡水储量最多的水体南极冰川.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 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法国发电量中核电的比重高达 70%以上. 85.法国的工业很发达,重要工业资源煤,铁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汽车,飞机制造为主 体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服装,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86.美国的三大地形为,东部:阿巴拉契亚山为主的山地,中部:中央大平原,西部:落基 山等为主体的山地. 87. 北美外来移民中 80%以上的是欧洲人及后裔.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是法国.俄罗 斯森林资源丰富,有世界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 88.世界上被称为"火山国"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由于该国地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 跃,多火山和地震,这三大板块是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89.从大洲与地区看,玉米的原产地是北美洲.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埃及是一 个地跨哪两大洲的国家:亚洲和非洲 . 90.法国巴黎的象征: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罗浮宫.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区. 91 美国城市的篮球队芝加哥公牛队,休斯顿火箭队,西雅图超音速队,底特律活塞队.世 界陆地最低洼的地方是:死海沿岸. 9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各大洲地形特点各异,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造 成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范围广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和地形. 93.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我国在那里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同被伊 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教徒奉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94.习惯上,被我国称为"南洋群岛"的是指东南亚地区的:马来群岛 .各大洲中经济最发达 的大洲是:欧洲.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 9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两侧有许多崖壁陡峭, 幽深曲折的峡湾, 形成原因是 : 冰川作用而成.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 96.通常所说的波罗的海沿岸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 ,爱沙尼亚 . 97.美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 :东北部地区.北极地区的土着居民主要是因纽特 人(爱斯基摩人). 初一级地理第二学期复习提纲 1, 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 低;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余的气候类型都有.欧洲主要的 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亚洲和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分别 是湄公河和多瑙河;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为由中间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欧洲河流有河流 短小,水流平缓,水量丰富,支流众多的特点.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最大的湖泊 是里海,海拔最低的湖泊是死海,最咸的湖泊是死海.亚洲人口占世界的 60%. 2, 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有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三条重要的纬线穿过它.非洲的 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 高原大陆.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为刚果盆地,最大的沙漠为撒哈拉 沙漠,最长的裂谷是东非大裂谷.非洲最高的山峰是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非洲 以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刚果河与尼罗河对比那条河流比,尼罗河较长,但刚果 河的水量比较多, 这是因为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区, 而尼罗河流经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 区.非洲物产丰富被誉为富饶大陆,黄金,金刚石,铬铁矿,磷酸盐等矿产产量和储量居世 界前列.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出口的经济作物主要是咖啡,可可,剑麻,花生,棉花,棕 榈油等.非洲的人口和粮食问题突出. 3, 北美洲的地形可以分成西部山脉,中部平原 和东部高原山地三部分.南美洲主要出口 热带的作物.课本 P32 的表格有要记住. 4, 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个部分.中南半岛的地形有山河相间,纵列分 布特点.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特点为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对农业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其主要的特点为终年高温 多雨,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时播种,全年收获.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马六甲 海峡因为处于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处, 所以被人们称为沟通亚洲和大 洋州,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泰国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分别是天然橡胶 和棕榈油.菲律宾出口最多的作物是椰子和椰油.东南亚主要的稻米出口国有泰国,缅甸和 越南.马来西亚的矿产居世界首位的是锡矿.新加坡的华人和华侨最多. 5, 南亚的地形主要分为北部高山,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三个部分.加尔各答和孟买分别 以麻纺织和棉纺织工业部门为主,因为那里盛产黄麻 和棉花.课本 P43 图 2—13,这是热 带季风气候,其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干季,雨季和凉季,干季和湿季分别吹东北和西 南方向的风,容易发生旱涝灾害,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 产业部门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6,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霍尔木兹海峡沟通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 为主,以色列的灌溉技术先进.主要的特色农产品是椰枣.主要的民族为阿拉伯人,主要的 宗教是伊斯兰教.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圣城.伊斯兰教的圣地 在麦加城.课本 P51 图 2—24,记住:西运和东运的三条石油运输路线,西亚的石油产量, 储量,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的 1/4,1/2 和 3/5.西亚产石油最多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 7,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欧洲大部分为发达国家;荷兰,瑞士,丹麦的特色产业分别是花卉, 钟表 和畜牧业.课本 P56 活动题. 8, 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个大洋包围.南极洲的气候特点为酷寒,干燥, 烈风.最显着的景观是冰山.浮冰会对航船构成威胁.两极的代表动物分别是企鹅和 北极 熊.北极的土着人种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中国分别在 1985 年和 1989 年时候,在南 极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两个科学考察站. 中国科学考察队到南极考察最好选择在冬季, 因 为它位于南半球,季节与我们相反.在南极洲发现了煤炭资源,说明了原来南极洲位于热带 或温带,有大片森林. 9, 课本 P69 图 3—8,记住: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岛屿,日本海,太平洋,濑 户内海,朝鲜海峡,津轻海峡,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六个工业城市,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分布在那里是因为便于进口原料和出口 工业产品.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占全国面积的 3/4,最高的山是富士山,它是一 座火山,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是因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它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和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具有海洋性的特点.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为便利的海运,发达的 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效率的管理;不利的条件为缺少矿产资源.主要的贸易对象是美 国,中国和欧洲. 10, 埃及跨了非洲和亚洲两个洲.其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 候.沙漠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90%.主要的旅游景点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埃及的农业主要集 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长绒棉. 11, 俄罗斯跨了欧洲和亚洲两个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地势具有东高西低特点,以平 原地形为主,平原面积占 70%.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有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 爽的特点.河川水量居世界的第 2 位,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淡水量最多的湖泊.森林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1/3,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石油的开采量居世界第 3 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 2 位.欧洲部分的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和圣彼得堡工业区, 亚洲部分的工业区主要有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因为矿产 资源丰富.在波罗的海,北冰洋,太平洋沿岸分别有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 克港口.现在俄罗斯重点开发西伯利亚地区. 12, 法国的领土轮廓呈六边形.地势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占全国面积的 4/5.是欧洲出口小麦农产品最多的国家.主要旅游景点. 13, 课本 P84 和 P87 图 3—31,3—36,记住: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加拿大,墨 西哥,落基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纽约,芝加哥,匹兹堡,底特律, 休斯敦, 西雅图, 旧金山, 洛杉矶的位置, 以上几个城市分别以最大的城市, 铁路交通中心 , 钢铁工业中心,汽车工业中心,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飞机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硅谷), 好莱坞,迪斯尼乐园产业部门为主.美国共有 50 个州 ,两个海外州是夏威夷州和阿拉斯 加州. 美国的农业具有现代化和专门化的特点. 主要进口的农产品为咖啡, 天然橡胶和可可. 农产品以小麦,大豆,玉米,乳肉为主.美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 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美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是 出口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咖啡和纺织品最多 的国家. 美国人口的稠密区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 稀疏区分布在西部高山和高原地 区. 14, 巴西主要由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两个部分组成.亚马孙河发源地于安第斯山脉,注 入大西洋,长度居世界第 2 位.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是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年降水 量 2000 毫米以上,南北是高原西部是高山,有利于河水的汇集.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分 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其面积正在不断缩小, 最主要的原因是垦荒.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机械 化程度较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剑麻,蔗糖,香蕉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 首位.铁矿储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15, 澳大利亚面积居世界第 6 位,独占澳大利亚大陆.东,中,西分别以山地,平原 和 高原地形为主.艾尔斯巨石在西部高原.中部平原又叫大自流盆地,自流井的水只能用于牲 畜饮用.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 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的动物为袋鼠, 考拉,鸭嘴兽,针鼹,鸸鹋,袋狸.澳大利亚因为盛产羊毛和铁矿石被称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 这是因为那里气候温暖湿润,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16, 记住:埃及——开罗,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澳大利亚——堪培拉, 英国——伦敦, 法国——巴黎, 德国——柏林, 比利时——布鲁塞尔, 荷兰——阿姆斯特丹, 西班牙——马德里, 意大利——罗马, 日本——东京, 马来西亚——吉隆坡,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的首都.

3. 怎样快速复习政史地生

政治
1、以热点带考点继续巩固教材

热点是背景,教材是落脚点。热点的面不要铺得太广,找准一两个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用教材知识去分析才是关键。

2、热点整合明确考向

目标:第一,了解政治学科综合题(第38题)可能涉及的重要热点(年度内主要热点),进一步吃透它,并寻找高考切入点(大背景,小切入)。

第二,了解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交叉的热点问题(长期热点)明确文综大题(第39题)的大体方向。我认为,大体方向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区域协调、对外经济政治关系上出题的可能性较大(注意找寻切入点)。

方法:第一,精炼材料;第二,整合落实。3、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方法:第一,选取典型的文科综合模拟试题进行训练;第二,政、史、地三科老师精心编制三到四套文综试题进行训练;第三,做两套2005年高考文综试卷。

在这一过程,要针对选择题和综合题进行解题方法指导。

例如综合题的解答,第一,了解出题的意图。第二,要分清试题设问的类型。一般有认识类(如何认识、理解、看待、有什么意义等)、归纳类、演绎类(如何体现)、图表类。第三,明确答题的基本要求。第四,答题要规范:①答案段落化;②段落要点化;③要点条理化;④语言科学化。

4、在5月份,将全国4、5月份的模拟试题中政治综合题,文科综合题(有代表性的)按专题分类整理,印发给学生,给学生“脸熟”的感觉,注意分类后给出解题可能使用的一些关键词。5、回归教材,不丢基础分。

5月中下旬,用10天左右的时间,带着学生重温教材,进一步落实主要考点的主干知识,辅之以必要的基础题目进行训练。

历史
一、文综卷历史命题的基本原则

1.学科知识:重视基础知识,但更偏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程度;

2.学科能力:突出学科能力,但更注重考查学生利用学科基本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创新精神:鼓励创新,但更关注学生综合意识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4.命题立意:能力立意和问题立意并重;

5.历史学科特点:遵循历史与现实、史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以史为鉴”的教育思想,要求用历史学科术语阐述和论证学科问题。

二、专题复习的方法

1.纵向延伸:

整理有关历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发展过程,突出其阶段性历史特征。要注意前伸后移,时间上贯通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内容;

2.横向拓宽:

从分析各专题的阶段特征入手,理解形成有关特征的背景和影响,重点说明各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中外史比较:

将有关专题的历史现象与同时代其他地区的同类现象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有关现象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4.学科联系:

从本专题所涉及的历史现象的性质出发,寻找与政治学科和地理学科的结合点、发散点,指出综合的思路和途径;

5.专题训练:以高考试题为模式训练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热点问题复习

1.复习目标

认识当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与焦点问题,形成对这些问题的知识和认识准备,学习解答跨学科试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关注国家人类命运的历史意识和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复习方法①提出问题(社会的热点问题与生活问题);②确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目标;③梳理与问题有关的学科知识;④设计和练习有关综合能力试题;⑤提示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4. 怎样学好史地生政

想要学好政史地,首先想到不是走什么捷径!要紧靠书本,把书本的每项知识都要落到实处,打好基础,要把看这些科目的书本转变成一种本能,没事的时候就要拿出来随便看看,即使是在无心的时候看,把书拿出来随便翻翻一番,也能在下意识起到一种潜移的记忆作用!基本上要达到这种境界,问题出来,就要知道这个问题来源于书本知识的哪一处,再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总结出答案!总之就是只有把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了,才能去向更高的层次拓展,看一些有用的政史资料,了解背景,才能把这几门课程学好!特别要提出的,学习地理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地图,多看看地图在自己心中形成一定空间概念!学好地理也就不那么困难了!同时,在做到这一些的时候,还要多想想为什么要这样,答案是怎么来的,要思要做!其实做到这一点很简单的,并不需要很多的时间!
告诉你一方法,在面对考试的时候,这些科目就要敢于去写,只要不写的太偏,其实拿高分都是比较容易的!
补充一点的就是,作答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角度的把握 啊 !

5. 怎样才可以学好政史地生的,我是初二的

史地生政不同的知识点需要用不同的记忆方法,记住一点联想记忆是基础,刚开始不行,习惯了这种记忆方法之后会越来越快,而且不容易忘记,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知识点的记忆思路

6. 史地生是什么,政史地生平时要学吗

想要有效复习初一史地政生,建议从以下方面做起:一、具体学科具体分析:历史、政治、地理、生物每一个学科都有一定的学习方法,有的或许死记硬背就能搞定,但有的需要查资料、勤思考才是真正的答案,所以要灵活运用,巧妙记忆,特殊问题特别对待。二、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和学习方法:史地生政这些学科的知识看起来似乎都是很直观的,通过背会就能解决问题的,但是要结合实际去记忆,历史需要有很强的时间线索,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合起来记忆,地理要多动手,在记忆的时候多画图来帮助记忆。只要是为了掌握各种知识点,可以用上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积极主动地应对学科中的各种问题,成绩就一定会有所提高的。三、不同类型的学生复习运用不同的对策: 1、扎实学习型:平时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作业,但是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属于被学校和老师忽视的那一拨人。成绩不上不下,就连学生都认为自己就是中等生的料,家长干着急,也没办法。解决方略:扎实学习型学生其实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针对这一类型,在临考前,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测试,进行学习点排查,找出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重点“攻关”,使之转化为提分点。临考复习切忌没有主次,刻苦“苦”错了地方。 2、聪明马虎型: 活泼好动,天资聪慧,理科竞赛总是拿奖,但是一到平时考试,却总是错题百出,成绩差强人意。有劲不知怎么使,自己也很苦恼。解决方略:正确的备考办法是,总结几个平时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把基本概念弄清楚,同时多找几遍例题,把常规解题思路理解透彻。另外,为了减少考试的出错率,临考前可以适当多做几套模拟题,同时注意要重视检查,只有认真对待,做到会的题一定不丢分,才能真正提高准确率。 3、考前突击型: 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考前为了应付家长总是“临时抱佛脚”,突击的效果可想而知。为督促该学生,家长可没少操心,恨不得天天盯着孩子学习。学生也想学,可心就是沉不下去。解决方略:正确的备考方法是,对于几个主要的题型进行重点复习,宁可不覆盖所有知识点,把主要的知识点学透。这样不仅考试成绩会提高,而且会对未来的学习带来好处。从长远来看,要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孩子自学的积极性,通过多方的督促,共同创造一个有明确学习目标、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7. 初中政史地生怎么学习

初中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两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该学科以其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见长,内容涉及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城市、交通、物产等。根据调查,有部分初中生反映该门课难学,并存在偏科现象。其实,学习地理只要掌握其中技巧很容易学好,特推荐几种学习方法。

一、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部分初中生学地理还没养成看地图的良好习惯,只是死记硬背文字部分,结果课本背得很熟,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了看图。初中地理考试有60%的内容来自地图,因此,在学习时应多看地图,将河流、城市、矿产都落实到地图上去,并从地图中找到它们的位置。事实证明,看各省地图效果好于看分区及全国地图,如学习中国地理“华北地区五省二市”时,可逐个省学习,以山西省为例,其形状似平形四边形,主要河流有黄河、汾河、省会太原,煤矿有北部的大同,中东部的阳泉,临近省份分别为:北临内蒙古、西临陕西、东临河北、南临河南。可用相同方法去学习其他省份,只要各省地理知识掌握了,中国地理也就学会了,学习世界地理也是如此。

二、自编顺口溜记忆

地理知识内容繁多,又缺少连惯性,学习时往往是记得慢、忘得快,如编个顺口溜识记,则会记得快,忘得慢。如南亚地理中,讲到印度的物产有:棉花、黄麻、甘蔗、花生、茶叶,可编为“棉麻折花茶”、(“折”指甘蔗),黄河流经的省份可编为“青川甘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和豫鲁”,也可编为“青川甘为宁蒙山,西和东。(“为”是添加字,“山”指山西,“西”指陕西,“和”指河南)。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有些地名编顺口溜应按顺序,如多瑙河、湄公河流经的国家,黄河、长江流经的省份。

三、学会抓重点

有的章节内容虽多,但重点内容少,学习时,只要抓住重点,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东南亚地形复杂,可用8个字概括,即“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东北三省的气候可用4个字概括,即“长冬短夏”。

四、注意看地图的“形状特征”

如湖南、江西二省的形状像一对兄妹,越南的形状像一根扁担挑两筐等。考试中,看图填空部分有些学生竟看不出地图画的是哪个国家,哪些省份,以致于失分,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看地图的形状特征。

学会以上识记方法,会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用更少的时间学会更多的内容,变薄弱学科为优势学科,腾出更多时间学习其它各门课程。
生物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生物关系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等。

1.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报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等、花冠、雄蕊、雌蕊。

(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崎,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2 .做笔记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着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3.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4.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用的几种。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另外,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一要联系自然实际;二要联系生产实际;三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科目不仅需要学习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另外,还要课后自己补充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另外还要作适量的习题。但最为重要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最有效的记住,用理解记忆和联想记忆的方法,一般,自己理解的知识,更有深刻的映像,很清晰的思路,作习题是为了巩固概念,加深自己的映像,使得自己的知识更加的牢靠。一般,高二上学期的生物课,记忆性的东西较多,这些都是最为基本的知识,你只要对基本的概念理解到为就可以了。而下半学期理论性的东西较多,不仅需要记忆,还要增加适量的习题,特别是算概率的题目,还有DNA的复制那几章,需要用作习题的方式来帮助理解。高三时,要特别的注重实验,注重实验的一般的研究角度和入手的方法,分析误差的常规的方法,作适量的题目,对实验更加熟练,了解实验的类型,但是,课本是很重要的,不要为作题而作题,还是要回归到课本上。总之,学习方法是自己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因人而宜。生物学其实很简单,重要你用心学,一定会学习的很棒的,加油吧,祝你成功!
历史
一、阅读

阅读是理解、记忆和运用的基础,即学好历史的基础。怎样才能使阅读迅速而有效呢?

首先要有目的,有问题。如阅读教材目录以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这是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这是在微观上把握历史;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有助于对主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综观近年高考题,教材小字名义上是阅读教材,不做考试要求,而实际高考大纲中却强调把握知识体系,意即在知识系统中的内容都在考查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题中总不断出现小字部分内容。因此在阅读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释和图表内容都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复习,完整把握历史知识。如世界近代史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正文中指出“随着殖民地问题上冲突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小字中用三百多字的篇幅,外加两幅图和一段材料,来补充说明了英德矛盾激化的原因和冲突表现。又如中国古代史上“北宋科举制发展”一目,正文只对其积极作用进行论述,在小字中则补充了北宋科举取士过多导致“出现官吏多而杂的局面”这一消极影响。

其次是阅读中要掌握正确方法。阅读中要抓住关键词以认识历史发展的程度、了解历史事件间的相关联系: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社会的改造经历了“初步”、“进一步”、“彻底”等阶段;如《九国公约》签订,“又要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抓住“又”字就能将近代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阶段性和相互关系发掘出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相互争夺-共同支配-日本独占-共同支配”的历程;抓住对比词,以把握同类事件的个性和共性,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抓住句中“不同方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几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那么“不同”表现在哪里?为何会有这种不同?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各国的特点;结果是一样的,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本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要在阅读中明确历史结论中各点的逻辑关系,如中国古代史上科举制的意义评价内容较多,正确的理解思路是:首先改变的是前代门阀垄断仕途的九品中正制,所以有“抑制门阀的作用”;其次与九品中正制相对比,门第不高的地主知识分子也能入仕为官,“扩大了官吏来源”;第三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同点在于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第四因主管科举考试的是中央政府,改变了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把持人才选拔和官员任命权的局面,且选拔的大部分是有才能者,所以“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第五,这一制度“为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第六科举制也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而忽视实用性学问的消极影响。这样从官吏来源(前两点)到选拔方式(第三、第四点)再到影响(第五、第六点)就可以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二、记忆

历史学科是记忆为主的科目,如何才能牢固准确地记忆历史基本知识,以利顺利复现和运用呢?

第一,要理解记忆,不要单纯地机械记忆。高中历史理论性较强,抽象概念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理解历史结论中每一句话的内在含义,每一层次间的逻辑关系。如世界近代史中“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评价,就要将四句话的简短结论分解成:①地位“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标志“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其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又包括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和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间的贸易关系。③积极作用“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有利于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相互促进。④消极影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商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这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在贸易双方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必然会逐步加深双方间的矛盾。

第二,要在整体知识的联系中记忆,不要零星孤立地记忆。历史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如因果联系、并列联系、对比联系等。将历史知识分类归纳在一起,形成知识链,记忆更深刻牢固。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繁杂,最易记混记错,但将其分为割地、赔款、通商、关税、军事和宗教等类别归纳记忆,则效果大不相同。

第三,提倡巧记,切忌死记。巧记是指运用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的一些方法帮助灵活记忆知识,如口诀记忆、谐音记忆、联想记忆等。

三、理解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是正确运用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重要前提。

一要正确分析历史结论。如前所述。

二要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如中国古代史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评价问题,教材中并未明确表述,但在讲秦汉统一的实现和巩固过程中,在秦汉、隋唐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每分析其成因时都要提到国家统一强盛,强大的中央集权无疑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所以封建社会前期这一制度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文化专制,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科技落后于西方,显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整个社会进步,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三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横向关联与纵向归类相结合。近年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中每有一道历史科材料题,有时问题涉及古代到当代几千年,如2003年高考文综第37题,从秦汉到国民政府时期的抗战,再到当今对长城的作用评价,历史跨度非常大。又如04年春季高考题第37题考查了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和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及在美国的运用。此题时间跨度不大,都在17-18世纪范围内,但却涉及三个国家,这是一道横向联系题。同时围绕三权分立问题对每一位思想家的观点及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情况设问,每一知识点都必须有明确认识才能正确回答。此题体现了横向宏观与单个知识点微观相结合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会从宏观角度横向联系和纵向归类历史知识,整体宏观与细点微观相结合认识历史。正确理解历史知识还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如辩证观点、联系观点、发展观点、阶级观点和实事求是观点(又称历史观点)。

四、运用

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准确的历史知识,还要在做题中学会正确运用已有知识。

有的同学自认为书读得已经很熟,但一做选择题就错误多多,这除了没有真正掌握好知识的原因外,还有不认真审题,不会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对号甄别判断的因素。要做好选择题首先要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全面弄清问题中每句话、每一个关键词语的要求,再在选项中逐一对号判断即可顺利找出正确答案。

更多的同学是害怕做非选择题。现行高考题的非选择题型中最主要的就是材料解析题,其次是简答题。做材料题过程中建议同学们先从读高考题入手,以高考题答案做典范,学习高考题答案的简明扼要特点,然后再独立做材料题。为节省做题时间,最好采取以下步骤:第一,先浏览材料梗概,确定问题的中心和主题,以求尽快集中注意力于问题中心。第二,仔细审阅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是什么,还有什么知识需要到教材中寻找和借用;第三步是组织答案,这也是同学在答题中出错最普遍的,读完题就依据材料和教材知识匆忙下笔,这时因下笔匆忙而思路不清,便会出现丢三拉四的毛病。所以在第三步千万要记住,先整理一下思路,先答什么,后答什么,怎样使答案语言更简明。俗语说:想得清的人才能说得清,而做题中想得清的人才能写得清。想清楚之后再做答案,正所谓下笔如有神。简答题答题过程与材料题相似,此不赘言

政治首先要熟悉课本内容,针对重点和次重点熟悉。先把所有课本的目录看一遍,知道每本讲什么。然后分块,每个标题下面都有几个问题,有的是重要的,把它们用特殊的标记下,有空的时候多看几次。这样考试的时候熟练就不会心慌而且准确率高。然后练习也要跟上,第一轮一般都实针对专题做问答,这个题一般都只考单一的知识点,这个环节要做好,因为这是基础,到后面综合的时候才有提高的空间。这些基础做一些感觉不错后要做综合的题,就是一道大题体现很多不同本书的知识点,做了才会打开思路,考试的时候想得就全面了,而且找起书来也快。点不是写越多越好,要写关键和主要的才能拿分,去分析题目和材料的关键字。最后老师一般都会做重点和热点的专题,一定要抄下来,然后看几遍,有时间的话也看下相应的题。政治其实不难,你要每天给它一点点时间,哪怕只有一点点,就会提高对课本的熟悉度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大题一般考意义和怎么做的比较多。怎么做主要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等角度展开,不要漏了,很容易失分。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8. 初中怎么学好政史地生

摘要 一:同步听课法

9. 关于史地政生的学习方法及窍门。

死记硬背肯定不行,特别是你越是想记住的时候,越是会忘记。历史你可以通过多看一些史记类的书籍或者电视剧,政治可以多看看新闻和报纸啊,地理和生物你可以多出去走走,多看看那些神奇的大自然,探秘类的节目。兴趣

10. 高中文综知识点和重点总结(政史地)

1、高中文综学习,需要阅读、理解、记忆、掌握运用的知识较多,一定要提高学习效率。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条理化清晰的内容,杂乱的知识点一头雾水,那么你就需要学会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点;你可能擅于听老师讲,自己看书效率低下,那么你一定要抓住上课有限的时间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边听一边勾勾画画写写,纯粹的听纯粹的看都不会让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学习上的一些特性,这样才能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

2、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眼脑直映”式的学习、复习方法。速读记忆的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在学习之后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学习中还要学会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