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八上数学第二章知识点
扩展阅读
发抖音歌词怎么整上去 2024-09-21 00:26:40
零基础怎么写古言 2024-09-21 00:18:11

八上数学第二章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2-03-12 23:57:31

A. 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章达标试卷 点拨训练

网络文库首页
|
下载客户端
|
网络首页
|
登录注册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网络文库

首页
分类
教育文库
个人认证
机构专区
开放平台
手机文库
我的文库
网络文库
教育专区
初中教育
数学
上传文档

+申请认证
文档贡献者

冯青松
中级教师
1327 119885 4.0
文档数 浏览总量 总评分

相关文档推荐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

2页
2下载券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
暂无评价
4页
1下载券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十...
暂无评价
2页
2下载券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测试...

2页
免费
八年级数学(下)勾股定理...

2页
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8页
1下载券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5页
1下载券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

6页
1下载券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单...

5页
免费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测试...

6页
免费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网络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八年级下册点拨训练数学勾股定理测试卷
暂无评价|226人阅读|10次下载|举报文档

八年级下册点拨训练数学勾股定理测试卷

一、填空题:
(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6cm

8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



2
、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5
,要使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第三条边长是



3
、△
ABC
中,
AB

10

BC

16

BC
边上的中线
AD

6
,则
AC




4
、如图所示,一个梯子
AB
长为
5
米,顶端
A
靠在墙
AC
上,

这时梯子下端
B
与墙角
C
间的距离为
3
米,梯子滑动后停在

DE
的位置上,如图
2
,测得
DB
的长为
1
米,则梯子顶端
A
下落了

米。

5
、如图将一根长
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
5cm
,高为

12cm
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是为
h
cm



h
的取值范围是



二、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6
、在下列以线段
a

b

c
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9

b

41

c

40

B a

b

5

c

2
5

C a

b

c

3

4

5

D a

11

b

12

c

15
7
、若△
ABC
中,
AB

13

AC

15
,高
AD

12
,则
BC
的长是(



A

14

B

4

C

14

4

D

以上都不对

8

2002

8
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
,它是由四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13

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1
,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长为
a
,较长直角边为
b
,那么
(a+b)
2
的值为(



A

13

B

19

C

25

D

169
9
、如图,四边形
ABCD
中,
AB

3cm

BC

4cm

CD

12cm

DA

13cm
,且∠
ABC

90
0
,则四边形
ABCD
的面积是(


cm
2


A

84

B

36

C

25
.
5

D

无法确定

10
、如图,已知矩形
ABCD
沿着直线
BD
折叠,使点
C
落在
C
/
处,
BC
/

AD

E

AD

8

AB

4
,则
DE
的长为(



A 3

B 4

C 5

D 6

三、解答题:
(本大题满分
50
分)

11


8
分)在
Rt

ABC
中,∠
C

90
0



1
)已知
c

25

b

15
,求
a



2
)已知
a

6
,∠
A

60
0
,求
b

c



4



5


C
B
A
D
E

8


A
B
C
D

9


E
A
B
C
D
C'

10


hao123精彩资讯,每日最新最热随时
头条新闻 娱乐八卦 精彩视频

12


8
分)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
a

b

c
为△
ABC
的三边,且满足
a
2
c
2

b
2
c
2

a
4

b
4


试判断△
ABC
的形状。

解:∵

a
2
c
2

b
2
c
2

a
4

b
4






c
2

a
2

b
2
)=(
a
2
+ b
2


a
2

b
2







c
2


a
2
+b
2







ABC
为直角三角形。

问:

1
)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




2
)错误的原因是




3
)本题正确的结论是



13


8
分)细心观察图,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



2
1
1
2



2
1
1

S



3
1
2
2



2
2
2

S



4
1
3
2



2
3
3

S


1
)用含有
n

n
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


2
)推算出
OA
10
的长;


3
)求出
S
1
2
+ S
2
2
+ S
3
2
+


+ S
10
2
的值。

14


8
分)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求图中格点四边形
ABCD
的周长?。

15


9
分)小东拿着一根长竹竿进一个宽为
3
米的城门,他先横着拿不进去,又竖起来拿,结果竹竿比城
门高
1
米,当他把竹竿斜着时,两端刚好顶着城门的对角,问竹竿长多少米?

16


9
分)如图,一艘货轮向正北方向航行,在点
A
处测得灯塔
M
在北偏西
30
0
,货轮以每小时
20
海里
的速度航行,
1
小时后到达
B
处,测得灯塔
M
在北偏西
45
0
,问该货轮到达灯塔正东方向
D
处时,货轮与
灯塔
M
的距离是多少?(精确到
0.1
海里)

1
S1
S2
S3
S4
S5
...
O
A1
A2
A3
A4
A5
A6

13



16
题图
M
D
A
B
E
F
G
H
C
A
D
B
!@#$%^&&*()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网络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可能喜欢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 数学题八年级下册 北师大勾股定理测试题 反比例函数测试题及答...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经典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4页 免费
初二数学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 4页 1下载券
八年级数学下勾股定理_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4页 4下载券
第一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7页 2下载券
八年级数学下勾股定理_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暂无评价 5页 免费
更多与“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答案”相关的内容>>
今日推荐

50份文档
打造专属自己的淘宝旺铺
淘宝提升转化率秘诀
淘宝刷信誉互刷注意事项
淘宝客推广操作基础

90份文档
2014年执业医师考试指导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复习资料
中医护理学基础重点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模拟试题

1028988份文档
教学总结精品范文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大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英语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您的评论
发布评论

240
用户评价
暂无评论

©2014 Bai 使用网络前必读 | 文库协议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微信

新版反馈
加入会员!送免财富值下载特权

0 下载券
/2

评价文档:

4
0 下载券

用手机扫此二维码:쎗

以下结果由提供:쎗
网络翻译

网络词条:쎗
网络

复制 | 搜索 | 翻译 | 网络 | 分享 | 二维码

文字已复制

分享至:×

B. 八年级上数学知识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 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 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 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14.1 变量与函数
14.2 一次函数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4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教学活动
小结
例题:
1、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存在关系为y=kx+b (k≠0, k,b为常数)的形式,则称y是x的函数。
注意:(1)k≠0,否则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不为1;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2、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1)两个常有的特殊点:与y轴交于(0,b);与x轴交于(- ,0)。

(2)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经过(0,0)和(1,k)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经过(- ,0)和(0,b)的一条直线。

(3)由图象可以知道,直线y=kx+b与直线y=kx平行,例如直线:y=2x+3与直线y=2x-5都与直线y=2x平行。
3、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1)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2)增减性: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4、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由已知函数推导,如例题1;
二是由实际问题列出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再转化为函数解析式,如例题4的第一问。
三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如例2的第二小题、例7。
其步骤是:①根据题给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②将x、y的几对值或图象上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的解析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或方程组;③解方程,得到待定系数的具体数值;④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入要求的函数解析式中。
二、例题举例:
例1、已知变量y与y1的关系为y=2y1,变量y1与x的关系为y1=3x+2,求变量y与x的函数关系。
分析:已知两组函数关系,其中共同的变量是y1,所以通过y1可以找到y与x的关系。
解:∵ y=2y1
y1=3x+2,
∴ y=2(3x+2)=6x+4,
即变量y与x的关系为:y=6x+4。
例2、解答下列题目
(1)(甘肃省中考题)已知直线 与y轴交于点A,那么点A的坐标是( )。
(A)(0,–3) (B) (C) (D)(0,3)

(2)(杭州市中考题)已知正比例函数 ,当x=–3时,y=6.那么该正比例函数应为( )。
(A) (B) (C) (D)

(3)(福州市中考题)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分析与答案:
(1) 直线与y轴交点坐标,特点是横坐标是0,纵坐标可代入函数关系求得。
或者直接利用直线和y轴交点为(0,b),得到交点(0,3),答案为D。
(2) 求解析式的关键是确定系数k,本题已知x=-3时,y=6,代入到y=kx中,解析式可确定。答案D: y=-2x。
(3) 由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性质,有以下结论:

题目中y=x+1,k=1>0,则函数图象必过一、三象限;b=1>0,则直线和y轴交于正半轴,可以判定直线位置,也可以画草图,或取两个点画草图判断,图像不过第四象限。

答案:D。

例3、(辽宁省中考题)某单位急需用车;但又不准备买车,他们准备和一个体车主或一国营出租车公司其中的一家签订月租车合同。设汽车每月行驶x千米,应付给个体车主的月费用是y1元,应付给出租车公司的月费用是y2元,y1、y2分别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两条射线)如图,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每月行驶的路程在什么范围内时,租国营公司的车合算?
(2)每月行驶的路程等于多少时,租两家车的费用相同?
(3)如果这个单位估计每月行驶的路程为2300千米,那么这个单位租哪家的车合算?

分析:因给出了两个函数的图象可知一个是一次函数,一个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正比例函数,两条直线交点的横坐标为1500,表明当x=1500时,两条直线的函数值y相等,并且根据图像可以知道x>1500时,y2在y1上方;0<x<1500时,y2在y1下方。利用图象,三个问题很容易解答。
答:(1)每月行驶的路程小于1500千米时,租国营公司的车合算。
[或答:当0≤x<1500(千米)时,租国营公司的车合算]。
(2)每月行驶的路程等于1500千米时,租两家车的费用相同。
(3)如果每月行驶的路程为2300千米,那么这个单位租个体车主的车合算。
例4、(河北省中考题)某工厂有甲、乙两条生产线先后投产。在乙生产线投产以前,甲生产线已生产了200吨成品;从乙生产线投产开始,甲、乙两条生产线每天分别生产20吨和30吨成品。
(1)分别求出甲、乙两条生产线投产后,各自总产量y(吨)与从乙开始投产以来所用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第几天结束时,甲、乙两条生产线的总产量相同;
(2)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上述两个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观察图象,分别指出第15天和第25天结束时,哪条生产线的总产量高?

分析:(1)根据给出的条件先列出y与x的函数式, =20x+200, =30x,当 = 时,求出x。
(2)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根据点的坐标可以看出第15天和25天结束时,甲、乙两条生产线的总产量的高低。

解:(1)由题意可得:
甲生产线生产时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20x+200,
乙生产线生产时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30x,
令20x+200=30x,解得x=20,即第20天结束时,两条生产线的产量相同。
(2)由(1)可知,甲生产线所对应的生产函数图象一定经过两点A(0,200)和
B(20,600);
乙生产线所对应的生产函数图象一定经过两点O(0,0)和B(20,600)。
因此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第15天结束时,甲生产线的总产量高;第25天结束时,乙生产线的总产量高。
例5.直线y=kx+b与直线y=5-4x平行,且与直线y=-3(x-6)相交,交点在y轴上,求此直线解析式。
分析:直线y=kx+b的位置由系数k、b来决定:由k来定方向,由b来定与y轴的交点,若两直线平行,则解析式的一次项系数k相等。例如y=2x,y=2x+3的图象平行。
解:∵ y=kx+b与y=5-4x平行,
∴ k=-4,
∵ y=kx+b与y=-3(x-6)=-3x+18相交于y轴,
∴ b=18,
∴ y=-4x+18。
说明: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位置由系数k、b来决定:由k来定方向,由b来定点,即函数图象平行于直线y=kx,经过(0,b)点,反之亦成立,即由函数图象方向定k,由与y轴交点定b。
例6.直线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B,若点B到x轴的距离为2,求直线的解析式。
解:∵ 点B到x轴的距离为2,
∴ 点B的坐标为(0,±2),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kx±2,
∵ 直线过点A(-4,0),
∴ 0=-4k±2,
解得:k=± ,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x+2或y=- x-2。

说明:此例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隐含了很多推理过程,而这些推理是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必备的。
(1)图象是直线的函数是一次函数;
(2)直线与y轴交于B点,则点B(0,yB);
(3)点B到x轴距离为2,则|yB|=2;
(4)点B的纵坐标等于直线解析式的常数项,即b=yB;
(5)已知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yB,可设y=kx+yB;
下面只需待定k即可。
三、提高与思考
例1.已知一次函数y1=(n-2)x+n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1,判断y2=(3- )xn+2是什么函数,写出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两个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及增减性。
解:依题意,得
解得n=-1,
∴ y1=-3x-1,
y2=(3- )x, y2是正比例函数;
y1=-3x-1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y1随x的增大而减小;
y2=(3- )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2随x的增大而增大。
说明:由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含有待定系数n,故求解析式的关键是构造关于n的方程,此题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数项就是图象与y轴交点纵坐标”来构造方程。
例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交x轴于A(-6,0),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B,且点B在第三象限,它的横坐标为-2,△AOB的面积为6平方单位,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自画草图如下:
解:设正比例函数y=kx,
一次函数y=ax+b,
∵ 点B在第三象限,横坐标为-2,
设B(-2,yB),其中yB<0,
∵ =6,
∴ AO•|yB|=6,
∴ yB=-2,
把点B(-2,-2)代入正比例函数y=kx,得k=1,
把点A(-6,0)、B(-2,-2)代入y=ax+b,

解得:

∴ y=x, y=- x-3即所求。

说明:(1)此例需要利用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定义写出含待定系数的结构式,注意两个函数中的系数要用不同字母表示;
(2)此例需要把条件(面积)转化为点B的坐标。这个转化实质含有两步:一是利用面积公式 AO•

BD=6(过点B作BD⊥AO于D)计算出线段长BD=2,再利用|yB|=BD及点B在第三象限计算出yB=-2。若去掉第三象限的条件,想一想点B的位置有几种可能,结果会有什么变化?(答:有两种可能,点B可能在第二象限(-2,2),结果增加一组y=-x, y= (x+3)。

C. 八上数学知识点归纳

八上数学知识点归纳有如下:

一、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二、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四、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五、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六、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七、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八、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九、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十、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D.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 全等...

E.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

一.整式
1.1:加减
1.2:乘法
1.3:公式:1.平方差
2.完全平方
1.4:除法
1.5:因式分解
二.分式
2.1:定义
2.2:运算
2.3:方程
三.反比例函数
3.1:定义
3.2: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轴对称
4.1:定义
4.2:轴对称变换
4.3:等腰三角形
五.总复习
回答者: 郑长春123 - 门吏 二级 2-15 14:09
=======================================================
知 识 点 能力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应用 轴对称图形、轴对称的概念 √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及轴对称的对称轴、对称点 √ 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 √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简单的轴对称 √ 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 对称图案中颜色的对称 √ 利用网格设计轴对称图案 √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 角是轴对称图形 √ 角平分线的性质 √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 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 等边三角形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 梯形及等腰梯形的概念 √ 梯形及等腰梯形的性质 √ 梯形辅助线的几种作法 √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 等腰梯形的判定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系目表 2008.9 勾股定理 √ 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判定三角形 √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 勾股数的概念 √ 平方根的概念 √ 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 √ 平方根的性质 √ 开平方的概念 √ , √ 立方根的概念 √ 求一个实数的立方根 √ 立方根的性质 √ 开立方的概念 √ 无理数、实数的概念 √ 实数的分类 √ 实数的大小比较 √ 用计算器计算 √ 实数范围内的运算 √ 近似数的概念 √ 根据要求取近似数 √ 有效数字的概念 √ 1.旋转的基本性质。 √ 2.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通过旋转后的形 √ 3.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 4.画出已知图形成中心对称,会设计中心对称案 √ 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 6.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 7.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 8.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 9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及其特殊的性质。 √ 10.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断方法,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 11.三角形中位线概念、性质. √ 12.会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 13.梯形的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 √ 14.能应用梯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 15.理解镶嵌的意义,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 1、感受可以用多种方法记录、描绘后表示变化的数量及变化规律 √ 2、能根据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探索数量变化的某些联系 √ 3、会描述物体运动的路径 √ 4、能根据经纬度确定移动物体位置变化的路径 √ 5、会用变化的数量描绘物体位置的变化 √ 6、领会实际模型中确定位置的方法,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 7、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 8、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 9、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探索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的关系 √ 1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的关系 √ 11、能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并会用直角坐标系解决问题 √ 常量、变量意义 √ 函数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 √ 结合图象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 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求函数值 √ 正比例函数概念 √ 一次函数概念 √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 √ 会画一次函数图象 √ 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 √ 一次函数图象性质 √ 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k>0或k<0图象的变化) √ 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 √ 直线与直线的对称 √ 直线的旋转 √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 √ 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 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 图象发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 1.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意义。 √ 2.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 3.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 √ 4.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 5.利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 6.中位数和众数代表的概念。 √ 7.根据所给的信息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 8.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与联系。 √ 9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 10.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 11.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描述的统计过程,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发展统计意识。 (去买本老师用书)

给些例题
小结
例题:
1、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存在关系为y=kx+b (k≠0, k,b为常数)的形式,则称y是x的函数。
注意:(1)k≠0,否则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不为1;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2、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1)两个常有的特殊点:与y轴交于(0,b);与x轴交于(- ,0)。

(2)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经过(0,0)和(1,k)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经过(- ,0)和(0,b)的一条直线。

(3)由图象可以知道,直线y=kx+b与直线y=kx平行,例如直线:y=2x+3与直线y=2x-5都与直线y=2x平行。
3、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1)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2)增减性: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4、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由已知函数推导,如例题1;
二是由实际问题列出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再转化为函数解析式,如例题4的第一问。
三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如例2的第二小题、例7。
其步骤是:①根据题给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②将x、y的几对值或图象上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的解析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或方程组;③解方程,得到待定系数的具体数值;④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入要求的函数解析式中。
二、例题举例:
例1、已知变量y与y1的关系为y=2y1,变量y1与x的关系为y1=3x+2,求变量y与x的函数关系。
分析:已知两组函数关系,其中共同的变量是y1,所以通过y1可以找到y与x的关系。
解:∵ y=2y1
y1=3x+2,
∴ y=2(3x+2)=6x+4,
即变量y与x的关系为:y=6x+4。
例2、解答下列题目
(1)(甘肃省中考题)已知直线 与y轴交于点A,那么点A的坐标是( )。
(A)(0,–3) (B) (C) (D)(0,3)

(2)(杭州市中考题)已知正比例函数 ,当x=–3时,y=6.那么该正比例函数应为( )。
(A) (B) (C) (D)

(3)(福州市中考题)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分析与答案:
(1) 直线与y轴交点坐标,特点是横坐标是0,纵坐标可代入函数关系求得。
或者直接利用直线和y轴交点为(0,b),得到交点(0,3),答案为D。
(2) 求解析式的关键是确定系数k,本题已知x=-3时,y=6,代入到y=kx中,解析式可确定。答案D: y=-2x。
(3) 由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性质,有以下结论:

题目中y=x+1,k=1>0,则函数图象必过一、三象限;b=1>0,则直线和y轴交于正半轴,可以判定直线位置,也可以画草图,或取两个点画草图判断,图像不过第四象限。

答案:D。

例3、(辽宁省中考题)某单位急需用车;但又不准备买车,他们准备和一个体车主或一国营出租车公司其中的一家签订月租车合同。设汽车每月行驶x千米,应付给个体车主的月费用是y1元,应付给出租车公司的月费用是y2元,y1、y2分别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两条射线)如图,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每月行驶的路程在什么范围内时,租国营公司的车合算?
(2)每月行驶的路程等于多少时,租两家车的费用相同?
(3)如果这个单位估计每月行驶的路程为2300千米,那么这个单位租哪家的车合算?

分析:因给出了两个函数的图象可知一个是一次函数,一个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正比例函数,两条直线交点的横坐标为1500,表明当x=1500时,两条直线的函数值y相等,并且根据图像可以知道x>1500时,y2在y1上方;0<x<1500时,y2在y1下方。利用图象,三个问题很容易解答。
答:(1)每月行驶的路程小于1500千米时,租国营公司的车合算。
[或答:当0≤x<1500(千米)时,租国营公司的车合算]。
(2)每月行驶的路程等于1500千米时,租两家车的费用相同。
(3)如果每月行驶的路程为2300千米,那么这个单位租个体车主的车合算。
例4、(河北省中考题)某工厂有甲、乙两条生产线先后投产。在乙生产线投产以前,甲生产线已生产了200吨成品;从乙生产线投产开始,甲、乙两条生产线每天分别生产20吨和30吨成品。
(1)分别求出甲、乙两条生产线投产后,各自总产量y(吨)与从乙开始投产以来所用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第几天结束时,甲、乙两条生产线的总产量相同;
(2)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上述两个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观察图象,分别指出第15天和第25天结束时,哪条生产线的总产量高?

分析:(1)根据给出的条件先列出y与x的函数式, =20x+200, =30x,当 = 时,求出x。
(2)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根据点的坐标可以看出第15天和25天结束时,甲、乙两条生产线的总产量的高低。

解:(1)由题意可得:
甲生产线生产时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20x+200,
乙生产线生产时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30x,
令20x+200=30x,解得x=20,即第20天结束时,两条生产线的产量相同。
(2)由(1)可知,甲生产线所对应的生产函数图象一定经过两点A(0,200)和
B(20,600);
乙生产线所对应的生产函数图象一定经过两点O(0,0)和B(20,600)。
因此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第15天结束时,甲生产线的总产量高;第25天结束时,乙生产线的总产量高。
例5.直线y=kx+b与直线y=5-4x平行,且与直线y=-3(x-6)相交,交点在y轴上,求此直线解析式。
分析:直线y=kx+b的位置由系数k、b来决定:由k来定方向,由b来定与y轴的交点,若两直线平行,则解析式的一次项系数k相等。例如y=2x,y=2x+3的图象平行。
解:∵ y=kx+b与y=5-4x平行,
∴ k=-4,
∵ y=kx+b与y=-3(x-6)=-3x+18相交于y轴,
∴ b=18,
∴ y=-4x+18。
说明: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位置由系数k、b来决定:由k来定方向,由b来定点,即函数图象平行于直线y=kx,经过(0,b)点,反之亦成立,即由函数图象方向定k,由与y轴交点定b。
例6.直线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B,若点B到x轴的距离为2,求直线的解析式。
解:∵ 点B到x轴的距离为2,
∴ 点B的坐标为(0,±2),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kx±2,
∵ 直线过点A(-4,0),
∴ 0=-4k±2,
解得:k=± ,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x+2或y=- x-2。

说明:此例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隐含了很多推理过程,而这些推理是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必备的。
(1)图象是直线的函数是一次函数;
(2)直线与y轴交于B点,则点B(0,yB);
(3)点B到x轴距离为2,则|yB|=2;
(4)点B的纵坐标等于直线解析式的常数项,即b=yB;
(5)已知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yB,可设y=kx+yB;
下面只需待定k即可。
三、提高与思考
例1.已知一次函数y1=(n-2)x+n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1,判断y2=(3- )xn+2是什么函数,写出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两个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及增减性。
解:依题意,得
解得n=-1,
∴ y1=-3x-1,
y2=(3- )x, y2是正比例函数;
y1=-3x-1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y1随x的增大而减小;
y2=(3- )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2随x的增大而增大。
说明:由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含有待定系数n,故求解析式的关键是构造关于n的方程,此题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数项就是图象与y轴交点纵坐标”来构造方程。
例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交x轴于A(-6,0),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B,且点B在第三象限,它的横坐标为-2,△AOB的面积为6平方单位,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自画草图如下:
解:设正比例函数y=kx,
一次函数y=ax+b,
∵ 点B在第三象限,横坐标为-2,
设B(-2,yB),其中yB<0,
∵ =6,
∴ AO•|yB|=6,
∴ yB=-2,
把点B(-2,-2)代入正比例函数y=kx,得k=1,
把点A(-6,0)、B(-2,-2)代入y=ax+b,

解得:

∴ y=x, y=- x-3即所求。

说明:(1)此例需要利用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定义写出含待定系数的结构式,注意两个函数中的系数要用不同字母表示;
(2)此例需要把条件(面积)转化为点B的坐标。这个转化实质含有两步:一是利用面积公式 AO•

BD=6(过点B作BD⊥AO于D)计算出线段长BD=2,再利用|yB|=BD及点B在第三象限计算出yB=-2。若去掉第三象限的条件,想一想点B的位置有几种可能,结果会有什么变化?(答:有两种可能,点B可能在第二象限(-2,2),结果增加一组y=-x, y= (x+3)。 (有答案,自己去看吧)

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

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

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

1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

2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

2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

2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

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

2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2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2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2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

2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3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3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

3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

3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

3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

3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

3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

3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3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

3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

4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

4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

4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

4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4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

4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

4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5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

5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

5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5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5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5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5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

5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

5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5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

6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6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

6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

6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

6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

6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

6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6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6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

6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

7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

三边 ­

7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

的一半 ­

7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

一半 L=(a+b)÷2 S=L×h ­

F. 求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以后的知识点,急急急!

第二章 分解因式
一.分解因式
1.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
(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
二.提公因式法
1.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为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如,ab+ac=a(b+c).
2.概念内涵:
(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
(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3)提公因式法的理论依据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率。
3.易错点:
(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如,-ab+ac=-a(b-c), a3b+ab3=ab(a2+b2);
(2)公因式是否提“干净”;
(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如,ab+a=a(b+1)。
三.运用公式法
1.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2.主要公式:
(1)平方差公式:a2-b2=(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a2-2ab+b2=(a-b)2
3.易错点:
因式分解要分解到底:如,x4-y4=(x2+y2)(x2-y2),就没有分解到底
4.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
(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分组分解法:
1.分组分解法: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
如,am+an+bm+bn=a(m+n)+b(m+n)=(a+b)(m+n)
2.概念内涵:
分组分解法的关键是如何分组,要尝试通过分组后是否有公因式可提,并且可以继续分解,分组后是否可以利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
3.注意:分组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五.添拆项法:
对于二次三项式 可以直接用公式法分解为 的形式,但对于二次三项式 ,就不能直接用公式法了,我们可以在二次三项式 中先加上一项 ,使其成为完全平方式,再减去 这项,使整个式子的值不变.于是有
= + -
= = = .
像上面这样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添(拆)项法.
六.十字相乘法:
1.对于二次三项式ax2+bx+c,将a和c分别分解成两个因数的乘积,a=a1•a2, c=c1•c2, b=a1c2+a2c1,往往写成 的形式,将二次三项式进行分解。
ax2+bx+c=(a1x+ c1)(a2x+ c2)
2.二次三项式x2+px+q的分解:
p=a+b, q=ab, ,x2+px+q=(x+a)(x+b)。

G. 初二上学期数学所有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 一次函数
1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表达式,函数的图像
2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包括他们的表达式、增减性、图像
3 从函数的观点看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
第二章 数据的描述
1 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复合条形图、直方图,了解各种图表的特点
条形图特点:
(1)能够显示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2)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
扇形图的特点:
(1)用扇形的面积来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与总数的大小
折线图的特点;
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直方图的特点:
(1)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
(2)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2 会用各种统计图表示出一些实际的问题
第三章 全等三角形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直角三角形的HL定理
3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第四章 轴对称
1 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2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4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度;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度,那么他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第五章 整式
1 整式定义、同类项及其合并
2 整式的加减
3 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整式的乘法
4 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5 整式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
(2)整式的除法
6 因式分解
(1)提共因式法
(2)公式法
(3)十字相乘法

初二下册知识点
第一章 分式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
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 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章 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 四边形
1 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菱形
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 正方形: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种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3 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 数据的分析
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H.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是什么

轴对称
? 14.1轴对称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险段的垂直平分线
(1) 定义:经过线段重点且垂直于这条线断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断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的性质:
(1) 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式全等形。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廉洁的垂直平分线。
(3) 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条线断相等,两个角相等。
(4) 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条线断如果相交或延长后相交,那么这个店一定叫在对称轴上。
(5) 在对称轴上的点或线段的对称图形为其本身。
? 14.2轴对称变换
~定义:有一个平面图形的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1)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看作有另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变化后得来的。
(2) 一个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作以它的一部分为基础,经轴对称变化扩展而成的。

~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在坐标平面内的轴对称变化,往往以x,y轴为对称轴。因为坐标平面内的每一个点都与都与有序数对
(x,y)是一一对应的。
P(x,y)关于x轴对称点为p’(x,-y)
P(x,y)关于y轴对称点为p’(-x,y)
? 14.3等腰三角形

~定义:由量变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第三边叫做底边,两腰夹角叫做顶角,要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可使腰或者是底,每一个角都可以是顶交或者底角。

~注意: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可以把等边三角形看成以任意相邻两边围腰的等腰三角形。

( 我学的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人教版、 不知道和你所问的是否一样、 )

I. 初二上册数学的知识点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