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洪灾过后的创伤、吸入性肺炎、低温等情况该如何处理
三、面对洪灾过后的低温该怎样处理2021年的河南省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强降大暴雨,给全市居民带来严重的生命安全威胁,有些人在洪灾的过程中不幸受伤。那么在洪灾过后,人们经常会面临创伤吸入性肺炎以及低温等不同的问题,那么在没有及时就医的情况下,面对这些情况该如何有效的处理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果在洪灾过后,受到洪灾影响的一些受害者产生了低温,那么大家可以采取一些紧急措施进行处理,防止更严重的后果产生。首先大家可以帮助患者将湿的衣服脱掉,然后将其放在温度比较高的地方,同时要求患者一些心理上的支持,心理和精神上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勇敢的去面对如今的情况。
⑵ 灾后心理辅导的灾后心理辅导对象及辅导方法等
就像这次5.12地震一样,在许多象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的灾难事件中,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
灾后心理辅导手册
⑶ 水灾过后,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1.无言的陪伴
在危机事件后,当事人都有恐惧的心理。此时,很多人以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真正有效的是对当事人的陪伴。此时默默无言远胜千言万语。
2.无条件的倾听
让当事人说出心里话,像倒垃圾一样把内心深处不好的感觉、想法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能够让他们将内心的不安、焦虑获得一定程度的释放。
3.给予当事人关怀和理解
有时一杯温水胜过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感受到关怀,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4.无条件的接纳哭诉者
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不要哭泣,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给他一张面纸,给哭诉者以被接纳的感觉,心中的伤痛才能得以缓解。
5.深呼吸
慢慢闭上眼睛,做深呼吸,聆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可避免灾难在自己心理上造成过久的影响,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6.求助专业心理医生
若通过以上办法还不能缓解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求助于心理医生诊治。
⑷ 面对洪灾,人们会有哪些心理变化,如何疏导
会有害怕、恐惧、烦躁不安心理。只要受灾的这些人能及时得到救助,我觉得这种心理就会自然解除的。
⑸ 如何对遭受河南暴雨的人进行灾后心理干预
心理医生来帮你:灾后常见心理问题(危机)我们该怎么做
【河南水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近几日,河南郑州等多省份、城市遭遇大面积持续性强降雨,导致水灾泛滥,揪起了太多人的心。
一时间,洪水淹没城市道路、房子、地铁、村庄等视频和图片冲击着广大中国人的视线,无不痛心。
水灾除了给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之外,更重要的是会给受灾人群的心理造成应激性的创伤,特别是失亲家庭,心理创伤尤为明显。
这时候,灾后的心理问题就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尽早由专业人士(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等)为灾民们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通过科学有效的干预手段,帮助每一颗受灾后的的心灵得以早日恢复健康和平静,尽快走出时下的心理阴影,尽早回归正常的生活、工作。
那么,灾后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有哪些呢?
【灾后主要常见的心理问题(危机)】
一、心理急性应激性障碍
在受到异常的精神刺激、灾难性事件或是持续的恶劣环境作用下引发的,在刺激后一到两个小时内发作,表现出的主要症状是强烈的恐惧感和运动神经兴奋,但又具有盲目性,严重的甚至出现僵硬的机体反应。
其中,幸存下来的受灾者会出现极度的悲哀感、呼吸急促、短暂性失意等。
最开始会处于一个茫然的阶段,意识模糊,行为定向性差、刺激敏感度降低等。
随着症状的不断持续,会发展成为愤怒、恐惧、焦虑、抑郁甚至绝望,伴随心跳过快、震颤、出汗、面红等。
这些症状一般会在灾后的24小时到48小时开始逐渐减弱,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72小时,极少部分人群会也会直至一周才恢复。
二、心理创伤性应激性障碍
在受到突发、异常、灾难性事件刺激后,导致受灾者本人短暂性延迟或长时间持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灾难情景意识性重现,易怒且伴随回避心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持续时间较长。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是应激性障碍影响最深最重的群体,因为生理上功能性发育不成熟,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会常出现噩梦、惊恐、盗汗等症状,伴随头痛、肚子痛等机体上的不适,如果未得到及时的矫正,会对儿童灾后成长及健康心理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怎么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那么,出现灾后的心理问题(危机),我们应该怎样自救和寻求帮助呢?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及时快速的寻求有效帮助
第一时间寻求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等专业人士及时介入,通过心理支持与鼓励,尽快宣泄掉不好的情绪,勇敢的面对现实,让心理的痛苦及时得到舒缓和消除。
如果是严重的焦虑、失眠,也可以在专业医师处方下服用适应的药物缓解症状。
二、心理内部“降压”
如果受灾造成失去财物甚至失去亲人的严重情况,导致极度悲痛,要及时预防灾难恐惧症的产生,尽可能争取理性地面对损失和失亲,在专业人士的陪伴下,及时给予心理“降压”,对未来报以乐观的信心和向往。
三、行动力会带来安全感
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有助于使自己尽快安心下来,采取必要行动,避免二次伤害。很多的恐惧感来自于我们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未知的未来,迷茫且惊慌失措,这个时候就要促使自己有掌控命运的动力,尽可能让自己处于周围乐观和淡定情绪较多的环境中。
四、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
灾难过后,恢复生活,就要及时开展心理治疗,严重情况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这里要强调的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对付应急性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心理危机)最安全且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五、及时矫正错误的认知
很多受灾者因为财产损失过大、甚至失去亲人,十分痛苦且内疚(主要是亲人走了,自己却还活着)。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到:灾害来的紧急且突然,意外中的所有人都面对着一切意想不到的结果。应该尽快寻求支持,可以是家庭的、单位的和社会的支持,学会求助,就是对自己心理治疗最大的有效的帮助。
最后,提醒未受灾的群众,体谅、包容、理解受灾者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安静的环境,必要的支援,如果你的身边恰好有这样的人,请一定不要犹豫,第一时间伸出您的援手,因为他们真的真的需要你拉他一把!
寄语:如果你遭受了灾难,请你除了对逝者的哀悼以外,明白:灾难和生死都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另一次机会,我们要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接下来将面对的生活,懂得什么是真的重要,什么是值得珍惜的,什么是未来的期待,因为我们依然还活着,所以心中要常怀对生命感激,努力前行,不负寄托。
写在最后:加油!灾后的你!努力!坚强的生命!
⑹ 求“洪水自救方法”PPT
专家称首先应该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 水。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1、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2、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
4、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5、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过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地处河堤缺口、危房等风险地带的人群应尽快撤离现场,迅速转移到高坡地带或高层建筑物的楼顶上。对于家中的财产,不要斤斤计较,更不能只顾家产而忘记生命安全。为了保存财产,在离开住处时,最好把房门关好,这样待洪水退后,家产尚能物归原主,不会随水漂流掉。
洪水将至,应该如何逃生
处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因避难主要是大规模、有组织的避难,所以要注意:
一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
二要认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在那些避难道路上,设有指示前进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难人群未很好地识别路标,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便会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发生后,人们常常出现的心理反应有哪些方面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分别给出了面对危机发生时人们心理反应的过程及定义如下: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行为,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因此危机发生后,人们常常出现的心理反应有 A:认知,B:情绪和C:行为。
(7)洪灾后心理知识讲座ppt扩展阅读
危机状态下人的心理特征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危机,在面对危机时个人的所有反应中,有一种反应是很普遍的但也是很特殊的即心理上的反应。
所谓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一般来说,个体的个性特点、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社会支持状况、以前的危机经历、个人的健康状况、干预危机的信息获得渠道和可信程度、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等都会影响危机反应。
个体危机反应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个体对危机的反应有很大差异,即相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
1、冲击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
2、防御期。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
3、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
4、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但也有人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些身心反应作为一个帮助者,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适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灾后的身心反应:如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
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
情绪上的反应
1、害怕: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
2、无助感: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3、悲伤、罪恶感: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4、愤怒: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5、重复回忆: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6、失望: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7、希望: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身体上的症状
身体症状包括:疲倦、发抖或抽筋、失眠、呼吸困难、做恶梦、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心神不宁、恶心、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注意力不集中、子宫痉挛、晕眩、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等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⑻ 灾后心理辅导的灾后心理辅导员的具体要求:
对于从事灾后心理辅导的人员是有具体要求的:原则上,进行心理援助的志愿者应该是受过训练的,至少大学里是学习过心理学或受过三级心理咨询师以上的培训,一些复杂的问题可能要更专业的人来做。
对于没有心理学学科背景的志愿者,只凭热情去做危机干预其实是不合适的。这些志愿者可以作为后勤支援,心理咨询师在进行服务的时候,他们可以做一些辅助工作,但不适合独立的从事心理服务工作。
由此不难发现,灾后心理辅导正和所有的灾后重建一样,是一个专业而长期的工作。而这一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也就决定了我们要将这一工作与对灾难造成的经济方面的补救和重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
⑼ 洪水的危害是什么 洪水预防措施有哪些
洪水的危害是什么
1、导致人员伤亡
洪水灾害直接淹没引起死亡或因水灾冲击建筑物的倒坍致死、致伤,同时因灾饥荒或疾病引起灾民锇死或病死。这是洪水灾害对人群的最直接的危害。
2、引起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由于洪水淹没或行洪、畜洪需要相起人专利号的大量移动。一方面是传染源的转移带到非疫区,另一方面是易感人群进入疫区,这种人群的移迁潜存着疾病的流行因素。如流感、麻疹和疟疾都可异这种移动引起流行。上些多发病如红眼睛、皮肤病等也可因人群密集和接触,增加传播机会。
3、个体免疫力降低、精神心理压抑,增加致病因素
受灾时食物匮乏,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于传染病的发生。由于受灾的心情焦虑,情绪不安,精神紧张和心理压抑,影响机体的调节功能,易导致疾病的发生。一些非传染病的慢性病增加发作机能,易导致疾病的发生。一些非传染性病和慢性病增加发作机会,如肺结核、高血压、冠心病及贫血等都可因此而复发或加重。
洪水预防措施有哪些
1、平时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
2、密切关注汛期的的洪水预警,服从统一安排,及时避难。
3、处于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棚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土现以防止洪水进屋。
4、家中常备船只、木筏、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5、准备手电筒、蜡烛、打火机、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以便遇险后发出求救信号。
6、发生洪水时,通常有充分的警戒时间。与暴雨之后的激流相比,洪水流动是比较缓慢的。面对可能的汛情,首先应在门槛外(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还应在底层窗槛外)垒起一道防水墙,最好的材料是沙袋,也就是用麻袋、塑料编织袋或米袋、面袋装入沙石、碎石、泥土、煤渣等,然后再用旧地毯、旧毛毯、旧棉絮等塞堵门窗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