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幼儿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扩展阅读
大学考试英语知识点 2024-11-18 09:44:55

幼儿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 2022-06-20 07:41:18

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

首先,要组织幼儿教师学习《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内容,使广大幼儿教师深刻认识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幼儿健康观,进一步认识自身心理因素对幼儿健康教育的影响,这也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要加强家长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学校要组织幼儿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使他们明白幼儿健康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做好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对幼儿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家园共育。

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要从根本上提高幼儿健康教育,还得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引导,传播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安全和礼仪品格等教育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安全防火、交际礼节的相关健康教育演练。不仅有利于幼儿积累健康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态度,同时学会自我保护,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格的养成。

把幼儿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比如上课坐姿、看书或看电视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等;结合生活中每一件事情来提高幼儿健康教育水平,从而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

从生活上让幼儿养成健康行为

在幼儿课堂教学过程中或一日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例如,上课之前喊“老师好”,容易培养孩子懂礼貌的习惯。在幼儿园玩耍的时候,要进行一次安全知识的讲解,提醒他们在玩耍过程中注意安全问题;在吃饭的时候,要督促他们吃饭前需洗手,吃饭时要保持安静,细嚼慢咽,睡觉姿势要右侧卧或仰卧等。

在家中,父母要培养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如:要学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早上起床要自己叠被子、自己刷牙洗脸等。还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热情、勇敢、自信等健康行为。

②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哪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一、以科研引路,教科研同步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 学习和研究同步,理论认识和工作实践共同提高
在理论上系统地学习,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增强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而且提高了所需知识和能力。组织了二十多次讲座,翻阅大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进行10万字的情报研究,并请专家指导,减少了盲目性,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 教科研同步,心理教育能力和保教能力共同提高
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的两条腿走路,并找到了结合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具体化、科研课题化、管理规范化、责任指标化四个操作层面上展开。每位教师参与科研,密切地与自身的保教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研究。如:“音乐活动与幼儿合群性研究”、“美术活动中的交往、合作”等课题,将教科研融合起来。同时,培养了一批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
3、 教育、教学和科研同时出成果
教科研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实践相融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一把五大领域目标和课题研究目标融合起来,制定本园幼儿心理健康的目标体系。其二设计了心理教育活动教案50篇、体育游戏活动24篇,主题教育活动小班三项、中班四项、大班四项共60篇。其三教师的儿童教育观有了较大转变,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观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步树立。

二、 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融合的主要途径
1、 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我们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实现“跑班制”,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利用幼儿研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
体育活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统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三、 社区、家庭、幼儿园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我们深知问题表现在儿童身上,根子在家庭。因此,我们依托社区优化教育环境,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家庭的教育指导水平。
1、 家长学校开设有关幼儿和家长心理的讲座
2、 开展亲子活动
3、 开设家庭心理咨询
4、 周日串门子活动
5、 对有问题儿童的家庭上门治疗、送教
6、 开展学习化家庭建设活动
7、开展“社会模拟活动”,让小区中的中小学生定期来园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活动,或到社区中参与社会活动。通过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可以解决独生子女的任性、自我封闭、不和群的问题。
8、实现时空开放,积极利用社区心理卫生资源,努力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在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1、 开展个别辅导
儿童合群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我们经常组织案例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积累经验,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
2、 开展问题儿童的心理治疗
在我们的幼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儿童,心理矫治也是面向全体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在同一时空,每一个幼儿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就如每个幼儿都会生病一样。在发展的某些阶段,儿童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偏异行为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并不是只有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对这部分幼儿的异常心理,不给予关注和帮助,忽视了整体中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矫治服务,因此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我们提高幼儿心理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和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水平。我们对胆怯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行为塑造法,取得良好效果,对孤独型、被动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暗示法、箱庭疗法等矫治,积累了不少经验,赢得了家长的认可。

③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有哪些

第一类,一般性健康教育:帮助了解增强个人和人群健康的基本知识。这是健康教育的基础部门,奠定对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解,也是个人在生活中必备的生活常识,对提升生活技能,增强身体健康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类,特殊健康教育:针对社区特殊人群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教育。这部分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会涉及到许多疾病的了解。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这些健康问题。这部分内容最主要是教导我们如何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或者他人的健康问题。

第三类,卫生管理法规教育:了解法规,提高责任心和自觉性。

第四类,健康意识教育:提升个人和群体对健康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念。

健康行为有:

第一类,个人行为: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服装整洁等。这是健康行为中的主要内容,是塑造一个人健康生活体魄的基本生活习惯,也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

第二类,群体行为: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道德习惯,遵守交通规则,规避意外交通事故,积极组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

健康教育和健康的行为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基础。应该从小开始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健康行为的养成,才能提升孩子在未来的生活素养和生活水平。同时健康生活应当从个人做起,才能营造整个社会的和谐氛围,创建和谐社会。

④ 幼儿园针对个体健康教案大全

我国传统的健康教育属于大众化传播的范畴,这种模式指导下 的实践对过去以传染病为主的疾病谱是成功的,但大众健康教育往 往重在提供各类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向人们指出某些疾病的发展趋 势,可是大部分听众并不愿意或不甘心将自己与统计数字直接“对 号入座” ,他们更加关心的是“我会怎么样” 。如何将面向大众的健 康教育个体化、精细化,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是一个值得探 讨的问题。我卫生院根据县卫生局要求,结合大兴镇的实际情况, 决定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活动,旨在针对特定的病人开展特殊的健 康教育方式和内容,制定如下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 一.成立组织 为开展好辖区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活动,我中心成立了个体化 健康教育的领导小组并负责实施。 组 长:X
副组长:XX 成 员:XXXXXX 等(各村卫生室健康教育负责人)
二.实施情况 为开展本次活动,我卫生院组织医生提前学习了针对个体开展 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和知识。个体化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新的健康教 育方式在我院是刚刚起步,我院打算在今年选择合适的人群和时间 落实好本次活动。 三.具体内容 高血压病知识的宣教
1.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教育干预: 针对中青年人对知识易理解、接受快的特点,综合采用多种教育形 式和方法, 包括: 口头讲述, 优点是随机易传授;选择小册子、 书籍、 发送短信等书面教育;多媒体、网上宣传;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形 式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危害性及治疗的重 要性等相关疾病知识。 2.心理干预: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身心疾病,社会、环境、心理应激因素及不 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发生、 发展、 转归及预后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中青年人群常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其中有部分病人因角色适应困 难伴有焦虑而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心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病人尤 为重要,我们经常与病人交流,与其共同探讨情绪不稳定原因,指 导病人学会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波动和 过度紧张,鼓励病人多听一些轻松的音乐及做一些放松训练。 3.纠正不良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有研究证明,生活方式和行为对高血压发病率的相互作用分别 为 20%和 80%, 不良生活方式是患者在多年的生活中形成的习惯行 为,非他人干预难以改变。中青年在社会环境因素及个人行为因素 作用下,长期超负荷工作,应酬多,生活缺乏规律。我们对病人强 调纠正生活中的不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促使病人自愿采取有利于健 康的生活方式。提倡低盐、低脂饮食、多在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控制每日总热量;鼓励适量运动, 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及爱好制订合适 的个体运动方案:如散步、慢跑、打乒乓球、打网球等,每周运动
3~5 次,使体重指数保持在 20~24 之间;戒烟,避免烟中尼古丁等 有害物质对高血压和身体的不良影响,如立即戒烟有困难者,可每 天减少 1 支,直至戒烟;节制饮酒, 过度饮酒往往降低抗高血压药物 的效果,会增加脑卒中危险,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4.服药依从性干预; 目前高血压的控制对策主要是药物治疗,我们告诉病人高血压 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进展缓慢,病情易波动,且目前无根治方 法。让他们知道血压控制好坏与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呈线 形关系,只有有效控制血压,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病 的并发症,并以周围熟知人的事例来说服他们,让他们建立长期或 终身用药治疗的观念。并针对中青年高血压病人普遍文化程度高, 接受理解能力强,工作忙,易忘服药等特点,一方面提供详细的相 关药物知识,选择副作用低、长效控释片;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医患 关系,提高家庭支持,经常保持联系,督促提醒按时正确服药。 5.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监测是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的关键点,及时教会病人及家属 血压监测方法,分段动态监测血压变化,将血压值描绘成曲线图, 以判断血压控制情况,并为选择药物提供重要依据。有研究认为, 病人在家里进行正确的血压测量,更有助于遵医依从性的提高。 糖尿病知识的宣教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个性化教育,做到因人施教。 如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可让其自主学习,再由医生解答疑难问题; 对接受能力低的患者,要反复宣教,使其掌握;对极少数接受能力
障碍的患者, 要注重对其家属的宣传教育。 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反应, 双向化施教,教育要坚持持续化,还需要必要的考察办法,如引导 患者复述、提问,进行知识问卷考察,以确保健康教育有效。 1.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基本的措施,坚持控制饮食,可以 减轻胰岛 B 细胞的负担,有效控制血糖。具体可根据患者的标准体 重、营养状况、劳动强度及病情轻重等计算每天总热量。热量分配 可按早餐 1/5、中餐 2/5、晚餐 2/5 合理分配。食物中碳水化合 物要占 50%,提倡食用粗制米、面、杂粮,限制食用葡萄糖、蔗糖、 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质(0.8~1.2)g/kg〃d,占总热量 15%~ 20%。 蛋白质来源应至少有 1/3 是动物蛋白, 以保证必氨基酸的供 给。脂肪为(0.6~1.0)g/kg〃d,脂肪占总热量 30%以下。食 用纤维素食品每日不少于 40g,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 峰,改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可适当多 用。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及坚果类食 物,烹饪得当,少用油盐、煎炸方式。 2.运动指导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血中葡萄糖的分解、改 善血液循环、 帮助肌肉保持弹性, 同时减轻胰岛素或降糖药的剂量、 减少副作用发生,达到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状态的目的。安排运动 要循序渐进,注意运动前的准备及运动后的整理,运动前后要注意 足部护理,外出运动时告诉他人或身边携带有关姓名、疾病等资料 卡,以防发生意外。患者如有严重心肾合并症、高血压、活动性结
核、酮症酸中毒、微血管病变等时,避免应用此疗法。 3.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①对于口服降糖药 者,详细介绍各类型降糖药的药理知识,使其掌握药物的作用、用 法、服药时间与饮食的关系、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出现不良 反应时采取的对策。②讲解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优点,让正在使 用胰岛素者现身说法, 使患者消除顾虑, 走出 “注射胰岛素会成瘾” 的误区。手把手地教患者注射胰岛素,准确无误执行胰岛素的注射 时间、剂量及部位。严格要求患者按时就餐,并密切观察有无低血 糖表现,如出现饥饿、心悸、头晕、出汗、无力等应立即让患者口 服含糖食物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并及时报告医生。注射部位应以多 部位轮流注射,注射点分散,同时注意皮下注射深浅度,利于患者 出院后的康复; 4.血糖监测指导 教育患者自我监测的重要性,有条件者备血糖仪,教会患者使 用血糖仪测血糖。血糖监测的时段主要为空腹、餐后 2h 和夜间血 糖。不同时间测定的血糖值,对指导饮食、用药、和胰岛素治疗方 面有重要意义。除测血糖外,还要定期复查血脂、糖化血红蛋白、 24h 尿微量蛋白、血压、体重、眼底检查等项目,并交代各项检查 的意义和重要性。 ; 5.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态度要热情,优质服务,把患者当亲人,主动诚恳地 解释患者的病情, 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增加患者自我调解能力。
同时鼓励患者之间多交流经验, 亲属多子以支持, 使患者学有榜样, 治有信心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是我卫生院准备在今年开展的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个 体化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并计划在今年开展基于以上形式的健康教 育活动,作为对大众健康教育方式的补充和延续,我卫生院将会在 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个体化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的作用得到更 大的发挥。

⑤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有哪些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如下:

1、增强健康理念,从而理解、支持和倡导健康政策、健康环境。

2、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

3、改变个体和群体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4、定时定量进食,不暴饮暴食;不吸烟,不酗酒;少吃腌制、熏制、油煎食物,否则易患胃癌;注意劳逸结合,心情乐观开朗,防止溃疡病。

5、培养尊重他人、真诚待人、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

⑥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是什么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

一、健康的含义是: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

二、健康教育在创建卫生城市中的作用是:

1、进行社会动员,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创建卫生城市氛围。

2、传播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市民健康素质。

3、改变个体和群体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三、常见的有损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

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心胸狭窄等。

四、有害健康的八种行为是:

1、吸烟。

2、饮酒过量。

3、不恰当的服药。

4、缺乏经常的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

5、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

6、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

7、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

8、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方式。

五、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

1、烟草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可导致气管炎、肺癌、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

2、吸烟污染空气。

3、孕妇吸烟影响胎儿发育。

⑦ 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规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所以,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如:新入园的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之分开时,会经过或多或少的分离焦虑。表现为经常哭闹一阵,部分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哭、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这时我们可为幼儿准备一些色彩鲜艳、材料轻软、安全的布娃娃、绒毛小动物等玩具,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幼儿,帮幼儿穿衣服、脱鞋子,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爱抚,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 二、以积极情绪影响幼儿心理健康 教师的情绪与幼儿心理健康是成正比发展,教师的个性品质的不断改善,会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教育对象,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不断改造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积极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比如游戏“我是小司机”,两个幼儿开车撞到一起便吵了起来,一位教师生气地说:“吵死了,到一边坐着,不要玩了。”另一位教师则加入游戏,以交警的身份进行调节,游戏正常进行。不难看出,第一位教师的处理办法使幼儿处于惊慌的状态,长此以往,幼儿变得胆小怕事,第二位教师则让幼儿愉快地重新投入游戏,处理方法较好。因此,教师要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态,为幼儿创设轻松、和谐、无拘无束的氛围,这是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三、通过游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与家长接触的机会远远多于和同龄儿童相交往的机会,他们缺乏同兄弟姐妹以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不懂得分享和交流,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而游戏活动改变了这一现象。游戏活动让每位幼儿走到一起,他们互相模仿着、比试着、商量着、冲突着,在这种模仿、比较、冲突和合作中,幼儿的交往能力与日俱增。如:对任性、孤僻的幼儿,教师可为他们创设趣味性强的、有针对性的集体合作活动,提供相关的道具和情景,引导幼儿参与,从而改善幼儿的交往能力,为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机。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等。游戏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幼儿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游戏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为只有在游戏中,幼儿所做的、所忙的才是他们自己的事,而感觉不到任何的压力。游戏活动使幼儿有了自由活动的场所, 让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成长。 四、调动家长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幼儿园单方面实施是不够的,有效的操作主要还需依靠家庭,因为家庭才是幼儿的来源与归属。因此,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通力合作才能切实发挥幼儿园的“主导”和家庭的“主体”这两方面的积极性。 1.家长必须注意交流但更要重视倾听。注意交流、更重倾听不但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起码策略,而且也应成为家庭教育的原则之一。在幼儿园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主要是老师说,孩子说的机会相对较少,说心里话的机会更少。家长是孩子倾诉的首选对象,应该注意把说话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比较内向的孩子。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与孩子的交流。由于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即使在餐桌上的轻松话题,只要有人倾听、欣赏性地倾听,那都会让孩子深感家的温馨,这对其言语能力的锻炼乃至健康人格的发展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2.家庭教育应宽容与约束有机结合。宽与严的优劣比较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致的意见,而当代家庭教育的失策往往不是过宽就是过严,极端化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家长应该很好地理解宽严的对立统一,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平等对待和宽容孩子的同时,又要给予必需的限制。事实证明,可控的民主才是有效的民主,过分宽容容易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容易导致寡爱。失度是失败的根源。家长要领会幼儿园所倡导的表扬为主原则,在可控的条件下施加必要的鼓励,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家长应尽可能地与孩子一起活动。时间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许多人难以抽出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客观上无数的事情必须做,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工作与孩子之间做出绝然选择。有的时候,孩子甚至可以协助大人完成某些任务。只要稍加想象,许多事情都可变为娱乐。我们可以边玩边做,比如“厨房游戏”并不耽误做出丰盛的晚餐。每天都应抽出一段时间与孩子玩耍,哪怕只是20分钟甚至10分钟,重要的是“经常”,对于孩子来说,给予时间就是关爱。 4.家园配合,巩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长是幼儿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后备力量,任何活动的展开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也不例外。作为幼儿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设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帮助家长提高认识。 (2)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亲子活动,密切家长和孩子的关系。 (3)家访,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家园联系活动,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上述活动,使教师和家长配合默契,步调一致,使幼儿心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得以落实。 总之,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应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入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幼儿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⑧ 如何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
首先,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具体的卫生保健知识,使广大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树立了“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心理适应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关键,这就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幼儿健康教育讲座,使他们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促使他们主动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的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家园共育。

二、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首先,通过安全和礼仪品格等健康教育活动课向幼儿传播健康知识。笔者认为,在幼儿园开设幼儿安全和礼仪品格教育活动课,是幼儿学习和了解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由此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对小、中、大、学前班的幼儿进行安全和礼仪品格教育。如:小班的活动“不跟陌生人走”“礼仪三字经”“礼貌用语”;中班的活动“不离开大人和集体”“礼仪三字经”“学会倾听”;大班的活动“一日三餐有学问”“我不怕困难”;学前班的活动“认识我的身体”“火灾发生了怎么办”等等,还可以适时组织幼儿进行安全防火、防震演练。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积累健康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态度,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学会自我保护,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个性品格的养成,从而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
其次,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他教育领域之中。如:在绘画和看图书时,提醒幼儿坐姿端正、握笔正确、手眼保持一定距离;通过语言活动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说话礼貌、注意倾听、清楚表达;通过艺术活动抒发幼儿内心的情感,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

三、在生活中让幼儿养成健康行为
首先,让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养成健康行为。一是让幼儿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如: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礼仪小天使”活动,在早晨入园时让身披绶带的“礼仪小天使”站在幼儿园门口引领小朋友们问老师好;在晚上离园时让“礼仪小天使”引领小朋友们说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等等。二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进餐时要安安静静、细嚼慢咽;午睡时睡姿为右侧卧或仰卧等等。三是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如:大班的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学前班的孩子要自己叠被子等等。另外,我们还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等环节,培养幼儿热情、勇敢、自信、自我保护等一些健康行为。
其次,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一是通过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对幼儿进行健康行为养成训练。如:让幼儿自己洗脸、刷牙、洗脚、洗手帕,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二是通过召开家长会或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主动配合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如: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早晨要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晚上要按时睡觉等等。
总之,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必须为幼儿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和心理生活环境,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做好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使他们从小就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学会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⑨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是什么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应付紧张、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父母等。

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问题。

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生问题。

煤气中毒如何急救处理:

1、立即打开门窗,迅速将中毒者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但要注意保暖。

2、病情轻者,可让他喝热的糖茶水。

3、病情较重、已陷入昏迷者,应急送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