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新闻知识讲座
扩展阅读
怎么看着歌词拍同款 2024-11-18 12:58:44
函授教育学校哪个好 2024-11-18 12:53:23

新闻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 2022-06-19 02:24:25

Ⅰ 新闻大求真安全知识讲座读后感怎么写

《新闻大求真》观后感

每一个孩子都是最可爱,最需要呵护的。但是每天总能听到一些不太好的消息,总会有一些孩子因为意外的情况而受到伤害。在造成青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案例当中,溺水、交通事故和猝死是排列前三位的。

在涉及到儿童的交通事故当中,每五起事故就会有一起造成死亡!这些事故都是由于同学们在上放学的路上不注意走斑马线,不注意看红绿灯,总是追逐打闹,甚至在马路上玩耍。往往看似简单的小事情就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可怕的恶果。

很多的孩子特别愿意把一些东西往嘴里放,例如硬币,笔盖,哨子等,这些东西特别容易卡住气管和食道,而吞进去容易拿出去难,要经过手术等复杂的技术才能将异物取出。

中小学生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是未来的建设者,更是父母们的依靠,如果成为马路的牺牲者,随之倒下的,还有父母家人,如果他们倒下了,一个家庭如何继续持续! 如何避免,关键在于自己,如果思想观念到位,安全骑车深入心中,和依法深入此惨烈之事!因此,让我们永远牢记:

安全,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

Ⅱ 写一篇新闻报导。

江西财经大学王玉琦教授为我校师生作 “漫谈新闻真实性”专题讲座 本报讯 燕高报道: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新闻认识水平,增强新闻理论知识。5月21日下午,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玉琦教授应邀在我校主教学楼附西多媒体教室作了题为“漫谈新闻的真实性”的专题讲座。党委委员、副校长龚丽春、人文系负责人、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四百余人一起听取了讲座。 王教授首先简单委婉的为我们介绍了他自己的个人阅历和社会地位,并通过例举几则虚假新闻,引出了讲座的主题——新闻的真实性。王教授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新闻的真实性,首先,他详细解说了新闻真实性的内涵,说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本质特点和属性”,并罗列了新闻真实性存在的几对矛盾;其次,讲述了新闻失实的表现及原因,新闻失实可能是存在“无中生有”,也可能是“移花接木”、“‘合理’想象”、“‘导演’策划”等,原因包括体制、利益和新闻人素养问题;最后,王教授针对新闻失实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如:健全新闻传播法规,遵循新闻传播职业规范,提升公众媒介素质等。在讲座结束前,王教授赠给同学们一句名言,“妙手着文章,铁肩担道义”。整个讲座内容新颖独特,语言诙谐且富有内涵,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王玉琦,江西余干人,文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江西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破格晋升教授。已在《新闻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当代传播》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三项,着有《近现代之交中国文学传播模式转型研究》、《报业市场营销论纲》、《制度变迁与大众传播》等多部作品。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Ⅲ 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希望这样的讲座多些-在学校

一、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10分)
答: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二、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在家里应该选择什么位置避震最好?(10分)
答: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三、 面对火灾时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10分)
答: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四、 在道路上行走时应注意什么?(10分)
答: 1.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2.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3.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4.不钻(跨)越交通隔离设施。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不在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打闹、游戏,不要边走路边看书。7.夜间步行要尽量选择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
五、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10分)
答:1、 没有家长带领,小孩子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2、 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3、 为预防抽筋,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 4、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在没有大人及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能逞能比赛。(10分)
六、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救人?(10分)
答: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大声呼救请成人过来营救,第二要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木板、绳索等物件营救。第三就是溺水者不要慌乱,尽量让嘴和鼻子露出水面保持呼吸等待救援。 家长安全知识问卷:
一、 如果家用电器着火是否可用水灭火?我们应该教孩子怎么办?(10分)
答: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扑灭家用电器发生的火灾方法是:首先立刻切断电源,拉闸要带上绝缘手套,人要离远些,避免切断电源时的电弧喷射烧伤脸部。用电工钳或干燥木柄斧子切断电源时,应将电源的相线、地线一根一根的分别切断,否则会引起短路,造成更大的灾难。扑救火灾时,要关闭门窗,防止风吹助燃。要立即用干燥的棉被、棉衣盖住火苗。切不可用水和灭火器喷淋电器设备的方法扑救,因为高温电器突然遇水冷却会爆炸伤人。火扑灭后,必须及时打开门窗通气。
二、 我们该如何教孩子辨别天然气是否泄漏?如果家中出现天然气泄漏让孩子应该怎么办?(10分)
答:1.检查燃气管道和炉具,用抹布沾上肥皂水沿管道涂抹一遍,重点是各个接口,如燃气泄露会出现气泡,平时在煮饭时如有燃气泄露会有一股很浓的味道。 2. 燃气泄露处置办法: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现场千万不要打或接电话,用毛巾沾水捂住鼻子和嘴,马上打开窗通风,如现场允许尽快关掉阀门和电源,如有明火:关掉电源和厨房门,直接拨打119救援。
三、 如果父母不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您的孩子会怎么办?孩子的做法对吗?(10分)
答:略。
四、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安全横过马路?(10分)
答: 教育孩子应文明过马路:1.站队过马路;2.要走人行横道;3.要走地下通道;4.不要在道路上嬉戏打闹;5.不要跨越护栏;6.不要追、扒、拦车。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3-13 12:44
一、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10分)
答: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3-13 13:47
一、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10分)
答: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二、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在家里应该选择什么位置避震最好?(10分)
答: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三、 面对火灾时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10分)
答: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四、 在道路上行走时应注意什么?(10分)
答: 1.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2.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3.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4.不钻(跨)越交通隔离设施。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不在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打闹、游戏,不要边走路边看书。7.夜间步行要尽量选择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
五、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10分)
答:1、 没有家长带领,小孩子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2、 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3、 为预防抽筋,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 4、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在没有大人及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能逞能比赛。(10分)
六、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救人?(10分)
答: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大声呼救请成人过来营救,第二要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木板、绳索等物件营救。第三就是溺水者不要慌乱,尽量让嘴和鼻子露出水面保持呼吸等待救援。 家长安全知识问卷:
一、 如果家用电器着火是否可用水灭火?我们应该教孩子怎么办?(10分)
答: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扑灭家用电器发生的火灾方法是:首先立刻切断电源,拉闸要带上绝缘手套,人要离远些,避免切断电源时的电弧喷射烧伤脸部。用电工钳或干燥木柄斧子切断电源时,应将电源的相线、地线一根一根的分别切断,否则会引起短路,造成更大的灾难。扑救火灾时,要关闭门窗,防止风吹助燃。要立即用干燥的棉被、棉衣盖住火苗。切不可用水和灭火器喷淋电器设备的方法扑救,因为高温电器突然遇水冷却会爆炸伤人。火扑灭后,必须及时打开门窗通气。
二、 我们该如何教孩子辨别天然气是否泄漏?如果家中出现天然气泄漏让孩子应该怎么办?(10分)
答:1.检查燃气管道和炉具,用抹布沾上肥皂水沿管道涂抹一遍,重点是各个接口,如燃气泄露会出现气泡,平时在煮饭时如有燃气泄露会有一股很浓的味道。 2. 燃气泄露处置办法: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现场千万不要打或接电话,用毛巾沾水捂住鼻子和嘴,马上打开窗通风,如现场允许尽快关掉阀门和电源,如有明火:关掉电源和厨房门,直接拨打119救援。

Ⅳ 怎么写知识讲座电视新闻稿

前面的导语肯定要交代一下开知识讲座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开了知识讲座后的群众效果。然后把知识讲座的关键梗概简要概括出来讲两句。然后关键是说说这个讲座开设的背景以及对于大众社会的深远意义,就可以了。相应的视频配图当然是讲座人一两个镜头,听众以及广告宣传情况、讲座开设地环境一些镜头相配着才好。

Ⅳ 讲座新闻稿写作格式,跪求,字数不多。

第一段导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主题,如果有重要领导出席偶尔也要提到

第二段介绍:主讲人头衔

第三段主体:讲座如何切入,内容大纲梳理,主体及中心思想概括提炼

第三段意义:现场气氛+获益匪浅这类官话,视情况而定。如果领导有总结也应该归纳一下

这是最通俗的写法,不同人虽然有不同写法,但变也不会变太多。

再告诉楼主个巧宗儿,随便打开一个大学官网,在他们写的新闻里找同类型的借鉴一下也是极好的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Ⅵ 连云港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页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

1 在道路上行走时应该注意什么?片中提到几点要注意的?
2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
3未成年人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应该选择什么方法救人?

Ⅶ 6篇科学新闻或知识

新闻知识》是由陕西日报社、陕西省新闻研究所、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大型新闻学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61-1022/G2。1984年7月1日创刊以来,一直保持在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上的较高品位,关注新闻界的热点和新闻改革的难点问题,及时提供这方面的新经验、新成果,致力于提高新闻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融理论性、知识性、新鲜性、实用性于一体。该刊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新闻学核心期刊和陕西省一级期刊,被列为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刊物,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等新闻院系列为研究生必读刊物之一。《新闻知识》设有: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改革探讨、探索与争鸣、媒体观察、现代传媒建设、网络与新闻、采访生活、得奖新闻采写谈、写作研究、业务讲座、成才之路、视听天地、地市县报园地、企业报园地、通讯员之友、知识林、信息窗等30多个栏目。

Ⅷ 安全知识讲座新闻稿

一般的新闻稿写作,有下列原则必须注意:

1. “新”闻重点: 既然是“新”闻稿,讲的就不能是“旧”闻,就算是“旧”闻,你也要想办法旧瓶装新酒、老树出新枝。新闻界常常流传一个笑话: 这个新闻可以吃很多天!事实上除了第一天就真的“新”之外,第二天开始就只是找不同的切点切入新闻,因此只有切口是新的,其他的都不新。

2. 强调主题,其他以辅助资料整理: 一则新闻稿一定只强调一个主题,次要的可以放在后面,更次要的或是补充说明的,直接提供附件或是辅助资料即可,否则太多的主题反而会模糊了焦点,变成没有主题。例如儿童奶粉卖点是在有益身体的菌种,最好从头到尾都绕着这个主题转,不要一下子又强调奶粉的维他命B群含量有多高。

3. 倒三角形,每段均可独立: 除了特殊的特稿、新闻分析或是专题报导之外,一般新闻写作最典型的就是所谓倒三角形的“倒宝塔式”。也就是愈重要的愈放在前面,因此最重点的内容当然要放在第一段的导语部分,同时导语也不宜过长,视情形而定,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个字。新闻写作发展出这种相当特别的写作风格,当然是为了适应新闻快速、直接的特性,直接告诉读者到底要说些什么。尤其是一份报纸厚厚的好几十版,每天见报的新闻上百则,读者不可一一看完,因此必须以最简短的方式让读者立即明了最重要的内容,如果读者有兴趣就继续阅读,否则即可就此打住。

同样地,倒宝塔式新闻写作的段落依重要性递减,且各段独立,对于有排版时间压力的编辑而言,只要看前几段就可以掌握重点,如果版面有限,更可以直接后面整段整段地大笔删除,而不会影响全文。因为在讲究又新、又快的新闻作业环境,包括读者和老编是都没有耐心的。因此千万记住不要讲究所谓的启承转合,直接开门见山就可以了。

5. 能引起记者注意的标题: 就如同前几章提过的,新闻标题必须将此次新闻主题简单扼要地说明出来,才能吸引记者的注意,不至于成为垃圾桶内的废纸。
6. 基本新闻稿体裁及联络人: 简单地说,基本新闻稿体裁,就是一般的新闻稿,只要遵循上述写作重点,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千万不要因自己的文笔好就自作主张,写成旷世散文或小说巨作,即使它犹如史诗般伟大,最后仍会进了垃圾桶。同时不要忘了在新闻稿末注明联络人的姓名和电话等信息,如果记者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时,才知道该找谁。

7. 照片: 一张好照片见报的效果往往胜过数千字的文稿,但照片一定要配合新闻主题,不要新产品上市,却给了一堆人头照,只为了拍老板的马屁。同时要注意照片一定要清晰,具有朦胧美的艺术照还是留给自己欣赏吧。

8. 新闻资料袋及附件: 新闻资料袋及附件可以让记者更清楚地了解背景和其他的细节,并满足记者多种新闻角度的需求。

Ⅸ 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

一、当学校遇到紧急状况,如何安全疏散学生,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学生保持冷静,按学校要想要进行有序疏散。在疏散过程中要想要一切行动听指挥,严禁说话、拥挤,严禁动手推搡,严禁奔跑抢先。二、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在教室里应该选择什么位置避震最好?(10分)
答:应当躲到桌子底下,保护好头部。三、看完安全教育专题请讲述面对火灾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10分)
答: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想要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 四、在道路上行走时应小心什么?片中提到几点需要小心的。(10分)
答: 1.走路要走人行道。 2.横过马路要走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3.遵守交通信号。 4.不钻(跨)越交通隔离设施。 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不在道路上扒车、追车等行为。 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不要边走路边看书。 7.夜间步行要尽量选择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 五、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10分)
答:1、 没有家长带领,小儿童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 2、 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 3、 为预防抽筋,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 4、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 六、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选择哪些种类办法救人?(10分)
答: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大声呼救请成人过来营救,也可以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绳索等物件营救。
家长安全知识问卷:
一、 如果家用电器着火是不是可用水灭火?我们应该教儿童如何办?(10分)
答: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扑灭家用电器发生的火灾办法是:第一立刻切断电源,拉闸要带上绝缘手套,人要离远些,避免切断电源时的电弧喷射烧伤脸部。用电工钳或干燥木柄斧子切断电源时,应将电源的相线、地线一根一根的分别切断,否则会引起短路,造成更大的灾难。扑救火灾时,要关闭门窗,防止风吹助燃。要立即用干燥的棉被、棉衣盖住火苗。切不可用水和灭火器喷淋电器设备的办法扑救,因为高温电器突然遇水冷却会爆炸伤人。火扑灭后,必须及时打开门窗通气。 二、 我们该如何教儿童辨别天然气是不是泄漏?如果家中出现天然气泄漏让儿童应该如何办?(10分)
答:1.检查燃气管道和炉具,用抹布沾上肥皂水沿管道涂抹一遍,重点是各个接口,如燃气泄露会出现气泡,平时在煮饭时如有燃气泄露会有一股很浓的味道。 2. 燃气泄露处置办法:在没有明火的状况下,现场千万不要打或接电话,用毛巾沾水捂住鼻子和嘴,马上打开窗通风,如现场允许尽快关掉阀门和电源,如有明火:关掉电源和厨房门,直接拨打119救援。 三、 如果父母不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您的儿童会如何办?儿童的做法对吗?(10分)
答: 教育儿童不要给任何人开门。四、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儿童安全横过马路?(10分)
答: 教育儿童应文明过马路:1.站队过马路;2.要走人行横道;3.要走地下通道;4.不要在道路上嬉戏打闹;5.不要跨越护栏;6.不要追、扒、拦车。
文章来源: http://www.ecation-ask.com
原文链接: http://www.ecation-ask.com/?Arbor=question_a&id=698517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