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糖尿病的中医知识讲座
扩展阅读
宿迁哪里有儿童保育院 2024-11-18 15:43:48
梦里的歌词有哪些 2024-11-18 15:42:25
儿童空间知识大全 2024-11-18 15:22:30

糖尿病的中医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 2022-06-18 17:54:31

㈠ 中医如何调理糖尿病呢

饮食不节与消渴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治疗糖尿病,根据病人素体体质和当前的症象、通经络等治法,注重糖尿病患者“脾肾虚损”这个根本病机,重在补益和疏导,关键在于辩证治疗糖尿病按其临床表现,隶属于祖国医学中“消渴”范畴、补脾气,五脏虚弱、情志失调、养胃阴、疏肝胆,判断其属于何种体质,何种病机,病变部位在哪里?牵涉到那些脏腑经络?分别采用或合用温肾阳、益气血

㈡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养生知识有哪些

少吃多餐,水果选择含糖量少的吃,如猕猴桃,黄瓜,西红柿,草莓。
望采纳,谢谢。

㈢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饮食控制。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密切相关,饮食控制是否严格直接决定治疗效果的好坏,古代很多名医都提出限制米面类、肉食及水果的摄入量。二、运动。中医强调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力所能及,推荐散步、快走、太极、游泳等运动方式。三、情志调节。保持情志舒畅,气血流畅,有助于血糖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四、中药治疗。中药在降糖效果方面不如西药,但可与西药联合起到整体的调节作用,注意中药本身不能够代替西药治疗。

㈣ 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

糖尿病养生保健知识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禁忌,特别是在饮食方面。但是很多患者都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多,因此本文给大家介绍一些糖尿病养生保健知识。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禁忌,特别是在饮食方面。但是很多患者都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多,因此本文给大家介绍一些糖尿病养生保健知识。

糖尿病养生保健知识一:控制饮食

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食。通过饮食控制,可促进尿糖消失,空腹血糖降至正常,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每天主粮不高于250克。如再感觉饥饿时,可增加些既含有高纤维,又能降血糖的蔬菜量,如洋葱、芹菜、海带、菠菜等。蛋白质类副食品如豆制品、牛奶、瘦肉等都可食用,摄入量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孕妇、哺乳期、营养不良及合并感染时,每日每公斤体重1.2至1.5克;儿童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至3克。脂肪摄入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0.6至1克,总量约为50至60克。肥胖病人应少吃脂肪多的食物,每日不宜超过40克,消瘦病人可相应提高脂肪量,但原则上不能超过糖的一倍。

另外要选用各种植物油作烹调油。限制摄入脑髓、蛋黄、鱼卵、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以降低血脂含量,改善血液粘稠度,防止并发高血压病及冠心病。因主食减少后,维生素B1 摄入量会不足,极易产生手足麻木等症,可给予粗粮、豆类、糙米等富含维生素B1 的食品食用。

糖尿病养生保健知识二:饮食宜忌

烟酒属辛温之品,会加重病人口渴、饮水症状,应戒烟忌酒。忌食糖,包括各种糖果、果酱、蜜饯、各种甜点心、冰淇淋、粉丝、藕粉、薯仔、胡萝卜等含糖量高的食品,可有效地防止血糖增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忌食葱、姜、蒜等辛辣刺激之品。饮食宜少盐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如冬瓜、绿豆、枸杞头、马兰头等。降糖奶粉有降低血糖作用,平时可服用,每次25克,温开水冲服。

糖尿病养生保健知识三:劳逸结合

一般病人可参加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要节制房事。保持精神乐观,避免精神创伤。运动可增强对糖的耐受性和降低对胰岛素的依赖性,减少胰岛素需要量,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代谢异常。适当的运动可控制肥胖。选择慢跑、散步、练功十八法、健身操、太极拳等项目,从短时间,小运动量开始,持之以恒。但空腹时及重症糖尿病人不宜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休克等疾病。

糖尿病养生保健知识四:尿糖自测

应掌握尿糖的自测方法。设备只需添置酒精灯一架,玻璃试管、滴管、长柄木夹子及试管刷各一只,一瓶复方硫酸铜溶液(又称斑氏试剂),95%酒精若干。操作时先用滴管取试剂20滴放在试管内,再加2滴病人的小便摇匀,木夹子夹住试管,试管倾斜45度,将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1分钟,冷却后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变化。如仍为蓝色则尿糖阴性,提示尿中无糖分。若绿色则为“+”,尿中有微量糖;黄绿色为“++”;土黄色为“+++”;红棕色为“++++”。从绿色到红棕色,提示尿糖量从少到多的变化。通过自测,病人可自我调节饮食量,知晓疗效,调整药物剂量。

㈤ 用中医来怎样解释糖尿病是怎么形成的

糖尿病归中医消渴证的范畴.中医解释病机如下:
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较为详细。虽然对消渴证的认识中医学内部也有学术分歧,但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
1、素体阴虚
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有:①先天不足:《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是指在母体胎养不足所致。②后天损耗过度:如毒邪侵害,损耗阴津。③化源不足:如化生阴津的脏腑受损,阴精无从化生,如《外台秘要·消渴门》说:“消渴者,原糖尿病知识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④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终致阴损过多,阳必偏盛,阳太盛则致“消”。
2、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①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更使胃中燥热,消谷善饥加重。②因胖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阴津,阴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生消渴病。
3、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并可消烁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阴虚燥热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虚,阳气被遏而出现的阴阳两虚病证。
4、外感六淫,毒邪侵害
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所引起的消渴病。

㈥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怎样认识

(1)病因

①素体阴虚,五脏虚弱。素体阴虚、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病的内在因素。素体阴虚是指机体阴液亏虚及阴液中某些成分缺乏,特别是肾脾两脏的亏虚在消渴病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

②饮食不节,形体肥胖。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消谷耗液,损耗阴津,易发生消渴病。目前已公认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或过多膳食,加之体力活动的减少,身体肥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这与中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③精神刺激,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情志不舒,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灼肺胃阴津,下灼肾阴;或思虑过度,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损耗心脾精血,灼伤胃肾阴液,均可导致消渴病的发生。

④外感六淫,毒邪侵害。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如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将消渴病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外感三消(燥火三消、湿火三消)和内伤三消(积热三消、精虚三消)。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所引起的消渴病。

⑤久服丹药,化燥伤津。在中国古代,自隋唐以后,常有人为了壮阳纵欲或养生延寿而服用矿石类药物炼制的丹药,致使燥热内生、阴津耗损而发生消渴病。许多古医籍中都有嗜服丹药发生消渴的记载。西医学认为,确有一些化学毒物如四氧嘧啶、链脲菌素、吡甲硝苯脲以及某些药物如口服类固醇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均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⑥长期饮酒,房劳过度。中国历代医籍十分强调嗜酒及房劳过度与消渴病有关。认为长期嗜酒,损伤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或房事不节,劳伤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灼伤阴津,均可发生消渴病。

(2)病机

综合中医学古今文献及分析消渴病从发病至死亡全过程的临床资料,可将消渴病漫长病程中的病机特点归纳如下。

①病变早期,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我国历代医学文献在论述消渴病发病机制时大多以阴虚燥热立论。消渴病早期,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愈甚阴津愈虚,阴津愈虚燥热愈盛,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消渴病的病变部位虽与五脏有关,但主要在肺、脾(胃)和肾三脏。

②病程迁延,气阴两伤,脉络瘀阻。若消渴病早期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则病程迁延,阴损耗气,燥热伤阴耗气而致气阴两虚,同时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气血运行受阻,痰浊瘀血内生,全身脉络瘀阻,相应的脏腑器官失去气血的濡养而发生诸多并发症。

③病变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人之阴阳互根,互相依存。

消渴病之本在于阴虚,若病程迁延日久,阴损及阳,或因治疗失当,过用苦寒伤阳之品,终致阴阳俱虚。

另有少数消渴病患者发病急骤,病情严重。迅速导致阴津极度损耗,阴不敛阳,虚阳浮越而出,现面赤烦躁,头痛呕吐,皮肤干燥,目眶下陷,唇舌干红,呼吸深长,有烂苹果样气味。若不及时抢救,则真阴耗竭,阴绝阳亡,昏迷死亡。

㈦ 糖尿病知识讲座

糖尿病足的护理。
1、每天睡觉前,糖尿病足患者都要仔细的检查足部,看是否有受伤,最好家人帮忙查找,细小的损伤都不可以放过。同时仔细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检查有没有水肿、皮损、疼痛。
2、检查完之后,要用温水泡脚10到15分钟,水温要与人体体温相差无几,在35到40度之间。泡脚不能因为舒服就泡时间过长,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泡脚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柔和的香皂洗足,保持足的清洁。
3、泡脚后,应先用干毛巾轻轻擦干,包括足趾缝间,切勿用粗布用力摩擦而造成皮肤擦伤,然后在脚背、脚底、脚后跟上均匀的涂抹一些润肤霜,切记,不要抹在趾缝间,要保持趾缝干燥。
4、在睡觉前需要按摩双脚。用右手手心搓左脚脚心,左手手心搓右脚脚心,反复各按100下左右,直至脚心发热即可 。
5、另外,糖尿病足患者的鞋袜要合适、宽松,每天都要更换袜子,最好有两双鞋子可以更换,以便鞋内保持干爽。穿鞋子的时候,要检查鞋子里面时候有石粒、钉子等杂物,避免出现脚底受伤的情况。
6、天气逐渐炎热,糖尿病足患者不宜穿暴露足趾和脚跟的凉鞋,一定不要赤足或者穿拖鞋外出。

㈧ 中医讲述:糖尿病的病因有哪些

1、外感六淫,毒邪侵害
中医认为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所引起的消渴病。
2、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3、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良好的心态能预防疾病的产生,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并可消烁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阴虚燥热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虚,阳气被遏而出现的阴阳两虚病证。
4、素体阴虚
糖尿病的病因有哪些?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有:①先天不足:《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是指在母体胎养不足所致。②后天损耗过度:如毒邪侵害,损耗阴津。③化源不足:如化生阴津的脏腑受损,阴精无从化生,如《外台秘要·消渴门》说:消渴者,原
糖尿病知识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④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终致阴损过多,阳必偏盛,阳太盛则致消。
的相关内容,中医认为的糖尿病的原因和西医是不同的,糖尿病患者也可进行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副作用也是比较小的。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文章请进入糖尿病频道。

㈨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的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二十九章。第一章介绍糖尿病的基础知识;第二章至第十五章重点阐述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包括药膳疗法、中草药疗法、中医辨证治疗、古今中医验方、运动疗法、心理疗法、指压疗法、按摩疗法、刮痧疗法、针灸疗法、饮食疗法等十余种中医治疗方法;还阐述了现代中医对各种特殊类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以及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治疗。第十六章至第二十九章重点阐述了糖尿病各种常见并发症的中医治疗。内容科学实用,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简便易行。涵盖了中医中药防治糖尿病的经验和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既是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家庭必备用书,又是广大中医爱好者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学习参考用书。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 中医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症”。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消渴篇对“三多”症状亦有记载。 消渴症的成病机理主要是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常见的纯中药有恒济悦泰胶囊等主要原料由玉竹、山茱萸、葛根、苍术、山药、麦冬、知母等多味中药精炼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