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2、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3、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4、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
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转变,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令人堪忧。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知识,更要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
小学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社会观的形成。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扩展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3、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2. 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讲座内容有哪些
小学生养成教育讲座稿;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初探;1、小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2、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3、小学生心理潜
小学生养成教育讲座稿
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迎面而来的信息社会,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当前学校中、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教育问题或与教育有关的问题,人的创造力、理性选择能力、责任感和合作性受到空前的挑战。以人文精神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途径、一种教育技术,同时也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之一,正在走入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 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当前小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因此,小学就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初探
1、小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 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 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 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 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 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2、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等的矫正与治疗,这一问题在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3、小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小学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为提高民族素质,应从小加强重视小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培养。因此,心理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作为一种新的素质教育途径,学校心理辅导可通过三条途径实施:一是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履行好班级团体领导者的角色,通过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因素,促进学生成长;二是在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和各科教师的协同努力中,通过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使团体成长为学习型组织,使团体的每个人在团体成长的过程中成长;三是在以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人员为主的心理卫生工作系统中,针对学生一般倾向性心理问题和个别、特殊的心理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诊断、设计和帮助。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工作取向是,工作目标上以发展性辅导为主、治疗性辅导为辅,方式上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心理结构上知行结合,以行为主。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途径的初探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开设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辅导有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无疑是有必要的。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初期,这种方式也比较易于为教师所掌握。但从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着的实际问题来说,其作用还是有限的。因为心理辅导的作用不是要扩展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要改善学生情绪状态、转变态度、养成必要的社会技能等,所有这些单靠知识传授是难以奏效的。
2、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小学生养成教育讲座稿
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迎面而来的信息社会,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当前学校中、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教育问题或与教育有关的问题,人的创造力、理性选择能力、责任感和合作性受到空前的挑战。以人文精神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途径、一种教育技术,同时也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之一,正在走入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 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当前小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因此,小学就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初探
1、小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 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 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 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 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 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2、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等的矫正与治疗,这一问题在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3、小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小学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为提高民族素质,应从小加强重视小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培养。因此,心理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作为一种新的素质教育途径,学校心理辅导可通过三条途径实施:一是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履行好班级团体领导者的角色,通过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因素,促进学生成长;二是在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和各科教师的协同努力中,通过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使团体成长为学习型组织,使团体的每个人在团体成长的过程中成长;三是在以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人员为主的心理卫生工作系统中,针对学生一般倾向性心理问题和个别、特殊的心理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诊断、设计和帮助。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工作取向是,工作目标上以发展性辅导为主、治疗性辅导为辅,方式上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心理结构上知行结合,以行为主。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途径的初探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开设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辅导有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无疑是有必要的。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初期,这种方式也比较易于为教师所掌握。但从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着的实际问题来说,其作用还是有限的。因为心理辅导的作用不是要扩展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要改善学生情绪状态、转变态度、养成必要的社会技能等,所有这些单靠知识传授是难以奏效的。
2、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这是为开展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一般都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充分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通过这一途径开展心理辅导的好处是:在专门组织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学生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教学班为活动单位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班级全体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因此比较正规。只是如何在班级活动中考虑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实行个别化对待,则是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学习辅导是辅导的重要方面,它主要是结合学科教学来进行的。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近年来,已有中学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等科目中尝试渗透心理辅导,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4、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个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有些小学开展的“知心姐姐信箱”活动,就是信函咨询的一种形式。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学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学生包括资质优异学生、情绪困扰学生、行为偏差学生、家庭处境不利的学生等所实施的一种比较深入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它要求广泛地收集资料,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成因,依据诊断的结果,拟定辅导方案,以协助学生解决问题。由于心理辅导的精髓在于个别化对待,因此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一所学校在开展心理辅导时无论以什么途径为主,如果不以个别辅导相配合,则其辅导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学生的一切发展都是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背景来展开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
这是为开展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一般都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充分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通过这一途径开展心理辅导的好处是:在专门组织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学生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教学班为活动单位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班级全体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因此比较正规。只是如何在班级活动中考虑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实行个别化对待,则是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3. 小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简短有哪些
小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简短有:
1、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3、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4. 小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怎样孝敬父母
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_五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六、班主任如何做好心理健康...学生座位的排法;家长会等活动
中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
5. 如何引导小学生心里健康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健康的范畴在扩大,社会对每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有着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而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尤其对小学高年级十一、二岁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心理断乳期”,主体意识增强,认为自己经长大成人了,成熟了。另外,受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的情绪会躁动不安,需要同学、老师、家长的理解、赏识与沟通。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看法:
一、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情绪障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使其不断产生新的成就感;对差生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
二、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
在教育中要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发展其道德感。通过绘画、唱歌、跳舞、体育竞赛、美化教室和校园的劳动、游览、参观、学习英雄事迹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小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发展他们的美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理智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以发展他们的理智感。
三、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1)建立适当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小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想得开。
(2)寻找乐趣。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小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
(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
(4)多与人交流。许多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四.建立学校--家庭心理教育网络
学生生活在家庭的时间很多,家庭环境,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全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甚至会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因而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开设心理讲座,讲清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指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学校和家长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总而言之,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目前小学教师不可忽视的重点。
10
6.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对待挫折
从小学到中学,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就个人发展来说,人的一生往往有四个转折点:一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特点是从无知变有知;二是从小学到中学,特点是从忘我到自我;三是从中学到大学,特点是从追求到实现;四是从大学到社会,特点是从梦想到现实。所以,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正好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即从小学到中学的转折点。
一、从小学到中学,心理会发生哪些变化
1自我意识:有自己的想法,不愿听从大人的“摆布”。
某初中生两手提着T恤衫的肩,翻了一个面,然后在袖子处把它叠起来。母亲告诉他一种简便的叠法——从下摆开始。该学生以往对父母是言计听从的,现在却坚持说他的方法好。妈妈解释:她的叠法产生的皱折少。他马上顶过去说:恰恰所有的孩子都爱穿打摺的衬衫。不一会儿,两人大吵起来,该学生把衬衫揉成一团,扔在地板上气冲冲地出了门。
青少年阶段,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生长发育的加快,和性意识的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成人感、独立意向、自尊心等不断增强。他们强烈地渴望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从心理上要求改变童年期一切依赖成人的状况,希望别人把他当成人对待,得到成人的尊重,参加成人的活动,享受与成人同样的权利。当这些需求与社会心理供给和要求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在冲突中执着追求自我表现和自尊的要求,一旦遇到过激反应或干涉时,就会出现逆反心理。
2 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
某学生是位“优生”,成绩一贯名列班上前茅,成了老师和家庭的宠儿。跨进校门,走进家门,所听到的是表扬和夸奖,拿到的是奖品和奖金。后来有几次成绩输给别人,老师和家长批评了他,结果他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中学生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好胜心强,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力。一旦在家庭、学校、社会上遇到挫折,挨了批评,或遭受打击时,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等压抑情绪。
3富于理想,追求前途与看问题片面主观,缺乏辨别是非的矛盾。
某少年家庭非常富有,父母望子成龙,特地把他送到市区重点学校念书,可这少年不用功,学习成绩老是很差。父亲教育他:“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没出息。”他却反驳说:“谁说没知识就没出息,你不是只有小学程度,照样当经理,赚大钱,那些有文凭的人还要受雇于你呢!”
青少年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他们思想活跃,追求理想前途。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缺乏辨别真伪,良善的能力,认知偏差度往往较大,看问题难免主观、片面,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导致不正确的言行出现。
所以,中学生最应该加强的一个心理训练是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自己并适应环境。
二、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穴鸟见了,非常羡慕,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后来,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们。穴鸟的遭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人们常用“自以为是”来形容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不自量力,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长处进行竞争,不仅没有好处,还会招致不幸,沦为笑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知之明,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但由于自我认识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中容易出现偏差,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不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人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我们除了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外,还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充分地发掘自身的潜能,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幅更宏伟的蓝图。
三、如何认识并完善自己
1、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怎样去理解这里的“全面”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请同学们边看故事边思考:那位漂亮姑娘她美吗?
场景一: 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乘公交车去上班,运气不佳,没有座位。旁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那优雅的坐姿让我感到赏心悦目,也为枯燥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愉悦。
问题一: 她美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场景二: 不久,上来一位抱着婴儿的农村妇女,站在我们身边。车子颠簸得厉害,那妇女一手紧紧抓住扶手,一手抱着哇哇啼哭的婴儿,随着车子的颠簸不断摇晃着身体。不时碰到坐着的那位姑娘,她不好意思地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
问题二: 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适时进行道德渗透)
场景三: 只见她皱紧了眉头,急促地拍打着衣服,如见瘟神般地将身子闪开,一边说着: “真倒霉。”一边将头转向窗外。
问题三: 她美吗?为什么?(学生回答,陈述理由)
问题四: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1~2分钟,回答)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判断一个人“美”与“丑”不仅要看他的外在形象,更要看他的内在素质。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优势与不足,所以,全面认识自己,还要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对于优点我们不必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对于缺点我们也不必担心害怕,悲观绝望。因为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小刚的日记,如果他是你的好朋友,看完他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什么?(或者分析一下小刚苦恼的原因是什么?)
我小学时经常不认真听课,作业没有认真完成,还和同学们吵架等等,所以,在同学们眼中我是一个坏孩子。到了初一,我想重新开始,因为我也想做个大家都喜爱的孩子。于是,我改正了一些毛病,上课开始认真听讲, 按时完成作业,还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我的学习成绩也进步了。我好开心啊!
可是,与我小学同班的小忆经常跟我现在的同班同学说我以前不好的表现,所以现在同学们又开始疏远我了。难道,一个人以前犯了错误,就永远都不能变好了吗?我真的还是人人讨厌的坏孩子吗?
我们应该告诉小刚,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要看到自己的进步,继续努力,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所以,正确认识自己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3 用坦然的心情接纳自己
有一个小男孩是个孤儿,他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价值,没有人爱他,他到神父那里哭诉自己的不幸。神父什么也没有说,给了他一块石头,让他到市场上去卖,但不管开多少价都不能卖。在市场上有人觉得好奇,随便给他开了个价钱,他不卖。别人以为这块石头是个宝石,于是价钱越涨越高,简直不敢相信一块石头会值这么多钱!第二天,神父让他到黄金市场去卖,结果到收市的时候,价钱已经出到了昨天的十倍。第三天,他去宝石市场去卖石头,价钱已经涨了百倍。由于他始终不肯卖,别人都认定这块石头是无价之宝。
问:神父让小男孩去卖那块石头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个故事,同学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回答。)
石头还是那块石头,但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别人对它的评价却不一样了。那个小男孩认为自己活着没有什么意义,实际是不接纳自己的表现。其实,我们每个人就像是那块石头,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块扔在路边没有人要的石头,那么别人也就会认为你一钱不值;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块宝石,那么别人也会认为你价值连城。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活出生命的价值,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愉悦地接纳自我,并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完善自己。
4 用积极的心态左右自己
有一个女孩子,总觉得不讨别人喜欢,因此有一点自卑。一天,她偶尔在商店里看到一支漂亮的发卡,当她戴起它的时候,店里的顾客都说漂亮,于是她非常高兴地买下发卡,并戴着它去学校。接着奇妙的事发生了,许多平日不太跟她打招呼的同学,纷纷来跟她接近,一些同学还约她一起去玩,原本死板的她,似乎一下子变得开朗、活泼了许多。但放学回家后,她才发现自己头上根本没有带什么神气的发卡,原来她付钱后把发卡留在了商店里。
问:是什么使别人改变了对她的态度?那个发卡真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吗?
人的容貌并没有因戴发卡而改变,改变的只是人的心态,因她的可爱而让人感到漂亮,“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那句话在她身上得到了验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讨厌自己,对于那些已经成为无法更改的客观现实,与其整天抱怨苦恼,还不如坦然地自我悦纳,即以积极、赞赏的态度来接受自己。
四、认识完善自己应注意的问题
1立足现在,为未来建造“房子”
有个老木匠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老板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都看出他已经是心不在焉,用料不讲究,干活不认真。房子建好了,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这是送给你的礼物。” 他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今后他只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常常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时,早已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2 持之以恒是关键
“快车和慢车跑起来的速度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中途停车的次数和长短不同。”
求学何尝不是这样。有的同学是每星期一小站,好好“放松”一下;每学期一大站,“痛痛快快的玩个够”;初中升入高中,高中升入大学,更是人生的“大站”,不玩他个天昏地暗不算完。结果,他们就成了“慢车”。你有现在的成绩,不是因为你这辆车跑得比别人快,而是因为你是一辆“快车”,不靠站,不停车,一直往前跑。今后的人生路上,是继续当一辆快车呢,还是改为慢车呢?就看你自己了!快车虽然舍弃了一些景观,但可以快捷地到达终点。
3 细节决定命运
宇航员科马洛夫殉难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前苏联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痛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在电视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着悲痛说:“爸爸,您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待人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细枝末节,也会让你付出沉重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这三年中的第一年,第一个学期,第一个星期,第一天,第一节课开始我们新的征程。
4 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特别贪玩,致使几门功课不及格。一个周末的上午,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杆准备和同伴们去钓鱼。这时,他的父亲拦住了他,对他说:“你整天贪玩,已经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了,我和你母亲都很为你着急”。谁知,爱因斯坦却说:“有什么好着急的,他们(指同伴)也没及格,不照样去钓鱼吗?”
“你为什么不跟成绩好的同学比呢?”谁知,爱因斯坦却说:“我干嘛要跟他们比呢?”看着贪玩而又不太懂事的孩子,爱因斯坦的父亲心平气和而又充满关爱地对他说:“在我们故乡流传着这样一则寓言,你认真地听完,然后就可以去钓鱼了。”
故事是这样的:“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却一不小心,彼此同时掉到了烟囱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沾满了黑灰,而另一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脸上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又脏又丑,便跑到河边洗了脸。黑脸猫看到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就大摇大摆地去和其他的猫一起玩耍,结果把其他的猫吓得四处逃窜,把它当成了妖怪。
其实,别人不能和你比,你也不能和别人比,谁都不能成为你的镜子。你只能和自己比,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如果拿天才当镜子,傻瓜也可以照成天才。”
爱因斯坦听了,羞愧地低下了头,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小屋里,去开始温习功课。
从那以后,爱因斯坦经常把自己作为镜子,不断地审视和校正自己。他不但学习成绩稳步上升,而且在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和处理事物时,也多了一些理性的光芒。最终,他创造成了成功而且赢得非凡的人生。
天下很少有人真正拿自己跟自己比较。其实,谁也不是我们的参照物,谁也不能成为映照我们的镜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强项,也都有自己的劣势和弱项。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只有用自己作为镜子来审视自己,映照自己,才能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学们,崭新的学习生涯呈现在你们面前,希望大家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全新的面貌认识完善自己,并在学习和生活上不断前进突破。祝大家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以英国着名诗人蒲柏的名言作为今天的结尾——
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好学才能感知世界的新奇;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7.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2、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3、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4、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
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转变,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令人堪忧。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知识,更要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
小学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社会观的形成。
(7)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扩展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3、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 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8. 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健康的范畴在扩大,社会对每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有着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而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尤其对小学高年级十一、二岁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心理断乳期”,主体意识增强,认为自己经长大成人了,成熟了。另外,受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的情绪会躁动不安,需要同学、老师、家长的理解、赏识与沟通。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看法:
一、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情绪障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使其不断产生新的成就感;对差生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
二、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
在教育中要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发展其道德感。通过绘画、唱歌、跳舞、体育竞赛、美化教室和校园的劳动、游览、参观、学习英雄事迹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小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发展他们的美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理智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以发展他们的理智感。
三、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1)建立适当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小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想得开。
(2)寻找乐趣。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小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
(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
(4)多与人交流。许多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四.建立学校--家庭心理教育网络
学生生活在家庭的时间很多,家庭环境,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全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甚至会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因而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开设心理讲座,讲清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指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学校和家长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总而言之,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目前小学教师不可忽视的重点。
9.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讲座,主要讲什么比较好
我刚上网搜查了一些资料。
要想讲小学的心理健康讲座的话,那必须要了解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
一、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具体办法可以讲一个名人、伟人艰辛的心路历程的故事。组织看一部放映名人成长过程的影片,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二、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三、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矛盾。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为达此目的应着重注意从小事做起,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开展“决不迁就自己”的活动,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或行为不对,不管是多么强烈地诱惑你,也勇敢地说一声“不”。为解决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力差,造成影响课堂纪律的问题,尝试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跟踪记录,把他们每一时段的课堂表现记录下来,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教育、指正。使学生逐渐自觉对照检查,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