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针对儿童画的特点,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怎样做
学画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好像大家都认可这个说法。那么什么是智力,至今全世界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此都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智力代表个人的综合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适应能力等。我认为,学习儿童画是为了培养儿童具有独立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及想象力的人,而不单单是会画几幅画,拿几个奖,画画它应是提高智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当今社会,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丰富,每天都会有大量信息充斥在人们身边。当前的教育理念已从过去灌输知识、应试教育等方式逐渐转变,未来的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创意思维能力,灵活变通的多维性思考习惯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方向无疑要随着时代需要而调整。现在确实有好多文学、艺术作品,外国的比中国的好。外国的儿童画重个性、重创造,而中国的儿童画作品中相当一部分缺少儿童的本真。特别是我们北方多是采用传统的重方法,重技巧教学方法,对新思想的接受、新材料、新技法的运用上也落后于南方。
我们都知道,画好一幅画需要双手与眼睛及头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有使用绘画工具的能力,认识色彩的能力,需要耐心、恒心,需要快乐的心情和对美的体验,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像李志雄老师提出发散思维这样一套美术的教学理论来完整地架构儿童学习绘画的终身计划。虽不能在所有学绘画的儿童身上完全实现,但起始阶段非常重要。每一堂课的设计能否将儿童的内在潜力全部调动出来;能否将儿童引上艺术之路是我教学探索的重点。
教儿童画画与教成人有明显的区别。成人注重理性,儿童更重感觉;成人讲究明暗体积、立体感,儿童注重随意地快乐涂鸦,玩得高兴就行。如果用教成人的所谓“正规教育”即点、线、面、构图、色彩等一套方法来教孩子,虽然严谨系统,但弊大于利,甚至会伤害了儿童的天性。在绘画的方法上,儿童有着更大的自由空间。
一、爱护童心,游戏绘画
儿童的心是单纯的,儿童的画是朴素的、是靠直觉的。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作画自由,无所顾忌,随意夸张,对世界充满新鲜感,什么都想知道。当他们把自己的心理世界用绘画这一方式酣畅淋漓的表达出来时,就会充满喜悦和自信。充分尊重孩子们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美术活动中树立自信心,从而大胆进行表现,这样他们画出来的画就有生动活泼的情趣了。将儿童的本真表现出来,这是儿童画教学的第一目标。
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童心”,在游戏的状态下,用儿童的眼睛来看事物,以他们的心理来表现和反映世界。在教学中,顺应童心,去除教与学的概念,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力,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游戏氛围,将教师的角色转化为服务者,最大限度的扩大他们的想象力,夸大他们的异想天开,顺其自然、潜移默化的引导,以增强他们对造型和色彩的理解。
教学中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可能会由于缺少绘画的方法与经验,虽然创意很好,想象很丰富,但几笔下去破坏了整个画面,不能体现出孩子想法,而自我丧失继续画下去的信心,不断换纸重画,搞得一团糟,这时教师如果能鼓励学生勇敢画下去,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儿童画重在内容的创意表现,重在画画的过程,结果并不是重要的。因此,只有鼓励他们将心中所想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自我理解表达出来,将绘画过程当作游戏来完成,孩子们才会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作动力,孩子们的绘画潜能才会被充分挖掘出来,才能为持久的学习绘画奠定基础。
二、启发想象,创作绘画
想象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是人在感知客观事物和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形象的心理过程。人的思维分为重复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种,重复性思维只是将已有的资讯在头脑中重复的过程,而创造性思维是将已有的资讯经过加工、筛选,重新进行组合,产生新的资讯的过程。因此,儿童画教学中不只求其“形准”,而把教学重点放在鼓励儿童观察、发现、想象、创造的创新过程上, “重其意而不扬其形,重其趣而不求其法”,力求使学生能画出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象及自己的色彩。
1、通过观察,开发思维
把瞬息万变、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观察尤为重要。通过观察,学生能直接认识和理解,再描绘形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我们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一切,了解所要表现的物体的形状、质感、颜色等,训练他们的眼睛,调动他们的观察兴趣,让自然界来陶冶其情操。例如,教室里的墙上出现一片细细的裂纹,上课时有的孩子就用手指去好奇的摸着,于是,老师就让每个孩子都去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像什么,即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同时,再提升为绘画中如何表现出来。所有这些观察所得的奇妙想象既能让孩子们感兴趣,又会使他们去联系、去思考,然后情不自禁的通过想象表现出来。
2、投其所好,启发联想
大多数儿童都喜欢听故事,读故事,喜欢看动画片,我们就利用这一特点,课堂上为他们多准备带插图的故事书、画报、磁带等,让他们听听、读读、看看,在课堂上讲一个故事的开头,让孩子们画出故事的结果,或是其中讲述的情节,虽然有些难度,但孩子们很喜欢挑战。这样扩大儿童的视野,培养儿童创作的欲望。
3、选好命题,激发想象
郑板桥说过:“作诗非难,难为题。”这是说好的命题能让人有“未饮先醉”的感觉。儿童喜欢想象,好表现自己,在进行命题绘画教学中应认真琢磨,仔细推敲,选择一些针对学生生活实际,利于发展学生思维个性,有想象空间的伸缩性题目,力求新颖生动,给儿童以美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从而产生感染力和创作欲望。
因此,适当的命题,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使其创造力得以诱发和培养。
4、创设情境,激励创新
情境教学是促进儿童生动活泼学习的有效途径,是激发儿童想象和创作欲望的一种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才能异常活跃和丰富,给学生创设一个天高海阔的创作情境,学生才能引发自己的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
例如:人物画教学中,天津的张兆瑞老师就曾利用哈哈镜的折射效果来让孩子们感受人物身体结构的变化,使儿童从轻松愉快的玩中体会到人体是有结构的、有比例的,为画好人物画埋下伏笔,也为儿童画创作时夸张人物内心表现积累了素材。
在愉快的情境教学中,让他们尽情尽兴地玩,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为儿童提供一个活动的自由空间。儿童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孩子们会毫无顾忌地自由选择、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自由创造,大大挖掘了大脑潜在的能量,使各种新的想法、新的创意蜂拥而出,从而主动积极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学生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必然能迸出创新的火花,创作出富于自己“个性”的绘画作品来,使创造性思维得到自由伸展和尽情发挥。
三、积累经验,功于绘画
此“功”有两层含意:一是绘画基本功。将儿童绘画作为一种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享受,同时将所掌握的各种绘画技术作为艺术表达的最有力的表现工具。应该是我们教师给孩子们从小灌输的一个学习目标。如果一味的强调自由,强调想象创作,没有绘画的基本功,没有丰富的绘画体验及素材的积累,再好的想象创意也只是纸上谈兵,孩子的作品会像空中楼阁一样,也许会有几幅好作品,但是不会长久。因此,怎样将绘画知识与技能融于游戏绘画中,帮助儿童提高绘画水平,是教师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例如,儿童在纸上涂色,怎样讲要“涂匀涂满”都不如用传统的砂纸涂画这一方法,砂纸对颜色的附着力让学生体验到“涂匀涂满”的效果,继而运用于纸上涂色,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锻炼提高儿童的涂色能力。也让孩子了解了材料的变化带来不同的表现效果,各种效果的不同特点都具有各自的美感,从而丰富了孩子的视觉想象力。
二是绘画成功。虽然不提倡孩子来学画画带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但不能没有目标。学画的天分是重要的,但还要靠后天的培养与努力。先让孩子们感受绘画的快乐,体验到绘画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变成永久的兴趣,并为了满足兴趣需要,树立起系统学习绘画艺术的远大目标。让孩子从小享受绘画快乐的同时,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为他们艺术的人生奠定基础。那么,如何让学生体验绘画的成功呢?首先是自我成功,儿童创作画的评价往往是成人眼里好的绘画作品,不代表儿童眼中好的作品。
例如,教学计划中安排几次装饰画临摹与创作的学习,因为装饰画色彩对比强烈,夸张的几何形体,画面好看,容易出效果。让学生体验到自我成功感。通过不同绘画形式,让孩子在绘画体验中不断地释放逐渐成熟的力量,不仅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培养他们多维的、多角度表达事物的能力。通过对以往没有尝试过的美术创作形式进行全新的体验和感知,让孩子明白用美术来表现世界的多种可能性和丰富性。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绘画展览、比赛,通过外界评价让孩子们拥有成就感,再就是每个学期都开展社会实践,实践是创作之源,画家搞创作要收集素材,儿童创作画亦如此。掌握的视觉元素越丰富,可供选择的素材就越多,创作就更具有深度和广度。儿童在创作时往往还不懂得怎样去积累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由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地去观察和思考,不断积累经验。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儿童绘画素材的数量和质量,给创作提供丰富的源泉。
例如我们们组织写生夏令营、冬令营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进工厂、下农村、到社区走进生活,组织参观、学访等活动,利用黄金周、纪念日进行美术专题讲座,通过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开阔眼界、开启智慧、积累经验,为他们成功走上艺术之路夯实基础。
② 798最近有什么关于美术类的讲座吗
你看你就是不经常去798的人,我给你推荐一个地方吧,这个场馆叫做现代汽车文化中心,每个月都会有不同的展览举办,同时几乎每周还会开展各式各类的讲座,8月4号着名艺术家熊文韵就会来到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作为嘉宾开展一个与美术和公众艺术教育相关的讲座,到时候千万别错过!
③ 急求美术史视频讲座(西方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讲座是有知识产权的,人家不会随便给贴出来,还是自己看书吧!!!!
④ 深圳哪里有少儿美术教育讲座啊,孩子喜欢画画,希望权威专家指导一下,在孩子的美术教育上比较迷茫。
杨梅红美术定期举办巨诞艺术大讲堂,我上次和同事去听了一场,很不错,内容是学会尊重你的孩子。你可以搜一下他们的网站,会有讲座预告。
⑤ 21世纪教育网美术讲座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PPT
摘要 在灵动情境中激发学生动手兴趣
⑥ 哪有艺术鉴赏(音乐、美术、戏剧)课程、讲座,能够帮助理科生提高艺术修养的
1.形态构成
本课程注重形象思维认识和感性思维认识,通过形式法则—点线面体组成几何形或自由形。让学生了解如何把三次元的空间表现于二次元的纸上,表现动态感、立体感、透明感、错视、幻象、无理图形、以及如何利用不同材料,纸笔进行偶然形态的创造。尤其是能将所学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提高学生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审美能力及创造抽象形态的构成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色彩理论,包括色彩物理学、色彩生理学及装饰色彩设计的对比调和理论。并通过课堂练习,按照严格科学的色彩构成训练原则,系统掌握这门知识,为今后的设计打好色彩基础。
课程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构成语素,研究人与形的直接或间接关系,研究形态与技能、形态与材料、形态与变化的规律,建立多项度的形态认识,多项度空间认识,多项度造型、思维,达到对立体形态美感创造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立体设计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造型审美、动手、空间想象能力。
2.中外美术简史与鉴赏
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和光辉成就,较系统的掌握中外美术发展史的基本知识及规律,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艺术设计能力和艺术修养。
3.装饰绘画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图案”,“装饰”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掌握装饰艺术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及运用花卉、动物、人物的写生变形方法,要求学生通过“装饰基础”的学习,由写生变形着手完成,对具体物像进行简化、抽象化的创作能力。
4.装饰图案
通过图案的基本概念以及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造型、构图、色彩等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法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力与形象美的感知,由具象——意象——抽象的设计思维方法,了解并掌握装饰图案的民族传统习俗和现代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熟练自由地区分不同要求的实际应用。
5.艺术欣赏
本课程通过对各类艺术作品的赏析,给学生讲授初步的艺术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并提高其审美素质和趣味,培养良好的情操。
本课涉及的艺术门类有: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摄影、电影等十一类。要求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初通各类艺术的基本艺术语言特征,初步了解作品的欣赏方法,学会欣赏作品,并能写赏析短文.
6.中外音乐史
课程简介:中外音乐史是音乐专业学生重要的一门理论基础教程,通过学习了解音乐的发展、起源及其各个历史阶段的风格创作,社会作用这对学生的音乐知识修养及其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音乐发展,创作及其音乐与社会的联系与能力,了解着名音乐家及其创作作品,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音乐发展状况,从而为其它理论学习创造条件。
7.音乐欣赏
本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欣赏音乐时所应具备的音乐知识,其中包括简单的音乐常识和理论知识,并结合一些几百年来经久不衰的、脍炙人口的优美古典音乐来进一步掌握音乐欣赏的知识,按照世界音乐发展史的顺序,系统地介绍了几百年来的欧美音乐名作、音乐名家等,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欣赏音乐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谢谢。祝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⑦ 如何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多样性
一、教学模式多样化
小学美术教材就像一座风景优美的大山,教师应该是一名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跋涉攀登,而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美术是一种享受,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时,就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知识的开端必须永远来自感官。”因此。除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外,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大胆、细心观察,以具体的“看”来代替凭空的“想”,使学生用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去表现事物。这种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在感知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进发激情、在激情中大胆表现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巧妙的教学模式。另外。将范画临摹、出去写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等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进行优化组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美术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生活有关,由此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为载体,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背景,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灵活地掌握新知识是大有裨益的。一次美术创作课上,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环境卫生,从我做起”,要求学生自由创作,可以是弘扬正面的表扬。也可以用幽默的画面、诙谐的语言对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学生虽然在构图以及人物形象方面画得不到位,但想象力是那么的丰富,剖析问题是那么的透彻。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美术创作的内容,从生活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艺术涵养,滋养自身的艺术灵气,学会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学过程趣味化
教师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示作画过程,不仅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还可以在轻松愉悦的音乐声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纸卷魔术”时,先播放盘片《动物世界》让学生欣赏,再播放课前制作的电脑课件“动物谜语”让学生猜谜,此时学生兴趣倍增,争着回答。待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观察,进一步演示纸卷动物的制作方法,再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模仿范物制作,或自己设计造型。实践证明,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有趣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好美术的热情,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内外结合全面化
由于美术课有其特殊的一面,许多知识需要延伸到课外来提高,如果在教学中只注意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的作用,那么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就会淡化。因此,我们可用以下方法来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1.举办画展。2.开辟教师画室。3.组织兴趣小组。另外,还有课外写生、美术知识讲座等。通过以E方法,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了学生的绘画素质。
五、难易程度递进化
只有画得好,学生才有兴趣。要保持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的持久性,一定要让学生具有自信心,为此,美术教学过程中应有一个缓慢的递进过程。如教学“近大远小”时,我们知道,“近大远小”是表现画面空间感的透视规律,而“透视”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绘画语言,但是直接向四年级学生讲解复杂的“透视”这一词语,他们一定会茫然不解。为解决这一难题,应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人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近大远小”的规律,进而弄清“透视”这一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透视”的规律进行创作。在学生完成多条命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要求他们将几条命题的内容巧妙地融入同一幅画中,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创作“近大远小”的画面内容。这样。在美术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加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六、作品评价成功化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的兴趣。”成功感会对学生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作品。运用评价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全体讲评等形式,对符合要求且质量好的作品给予表扬,并引导学生总结出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对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教师更应给予大力鼓励和表彰,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而对学生作品中的缺点尽可能巧妙地在表扬中提出修改意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让全体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素质。
⑧ 初中美术讲座的材料谁有急!!!!!
风景写生
综合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目的
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
中国画山水画二至三幅。
树木结构图一幅。
树枝、树叶分类挂图各一幅。
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步骤
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言: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
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NextPage]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
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
枝条下屈,如蟹爪。(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4树叶的画法:
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勾法。
点染法:
(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双勾法:
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如梧桐叶、槐叶、棕叶等。
采用双勾法,可以使丛林有变化,防止画面的单调和沉闷感。(介绍树叶画法时,除挂图外,还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办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作画步骤:
以一棵树为例,边画边讲解。
画主干。
[NextPage]由上起笔向下用中锋画主干,运笔要加强顿挫转折,用墨宜稍淡,画成之后,用浓墨在背阴处略加破醒,树的精神就出来了。
(2)画枝干。
画枝干,一要注意穿插关系,树枝交*的最小单位是三根枝条,这三条枝构成的状态以不等边三角形最美。落笔时,从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层层生发开去自可收到“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的效果。二要掌握疏密关系,有收有放,才有风致。
用墨要前枝浓,后枝淡,适当地把空间距离拉开。
点叶。
点叶从树端点起,注意疏密、浓淡及树冠的造型。
画完后,还可在后面添加丛树和远树。
作业要求
临摹一棵树或多棵树。
要求线条流畅,墨色有浓淡变化,以体现前后关系。
剪纸的创作
[编辑本段]
一.构图方法
剪纸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纸张,基本单元是线条和块面,基本语言符号是装饰化的点、线、面,加上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剪纸不善于表现多层次复杂的画面内容和光影效果及物象的体积、深度和起伏,因此只有扬长避短,在构图上采用平视构图,即将物体和景象由三维空间立体形象变为二维空间平面形象,通过对表现素材进行大胆取舍,删繁就简,用简练的线条进行概括,使画面重点突出、黑白关系虚实相衬,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用平面的眼光表现世界的物象,决定了剪纸表现的平面化特征,即任何形象的塑造都共存于一个特定形制的可视平面内。民间剪纸用展开式的思维方式,极度的随心所欲。在创作者的剪刀下,剪纸成了没有体积、没有空间、不讲透视、不顾比例,凭着经验和灵性任意取舍的自然挥洒,大胆的创造。为表现自己的想法,创作者可以打破自然的客观法则和空间的限制,将不同时空和不同空间的物体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这种借助静态的平面化能表现三维、四维甚至多维的空间,并通过动态的思维,连续的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民间剪纸就是利用纸的局限大做文章,在局限里自由驰骋,变不可能为可能,把三维世界简化成二维空间。无限远的空间,无限复杂的形体都被放置在一个平面上,扁平的轮廓成了剪纸的造型基础。因此,民间剪纸的独特表现力就是在彻底的二维空间观念基础上实现的。剪纸创造者发挥了其至真至纯的艺术天性,打破客观世界的束缚,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表现其心中的艺术客体。
民间剪纸的这种构图思维不受生活惯例、题材内容的局限,将若干形象创造性的组织起来,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衬托的作用。这种平面化取物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剪纸的主观性、时空性、立体性、全面性,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造型的完整。求全的心理是所有这些的根本,在民间剪纸中,被剪的物体前景、后景在一个平面上出现,物象之间互不遮挡,互不重叠,既看到眼前的物象,又能完整地看到后面的物象,从而呈现出较强的装饰风格。出于质朴的求全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定式,创作者更是打破实现的障碍,运用表里统一的手法,全面地表现物象。对于剪纸而言,现实的物象背面、顶面、底面或内部虽然是看不见的,但是它是存在内心感悟的,看不见的是合理的,但不剪出来却是不合理的。
另外,民间剪纸的构架和表现不是某一固定视点静态视觉形象的模拟或再现,而是把感性和理性充分综合的动态辩证。中国民间美术在透视上不追求纵深感,而有着“看得多、看得全”的审美辨识。民间剪纸同样体现出这种审美观念,在二维的空间内体现事物的全貌。
民间剪纸的构图形式完全摒弃了“焦点”透视的绘画概念,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比例关系的限制,而且彻底离开了自然景物的特定位置,用形象的主次、对称、均衡的形式法则统一画面。同时,民间剪纸也具有一种散点式的构图方法,即将不同素材各自独立,互不交叉,甚至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透视点,而作者又能将这些不同素材合理的安排在同一个平面中。这在现实中这是不合理的,但在剪纸中也自然的合理起来。
民间剪纸不受自然物象固有形的束缚,不以外表的模拟为满足,把所有的物象在平面上表现。同时为追求造型的完整性、全面性,又将不同空间、时间中的不同景物进行描绘,充分体现了创造者的绝妙匠心以及求全的审美愿望。
二.造型手段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把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重在表现神似,而不是表现形似。同时,受剪纸工艺的限制不宜采取完全写实的手法,只能采用突出表现对象轮廓特征的手法,运用变形、夸张,以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因此夸张和变形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夸张变形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无论是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殷商青铜器的图形纹样,还是秦汉的石刻艺术,都是以艺术夸张之美来显示其永恒的艺术魅力。剪纸作为原始艺术的直接承载体,在夸张变形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民间剪纸的表现内容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大多反映劳动人民身边的生活、事物,但它并非只是对其作品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简单、直观的模拟,而是超越现实客观表现,通过夸张和变形改变对象的性质、形式等来改变自然原形的惯常标准。
民间剪纸的创造者把剪纸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古图腾的崇拜,是民间剪纸表达的主要内容。而表现这些充满民俗、信仰、哲学的主题,只能从主观出发去想象,这就使剪纸的形象随心所欲,而描绘内心物象离不开夸张的艺术语言。
民间剪纸造型的夸张,是对繁杂内容条理化,规范化的过程,不是对自然客观的描摹。因此,剪纸中的形象比原型更突出,更引人注目。这是由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所决定的,源于充实丰富的人生生活。同时,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的处理,也是民间剪纸造型的基础。剔除非本质的东西,突出有特征,有性格的部分,化复杂为单纯进行艺术再创造即是民间剪纸的夸张。夸张是在省略的基础上强调对象的特征,对物象最特殊的部分作扩大、缩小、伸长、加粗、变形等的处理,使形象更具特征性和艺术魅力。在很多民间剪纸作品中,人物的面部造型几乎只能看到眼睛,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眼睛最能传神,所以创造者对人的眼睛进行了夸张的处理。
民间剪纸的夸张,在为体现物象特征的同时,也要求达到装饰美的目的,并在装饰美的效果中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想、愿望等精神追求。为了使所需突出的部分更明确、更集中、更引人注目,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以达到完美的装饰性目的。求美的意愿也成为夸张的内容之一。表现人物时,将人物的衣服上缀满花朵;描绘动物时,将动物身上的毛皮夸张成漩涡状,或在其身上直接添加图案,这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锯齿形和月牙形是民间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民间剪纸的创作过程,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经过现实生活的“真”,向艺术的“美”演化、深化的过程,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心理和对美的追求、体现的过程。处于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再经过长期的实践,创作者深谙剪纸的规律,将平衡、参差、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自由组合,构成美妙的动律和节奏,增添了情趣,丰富了形象的感染力。
剪纸的流派
[编辑本段]
一.南方派,代表为广东佛山剪纸和福建民间剪纸。
广东佛山剪纸
广东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从明代起佛山剪纸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产品销往省内及中南、西南各省,并远销南洋各国。
佛山剪纸按其制作原料和方法分别有铜衬、纸衬、铜写、银写、木刻套印、铜凿、纯色等大类。其利用本地特产的铜箔银箔,用剪、刻、凿等技法,套衬各种色纸和绘印上各种图案,形成色彩强烈、金壁辉煌,富有南方特色的剪纸。佛山剪纸既有纤巧秀逸、又有浑厚苍劲的表现手法,按使用的需要而选材施艺。
古代,剪纸主要用途是节日礼品的装饰、祭祀装饰、刺绣雕刻图样、产品商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佛山剪纸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其构图严谨、装饰性强、剔透雅致、金壁辉煌的特点,多以反映时代生活题材为特色,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在我国剪纸艺术中较具代表性。
福建民间剪纸
福建各地的剪纸都有不同的特点。山区的南平、华安等地以刻画以山禽家畜的作品较多,表现较为粗壮有力、淳厚朴实;沿海的闽南、漳浦一些带则屡见水产动物入画,风格细致造型生动;莆田、仙游一带以礼品花为主,倾向于华丽纤巧的意味。
剪纸的作用了也很广泛:岁时节日的窗花、门鉴、灯花、仪礼花及刺绣的稿样,泉州艺人刻纸还应用在建筑中家具上,作复印漆画的底版。
最有特色的样式应称莆田的礼品花。贺生贺喜贺寿,祭神祭鬼祭祖,不管是馈赠还是摆供,也不管是礼轻还是礼厚,都要赋上一枚鲜红的剪纸花。就连猪头、猪脚、猪肚儿、鸡爪爪,也都如此。中国有句俗话叫“礼轻人意重”,想必礼物本是象征行为,而礼物上的花儿,当是人情人意之所在吧?
礼品花的造型也别的意趣。一只鸡爪上的剪纸称之为“凤爪花”,本无美感的东西顿时成了一枝爪丫儿的阿娜若舞的凤足凰趾,上面再饰以“戏牡丹”的图案,则更美观。猪肚子儿也很难看,作者把这朵花剪成一只肥硕溜油的小猪崽的意象,使这份本“好吃不好看”的礼物,得到了最恰如其分的完善。更奇怪其中的文字“一团彩色”而不是“一团和气”,因为那满园之中,已洋溢着可视的祥云瑞气。
二.江浙派,代表为江苏扬州剪纸和浙江民间剪纸。
江苏扬州剪纸
百般变化剪出来 扬州是我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扬州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隋炀帝三下扬州,广筑离宫别馆,恣意游乐。每到冬天,园苑中花树凋零,池水结冰,隋炀帝游兴不减,令宫女们仿照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叶,点缀枝条,挂于树上,同时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块,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的艳丽景色,让人赏心悦目。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相观以为乐。剪纸还有一些特别用途,民间剪纸人、纸马及纸钱等,用来祭奠鬼神。大诗人杜甫写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诗句,即谓此用途。
1980年春,扬州各界迎接鉴真大师像回故乡探亲,剪纸艺人作了《鉴真大和尚》剪纸,赵朴初先生为之写《忆江南》词一首,有“明目满城歌过海,神工剪纸与招魂”之句。明清时,扬州剪纸增强了装饰性,欣赏结合实用,既用于妇女儿童的装饰,作为刺绣的底样,剪制鞋花、枕花、台布花、床单花等;也用于民间风俗仪饰,如年节图案、喜庆图案、门前花饰、灯彩花、龙船花、斗香花之类。民间剪纸艺人凭着一把剪刀、几张宣纸,百般变化,寓意多端,剪出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财喜等等花样来。直至清末民初,扬州仍有不少民间艺人以剪纸手艺谋生。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剪纸同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1955年,扬州成立了民间工艺社(现为扬州工艺厂),把民间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并安排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着名老艺人张永寿,是扬州剪纸艺术的优秀代表。他从12岁起随父学艺,经历了70多个艺术春秋,创作了数千幅剪纸。其主要作品有50年代的《百花齐放》、70年代的《百菊图》和80年代的《百蝶恋花图》三部剪纸集。《百花齐放》剪纸集出版时,郭沫若同志为之写诗云:“扬州艺人张永寿,剪出百花齐放来。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1979年,张永寿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如今扬州剪纸的品种已有1000多种,销售至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浙江民间剪纸
《武林梵志》载五代时“吴越践王于行吉之日……城外百户,不张悬锦缎,皆用彩纸剪人马以代”,描绘了吴越故地上曾出现的一个宏大剪纸景观。
民间剪纸传统在乡土之中延续传承经久不衰。至1953年以前,调查者曾记述:“浙江省的窗花剪纸各地都有,以金华地区永康、浦江、磐安,温州地区的乐清、平阳等地较多,风格各有不同,用途亦各异。”
从所采集的品看来,金华地区多为窗花和灯花,乐清的细纹刻纸主要用于装饰龙盘灯,平阳一带送礼时放在礼物上的“圈盆花”最有特色。其次,各地均有用以衣裙、鞋帽的乡花样。
题材常见为花卉瓜果、鸟兽鱼多,而戏曲故事则是永康一带的拿手好活儿。剪花的样子多是女子做姑娘时攒下的老辈儿花样;另有一部分是画佛像的民间匠人所为,再经由手艺高的巧手剪制。有的巧手当然也可以自己出样自己剪,甚至看完戏之后就能剪出成套的戏文。
浙江戏曲窗花擅取戏中典型的场面情节,充分体现人物的身段之美。有别于戏曲的是,剪纸为之配上了相适应的背景为衬,显示了特定艺术语言的优势。浙江剪纸造型讲究大的影像轮廊,而影像之中剪出细细的阴线。阴线的恰到好处,能使形象结构与画面的节奏都增添成色。
三.北方派,代表为山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和山东民间剪纸。
山西剪纸
民间剪纸在山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那些年过半百的老大娘和纯朴俊秀的姑娘,常常借助一把小小的剪刀或刻刀,弯曲自然、运转灵活地在纸上镂空剪刻成花样,装点着自己的生活。新春之际,当你走进晋西北的村落院户,看到远处黄色的土丘,眼前灰色的窑洞,似乎觉得这里的颜色太单调了些。但是,你再看看窗户上,那色彩纷呈的窗花和各色图案,那迎风飘动的门笺,那碗橱、粮囤、畜栏等处寓意吉祥的各色纸花,你定会由衷发出赞叹,仿佛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是的,剪纸就是这样一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旧时的农村里,人们常常把剪纸技艺高低作为品评媳妇灵巧或笨拙的标志,农村妇女自然成了剪纸工艺的民俗传承人。
剪纸是民俗活动的重要一项,而丰富的民俗事象,则为剪纸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创作的广阔天地。民间剪纸与各地风俗习惯密切结合,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举凡岁时节令、居住、服饰、诞生成年、婚葬、寿筵,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以岁时节令为例。正月初一家家挂春幡、贴窗花,一派喜庆气氛。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三月清明,祭品上要摆放剪纸,表达怀祖之情。五月端午,剪贴“五毒”,以之避疫。七月七日乞巧节,姑娘相聚一起,剪花样、赛智慧。九月九重阳节,剪刻重阳旗,寓示步步登高。十月一日寒农节,晋北地区用五色纸剪成寒衣,或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在门前或坟地焚烧,寄托生者对亡人的哀思。
再从红白喜事来看。结婚时,大门两边要贴上大红双喜字,晋南一带还要在陪送的嫁妆上用《鱼儿扑莲》、《麒麟送子》、《鸳鸯戏水》等大型剪纸覆盖,作为装点。枕头、手帕上的绣花,也是以剪纸为底样绣成的。送殡仪仗中的纸幡、摇钱树、金山银山,轿车大马,都是用纸剪刻糊制的。这些极普通的剪纸作品,虽不象珍珠翡翠那样华贵辉煌,却牵连着每个人的心灵,伴随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具有牵心动魄的艺术魅力。
⑨ 幼儿园美术教育专题讲座 一,幼儿美术教育 什么是幼儿美术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美术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又直观又形象,是最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
⑩ 美术讲座的教案该怎样写
对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来说提高兴趣更重要,简单概括,不宜理论性太强,多用些图片说理,更直观,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