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京剧知识讲座
扩展阅读
摇篮歌词是什么 2024-11-18 22:53:20

京剧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 2022-06-16 23:04:35

㈠ 李维康的人物经历

12岁登台,师承程玉菁、华慧麟、赵桐珊、李香匀、雪艳琴、荀令香、于玉蘅、张君秋、李玉茹等名家。195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1966年毕业。毕业后进入中国京剧院任主演,1977年在新编戏《蝶恋花》中成功饰演杨开慧获得巨大成功,同年复排《秦香莲》,开始逐步恢复传统戏。20个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曾担任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1985年参演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获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
1984年,农历甲子年:获得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所属的《戏剧报》杂志社发起举办的1983年首都戏剧舞台中青年优秀演员奖,该奖以后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更名为“梅花奖”。
1984年6月3日,农历甲子年五月初四日:参加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主办的“全国着名中青年京剧演员交流汇演”,演出剧目:《龙凤呈祥》,其中与刘长瑜、孙毓敏等三演孙尚香,反响强烈。
1987年11月29日,农历丁卯年十月初九日:领衔中国京剧院二团在上海人民大舞台演出。
1988年5月6日-11日,农历戊辰年三月廿一日-廿六日,19时:参加在上海举行的首届海内外梅兰芳艺术大汇演,演出剧目:《凤还巢》(马小曼,杜近芳,李维康,梅葆玖,王啸麟,艾世菊,于万增,王树芳,孙正阳,萧英翔,黄世骧)、《武家坡》(梅葆玥,李维康)、《汾河湾》(李维康,耿其昌)。
1990年12月20日,农历庚午年十一月初四日:参加北京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演出剧目:《玉堂春》(李维康,叶少兰)、京剧《四郎探母》(李维康,耿其昌,黄孝慈,于魁智,马小曼,陈志清,于万增,赵葆秀,冯志孝,刘长瑜)。
1992年2月4日,农历壬申年正月初一日:参加1992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演出节目:京剧交响合唱毛泽东词《咏梅》(中央乐团演奏合唱,秋里指挥,张克瑶扮演毛泽东,李维康、杨春霞、刘长瑜、杨淑蕊演唱)
1992年2月11日-16日,农历壬申年正月初八日:参加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上海京剧精品展演。
1992年12月,农历壬申年:获得梅兰芳金奖大赛旦角金奖。
1996年2月19日,农历丙子年正月初一日:参加1996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演出节目:《李清照》选段。
1998年8月28日,农历戊寅年七月初七日:获第一届全国优秀文艺音像制品奖三等奖(李维康京剧唱段选,CD,上海声像)。
1999年2月15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参加吉祥九九——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出节目:《龙凤呈祥·洞房》(鼓师李素阳,琴师张素英;演员李维康;演出单位中国京剧院)
1999年10月6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廿七日:参加北京人民剧场举行的庆祝国庆五十周年戏曲演出,演出剧目:《四郎探母》(耿其昌,于魁智,冯志孝,李维康,刘长瑜,李胜素)。
2000年3月28日,农历庚辰年二月廿三日:参加大型京剧演唱会暨上海京剧院庆祝建院45周年系列演出开幕式,演出剧目:《大·探·二》(李维康、耿其昌、邓沐玮等)。
2000年12月30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五日,19时45分:参加怀仁堂2001年新年京剧晚会,演出节目:《谢瑶环》选段。
2001年1月2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参加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出节目: 《谢瑶环》选段。
2001年10月8日,农历辛巳年八月廿二日:参加第一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颁奖晚会。
2002年2月11日,农历辛巳年十二月三十日:参加2002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出节目:《四郎探母》选段(李维康、耿其昌)。
2002年10月,农历壬午年:任中国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顾问。
2003年1月3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初一日,19时30分:在长安大戏院演出《四郎探母》(于魁智,杨少彭,杜镇杰,张学津,李胜素,李维康,马小曼,赵葆秀,李宏图,寇春华,郑岩)。
2003年1月31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参加2003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出节目:《贵妃醉酒》。
2003年2月1日,农历癸未年正月初一日,19时30分:参加中国京剧院“2003年新春演出季”第一天——《迎新春名家演唱会》。
2003年4月12日,农历癸未年三月十一日,20时:参加庆祝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20周年文艺晚会《梅花赋》,演出节目:《咏梅》(李维康、于魁智)。
2003年12月6日,农历癸未年十一月十三日,晚:参加北京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演出闭幕式晚会。
2004年1月21日,农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参加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出节目:京剧《坐宫》(李维康、耿其昌)。
2004年12月30日,农历甲申年十一月二十日:参加“菊苑飘香”——怀仁堂2005年新年京剧晚会,演出节目:《蝴恋花》。
2005年2月8日,农历甲申年十二月三十日:参加2005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出节目:《大登殿》(李维康、张云、张笠媛、王璐、周婧)。
2005年12月30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三十日,19时45分:参加“锦绣神州”——怀仁堂2006年新年京剧晚会,演出节目:《红色娘子军》。
2006年1月23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四日,晚:参加2006年新春京剧晚会——李瑞环同志改编剧目专场演出。
2006年1月28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九日:参加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出节目:《李清照》(李维康、耿其昌)。
2006年2月3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六日,晚:参加2006百花迎春戏曲晚会,演出节目:《贵妃醉酒》。
2006年6月18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廿三日:参加杜近芳收丁晓君为徒仪式。
2006年9月9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十七日,20时:参加第三届中国威海人居节“三角之夜”中国京剧名角名段演唱会。
2006年9月30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初九日,19时30分:参加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演出剧目:《四郎探母》(杜鹏、杜喆、贾劲松、耿其昌分饰杨延辉,李维康、熊鸣霞、张慧芳分饰铁镜公主,张晶饰萧太后,翟墨饰佘太君,李宏图饰杨宗保)。
2006年10月23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二日:参加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的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
2006年11月4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四日,19时30分:参加霸州市举行的纪念李少春先生诞辰八十七周年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演出节目:《卜算子·咏梅》。
2006年11月9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九日:参加在长安大戏院隆重举行的2006中国记者节京剧演唱会,演出节目:《谢瑶环》。
2006年11月17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廿七日:参加2006年“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
2006年11月25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五日,晚:参加在石家庄人民会堂举行的纪念奚延宏诞辰72周年演唱会举行,演出剧目:《谢瑶环》。
2007年3月28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初十日,晚:参加廊坊市明珠影剧院上演的《和谐之声》大型戏曲晚会。
2007年4月28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十二日:参加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戏曲文艺晚会举行,演出节目:《四郎探母·坐宫》。
2007年5月12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廿六日:参加外交部京剧学会2007年联谊会。
2007年9月20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初十日:参加由天津市文化局、和平区人民政府、今晚传媒集团、天津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华夏神韵——第三届中国民族戏曲优秀剧目大汇演”。
2007年10月13日,农历丁亥年九月初三日:参加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主办的“党的旗帜高高飘扬——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大型系列演唱会”第五场、“梅花朵朵向太阳”主题演唱会。
2007年12月30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一日:参加2008年新年京剧晚会,演出节目:《蝶恋花》。
2008年2月12日,农历戊子年正月初六日,13时30分:参加梅兰芳大剧院2008年雪灾赈灾义演。
2008年4月23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十八日:赴北京百年农工子弟职业学校举行京剧知识讲座。
2008年5月22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十八日,晚:参加四川汶川地震“孩子你并不孤独——梅兰芳大剧院赈灾义演晚会”,演出节目:《红灯记》、《大登殿》。
2008年5月29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廿五日,晚:参加四川汶川地震全国戏曲界抗震救灾义演。
2009年 参加天津电视台文化娱乐频道倾力打造的《梨园春潮》——2009年18省市地区元宵戏曲晚会。
2010年12月28日,农历庚 寅年十一月廿三日:梅兰芳大剧院领衔主演《盛世中华》 。

㈡ 李佩红的活动年表

1991年11月,农历辛未年: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闭幕
由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协办的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闭幕。共评出25名最佳表演奖(中年组10名、青年组15名)及26名优秀表演奖(中年组10名、青年组15名)。青年组:李佩红获得最佳表演奖
1995年5月4日,农历乙亥年四月初五日,晚:王吟秋收李佩红为徒
原工刀马旦的李佩红,在热心的学者吴小如和表演艺术家王金璐两位先生向王吟秋的推荐下,李佩红走进了向往已久的“程(程砚秋)门”。然而,王先生对一向舞枪弄棒的佩红能否静下心来研习内涵深沉的程派艺术是打了一个不小的问号的,可这位生性倔犟的学生,硬是横下一条心,非要学出个样儿来不可。一出《六月雪》教下来,王吟秋先生看到了李佩红的决心与毅力,终于1995年5月4日晚,在天津欣然收了这个徒弟。
1999年2月15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吉祥九九——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演出节目 《中华神韵》(作词魏子晨,作曲姚明,编舞林阳,演员袁慧琴、胡璇、李佩红、张晶、李海燕、杜鹏、张克、朱强、杨赤、陈俊杰;演出单位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修班、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团、吉林省华甸市歌舞团
1999年10月5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廿六日: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人民剧场戏曲演出第四天
庆祝国庆五十周年戏曲演出在北京人民剧场举行,第四天由中国京剧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锁麟囊》(李海燕,李佩红,张火丁,李世济)
2000年2月4日,农历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盛世龙腾——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表演节目:京剧《程韵风流》之《英台抗婚》(李佩红)
2001年,农历辛巳年: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李佩红获奖。
2001年1月1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七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第九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
本日演出阵容:
日场
王艳(《断桥》饰白素贞)、姜亦珊(《状元媒》饰柴郡主)、李佩红(《锁麟囊》饰薛湘灵)、张克(《空城计》饰诸葛亮)、石晓亮(《九龙杯》饰杨香武)
2001年1月9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十五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在长安戏院举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潘震宙、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李牧、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冯远以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评委出席了闭幕式并向获奖演员颁奖。此次演出共有144位演员分成25台节目进行评比展演,经过评委会的评选,荣誉奖和一、二、三等奖各有得主。李佩红(天津青年京剧团)获得一等奖。
2001年1月2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演出节目:京剧歌舞《百年菊圃放眼量》(杜镇杰、董圆圆、李佩红、朱强)
2002年2月11日,农历辛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2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演出节目:京剧流派联唱“国粹流金”《锁麟囊》选段(李海燕、李佩红)
2002年3月16日,农历壬午年二月初三日,19时:“电力之春”首都大学生专场公益性京剧演出第二场
为了增进首都在校大学生对电力行业的接触和认识,以及加强对京剧知识的了解,北京供电局工会在国安剧场举办“电力之春”首都大学生专场公益性京剧演出,本活动由刘卫方、张景山、王鑫策划,北京供电局工会主办,北京华纳电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北京大学生票社参加演出。在校大学生观众凭学生证可直接入场观看演出。本日为折子戏及京剧清唱。特邀中国京剧院演员谭晓令于演出前做京剧知识讲座。
演出剧目名角清唱:叶少兰、阎桂祥、谭孝曾、朱宝光、康万生、温如华、邓敏、李佩红、张萍、于兰
2002年12月22日,农历壬午年十一月十九日,10时:袁世海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1000多名痴心戏迷冒雪来为袁先生送行。
梅葆玖、张春华、李世济、于魁智、李佩红以及老先生的爱徒杨光、杨赤等梨园名家参加了袁老的追悼会。梅葆玖先生悲恸地说:“老先生的身体一向不错,他的离去是中国戏曲界的巨大损失。”李世济也认为袁先生的辞世使京剧界内痛失巨擘。于魁智伤心地说:“今天晚上我要演袁先生的经典剧目《野猪林》,作为这出戏的艺术总顾问,袁先生原定是要去看的,可他老人家离我们而去了。今天晚上我要将最好的演出献给袁老的在天之灵。”
10时,当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后,场外已经聚集了1000多热爱袁老舞台艺术的痴心戏迷。他们胸戴白花,从袁老身边经过。人们尽可能地放慢自己的脚步,希望可以再多看一眼这位梨园泰斗。袁老的爱徒杨光跪倒在恩师面前,哭得痛不欲生。11时,渴望再见袁老一面的戏迷还不断涌来,遗体告别厅内外全是悲伤的哭声。
2003年1月4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初二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2003年1月4日演出
本日长安大戏院由天津青年京剧团和北京京剧院联合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红鬃烈马》(宋小川,邓敏,张克,李佩红,谭孝曾,王蓉蓉,管波,翟墨,李名,韩巨明)
2003年1月5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初三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2003年1月5日演出
本日长安大戏院由中国京剧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锁麟囊》(李海燕,李佩红,张火丁,刘桂娟,迟小秋,马帅)
2003年1月31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演出节目:戏歌《吉祥满人间》(李佩红)
2004年1月21日,农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演出节目:尾声《戏魂》:尚长荣、关栋天、刘桂娟、李佩红
2006年9月16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廿四日:中华剧院开张
能容纳千名观众的中华剧院在天津落成,以上演京剧为主。剧场实际面积7509平方米,有1006个坐席。此外,还配有包括排练场地的综合楼以及招待所。剧院还有22亩的园林,亭台花木,错落其间。
在落成仪式上,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上演了京剧《龙凤呈祥》,特邀谭元寿、叶少兰、谭孝曾加盟演出,青年团演员有张克、孟广禄、王立军、李佩红、石晓亮、孙丽英、康健、杨光等。
2006年11月11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廿一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第一场
“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举行。第一场为旦角名家专场一,演员有(按姓氏笔画):丁晓君、刁丽、于兰、王艳、王玉兰、王蓉蓉、史依弘、孙萍、张晶、李佩红、侯丹梅、耿巧云、董圆圆。
2007年5月22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初六日,晚:天津举行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大型公益性京剧晚会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之际,为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回报社会,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文化艺术成果,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回报社会大型公益性京剧晚会在中国大戏院举行。
演出中,富于朝气的天津京剧院实验团乐队演奏了欢快、喜庆的《小开门》曲牌,为演唱会揭开帷幕。凌珂、吕洋的《武家坡》,石晓亮的《打瓜园》,张克与石晓亮的《乌盆记》,张克与张艳玲的《坐宫》、《大登殿》,康万生、孙丽英的《赤桑镇》,李佩红的《文姬归汉》,王立军、邓沐玮的《定军山》、《智取威虎山》、《铡美案》,赵秀君的《西厢记》,李莉的《谢瑶环》等精彩剧目选段相继登场,演出在杨乃彭、李经文、孟广禄合作的《大保国》选段声中结束。
2007年7月13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九日: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3日演出
逸夫舞台本日演出京剧,由阔别舞台3年的李佩红演出《文姬归汉》。
2007年12月16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初七日:第三届中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闭幕,本日举行颁奖晚会。专业演员与票友合作(彩唱)表演节目《锁麟囊》(李佩红(天津青年京剧团),四位票友刘欣然、杜鹃、朱雅莉、李禾子)

㈢ 如何传承京剧艺术,振兴传统文化

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2010年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自诞生至今,经不断发展与自我完善,吸收了其它地方剧种、艺术门类之所长,并经过无数艺术家的改革与创造,使之成为具有中国标识意义的文化元素,成为世界文化之瑰宝。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样式之一,在清末以至民国大部分时间内,不仅代表着中国舞台艺术样式的最高端,同时亦为大众娱乐样式的主流。如今,随着全球文化一体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快,京剧的衰落恰恰代表了本土文化传统日渐失落的一个典型实例。京剧里许多剧目中的人物和故事都取材于历史,都是惩恶扬善的故事,能够以史为鉴,教书育人。如何引起全社会对京剧这一国粹艺术的重视和热爱,营造京剧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对振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意义。
一、京剧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受娱乐方式多元化冲击,京剧传承观众基础日渐薄弱。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人们文化生活的多元化,文艺品种样式的日益丰富,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工具的迅速普及,不仅拓宽了群众的欣赏领域,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群众的文化生活方式,京剧的传承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与京剧传承的鼎盛时期相比,人们吃完饭进戏园子,这样的年代一去不复返,而京剧艺术是个品位艺术,不是快餐文化,观众只有坐在剧场里,处在一种悠闲、松弛的状态下品戏,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艺术魅力。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变快,心态浮躁,不能静下心来,因此这种环境非常不利于京剧的发展。一些中学生喜爱的是流行歌曲、街舞,对京剧了解少,接受起来有难度,学习唱段就更难了,大多数学生即使喜欢京剧课程也不会去买票听戏。社会上广大观众对京剧的欣赏热情普遍不高,京剧演艺市场不成熟,票房收入微乎其微,剧团发展普遍面临资金难题。
(二)受功利思想影响,京剧传承热情不高。
学习京剧投入较多,加之能够靠京剧吃饭的人毕竟是少数。学生家长因为孩子学习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学龄前阶段就已“摄入过量”��英语、钢琴、绘画等各类兴趣班。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体系内,学校和家长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帮孩子提高成绩,增强竞争力,其中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就是加课、补课。而京剧不纳入升学考试内容,仅仅作为一种爱好或者选修课存在,很难激起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京剧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各方面的素质都比较好,但现在报名去戏校从小学京剧的人越来越少,家长都在为孩子的未来考虑,当他们看到京剧演员的惨淡生活,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这种职业,因此京剧在选材方面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影响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京剧需要耐吃苦,戒浮躁。
京剧博大精深、是一门很难的综合艺术,并不是会唱两句就行了,需要几十年的不断追求,不断刻苦钻研才能达到一定水平。需要学员投入毕生精力和心血,才能将京剧艺术较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一招一式、一个眼神、都有严格的要求,压腿、下腰、翻跟头练功非常辛苦,刀、枪、剑、戟的运用要经过艰苦的训练,唱腔、念白、表演都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要求,培养一名专业的京剧演员要6―8年的时间才能登台演出,京剧学员必须坚守,耐得住寂寞。目前由于社会关注度的降低,行业待遇不高,从业人员不愿意拿出更多精力刻苦地、一心一意地去钻研,很多优秀的人才都流失了,这对京剧事业发展和传承来说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
二、传承京剧艺术振兴传统文化
京剧文化源远流长,从化妆、服饰到唱腔、身法都体现出国粹艺术的极致,它的内涵,它的扮相,都是中华民族的专利。在海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京剧,有的人想家时就会唱起京剧,京剧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京剧本身。京剧艺术持续发展,离不开观众群体的培养,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容易忽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对传统民族艺术缺乏基本的认知和欣赏能力,普及京剧知识不可不为,要持之以恒地不断提升观众的京剧审美鉴赏素养。
(一)要发挥票友协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扩大京剧传承的群众基础。
如今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京剧票友协会,票友们在一起互相切磋、学习戏曲知识的同时,也不断的在身边人之间传承京剧文化,通过舞台展示京剧的魅力。京剧的传承除了要培养专业演员,同时也要培养观众,两者要齐头并进,京剧的传播才能更久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孩子学习京剧大多是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辈的影响,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小朋友学习京剧往往局限于模仿。但京剧的前途不在专业,而在观众、在业余群体当中,因此让孩子从小就在京剧的氛围里成长、熏陶,至关重要。京剧“墙里开花墙外香”,国外会把京剧当宝贝来研究,但我们自己对传统艺术却不那么热衷,这令人很遗憾,从某种意义上讲,京剧培养了观众,观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京剧。
(二)学校是教书育人、培育学生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应该成为京剧传承的重要阵地。
2008年教育部将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2011年记者走访发现,在校园学国粹“听起来很美”,推行起来却很难,如今在不少学校已悄然亮起了“红灯”。原因是老师不精通、课时难保证、学生不爱学,大多数试点学校将京剧课列入音乐课,而担任教学任务的主要是音乐教师,师资不足是最大瓶颈。京剧是一门包括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不是只会几段唱腔就行的。除了师资缺乏,京剧课时也难以保证,到了高年级,音乐课常常被语文、数学等其它科目老师占用,音乐教学计划都无法完成,更别提学京剧了。京剧进课堂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可搞一刀切,比如利用校园小广播、校园网站、宣传栏和校园电视台对京剧班和校园京剧动态进行报道;邀请专家教授进校召开京剧座谈会,举办“走近京剧、弘扬国粹”知识讲座等培养学生受众,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让一些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表演和展示,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请京剧专业人士来学校上课,一学期举办一两次京剧演出、在学校里搞一些小型的演出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到相对全面真实的京剧艺术。
(三)成立戏曲培训中心,举办各类票友大赛,给予传承者荣誉和鼓励。
成立少儿戏曲培训中心或传习所,确保喜欢京剧的人能够得到指导帮助。京剧舞台艺术是以主要演员为中心的。看京戏要看“角儿”,没有“好角儿”,演不出好戏。同样一出戏,不同水平的演员去演,其艺术效果大不相同。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还需要各方面人才成龙配套。一个剧团不但需要各个行当的优秀的主要演员,而且需要优秀的“四梁四柱”,需要优秀的鼓师、琴师和文武场演奏人员,还需要好的化装的、勒头的、检场的、管服装的、管靴帽的、管道具的和管音响的各类人才。这方面的人才更需要加强培养。我们必须把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京剧人才,特别是青年京剧人才,放在振兴京剧的突出位置。做好戏曲类节目的宣传工作,戏曲频道应该针对少儿、青年、老年票友设置精彩的有针对性的节目。做好京剧博物馆等专题展览场馆建设,并向观众开放。传统的戏曲传承方式主要是一种一对一的传帮带式的传承,要充分发挥中年演员的作用,一方面靠他们进行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另一方面他们的演出活动,有力的推动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培养了青年演员,有利于向更多的人介绍京剧知识,让他们了解、熟悉京剧,进而喜爱京剧。
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在保护京剧这一国粹文化的本真性的同时,不断的培养观众群体,培养传承群体,运用好学校、协会、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传统京剧艺术不断发扬光大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作者简介:
李宝庆,男,日照市群众艺术馆业务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多年来主要从事音乐教育、群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7/view-6303268.htm

㈣ 如何策划一场京剧讲座

京剧讲座主要是看给什么人听,要是一点基础没有,可以讲基础知识,比如什么是京剧、京剧行当、各个行的特点、在剧中扮演的什么身份的人等。还可以将京剧服装、京剧音乐。可以加一些图片、视频加以说明。做一个ppt

㈤ 关于京剧的书籍

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辽教,新万有文库版,其实他有一整套京剧艺术理论丛书,<国剧身段谱>(这本我只找到全书一部份)等等,台湾出过其全集。

㈥ 金锡华的人物成就

常演传统剧目有《群英会》、《审头刺汤》、《秋江》、《柜中缘》等,为求艺术上的更大的突破,又在《扈三娘与王英》、《狸猫换太子》等新创剧目中担当重要角色,塑造了一大批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
活动年表
1982年3月,农历壬戌年:上海京剧院据文化局要求改编演出《一捧雪》
上海京剧院根据文化局要求改编演出了《一捧雪》。陶雄、方艾、程维湘改编,马科、程维湘导演,朱文虎、施雪怀、金锡华、萧德寅主演。在延安剧场演出四场。
2004年4月21日,农历甲申年三月初三日,下午:上海逸夫舞台2004年4月21日讲座
作为上海京剧院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逸夫舞台举办京剧知识讲座,全体青年职工参加了活动。主讲人上海京剧院着名演员金锡华从京剧的历史发展、京剧的行当、表演手段、艺术风格、音乐、舞台美术等各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相关知识,增进了青年职工对京剧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提高专业服务技能。
2004年11月14日,农历甲申年十月初三日,13时30分:2004年11月14日逸夫舞台演出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由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演出京剧折子戏专场。
演出剧目
《卧虎沟》(郝帅)
《李逵探母》(李美,董洪松,王盾)
《游龙戏凤》(李蕊,崔凯)
《亡楚鉴》(隋晓庆,金锡华(特邀))
2005年4月29日,农历乙酉年三月廿一日,19时15分:庆祝上海京剧院建院50年演出第二天
庆祝上海京剧院建院50年演出第二天,演出新创剧目《贞观盛事》,由尚长荣、关栋天、夏慧华、金锡华、陈少云、萧润年演出。
2005年4月30日,农历乙酉年三月廿二日,19时15分:庆祝上海京剧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三天
庆祝上海京剧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三天,演出新创剧目《法门寺》,由汪正华、尚长荣、孙正阳、夏慧华、李军、史依弘、萧润年、金锡华、金喜全、熊志麟、王小砖、虞伟、王世杰演出。
2005年5月1日,农历乙酉年三月廿三日,13时30分:庆祝上海京剧院建院50年演出第四天
庆祝上海京剧院建院50年演出第四天,分两场。
日场(13点30分)
院庆剧目折子戏专场
《扈家庄》(吕琳,李建普)
《春草闯堂》(奚鸣燕,徐孟珂)
《遇皇后》(唐元才,胡璇)
《活捉》(刘佳,严庆谷)
《大登殿》(何澍,李国静,郭睿月,王小砖)
夜场(19点15分)
经典名剧《宋士杰》(小王桂卿,陈少云,陈朝红,陆正红,徐建忠,童大强,魏朔峰,刘长江,金锡华)
2007年1月14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廿六日:童芷苓表演艺术研讨暨专场演出第二天
上海市戏曲学校抢救、传承和总结老艺术家表演经验和教学成果的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首先举行的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表演艺术研讨暨专场演出”。
演出剧目
《铁弓缘》(高鸣凤,金锡华,萧润年,王世民)
《宇宙锋》(何恕,马凤良,童大强,潘洁华)
《经典代表剧目演唱》(张南云(特邀),李静)
2007年1月15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廿七日:童芷苓表演艺术研讨暨专场演出第二天
上海市戏曲学校抢救、传承和总结老艺术家表演经验和教学成果的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首先举行的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表演艺术研讨暨专场演出”。
演出剧目
午场(13时30分)
《金玉奴》(杨扬,顾铁华(特邀),杨楠,孙正阳,金锡华,杨淼,邢东风)
夜场(19时15分)
《铁弓缘》(高鸣凤,金锡华,萧润年,王世民)
《宇宙锋》(何恕,马凤良,童大强,潘洁华)
《经典代表剧目演唱》(张南云(特邀),李静)
2007年7月21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初八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21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京剧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四进士》(陈少云,李军,张达发,金喜全,赵群,龚苏萍,齐宝玉,金锡华)
2007年8月25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十三日,10时: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8月25日演出
逸夫舞台2007年8月25上午10时举办天蟾京昆文化讲坛(九),题目为《京剧故事落伍了吗——京剧剧目浅谈》,免费听讲,主讲人为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文学博士林幸慧,由上海京昆艺术中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办。
下午13时30分由上海京剧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战马超》(王玺龙,刘大可)
《荒山泪》(赵欢,金锡华,萧润年,殷玉忠,范永亮,许锦根,张晨晨,顾亮,孙贺先)
2007年10月5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廿五日,19时15分:跨越时空的京昆情缘——迎国庆庆回归京昆合演重现经典系列演出第二场
跨越时空的京昆情缘——迎国庆庆回归京昆合演重现经典系列演出在逸夫舞台举行。
演出剧目
京剧《杨门女将》(李炳淑(寿堂)、史依弘(灵堂、校场比武至结束)分饰穆桂英,王小砖(寿堂、灵堂)、胡璇(校场比武至结束)分饰佘太君,陈少云饰寇准,何澍饰宋王,金锡华饰王辉,查思娜、冯蕴分饰杨七娘,谷好好饰杨文广,沈绮琅饰柴郡主,任广平饰孟怀远,吴双饰焦庭贵,缪斌饰采药老人,严庆谷饰杨洪,陈麟饰张彪,刘军饰王文,洪小鹏饰王翔,虞伟饰魏古)
2007年10月6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廿六日,13时30分:跨越时空的京昆情缘——迎国庆庆回归京昆合演重现经典系列演出第二、三场
跨越时空的京昆情缘——迎国庆庆回归京昆合演重现经典系列演出在逸夫舞台举行。
午场(13时30分)为京昆同台折子戏。
演出剧目
《十八罗汉斗悟空》(严庆谷饰孙悟空)
《游园·惊梦·寻梦》(张洵澎饰杜丽娘)
《扫松》(计镇华饰张广才,张铭荣饰李旺)
《水浒记·借茶》(梁谷音饰阎惜娇,刘异龙饰张文远)
《徐策跑城》(陈少云饰徐策)
《玉簪记·秋江》(岳美缇饰潘必正,张静娴饰陈妙常)
夜场(19时30分)为京昆合演《白蛇传》,杨春霞(游湖)、赵群(结亲、酒变)、谷好好(盗草)、史依弘(金山寺、断桥、合钵、毁塔)分饰白素贞,蔡正仁(游湖)、张军(结亲、酒变、上山)、金喜全(下山、断桥、合钵、毁塔)分饰许仙,倪泓(游湖、结亲、酒变)、查思娜(金山寺、断桥、合钵、毁塔)分饰小青,吴双饰法海,金锡华饰艄翁,侯哲饰小和尚。
2007年11月29日,农历丁亥年十月二十日:言慧珠表演艺术教学成果研讨展演大型京昆演唱会暨开幕式举行
言慧珠表演艺术教学成果研讨展演大型京昆演唱会暨开幕式在逸夫舞台举行。金锡华、方小亚、方菲主持。
演出节目
彩唱“行云流水”京剧梅派联唱(戏校学生)
昆曲《牡丹亭·惊梦》[山桃红](翁佳慧、李沁)
京剧《四郎探母·坐宫》(田慧、杨淼)
昆曲《白蛇传·水斗》(谷好好)
昆曲《百花赠剑》(沈昳丽、黎安)
清唱京剧《西施》(史依弘)
昆曲《紫钗记·折柳》[寄生草](梁谷音)
京剧《沙家浜·智斗》(李元华、盛夑昌、张达发)
昆曲《南柯记·瑶台》(张洵澎)
京剧《芦花河》、反串《让徐州》(夏慧华,尤继舜操琴)
昆曲《长生殿·弹词》[七转](计镇华)
京剧《穆桂英挂帅》(李炳淑,朱文龙操琴)
京剧《霸王别姬》(李炳淑、苏盛义,朱文龙操琴)
京剧《牛皋下书》、《盗马》(景荣庆,尤继舜操琴)
京剧《贵妃醉酒》(梅葆玖、李炳淑,陈平一操琴)
2007年12月2日,农历丁亥年十月廿三日,13时30分:言慧珠表演艺术教学成果研讨活动第二天
言慧珠表演艺术教学成果研讨活动演出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
演出剧目
午场(13时30分)
京剧《凤还巢》(夏慧华,蔡正仁,孙正阳,景荣庆,陆柏平,金锡华,田慧,范永亮,许锦根,郭文华)
夜场(19时15分)
昆曲《墙头马上》(华文漪,岳美缇,刘异龙,顾兆琳,史洁华,唐在骄,缪斌,侯哲)
2008年1月19日,农历丁亥年十二月十二日: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1月19日演出
在舞台上海京剧院演出京剧,为该院赴京参加国家大剧院开幕演出预演。
演出剧目
《狸猫换太子》(陈少云,史依弘,唐元才,胡璇,熊明霞,张达发,徐建忠,何蕾,严庆谷,金锡华)
2011年5月22日 北京 梅兰芳大剧院
《锁麟囊》(史依弘饰演薛湘灵,严海英饰演赵守贞,吕昆山饰演梅香,虞伟饰演碧玉,金锡华饰演胡婆)
CCTV11 空中剧院2011年6月8日19:20转播

㈦ 中国京剧艺术讲座在哪举行

“中华文化讲堂”8日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南部城市阿拉木图的哈萨克斯坦国家艺术学院剧院开讲。中国国家京剧院演员通过讲解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华文化讲堂”是文化部外联局2015年创立的高端思想文化交流品牌项目,立足思想文化交流,以国内外文化名家、大家为资源依托,面向国外政界、文化界、学术界和青年精英等人群,以文化方式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以此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据悉,截至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举办了70余场活动,受到各国观众的普遍欢迎,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平台。

㈧ 京剧这种国粹从出现开始,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什么好处

中国戏曲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国宝。中国戏曲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精神世界的历史产物,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她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戏剧融合了非常美丽的传统艺术,让人焕然一新。它是中国的民族特色,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它代表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俗习惯,反映了我国古代众多的英雄人物,如穆桂英、吕布、刘备、诸葛亮、孙悟空等。

同时,学唱京剧还能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学唱京剧是摆脱不良情绪的好方法。也就是说,所谓“老百姓不思老,老将军不来”。学唱京剧既有动静。所谓静谧,是指当时没有分心,身心完全放松。所谓运动,就是用丹田之气唱歌,包括胸、腹、全身协调变化,给人一种振奋、振奋的力量,唱下去一段,全身出汗。因此,“手、眼、步”可以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记忆剧本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

㈨ 京剧知识讲座靠旗

十蟒十靠

我们常看到舞台上的帝王将相身穿各种颜色的盔甲和袍服,花花绿绿的,其实,这些盔甲和袍服的颜色在穿戴时都有一定的规范。以将军的盔甲和官员的蟒袍来说,则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即红、黄、绿、白、黑;下五色即紫、蓝、粉、湖蓝、古铜或秋香色,合称十蟒十靠。

蟒袍中的黄蟒又分杏黄和明黄,明黄色蟒为皇帝、皇后专用,但皇帝的蟒袍绣龙,皇后的蟒袍绣凤,大臣、将帅、亲王的蟒袍绣蟒。所谓龙者,五爪为龙,张口吐珠,以示惟我独尊;四爪为蟒,闭口,以示尊上与臣服。除明黄色蟒外,其他颜色的蟒袍也是宁穿破,不穿错。如三国的五虎上将,关羽因其以忠义名闻天下,勾红色脸谱,配穿绿蟒绿靠;张飞性格刚烈卤莽而勾黑脸,配穿黑蟒黑靠;赵云正直儒雅、英武善战,俊扮,穿白蟒白靠;黄忠老当益壮,又因其姓黄,配穿杏黄色蟒、靠;马超与赵云相同,都是俊扮,都穿白蟒白靠,但二人在剧中没有同时出现的机会,所以不存在靠色的问题。刘备因是皇叔,为表示庄重和尊贵,穿大红蟒。可见穿白蟒的多为年轻英俊的正面人物,如周瑜、陆文龙、岳飞、杨延昭;戴白髯的铫期也可以穿白蟒;穿粉红蟒多为风流倜傥的少年公子,如吕布、王金龙等人所穿。如果台上同时出现八员大将或四位大臣,除特定人物以外,其他人物可差开颜色来穿。如曹操的"曹八将",除夏侯敦穿蓝靠,曹洪穿红靠,典韦穿杏黄色靠,许楮、夏侯渊穿黑色靠,徐晃穿绿色靠,张辽俊扮穿白靠之外,其他将军以不穿与以上各将相同颜色的蟒靠为原则进行调配穿戴即可。另外,如年高望重的人穿香色或古铜色蟒,威武勇猛的人穿蓝色蟒、靠。勾画红色或绿色脸谱的人穿绿色蟒、靠。当然,由于黑、白两色蟒、靠的使用率比较高,一般剧团在按上五色和下五色购置十蟒十靠时,黑白两色都要双份才能满足演出的需要。 (和宝堂供稿
http://www.dongdongqiang.com/abc/035.htm

㈩ 着名京剧表演唱腔特点

张玄“京剧流派唱腔音乐”讲座综述

2006年10月25日晚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张玄,在上音教学楼217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京剧流派唱腔音乐”的讲座。
“流派”是一门艺术成熟的标志,我们研究任何一门艺术也许都无法逾越“流派”这一个门槛。

一、 流派的本体论

关于“本体论”的本体论

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戏曲是经过了历史的冲刷和积淀之后的艺术品种,应当承认事物是运动发展的过程,本体也是流变当中的本体。流派的源头不是哪一个人、哪一出戏,而是艺术规律,即以唱腔表演为其特色的,符合艺术规律的艺术表现的产生。因此必须记住,“本体”是变化发展中的本体,流派的实质是创新

流派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在众多因素中,最不容忽视的音乐,尤其是唱腔音乐。

流派唱腔音乐在流派形成过程中的突出地位及其重要作用:耳目一新的唱腔初起为流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以特色唱腔为主导的声腔音乐系统的建立是流派成熟的标志之一;唱腔音乐的美学追求于流派美学风格的建构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讲座以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及后来“四小名旦”的张君秋等声腔艺术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二、 关于“四大名旦”一说之来源

很多人看到的材料是,1927年《顺天时报》进行了一次评选,评出了“四大名旦”。但是经过论证,这个说法是有偏颇的。原因有三,一是1927年《顺天时报》并没有关于“四大名旦”评选的记载;二是《顺天时报》的第五版于6月25日有一次刊登了征集五大名伶(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新剧夺魁投票,也就是说所评内容为剧目而非演员;三是 “四大名旦”说法早已有之。许多老艺人也证实了,1924年梅、尚、程、荀四人在军阀张宗昌的府中合演剧目时已有这个称谓了。“四大名旦”并不是某一次评选的结果,而是这几位艺术家通过自己一出一出的演、唱为观众认可之后得到的殊荣。

京剧流派的成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师承前人、发挥个性、博取精萃、冶于一炉;外因是腔调风靡、社会认可、文人相佐、观众捧场。

京剧流派唱腔系统和整体架构

1、 以演员个性气质为核心的声乐形象

2、 以琴师个性气质为核心的胡琴伴奏音乐形象

3、 以颉颃鸣奏的统一与若即若离的张力所构成的唱腔伴奏共同体

4、 以习惯性板式安排、特色旋律走向、特型唱腔等为轴心,以模式化思维进行统一的腔型结构所形成的整出唱腔伴奏系统。

5、 以相对固定的腔型结构出之的传统折子戏和新创剧目所形成的整个流派的艺术特点。

6、 以渐进式发展的唱腔伴奏模式培养的、核心相对固定的、适当波延的观众群落

平和恬淡、均衡静穆的梅派唱腔

中和美是梅派唱腔乃至梅派表演的最突出的特点,他的唱腔和表演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京剧舞台上的具象化的表现形式。其唱腔中的工尺、气口、发音、发声、咬字乃至归韵等无一不是追求平和中正、淡美的美学原则的。

梅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 程式性的“破”与“立”

2、 下滑尾音技巧,这种细小的装饰形成了梅腔特有的“阳柔”之美。

3、 四声变调处理

4、 唱腔中旋律的情态模拟

5、 创新腔的使用

顿挫有致、刚柔相济的尚派唱腔

尚小云有一副极高亢、明亮的嗓音,他极擅长发挥自己的天赋特长,同时又注意气韵和力度,文戏武唱是尚派最大的特点,形成了刚中带柔,高亢激昂的尚派特色。他的美学追求可以一个“擞”字来概括。

尚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 利用各种行腔技巧点缀唱腔,创造了坠腔、顿腔、勒腔、颤腔等技巧

2、 急停与突起的节奏处理

3、 高定调

幽咽婉转、沉厚含蓄的程派唱腔

程派唱腔走势如行云流水,荡气回肠。很多人认为只要是繁密的双音密腔或闷着嗓音低唱就是程派,其实寓刚于柔、以绵裹针才是程派真正的美学追求,含蓄是有力度、力道的。

程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 唱腔结构疏密有致

2、 张弛运腔法,用保持音将唱腔托起、绷紧,随后用流淌不断的滚奏小腔法结束唱句

3、 切分节奏的大量运用

4、 借鉴生腔吐字方法,我们可以在程派唱腔中看到很多老生余派唱腔的影子

娇柔美艳、俏丽多姿的荀派唱腔

由于荀慧生先生原先是唱河北梆子的出身,使得荀派唱腔的结构基础与河北梆子有这非常深的渊源,他有一些京剧的唱段直接引自河北梆子。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荀慧生先生是化刚为柔,借用梆子腔行腔来激活皮黄的节奏,创造了一系列的新腔法和新板式。他的唱腔蕴含了融于格律之中,变幻于格律之外的美学思想。

荀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 节奏律动的创新和把握

2、 腔化过门

3、 利用虚字衬腔

甜润清新、护理柔美的张派唱腔

张君秋先生继“四大名旦”之后,创立新的张派唱腔,其唱腔具有时代感,成为发展京剧艺术的新典范。张君秋的演唱人们一般用“娇、媚、脆、水”四个字来形容。他的高亢脆亮是吸收了尚派的特点,甜润宽厚又近似于梅派,他不学尚派的刚硬挺拔,学梅派的自然舒展,还学程派的委婉,荀派的娇柔,并能博采众长,索本求源,最终集各派所长形成了新的流派。

张派特型腔微观构成要素:

1、 突破板式、表情达意

2、 巧妙转板

3、 常用附点装饰特型腔、弧形上扬特型腔、断连交织特型腔、回滑急揉特型腔

讲座之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关心我们的传统戏曲、传统音乐文化,正如张玄最后感言,也许你一辈子不太会去关注戏曲(和我们民族的传统音乐、艺术),可是你试着去接近它,也许你会慢慢喜欢它爱上它,那也是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