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开展与智力残疾人的志愿活动有哪些
一是开展残疾人日常生活志愿服务。呼吁残疾人左邻右舍时刻关注残疾人日常生活,给予残疾人必要的扶持和帮助,志愿为残疾人提供卫生清洁、洗衣做饭、买菜买粮、家电维修、房屋修葺、看病就医、帮助外出等服务。
二是开展残疾人康复照料志愿服务。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服务机构,经常性地组织助残志愿者开展残疾人康复知识讲座,为残疾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为社区居住的残疾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社区志愿者进行盲文、手语、康复器具使用等方面知识培训。
三是开展残疾人就业指导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求职、失业登记、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日常就业服务。依托就业机构和培训机构,组织志愿者对残疾人进行就业培训。
四是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组织有法律知识的志愿者,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帮助残疾人解决法律方面的难题,推动残疾人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邻里相扶﹄八项志愿服务
五是开展残疾人文体健身志愿服务。依托社区残疾人活动场所、社区居民健身活动设施,组织志愿者经常性地开展“陪残疾人读书”、“为盲人讲电影”、“送文化进社区”、“残疾人特殊艺术辅导”等活动。以支教助学为主要内容开展扶残助学等志愿服务。
六是开展残疾人“阳光伙伴”志愿服务。根据残疾人的心理需求,组织有心理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对残疾人进行心理抚慰,帮助残疾人解决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七是开展残疾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网络文明传播,积极传播扶残助残和残疾人自立自强的先进事迹,倡导建立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呼吁民众关心、爱护残疾人,尊重、理解残疾人。
八是开展爱心募捐志愿服务。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企业、机构等捐款捐物,用于支持各类志愿助残活动,对现有基础上的志愿助残服务站(点)进行建设,以帮助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募集包括就业岗位等各种助残资源。
Ⅱ 大功告成!助残翻译的最后一部分,谢谢帮助的人
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used to esteem community as their livng environment, and it the fundamental unit of this environment. We all live in a particular community, contact with others and form an interactional net. A community is a little society, you can meet this kind of problem or that, which you have to resort to laws for solution. We define a community as the most basic measurement, in which we can actively launch law-publicity programs in order to make more people know and pay attention to law. The significance of widespread radioactive effect of this publicity is self-evident. Basing on this point, we 红丹丹 "law and the disable" program working group, together with the Deaf Association of Fengtai District, held an publicizing activity titled "popularizing law into community" in September 23, 2005.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ublicity was: using exhibiting boards to show spectators vividly with pictures and words, projecting video about "law and the disable" recorded in all previous activities, and through dactylology interpreters presenting our attendees with the state of this activity 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n Disabled Persons".红丹丹 held a lot of law-popularizing activities like this in the season 2004-2005. This time the activity attracted more than 50 community residents to attend, including many those without disabilities. The activity lasted only 2 hours, but reached our aim, and worked a lot.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vity: pulicizing "law and the disable" activities with the limit of community, enlarging the popularity of "law and the disable" activities, making more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learn, know and master law knowledge, and prompting the formation of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their citizenship,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summary of this activity
The activity was held in a community activity center.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for "law and the disable" activity to change its form from auditory and get into community for publicy. Though not coming to any intensive conclusions, yet we could give the spectators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bout "law and disable" activity. Some of the attendees had come to our auditory before, and this activity found a great echo. The atendees thought, for the disability and the lack of confidence, many disabled persons knew little about the society and scarcely ever made any contact with the law, so it was quit necessary to hold such an activity.A lot of people actively required ring the activity that we should continue "law and disability" activities. They wanted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law, and wished our activities could retain our energy systematically and continually, and could be held more.
# 经检查,无语法及拼写错误,请放心使用。
Ⅲ 全国助残日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残疾人朋友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今年5月20日是第25次“全国助残日”,这节日,不仅是残疾人、残疾人亲属以及残疾人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节日,也是促进残疾人与其他公民之间理解和交流的一个活动契机。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问题关系社会稳定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市委、政府一向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把残疾人工作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
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施“民心工程”过程中,助残济困,在全社会逐渐形成关心残疾人、关心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大力支持,使我市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残疾人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同志们、朋友们,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残疾人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让我们共同为全市残疾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共同为建设幸福繁荣、和谐美好的呼伦贝尔而努力奋斗!
Ⅳ 张海迪,桑兰,霍金,邰丽华,胡一舟……
张海迪岁的张海迪因患有脊髓病,无论做什么事情她都只能在轮椅上进行。不久,她做了一次手术,手术后她只能一动不动躺在床上,可她仍然刻苦学习知识,她从镜子里面看书。就这样,她自学了小学、中学的课本,后来又开始自学英语。她对自己要求严格,因此进步很快,渐渐地,她开始替有关部门翻译英语资料。有一次,她翻译了《海边诊所》。当张海迪捧着厚厚的翻译稿来到出版社时,老编辑被她深深地感动了。
张海迪给自己立下一个规定:每天背熟10个单词,如果背不全,就狠狠地咬几下自己的手指。
张海迪(zhāng hǎi dí),女,汉族,1955年9月出生,山东文登人,当代女作家。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9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哲学系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肢体残疾。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第四届主席团副主席,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青联副主席,省残联主席团副主席。历任山东莘县城关医院医生、广播局无线电修理工,济南市文联创作室创作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创作员,中国残联第一、二、三届主席团委员,第三届肢残人协会主席,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11月13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15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她很坚强!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张海迪学习非常刻苦,曾经自己翻译过一本10万多字的外语小说。
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美丽的英语》《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编辑本段]荣誉称号
张海迪先后被授于各种荣誉称号:
1981 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 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 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 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 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 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 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 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被日本 NHK 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 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着,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编辑本段]关于快乐
快乐是很难的,我们常常为了短暂的快乐,愁苦经年,张海迪更难。张海迪看上去很快乐,哪怕是在最痛的时候,她也能做出一副灿烂的笑脸。但张海迪说,她从来没有一件让她真正快乐的事。
张海迪现在的身份是作家,但写作是痛苦的,她得了大面积的褥疮,骨头都露出来了,但她还在写。她又做过几次手术,手术是痛苦的,她的鼻癌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实施手术的,她清晰地感觉到刀把自己的鼻腔打开,针从自己皮肤穿过。第一次听说自己得了癌症,她甚至感到欣喜--终于可以解脱了。张海迪说:我最大的快乐是死亡。但是,她却活了下来。
她写小说,画油画,跳芭蕾,拍电视,唱歌,读硕士……甚至,她很喜欢香水,她活得有滋有味。主持人朱军问她,你这样坐着是不是很难受,她说,是的,非常难受,可我已经这样坐了40年了。作为政协委员,她的提案是在高校推行无障碍设施。"我很痛苦,但我一样可以让别人快乐",张海迪说这话的时候,诗意从她身边弥漫开来。
"20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面对媒体我始终非常平静,当你突然面对那么多的闪光灯、笑声、掌声,调整自己最重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我的心始终像一泓碧水,那么蓝,那么深。"
"还有一个脆弱的海迪。像我这样一个残疾女性,身上被弄脏后又无能为力的那种懊恼是你们根本无法想象的。有时我甚至想,没有我多好。有时出差住在高楼,我就去那里往下看一看,我常想,假如我真的这么掉下去了,就什么都结束了,再也不用承受什么痛苦了,我甚至盼望可以安乐死。"
"回过头来想,我的确是个非常顽强的海迪,残疾对于人类来说是个大痛苦,但总是需要有人来咀嚼,我感谢生活给了我一支能说话的笔,它让我去倾诉了,去抗争,我不仅活着,而且在写作中放飞了心灵。"
"今天坐在这面窗前,看着眼前这一大片青草地,我希望能够像你们一样,用双脚一步一步地感受大地的温馨、亲切,找回我以前曾经拥有过的走路的感觉……"
5岁的 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从我们认识张海迪开始,转眼间20年过去了。现在20岁以下的人,很少有人还记得张海迪。现代医学延续了张海迪的生命,但是,靠一次次手术延续的生命,究竟会有多少光泽呢?20年前,张海迪扼紧命运咽喉的时候,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20年过去了,她是不是还在敲命运的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张海迪的内心世界。
[编辑本段]关于名声
20年前,张海迪拥有了显赫的名声。这样的名声对于一个演员,一个明星来讲,是求之不得的。可惜张海迪不是,张海迪拥有坚强的意志和脆弱的灵魂。
她现在是作家,可是她说:"这些年我非常清楚,我文学之外的名声要大 于文学创作的本身……"。她还说,"我从来不去在意那些事情,我只在意文学创作的本身。我怎么样能够把我的作品写的更好……"但是,谁都看得出,她在意的。她总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好,总觉得自己的书畅销,是因为自己的名声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作品,所以,她一直在不停地压榨自己。但是,作为一名残疾人,她能够接触到的社会实在是太有限了,于是,她只好拼命地向自己内心去挖掘,去幻想,在这样的压榨和无奈中,张海迪越发痛苦。身体上的痛苦别人看得见,她也说的出来,而这种内心的痛苦,张海迪是说不出的,就算说也来,也没有人会去关心。
张海迪说:“20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面对媒体我始终非常平静,当你突然面对那么 多的闪光灯、笑声、掌声,调整自己最重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我的心始终像一泓碧水,那么蓝,那么深。
我外在的性格让人感觉很有亲和力,大家一见我就叫姐姐、阿姨,其实在我的内心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沉静,这是疾病和读书给予我的。它让我觉得什么是最美,什么是应该追求的,我一直坚信思想着的女性是最美的,而且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点我感受最深刻。
今天回想起那段日子,我心存感激,15万封来信,虽然不能一一回复,但它始终在我的心里,我要感谢所有爱我的、关心我的人。我越来越明白,人们为什么爱海迪,那是因为在她身上有面对疾病和困难的勇气,这一点也是我今生的自豪,也许别的方面我还做得不够,但是我相信自己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女性,不管什么时候都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放弃每一分的努力,回想过去,我没有白白度过生命的每一程。
我没有声音的时候,正是我在事业的长河中艰难跋涉的时候。我周围也有很多朋友对我说,海迪你为什么总是拒绝各种采访,这样会让人猜疑的。我想,我应该没有声音,首先我是千千万万普通的老百姓中的一员,其次我是个作家。这个职业不需要在前台表演,而是要在幕后、在书桌前思考、学习、研究和写作,作家的生活不是五光十色,何况我还属于那种写作很困难的那一类作家。”
[编辑本段]关于散步
散步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三样道具:闲散的心情,怡人的景色以及健康的双腿。这三样,张海迪都没有,但她照样可 以散步,她有丈夫王左良。
她们的散步是这样的:王佐良推着张海迪,这样,腿就有了。为避开围观的人群,散步的地点就选在自己家里,这样,闲散的心情也有了。至于怡人的景色,在张海迪的嘴里。靠在丈夫背上,张海迪不断的描述自己想到的风景,一棵树,是柳树,柳叶是绿的,一片湖,湖水是蓝的,一根电线杆,一阵狂风,一场疾雨……景色在张海迪的描述中历历在目。
20年的光阴,夫妻俩就是这样,一个背,一起说,相濡以沫。10多年,王左良没有外出理过发,他的发型全是张海迪亲自做的。20年,张海迪活在诗意里,活在自己单纯的世界里,王左良是那个读诗的人。
提到自己的丈夫,海迪说:“他是一位非常沉静的人。回顾自己20年的婚姻生活,我感觉很欣慰。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成绩,我们坦然地面对生活,从不理会各种猜测,我想时间会证明一切,而且我自己也很奇怪,结婚这么多年了,当他前往加拿大学习的时候,远隔重洋,我们的书信还会和当年一样,真有意思。我从来不相信没有爱情的婚姻能生存下去,如果没有不断更新的爱情,婚姻的花朵就会枯萎。”
[编辑本段]关于如果
--如果当年没有那个记者发现你,或者说你没有这样的社会影响,那么你今天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还会戴上硕士帽,还会写出这么多的书来?
--假如真的有假如的话,我是一个健康的人的话,我想我会做的比现在,比今天还要好,我对社会的贡献要比今天还要大。
--如果你能站起来的话,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想我试试跳舞。真的。这是一个人就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最大的愿望。虽然我这么多年没有跳过舞,但是我一直没有停止生命的舞蹈,我想生命的舞蹈可能比现实的舞蹈更美丽。
--如果站起来你想对你丈夫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想象很多家庭主妇一样做做饭,而不是像这样坐着。
--如果你不在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我要是不在了,我的爱人还是应该再找一个人来陪伴他,再有一个健康的人来陪伴他。
[编辑本段]事迹
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着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着,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2008年11月13日,张海迪当选新一届中国残联主席。
Ⅳ 我们怎样认识残疾人
如何认识残疾人,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这里仅从青年学的角度来看,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也要经历人生的青年期这个时期所经历的一切对一个残疾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意义。所以,笔者认为:如何认识残疾青年也是青年学理论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对残疾人认识与研究的历史过程
对残疾人科学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在古代欧洲,人们把盲、聋、呆、傻者看作是“魔鬼缠身”。奴隶社会开始阶段的一些法律规定了从肉体上消灭有各种有缺陷的儿童的条例。一位希腊作家反映当时遗弃婴儿的情景时写道:“----衰弱的,畸形的儿童被扔到了台切特附近的深渊中去---”亚里士多德也在《政治学》一书中主张:“----让那个不准养活任何一个残废儿童的法律生效吧!”在奴隶社会后期和中世纪宗教势力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法律仍禁止盲、聋、哑等异常人参加社会生活。残疾被看成是“恶毒的精神”的表现,生理上的异常被宣布为“上帝的惩罚”。直到欧洲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之后,特别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残疾人做人的权利和社会地位才开始得到承认,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进步,科学技术飞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对残疾人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皆有用,人皆平等, 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打破了中世纪封建思想的束缚,为残疾者的平等地位奠定了思想基础, 自然科学特别是解剖学、医学的发展使一些进步的学者对残疾人的实质有了唯物主义的认识。
在我国的文化史、科学史上, 对盲、聋、痴等早有记载和描述,公元前八至十一世纪,周朝的钟鼎文中就有关于刺眼战俘致.盲的文字记载。古代《礼记簿礼运》中说:“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国劳动人民认为对残疾人要照顾`托养的思想比欧洲古代对残疾人要灭绝、杀害的思想进步得多,比欧洲人道主义思想的产生也要早。太平天国后期二位重要人物洪仁千,在他写的《资政新篇》中提出“兴跛盲聋哑院”的主张,并建议: “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助乐,请长教以鼓乐书数杂技,不致为废人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和政府将旧的盲聋哑学校进行了改造,把特殊教育纳入了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翼聋哑教育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盲聋学校已有三百多所,学生近四万人,智力薄后儿童的教育机构在各地迅速创办,残疾人职业学校,残疾人大学也在各地组建,国家把残疾儿童的科研工作纳入计划,更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专家从各个角度对残疾儿童的心理、教育、生理、病理进行了研究,大批的残疾人特别是残疾青年走上了工作岗位,我省适合残疾人就业的福利工厂779个,有近万名残疾人就业。但是,残疾人中的文盲,半文盲达60 %,聋哑儿童的入学率才仅有20 %左右。仅从康复、教育、就业、参与社会这几个基本坏节来考虑,把对残疾青年的认识作为青年学范畴的研究也具有十分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
二、残疾青年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一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一是自我价值,即人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具有潜在的劳动能力和自由自觉的创造力。二是社会价值,即人的自我价值的发挥,为社会创造出物质或精神的财富。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样具有自我价值孔社会价值。一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同样具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社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迄今为止,人类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包含了残疾人能动创造:力的结晶。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 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牲牺,产生了残疾人。多年来,由于封建意识的影响和一部分人思想中对残疾人的偏见,许多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残疾人的价值特别是残疾入的社会价值一人们往往只强调对疾人给予人道的待遇,保障他们能生活下去,强调对他们的“怜悯”、“施舍”、“恩赐”,认为这种“带有布施和慈善的意味”的活动就是人道主义。其实,这并不是人道主义,而是对残疾人人格的扭曲,对残疾人人生价值特别是社会价值的贬低。因此我们在评价残疾人价值时,必须充分认识残疾人的社会价值,并把他置身于人类社会的总体价值中来考虑,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全面实现残疾人的价值。 .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1、残疾人的产生体现了人类在前进过程中的牺牲。人类在认识社会改造自然的过程咋中不得不承担一切痛苦和损失。残疾,就是由: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去承受这个过程中的痛苦和损失,它凝聚着人类在前进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有大批的残疾同志是在保卫祖国的疆场上,在维护社会治安的斗争中,在为祖国经济腾飞的劳动岗位上,在抢险救灾的壮举中------光荣致残的。他们中的一大部分是处在青年时期。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使广大群众能在安定的环境中幸福的工作、生活、`学习。他们的残疾从本质上说,是为丫社会、为了国家、为了集体和他人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他们残疾的本身就是他们个人价值的延伸物, 是他们社会价值的体现。
2、要弥补社会的“残疾”,就必须充分实现残疾人的价值。残疾人的“残疾”不’只是个人的,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残疾”。社会要弥补这个“残疾”,就必须充分实现残疾人的价值,作为对人类整体价值的补充完善。从我国的国情和残疾人的状况来看,残疾人虽然因残疾受到不利的影响,但如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现他们生存的价值,也能为人类社会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他汀是祖国四化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劳动力资源。与此同时, 占社会人口25%因残疾人的存在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的家庭亲属、朋友等也解脱了后顾之忧,这对于人类的进步,社会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前进,将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3、残疾人的精神价值反作用于社会,推功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残疾人在任何一个价值实现形态上,都带有明显的精神价值。他们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素质,他们那种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艰苦学习、工作、生活的事例和高尚的情操,都可以化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反作用于社会,鼓舞、鞭策着健全人,使他们领略到一种崭新的精神风貌.更充分、更彻底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转换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方面的事实从古到今举不胜举,从贝多芬到阿炳,从保尔到张海迪,都用残疾的身躯谱写出一曲曲激励人们奋进的歌,都用他们的行动表现出了残疾人作为人在社会中的价值。由于生理缺陷,相对于健全人来说,他们对于精神力量的依赖要强得多,我们应当用一个客观的、社会的标准,对他们进行公正的评价,对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需求给予充分的理解,因为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付出几倍的劳动。为此,在高度重视残疾人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残疾人的自身价值,使二者有机地,和谐地统一起来。
三、对残疾青年认识与研究的意义
残疾青年的工作是整个青年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从政治上实现了宪法赋予的平等权利,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提高全民族素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事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经济上变消费者为生产者,增加了社会的积极力量,使更多的残疾青年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解决了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青年组织和广大的青年工作者认识这部分残疾青年的心理特征、生理需求,把对残疾青年的工作列入青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鼓励和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缺陷,用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生活,并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坏境和条件,使他们能与健全人一样,以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参与社会。还要注意发展残疾人中的优秀人才,用他们残而不废、自尊、自强自爱的精神教育广大青年,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使所有的残疾人能与健全人一样在青年时期汲取取知识,探索人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今后健康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Ⅵ 刘德华会在残奥会的开幕式上唱everyone is no.1吗
[刘德华献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是历史上首次由一个组委会举办的两个赛事。北京奥运会落幕不足一月,北京残奥会就将在2008年9月6日拉开帷幕。目前残奥会各项筹办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
推出了残奥会歌曲
北京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时,北京奥组委正式推出了由中国香港歌手刘德华为北京2008年残奥会创作并演唱的歌曲《Everyone is No.1(每个人都是第一)》。
据北京奥组委残奥会部副部长王炳旸介绍,这首歌是由刘德华领衔创作并演唱的。歌词感人,音乐旋律动听,生动表现了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世界,既描写了他们所面临的艰难与酸楚,也描写了他们的奋斗与抗争。这首歌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活动所征集到的优秀参选作品之一。
除此之外,北京奥组委还先后推出了残奥会的会徽、口号、吉祥物、体育图标、火炬传递路线、奖牌,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发布,向全世界进行宣传推广,特别在天坛、八达岭长城,中华世纪坛分别举行了会徽、吉祥物发布和倒计时一周年的庆典,将残奥理念深入人心。
北京奥组委还将精心地策划、组织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和火炬传递活动,向世界奉献精彩。北京奥组委还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奥林匹克示范校建设工作,组织学生参观残奥会知识展览,听取残奥及残疾人知识讲座报告会等。在北京残奥会比赛期间还将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包括向学生提供低价位的门票。
Ⅶ 邯郸市今年助残日有活动吗
5月21日是全国第27个助残日,邯郸市残联肢残人协会在赵苑公园南门广场举办“无障碍游园·健康成就小康”主题活动。
省残联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肢残人协会主席章英奇致辞,并鼓励残疾人要自强自立,倡导社会各界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共同携手同行、爱心助残,营造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现场,100余名残疾人参加活动,200名志愿者随行陪同。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诗朗诵《有人说》,深情表达了对生命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演唱的歌曲《成都》把节目推向了高潮。爱心人士带来了健康康复知识讲座。据悉,邯郸市残疾人达63万,在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他们享受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Ⅷ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内容有几大板块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内容有四大板块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我国的残疾人大约有60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左右平均每五个家庭就有一个家庭有残疾人为了全面提高全国人口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康复训练是指针对残疾人的功能障碍的情况,采取现代康复技术和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康复机构为指导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康复训练以恢复或补偿功能增强其生活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应该通过谈心劝说开导等方式解除或减少残疾人的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等心理。
Ⅸ 残疾人协调员职责要做什么
残疾人协调员工作职责
一、残疾人协调员负责社区康复站康复员做好残疾人上门康复服务工作;
二、根据残疾人的具体康复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把康复工作具体落实到残疾人及其家庭;
三、积极参与残疾人普查、治疗、预防、康复等各项工作,并搞好建卡登记等原始记录工作;
四、负责联系、收集、反映本社区内残疾人的具体要求,协助有关方面,尽量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
五、指导残疾人就地、就近、有效地选用各种简易器材进行康复训练,并做好记录;
六、对需要到外地就诊的残疾人,要负责转诊的各项基础工作(即收集、联系、报告或者护送等)。桥梁、纽带作用。为残疾人服好务。
残疾人员工作制度
一、在街道及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二、协助社区居委会对残疾人进行摸底调查,详细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底数,建立随报制度,做好转介服务。
三、协助康复指导站技术人员开展康复训练,康复护理工作,指导康复器材的使用。
四、定期组织残疾人及亲属参加知识讲座。
五、结合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建立残疾儿童的随报制度做好早期干预工作。
六、积极宣传社区康复工作的意义,提高社区居民,特别是残疾人及其亲属的参与意识。
七、建立残疾人基础档案,做好各项工作记录。
八、以人为本,文明服务,热情接待康复训练的残疾人。耐心回答和解释残疾人提出的相关问题,禁止一切岐视残疾人的言行。
九、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按照康复计划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并做好训练记录。
十、遵章守纪,严谨认真,严格按训练要求指导残疾人康复训练。规范训练程序,防止训练中心造成康复对象二次损伤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十一、爱护设备,管好器材。康复器材实行专人管理,做好设备使用,维修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