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高血压的知识健康教育讲座
扩展阅读
什么东西跟小艾同学漂亮 2024-11-19 04:01:44
拜访同学时该说些什么 2024-11-19 03:43:40
怎么使用刀具基础 2024-11-19 03:31:27

高血压的知识健康教育讲座

发布时间: 2022-06-15 17:28:21

‘壹’ 高血压预防知识讲座

高血压总是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的健康,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的不适感,因此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不过,再狡猾的敌人也会露出马脚,头痛、耳鸣这些小细节很可能就是身体在报警。掌握这些危险信号,及时监测血压有助于病情控制。
眩晕。是高血压患者出现最多的症状。可能的原因:1.血压降得太低或长期高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产生头晕。血压波动会造成血管抑制性头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2.高血压可以增强脑动脉的搏动感,进而对脑组织形成冲击和振荡,引起头晕。
失眠。持续升高的血压可导致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出现功能失调,从而间接引起入睡困难、易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等失眠症状。血压升高,自主神经活性增强,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万千,也会导致入睡困难。
耳鸣。高血压可以导致内耳动脉硬化和痉挛,因供血不足使听觉神经功能发生退化。高血压引起的耳鸣主要表现为耳朵里会出现断断续续嗡嗡作响的声音,就像水车来回转那样低沉的声音。它的特点是双耳耳鸣多为间断性的,持续时间较长。
头疼。高血压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血压过高时,内脏及四肢小动脉显着收缩,因脑部血管收缩力差,于是流入脑部的血液就相应增多,引起动脉充血、扩张,产生头疼,甚至有时引发恶心、呕吐,多因血压突然升高使头部血管反射性强烈收缩所致,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肢体麻木。血压波动或升高时,全身小动脉出现痉挛,造成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动脉硬化,引起肢体局部供血不足,出现四肢发麻,特别是长期患高血压得不到良好控制时,症状更明显。

‘贰’ 高血压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健康宣教

空腹血糖有点高了,但问题还不太严重,
必须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可降低血糖.如血糖达不到正常范围.要加点药了,糖尿病伴有高血压最好用蒙诺(福辛普利钠片).
饮食方面,仅供参考:
每天主食6两(干的)指的是未煮熟的。荤菜每餐2两(带骨)。
早餐:一袋牛奶,鸡蛋一个,加点主食。
经常吃点粗粮,最好是燕麦.多食用苦瓜。
荤菜不要多吃,保证每天的摄入营养够就行,适当多吃点蔬菜可充饥。
加餐的话,在两餐之间,上午9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可用黄瓜、蕃茄,(可当水果吃)无糖饼干或不加糖饼干。
吃蔬菜吃阔叶类比小叶类好,小叶类的蔬菜比茎块类的蔬菜好,薯类(如山芋)要少吃,吃的话要适当减少主食。
吃荤菜吃两条腿(鸡)比四条腿(猪)的好,含脂肪少,没有腿的(鱼)比两条腿的(鸡)好。
血糖正常的情况下,饭后4小时吃点含糖量低的水果,有柚子、柠檬、西瓜、桃子、梨子、草莓。
轻微强度的运动项目有:散步、站立乘车、简单的家务劳动持续30分钟左右。
步行、洗澡、下楼梯、做广播体操、平地骑自行车等,持续20分钟左右。这种强度的运动和持续时间,相当于消耗80千卡的热量。
中等强度的运动有:慢跑、上楼梯、坡路骑自行车、滑冰、打排球、登山等。持续10分左右。能消耗体内的热能80千卡。
每天运动至少要消耗160千卡的热量,才能达到控制血糖和降低体重的目的。还要强调持之以恒。

‘叁’ 高血压知识系列讲座(5)――高血压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高血压是不是血太多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高血压患者献血,除非患者血压稳定,并要有医护人员在现场监控才能献血。但你的言下之意是高血压者血多,放掉一点血压就正常,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省中大麻醉科主任招伟贤介绍,高血压病非指血多,而是血管发生了病变。血液从心脏流经血管到达全身各处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叫做血压。某些人血液不能很容易地通过全身,病变使血管变狭窄了,血流的压力就会升高以保证血流通过。这样一来,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就形成了高血压。不建议高血压献血,主要是怕献血过程出现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献血时,心脏的冠状动脉易发生痉挛,可能引起一时性缺血,导致心绞痛。此外,高血压病人多合并有血脂异常,常有血流或血管异常。献血后血压下降、血流减慢,可引起血栓形成,易发生心肌梗死的意外。有时患者认为自己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了,但血管本身的调节异常状态没有改变,献血引起的血压波动也会引发危险。招伟贤建议,如果高血压患者实在有需要献血,必须要在医护人员监控下进行,以便发生异常状况及时处理。招伟贤说,健康人献血确值得提倡。适量献血可降低血液的粘滞度,预防多种疾病。现代人营养过剩、堆积和肥胖。特别是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中年人,平时很少运动又不注意调整饮食,特别容易使血液粘滞度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疾病。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降低血液的粘滞度,使血液流速加快,这是对身体健康有益处的。

‘肆’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限盐
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群中盐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克,平均高压上升2mmHg,低压上升1.7mmHg。日本北部摄盐量每人每天30克,结果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被称为“高血压王国”和“脑卒中王国”。相反牙买加某岛每天摄盐小于2克,则无高血压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盐量不得超过6克,这里的6克不仅指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平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限盐勺”来帮助我们控制摄盐量,没有“限盐勺”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参考一啤酒瓶盖的盐量大概是2克的办法控盐,还可以采用在原来用盐量的基础上减少1/3~1/2的办法。
控制体重
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为: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BMI≥25 为超重,BMI≥27为肥胖。

‘伍’ 如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积极宣传高血压的危害及防治知识

1.通过一些健康宣传日比如全国高血压日等开展活动,
2.通过一些健康知识讲座进行宣教
3.在日常门诊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宣教
4.责任医生、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时进行宣教。

‘陆’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是什么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应付紧张、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父母等。

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问题。

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生问题。

煤气中毒如何急救处理:

1、立即打开门窗,迅速将中毒者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但要注意保暖。

2、病情轻者,可让他喝热的糖茶水。

3、病情较重、已陷入昏迷者,应急送医院救治。

‘柒’ 高血压健康宣教

简单讲;淡定生活 平稳心态 低盐饮食 控制体重 合理膳食 适度运动 长期规律应用降压药

‘捌’ 如何开展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

How to process Health Ecation about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Key words:Hypertension; Disease; Community; Health ecation; Nursing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因此,在社区中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促使高血压患者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论如何加强的防治高血压病的社区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体系
目前,高血压病在我国,尤其是城市流行的特点仍是“三高” 、“三低”,即: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和死亡率高,检出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1]。因此,社区防治主要目标是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就要求社区健康教育首先要从构建防范体系入手,打好健康教育的基础。
1.1 落实机构, 培训人员,明确责任
高血压病的社区健康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社区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落实具体人员,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责任,社区要与医院建立双向配合,双向转诊制度。人员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志愿者,人员是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骨干,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要通过举办高血压防治业务知识学习班和研讨会,使专业人员能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
1.2 加强检测,掌握第一手资料
要制定和落实社区35岁以上人员血压首诊检测制度,通过初步的血压检测,区分出不同的宣教对象,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的要在标准条件下统一规范再次进入测量,发现异常的建卡追踪,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
1.3 健全防治档案,建立科学化管理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居民健康查体的基础上,建好健康档案,并进行计算机存档、分析、处理,实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按楼牌号分块管理,建立健全高血压患者(包括患高血压病后并发相关疾病的)人群、高危人群和社区全人群的健康档案,全部资料统一进微机,不断筛检高血压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高危人群并无绝对标准,多根据项目要求而定。凡具有下列一项危险因素者,均可列为高危人群,并应作为筛检重点对象: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高血压病史者;体重指数≥25 kg/m2或超重肥胖者[体重≥1.1×身高(cm)-105者];摄盐量≥10 g/d者;善饮高度白酒者(每次60°以上白酒≥100 ml,且饮酒>4次/周);血压值偏高:SBP 17.33 kPa~18.53 kPa和/或DBP 11.33 kPa~11.87 kPa者;吸烟量>20支/d,超过1 a者;经常接触噪声、紧张度高、情绪不稳定者;连续口服避孕药物1 a以上者;少运动者。对前6项的高危人群应作重点健康教育对象。
2 健康教育内容
社区中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要区分对象、讲求实效,否则是事倍功半,难以持久坚持,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选择都必须有的放矢,不能强求一律。
2.1 高血压患者的宣教重点

对高血压患者是的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除讲解高血压相关病理知识、危害性外,主要是进行治疗、护理与保健指导,包括以下内容。
2.1.1 饮食指导
减少食盐的摄人量,每日食盐摄入量<5 g为宜;保证合理的膳食,增加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豆制品,增加钾、钙的摄入,多吃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西红柿、苹果、西瓜等;保持脂肪酸良好的比例,少吃动物脂肪,以植物油烹调为主;饮食易消化且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少食多餐为宜,禁食辛辣食物;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二便通畅,以防止因用力排便产生的不良后果;有效控制食量,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方法是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人的总热量;戒烟,因烟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限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压升高。
2.1.2 用药指导
总体原则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注意观察降压的各种不良作用,当血压降低后不可马上停药,应减到维持量(最小有效量),并坚持长期服用。同时用药因人而宜,根据病情适时适量调整,具体而言,指导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先使用镇静药提高睡眠质量,解除情绪紧张和烦躁,多可使血压降低。在使用降压药时,应从单一的小剂量开始,一般常用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等。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再根据血压水平适当以减剂量,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中、重度高血压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受损,应指导其选择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可适当联合应用利尿剂,并根据血压变化适当增减剂量。若患者经济条件许可时,可选用长效制剂,以提高患者依从性,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并教育患者坚持长期服药。对血压较高者,血压应逐步降低,避免药物使血压骤降引起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发生不良反应。教会患者自己测量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做到适当增减药物。
2.1.3 运动指导
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具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2],要积极向患者宣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达到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跑步、登山、游泳等,要循序渐进,开始1次/d,0.5 h/次,以后逐步增加,按运动前后脉搏变化及自我感觉来调整运动量,运动时心率一般控制在102次/min~126次/min或运动后心率增加不超过运动前的50%为宜。
2.1.4 生活习性指导
心理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压力常使患者采取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后者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高有关。因此,帮助人们正确对待环境压力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要让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稳定情绪,培养宽容的态度,不轻易发火,宽以待人,保持良好心态,切忌生气暴怒、焦虑忧郁和悲观恐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要有规律,科学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量力而行,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2 高危人群的宣教重点

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除遗传原因外更重要的还来源于对人们健康有害的生活空间环境(如污染)和社会环境(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暴饮暴食、脂肪和盐摄入过多、缺少运动和精神压力过大等等)。因此,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重在矫正不良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加强教育,采用有效的监督、控制,开展行为干预,如:控烟、限盐、平衡膳食、适度运动等。改变不良生活环境,减少和避免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同时要求他们进一步做好血脂、血清胆固醇、体重指数等方面的筛查和监测。
2.3 大众化健康教育
对全社区人员的健康教育重在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患于未然;可宣讲一些高血压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并发症及治疗等内容,同时指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的目的。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如前所述,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方式选择上同样要区分对象、讲求实效,要坚持面对面的个体化指导和利用媒体广泛宣传相结合,知识普及与防护技能、指导相结合,形式多样化、方式创新化与持久性和连续性相结合。
3.1 群体教育
将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共同集中在一起,采用讲课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教育,1次/周,1 h/次。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危险因素、诱发因素、疗效和预后。
3.2 个体教育
每例高血压患者均接受1次/月以上的个别教育。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坚持规律服药,不要随意减量和停药,血压要经常检查,按病情的需要及时调整药物,注意高血压对心脑肾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 随机性教育
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的健康问题及时指导,应针对患者情况讲解疾病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对老年患者,要指导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的心境[3]。
3.4 社区宣传画,书面教育
形式要多样化,如在社区内制作宣传栏、黑板报,编写有关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小册子发放给居民,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集中讲课接受咨询,相互交流。
3.5 影像宣传及电话咨询
可在小区广播、影视频道或局域网播放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的影像节目,向重点对象赠送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VCD,以增强宣传的形象化,此外,可开设高血压防治咨询电话,及时解答疑虑,发现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以纠正和正确指导。

‘玖’ 测量血压的健康教育

正面宣传科学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做好以下 6 点很重要:
让患者正确理解高血压的定义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 3 次测量上肢血压,收缩压 ≥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 90 mmHg 考虑为高血压。
即高血压包括三种情况:
1. 收缩压 ≥ 140 mmHg 且舒张压 ≥ 90 mmHg
2. 收缩压 ≥ 140 mmHg 且舒张压< 90 mmHg
3. 收缩压< 140 mmHg 且舒张压 ≥ 90 mmHg
需要注意的是:2017 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布的高血压指南重新定义高血压为 ≥ 130/80,但中国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仍未改变,故目前国内仍沿用以往 140/90 的标准。
使患者充分理解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会加重动脉硬化的进展,持续的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全身血管损害,严重时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危及生命的临床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具有“三高”的特点: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研究表明,70% 的脑卒中和 50% 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而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 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20%~25%,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超过 50%,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
正确识别高血压的易发人群
高血压的易患人群包括:摄盐过多、进食高热量食物而缺乏活动所致的超重 / 肥胖、长期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
压力大、有高血压家族史、男性 ≥ 55 岁及更年期后的女性。有以上危险因素之一者,建议每 6 个月测量 1 次血压,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通常无症状,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是体检或偶尔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故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所以即使是非属于高血压易患人群范畴的正常血压成人,也建议每年至少测量 1 次血压。到医疗机构就诊,不管看什么病,均请医生帮测血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二者缺一不可。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合理用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两者必须结合,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患者都过分的依赖药物治疗,而忽略了高血压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引起。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生活上的自我管理,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都极其重要。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
1. 低盐低脂饮食:
(1)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 6 g,高血压患者不超过 3 g。(具体而言:每人每餐摄入盐不超过 2 g,即一个 2 g 的标准盐勺;每人每天摄入盐不超过 6 g,即普通啤酒瓶盖去胶垫后一平盖)。
(2)每日烹调油用量<25 g(半两,相当于 2.5 汤匙);
(3)主张高血压患者每天食用 400 ~ 500 g(8 两~ 1 斤)新鲜蔬菜,1 ~ 2 个水果。对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稳的前提下,可选择低糖型或中等含糖的水果,包括苹果、猕猴桃、草莓、梨、柚子等。

2. 控制体质量:控制体质量,避免超重 / 肥胖,主要关注 3 方面,即:关注实际体质量和理想体质量的“差异”(BMI =体质量(kg)/ 身高 2(m2));关注总体脂肪(体脂)量,成年男性体脂不超过体质量的 25% ;女性不超过体质量的 30%;关注脂肪在全身的分布状况(体型),腹部脂肪聚集越多,发生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越高。
3. 运动: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平衡功能等。
需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常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清晨也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因此运动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锻炼。此外,正式运动前后应有 5~10 min 的热身运动及放松运动,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和无过渡地停止。
4. 戒烟:吸烟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疗效降低,常需加大用药剂量;戒烟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5. 限酒:长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饮酒还可对抗降压药的作用使血压不易控制;戒酒后,除血压下降外,降压药的疗效也大为改善。
(1)高血压患者最好不饮酒。如饮酒,建议少量,葡萄酒小于 100 ml(相当于 2 两),或啤酒小于 250 ml(半斤),或白酒小于 50 ml(1 两);女性减半,孕妇不饮酒。
6. 心理平衡: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方面。
及时纠正对高血压的认识误区
目前对高血压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必须澄清这些错误观念,科学规范地防治高血压。常见误区如下:
1. 凭感觉用药,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
2. 不愿意过早服药。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是错误的观念,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
3. 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就停药。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但高血压是不能治愈的,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
4. 单纯依靠药物,忽视生活方式改善。部分患者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地服药就行了。其实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
5. 只服药、不看效果。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再也不用担心了,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值,不定期测量血压,这样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