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扩展阅读
什么东西跟小艾同学漂亮 2024-11-19 04:01:44
拜访同学时该说些什么 2024-11-19 03:43:40
怎么使用刀具基础 2024-11-19 03:31:27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 2022-06-15 16:59:03

Ⅰ 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健康的范畴在扩大,社会对每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有着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而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尤其对小学高年级十一、二岁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心理断乳期”,主体意识增强,认为自己经长大成人了,成熟了。另外,受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的情绪会躁动不安,需要同学、老师、家长的理解、赏识与沟通。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看法:
一、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情绪障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使其不断产生新的成就感;对差生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
二、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
在教育中要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发展其道德感。通过绘画、唱歌、跳舞、体育竞赛、美化教室和校园的劳动、游览、参观、学习英雄事迹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小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发展他们的美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理智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以发展他们的理智感。
三、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1)建立适当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小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想得开。
(2)寻找乐趣。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小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
(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
(4)多与人交流。许多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四.建立学校--家庭心理教育网络
学生生活在家庭的时间很多,家庭环境,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全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甚至会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因而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开设心理讲座,讲清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指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学校和家长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总而言之,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目前小学教师不可忽视的重点。

Ⅱ 心理讲座观后感怎么写500字

听了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Ⅲ 如何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注重兴趣培养,增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结合学生的特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都能在课外活动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在活动中时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活动中,要充分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引导爱好美术的学生积极参加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引导爱好音乐的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态度,陶冶情操;引导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等。利用学生爱好开展课外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既善于评价自己,又善于评价他人,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还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增强合作意识,也能使心胸狭窄的学生学会宽容,开阔心境,理解别人,并进行情绪上的自我疏导,不致于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
二、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校刊、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开展各类宣传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论文征集、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运动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专题讲座
针对班机出现得共性问题,开展主题讲座。这可以很好的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每次讲座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专题内容进行。如:新生环境适应讲座、期末考试前怎样克服考试焦虑讲座,适时为他们解开心结。
四、游戏明理
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通过游戏学会表露自己,学会与伙伴共同商议、承担责任,学会互相帮助,分享成功的喜悦,游戏也能使学生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并获得情绪上的松弛,最终认识自我,学会控制自我。游戏法特别适合年龄小的学生。
五、行为练习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强调行为训练。如果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那么是收不到多少实效的。学生的心理素质要物化为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是其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如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我们经常讲的“五爱”、“五心”、“五自”教育,以及要求学生树立勤奋严谨的学习态度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自学、表达、操作和创造能力等等,这都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表现。所谓“教育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足以说明心理品质在人培养中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人的成长和成长过程 中的各个方面,能指导学生做人、求知、生活和交友,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动机,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对学 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有制约和调节作用。要让学生对已学习过的行为及技能进行反复的练习,加深对这些行为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六、结合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
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时间,为学生开设专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情绪、主动负责、学会尊重、善于自制、提高耐挫力、开拓进取等方面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自我观念,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班主任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慢慢矫正不良心理,逐步培养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一是建立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倡导互帮互学、互相关爱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对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求知欲,鼓舞其勇气,对困难挫折都能勇敢面对,对他人理解、尊重、宽容,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二是创设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寓教于乐。组织教师利用学校各种活动,主题班队会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他们喜爱的影视片,推荐健康书籍,讲故事,谈理想,说未来,选取一些社会角色作模拟表演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自己的角色心理,把远大的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学习结合起来,达到了自己克服缺点,自我完善个性的目的。
七、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继承中华美德。
例如:以“承先烈遗志,做中华少年”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根据我校实际,认真制定此主题的活动方案。组织 “与英雄人物谈心得”征文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提升自己的爱国情感,同时学校还要通过广播、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向广大师生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达到激发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开展“迎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文明素养。本学期开展“行有规,做有矩”礼仪教育传承中华美德活动; 结合“三八”妇女节对学生进行“孝父母,尊师长”教育,组织学生了解父母、老师的辛劳等。
八、日常教育
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根据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又要根据每个月的工作重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孝父母,尊师长”活动,结合学雷锋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结合“迎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开展“言有规,行有矩”礼仪宣传活动,“承先烈遗志,做中华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红五月歌咏比赛,庆六一活动等。
九、积极开展课外“谈心”活动。
及时沟通,耐心说理,矫错于无形,防患于未然,使学生业已形成的健康心理进一步得到强化。
由于学生心理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特殊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波动。实践告诉我们,健康心理的形成源自于学生心理得到积极而及时的疏导之时。当学生逾越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时,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心理的波动,出现心理问题。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学生内心深处都有老师的助手。”因此与学生谈心并真诚地给予引导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在课外“谈心”活动时,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真诚地与其沟通,激发他们内心潜在的自我教育这一“助手的力量”,耐心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比如,学生在相处时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形成矛盾。教师可采用课外同时找双方谈心的方式,和他们一起找出矛盾或症结所在,共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我感觉到课外的每一次谈心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也是一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健康心理的形成得到巩固与强化的时候。
总之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塑造良好个性、培养高尚的品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健全身心的良好途径。是值得我们教者说推崇的。

Ⅳ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观后感2016年3月26日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河北公共频道的由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王金战老师主讲的《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从中收获很多。
王老师讲到的“别把学习当罪受”,我印象深刻,要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家长除了要给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外,还要尊重我们的兴趣,不要逼着我们学着学那,不要家长的意愿强加到我们头上。只有自己感兴趣,才能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让我们愿从心底里愿意学习,而不是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也不是为了老师、为了家长而学。王老师还讲到考试不能紧张,心理负担不能太重,更不要好高骛远,要给自己加油,定一个能够实现的计划、目标。不能和别人比,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可以了。我希望家长能够关注我们的进步,哪怕是一点一滴,希望家长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身上的优点。请家长不要吝啬你们的表扬,当发现我们的进步时,请大声表扬说一声“你真棒!”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我们需要你们的鼓励和支持。正如王老师所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了家长的鼓励,我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我们会在家长的陪伴下,渐渐地爱上学习。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和妈妈都得做些改变。希望我们能更上一层楼!
河北公共频道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二)
周六上午我陪同孩子观看了全国着名教师王金战老师的《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视频讲座,受益匪浅。他既让我反思了平时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更让我学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现将我的一点体会写下来,与大家探讨。
王老师在讲座中说:“兴趣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动力。”这一点我非常赞同。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 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是孩子学习不好、厌学的主要原因。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源,尤其对小学生更为重要。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外界干扰。只有当孩子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后,才会主动地学习,持久地学习,学习成绩才会提高。调查显示,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大都能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肯动脑筋,爱提问题,按时完成作业。而那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上往往很被动,学习不专心,敷衍了事,遇到困难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
面对那些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让他们爱上学习,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这才是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因此,首先要善于发现、尊重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首先应让孩子对学习有发自内心的热爱。
如何让他们爱上学习,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做家长的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对孩子的最大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孩子大都比较贪玩,自我约束力差,家长可陪读一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
3、带孩子去科技馆或博物馆。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4、可从孩子的某一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5、鼓励表扬。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们倍感自豪。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
6、设法提高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成绩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应该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哪怕是某一科的成绩。
7、目标倾斜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在努力工作或学习时,“痛苦”作业的前方应同时安排有快乐的报酬。也就是说,不管多么痛苦的作业,只要前方有自己最期待的东西,就不会感觉特别痛苦。这就是“目标倾斜法”。家长可以为孩子设计两种“目标倾斜法”,使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种“先苦后乐”的“目标倾斜法”。先了解孩子想要看的电视节目,收看前的一段时间定为孩子的学习时间。这样,孩子不仅乐意接受,而且比平时多学,效果也好。 第二种“先乐后苦”的“目标倾斜法”。孩子正在看喜欢的画本或电视节目,如果打断他,孩子会不高兴甚至反感和反抗,即使学习也心不在焉或者赌气翻书、胡乱作业,学习效果不会好。与其如此,家长不如把时间调整一下,等孩子把画书或电视看完,再嘱咐他们去学习。家长必须明白,时间是为提高效率而定,必要时可做调整。

Ⅳ 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讲座内容有哪些

小学生养成教育讲座稿;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初探;1、小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2、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3、小学生心理潜

小学生养成教育讲座稿
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迎面而来的信息社会,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当前学校中、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教育问题或与教育有关的问题,人的创造力、理性选择能力、责任感和合作性受到空前的挑战。以人文精神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途径、一种教育技术,同时也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之一,正在走入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 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当前小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因此,小学就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初探
1、小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 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 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 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 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 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2、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等的矫正与治疗,这一问题在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3、小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小学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为提高民族素质,应从小加强重视小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培养。因此,心理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作为一种新的素质教育途径,学校心理辅导可通过三条途径实施:一是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履行好班级团体领导者的角色,通过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因素,促进学生成长;二是在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和各科教师的协同努力中,通过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使团体成长为学习型组织,使团体的每个人在团体成长的过程中成长;三是在以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人员为主的心理卫生工作系统中,针对学生一般倾向性心理问题和个别、特殊的心理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诊断、设计和帮助。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工作取向是,工作目标上以发展性辅导为主、治疗性辅导为辅,方式上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心理结构上知行结合,以行为主。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途径的初探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开设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辅导有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无疑是有必要的。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初期,这种方式也比较易于为教师所掌握。但从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着的实际问题来说,其作用还是有限的。因为心理辅导的作用不是要扩展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要改善学生情绪状态、转变态度、养成必要的社会技能等,所有这些单靠知识传授是难以奏效的。
2、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小学生养成教育讲座稿
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迎面而来的信息社会,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当前学校中、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教育问题或与教育有关的问题,人的创造力、理性选择能力、责任感和合作性受到空前的挑战。以人文精神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途径、一种教育技术,同时也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之一,正在走入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 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当前小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因此,小学就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初探
1、小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 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 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 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 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 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2、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等的矫正与治疗,这一问题在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3、小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小学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为提高民族素质,应从小加强重视小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培养。因此,心理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作为一种新的素质教育途径,学校心理辅导可通过三条途径实施:一是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履行好班级团体领导者的角色,通过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因素,促进学生成长;二是在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和各科教师的协同努力中,通过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使团体成长为学习型组织,使团体的每个人在团体成长的过程中成长;三是在以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人员为主的心理卫生工作系统中,针对学生一般倾向性心理问题和个别、特殊的心理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诊断、设计和帮助。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工作取向是,工作目标上以发展性辅导为主、治疗性辅导为辅,方式上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心理结构上知行结合,以行为主。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途径的初探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开设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辅导有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无疑是有必要的。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初期,这种方式也比较易于为教师所掌握。但从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着的实际问题来说,其作用还是有限的。因为心理辅导的作用不是要扩展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要改善学生情绪状态、转变态度、养成必要的社会技能等,所有这些单靠知识传授是难以奏效的。
2、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这是为开展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一般都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充分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通过这一途径开展心理辅导的好处是:在专门组织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学生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教学班为活动单位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班级全体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因此比较正规。只是如何在班级活动中考虑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实行个别化对待,则是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学习辅导是辅导的重要方面,它主要是结合学科教学来进行的。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近年来,已有中学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等科目中尝试渗透心理辅导,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4、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个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有些小学开展的“知心姐姐信箱”活动,就是信函咨询的一种形式。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学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学生包括资质优异学生、情绪困扰学生、行为偏差学生、家庭处境不利的学生等所实施的一种比较深入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它要求广泛地收集资料,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成因,依据诊断的结果,拟定辅导方案,以协助学生解决问题。由于心理辅导的精髓在于个别化对待,因此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一所学校在开展心理辅导时无论以什么途径为主,如果不以个别辅导相配合,则其辅导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学生的一切发展都是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背景来展开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
这是为开展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一般都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充分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通过这一途径开展心理辅导的好处是:在专门组织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学生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教学班为活动单位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班级全体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因此比较正规。只是如何在班级活动中考虑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实行个别化对待,则是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Ⅵ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对待挫折

从小学到中学,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就个人发展来说,人的一生往往有四个转折点:一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特点是从无知变有知;二是从小学到中学,特点是从忘我到自我;三是从中学到大学,特点是从追求到实现;四是从大学到社会,特点是从梦想到现实。所以,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正好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即从小学到中学的转折点。

一、从小学到中学,心理会发生哪些变化

1自我意识:有自己的想法,不愿听从大人的“摆布”。
某初中生两手提着T恤衫的肩,翻了一个面,然后在袖子处把它叠起来。母亲告诉他一种简便的叠法——从下摆开始。该学生以往对父母是言计听从的,现在却坚持说他的方法好。妈妈解释:她的叠法产生的皱折少。他马上顶过去说:恰恰所有的孩子都爱穿打摺的衬衫。不一会儿,两人大吵起来,该学生把衬衫揉成一团,扔在地板上气冲冲地出了门。
青少年阶段,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生长发育的加快,和性意识的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成人感、独立意向、自尊心等不断增强。他们强烈地渴望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从心理上要求改变童年期一切依赖成人的状况,希望别人把他当成人对待,得到成人的尊重,参加成人的活动,享受与成人同样的权利。当这些需求与社会心理供给和要求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在冲突中执着追求自我表现和自尊的要求,一旦遇到过激反应或干涉时,就会出现逆反心理。
2 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
某学生是位“优生”,成绩一贯名列班上前茅,成了老师和家庭的宠儿。跨进校门,走进家门,所听到的是表扬和夸奖,拿到的是奖品和奖金。后来有几次成绩输给别人,老师和家长批评了他,结果他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中学生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好胜心强,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力。一旦在家庭、学校、社会上遇到挫折,挨了批评,或遭受打击时,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等压抑情绪。
3富于理想,追求前途与看问题片面主观,缺乏辨别是非的矛盾。
某少年家庭非常富有,父母望子成龙,特地把他送到市区重点学校念书,可这少年不用功,学习成绩老是很差。父亲教育他:“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没出息。”他却反驳说:“谁说没知识就没出息,你不是只有小学程度,照样当经理,赚大钱,那些有文凭的人还要受雇于你呢!”
青少年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他们思想活跃,追求理想前途。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缺乏辨别真伪,良善的能力,认知偏差度往往较大,看问题难免主观、片面,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导致不正确的言行出现。
所以,中学生最应该加强的一个心理训练是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自己并适应环境。

二、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穴鸟见了,非常羡慕,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后来,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们。穴鸟的遭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人们常用“自以为是”来形容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不自量力,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长处进行竞争,不仅没有好处,还会招致不幸,沦为笑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知之明,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但由于自我认识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中容易出现偏差,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不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人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我们除了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外,还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充分地发掘自身的潜能,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幅更宏伟的蓝图。

三、如何认识并完善自己

1、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怎样去理解这里的“全面”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请同学们边看故事边思考:那位漂亮姑娘她美吗?
场景一: 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乘公交车去上班,运气不佳,没有座位。旁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那优雅的坐姿让我感到赏心悦目,也为枯燥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愉悦。
问题一: 她美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场景二: 不久,上来一位抱着婴儿的农村妇女,站在我们身边。车子颠簸得厉害,那妇女一手紧紧抓住扶手,一手抱着哇哇啼哭的婴儿,随着车子的颠簸不断摇晃着身体。不时碰到坐着的那位姑娘,她不好意思地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
问题二: 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适时进行道德渗透)
场景三: 只见她皱紧了眉头,急促地拍打着衣服,如见瘟神般地将身子闪开,一边说着: “真倒霉。”一边将头转向窗外。
问题三: 她美吗?为什么?(学生回答,陈述理由)
问题四: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1~2分钟,回答)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判断一个人“美”与“丑”不仅要看他的外在形象,更要看他的内在素质。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优势与不足,所以,全面认识自己,还要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对于优点我们不必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对于缺点我们也不必担心害怕,悲观绝望。因为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小刚的日记,如果他是你的好朋友,看完他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什么?(或者分析一下小刚苦恼的原因是什么?)
我小学时经常不认真听课,作业没有认真完成,还和同学们吵架等等,所以,在同学们眼中我是一个坏孩子。到了初一,我想重新开始,因为我也想做个大家都喜爱的孩子。于是,我改正了一些毛病,上课开始认真听讲, 按时完成作业,还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我的学习成绩也进步了。我好开心啊!
可是,与我小学同班的小忆经常跟我现在的同班同学说我以前不好的表现,所以现在同学们又开始疏远我了。难道,一个人以前犯了错误,就永远都不能变好了吗?我真的还是人人讨厌的坏孩子吗?
我们应该告诉小刚,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要看到自己的进步,继续努力,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所以,正确认识自己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3 用坦然的心情接纳自己
有一个小男孩是个孤儿,他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价值,没有人爱他,他到神父那里哭诉自己的不幸。神父什么也没有说,给了他一块石头,让他到市场上去卖,但不管开多少价都不能卖。在市场上有人觉得好奇,随便给他开了个价钱,他不卖。别人以为这块石头是个宝石,于是价钱越涨越高,简直不敢相信一块石头会值这么多钱!第二天,神父让他到黄金市场去卖,结果到收市的时候,价钱已经出到了昨天的十倍。第三天,他去宝石市场去卖石头,价钱已经涨了百倍。由于他始终不肯卖,别人都认定这块石头是无价之宝。
问:神父让小男孩去卖那块石头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个故事,同学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回答。)
石头还是那块石头,但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别人对它的评价却不一样了。那个小男孩认为自己活着没有什么意义,实际是不接纳自己的表现。其实,我们每个人就像是那块石头,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块扔在路边没有人要的石头,那么别人也就会认为你一钱不值;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块宝石,那么别人也会认为你价值连城。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活出生命的价值,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愉悦地接纳自我,并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完善自己。
4 用积极的心态左右自己
有一个女孩子,总觉得不讨别人喜欢,因此有一点自卑。一天,她偶尔在商店里看到一支漂亮的发卡,当她戴起它的时候,店里的顾客都说漂亮,于是她非常高兴地买下发卡,并戴着它去学校。接着奇妙的事发生了,许多平日不太跟她打招呼的同学,纷纷来跟她接近,一些同学还约她一起去玩,原本死板的她,似乎一下子变得开朗、活泼了许多。但放学回家后,她才发现自己头上根本没有带什么神气的发卡,原来她付钱后把发卡留在了商店里。
问:是什么使别人改变了对她的态度?那个发卡真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吗?
人的容貌并没有因戴发卡而改变,改变的只是人的心态,因她的可爱而让人感到漂亮,“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那句话在她身上得到了验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讨厌自己,对于那些已经成为无法更改的客观现实,与其整天抱怨苦恼,还不如坦然地自我悦纳,即以积极、赞赏的态度来接受自己。

四、认识完善自己应注意的问题

1立足现在,为未来建造“房子”
有个老木匠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老板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都看出他已经是心不在焉,用料不讲究,干活不认真。房子建好了,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这是送给你的礼物。” 他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今后他只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常常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时,早已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2 持之以恒是关键
“快车和慢车跑起来的速度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中途停车的次数和长短不同。”
求学何尝不是这样。有的同学是每星期一小站,好好“放松”一下;每学期一大站,“痛痛快快的玩个够”;初中升入高中,高中升入大学,更是人生的“大站”,不玩他个天昏地暗不算完。结果,他们就成了“慢车”。你有现在的成绩,不是因为你这辆车跑得比别人快,而是因为你是一辆“快车”,不靠站,不停车,一直往前跑。今后的人生路上,是继续当一辆快车呢,还是改为慢车呢?就看你自己了!快车虽然舍弃了一些景观,但可以快捷地到达终点。
3 细节决定命运
宇航员科马洛夫殉难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前苏联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痛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在电视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着悲痛说:“爸爸,您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待人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细枝末节,也会让你付出沉重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这三年中的第一年,第一个学期,第一个星期,第一天,第一节课开始我们新的征程。
4 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特别贪玩,致使几门功课不及格。一个周末的上午,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杆准备和同伴们去钓鱼。这时,他的父亲拦住了他,对他说:“你整天贪玩,已经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了,我和你母亲都很为你着急”。谁知,爱因斯坦却说:“有什么好着急的,他们(指同伴)也没及格,不照样去钓鱼吗?”
“你为什么不跟成绩好的同学比呢?”谁知,爱因斯坦却说:“我干嘛要跟他们比呢?”看着贪玩而又不太懂事的孩子,爱因斯坦的父亲心平气和而又充满关爱地对他说:“在我们故乡流传着这样一则寓言,你认真地听完,然后就可以去钓鱼了。”
故事是这样的:“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却一不小心,彼此同时掉到了烟囱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沾满了黑灰,而另一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脸上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又脏又丑,便跑到河边洗了脸。黑脸猫看到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就大摇大摆地去和其他的猫一起玩耍,结果把其他的猫吓得四处逃窜,把它当成了妖怪。
其实,别人不能和你比,你也不能和别人比,谁都不能成为你的镜子。你只能和自己比,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如果拿天才当镜子,傻瓜也可以照成天才。”
爱因斯坦听了,羞愧地低下了头,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小屋里,去开始温习功课。
从那以后,爱因斯坦经常把自己作为镜子,不断地审视和校正自己。他不但学习成绩稳步上升,而且在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和处理事物时,也多了一些理性的光芒。最终,他创造成了成功而且赢得非凡的人生。
天下很少有人真正拿自己跟自己比较。其实,谁也不是我们的参照物,谁也不能成为映照我们的镜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强项,也都有自己的劣势和弱项。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只有用自己作为镜子来审视自己,映照自己,才能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学们,崭新的学习生涯呈现在你们面前,希望大家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全新的面貌认识完善自己,并在学习和生活上不断前进突破。祝大家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以英国着名诗人蒲柏的名言作为今天的结尾——
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好学才能感知世界的新奇;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Ⅶ 通过哪些途径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的:

一、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开设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无疑是有必要的。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期,这种方式也比较易于为教师所掌握。但从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着的实际问题来说,其作用还是有限的。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要扩展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要改善学生情绪状态、转变其态度、养成必要的社会技能等,所有这些单靠知识传授是难以奏效的。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这是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一般都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通过这一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处是:在专门组织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教学班为活动单位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班级全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受益;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因此比较正规。只是如何在班级活动中考虑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实行个别化对待,则是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三、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不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而是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新生入学时的“始业辅导”、毕业时的升学辅导也属于这一类。其有利的一面是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团队活动以及学校安排的其他例行活动结合在一起,便于发挥这几项工作在统一的育人活动中的整体功能。但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仍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健康教育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它主要是结合学科教学来进行的。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近年来,已有中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等科目教学中尝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五、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有些小学开展的“知心姐姐信箱”活动,就是信函咨询的一种形式。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学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学生包括资质优异学生、情绪困扰学生、行为偏差学生、家庭处境不利的学生等)所实施的一种比较深入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它要求广泛地收集资料,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成因,依据诊断的结果,拟定辅导方案,以协助学生解决问题。由于心理辅导的精髓在于个别化对待,因此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一所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无论以什么途径为主,如果不以个别辅导相配合,则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六、小组辅导

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学生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辅导的适用条件是: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人际交往有关,且小组成员愿意在团体中探讨他们的问题。一个小组通常要活动十多次,每次时间为一课时。小组辅导兼有班级辅导与个别辅导的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海市一些中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以班级为管理单位,但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小组由学生自愿结合形成,推举热心于活动、态度热情、工作负责的同学当组长,每学期活动七八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应该强调指出的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Ⅷ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讲座可以讲些什么内容

小学生养成教育讲座稿;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初探;1、小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2、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3、小学生心理潜

小学生养成教育讲座稿
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迎面而来的信息社会,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当前学校中、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教育问题或与教育有关的问题,人的创造力、理性选择能力、责任感和合作性受到空前的挑战。以人文精神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途径、一种教育技术,同时也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之一,正在走入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 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当前小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因此,小学就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Ⅸ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2、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3、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4、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

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转变,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令人堪忧。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知识,更要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

小学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社会观的形成。

(9)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扩展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3、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 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