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糖尿病的健康知识讲座
扩展阅读
济公和西游记哪个经典 2024-11-19 06:20:39

糖尿病的健康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 2022-06-15 04:35:47

① 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拜托各位大神

糖尿病预防 一、糖尿病预防的社会意义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约有1亿2千万糖尿 病患者,其中我国约占1/5。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年龄构成的 日益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据1994年19省、市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患病率达2%以上,是10年前的2 5倍,估计到2000年,我国将有3 000 万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可引起许多急、慢性并发症,造成人们生活 质量下降,劳动力丧失,寿命缩短;糖尿病又是一终生性疾病,一旦患病,难以治愈,常需终身治疗,因此给国家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美国每年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 治的医疗费用高达900亿美元,估计我国有关糖尿病的医疗费也是十分巨大的。 1 有利于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积极开展糖尿病预防,让全民了解糖尿 病的诱发因素,提高群众的自觉防治意识,及时控制发病因素,可大大降低糖尿病特别是 Ⅱ型糖尿病的发病。 2 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致残、致死率: 积极有效地开展糖尿病预防,可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有利于及时有效地治疗,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延长寿命。 3 有利 于减轻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 加强糖尿病预防,进行糖尿病早期防 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有益于国家,也有益于人民。 糖尿病预防分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二、糖尿病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是对糖尿病易感人群和已有糖尿病潜在表现的人群,通过有针对性地 改变和减少不利的环境和行为因素,采用非药物或药物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 病的发生。 (一)Ⅱ型糖尿病一级预防 Ⅱ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病因及发病机制涉及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倾向, 胰岛功能缺陷,胰岛素抵 抗,体力活动少,肥胖,营养过剩(特别吃含饱和脂肪酸,单糖多而纤维素少的食品),长期 精神紧张,外伤,应激及某些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β 受体阻滞剂、苯妥英 钠、某些避孕药)等。 1 预防的主要对象: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2)从我国传统生活方式改变为现代生活方式, 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体力活动为主转变为脑力劳动为主,由主食为主改变为肉副食为主,经济收入迅速增高者。 (3)肥胖者,特别是体重指数(BMI)大于25者,是糖尿病高危险人群。 (4)高血压、高血脂及早发冠心病者,经大量研究证实,三者均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5)以 往有妊娠血糖增高或巨大儿生育史,有多次流产者。 (6)年龄40岁以上者。因为国内外资料都表明40 岁以上中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较年青人显着增高。 (7)饮酒过多者。 2 预防策略: (1)通过公共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糖尿病的易患因素,普及糖尿病防治常 识。 (2)出版发行糖尿病知识手册及其他声像出版物,提高对糖尿病防治的理论认识水平。 (3)举办糖尿病社区知识讲座及糖尿病者联谊活动,建立社区糖尿病防治体系。 (4)成立糖尿病康复协会等糖尿病病人群众团体。 3 预防措施: (1)防止和纠正肥胖。 (2)避免高脂肪饮食。 (3)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 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 ,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 5),蛋白质占食 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 (4)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5)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6)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7)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8) 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9)妊娠 时有糖代谢异常者,应积极采取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等防治措施。因为妊娠时 患糖尿 病或糖耐量异常(IGT)者,分娩的孩子易患肥胖、糖尿病,故应尽可能将血糖控制正常, 但 也要防止严重低血糖。最好对所有妊娠的妇女于妊娠24~32周做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 GTT)。 Ⅱ型糖尿病一级预防非常重要,能有效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应引起社会各界的 重视。 (二)Ⅰ型糖尿病一级预防 Ⅰ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是一种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其一级预防措 施有: 1 避免接触对胰岛β细胞有损害的化学物质: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如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等对胰岛细胞有毒性作用。 2 新生儿及婴儿早期不吃牛奶:新近一些研究发现新生儿 喂食牛奶者Ⅰ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牛奶蛋白刺激儿童产生抗牛血清抗体有关。据推测抗牛血清抗体对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宿主β细胞表面 蛋白起抗原抗体 反应,可诱发Ⅰ型糖尿病。 3 积极预防并治疗病毒感染:有人在新发Ⅰ 型糖尿病患者血中检测出柯萨基B4病毒、腮腺炎 病毒、巨细胞病毒及风疹病毒的抗体,或者从死者胰岛中分离出上述病毒,提示某些病毒感 染可 触发Ⅰ型糖尿病。 4 筛选易感者,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前瞻性研究已证明,胰岛细胞抗体( ICA)、胰岛素抗体(IAA)和64kd蛋白抗体在临床Ⅰ型糖尿病发病前10年就已存在,Ⅰ型糖尿病发病前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早期第一时相 胰岛 素释放减少。这些检查可用来筛选Ⅰ型糖尿病前期病人,筛选应集中在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第 一代亲属如兄弟 、姊妹及子女等,他们较一般人群发生糖尿病危险性高10倍,但95%~97%可不发生糖尿病 。 另一方面,80%~90%Ⅰ型糖尿病患者并无第一代糖尿病亲属,故筛查的价值较低,对ICA、I AA及64 kd蛋白抗体阳性者,可采用自由基清除剂烟酰胺治疗,亦可早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 总之,由于Ⅰ型糖尿病涉及发病过程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一级预防还处于研究、探 索阶段,工作投入要慎重,更不要引起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误解。 三、糖尿病二级预防 (一)Ⅱ型糖尿病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的目的是筛选和发现无症状的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IGT)者,找出早期干预治 疗的 最有效方法,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及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大规模人群筛选Ⅱ型糖尿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不主张广泛开展,但良好设计的流 行病学调 查对了解不同居民糖尿病及IGT患病率、发病率和自然病程,制定公共健康计划,有重要价 值。 糖尿病中心及各省、 市协作区,可先将少数和有条件的地区、大企业、机关单位和县、村医疗单位组成防治网,进行人群筛选、调查,继而有组织地进行防治。
满意请采纳

② 糖尿病知识讲座

糖尿病足的护理。
1、每天睡觉前,糖尿病足患者都要仔细的检查足部,看是否有受伤,最好家人帮忙查找,细小的损伤都不可以放过。同时仔细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检查有没有水肿、皮损、疼痛。
2、检查完之后,要用温水泡脚10到15分钟,水温要与人体体温相差无几,在35到40度之间。泡脚不能因为舒服就泡时间过长,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泡脚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柔和的香皂洗足,保持足的清洁。
3、泡脚后,应先用干毛巾轻轻擦干,包括足趾缝间,切勿用粗布用力摩擦而造成皮肤擦伤,然后在脚背、脚底、脚后跟上均匀的涂抹一些润肤霜,切记,不要抹在趾缝间,要保持趾缝干燥。
4、在睡觉前需要按摩双脚。用右手手心搓左脚脚心,左手手心搓右脚脚心,反复各按100下左右,直至脚心发热即可 。
5、另外,糖尿病足患者的鞋袜要合适、宽松,每天都要更换袜子,最好有两双鞋子可以更换,以便鞋内保持干爽。穿鞋子的时候,要检查鞋子里面时候有石粒、钉子等杂物,避免出现脚底受伤的情况。
6、天气逐渐炎热,糖尿病足患者不宜穿暴露足趾和脚跟的凉鞋,一定不要赤足或者穿拖鞋外出。

③ 如何针对糖尿病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 (1)教育方法:可采用群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办法。 (2)教育手段:用录像、幻灯、图片、食品模具等手段开展糖尿病讲座、糖尿病咨询。 公卫人 (3)教育场所:社区、医院等。 (4)教育内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营养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的保健知识、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

④ 血糖高怎么调理才会降

血糖高和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血糖高患者的饮食除降低总热卡外,还应做到食品多样化。并非像众多糖尿病患者说的,为了避免血糖高而要严重忌口,正确是应该了解你所饮用食物的热量,是否在你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也不会造成你血糖升高。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喝一些具有降糖效果的中药代茶饮,比如迈清之茶,喝茶既能有效降低血脂,还能辅助调控血糖。
血糖高的饮食注意事项
1、多吃菌藻类食物,如紫菜、草菇、金针菇、香菇、海带等;
2、吃水果的时候,要去到相应的主食,计算好热量;
3、血糖不稳定的情况下,不要喝酒水合碳酸饮料。
4、不要吃含糖多的食品,如奶油蛋糕、糖果、巧克力等;
5、多吃粗杂粮、薯类来替代主食,如薏仁、马铃薯、燕迈、荞迈等;
6、少吃稀饭,会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7、每天所用的油不能超过25克;
8、多吃一些降糖的蔬菜,如苦瓜、青菜、番茄、白萝卜、芹菜、黄瓜、绿豆芽等

⑤ 糖尿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有些人确诊为糖尿病后,十分沮丧,对生活失去乐趣,不敢吃、不知道怎样才好。另一部分人恰恰相反,认为“反正没有什么症状,不要紧的,糖尿病也没什么”,所以平日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以前吃的现在照样吃。这样两种极端的对待疾病的方式都不对。

糖尿病患者只有经过科学有效的控制,达到减缓并发症、远离并发症的目的,是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

糖尿病是个“纸老虎”,这是说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并行,即糖尿病教育、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糖尿病运动治疗、糖尿病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检测。

01、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患者经常参加健康讲座,看书、向医生护士交流学习时不解的问题,充分掌握糖尿病发病知识。了解到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然是终生疾病,只能是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急性、慢性并发症发生与发展

熟知个体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饮食计划、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口服胰岛素治疗及胰岛素注射技术,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的防治等。

02、医学营养治疗

医学营养治疗以前叫饮食治疗,要求:

1. 合理控制总热量

热量摄入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首先要计算出理想体重。成人的理想体重可以应用简单的公式: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公斤)计算获得。标准体重的±10%即为理想体重;超过20%视为肥胖;低于20%为消瘦;介于10%~20%为超重。再根据劳动强度来计算出每日总热量。

⑥ 开展糖尿病中医保健讲座的意义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危害有多大?糖尿病如何治疗?…普及糖尿病知识,科学掌握糖尿病防治措施,带您走出糖尿病误区。糖尿病知识】

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症,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眼底病变,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是高残疾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2.哪些人群易患糖尿病?有下列特征的人群易患糖尿病:肥胖超重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缺乏运动者,有巨大胎儿史者,中老年人群,另计划怀孕的育龄妇女怀孕前亦应检查血糖。3.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1)感染: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同时也抑制了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常见的有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2)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3)心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4)神经病变:在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易产生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感、感觉减退。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表现为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等。 5)眼部病变:如果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病人会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常见的病变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 6)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常会引起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4.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1)控制总热量的摄入;2)合理安排各种营养成分比例;3)定时定量,慢吃少食;4)饮食清淡,低脂少油,少糖少盐;5)限制烟酒,保持进食量和体力活动的平衡。

“治愈”糖尿病的唯一方法——血糖达标

目前糖尿病还无法根治,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严格的血糖达标控制,可以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或残疾的可能性,因此血糖是否安全达标是判断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金标准。血糖达标是将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即空腹血糖3.3—5.6mmol/L,餐后血糖3.3—7.8mmol/L。糖尿病治疗主要依靠降糖药物的使用,同时配合科学的饮食运动治疗和血糖监测,从而实验血糖安全达标,象健康人一样享受生活。

⑦ 刚刚检查出来有糖尿病,有什么方法可以治好

对于刚刚得了糖尿病的人来说,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不可接受的。得了糖尿病之前对糖尿病不太了解,听说需要终身治疗和饮食控制就不知所措。刚得了糖尿病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看。

⑧ 糖尿病预防知识讲座,也就是怎么预防糖尿病

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糖尿病虽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关键是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热量过度摄入、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原因。热量摄入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

二级预防定期测量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

三级预防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患者多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而到了晚期,疗效往往不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四级防治措施就是正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