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少数民族口头流传的历法知识有哪些
还有些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天文历法知识只能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
最初就有纪日方法。独龙族曾经以结绳来纪日,在一根绳子上,过一天打一结,数多少结就知道过了多少天。鄂伦春族以30天为1月,他们在一根皮条上穿30个兽骨,过一天拨下一个骨板,以此来计算日子。苗族有些地区以石块记日、月,往一个竹筒里放石子,每天放一枚,每月圆一次放一枚大石子,表示过了1月。开筒数石,便可以知道过了多少天或几个月。佤族的纪日法稍有些进步,它有9或10的名称,9或10日一循环,3个循环为1个月,这种方法同汉族古代的1月分3旬可能有些联系。
四川、云南的彝族人民把一年分为四季:春月、夏月、秋月、冬月,每季又有三个月,世世相传,一直保留到今天。还有一些口头流传的歌谣、谚语、故事传说中也都包含一些天文历法知识。根据民间传说加工整理而成的《西南彝志卜书,共26卷,第1卷和第4卷都有天文历法的内容。
还有许多民族有他们本民族特色的各种历法知识。水族、白族、赫哲族、黎族、拉祜族、哈尼族、瑶族、壮族以及云南的基诺人,他们的历法知识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由于各个民族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文化科学水平不同,历法知识的深浅程度也不同。这些各有特点的历法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天文历法发展史的一幅活的蓝图。
②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有哪些呢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是一年有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有时28天,有时29天。一天有24小时。年月日是一种计时单位,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
历法问题的复杂性
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侧重协调朔望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
③ 农历阴历阳历 历法知识大科普,进来看看你知道多少
公历还叫国历、新历;书写的时候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年、月、日。
农历还叫古历、旧历;书写的时候用汉字数字标明年、月,不标日。
④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来历有哪些
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历书"是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历书在我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发的,所以又称"皇历"。
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历书"是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历书在我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发的,所以又称"皇历"。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侧重协调朔望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
无论哪一种历法,都有一个协调历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关系间题。在原则上,历月应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应力求等于回归年。但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整日数,所以,历月须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须有平年和闰年之别。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
年月日的来历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依照现在惯例,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作为一天。但是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用民间的十二个属相来代替。恰好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每逢单数进位,而每个时辰又分为三个部份,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交替时间是从当日的半夜十一点整开始为第二天的子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0点。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为初子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子时,12:20分到凌晨1:00整为末子时。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为初午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午时,12:20分到下午1:00整为末午时,其它依此类推。
用日来计算短的时间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计算长的时间就很困难,所在在计算时间上还有月、年和世纪等。
阳历、阴历、农历
阳历(即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由"儒略历"修订而成。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采用的历法。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农历",一般人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阴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它的惟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状。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我国历法渊源甚远。《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等记载。虽然《尚书》乃后人所托,井不足以证明当时已认识到每个回归年长度为366天,但是对于农事活动来说,“年”是最重要的周期。这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我国历法采用干支记法。东汉以前只以记日,建武三十年(54)以后,始以记年
⑤ 什么是历法
历法是按一定法制,组合年、月、日等计时单位,构成单位之间换算的方法,以供计量时间之用。
从远古到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历法,种类繁多,诸如:古埃及历、古巴比伦历、古希腊历、犹太历、儒略历、格里历、伊斯兰历、印度历以及中国历朝颁行的多种历法。按其着重点的不同,它们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以太阳回归年为主要依据的历法叫做“阳历”,以月亮朔望月为主更迭的历法叫做“阴历”,同时兼顾回归年和朔望月的历法叫“阴阳历”。
回归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从春分点再回到春分点的时间,即四季更迭的周期。一回归年长365天5时48分46秒。阳历就把它作为“历年”
的标准。朔望月是月亮和太阳会合的周期,也是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一朔望月长29天12时44分03秒。阴历把朔望月作为“历月”的标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
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太阳历;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便是俗称的农历。
历法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年轻人叫万年。有一次,他上山打柴,因为天气炎热,便坐在树荫下休息。忽然,地上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回家之后,他用几天时间研制出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当天阴、有雨或有雾时,由于没有太阳,而影响了测量准确性。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发了他的兴趣,于是他又动手制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日久天长,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便要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风云的不测,也使他很苦闷。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祖乙,对祖乙讲解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龙颜大悦,认为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同时在天坛前修筑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研制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测,精心推算,终于制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现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大为感动,为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阳历和闰年
阳历是依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而定的历法,也称公历。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因为这个数不是日的整数,为了便于使用,就将365天作为一年,这就是阳历的一年。因此,每年就多出5小时48分46秒,每4年就多出一天。于是,每4年加1天,为366天,就是闰年。这一天加在2月份的末尾。
那么,为什么公历里独独2月在平年是28天呢?传说在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恺撒着手制定阳历时,本来规定每年12个月,逢奇是大月,31天;逢偶是小月,30天。2月份逢偶,也应该是30天。但这样算下来,一年就不是365天,而是366天。所以必须想法在一年中除去1天。从哪一个月里扣去一天呢?因为在古罗马,执行死刑都在2月,因此人们认为2月是不祥的月份。
所以就在2月份里扣去了一天,2月份就成了29天。后来,屋大维继恺撒之后做了罗马皇帝。屋大维发觉恺撒是7月生的,7月是大月,有3l天,而自己是8月生的,8月份是小月,只有30天。为了和恺撒表示同样的尊严,屋大维决定把8月也改为31天。还将下半年的10月和12月都改为大月,9月、11月两个月改为小月。这样就多出来一天,只好又从不吉利的2月内扣掉。于是,2月就变成28天了。2000多年来,人们一直沿用着,逐渐地形成了一种习惯。
所以现行的公历: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l天,4月、6月、9月、1 1月30天,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
农历和闰月
农历是我国使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问也有叫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方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似,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所以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日期当作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日12小时46分3秒,因此农历大月是30天,小月29天。
农历基本上以12个月为一年。但12个朔望月为354.3667天,和回归年相差l 1天左右。因此每3年就多出33天。为把多余的日数消掉,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叫闰年,为13个月。至于闰哪一年,由节气决定。农历平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383天或384天。
四季划分
我国古代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
民间一般用农历的月份来划分四季:春季为农历一月到三月,夏季为四月到六月,秋季为七月至九月,冬季为十月到十二月。
在天文上,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
气象上一般以阳历的3月到5月为春季,6月到8月为夏季,9月到11月为秋季,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为冬季。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季节变化的物候情况,气象部门是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平均气温稳定在100C以下,为冬季;平均气温稳定在220C以上,为夏季;平均气温在lO。C~220C之间是春季和秋季。
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农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包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天干和地支排列起来,共有60个组合,叫做“六十甲子"。我国人民旧时便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60轮甲子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干支纪年法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成对,组成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对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对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开始,然后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戊辰"……“癸亥”。从“甲子”到“癸亥”,共60对,称60轮甲子。这60对于支,每一对代表一年。假如某一年是甲子年,则以后依次是乙丑年、丙寅年……癸亥年(见上表)。然后又从甲子年开始向后推,60年一个轮回,如此循环往复不断。
“干支纪年”在到东汉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以政府命名的形式颁行全国,一直延续到现在。
干支纪月法
如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顺序推算。
干支纪日法
甲子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千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立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每一地支表示两个小时。
干支计时与现在时刻列表对照:
时辰用地支作名称,从夜间11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11点到凌晨1点。
【子时】夜半(23t,3j至Ol时),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据说老鼠是深夜里最活跃的动物,所以子时属鼠。
【丑时】鸡鸣(01时至03时),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据说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属牛。
【寅时】平旦(03时至05时),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寅字解析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动物是老虎,所以寅时属虎。
【卯时】日出(05时至07时),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据说此时为“大阴”(即月亮)的时间。
传说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就属兔。
【辰时】食时(07时至09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传说此时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属龙。
【巳时】隅中(09时至11时),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据说蛇最爱在此时利用青草作掩护,所以巳时属蛇。
【午时】日中(11时至13时),又名日正、中午等。午时阳气到顶,阴气始生,正是骏马驰骋的时候,所以午时属马。
【未时】日昳(13时至15时),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传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强,所以未时属羊。
【申时】哺时(15时至17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天快晚了,猴要呻叫,所以申时属猴。
【酉时】日入(17时至19时),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此时正当日没月出之际,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
【戌时】黄昏(19时至21时),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夜的开始,犬守夜,所以戌时属犬。
【亥时】人定(21时至23时),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据说晚上9点、10点时天地最混沌,而猪爱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就属猪。
⑥ 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主要介绍中国的古代天文历法,在早期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利用星体的位置辨别方向,判断时间,识别季节,因而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古代天文历法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可谓源远流长,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法和天文紧密联系,有的甚至只用天文记事作为记时的标志。《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介绍了:二十四节气、天干与地支、浑天仪与地动仪、古代天文历法等内容。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⑦ 2021小学综合素质考点:古代天文历法常识
考点: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
1.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2.参商: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3.流火: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4.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5.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6.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俗称阴历。
7.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8.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依此类推。
9.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0.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3)于支纪年法。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以上就是202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为大家持续更新,记得查看哦!
⑧ 干支历的知识有哪些
干支历,又称节气历或中国阳历。它是一种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个月。由于60干支以甲子为首,所以干支历又称为甲子历中国出现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年代各不相同。在古代,人们采用干支纪日或纪月时,开头大概只是单一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干支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干支表地使用干或支。以后就将干支配搭起来使用。干支纪日是现今历史上最长的纪日法,据考从伏羲氏就开始有创建,从中国古代的夏朝就已经开始使用。殷墟甲骨卜辞中,就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但因材料的缺失,我们并不能完整串联到商代的干支纪日。后来延续的纪日干支是根据古代历史典籍《春秋》中所记载的日食时间,即从春秋时候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开始起算至今的。接着,春秋战国时期已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在后来的《礼记》、《史记》、《淮南子·时则训》等古籍中都有这样的记载:“春建寅卯辰,夏建巳午未,秋建申酉戌,冬建亥子丑之月也。“而十二辰加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至今,一直用干支来纪年。唐代以后,五代历书(即黄历)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干支历日趋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