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学习茶道基本知识有哪些
学习茶道基本知识有:
1、识茶
关于茶艺的学习,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
2、鉴水。
学习茶艺,必须懂得水,茶性必发于水,现代唯一的为高端茶艺提供运水的组织”茗泉邮驿“正在将忽略了近3个世纪的”运泉“将中国茶艺推向世界的最高度。
3、茶技。
茶技包括茶艺术表演的过程、动作要领、讲解内容,茶叶的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
4、茶礼。
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5、悟道。
道指的是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1)中国茶道知识大全扩展阅读:
品茶礼仪:
1、客来敬茶,这是汉族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此刻,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勾当,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持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2、我国汉族还有各种以茶代礼的风尚。南宋国都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作七家茶。这种风尚,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暗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3、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成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茶道
② 茶道入门茶道基本步骤
一、3分钟教你读懂泡茶的正确步骤
1、温具
确的泡茶步骤图解
用沸水冲淋所有茶具,随后即将茶壶、茶杯沥干,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同时还起到清洁的作用。
2、置茶
茶就是放茶叶,往泡茶的壶(杯)里置入一定数量的茶叶,茶叶的数量随不同茶叶而不同的,还有随个人喜好而放。
3、冲泡
茶后,将开水冲入壶中,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冲泡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冲泡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
4、倒茶
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茶时,需要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请客人品茶。
6、品茶
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饮用,而是应该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啜汤赏味。
二、关于茶道入门的基础知识
1.认识中国茶
茶道指的是泡茶规范,为发挥各类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中应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中国六大类茶叶的品种数以百计、千计,都能以相应的茶道礼序来表现。
2.认识和应用茶具
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
.基本手势
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
4.备器
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
5.洁具
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烫洗,这一步骤称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温润器皿的意思。
三、新手必须注意的几个泡茶事项
(1)用保温杯泡茶: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因用保温杯泡茶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2)用沸水泡茶: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P等,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还易溶出过多的鞣酸等物质,使茶带有苦涩味。因此,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70℃-80℃。尤其是绿茶,如温度太高,茶叶泡熟,变成了红茶,便失去了绿茶原有的清香、爽凉味。
3)泡茶时间过长: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因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哧。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易发生化学变化,不宜再饮用。
(4)扔掉泡过的茶叶:大多数人泡过茶后,把用过的茶叶扔掉。实际上这样是不经济的,应当把茶叶咀嚼后咽下去,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和其它营养物质。
(5)习惯于泡浓茶: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叶。有的人喜欢泡浓茶。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后可续水再泡3-4杯。
③ 中国茶文化知识有哪些
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是一种半发酵的茶,透明的琥珀色茶汤是其特色。
最能体现中国茶文化特色的当数乌龙茶,因为乌龙茶的品尝比较讲究,冲泡也颇费工夫,因而人们称它为"功夫茶"。
茶文化知识
茶叶的品质好坏,在没有科学仪器和方法鉴定的时候,可以通过色、香、形四个方面的来评价。而用这四个方面来评定茶叶质量的优劣,通常采用看、闻、摸、品进行鉴别。即看外形、色泽,闻香气,摸身骨,开汤品评。
①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中略带米黄色;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绿茶的汽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红茶,其茶汤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黄色的油环,俗称"金圈";若汤色时间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
②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
③口味----或者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
④外形----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因为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好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如果条索松散,颗粒松泡,叶表粗糙,身骨轻飘,就算不上是好茶了。
茶叶喝法与使用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
医学科学家曾在盛夏酷暑天进行过饮茶实验:用红外线温度记录仪测定皮肤温度,结果发现吃冷饮只能使人的嘴唇周围变冷,不能把局部的温差传遍全身,且会很快被体温所平衡;饮热茶,9分钟后,整个身体皮肤的温度可逐渐下降1--2℃,并能持续20分钟之久,以后虽然逐渐恢复到原来温度,但人的感觉依然是凉爽轻快,舒适异常。
正确方法是放置半个月以后才可能使用。
茶叶冲泡程序
1、百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2、观音入宫(落 茶):把铁观音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3、悬壶高冲(冲 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
4、春风拂面(刮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
5、关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6、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
7、鉴赏汤色(看茶):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
8、吕啜甘霖(喝茶):乘热细啜,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唯底回甘,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中医说茶
中医认为,茶叶上可清头目,中可消食滞,下可利小便,是天然的保健饮品。然而,茶叶的产地和品种不同,其药理作用也不一样。产于安徽者曰松萝,主要作用"化食";产于浙江绍兴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于福建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于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于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可见茶叶入药有很大的学问。
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茶叶也有寒热温凉性味的差别,因此,四季饮茶也要有所区别。
春天,属温,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复苏。人们经过漫长的冬季,"内热积贮",因此应注意驱寒御邪,扶阳固气。此时宜饮花茶。因为花茶香气浓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浊,具有理气、开郁、祛秽、和中的作用,促进机体阳气的生发,并能振奋精神,消除春困。
夏天,属热,赤日炎炎,气候闷热,出汗甚多,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因此必须补充大量水分。此时宜喝绿茶。因为绿茶性味苦寒,清鲜爽口,具有清暑解热、生津止渴和消食利导等作用。
秋天,属凉,有萧杀之象,空气渐渐干燥,人们感觉皮肤、鼻腔、咽喉干燥不适,这叫"秋燥"。此时宜喝清茶,色泽绿润,内质馥郁,不寒不热。秋凉饮之,可以润肤、除燥、生津、润肺、清热、凉血。
冬天,属寒,天寒地冻,寒气袭人,人的机体处于收引状态,新陈代谢迟缓,容易罹患"寒病"。此时宜饮红茶。这种茶,叶红、汤红,醇厚干温,滋养阳气,增热添暖,可以加奶、加糖,芳香不收,还可以去油腻、舒肠胃。
误区:"茶医百病"。有人认为,茶不仅是一种安全的饮料,也是治疗疾病的良药。殊不知,对有些病人来说,是不宜喝茶的,特别是浓茶。浓茶中的咖啡碱能使人兴奋、失眠、代谢率增高,不利于休息;还可使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等患者心跳加快,甚至心律失常、尿频,加重心肾负担。此外,咖啡碱还能刺激胃肠分泌,不利于溃疡病的愈合;而茶中鞣质有收敛作用,使肠蠕动变慢,加重便秘。
食疗价值
山茶科木本植物茶的芽叶。又称苦荼、茗、荼、腊茶、茶芽、芽茶、细茶。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均有栽培。春、夏和秋季采收初发的嫩叶,以清明前后采收者为好。茶叶除可鲜用外,一般是经过加工精制备用。制过的茶有许多品种,通常有绿茶、红茶、青茶等类。结合产地而论,又有龙井、铁观音、祁红、普洱茶、碧螺春、信阳毛尖、湘皮绿、旗枪、云雾茶、乌龙茶等名茶,风味、特色各异。
[性能] 味微苦、甘,性凉。能清头目,醒精神,解烦渴,利小便,消食积,解毒。
[参考] 含啡咖因、茶碱、可可豆碱、黄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2、C,氨基酸、鞣质、挥发油、三萜皂甙、黄酮类、多糖类等。咖啡碱在茶叶中大部分与鞣质结合存在,以春季的嫩叶中含咖啡碱量较高。茶叶经发酵,可使游离咖啡碱的含量比例增加。
[用途] 用于风热上犯,头晕目昏;暑热烦渴,或饮酒过度;多睡好眠,神疲体倦;小便短赤不利,或水肿尿少;油腻食积,消化不良;湿热腹泻、痢疾。此外,可用于误服金属盐类或生物碱类毒物且尚未吸收者。
[用法] 泡茶,煎汤,研末等。
[注意] 失眼者忌服。
饮茶礼仪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我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礼有缘,古已有之。
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定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仪式。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张源《茶录》"汤辨"条载:"汤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日形辨,二日声辨,三日气辨。
在泡行茶过程中,身体保持良好的姿态,头要正、肩要平,动作过程中眼神与动作要和谐自然,在泡茶过程中要沉肩、垂肘、提腕,要用手腕的起伏带动手的动作,切忌肘部高高抬起
④ 中国茶道的基本知识
四规:和、敬、清、寂
七则: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备好雨具,遵守时间,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
⑤ 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文化基本知识都包括:茶叶的品种、等级、产地等的判断、茶叶的制作、茶叶的泡制等知识。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⑥ 关于茶文化的知识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
功夫茶文化则起源于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中国各地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潮州凤凰单丛茶、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
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6)中国茶道知识大全扩展阅读:
功能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茶德、传播茶道、文化艺术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等。茶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茶内在具备的美好品性。
茶文化具有的传统主要有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为茶叶事业鞠躬尽瘁,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当代茶人杰出代表。
⑦ 关于茶艺的知识
茶艺知识
茶分六种:绿茶、绿茶叶、黑荼、白茶、绿茶(乌龙)和白牡丹茶。 茶艺根据饮茶活动来主要表现一定的礼数、为人、诗意、艺术美学见解和精神观念的一种观念艺术。它是茶道与精神的融合,并根据茶道主要表现精神。盛于我国唐朝,盛于宋、明朝,衰于清朝。中国茶道的具体内容注重五境之美,即荼叶、茶叶茶、熟度、茶器、自然环境,另外配上心态等标准,而求“味”和“心”的最大享有。
茶艺要遵照一定的规律。唐朝为摆脱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朝为三点与三不点饮茶,“三点”为新式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晴朗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相反,是为“三不点”。明朝为十三宜与七忌讳。“十三宜”为一没事、二佳客、三独座、四咏诗、五挥翰、六沉醉于、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命中、十二赏析、十三文僮;“七忌讳”为一比不上法、二恶具、三主位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异味、六忙冗、七壁间书案多恶趣。
饮茶就是一种诗意,并且对人体也很有益处的。饮茶能够清热解毒解暑,还可以止渴生津止渴,长期性喝茶的人员人体还较为健康,茶叶茶能够美容养颜,对身体有非常好的功效的,建议每日都适当的食用。
⑧ 有关茶道的资料 (一百字左右)
我国说茶之功用,不外乎是清神、除烦、去腻,而日人却给茶加了+德:诸神加护、五脏调和、睡眼消除、烦恼自灭、孝善父母、息欢、安稳寿命(长寿)、诸人爱敬、天魔远离、临终不乱(武野绍鸥语) 。
茶艺六要素,包括人、茶、水、器、艺、境六大要素。六要素的完美组合才可使杀艺达到尽善尽美的超凡境界。人之美:人是茶艺最根本的要素,包括形体美、服饰美、仪态美等。
茶之美:在茶艺过程中,不仅是赏析茶的色、香、味、形之美,还可感悟到茶名之美。
水之美:评水是茶艺的一项基本功。精茶配美水,才能给人至高的享受。陆羽在《茶经》中有提到泡茶所用水: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器之美:茶具的审美包括器形和组合两方面艺之美:包括茶艺程序编排的内涵美和茶艺表演的动作美、神韵美、服装道具美等。 境之美:中国茶艺要求品茶时做到环境、艺境、人境、心境俱美。
茶道一般人也没那个闲情雅致,这些年来我也看茶、找茶、喝茶、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找了不少茶道方面的书看,
以下这些茶道方面的资料算是我多年收集于 古籍阁 的全部茶道、茶艺资料约一百多册,我不信还有比这最全面的茶道资料
茶道资料目录:
《(宋)蔡襄小楷茶录》
《(宋)蔡襄《茶录》》
《遵生八笺·茶经·饮膳正要·食物本草.精译》
《茶鉴赏手册》
《[中国茶具网络·彩图版]》
《[中国茶典]》
《[中国茶疗]》
《[中国茶韵]》
《[品茶录:中华茶文化].阮浩耕.扫描版》
《[唐]陆羽撰、沉冬梅校注:茶经校注》
《[图解茶经.经典图解畅销版].陆羽.扫描版》
《[图解茶经:认识中国茶道].紫图.扫描版》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滕军.扫描版》
《[礼仪与中国文化].顾希佳.扫描版》
《[舌尖上的香港.香港美食地图].刘彬.彩图版》
《[茶与中国文化].王国安.文字版》
《[茶与茶艺鉴赏].唐存才.扫描版》
《[茶当酒集].马未都着.扫描版》
《[茶文化与茶具].查俊峰.扫描版》
《[茶文化博览·中国茶典]》
《[茶文化概论]扫描版》
《[茶道]》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彩图版].扫描版》
《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
《中华茶文化寻踪》
《中国十大名茶及相关知识略》
《弘扬茶文化 从零开始学泡茶》》
《茶疗百疾》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10茶趣异彩》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3茶具清雅》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4茶道玄幽—中国茶的品饮艺术》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5茶饮康乐》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6茶馆闲情—中国茶馆的演变与情趣》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8茶典逸况—中国茶文化的典籍与文献》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9茶哲睿智》
《中国茶系列.茶具清雅+中国茶具艺术与鉴赏》
《茶具清雅.中华茶文化丛书03》
《茶典.茶集2(茶艺、茶俗、茶诗文)中》
《茶典逸况.中华茶文化丛书08》
《茶品悠韵.中华茶文化丛书02》
《茶艺风情.中华茶文化丛书07》
《茶路历程.中华茶文化丛书01》
《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陈文华》
《中华茶文化寻踪》
《中国十大名茶及相关知识略》
《中国文化新论丛书-茶与中国文化》
《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及其社会价值》
《中国茶叶大辞典》
《中国茶文化丛书:《习茶》》
《中国茶文化丛书:《数典》》
《中国茶文化丛书:《纪茗》》
《中国茶文化丛书:《说泉》》
《中国茶文化丛书:《谈艺》》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
《中国茶文化图典》
《中国茶经》
《中国茶经[全彩典藏版](张勃等)》
《中国茶经·完整版版》
《中国茶经(上)》
《中国茶经(下)》
《中国茶经(中)》
《中国茶艺全程学习指南》
《中国茶谱 宛晓春 中国林业出版社》
《中日茶文化交流史》
《乌龙茶与健康》
《云南不同地区普洱晒青毛茶品质差异性研究》
《十大名茶的传说》
《吃茶养生记-一个宗教医学典型案例解析》
《品享茶文化 香飘海内外》
《图解茶经》
《图解茶经:认识中国茶道》
《宋诗与茶文化》
《日本茶道逸事》
《普洱茶冲泡技巧》
《普洱茶冲泡方法》
《普洱茶浅探》
《普洱茶道》
《民间保健药酒妙方》
《洋酒知识大全》
《煎茶水经》
《玉泉清茗——中国茶文化》
《红茶,绿茶,普洱茶,花茶等常识》
《茶 录》
《茶 疏》
《茶史初探》
《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
《茶圣陆羽: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
《茶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书系图文版》
《茶文化与科学饮茶》
《茶文化丛书-茶文化与品茶艺术》
《茶文化丛书-茶文化与茶具》
《茶文化博览1中国茶韵》
《茶文化博览·中国茶典》
《茶文化博览·中国茶饮》
《茶文化博览·中国茶馆》
《茶文化博览:中国茶疗+余悦.扫描版》
《茶文化散文丛书_一壶天地小如瓜》
《茶疏》
《茶禅一味-日本的茶道文化》
《茶经》
《茶艺》
《茶艺基本知识》
《茶艺师 中级》
《茶艺师基础知识》
《茶道入门三篇_制茶、识茶、泡茶(蔡荣章)》
《茶道教学上》
《茶道教学下》
《茶道玄幽 中国茶的品饮艺术》
《茶集(茶艺、茶俗、茶诗文)上》
《茶集(茶艺、茶俗、茶诗文)下》
《茶集(茶艺、茶俗、茶诗文)中》
《解读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认识中国茶道》
《论中国的茶艺及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
《铁观音茶叶知识手册第一版》 》
《饮茶的宜与忌》
《(明)张源 茶录》
《08年白茶铁饼》
《中国普洱茶网:普洱茶从零开始学习教程》
《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比较》
《乌牛早》
《云南有哪些普洱茶山?》
《冰川水》
《南崎铁观音》
《大明水记-宋-欧阳修》
《大红袍》
《大观茶论》
《天字砖》
《如何识别全手工壶》
《安宫牛黄丸》
《小青柑》
《少儿茶艺》
《岩茶》
《怎样区分茶叶的优劣》
《易武茶山——普洱茶的转折》
《普洱茶》
《普洱茶茶艺流程_6718》
《水仙》
《江山绿牡丹》
《煎茶水记》
《白茶》
《紫砂壶》
《紫砂壶与功夫茶》
《紫砂壶制作工艺》
《紫砂壶如何养壶》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
《老树龙井》
《老白茶》
《茶六大类》
《茶具的保养》
《茶叶培训资料》
《茶叶小常识》
《茶叶的产地分布》
《茶叶知识全集》
《茶器》
《茶经》
《茶艺》
《茶马世家论普洱茶七子饼的鉴别》
《西湖龙井》
《野生芽苞》
《铁观音_40781》
《银杏茶1》
《陈年普洱砖》
《马头岩肉桂》
《马头岩肉桂17.5.5》
《马年糯山生饼》
《黄芪的主要药理》
《黄金茶》
⑨ 茶道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
茶道入门基础知识有:
一、煎茶道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最早记述于唐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宋代。法门寺出土的金质茶具,展现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
茶叶经烘干后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时有时会加入盐等调料,喝茶时与茶叶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二、工夫茶道
清代 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
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9)中国茶道知识大全扩展阅读:
中国茶道特点:
廉、美、和、敬和韩国的茶礼一样,中国的茶道精神也有不同的提法。中国虽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浓,而是将儒、道的思想溶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面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不断加以发挥创造,因而也就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清规戒律。
只是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茶文化热潮的兴起,许多人觉得应该对中国的茶道精神加以总结,归纳出几条便于茶人们记忆、操作的“茶德”。
茶道起源: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⑩ 茶道入门茶道基本知识
在小陈茶事看来,茶道是一个相当广的内容,就先说说其中的凤凰三点头吧!
“凤凰三点头”是茶艺道中的一种传统礼仪,是对客人表示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
凤凰三点头寓意三鞠躬,表达主人对客人有敬意善心,因此手法宜柔和,不宜刚烈。然而,水注三次冲击茶汤,更多激发茶性,也是为了泡好茶。不能以表演或做作心态去对待,才会心神合一,做到更佳。
凤凰三点头的冲泡要诀
一、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
二、凤凰三点头最重要在于轻提手腕,手肘与手腕平,便能使手腕柔软有余地。所谓水声三响三轻、水线三粗三细、水流三高三低、壶流三起三落都是靠柔软手腕来完成。
至于手腕柔软之中还需有控制力,才能达到同响同轻、同粗同细、同高同低、同起同落而显示手法精到。最终结果才会看到每碗茶汤完全一致。
凤凰三点头水注如一道白练,飞流直下,又好似瀑布落潭,叠成三叠,使茶叶上下翻动,杯内出现清汤绿叶,一旗一枪亭亭玉立,如游鱼上下浮动,栩栩如生;杯口水汽如白鹤升起,冉冉而上。
凤凰三点头是一种极高的茶道技巧,适用于每种茶,像黑茶、西湖龙井、白茶等等茶,都适用于凤凰三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