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几个有趣的历史小知识,你都知道吗
几个有趣的历史小知识,你都知道吗?
1、吃醋
当男女相恋有第三者介入的时候,常发生争风吃醋的情况。
那吃醋这个词语是怎么和男女之间的嫉妒之情联系起来的呢?这明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
实际上,这个词语来自于一个典故。
传闻,有“房谋杜断”之称的房玄龄、杜如晦中的房玄龄的夫人是一位悍妇。唐初,唐太宗为了笼络功臣,就给房玄龄赐了几个小妾,怕老婆的房宰相不敢接受,于是推辞了。唐太宗也知道是房玄龄夫人的原因,所以他派人把房夫人请进了宫,给了她一壶“毒酒”,说不让房玄龄娶妾的话,就饮用毒酒。
没想到房夫人非常刚烈,宁愿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头。于是端起那杯"毒酒"一饮而尽。当房夫人喝完后,才发现杯中不是毒酒,而是带有甜酸香味的浓醋。这原来是皇帝开的一个玩笑,考验夫妇二人的感情。
后人逐渐把“吃醋”和嫉妒两个词语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语义。
实际上这也就是个传说,历史上,《朝野佥载》记载类似的事,但主角是兵部尚书任瓌,而且虽然唐太宗赐了假毒酒,但那酒却不是醋,就是真没毒的酒;《新唐书·列女传》倒是记载了房玄龄夫妻之间的恩爱之情,但是也没唐太宗的戏份。
换个角度想想,唐代的酒和现代的酒差别很大,或许唐代的酒就带点酸味,喝起来和现在的醋有那么点相似呢?
2、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在所有的工具书中,几乎都被解释为贬义,比喻那些虽然拥有人的外表,但是行为却像禽兽的人。
实际上,在明初的时候,这个词却着实是一个褒义词。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
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 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
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词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但是到了明朝中晚期,吏治败坏,文官贪污腐败、压榨百姓,武官喝兵血、吃空饷,纵兵抢掠地方。在百姓的语境中,衣冠禽兽逐步转变为贬义词,表达百姓对官员的不满。
衣冠禽兽的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着《金莲记》一书。到了清代的时候,衣冠禽兽就完全转变为贬义词了。
3、革命
革命这个词语大家都听过,泛指重大的革新。
但是在古代封建王朝时代,指的是朝代的变更。
例如着名的汤武革命、神龙革命。
汤武革命指的是,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以及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王朝。
神龙革命也就是神龙政变,指的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阳紫微城 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
Ⅱ 20道中国历史知识小问答,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得满分的
1、古代的沙丘这个地方,发生了“沙丘政变”和“沙丘之谋”两件大事,有两个历史名人都在这里过世,他们分别是谁?
2、它是早在唐朝时期就开始在中国传播的一个教派,当时叫景教,也曾经盛极一时,后来受会昌灭佛影响才开始走向衰弱,这是什么宗教?
3、秦始皇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统一中国,他还留下一个诸侯国,它叫什么?
4、中国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和”三武兴佛“,都分别指谁?前四个人很多人都知道,后三个人即使是历史谜也知道不全吧!
5、“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是谁说的?
6、他被称为"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也是他开创了官方娼妓制度,被戏称为“青楼之父”,他是谁?
7、他长相奇特,天生六个手指头,然而他却很有才,位列" 吴中四才子 ",也是着名的书法家,他是谁?
8、她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太后,她是谁?
9、中国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其实并不是十全老人干隆,那么他是谁?
10、大家都知道古埃及的法老死后会被制成木乃伊,那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木乃伊皇帝是谁?
11、中国人开始一日吃三餐,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12、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掉进茅坑被淹死的君王,他是谁?
13、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原型不是诸葛亮而是?
14、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和最长的皇帝分别是谁?
15、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养老制度起源于什么朝代?
16、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他自己是皇帝,他的父、母亲都是皇帝,同时他的弟弟、儿子、侄子也都是皇帝。他是谁?
17、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向全世界宣战的人是谁?
18、着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谁说的?
19、小鸟依人说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20、他是造纸术的发明者,也是宦官中的一位宫斗小能手,他是谁?
答案:1、赵武灵王、秦始皇。 2、基督教。 3、卫国。
4、“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
三武兴佛“:梁武帝萧衍、武则天、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 5、慈禧。 6、管仲。 7、祝枝山。8、吕雉。 9、南越武王赵佗。 10、辽太宗耶律德光。 11、宋朝。 12、晋景公。 13、孙权。 魏略记载:“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14、金末帝完颜承麟和康熙。 15、唐朝。 16、唐中宗李显。 17、慈禧。 18、宋真宗赵恒。 19、唐太宗和褚遂良。 20、蔡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