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语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具体如下:
1、语音知识:包括元音、辅音、重音、意群、语调与节奏等。
2、词汇知识:涉及所有单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包括构词法和词语的音、形、义。
3、语法知识:关注词的形态变化和句子结构,如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体)等。
4、语篇知识:关于如何构成语篇、表达意义,以及如何使用语篇达到交际目的的知识。
5、语用知识:指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和得体表达自己的知识。
‘贰’ 基础心理学知识:语言
基础心理学知识:语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语言的知识点,欢迎阅读。
1.语言特点:
语言的特性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2.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
语言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语言的表征具有层次性。
语言加工就是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语言的加工可分为自动加工和受控制加工、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模块化加工和交互作用式加工。
3.语言的生理机制:
1、语言的发音机制: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
2、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
(1)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2)威尔尼克区病变会引起接受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切断或损伤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弓形束,也将产生同样的效果。
(3)角回实现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转换。角回损伤将会引起语义性失语症。
3、语言在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割裂脑的研究),研究证实语言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但大脑右半球在语言理解中也有重要作用。
4.语音知觉
1、语音的物理性质:音调、音强、音长与音色。
2、音位是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分元音和辅音。研究音位的区别特征有助于解释人对语音的感知。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有:语音类似性,语音强度,噪音掩蔽,语境,句法、语义的作用。
3、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单词的部位信息、正字法规则、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字形结构、字词的.使用频率、语音的作用、语境的作用、语义的作用。
4、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句子的类型、词序、语境、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5、影响话语理解的因素:推理、语境、图示作用。
5.语言的产生
1、语言的产生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他包括说话和书写两种形式。语言产生的单位主要有:音素、音节、语素、词、短语、句子。
2、语言产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如: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
;‘叁’ 语言机制是什么
1.语言 :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2.言语 :说的话或说话.
3.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组合关系也称句段关系,可比作横向水平关系,指一个语言元素与另一语言元素同时排列在言语链条上,构成语言要素在现场的组合,如在“快来”这个句子中,“来”和“快”的关系.
4.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5.语言机制 :语法是人大脑中的语言知识,是人脑认知体系的一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的一种模式.人脑的进化使其认知体系中形成专门掌管语言的机制.该机制的特征:⑴人类进化的产物,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先天机制,受UG原则的支配和调节;⑵以模块(molar)形式运作,每个模块掌管一定的语法功能,模块间既独立又相互作用.如句法和音系属不同模块,它们各自的表达式由各自模块的原则支配,模块之间又有接口;⑶语言机制具有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此状态须在语言环境中激活,所以儿童必须经历语言获得(language acquisition)过程(最终达到“完备状态”ready state).激活受时间限制,过了临界点(critical period 10-12岁)就失效.⑷支配语言机制的普遍语法原则简单明了,它们不会因为说话者之间的差别而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