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四年级上册数学书第二单元知识
扩展阅读
舞曲怎么改编歌词 2025-02-16 06:40:53
郑州学动漫8个月多少钱 2025-02-16 06:40:13
零基础古筝如何快速弹曲 2025-02-16 06:38:50

四年级上册数学书第二单元知识

发布时间: 2025-02-15 20:39:53

1.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如下:
一、第一单元:认识升和毫升
- 单位:升、毫升
- 计量液体:使用升或毫升
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 除数两位数:试商法、从高位除起
- 商不变规律:被除数、除数同乘除数不变
三、第三单元: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 观察限制:最多同时看到三个面
- 常规观察:前面、右面、上面
四、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 统计表:用表格展示数据
-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展示数据
- 分段整理数据:连续性、顺序性、完整性
五、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 列表、画图:分析问题步骤
- 解决问题:理解、分析、计算、检验
六、第六单元:可能性
- 可能性大小:列举结果判断
七、第七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 运算顺序:
- 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从左到右
- 加减乘除混合:先乘除后加减
- 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
八、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 线段、射线、直线:比较相同与不同
- 两点距离:线段最短
归纳知识点的好处:
- 整合信息:建立知识框架,深入理解
- 节省时间:锻炼逻辑思维,增强创造力
- 知识转移:发现共性,灵活解决问题
- 强化记忆:归纳总结,加强记忆

2. 21新!四年级上数学思维导图,同步1-8单元,附空白卷可答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共8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的考点都十分繁多。 以下是一份有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思维导图一览表, 与教材1-8单元内容同步。此份思维导图章节归纳是以图表答题卡的形式出现,也有无答案版的空白答题卡 ,可以提供给孩子们自行作答,方便更加巩固考点知识。

四年级上数学1-8单元思维导图章节内容大致是: 第一单元思维导图知识——大数的认识(亿以内的认识、读法、写法以及大小比较等;);第二单元思维导图知识——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三单元思维导图知识——角的度量(关于线段、直线、射线的认识 ,角的认识、度量和分类和画角);第四单元思维导图知识——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思维导图知识(另包括画垂线、长方形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 第六单元思维导图知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考点内容最多,重点掌握) ;第七单元思维导图知识——条形统计图;第八单元思维导图知识——数学广角问题——优化(主要弄明白沏茶问题、烙饼问题和田忌赛马这三个实际应用问题)。

以上 这些单元考点将以各章节内容绘制成一系列的数学思维导图一览表,知识点不多的内容会附些单元易错分析题, 让同学们真正去理解透彻四年级上册各个单元考点间的联系,从而扎实数学理论知识

特别申明一下:倒数第一张图片有注明完整的资料来源!

3.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单位》思维导图复盘

主题: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单位》思维导图复盘

目的:主要是学生经常会混淆单位换算,个别对单位没什么概念,结合这思维导图能很好的应用。

解说:

1、中心图:用一个小朋友挑担,筐里都单位,因为挑担必须要保持平衡,所以单位换算也是这概念,换算也是相等平衡,这是这中心图的寓意,一看到挑担马上想到单位。

2、第一分支:以长度单位展开,这是最基础的单位,同时也标出他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3、第二分支:以单位面积展开,也列出了他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4、第三分支:以测量范围展开,主要讲测量长度与面积的情况下如何运用。

5、第四分支:以计算展开,主要讲解了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公司

4.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单元知识点
1.所学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平方分米(DM)、平方米(m)、公顷和平方公里(km)。
2.(1)边长1cm见方,面积1cm见方。
(2)边长1分米,面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3)边长1m见方,面积1m2。
(4)边长100米,面积1公顷的正方形。1公顷=10,000平方米
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来衡量。
例如,鸟巢占地约1公顷。跑道400的封闭部分的面积约为1公顷。
(5)边长1000米,面积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
1平方公里=100公顷=100000平方米。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3.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1)首先记住它们之间的进步率:
1平方公里=100公顷=1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转换方法:
1将高等级单位转换为低等级单位,需要乘法运算,只要用高等级单位前面的数字乘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度即可。(也就是更高更低,倍增率,小数点右移,移几个位,看倍增率。)
2把低级单位聚集成高级单位,需要用除法计算,只要把低级单位前面的数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度就可以了。(即由低到高,除以进度率,小数点向左移动,移动几个位置,看到进度率。)
A.要把公顷换算成平方米,直接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写4个零就行了。
B.要将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只需将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直接去掉4个零即可。
C.要把平方公里换算成公顷,直接在平方公里前面的数据后面写2个零就行了。
d、要把平方公里换算成平方米,直接在平方公里前面的数据后面写6个零就可以了。
E.要把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公里,直接把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的6个零去掉就行了。
4.填写面积单位的规则:
(1)土地面积,省(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州(市)、县、乡镇、村委会、村一般应以“平方公里”为单位。
(2)公园、学院(学校)、体育场(馆)等。一般以“公顷”为单位。
(3)房屋(建筑)区、教室区、校园绿化区等。一般应以“平方米”为单位。
同步实践
1.填空。(每个空格2分,共12分)
1.2公顷=()平方米
2.10平方公里=()公顷
3.5万平方米=()公顷
4.400公顷=()平方公里
5.1平方公里=()平方米
6.30万平方米=()平方公里
二。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15分)
1.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2.1平方公里=1万平方米。()
3.教室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
4.5公顷=5万平方米。()
5.测量比较大的陆地面积一般以“平方公里”为单位。()
三。选择题。(15分)
1.平方公里和公顷之间的进步率是()。
1000万美元
2.杭州西湖的面积大约是600()
A.平方米b平方公里c公顷d平方厘米
3.一块方形麦田边长400米,每公顷可收3吨小麦。这块方形麦田能收()吨小麦。
公元48年至480年
4.100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为()公顷。
A.10 B.100 C.1000 D.10000
5.一个长200米,宽100米的操场,如果它的长和宽增加一倍,这个操场的面积就增加()公顷。
A.2 B.4 C.6 D.8
四。在()中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15分)
1.中国五大名山之一的西华山,面积约148()。
2.学校操场占地约10,000平方米
3.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面积约680()。
4.鸟巢占地面积约20()。
5.中国的海洋面积约为470万()。
动词(verb的缩写)在()中填写“,”或“=”。(18分)
3平方公里(30公顷)
100平方米()1公顷
500公顷(5平方公里)
70万平方米()7平方公里
2公顷()20万平方米
4000公顷(4平方公里)
不及物动词解决问题。(问题1和问题2各8分,问题3 9分,共25分)
1.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300米,宽10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多少公顷?
p>

2. 一个长方形苗圃,长400米,宽200米,如果把长增加100米,宽减少100米,那么它的面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面积变化了多少公顷?

3. 张伯伯在自家果园里种植有机葡萄,果园长400米,宽150米,平均每公顷产有机葡萄20吨。
(1)这片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这片果园可以产有机葡萄多少吨?

参考答案:
一.1.20000 2.1000 3.5 4. 4
5.1000000 6.3
二.1.√ 2.× 3.× 4.√ 5.√
三.1.B 2.C 3.A 4.D 5.C
四.1.平方千米 2.平方米 3.公顷
4. 公顷 5.平方千米
五.> < = < >
六.1.300×100=30000(平方米)
30000平方米=3公顷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30000平方米,合3公顷。
2.400×200=80000(平方米)
80000平方米=8公顷
400 100=500(米)200-100=100(米)
500×100=50000(平方米)
50000平方米=5公顷
8公顷>5公顷,所以,面积减少了。
8-5=3(公顷)
答:长方形苗圃的面积减少了3公顷。
1. (1)400×150=60000(平方米)
60000平方米=6公顷
(2)6×20=120(吨)
答:这片果园面积是6公顷。可以产有机葡萄120吨。

5.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10
一(个)。
2、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0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
3、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5、含有三级的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的数,再读万级的数,最后读个级的数。
②亿级(或万级)上的数按个级的读法读,读完亿级(或万级)上的数加“亿”字(或“万”字)。
③每级未尾的“0”不用读。
④每级中间无论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
6、含有三级的数的写法:
①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写个级的数。
②哪个数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的,就在这个数位上写几。
③哪个数位上没有一个计数单位的,就在这个数位上写“0”。
7、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
①位数多的数就大。
②如果位数相同的,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相同的,就看第二位,„„
8、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把个级的0”去掉,改写成“万”字。
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把个级和万级的8个“0”去掉,改写成“亿”字。
9、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几,如果小于5的就全舍去改写成0;如果大于或等于5的,要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6. 四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是什么

具体如下: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数学广角──优化

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怎么学:

上课认真听讲:

其实不止数学,任何一门课程都是这样。课堂上的40分钟认真听讲了,相关的知识点掌握透,不要一知半解。做题速度,准确率非常高。效率远比课后花大把时间高得多。

及时完成课后的同步练习:

学完之后,尽快去做练习,也能提升做题速度与准确率,而且知识点掌握得更牢。因为刚刚学过的东西,又马上巩固了一遍。所以孩子们尽量不要把一天的作业全部推到晚饭后再做。有些中午能做的可以先做一部分。避免作业较多,写到很晚才能完成。

温故知新:

有些孩子学了后面的知识,会把之前的内容忘记。所以时常温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复习的频率可以由高到低,因为在较短时间内,大家忘记的内容是最多的,所以前期复习频率要高一些。

7.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知识点

1、大数的认识一定要四位分级

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表格很重要)分清计数单位和数位

大数的读法(关键是零的读法问题)

大数的写法

数拓展到三个数级

腊此2、四舍五入法

估算,两位数估整十数,三位数估整百枣岩数,四位数估整千数。估算是看清计算符号。特别类似1500-500/50,有的人会去先算减法的。

凑整法

这里涉及的应用题有去尾法和进一法。

10个人坐车,每4人一辆车,一共需要几辆车?进一法,剩下2个人还需要一辆车。

每桶水中60千克,一辆载重2吨的卡车最多能装几桶水?去尾法,剩下的20千克的地方不能装60千克的一桶水。

3、面积单位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结合长度单位

复习周长和面积

要结合实际,让孩子对基本的长度和面积有概念。

4、重量单位

克、千克和吨

5、容积单位

毫升、升

这一章的难点在于:要结合实际,具体体会数量单位的多少和换算

单位要统一

周长和面积

其实最主要的是确定长和宽(正方形是边长)

1、长方形

面积=长*宽

周长=2*(长+宽)

已经知道面积和长(或宽),求周长或者另一边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周轮岩迅长=2(长+面积/长)=2(宽+面积/宽)

已经知道周和长(或宽),求面积或者另一边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面积=长*(周长/2-长)

=宽*(周长/2-宽)

2、正方形

面积=边长的平方

周长=4*边长

边长=面积开方(现在出现的'平方数一般小,可用乘法口诀表算出)

边长=周长/4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

1CM=10MM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两数之和一定的时候,相差最小或者相等的时候,积最大。

也就是说,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两数积一定时,相差最大的时候,和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