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冷知识
太多了,举例:1.中国长城为何能屹立不倒?是因为建筑砂浆中掺有糯米水。糯米水是使中国古代建筑中砂浆性能最强的根本原因。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砂浆仍是现存修复古代建筑的最好材料。砂浆是一种用于填充砖块、石块和其他建筑材料之间缝隙的糊状物。
2.《礼记》的“记”指的是什么?我国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则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3.“东床快婿”原本是指谁?
这里指王羲之!这个故事发生在晋代,《晋书》上这样写着:晋代有两个世家大族,一个是谢安家,一个是王导家。
4、“醍醐灌顶”的“醍醐”是一种什么东西?
“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视之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物价值。佛教常用“醍醐”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磐”“佛性”等。
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规范师时,“以甘露法水而灌法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
5.为什么用“学富五车”来形容饱学之士?
成语“学富五车”中的五车其实就是指五车竹简书。“学富五车”和“才高八斗”都是称誉学识渊博的。学识怎样用车载量呢?原来这里是有两个典故的。我国古人已开始用竹片或木片作为信息载体。用以书写的竹片叫做“简”,又称“策”;用于书写的木片叫做“方”,又称“犊”。“学富五车”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