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 #三年级# 导语】做数学题可以高效帮助学习者理解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基本知识,拓展思路,积累技巧。而这些恰是考试所需要的。但是,做题有用的前提是,“做过的题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做错的完全理解没有”,否则,只是练字,起不到做题的作用。以下是 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帮助到您。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
观察物体知识点一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搏槐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观察物体知识点二
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知识点
知识点一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加与减知识点
连加
256+274+361=891
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连减
786-284-249=253
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786-(284+249)=253
加减混合
259+148-342=65
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里程表中的问题
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
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公式知识点
1.周长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2 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知识点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3、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从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
(3)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
(4)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1、年: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2、月:
大月:乱橘1、3、5、7、8、10、12月;
小月:4、6、9、11月
平月(二月):平哗银团年28天
闰年29天
3、日历: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4、钟表:24时记时法12时记时法
5、公式: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2. 北师大数学3到6年级的知识总结 跪求· 帮一下忙
三年级主要知识点一、多位数加、减、乘、除、运算
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计算
四年级主要知识点一、小数加、减、乘、除、运算
二、认识方程,简单的方程运算.
五年级主要知识点一、分数加、减、乘、除、运算百分数的认识.
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
三、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
四、简单的统计
六年级主要知识点一、圆的面积
二、比、比例
三、圆柱、圆锥
四、百分数的运用
五、简单的统计
3.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PPT课件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这样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和具体图形和物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扰颤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 看一看,描一描。
1.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美丽的叶子图片!多漂亮的叶子呀!可爱的蚂蚁看到它,高兴极了!它说它会画树叶,一笔就能画成美丽的树叶!看!(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两只小蚂蚁是怎么画的?谁画的好?
师:这样由一点开始,再回到起点的一圈,在数学中叫做一周。这外面的边叫做边线。
师: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圈,一个美丽的叶片图案就出现了。现在谁再来说说,蚂蚁是怎么画的?
生: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周,最后又回到起点。
师:小蚂蚁也能做老师,它教我们画出漂亮的叶子,你们学会了吗?
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
2. 好!谁愿意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3.小结: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请看(动态演示)。你们知道树叶边线的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叫什么吗?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4.再来看(出示图),你能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
刚才同学们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二)找一找,摸一摸。
1. 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周长吗?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周长,也可以下位找。(指导:课桌面的周长漏李知、课本封面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地面周长、水池池口周长。)
2. 谁来说一说你们找的结果?你可以边说边指一指。
(三)量一量。
1. 大家找到了很多,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周长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去做裤子时,裁缝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腰围。
2. 现在请大家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估计的准不准呢?谁来量一量?(注重测量方法的指导:腰围怎么测量?)告诉大家测量结果。
3.根据这个结果,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
谁来说说自己的腰围?看来同学们的腰围大约在60 cm左右。
4.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所以想邀请你们参加下面的闯关比赛。有兴趣吗?
这里共有3关,每闯过一关都会得到相应的分值。最后得分最多的就是今天的胜利者!有信心吗?让我们充满自信迎接挑战!
(四)闯关练习。
1. 先看第一关,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这里有3个图形,请你选择其中1个图形。看课本45页第2题,做在书上即可。
选择长方形的能说说是怎么测量和计算的吗?有不同方法吗?大家真聪明,关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面我们还要研究返消。
第一关谁成功了?请为自己加上100分!
2.下面我们来继续闯第二关。怎样量出树叶的周长?谁闯过了这关加上200分。
3.第三关。 (课本45页第3题)
课件出示图:他们的周长一样吗?(指名说说)
我们来看看演示移动的方法。谁闯过了这一关?祝贺你们!每人加300分!
回想一下,刚才大家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图形周长的?
这一关哪组闯过去了?请加上200分!
现在算算自己得了多少分?祝贺你们!其他同学不要灰心,有信心赶上他们吗?希望你们找出自己的不足,下一次迎头赶上!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你能谈谈自己还有什么困惑吗?
(六)课后作业:
量出红领巾的周长。
板书: 周长
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