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1新!四年级上数学思维导图,同步1-8单元,附空白卷可答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共8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的考点都十分繁多。 以下是一份有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思维导图一览表, 与教材1-8单元内容同步。此份思维导图章节归纳是以图表答题卡的形式出现,也有无答案版的空白答题卡 ,可以提供给孩子们自行作答,方便更加巩固考点知识。
四年级上数学1-8单元思维导图章节内容大致是: 第一单元思维导图知识——大数的认识(亿以内的认识、读法、写法以及大小比较等;);第二单元思维导图知识——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三单元思维导图知识——角的度量(关于线段、直线、射线的认识 ,角的认识、度量和分类和画角);第四单元思维导图知识——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思维导图知识(另包括画垂线、长方形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 第六单元思维导图知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考点内容最多,重点掌握) ;第七单元思维导图知识——条形统计图;第八单元思维导图知识——数学广角问题——优化(主要弄明白沏茶问题、烙饼问题和田忌赛马这三个实际应用问题)。
以上 这些单元考点将以各章节内容绘制成一系列的数学思维导图一览表,知识点不多的内容会附些单元易错分析题, 让同学们真正去理解透彻四年级上册各个单元考点间的联系,从而扎实数学理论知识!
特别申明一下:倒数第一张图片有注明完整的资料来源!
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单元知识点
1.所学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平方分米(DM)、平方米(m)、公顷和平方公里(km)。
2.(1)边长1cm见方,面积1cm见方。
(2)边长1分米,面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3)边长1m见方,面积1m2。
(4)边长100米,面积1公顷的正方形。1公顷=10,000平方米
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来衡量。
例如,鸟巢占地约1公顷。跑道400的封闭部分的面积约为1公顷。
(5)边长1000米,面积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
1平方公里=100公顷=100000平方米。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3.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1)首先记住它们之间的进步率:
1平方公里=100公顷=1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转换方法:
1将高等级单位转换为低等级单位,需要乘法运算,只要用高等级单位前面的数字乘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度即可。(也就是更高更低,倍增率,小数点右移,移几个位,看倍增率。)
2把低级单位聚集成高级单位,需要用除法计算,只要把低级单位前面的数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度就可以了。(即由低到高,除以进度率,小数点向左移动,移动几个位置,看到进度率。)
A.要把公顷换算成平方米,直接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写4个零就行了。
B.要将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只需将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直接去掉4个零即可。
C.要把平方公里换算成公顷,直接在平方公里前面的数据后面写2个零就行了。
d、要把平方公里换算成平方米,直接在平方公里前面的数据后面写6个零就可以了。
E.要把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公里,直接把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的6个零去掉就行了。
4.填写面积单位的规则:
(1)土地面积,省(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州(市)、县、乡镇、村委会、村一般应以“平方公里”为单位。
(2)公园、学院(学校)、体育场(馆)等。一般以“公顷”为单位。
(3)房屋(建筑)区、教室区、校园绿化区等。一般应以“平方米”为单位。
同步实践
1.填空。(每个空格2分,共12分)
1.2公顷=()平方米
2.10平方公里=()公顷
3.5万平方米=()公顷
4.400公顷=()平方公里
5.1平方公里=()平方米
6.30万平方米=()平方公里
二。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15分)
1.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2.1平方公里=1万平方米。()
3.教室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
4.5公顷=5万平方米。()
5.测量比较大的陆地面积一般以“平方公里”为单位。()
三。选择题。(15分)
1.平方公里和公顷之间的进步率是()。
1000万美元
2.杭州西湖的面积大约是600()
A.平方米b平方公里c公顷d平方厘米
3.一块方形麦田边长400米,每公顷可收3吨小麦。这块方形麦田能收()吨小麦。
公元48年至480年
4.100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为()公顷。
A.10 B.100 C.1000 D.10000
5.一个长200米,宽100米的操场,如果它的长和宽增加一倍,这个操场的面积就增加()公顷。
A.2 B.4 C.6 D.8
四。在()中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15分)
1.中国五大名山之一的西华山,面积约148()。
2.学校操场占地约10,000平方米
3.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面积约680()。
4.鸟巢占地面积约20()。
5.中国的海洋面积约为470万()。
动词(verb的缩写)在()中填写“,”或“=”。(18分)
3平方公里(30公顷)
100平方米()1公顷
500公顷(5平方公里)
70万平方米()7平方公里
2公顷()20万平方米
4000公顷(4平方公里)
不及物动词解决问题。(问题1和问题2各8分,问题3 9分,共25分)
1.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300米,宽10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多少公顷?
p>
2. 一个长方形苗圃,长400米,宽200米,如果把长增加100米,宽减少100米,那么它的面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面积变化了多少公顷?
3. 张伯伯在自家果园里种植有机葡萄,果园长400米,宽150米,平均每公顷产有机葡萄20吨。
(1)这片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这片果园可以产有机葡萄多少吨?
参考答案:
一.1.20000 2.1000 3.5 4. 4
5.1000000 6.3
二.1.√ 2.× 3.× 4.√ 5.√
三.1.B 2.C 3.A 4.D 5.C
四.1.平方千米 2.平方米 3.公顷
4. 公顷 5.平方千米
五.> < = < >
六.1.300×100=30000(平方米)
30000平方米=3公顷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30000平方米,合3公顷。
2.400×200=80000(平方米)
80000平方米=8公顷
400 100=500(米)200-100=100(米)
500×100=50000(平方米)
50000平方米=5公顷
8公顷>5公顷,所以,面积减少了。
8-5=3(公顷)
答:长方形苗圃的面积减少了3公顷。
1. (1)400×150=60000(平方米)
60000平方米=6公顷
(2)6×20=120(吨)
答:这片果园面积是6公顷。可以产有机葡萄120吨。
3.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知识点
1、大数的认识一定要四位分级
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表格很重要)分清计数单位和数位
大数的读法(关键是零的读法问题)
大数的写法
数拓展到三个数级
腊此2、四舍五入法
估算,两位数估整十数,三位数估整百枣岩数,四位数估整千数。估算是看清计算符号。特别类似1500-500/50,有的人会去先算减法的。
凑整法
这里涉及的应用题有去尾法和进一法。
10个人坐车,每4人一辆车,一共需要几辆车?进一法,剩下2个人还需要一辆车。
每桶水中60千克,一辆载重2吨的卡车最多能装几桶水?去尾法,剩下的20千克的地方不能装60千克的一桶水。
3、面积单位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结合长度单位
复习周长和面积
要结合实际,让孩子对基本的长度和面积有概念。
4、重量单位
克、千克和吨
5、容积单位
毫升、升
这一章的难点在于:要结合实际,具体体会数量单位的多少和换算
单位要统一
周长和面积
其实最主要的是确定长和宽(正方形是边长)
1、长方形
面积=长*宽
周长=2*(长+宽)
已经知道面积和长(或宽),求周长或者另一边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周轮岩迅长=2(长+面积/长)=2(宽+面积/宽)
已经知道周和长(或宽),求面积或者另一边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面积=长*(周长/2-长)
=宽*(周长/2-宽)
2、正方形
面积=边长的平方
周长=4*边长
边长=面积开方(现在出现的'平方数一般小,可用乘法口诀表算出)
边长=周长/4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
1CM=10MM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两数之和一定的时候,相差最小或者相等的时候,积最大。
也就是说,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两数积一定时,相差最大的时候,和最大。
4.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如下:
一、第一单元:认识升和毫升
- 单位:升、毫升
- 计量液体:使用升或毫升
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 除数两位数:试商法、从高位除起
- 商不变规律:被除数、除数同乘除数不变
三、第三单元: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 观察限制:最多同时看到三个面
- 常规观察:前面、右面、上面
四、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 统计表:用表格展示数据
-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展示数据
- 分段整理数据:连续性、顺序性、完整性
五、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 列表、画图:分析问题步骤
- 解决问题:理解、分析、计算、检验
六、第六单元:可能性
- 可能性大小:列举结果判断
七、第七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 运算顺序:
- 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从左到右
- 加减乘除混合:先乘除后加减
- 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
八、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 线段、射线、直线:比较相同与不同
- 两点距离:线段最短
归纳知识点的好处:
- 整合信息:建立知识框架,深入理解
- 节省时间:锻炼逻辑思维,增强创造力
- 知识转移:发现共性,灵活解决问题
- 强化记忆:归纳总结,加强记忆
5.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怎么画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画法如下:
1、在纸上白纸上画一个文字框。
2、在文字框里边写上“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3、在两侧画二级标题,之后在二级标题上,添加“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相关内容。
4、在分支上再添加几个更小的分支,添加相关内容,关于“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就做好了。
易错点
1、误认为直线比射线长。其实直线和射线都是无限长得,两者都无法计量长度,所以无法比较它们的长短。
2、两个角比较大小,认为边长长的角就大。其实,角的大小是指两边叉开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误认为钝角比180°小就可以说成小于180°的角是钝角。其实介于90°于180度之间的角叫钝角,也就是说,钝角要比180°小,比90°大,因此,大于90°的角未必是钝角,小于180°的角未必是钝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