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知识要点
扩展阅读
歌词哪个酒 2025-02-12 00:55:13

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知识要点

发布时间: 2025-02-11 21:04:10

‘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总结。不要试题,不要吐槽。

化学世界初中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了
初中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

化学的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和变化在基础科学的性质。 ,
商代青铜器的我国劳动人民,战国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个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的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消除污染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从源头上,而不是商品名)
(1)火焰:焰心,内焰(明亮),外焰温度最高BR />(2):平成火柴火焰的火焰层温度。现象:两端的第一个碳化的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查产品H2O:寒冷,干燥的烧杯盖上面的火焰,水雾
CO2:取下烧杯,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振荡,变浑浊
(4)关闭白烟(蒸汽石蜡),亮白色的烟雾,的蜡烛恢复。燃烧石蜡水汽。比较

5,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呼出的气体,CO2和H2O
增加的空气量(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减少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 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实验的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记录与结论→反思和评估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的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基础科学)

一种常用的仪器/>;
仪器
(a)为加热装置 - 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烧瓶中的蒸发皿中,并可以直接加热, - 管,蒸发皿中,燃烧的仪器勺子只有间接加热 - 烧杯,烧瓶中,锥形烧瓶中(石棉垫网络 - 均匀加热)
加热仪器可以用于固体 - 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装置 - 试管,烧杯,蒸发皿中,烧瓶
锥形瓶中仪器不能被加热 - 带刻度的量筒,漏斗,集气瓶
(b)测量容器 - 毕业从气缸的
测量液体体积气瓶必须投资稳定。景象和行的大小,并保持水平的最低点与液体弯月面的量筒。
料筒加热不能被使用,并且不能被用作反应容器中。的范围内有10毫升量筒中,并且通常只能被读取到0.1毫升。的
(C)称量 - 托盘天平(大致称量准确至0.1 g)。
注意:(1)调整零点
(2)重量的称重的位置,离开了正确的代码。
(3)称量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仿制药来衡量这两个托盘,装上规模,同等质量的纸,在纸张上的重量。湿的或有腐蚀性的药物(如钠),以重量计在冲压玻璃器皿(如小烧杯中,表面的菜)。
(4)把持重量的钳子。第一个加入质量权重,重量的增加,增加的质量小的权重(第一尺寸)
(5)称量,骑车人应该是零。重量返回到盒子的重量。用酒精灯加热设备 -

(D)(1)酒精灯的使用应注意的“三不”:①不添加酒精,酒精灯点亮;②用火柴点燃可直接从侧灯显着的酒精灯酒精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灯;③熄灭煤油灯,灯熄,而不是吹出来的。
酒精灯(2)酒精量不超过2/3的体积酒精灯,而不应小于一季度。
(3)被分成3层,外层中的火焰,火焰的酒精灯,在火焰中的火焰核心。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物体。
(4)酒精灯不慎翻倒燃烧,燃烧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用沙土覆盖或用湿抹布火熄灭,并且不能用清水洗干净。
(五)持有人 - 的铁夹测试管架
铁夹夹紧试验管的位置应该是在试管口近1/3。管夹油炸锅,然后按拇指短柄。
管夹试管中,试管中机架应的套筒,从底部的夹紧构件从近1/3的试管口,举行
(F)的分离的物质和移动工具密切 - 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器在漏斗底部的喷嘴和烧杯飞溅进行的内部,以避免将滤液。的
下端的长颈漏斗喷嘴的插入在该液位以下,以防止逸出的气体所产生的长颈漏斗。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获得药物
药品储存:
一般固体药物罐,液体药品窄口瓶(小量的药液瓶),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药物水

(1)药物的一般原则:实验需要支付。如果没有剂量应采取管的底部被覆盖的最小量的固体是合适的,

(2)空气污染预防和控制空气污染有害气体(CO,SO2,氮氧化物)和烟尘。目前,该项目包括空气中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指数。
(3)危险的空气污染,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的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
保护:加强空气质量监控和完善国家的环境,使用清洁能源,工厂废气处理,排放,积极植树,造林,草
(4)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臭氧层的破坏(氟里昂,氮氧化物白色污染(塑料垃圾)

氧)
酸雨,温室效应(CO2,CH4等)(NO2, SO2等)
(1)氧气的化学性质:独特的性质:呼吸
(2)氧气支持燃烧,提供与下列物质中的现象BR /
碳红色狂热的空气中的氧气,并发出白色的光来产生料现象,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澄清了大量的白烟</硫在空气中发出明亮的蓝色,幽幽的淡蓝色火焰紫色火焰的氧刺激气体的气味
镁一道刺眼的白光,放出白色固体铝

铁剧烈燃烧产生的热量,火花,
的的石蜡问题上了白色侧壁缩合氧燃烧温度高,因此澄清石灰水混浊气体
铁,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少量的水或沙子,在底部的气缸组目的为了防止飞溅的熔爆底部
铁,铝在空气中燃烧,不提供。
(3)制取氧气:
原则的氧 - 氧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沸点的氮和氧不同的物理变化)
实验室生产的工业生产2H2O2二氧化锰2H2O + O2↑
2KMnO4△K2MnO4 +二氧化锰+ O2↑
2KClO3MnO22KCl +3 O2↑
(4)编写的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电源发电设备:加热的固体 - 固体,固 - 液不加热收集装置:根据该材料的密度,一个例子的步骤和关注点的溶解性
(5)下游的氧(氧气和高锰酸钾系统收集的排水方法)
1步:检查 - 安装 - 固定 - 点 - 关闭 - 转移 - 淬火
B注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R />②药物,以防止冷凝回流管破裂,导致在试管底部均匀加热的瓷砖
③铁夹文件夹④导管放置在远离喷嘴约1/3
应稍微露出橡胶塞:
⑤质量的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收集气泡,即使连续采集(开始放电在空气中的气体放电管的方便端口在试管中)
⑦结束试验,带,第一移位导管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向下吸入管破裂的
⑧以收集气体氧通风空气从导管完全体验一个集气瓶的底部
(6):发光集气瓶口
检查:火星胶合板延伸到一组气缸催化剂(催化剂):您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的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而无需改变的性质和化学
反应之前和之后的物质的质量。 (更改常数)所扮演的角色
称为催化的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8,常见气体的用途:
(1)氧气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 />
:保护的惰性气体(化学惰性),硝酸根(肥料),在液氮中冷冻机的重要原料
一般(3)惰性气体(氦,氖,氩,氪,氙等):
保护气,电光源(电源指示灯头发颜色不同),常见的气体检测激光技术

(1)氧:
②木二氧化碳:火星澄清石灰水>③氢气点燃,用冷的,干燥的烧杯中盖上面的火焰;
或第一铜通过热氧化,然后用无水硫酸铜/> 9,氧化反应发生与氧(氧元素)的化学反应的物质。
严重的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生锈,呼吸的东西
常见的腐葡萄酒的酿造:(1)氧化反应②放热
知识三个单位的天然水“ />水
1,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
(1)
A. ---
B.电源电解水的类型--- DC >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的水
D.化学反应:2H2O === 2H2↑+ O2↑
生成一个位置的阴极负
的体积比为2:1
质量比为1:8
F.检查:O2 ---出口设置余烬的木条----木复苏
/> H2 ---------天然气出口燃着的木柴燃烧,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1)水,氢,氧元素。
②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分子可分为原子不可分割的。
例如:水的化学式H2O,你可以阅读的信息 /> H2O
①物质的水的组合物,这种物质在该物质的水

③通过氢元素和氧元素代表一个分子的物质,所述通式意义水分子
④表明这种物质是一种分子组成的一个分子的水组成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2H2O === 2H2↑+ O 2↑
(2 )的水的反应,可以用在某些氧化物的情况下,由分解产生的水
(1)碱的化学性质,被通电(可溶性碱),例如:H 2 O + ==的CaO,的Ca(OH)2
(3)的酸性水的能满足一定的反应所产生的氧化物,例如:H 2 O + CO 2 == H2CO3
3,水的污染:
(1)水
海A.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盖,但淡水供人类使用,和小于1%
B.海洋是最大的水库。海水中含有80元素。水是最丰富的物质是H2O,大部分的金属元素钠,大多数元素O.
C.状态,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国家,人均少。
(2 )水污染
水污染物的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农药,化肥,排放污水的不合理应用
/> B防止水的污染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处理,以促进零排放,废水排放标准侧重于倡导的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推广使用有机肥,加强水质监测。
(3)护理水资源,涵养水源,防止水质污染
水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状态,吸附,过滤,蒸馏法(物理法),其特征在于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蒸馏;既起过滤作用的吸附净化剂是活性炭。
(2)硬水和软水
A.定义的硬水中含有水的水溶性钙,镁化合物;
柔软剂的含有或含有较少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B.识别方法:泡沫与肥皂水败类硬水中,泡软
C.水软化:长期使用硬水蒸馏的水,沸腾
D.缺点:浪费肥皂,洗干净的衣服,锅炉很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也容易变形,甚至会导致管锅炉爆炸。
>
(1)的溶剂,水是最常用的,该氧化物是最低的相对分子??质量。
水:检查与无水硫酸铜(2),从白色到蓝色的变化,表示水的存在下;硫酸铜5 H2O =硫酸铜?5H2O下
吸水率:常用在浓硫酸中,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氢气H2
物理性能: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不溶于水(排水法)
化学性质:
(1)易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的
2H2 + O2 ==== 2H2O点燃之前的经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反应,生成滴
(2)减少(用途:冶炼金属)
H2 +铜氧化铜=== + H2O氢“待机”
现象:<BR /“变成红色的嘴下降产生的黑色粉末
(摘要:易燃性,还原性物质H2,CO,C),氢实验室方法
原则:锌+ H2SO4 = ZnSO4的+ H2现在↑锌2HCL =氯化锌+ H2↑
强挥发性非浓缩盐酸和浓盐酸的原因;
不可用浓硫酸,浓硫酸或硝酸,强氧化性和硝酸盐。
4,无污染的氢三大优势,高热量的排放源

分子的分子和原子的原子
定义分子材料和化学性能,最小的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性质是小的,
联系分子不断运动质量上的差距是由原子,分子,原子,物质粒子。
化学改变分子之间的差异,可分为原子不能分开。的
化学反应:分子内的原子分为物质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分子的化学反应。
,材料组成,原子的
物质的组成元素的纯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的
物质分子:氯化氢,通过组合物中的分子如氯化氢。
的氢,氧,氮,氯离子:NaCl的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钠离子(Na +),氯离子(Cl-)的构成
混合物(各种物质)/>关键字质量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纯物质

(物质)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元素)
无机化合物的氧化铜氧化H2O,CO2
盐酸盐H2SO4,HNO3
碱NaOH溶液中的Ca(OH)2 KOH
盐盐硫酸铜碳酸钠

‘贰’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六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 毕业 考试数学重难知识点

不定方程

一次不定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个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由于它的解不,所以也叫做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常规 方法 :

观察法、试验法、枚举法;

多元不定方程:

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叫三元一次方程,它的解也不

多元不定方程解法: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个未知数的值,或者消去一个未知数,这样就把三元一次方程变成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按照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即可

涉及知识点:

列方程、数的整除、大小比较

解不定方程的步骤:

1、列方程;2、消元;3、写出表达式;4、确定范围;5、确定特征;6、确定答案

技巧 总结 :

A、写出表达式的技巧:用特征不明显的未知数表示特征明显的未知数,同时考虑用范围小的未知数表示范围大的未知数

B、消元技巧:消掉范围大的未知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详细见重难点分解)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 。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 “×”(乘号)

“占”、“是”、“比”“相当于”相当于“=”(等号)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复习计划

一、知识梳理

教材分析:

总复习的安排要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认识。把计算、概念、应用题和几何知识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分数乘除的意义、法则和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

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可以将分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他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答用题的能力,全面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复习步骤:

第一部分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算;

计算题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要求学生有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简便算法的能力。

第二部分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掌握关键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数量。会解答求分率、单位“1”的量、对应的数量这三种类型的题目。复习时,可以先分开练习这三种类型题目的题组,如:求分率的题组、单位“1”的量是已知(用乘法)的题组、单位“1”的量是未知(用方程或除法)的题组。之后再把几种题型混合,仍采用题组的练习方式,做好对比。如:苹果有120千克,------------------------,梨有多少千克?

(1)梨比苹果多1/4,

(2)苹果比梨少1/4,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多数没有注明用算术解法还是方程解答,有的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部分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

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圆的有关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的问题。

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四则运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难点: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相关 文章 :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

★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教学目标

★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复习资料

★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复习题

‘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

①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②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③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④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比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根据比的意义可以求比值;求比值的方法:用前向除以后项。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四则混合运算
①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一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③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9.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
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
基本公式:前一个数÷后一个数 (比较量÷标准量)
②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或几倍是多少?(单位“1”已知)
基本公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③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单位“1”未知用除法迹迅带或方程)
基本公式:分率对应的数量÷分率=单位“1”的量 或者列方程解。
④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昌链几。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
基本公式:两个数的差÷单位“1”的量(标准量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②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时间×利率
利息税=本金×时间×利率×5%
41.四则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运算性质
①减法的基本性质:a-(b+c)=a-b-c
a-b-c=a-(b+c)
②除法的基本性质:a÷b÷c=a÷(b×c)
(a±b)÷c=a÷c±b÷c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姿芦×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积=底面积×高 V=Sh

‘肆’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圆

1、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圆心。认识在同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而这些对称轴都过圆心。知道生活中有了圆才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认识同心圆、等圆配携。知道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或直径决定。等圆的半径相等,位置不同;而同心圆的半径不同,位置相同。

3、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上的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运用上,要能根据圆的周长培贺伏算直径或半径,会算半圆的周长:圆的周长×1/2+直径。会求组合图形的周长。

4、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5、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会灵活运用圆拍滑的面积公式。已知圆的周长会算圆的面积,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会算圆环的面积,并且知道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长方形、圆三种图形中,圆的面积。

6、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第二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重点讲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为:

1、知道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用百分号“%”表示;百分数有时也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但百分数与分数是有区别的:分数既可表示具体的量,又可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然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所以是不名数,也就是不能带单位的数。

2、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3、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知道出勤率、出粉率、成活率等百分数的意义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计算这种百分数。

5、知道成数、打折的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数,叫做成数。打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十分之几出售。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成数和折扣数不能用小数表示。

6、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7、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含有百分数的方程。

8、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利息是本金存入银行过一段时间取出后多出来的钱;本金是存入银行的钱;利率就是某段时间中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利息税是国家银行规定的针对利息收入的税收。会计算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9、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 图形的变换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知道一个简单图形是怎样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并能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2、能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图案,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

3、欣赏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通过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神奇。

第四单元 比的认识

1、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4、理解化简比的必要性,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能力:能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比。

第五单元 统计

1、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应的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

2、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会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从而决定用什么什么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