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画小常识
1.关于国画的一些专业知识
国画的花鸟画基本画法 花卉的观察 学习画花卉,除了要多观赏及临摹古今名画以外,还要对 实际的花卉深入的观赏与写生,了解花的枯荣及霜晴雨露中的 情态,兹从花朵叶与枝干等各部位简述其结构与生态. ( 一 ) 花朵:花朵经常是画面的主题, 一般花朵包括花 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几部份,花瓣有单瓣与重瓣 ( 复瓣 ) 之 分,花形有离瓣合瓣之别,牡丹蔷薇花等是离瓣的重瓣,梨花 木棉花等是离瓣的单瓣,牵牛花百合花等是合瓣的单瓣,大部 份的花卉都具有单瓣与重瓣的不同品种,譬如桃花芙蓉花水仙 木槿梅花等,花蕊有长短多寡的区别,雌雄同株的花,大蕊小 蕊都在一起,雌雄异株者仅有小蕊,或仅有大蕊,有的花蕊较 明显,有的较隐密,都需仔细的观察,花萼亦因花的种类而异 ,如梅杏桃等五小瓣聚在一起,李梨垂丝海棠等五枚小瓣生长 在一长柄上,玫瑰月季等萼尖长,山茶萼像鱼鳞等。
( 二 ) 叶:单叶植物从枝或茎长叶时,叶序有对生互生 轮生丛生等,复叶植物有的成羽状掌状鸟足状,有的是二重复 叶,形式更为复杂,必先了解其生长的规律,才不致在繁杂中 发生错误,叶有叶柄与叶脉,形状有尖圆长短等不同的大小比例。 ( 三 ) 茎枝:可分为木本草本藤本蔓本等, 木本枝干挺 硬,有些相当粗状,草本的茎大都较嫩,有的变成右旋或左旋 的蔓延,有的还长有须状的攀缘茎。
花卉的写生 各种花卉在早晨或上午比较清新,生气勃勃,是写生的好 时间,写生是为创作收集素材,如果是为了工笔画的需要,就 必须作细致的描写,有时我们在画面上需要多朵花聚在一起,写生收集素材的时候,就要有正面的、反面的、侧面的、斜 面的;有完整的花朵,也有被枝叶遮住一部分的花朵,既有小 花蕾,也要有将绽的大花蕾。叶子也是如此,除了成叶外也要 有嫩叶及嫩芽,并注意阴阳向背,大小穿插。
枝干也要有主干 、支干之分,以及在在画面上的姿态和疏密。以上这些都是我 们在针对目的写生收集素材时,首先要注意到的问题。
虽然花鸟画不像山水画常有移动视点的表现法,通常视 角比较稳定,但我们观察时可运用移动视点的方法,选取最美 角度写生,并注意花、枝、叶的大小比例。画花朵可从花蕊花 瓣入手,通常先画最完整、最前面的一瓣,再四外扩展,花瓣 太复杂的可进行概括,要注意其造型美。
画叶也是如此,除了 注意叶序、结构之外,也要注意仰、垂、向背与疏密、前后叶 的变化,最后画枝干,大干还要画出皮纹,如梅花的大干要苍 老、皮纹要斜皴,小巧做干要挺拔有力,桃干皮要横皴,松干皮要 鳞皴,紫薇花干皮较光滑等不同种类的枝干特点。 花卉的写生,宜从折枝花卉开始,折取花叶易于入画的一 枝,插于花瓶中详细观察,花蕊被遮盖的也可拨开,研究细部 结构。
对于简单的折枝熟悉后,可以选取整株花的一角来尝试 或全株花的写生,由于枝叶复杂,须选择适当的角度,并做大 幅度的删减或调整。总之花卉的写生并不是画植物的插图或说明图,需主观的取舍与美化,并强调意趣的表现。
鸟类的观察 禽鸟在中国画中又称为“翎毛”,可区分为水禽与山禽两 大类,依其生活习性,又可分为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鸣 禽、雉禽等类,各类的特微与习性如下: (一)涉禽:栖于浅水中捕食鱼虾,它的嘴、颈、脚都很长。 例如鹤、鹳、鹭鸶等。
(二)游禽:喜欢在水中游泳,嘴扁平,脚短,趾间有蹼,多 捕食鱼虾和小虫。例如海鸥、让闷野鸭、鸳鸯、雁、信天翁 等。
(三)猛禽:双翅强而有力,嘴形如勾,脚夷尖锐,性情猛悍 ,专门捕食小动物。例如鹰、鹫、鹗、隼等。
(四)攀禽:多数上嘴钩形,下嘴较短,足趾二前二后,能用 夷攀抓在树干上。例如鹦鹉、啄木鸟等。
(五)鸣禽:喜欢鸣叫,一般小鸟多属此类。 例如维、莺、画 眉、伯劳、黄鹂、八哥等。
(六)雉禽:属于栖地类禽鸟,身体较大毛色美丽,尾长,嘴 形与鸡类似,多生长于山林矮木丛中。例如雉鸡、锦鸡 、长尾雉、孔雀等。
禽鸟是卵生,故其身体(不包括头 、颈、脚、尾等部位)呈蛋形。因生活环境与习性不同 ,其嘴、脚翅及尾也各有不同的比例与特微,一般而言 ,水禽(涉禽、游孝滑衡禽)大多嘴长而尾短,山禽(鸣禽、攀禽、雉禽)大多嘴短极尾长,嘴勾者食肉,细尖者食 虫,嘴长者食熊虾,食壳者嘴粗而厚,成圆椎形。
能长 途飞行的鸟翅膀大都较长,且发达,水禽中多长颈者, 以便迅速出击,啄夹鱼类。此外如头形、眼精的颜色及 位置的高低,各有不同,也须把握其特微。
鸟类遍体生长羽毛,细密的绵羽有保温的作用,此外也有 半绵羽,以及许多形状不清楚,层次繁多而叠列成一大片的感 觉。另一种是羽片形状较清楚,如翼、尾的羽毛,皆有详细的 名称,应仔细观察不同部位的羽毛形状及其叠列的关系,以求 熟悉鸟类羽毛的组织与秩序。
此外尚须明白禽鸟的雌雄,禽与兽绝大部份都是雄的较美 ,少数雌雄的羽毛一样,但是雌鸟总比雄鸟略小,鸟的翼及尾 ,超左或超右是雌雄相反;雌鸟的右翼及右尾翼在上,雄鸟的左翼及左尾羽在上。鸟类的喜、怒、哀、惊,表现在翼、尾及 姿态上,亦有不同。
鸟类的写生 鸟类除了结构复杂外。
2.关于国画的小知识
中国画国画(宣画):即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薛宣林定性)。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3.谁知道关于国画的知识
国画教学 国画工具与材料 笔毛笔以其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笔,性能各异。
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落纸易于凝重厚实,中锋、短锋则兼而有之,画山水以用中锋为宜。又根据笔锋的大小不同,毛笔又分为小、中、大等型号。
画山水各种型号都要准备一点,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备一支,羊毫笔”小白云”、“大白云”各备一支,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笔”就可以了。新笔笔锋多尖锐,只适于画细线,皴、擦、点擢用旧笔效果更好。
有的画家喜欢用秃笔作画,所画的点、线别有苍劲朴拙之美。 制笔和选笔有四个标准,即“尖、齐、圆、健”四德,“尖是笔锋合拢后顺畅而尖,尖则点划不失其锋,“齐是锋毫齐平,齐则易于变化,“圆是笔毫本身圆整,圆则书写时圆劲不分叉,“健是笔毫具有适度的弹性,健则坚固耐用。
中国的毛笔不同于西洋的油画笔,中国毛笔是圆锥状,油画笔是扁平的刷子,近似我国排笔。笔的性质决定于制作的技术与所采用的比毫种类,供作画用的毛笔大致可分为硬毫、软毫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兼毫三大类。
硬毫笔主要用狼毫(黄鼠狼的尾尖毛制成),以有用貂、鼠、马、鹿、兔毛制成,硬毫的笔性刚健,适合画线条,常见的“兰竹”、“小精工”、“小红毛”、“叶筋 笔”、“衣纹笔”、“书画笔”等,日本笔有“山马笔”、“面相笔”、“勾勒笔”等。软毛笔主要用羊毛制成,也有用鸟类羽毛制造的,性质柔软,含水性强,适合作大面的渲染用,常见的软毫有“大鹤颈”、“白圭笔”、“染笔”、“大鹅”、“纯羊毫提笔”、等,日本笔则有“彩色笔”、“隈取笔”等。
兼毫笔是用羊毫与狼毫(或兔毫)相配制成,性质在刚柔之间,如“七紫三羊”、“白云笔”、“纯紫尖毫”,日本笔有“则妙”、“玉兰”、“长流”等. 好的毛笔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圆、齐、尖、健,使用起来才能运转自如。画笔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避免墨汁干结损坏笔毫。
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烟、松烟两种,制成的墨称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为桐油烟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能显出墨色浓淡的细致变化,宜画山水画;松烟墨黑而无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发,山水画不宜用。
挑选墨首先看其色,墨色发紫光的最好,黑色次之,青色又次之,呈灰色的劣墨不能用;然后听其音,好墨扣击时其声音清响,研磨时声音细腻,劣质的墨声音重滞,研磨时有粗糙响声。磨墨要用清水,用力均匀,按顺时针方向转慢磨,直到墨汁稠浓为止。
作画用墨要新鲜现磨,存放过久的墨称为宿墨,宿墨中有浓缩后的渣滓,用不好有脏黯之。现在北京、天津等地生产的书画墨汁(如一得阁),使用方便,已为许多书画家所用,但墨汁中胶重,最好略加清水,再用墨锭研匀使用。
墨色更佳。 纸中国画在唐宋时代多用绢,到了元代以后才大量使用纸作画。
中国画用的纸其它画种不同,它是青檀树作主要原料制作的宣纸,宣纸产于安徽泾县,古属宣州,故称宣纸。宣纸又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
熟宣纸是用矾水加工制过的,水墨不易渗透,遇水不化开,但和其它纸张的效果也不一样;可作整细致的描绘,可反复渲染上色,适于画青绿重彩的工笔山水。生宣纸是没有经过矾水加工的,特点是吸水性和渗水性强,遇水即化开,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能收到水晕墨章、浑厚化滋的艺术效果,多用于写意山水画。
熟宣用画容易掌握,但也容易产生光滑板滞的毛病;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渗透迅速,不易掌握。故画山水一般喜欢用半生半熟宣纸。
半生熟宣纸遇水慢慢化开,既有墨韵变化,又不过分渗透,皴、擦、点、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现丰富的笔情墨趣。可以代替宣纸作画的纸还有东北的高丽纸、四川的夹江宣纸、江西的六吉纸等等,其性能接近于半生半熟的宣纸。
砚砚台我国最有名的砚是歙砚和端砚。歙砚产于安徽歙县,端砚产于广东高要县。
好的砚台。一般书画选择各地产的砚台可以了,选择砚台主要择其石料质地细腻,湿润,易于发墨,不吸水。
砚台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尽,保持清洁,切忌曝晒、火烤。砚的优劣,对墨色有很大的影响、最理想的是广东肇庆出产的端溪砚,或安徽的砚,都是石坚致细润,发墨快,墨也磨的细,且能贮墨甚久不易乾,但良质的砚价格昂贵,本省二水出产得螺溪石砚品质亦佳,但不宜选购树脂加石粉灌出来的塑胶品选择砚台虽然以石质细润为佳,但过于光滑(如台湾大理石砚),亦不容易发墨。
砚台的形状也有多种款式,以墨海一型最便利,储墨多,使用后可盖上盖子,以免墨水干涸。经过一段时间后,残墨积的太多,应先用水浸泡,再洗除墨垢,保持砚台清洁。
颜料 我国的绘画发展到唐代,以重彩设色为主流,自从宋代水墨画盛行以来,在文人标 淡雅的趋势下,色彩的运用有逐渐衰退的倾向;然而习画者应该对传统的绘画颜料有所认识,作多面性的发展,或与水墨作更佳的结合。传统的颜料两大类。
矿物性颜料从矿石中磨炼出,色彩厚重,覆盖性强,常用的有: (一)石绿:通常呈粉未状,使用时须兑胶,石绿根据细度可分为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头绿最粗最绿,。
4.中国画方面的知识
要准备宣纸(熟宣、生宣)、绢、矾、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笔洗、调色盘、等。
上矾主要是为了防止画上的墨及颜料漏到纸的背面。最好多上几次。
工 笔 画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
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
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 :“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 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
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篙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陈之佛所作秋艳图。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
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中国画用什么样的颜料? 中国画使用的颜料有植物颜料(水色)和天然矿物质颜料(石色),还有化学合成颜料三大类。
植物颜料有花青、胭脂、藤黄等。矿物质颜料有赭石、朱砂、朱膘、石青、石绿、石黄等。
由锌管包装的中国画颜料大都是化学合成颜料。这些统称中国画颜料。
水色(植物颜料)是透明色,可以相互调和使用,没有覆盖力,色质不稳定,容易退色。石色(矿物颜料)是不透明色,相互不能调和使用,覆盖力强,色质稳定,不易退色。
石色和水色相互之间也不能调和使用。 问:中国画的执笔方法是怎样的? 答:初学者,首先要懂执笔,姿势才能正确,达到运笔用墨自如,应注意以下几点: (1)笔正:笔正则锋正。
骨法用笔以中锋为本。 (2)指实:手指执笔要牢实有力,还要灵活不要执死。
(3)掌虚:手指执笔,不要紧握,指要离开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运笔自如。 (4)悬腕、悬肘:指大面积的运笔要悬腕或悬肘,才可以笔随心,力贯全局。
中国画用什么样的墨? 墨在中国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墨有固体墨与液体墨两种。中国画的传统用墨是固体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为油烟墨、漆烟墨和松烟墨三种。
油烟墨——是用桐油等油类烧制成烟制成。其黑色偏暖,用来作画,与其他透明颜色调和用很协调。
松烟墨——用松树枝烧烟制成,其黑色偏冷,多用于书法。 漆烟墨——用传统大漆烧烟而成,其黑色细润而有光泽,用于绘画也合适。
在选用时以质地细腻、滋润呈蓝紫色为好。以“顶、上、贡、选”为墨的等级之分。
液体墨保持了油烟墨的特点,由于使用方便,现在十分普及,但用于写意画较好。其中以“天津书画用墨汁”和北京“一得阁墨汁”为好。
工笔画用什么样的纸? 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渗水。
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
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
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
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
工笔画使用什么种类的笔? (1)勾线笔 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
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
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工笔画有哪些主要的染法。
5.中国画的基本知识有什么
你必须要知道的中国画的四个基本常识: 中国画的概念梳理、分类方法、工具材料、装裱品式。
日常生活中大家对中国画并不陌生,多多少少都看过一些中国画,无论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是要说出中国画这三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便颇费踌躇。 那中国画到底为什么叫做中国画呢?真正的绘画体系,我指的是纯粹的观赏性艺术概念,只有中国绘画体系和西方绘画体系,其中中国绘画体系的基础是书法,西方绘画体系的基础是素描。
中国画按材质、内容、画家和技法分为四类。这同时对应了四个问题:在哪里画,画什么,谁画的,怎么画。
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就是我们常说的:笔墨纸砚。中国画的书画形制主要有:立轴、横披、手卷、册页、成扇。
中国画的由来构成了中国画的上限,中国画的分类构成了中国画的下限,而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则是在中国画的左边,中国画的画幅品式在中国画的右边。这样的上下左右的多维立体结构,构成了中国画系统的基础知识体系。
(1)大学书画知识大全扩展阅读: 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
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
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
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
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院体画: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
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
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
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参考资料:中国画网络。
6.想知道关于中国画的知识,越全面越好
“国画”,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
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
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璜之。
人物画从晚周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科。
五代、两宋流派竞出,水墨画随之盛行,山水画蔚成大科。文人画在宋代已有发展,而至元代大兴,画风趋向写意;明清和近代续有发展,日益侧重达意畅神。
在魏晋、南北朝、唐代和明清等时期,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着的艺术特征。作画之工具材料为我国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
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水墨画 中国画的一种。
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
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
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
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院体画 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
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
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
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
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姚茫父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画分十门 中国画名词。中国画的分科,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六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等。
北宋《宣和画谱》分十门,即道释门、人物门、宫室门、番族门、龙鱼门、山水门、畜兽门、花鸟门、墨竹门、蔬菜门等。南宋邓椿《画继》分八类(门),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等。
参见“十三科”。 ◇十三科 中国画术语。
中国画的分科,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为六门;北宋《宣和画谱》分为十门;南宋邓椿《画继》分为八类。元代汤垕《画鉴》说:“世俗立画家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
明代陶宗仪《辍耕录》所载“画家十三科”是:“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 山水画 简称“山水”。
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
‘贰’ 书画鉴赏的基本知识
书画鉴赏的基本知识如下:
1、命纸:就是花心的托纸,无论画心是纸的还是绢的都有一层托纸。如果把画心的托纸揭掉,画心则减色无神了,即无生命,故名“命纸”。
2、二层:揭下的托纸,有时稍加匀填,即能谓其真画者,叫“二层”,又叫“魂于”,因其是画心二层,是命纸画的灵魂。也叫“混子”,是以假乱真的意思。在收购书画时,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应特别注意。
3、让局:就是画心四边和裱边之间留有一分宽的空隙。谓之“让局”。
9、绊:在画幅背后地杆两边有两条绫或绢,如葫芦或云头样式的厢边叫“绊”。是为了保护画杆不致下落而设的。
10、包首:就是在画上首袖裱纸背后加架裱一段绢或缅绫。卷好后能包住画轴之首,故叫“包首”。
11、画签:在包首上端天杆粘有一段纸条叫“画签”。它是题写作者姓名和画的内容以及收藏者的姓名、年、月。
12、曲圈:就是画的天杆上钉的铜鼻,用它拴丝A,以便悬挂。
13、扎带:就是丝A中间拴的绢带,用来捆扎画轴的。
14、燕带:就是画幅裱工的上端,粘有两条对称的直带叫“燕带”。
‘叁’ 书画艺术专业学什么 有哪些课程
就业方向:美术类陵枝机构:美术创作、装饰绘画、美术宣传、美术教师;设计类机构:展示设计、室内设计、特色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环境设计。
书画艺术课程体系
《素描》、《色彩》、《设计基础》、《透视》、《解剖》、《书法篆刻》、《工笔重彩》、《写意花鸟》、《写意山水》、《油画》、《装饰雕塑》、《壁画》、《综合材料》、《应用设计》、《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
主干课程
校企方向:篆书技法(含企业课堂)、隶书技法(含企业课堂)、楷书技法(含企业课堂)、行草书技法(含企业课堂)、篆刻技法、国画花鸟、烂汪中国画山水、书画创作、《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见习、硬笔书法、《中国书法史论》
教育方向:篆书技法 、隶书技法 、楷书技法 、行草书技法 、篆刻技法、国画花鸟、国画山水、书画创作、《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见习、硬笔书法、《中国书法史论》
艺术方向:篆书技法 、隶书技法 、楷书技法 、行书技法 、草书技法、篆刻技法、国画花鸟、国画山水、书画创作、现代刻字、刻字技法、硬笔书法、《中国书法史论》、展览策划
就业方向
1.校企方向及教育方向: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中小学及社会美术、书法教育行业书法教师岗位,各级各类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文联、报社、书协等文化机构书法教育与服务岗位,能够适应美育教育下书法教学需要与书法艺术传播,掌握本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和基础教学知识的,具备教学管理、书法教学、书法创作、书法理饥山论研究等职业岗位能力、双创素质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业岗位:中小学及幼儿书法、国画教师、书画装裱师、篆刻师、职业书家
2.艺术方向: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各级各类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文联、报社、杂志社、书画院、印社、书协等文化机构及文化传播公司,以及书法艺术专业团体等岗位,能够适应现当代书法艺术研究与发展需要。掌握本专业较系统书法理论及相关文学和文字知识、专业技能知识和书法创作知识,具备从事书法艺术研究、书法作品鉴赏、书法作品创作、展厅展览策划、刊物创办、书法专业书刊等职业岗位能力,双创素质能力以及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业岗位:专职书家、书画装裱师、篆刻师、展览策划员
‘肆’ 书法常识考题选择题
1.书法常识考试样题的答案是什么
1.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石鼓文 D 瓦当文
2.“瘦金体”的创造者是( )
A 宋徽宗 B 宋高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3.钟繇是着名的书法家,他生活的时代是( )
A 殷商 B 三国 C 汉代 D 唐代
4.传世小楷名作《黄庭经》的作者是( )
A 索靖 B 王羲之 C 王献之 D 苏轼
5.“初唐四家”除了虞世南、禇遂良、薛稷之外,还有一位是( )
A 智永 B 欧阳询 C 颜真卿 D 李邕
6.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 )
A 王羲之《兰亭序》 B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C 颜真卿《祭侄稿》 D 米芾《蜀素帖》
7.祝允明、文征明、陈淳、王宠在书法史上被称为( )
A 宋四家 B 吴门四家 C 楷书四大家 D 元四家
8.董其昌的书法风格是( )
A 浑厚 B 淡雅 C 古拙 D 苍茫
9.下面有一个碑不属于汉隶( )
A 《张迁碑》 B 《乙瑛碑》 C 《峄山碑》 D 《礼器碑》
10.下面有一个帖不属于干隆皇帝“三希堂”的三希之一( )
A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B 王羲之《兰亭序》 C 王献之《中秋帖》 D 王珣《伯远帖》
考级报考提醒: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等级报考,不要过高选择等级。降级只能在同一档次中降级,报考高级(8-10级)者,最多降至8级,中级者(4-7级),最多降至4级,如考试水平低于上述底限,将视为未通过,不发等级证书。
2.书法常识考试样题的答案是什么
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石鼓文 D 瓦当文 2。“瘦金体”的创造者是( ) A 宋徽宗 B 宋高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3。
钟繇是着名的书法家,他生活的时代是( ) A 殷商 B 三国 C 汉代 D 唐代 4。传世小楷名作《黄庭经》的作者是( ) A 索靖 B 王羲之 C 王献之 D 苏轼 5。
“初唐四家”除了虞世南、禇遂良、薛稷之外,还有一位是( ) A 智永 B 欧阳询 C 颜真卿 D 李邕 6。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 ) A 王羲之《兰亭序》 B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C 颜真卿《祭侄稿》 D 米芾《蜀素帖》 7。
祝允明、文征明、陈淳、王宠在书法史上被称为( ) A 宋四家 B 吴门四家 C 楷书四大家 D 元四家 8。董其昌的书法风格是( ) A 浑厚 B 淡雅 C 古拙 D 苍茫 9。
下面有一个碑不属于汉隶( ) A 《张迁碑》 B 《乙瑛碑》 C 《峄山碑》 D 《礼器碑》 10。下面有一个帖不属于干隆皇帝“三希堂”的三希之一( ) A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B 王羲之《兰亭序》 C 王献之《中秋帖》 D 王珣《伯远帖》 考级报考提醒: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等级报考,不要过高选择等级。
降级只能在同一档次中降级,报考高级(8-10级)者,最多降至8级,中级者(4-7级),最多降至4级,如考试水平低于上述底限,将视为未通过,不发等级证书。
3.书法理论知识试题并带有答案,谢谢,回答的好我会给加分
什么叫“力透纸背” ?
书画中的“力”是点画、线条形质、作者内在精神的一种表现,较为抽象。从具体运笔去看,如果能中锋行笔,即行笔时笔毛均匀铺开,笔心在笔画中行走。手臂的力量能通过柔软的笔锋切进到纸中去,这就叫“力透纸背”。如果行笔时笔毛拧得变形了或扭成一团、笔毛没调整好,没有使它均匀铺开,笔毛像抹油漆一样从纸上扫过。这样的笔画是“抹”出来的,像墨猪,就无从谈笔力了。笔画的力度与线条的粗细、长短没关系,关键在于作者调整驾驭毛笔的能力,和运用中锋行笔。
从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细小的笔画,虽细若游丝,但力若千钧。从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中,你能感觉到画笔凝重,笔笔如铁钩银画。这都是力透纸背的典范之作。
何谓挪让 ?
"挪让"是指组成字的各部分点画之间彼此相让,又互相呼应,使笔画多的字不显得密集,笔画少的字不显得疏空,如"马"旁、"鸟"旁的字,左边都要写得平直,给右边的半个字让出地位;其它有左右偏旁的字,也都依此类推。
间架有哪些要求 ?
字的间架,要求大小、长短、宽窄、斜正得宜。
学习书法有哪些基本法则?
学习书法必须掌握执笔、运笔、用笔、结构这四方面的基本法则。
为什么不可以用指运笔?
用指力去拨动笔管,笔管就不能保持直立不动,笔管的活动范围也非常小,写小字还可勉强对付,写中楷、大楷以及再大的字,就无法运转了。而且,用指力运笔,笔不踏实,写出的字也是虚浮无力的。
古人执笔有“龙眼”“凤眼”之说,是怎样执法?
所谓“龙眼”“凤眼”,只是一些故弄玄虚的说法,实际上是最要不得的。“龙眼”执法,是食指、中指只用指尖作弧形攥住笔管前面,无名指的第一节节骨在笔管里面推顶,拇指右边指肉擫在笔管左面,使虎口围成圆形,用这种执法,手腕扭着,既吃力又不切实用。至于“凤眼”执法,更要不得,食指勾得老高,拇指在中间,中指在下面,三指分布为上、中、下三截,这样无名指及小指自然而然地捏在掌心,虎口狭长,象凤凰的眼睛,掌心捏实了,笔尖运转就不灵活,这样执笔的人必须注意纠正。此外,有些书上还有“撮管”“提管”等说法,也是不切实用的。
《快雪时晴帖》好在哪里?
王羲之 行书 《快雪时晴帖》纸本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此帖以“羲之顿首”四字行草开头,以“山阴张候”行楷结尾,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赵孟
4.书法常识100题答对30题算及格,你能及格吗
一、书法类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什么是金文?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3、金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西周金文比较盛行,主要有《毛公鼎》《散氏盘》等。
4、什么是石鼓文?石鼓文是刻在十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又称“猎碣文”。5、什么是大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古文等。
6、什么是小篆?小篆是与大篆相对而言的。秦丞相李斯修订、整理的秦篆称为小篆。
7、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等。据传多为李斯所书,书风严谨匀称、端庄秀美。
8、什么是瓦当文?瓦当文是秦汉时期瓦当上所刻的文字。内容多为吉语。
9、隶书是怎样产生的?隶书是在草篆的长期书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0、什么是汉隶?汉隶指汉代的隶书,尤以东汉的隶书最有特色。
后世把东汉时期的隶书称为“汉隶”。11、汉隶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等。
12、什么是章草?章草是西汉中晚期形成,并逐渐成熟,至东汉蔚然成风的一种草书,是隶书快写的结果。传世章草着名作品有皇象及史游的《急就章》、陆机的《平复帖》、索靖的《月仪帖》等。
13、什么是今草?今草又称“小草”,是草书中一种流行最广的字体。今草成熟于东晋时期。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继承并发展了张芝始创的草书,风格面貌为之新。为了和章草相区别,人们把它称为今草。
14、什么是大草?大草又称“狂草”,是草书的一种。唐朝张旭、怀素两位书家在晋代今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比今草更放纵的草书。
15、什么是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正楷、真书。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最古老的楷书是钟繇写的《宣示表》《荐季直表》。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书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显得更为美观。楷书可分为晋楷、魏楷和唐楷三种。
16、什么是北魏石刻?北魏石刻是北魏碑版及北魏前后书风相近的魏碑石刻书法的总称,包括墓志、造像、碑碣及摩崖石刻等。也有人把北魏石刻称为“魏楷”。
17、什么是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楷书快写加上部分草法就形成了行书的特点。
早期行书大约在晚于楷书形成的东汉后期便萌生出来。相传是汉末刘德升所创。
18、什么是瘦全体?瘦金体是由宋徽宗赵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其笔画瘦劲似铁,自称“瘦金体”。
19、什么叫漆书?漆书一般是指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写的一种书体。二、书家类20、钟繇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笔法清劲、古雅质朴、疏瘦圆浑,字形扁阔带有隶意。
与王羲之并称“钟王”。21、钟繇的传世作品有哪些?钟繇的书迹已无真迹传世。
刻帖中着名的有《宣示表》《贺捷表》等。22、张芝的书法特点及其代表作品有哪些?张芝是东汉末年着名的书法家,擅隶、行、草、飞白书,学崔瑗、杜度之法,变 章草字字区分为一笔书,气脉通畅。
传世作品有《八月帖》《冠军帖》等。23、索靖的传世书法作品及其特点是什么?索靖传世作品有《月仪帖》《出师颂》《急就章》等。
其书法雄劲刚勇。24、卫铄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卫夫人”唐人称其书如插花 *** ,低昂美容,犹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
她是王羲之少年时代的书法老师。25、王羲之书法风格是什么?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对后世影响极大。
用“内撅”笔法。26、王羲之的行书传世作品有哪些?行书:《兰亭序》《二谢帖》等。
27、王献之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王献之创造出了意气纵横、优游神骏的行草新体。后人把他和他父亲称为“小王”和“大王”,并称为“二王”,成为千年书法经典。
28、王献之的行草传世作品有哪些?行草:《中秋帖》《鸭头丸》等。29、王殉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其书法遒劲飘逸,潇洒古淡。
他的传世作品《伯远帖》。30、智永书法的风格特征是什么?智永《真草千字文》用笔秀润圆劲,清俊妍美;结体平正和雅,风神朗发,犹如豪门英俊少年之气质。
31、“初唐四家”是指哪四位书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32、欧阳询书法的风格特征是什么?楷书作品,用笔凝练而含蓄,刚劲而清俊;结构内紧外松,左敛右放,方整而端庄,于平正中见险绝,古朴中寓润雅,是兼取南北书法精华的杰出典范。
33、欧阳询的楷书传世作品有哪些?《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等。34、虞世南书法的风格特征是什么?其楷书代表作品《孔子庙堂碑》用笔遒美圆劲,沉着稳健;结体宽绰疏朗,端庄洒落,风神俱足。
35、虞世南的楷书传世作品有哪些?《孔子庙堂碑》等。36、褚遂良书法楷书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其楷书代表作品《孟法师碑》清远萧散,遒劲端雅。
37、褚遂良的传世作品有哪些?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38、薛稷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用笔瘦硬,点画精巧;结体以纵势为主,疏朗开阔,有华俊绮丽之美。
39、李邕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其笔势瘦硬,骨力刚健,结体取相背之势而右耸,疏密对比强烈。
5.大学书法基础知识= =、(试卷题)
一 填空题1.__笔_ 、_墨_ 、_纸__ 、__砚__是我国独有的文书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
(16页)2.依据笔毫的材料来分,毛笔可分为 _软毫_ 笔、__硬毫_ 笔和 _兼毫_ 笔。(16页)3.依据笔锋长度,毛笔可分为 __长锋__ 笔、__中锋笔__笔和__短锋_笔。
(17页)4.墨的种类分为固体墨(墨锭)和液体墨(墨汁)两类,其中固体墨有 _石_ 墨、_松烟_墨、__桐烟_墨和 __漆烟_ 墨。(17页)5.宣纸依据制作的材料可分为 __绵料__ 、__净皮__ 、_特净皮_ 三类,依据渗化水的程度可分为__生宣__ 、___熟宣__ 、__半熟宣__ 三类。
(18-19页)6.书法作品的幅式中,直式包括 __条屏__ 、__条幅__ 、__中堂_ 等形式,横式包括 __横幅__ 、__横匾__ 、__手卷__ 、__册页__ 等形式。(35-36页)7.殷商时期的文字通称大篆,主要有 __金文_ 和 __籀文_ 两种。
(86页)8. __《散氏盘》_ 、_《毛公鼎》_ 、《虢季子白盘》、《大盂鼎》曾被前人成为“四大国宝”。(87页)9. __石鼓文_ 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这种书体以刻石的形状得名。
(89页)10.简牍是有纸以前的墨书真迹,分 __竹简__ 和 __木牍_ 两种。书写在丝织品上的墨迹则被称为__帛书_ ,为当时的上层阶级所使用。
(91页)11.汉碑中,有方圆并用、曲直共存的作品,如__《华山碑》__ 、__《曹全碑》或《礼器碑》_ 等,有取方笔曲势的,如__《乙瑛碑》_ ,取方笔直势的,如 __《张迁碑》__ 等(92页)12. __钟繇_ 被后人奉为“楷书之祖”。(94页)13. __王羲之_ 被后人誉为“书圣”。
(98页)14.王献之(344-386),官至中书令,人称 __王大令_ 。其书与父齐名,并称 __二王_ 。
(100页)15.王珣 __《伯远帖》_ 、王羲之 __《快雪时晴帖》__ 、王献之 ___《中秋帖》__ ,在清干隆时被共列为“三希”的珍贵作品。(101页)16.智永系王羲之七世孙,人称“___永禅师__ ”。
其书法兼善诸体,尤擅草书,传世书作__《真草千字文》___ 书法一波三折,颇具神韵,对后世影响广泛。(102页)17.魏碑主要有 ___墓志铭__ 、__碑刻___、___造像记__ 、___摩崖__ 四类。
(103页)18.初唐四家是 ___虞世南__ 、___欧阳询__ 、__褚遂良___ 、___薛稷__ (105页)19. ___张旭的草书__ 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舞剑并称“三绝”,是“盛唐文化”的最高体现。(108页)20.柳公权,世称柳少师,与颜真卿并称“ ___颜柳__ ”,有“ __颜筋柳骨___ ”之称。
柳体字以 ___《玄秘塔碑》__ 、__《神策军碑》___ 为代表。(110页)21.宋四家通常是指 __苏轼___ 、__黄庭坚__、__米芾___ 、__蔡襄__。
(111页)22.王羲之的___《兰亭序》__ 、颜真卿的 __《祭侄文稿》___ 、苏轼的 __《寒食诗帖》___ 被后人尊为“三大行书”。(参见99页、109页、112页)23.楷书四大家是指 __欧阳询___ 、___颜真卿__ 、__柳公权___ 、___赵孟頫__ (115页)24.明朝中期的代表人物吴门三家是指 __祝允明__、___文征明__ 、__王宠 __ (117页)25. __邓石如___ 被誉为“集篆之大成”的碑学派第一人。
(123页)二 简答题1. 何谓“吴门三家”?(参考117页-118页) 明朝中叶,在繁华的三吴地区,涌现了一批名振四海的书法名家,时有“天下书法归吾吴”之说。他们突破世俗习气,避开当时台阁陋习和只具妍媚之书风,直取魏晋,号称“明朝中兴”,成为明中期代表书家,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征明、王宠等。
祝允明出身名门,家人皆善书。他聪颖过人,书法初学徐有贞、李应祯,小楷学钟、王以及智永,草书学怀素、黄山谷,融通之际,自成风格,其草书成就显着,有“明代草书第一”之称,也正是其毫无拘束,狂放不羁性格之体现,写得雄奇奔放、变幻莫测。
其留世名作有《草书诗轴》、《洛神赋卷》、《前后赤壁赋卷》等。文征明,书法诸体皆工,以小楷、行书成就最高。
其小楷宗右军,草书师怀素,行书仿苏、黄、米,隶学钟繇,篆法李阳冰。其小楷圆劲淡雅,自有风神,代表作有《离骚经》、《前后赤壁赋》等。
其行书多得晋人笔法,尤得力于《圣教序》,写得古雅苍健、姿媚遒劲。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纪行诗卷》、《西苑诗册》等。
王宠,字履仁,后改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人。少有才华却屡试不第,遂随文征明等人以诗文书画自娱。
王宠以小楷见重于世。明人有“其书本与大令,兼之人品高旷,故神韵超逸,迥出时人上”之评,其小楷师法虞世南、钟繇、二王等尤得力于王献之,风格古雅灵空,神韵超逸,作品有《滕王阁序》、《西苑诗卷》、《自书诗卷》等。
2.简析中国书法史上的“三大行书”。(参见99页、109页、112页) 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诗帖》被后人尊为“三大行书”。
1.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永和九年王羲之与谢安等人在会稽山阴兰亭行“祓禊”之会而作。此文点画遒丽,行气流畅、神清骨秀,风格妍美流便,为羲之得意之作。
真迹已失传。后世遗存的唐人摹本中以冯承素之摹本最近真迹。
《兰亭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也是体现晋书“尚韵”的杰作,艺术水平极高。《兰亭序》在艺术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用笔细腻精湛。
《兰亭序》起笔多以凌空取势,结笔则多取轻顿提收,显。
6.2011年书法常识考试题
2011年省书法等级考试书法常识考试样题 书法常识考试样题(不是范围)请将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每题的挂号内,每题10分。
(60分为通过)(书法常识通过者方可决定考生8-10级的等级)1.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 甲骨文 B 金文 C 石鼓文 D 瓦当文2.“瘦金体”的创造者是( )A 宋徽宗 B 宋高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3.钟繇是着名的书法家,他生活的时代是( )A 殷商 B 三国 C 汉代 D 唐代4.传世小楷名作《黄庭经》的作者是( )A 索靖 B 王羲之 C 王献之 D 苏轼5.“初唐四家”除了虞世南、禇遂良、薛稷之外,还有一位是( ) A 智永 B 欧阳询 C 颜真卿 D 李邕6.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 )A 王羲之《兰亭序》 B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C 颜真卿《祭侄稿》 D 米芾《蜀素帖》7.祝允明、文征明、陈淳、王宠在书法史上被称为( )A 宋四家 B 吴门四家 C 楷书四大家 D 元四家8.董其昌的书法风格是( )A 浑厚 B 淡雅 C 古拙 D 苍茫9.下面有一个碑不属于汉隶( )A 《张迁碑》 B 《乙瑛碑》 C 《峄山碑》 D 《礼器碑》10.下面有一个帖不属于干隆皇帝“三希堂”的三希之一。( )A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B 王羲之《兰亭序》 C 王献之《中秋帖》 D 王珣《伯远帖》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南京艺术学院 2011年3月。
7.寻找关于书画知识的题目
书法知识试题一、抢答题 1、书法是一门艺术,她的历史已有几十年:(错,一千多年)。
2、书法只有毛笔和钢笔书法两种:(错,还有手指书法,沙滩书法等)。 3、说出三种以上代表中国书法的字体:(楷、肃、行、草、篆)。
4、中国书法是由美国引进的,还是由曰本引进的:(都不是)。 5、只要按照自己的思维去苦练,就会成大书画家: (错,必须要有正确的运笔方法和临帖)。
二、选择题 1、官全碑的主要特征是: A、清秀B、龙飞凤舞C、长方形D、扁形 E逆风起笔F、交叉处顿笔(A、D、E、F) 2、下列碑名中那些是隶书碑贴,哪些是楷书碑贴? A、官全碑B、玄秘塔碑C、乙瑛碑D、张迁碑 E、神策军碑F、多宝塔碑(隶书:A、C、D,楷书:B、E、F) 3、仿宋体的基本划一共有多少种:30种——40种(33种) 4、①钢笔出写档案封面和填写表格最好用草出体还是仿宋体:(仿宋体) ②在图纸上写字,最好是用草书体还是仿宋体:(仿宋体) ③写信封最好用草书体还是仿宋体:(仿宋体) ④会议纪录最好用行书体还是仿宋体:(仿宋体) (以上答对三题算满分) 5、因为有电脑打字,书法可学可不学,为什么?举例说明 (错,任何行业都需要写字。比如学生做作业,老师在黑板上上课,电脑就无法做到)。
三、风险题:(10分题) 1、堪称天下第一行书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还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集序》 2、柳公权最擅长写楷书还是隶书。
(楷书) 3、仿宋体中“伟”“兵”二字分别显结构;造型上应分别为;它们分别由笔划组成。 (伟字左右结构,兵字上下结构,伟字左低左高,兵字上宽下窄,伟字21划,兵字15划) 4、例举中国历史上四大书画家: (王羲之、颜真卿、欧阳洵、柳公权、唐伯虎、武则天等) 5、仿宋体中“具”字由多少笔划组成: A、20B、21C、23D、25(B、21划) 20分题: 1、仿宋体中“侨兴学校”四个字分别要用多少笔划来书写。
(20、10、20、21) 2、如何评价一首作品的好坏。 (A、繁体简体是否统一B、风格是否一致C、整体是否协调 D、功底是否扎实) 3、夏练书法生冬练书法,哪个季节练最见成效?(冬练) 4、隶书中“上、土、士、干”四个字,都是上横为波横,还是下横为波横,是两横都是波横,还是两横都不是波横? (上、土、干字下横为波横,士字上为波横) 5、仿宋体中“日、月”二字分别由多少笔划组成?(16划,14划) 30分题: 1、仿宋体中“勤”字由多少笔划来书写?(45划) 2、“湖”字在仿宋体中怎样造型,它由多少笔划组成? (两边高,中间低,37划) 3、对联贴好后,由里向外看,出边和对边分别在哪边? (书边在左边,对边在右边) 4、隶书中“口”字竖的写法一般为几种?怎么写? (两种,内弯或外弯) 5、一整版钢笔仿宋体中,如何评价它的好坏? (高低、宽窄是否一致,繁简是否统一,有无错别字) 附加题: 1、隶书唐代发明的书体吗?请准确回答?(不是,是秦代) 2、仿宋体是秦代发明的书体吗?请准确回答?(不是,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