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高二数学必修三知识点
扩展阅读
p3怎么带歌词同步 2024-09-20 08:41:09
如何教育小孩子这三点 2024-09-20 08:40:58
初一英语学哪些知识点 2024-09-20 08:23:38

高二数学必修三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2-03-03 07:00:26

⑴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梳理(数学小飞侠)》网络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提取码: i8i2

资源目录

01.集合例题讲解.mp4

01.集合进阶.mp4

02函数的值域.mp4

03函数的定义域与解析式.mp4

04函数的单调性.mp4

04函数的奇偶性.mp4

05指数运算与指数函数.mp4

07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mp4

08幂函数突破.mp4

09函数零点专题.mp4

10含参二次函数与不等式专题.mp4

11二次函数根的分布专题.mp4

12空间几何体.mp4

13点线面位置关系进阶.mp4

14平行关系突破.mp4

15垂直关系突破.mp4

16空间几何关系综合.mp4

17直线方程突破.mp4

18圆的方程突破.mp4

19算法初步.mp4

20算法语句与算法案例.mp4

21数据的收集与频率分布.mp4

22常用统计量与相关关系.mp4

23古典概型概率.mp4

24几何概型概率.mp4

25任意角重难点.mp4

26三角函数定义与诱导公式.mp4

27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mp4

28平面向量几何运算.mp4

29平面向量代数运算.mp4

30.三角恒等变换.mp4

31.三角函数计算专题.mp4

32.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mp4

33.等差数列突破.mp4

34.等比数列突破.mp4

35.数列通项公式专题 .mp4

36.数列求和公式专题 .mp4

37.二次不等式与分式不等式.mp4

38.线性规划问题.mp4

39.基本不等式突破.mp4

40.逻辑用语专题.mp4

41.椭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mp4

42.双曲线方程及其性质.mp4

43.抛物线方程及其性质.mp4

44.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mp4

45.空间向量突破.mp4

46.导数的计算专题.mp4

47.导数的应用.mp4

48.导数的应用(二).mp4

49.定积分与微积分.mp4

50.复数专题.mp4

51.排列组合.mp4

52.二项式定理.mp4

53.随机变量及其变量.mp4

54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mp4

资源目录

01.集合例题讲解.mp4

01.集合进阶.mp4

02函数的值域.mp4

03函数的定义域与解析式.mp4

04函数的单调性.mp4

04函数的奇偶性.mp4

05指数运算与指数函数.mp4

07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mp4

08幂函数突破.mp4

09函数零点专题.mp4

10含参二次函数与不等式专题.mp4

11二次函数根的分布专题.mp4

12空间几何体.mp4

13点线面位置关系进阶.mp4

14平行关系突破.mp4

15垂直关系突破.mp4

16空间几何关系综合.mp4

17直线方程突破.mp4

18圆的方程突破.mp4

19算法初步.mp4

20算法语句与算法案例.mp4

21数据的收集与频率分布.mp4

22常用统计量与相关关系.mp4

23古典概型概率.mp4

24几何概型概率.mp4

25任意角重难点.mp4

26三角函数定义与诱导公式.mp4

27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mp4

28平面向量几何运算.mp4

29平面向量代数运算.mp4

30.三角恒等变换.mp4

31.三角函数计算专题.mp4

32.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mp4

33.等差数列突破.mp4

34.等比数列突破.mp4

35.数列通项公式专题 .mp4

36.数列求和公式专题 .mp4

37.二次不等式与分式不等式.mp4

38.线性规划问题.mp4

39.基本不等式突破.mp4

40.逻辑用语专题.mp4

41.椭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mp4

42.双曲线方程及其性质.mp4

43.抛物线方程及其性质.mp4

44.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mp4

45.空间向量突破.mp4

46.导数的计算专题.mp4

47.导数的应用.mp4

48.导数的应用(二).mp4

49.定积分与微积分.mp4

50.复数专题.mp4

51.排列组合.mp4

52.二项式定理.mp4

53.随机变量及其变量.mp4

54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mp4

⑵ 高二数学必修三算法与程序框图是那一年增加的知识点有人知道吗

2004年增加

⑶ 高二理科数学有什么学习内容

高二理科数学有不等式,简易逻辑,圆锥曲线,复数,二项式,排列与组合,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变量深究等学习内容。

1、不等式

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于号(小于或等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总的来说,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圆锥曲线

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圆为椭圆的特例),抛物线,双曲线。

圆锥曲线(二次曲线)的(不完整)统一定义:到定点(焦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的商是常数e(离心率)的点的轨迹。当e>1时,为双曲线的一支,当e=1时,为抛物线,当0<e<1时,为椭圆,当e=0时,为一点。

3、复数

我们把形如z=a+bi(a,b均为实数)的数称为复数,其中a称为实部,b称为虚部,i称为虚数单位。当虚部等于零时,这个复数可以视为实数;当z的虚部不等于零时,实部等于零时,常称z为纯虚数。

4、二项式

初等代数中,二项式是只有两项的多项式,即两个单项式的和。二项式是仅次于单项式的最简单多项式。

5、空间向量

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空间向量。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长度或模(molus)。规定,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为0。模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与向量a长度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向量,称为a的相反向量。记为-a方向相等且模相等的向量称为相等向量。

⑷ 高二数学课本学必修几

不同学校不一样。

高一数学必修有5本,必修1到必修5。高一上必修1、必修2、必修4、必修5。高二上必修3和选修。必修1主要是集合与函数;必修2主要是空间几何体,点与直线平面的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必修4主要是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必修5主要是解三角形,数列和不等式。

高中数学共学习11本书,其中必修5本,选修6本。必修课本为必修1、2、3、4、5,选修课本为选修2-1,2-2,2-3,4-1(几何证明选讲),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

高考范围的书:

高考范围为必修1、2、3、4、5,选修课本为选修2-1,2-2,2-3,而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三选二,共10本。

就教学进度来说,各个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就我们学校来说,先学习高考考察的主干知识,再学习零散知识,速度由慢到快,深度有难到易,难度自始至终与广东高考理科数学难度相当。

高一第一学期刚开学不讲上述11本书的内容,而是对初、高中的知识进行衔接,继续深入探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韦达定理,二次根式,因式分解等。接着进入必修1的学习,然后是选修2-2的导数部分。本学期学习的核心是函数与导数。

高一第二学期学习必修5的数列部分,必修4,核心是数列、三角与平面向量。

高二第一学期先学习选修4-1,再学习必修2的立体几何部分,然后是必修2和选修2-1的解析几何部分的直线、圆和椭圆,核心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

高二第二学期继续必修2和选修2-1的解析几何部分的双曲线、抛物线的学习,接着是隶属与解析几何的选修4-4,再学必修5的线形规划部分,再学选修2-3的其余部分(包括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

接着完成选修2-2的其余部分(包括定积分、数学归纳法、复数),选修2-1其余部分(包括常见逻辑用语、空间向量),必修5和选修4-5的不等式部分,必修3(算法)等零散知识的学习,结束高中理科数学课程。本学期的主干是解析几何、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⑸ 求教高二数学中的难点重点

高三的东西,没难题高二的东西,基本没难题高一的东西,很多都是难点有时间去预习,还不如多做点高一的题目就高考来说,立体几何在填空选择里可能会有难题,这种难一般不是计算难,而是空间感难解析几何没难题的。就1个字,算。算是基本功,没什么难的。做解析几何,就3条路:1、将所有变量化作一个参变量,通过一元变量的范围等特征来解决其他变量的特征问题(这是最简单的,最实用的)2、与1相反,设出所有变量,同时列出所有方程,通过方程间的运算,向目标方程或不等式靠近,直到得出最后的答案(这相对有难度,但是其实也不难。点差法就是这条路的体现)3、利用定义、平面几何知识(一般解答题不会有这种题,太简单了)下面说数列,数列是高二数学里2个难点之一就单纯数列而言,难点主要是由递推数列求数列通项,这个东西可以很难,唯有多做题才能有感觉高二另外一个难点是,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定理可以与数列相结合,考察整除问题(如上海09压轴)二项式定理可以与三角、代数相结合,考察代数运算、证明方法(如上海09春压轴)其他还有许多二项式定理的难题,可以挖掘二项式定理可以是很多难题的载体,可惜很多学生教师都不把它放眼里,其实它可以很难很难!高二说完了。我前面说,难点在高一,这是事实,别以为高一只是基础,它也是难点函数、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三角,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难点,是不等式证明,这是高一的内容含多元参数的分类讨论,是难点,高一的内容 综上所述,整个高中,真正的难点,有4:1、不等式证明(包括求值);2、分类讨论;3、求通项公式(或求和公式);4、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另外还有一个东西,也很难,这种难,就不是高中的难,而是奥数的难,但也会出现在高考卷中。这个东西叫“构造”!“构造”的对象可以是:函数、向量、三角、解析等等,千奇百怪。

⑹ 高三了,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点的先后知识点,之前没有学,一点都不懂!采纳必定给分

高中数学知识点梳理
一、 教材分布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内在关系:
① 必修课中,数学1是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的基础。
② 必修课是选修课中系列1,系列2课程的基础。
③ 选修课中系列3,系列4基本上不依赖其他系列的课程,可以与他系列的课程同时开设,这些专题的开设可以不考虑先后顺序。
④ 必开课程:必修课(所有学生),选修系列1(文科学生)、系列2(理科学生)
选开课程: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及选修4—5:不等式选讲。

3.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
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①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②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③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④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⑤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⑥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⑦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⑧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⑨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
⑩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⑾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
⑿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⒀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二、 新课标要求
1、课程内容有了较大的调整
集合的内容大体不变,将简易逻辑放到了选修内容中,本模块对集合的定位是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强调了使用Venn图的重要性,课时数定为4课时,较以前的课时减少了2课时.
函数一章中原有的内容基本不变,增加幂函数(幂指数为1,2,3,-1, 五种)的内容,并将函数奇偶性的内容又拿回来,仍定为了解,但要求大大降低.明确指出了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增加的内容还有§2.5函数与方程(二次方程实根分布)、§2.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对反函数的要求降低并强调了直观性,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的定义,另外还增加了一些实际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合理而非盲目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课时数从原来的30课时变为32课时.
2、四大方面的内容得到了加强
①加强了函数模型的背景和应用的要求
对“函数”这一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加强函数模型背景和应用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充分体现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它在后继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例(有多处)去体会、认识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模型的含义;让学生通过收集现实生活中普通使用的函数模型实例,去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更好地认识数学的价值。此外,这样的学习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十分有益。
②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包括与方程、不等式、算法等内容的横向联系。以及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多次接触、反复体会、螺旋上升地学习函数的纵向联系。
③加强了对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的要求
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和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它们对于理解数学,思考和学习数学都十分重要,而函数这一内容又是上述思想方法的很好载体,函数图象的教学应当放在重要位置,绘制函数的比较精确的图象和通过图形解读数学信息,是一项基本的数学技能。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几何直观的局限性,避免用几何直观代替逻辑证明的错误做法。
④加强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
新课标在这一内容中,明确指出了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如: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通过具体指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等,都体现了加强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
3、削弱部分方面的内容
1.削弱了对定义域、值域的过于繁难的,尤其是人为的过于技巧化的训练,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基本思想和实质。
2.削弱了反函数的概念,只要求知道指数函数 与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
3.将复合函数概念放到“导数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中。
另外,对于对数函数的内容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这都是为了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 期中期末进度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必修1结束
期终考试:必修2结束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必修4前两章
期终考试:必修3结束
高二(文科上学期)期中考试:必修5束
期终考试:选修1—1结束
(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必修5束
期终考试:选修2—1结束
高二(文科下学期)期中考试:选修1-2结束
期终考试:选修4结束
(理科下学期)期中考试:选修2-2前两章
期终考试:选修2-3、选修4结束
四、 易错点总结
1.在应用条件A∪B=B,A∩B=A 时,易忽略A是空集Φ的情况。
2.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尤其是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应用题中,判断两个函数是否是同一函数也要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求三角函数的周期时也应考虑定义域 。
3.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优先考虑定义域对称。
4.解对数不等式时,易忽略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这一条件。
5.用判别式法求最值(或值域)时,需要就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进行讨论,易忽略其使用的条件,应验证最值。
6.用判别式判定方程解的个数(或交点的个数)时,易忽略讨论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0。尤其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更易忽略。
7.用均值定理求最值(或值域)时,易忽略验证“一正(几个数或代数式均是正数)二定(几个数或代数式的和或者积是定值)三等(几个数或代数式相等)”这一条件。
8.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
9.求反函数时,易忽略求反函数的定义域。
10.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而应用逗号连接多个区间。
11.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和时,易忽略公比q=1的情况。
12.已知Sn求an时, 易忽略n=1的情况。
13.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设直线的方程时, 易忽略斜率不存在的情况;题目告诉截距相等时,易忽略截距为0的情况。
14.求含系数的直线方程平行或者垂直的条件时,易忽略直线与x轴或者y轴平行的情况。
15.用到角公式时,易将直线L1、L2的斜率k1、k2的顺序弄颠倒;使用到角公式或者夹角公式时,分母为零不代表无解,而是两直线垂直。
16.在做应用题时, 运算后的单位要弄准,不要忘了“答”及变量的取值范围;在填写填空题中的应用题的答案时, 不要忘了单位。应用题往往对答案的数值有特殊要求,如许多时候答案必须是正整数。
17.在分类讨论时,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层次分明,进行总结”。
18.在解答题中,如果要应用教材中没有的重要结论,那么在解题过程中要给出简单的证明,如使用函数y=x+ 的单调性求某一区间的最值时,应先证明函数y=x+ 的单调性。
19.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0.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0< < 。
21.分组问题要注意区分是平均分组还是非平均分组,平均分成n组问题易忘除以n!。同时还要注意区分是定向分组还是非定向分组;分配问题也注意区分是平均分配还是非平均分配,同时还要注意区分是定向分配还是非定向分配。
22.已知△ABC中的两个角A、B的正余弦值,求第三个角C的正余弦值,易忘第三个角C有解的充要条件是cosA+cosB>0,这是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决定的。
23。如果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如果直线与抛物线的轴平行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此时两个方程联立,消元后为一次方程。即直线与双曲线或者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时,包括相切和上述情况。
24.求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相交弦问题用韦达定理时,求出字母系数后,应代入判别式中检验。
25.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时,如果所求的角为90°,那么就不要忘了还有一种求角的方法即用证明它们垂直的方法。
26.二项式(A+B)n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中A与B的顺序不变。
27.使用正弦定理时易忘比值还等于2R,即 = = =2R
28.恒成立问题不要忘了主参换位以及验证等号是否成立。
29.概率问题要注意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从而使用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公式求期望和方差。
30.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把条件错误地记为"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而导致证明过程跨步太大,正确的判定方法是: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31.函数的图象的平移、方程的平移以及点的平移公式易混:
(1)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函数y=2x+4的图象左移2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y=2(x+2)+4-3。即y=2x+5。
(2)方程表示的图形的平移为“左+右-,上-下+”; 如直线2x-y+4=0左移2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2(x+2)-(y+3)+4=0。即y=2x+5。
(3)点的平移公式:点P(x,y)按向量 =(h,k)平移到点P’(x’,y’),则
x’=x+ h,y’ =y+ k。
32.椭圆、双曲线A、B、c之间的关系易记混。对于椭圆应是A2-B2=c2,对于双曲线应是A2+B2=c2。
33.“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符号易用混,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a∈A,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A B。
34.“点A在直线A上”与“直线A在平面α上”的符号易用混,如:A∈A,A α.
35.椭圆和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与焦点在y轴上的焦半径公式易记混;椭圆和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易记混。它们都可以用其第二定义推导,建议不要死记硬背,用的时候再根据定义推导。
36.两个向量平行与与两条直线平行易混, 两个向量平行(也称向量共线)包含两个向量重合, 两条直线平行不包含两条直线重合。

37.各种角的范围: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0°<α≤90°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0°≤α≤90°
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0°<α< 90°
二面角 0°≤α≤180°
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夹角) 0°<α≤90°
L1到L2的角 0°<α< 180°
倾斜角 0°≤α< 180°
两个向量的夹角 0°≤α≤180°
锐角 0°<α< 90°

⑺ 高中数学必修三重要吗

实际上两本都比较简单。
必修三只能出5分的选择或填空,有时会在大题里出(1),顶多占4分。重要的部分在选修2-3(讲计数原理、统计、概率,尤其后两个专题年年出大题),等你高二的时候能学到。我们学校必修三用了不到一周讲完了。
必修四能出5分或10分的小题,选择填空都有可能。在大题中,具体得看哪个省了,不过大多数都有一道12~13分的三角函数题。
必修四的一些知识在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会用到,等你高二的时候能学到。
所以我认为必修四比必修三重要多了,但是两本书都得好好学,因为这两本书学好了你就可以很稳定的拿到22~28分,并且你在高考中很有能力得,几乎是属于白送分的题了,再难也难不到哪里去。

⑻ 高二数学学什么内容

内容包括《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等部分。必修课程是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包括5个模块,共10学分,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5个模块的内容为: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高中数学课程性质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高中数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⑼ 高二数学课本学必修几

高中数学有必修1-6,高二应该是必修三四或者五

⑽ 高中数学分别要学必修共多少本如何设置的 比如高一,二,三分别上的必修几

不同学校不一样。

高一数学必修有5本,必修1到必修5。高一上必修1、必修2、必修4、必修5。高二上必修3和选修。必修1主要是集合与函数;必修2主要是空间几何体,点与直线平面的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必修4主要是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必修5主要是解三角形,数列和不等式。

高中数学内容包括《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等部分。

(10)高二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扩展阅读

必修1知识点:

1、集合(约4课时)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3)集合的基本运算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约32课时)

1)函数

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⑤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指数函数

①(细胞的分裂,考古中所用的C的衰减,药物在人体内残留量的变化等),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④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3)对数函数

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产生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②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③知道指数函数 与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a>0,a≠1)。

4)幂函数

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 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

①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②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①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②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7)实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