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全教育《触电了,怎么办》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更是义无反顾的重责,因此我们特认真地开展了《触电了,怎么办?》安全教育活动,也有了一些教学工作中的反思。 一、对幼儿有引导性的教会其学习安全知识。 枯燥的学习已不能引起幼儿良好的学习欲望了,我以“聪聪拿小铁棍插进插孔里,不小心触电”的故事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并让幼儿以此合作讨论“这下该怎么办呢?我们看看别人是怎样帮助他的”,借助所出示的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看四幅小图,感知用什么材质的木棍把触电者分开,进行急救方式。 二、让幼儿边观察边讲述,自由探索。 利用教师的巡回指导,让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每一幅图的内容。请一名幼儿上来扮演触电的人,教师示范各种正确的救助方法,同时学会更好地互相合作:幼儿两两结伴,分角色扮演,或互换角色。 三、家园共育。 请家长指给幼儿家庭中易发生触电的隐患之处,教育幼儿不随便乱摸室内电源插座。 此活动,通过阅读幼儿用书中的事例,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讲解下,知道触电时的救助方式,积极地参与操作活动,能对各种救助行为作判断,愿意接受成人的建议。
⑵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急救能力的研究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急救能力的研究
一、研究意义
通过对准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可以摸清当前准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到底如何,由此也可反观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可据此调整和优化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从而提高幼儿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幼儿教育事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使更多的幼儿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也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为同类院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大量地收集相关资料,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探讨。
2.自然观察法。通过带领学生下幼儿园见习实习,观察记录学生组织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行为表现和教育行为,从而反观学生专业能力的实际水平,从而揭示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
3.录像分析法。利用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的机会,对学生的一日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录像,通过分析学生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情况来分析和研究学生专业能力的水平。这样就弥补了自然观察法观察者进入现场对原有教育生态产生的影响,保持了师幼一日活动完全不受外界影响而保持完全真实化,也确保了研究所收集资料的真实可靠。
4.半结构化访谈法。利用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的机会,在学生见习实习进入尾声的阶段,根据提前制订的访谈提纲向幼儿园带班老师访谈学生专业能力的情况;同时,对学生在幼儿园见习实习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即将毕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提问和挖掘,以了解更真实、更深入的信息。
三、研究结果
1.教学能力。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平时就不愿意学习专业理论,学习中不够积极主动,抱着临时抱佛脚的想法;多数学生即使平时认真主动地学习,等到下园见习实习以及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际,在校时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只留下模糊的印象了,很难谈得上学以致用,这也就导致学生在教学设计时不能很好地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只能“凭着感觉走”。又加之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十分便捷的信息搜索技术,不少学生教学设计时会上网搜索以参考,不少学生因此产生了偷懒心理,凡事都上网搜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以及调查中经常听到专业课教师和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反映,学生的教案很多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的,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这样的专业基础以及这样的学习态度,根本谈不上教学设计。所以多数准幼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一般,个别准幼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较差。
多数的准幼儿教师很少多渠道地选择教学材料,所选的教学材料较单一,不太擅长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多为律动、音乐、图片、视频,并且有时所选的教学材料和教学主题有些牵强;个别准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制作一些教学用具,比如,图片、系列画、手偶,但是所制作的教学材料多数比较单一,只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
多数准幼儿教师基本上能够按照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流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且基本达成教育目标;有一定的师幼互动;活动方式较为多样,律动导入、有跳有唱、动静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预设的课程多,生成的课程几乎没有,教学过程更多的是把大脑里反复记忆的内容再现一次;教育活动各环节之间过渡不够自然,有些突兀和莽撞;提问比较常见,但多数提问是预设的,遇到意料之外的问题一般的做法是置之不理。多数准幼儿教师对幼儿有评价意识,在教学活动后会根据幼儿的行为、表情等分析是否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基本上能够比较正确地进行教学评价。但是,准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心理活动的把握还不是十分准确,并且教学评价是比较浅层次的。多数准幼儿教师更多的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获得信息进而进行教学评价,对幼儿内心比较隐蔽的心理活动的理解和把握还是不太自信。
2.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的能力。调查发现,准幼儿教师能按照一日生活常规的要求组织幼儿在园生活,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定偏差。面对幼儿园的意外事故,准幼儿教师比较害怕和担心,但是也能有一些简单的急救处理,能够及时汇报园领导并求助妥善解决,也能及时通告幼儿家长。需要加强的是要沉着冷静,不能过度惊慌,因为过度的惊慌容易影响急救处理。
3.与幼儿交往的能力。
调查发现,多数准幼儿教师与幼儿的沟通能够保证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和生活的顺利开展,但是,准幼儿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更多的是教师发出信号让幼儿接收信号并且执行命令和要求,与幼儿的双向沟通较少。一些准幼儿教师的语言比较成人化,所以幼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充分把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多数准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发展情况有评价的意识,并且尝试着进行评价,但是多数准幼儿教师对幼儿发展情况的评价比较简单,也比较浅层次,更多的关注外在的、表面化的现象,而对幼儿丰富的、内隐的心理活动很难准确把握,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简单肤浅的情况。
多数准幼儿教师很乐于向幼儿提供个别指导,只是更多的时间忙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和教育活动,忙于全体幼儿或多数幼儿,很少照顾到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
4.合作能力。调查发现,准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沟通、交流、合作较少;与幼儿家长的合作不够主动积极且方式方法比较单一。面对家长的询问更多的是一句话搪塞过去,所以和家长的沟通较少,效果一般。可能是身份的问题,准幼儿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权利与底气和家长沟通,甚至提出一些需要家长协调配合的请求或要求。
准幼儿教师与同事相处融洽和谐,在教学活动中懂得协调配合同事以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5.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准幼儿教师都没有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往往是上完课就万事大吉了;也没有掌握反思的方法,反思方式单一且肤浅,基本上不反思或简单空泛,草草了事。而实际上教学反思是一种元认知,是教师个体对自身教学活动、教育观念的反观、自照,对于个人的专业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多数准幼儿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差,对未来感到茫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清醒的认识和详细的规划,更多的是“顺其自然”或依赖家人“安排”。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对未来工作的期望更多的是“能考进一所公办园最好,考不进的话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私立园也行”,只有少数认为正规的私立园发展空间较大,想做一定的尝试、积累一定的经验以提升自己,日后有机会到更好更大的平台上发展或者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