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小学2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
扩展阅读
动漫为什么是12话 2025-01-01 18:20:56
韩国话的小知识 2025-01-01 18:16:31

小学2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

发布时间: 2024-12-29 22:36:23

Ⅰ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有哪些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

一、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

用人的身体一部分作为测最长度的单位有什么缺点因为人与人之间身体高矮不同,作、脚、两臂有长有短,测量出来的物体长度很不准确!后来人们就规定了一定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使用匣米、米等都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在测盆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估计一厘米的长度: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等等。

3、认识米用米量。

米可以用m表示。

4、认识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加法: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2、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2、直角的初步认识。

3、锐角和钝角。

四、2~6表内乘法: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观察立体图形。

六、7~9表内乘法:

7~9的乘法口诀。

七、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

八、数学广角——搭配:

排列、组合。

Ⅱ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有哪些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数学基础概念,首先是长度单位的学习,学生会认识并使用厘米和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理解线段的概念,并学会正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接着,学生将深入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等不同形式的加减法运算。通过练习课,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运算技巧。

在学习数学应用题时,学生会遇到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角的初步认识是另一个重要的章节,学生将了解角、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并通过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乘法口诀的学习是数学上册的一个重点,从2到9的乘法口诀,学生将通过多个练习课掌握这些口诀,并学会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如乘加、乘减等。

观察物体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立体图形,理解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视角,通过练习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数学广角中的排列组合让学生初步接触组合数学,通过学习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复习环节则会整合前面学习的所有内容,包括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表内乘法、米和厘米的认识、角和直角的测量以及观察物体的技巧,帮助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

Ⅲ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 方法 。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估计、测量、计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

【知识点】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知识点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

(2)小朋友再 说说 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相关 文章 :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人教二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基础知识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Ⅳ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是什么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认识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连加。

7、连减。

8、加减混合。

9、加、减法估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特点。

2、直角的认识。

3、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5的乘法口诀。

3、1、3、4的乘法口诀。

4、乘加乘减。

5、6的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1、7的乘法口诀。

2、倍数。

3、8的乘法口诀。

4、9的乘法口诀。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数的组合。

2、数的排除。

第九单元总复习: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表内乘法。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4、观察物体。

5、统计。

6、综合练习(一)。

7、综合练习(二)。

Ⅳ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要点

1、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线段。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2、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敏誉混合;告凯解决问题(应用题)。

3、第三单元角的初袜拿唤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的初步认识。

4、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二):乘法的含义。

Ⅵ 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一】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

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

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

③作答。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注意: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3、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要点归纳: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特点:

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

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孝棚唯。

6、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和搏就越大。

7、画直角的方法:

①画一个点

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巧培都是直角。


【篇二】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与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知识要点归纳:

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1)乘法:乘数×乘数=积

(2)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3)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1)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2)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3)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10、“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11、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5,就是5的3倍。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知识要点归纳: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4、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知识要点归纳: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等于60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

3、初步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4、会运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