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动物病毒疫情防控知识讲座
扩展阅读
送同学小礼物送什么 2025-02-02 09:53:46
k线基础知识什么是k线 2025-02-02 09:48:57

动物病毒疫情防控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 2024-12-02 23:26:32

❶ 如何从病毒的角度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如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山东大学疫情防控知识科普系列讲座—如何从病毒的角度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如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主讲人 王刚
山东大学疫情防控知识科普专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医学会抗感染治疗委员会常委

如何从病毒的角度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如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有机会与大家一起来学习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我是齐鲁医院感染病科的王刚。 首先我从病毒的角度谈一谈。目前已知能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七种,其中有SARS、MERS这样高致病、高传播的病毒,也有像NL63这样只引起轻微上呼吸道病症的病毒。我们这次的2019冠状病毒,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它的病死率远低于SARS,现在的统计是2%左右,而SARS病死率就有10%。尽管它的病死率低于SARS,但是它存在有大量的无症状的感染和轻症感染的情况。所以从控制传播的角度来说,它比SARS要复杂。
既然谈到了预防控制,我们就按照各个环节来谈。尽管是一个新型的疾病,它依然要符合传染病的基本理论。

传染病的控制要分为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打断任何一环,这次传染病终将终止。

第一、传染源的控制分两个层次:


1、我们要把所有的感染者尽快地识别,进行隔离和充分治疗。
2、因为冠状病毒的感染特点是需要中间宿主的,所以我们要避免和野生动物的不适当接触。另外,要尽快明确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这是传染源的问题。

第二、目前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和接触:

1、呼吸道的预防,国家一直在倡导戴口罩。

目前大家也都知道口罩很紧俏,但是对于呼吸道的预防来说,单纯的戴口罩并不足够,

我们还需要保持咳嗽的礼仪,要遮住口鼻。另外要保持足够的安全的人际距离,

比如说要保持一米以上,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室内场所。

2、接触传播的预防,主要是要提倡手的卫生。

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标准的六步洗手法,另外要用含酒精的洗手液,如果买不着含酒精也没关系,用肥皂加流动水(洗手)15秒到30秒,也足够起到杀毒的作用。

第三、保护易感人群,对于一个新的疾病,所有的人都是易感者。

对于新的传染病出现的时候,大家需要给科学家足够的时间来研制疫苗。在没有疫苗保护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自己足够强大的免疫能力。 我相信,做到上述的这些环节,我们在这场战‘疫’中,将是最后的胜利者,加油! ”

❷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讲座公众号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讲座公众号有荣成市新艺幼儿园等等。

传染病的介绍: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经过各种途径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其中病原体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是寄生虫,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等。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某些传染病如果发现后需要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以掌握病情传染的情况,及时管控。

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性腹泻、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麻疹、水痘和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革登热与革登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狂犬病、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❸ 狂犬病健康知识讲座

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材料;张坎初中;人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前10位的地级市中紧邻我县的万州区居全国第九位;一、什么是狂犬病?它的主要症状有哪些?狂犬病又称;呼吸麻痹或衰竭而死;意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携带免疫证,备;1、吃的是没有经过检疫的、带有病毒的野狗;2、狗;六、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给猫和狗注射疫;

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材料
人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人狂犬病的预防是世界大多数地区面临的巨大公共卫生挑战,全球有87个国家和地区有狂犬病发生,但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98%在亚洲,多见于亚洲的印度、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孟加拉、越南和缅甸等国家,中国也属于人狂犬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功控制了家养动物的狂犬病,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狂犬病仍是一种主要的健康威胁。全世界统计每年狂犬病死亡人数35000-50000人,实际发生人数为50000-100000人。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是我国狂犬病病例高发的时期,1981年发病数达7028例。1985年之后,在卫生、农业、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下,中国狂犬病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1996年全国报告病例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仅发生159例。但是,据卫生部通报,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疫情逐年持续上升,2000年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2004年至2006年,全国报告狂犬病病例分别为2651、2537和3279例,共报告死亡人数8403人,仅2007年全国报告狂犬病病例3300余例,是37种法定传染病中报告病死数最多的,病死率一直高达100%。同时,我国狂犬病疫情波及地区也迅速扩大,1996年全国仅有98个县区报告狂犬病病例,到2007年,全国已有23个省市区、195个地(市)的910个县区报告出现狂犬病病例。报告病例数
前10位的地级市中紧邻我县的万州区居全国第九位。 目前,我县因狂犬病而死亡的已有17人,前两天死亡2人,其中1人是在校大学生返家中死亡。我县对狂犬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视,最近,全县召开了狂犬病防治工作会议,部署了集中整治养犬的隐患问题。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目的是增强我们防治狂犬病的意识,并通过你们向你的家人及社会做好宣传,文明生活,健康生活。
一、什么是狂犬病?它的主要症状有哪些?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犬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狂犬病刚发作时,人显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神经过敏,出现低烧、头痛、乏力等貌似感冒的症状;随后病情加重,体温上升至38℃至40℃,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怕水、怕风、怕光,情绪高度兴奋又恐惧不安;患者最后出现全身性麻痹和瘫痪症状,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衰竭,最终喉肌痉挛而死。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的只有5天,最长的则可达到18年。狂犬病至今仍属不治之症,至今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人被带狂犬病病毒的狗或猫咬伤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一般会在50--60天内发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二、狂犬的主要症状有哪些?犬患病初期常有逃跑或躲避趋势,常将狂犬病称为逃跑病或疯狗病。狂躁发作时,病犬到处奔走,随时可能扑咬人畜。病犬行为凶猛,间或神志清楚。拒食或出现贪婪性狂食现象,如呑食木片、石子、煤块或金属,可能发生自咬、呕吐。经过2-4天,进入麻痹期,下颌下垂、舌脱出口外,严重流涎,后躯麻痹,行走摇摆,卧地不起。病犬最后
呼吸麻痹或衰竭而死。三、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狂犬病的传播源有两种。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1.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在自然界中狂犬病常见于家犬,野犬、猫等动物。狗是狂犬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人狂犬病约80%—90%是由狂犬传播的。 有些动物被疯狗咬伤后,并未发病,无症状,不死亡。只是在唾液中存在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后人就得狂犬病而死亡,而这个“健康”的动物仍然健在。这类隐性带毒动物占15.2%,家畜的带毒率不高,在狗当中以小狗为最多,这即是最为危险的传播源。因为这些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比典型的疯狗还厉害。 2.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虽然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但应引起注意。四、狂犬病为何死亡百分百?这是因为狂犬病病毒的毒力非常强,而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内,它所攻击的目标和行走的途径,与其他病毒不同。比如流感病毒,它主要侵犯呼吸道,比如“非典”病毒主要侵犯肺部组织。但狂犬病病毒不同,它有嗜神经性,主要攻击大脑和神经组织,而且沿着人体神经的走向游走。所以攻击的目标就扩散到几乎所有的神经组织,包括小脑、脊椎、肾、内脏,导致中枢神经衰竭,所以几乎无法抢救,死亡率相当高,几乎是百分之百。五、养犬(猫)注意事项首先,在生活上要与犬(猫)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过分密切。二是注意卫生,定期消毒,要经常给犬(猫)洗澡。三是注射疫苗,每年定期给宠物注射狂犬病疫苗。四是有病早治,一旦发现犬(猫)生病,尽早治疗。五是定期带犬(猫)到畜牧兽医部门进行检测。六是外出遛犬时由成年人携犬,对犬束犬链,注
意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携带免疫证,备有粪便袋,对犬在户外排泄的粪便立即清除,避免咬伤人畜,传染疫病。五、吃狗肉会得上狂犬病吗? 狂犬病不是敏感病毒,紫外线、高温、酒精都可以杀死它。所以吃狗肉染上狂犬病的,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有可能:
1、吃的是没有经过检疫的、带有病毒的野狗; 2、狗肉半生不熟; 3、食客的胃或口腔黏膜有伤口,比如溃疡,这样就容易感染狂犬病毒。
六、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给猫和狗注射疫苗。3个月以上的狗,就要注射疫苗。目前疫苗的安全性很稳定,免疫能力相当不错,只有主动地进行全程免疫,就能够预防狂犬病。七、被狗咬伤之后怎么处理?首先不要止血,让血流出来,再用20%的肥皂水1/1000-1/500的新洁尔灭溶液反复冲洗10—20分钟,再用大量清水冲净10分钟,最后涂上碘酒消毒,伤口不要包扎。然后到指定的狂犬疫苗接种部门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一般来说,被咬的伤口深而严重,部位越靠近头、面,越危险,必须尽快注射疫苗和免疫血清。天气在逐渐变暖,动物也活跃起来。它们不仅与人的接触日益频繁,而且也陆续进入发情和换毛期,性情变得狂躁,容易伤人,再加上季节人们衣着相对单薄,因此宠物咬伤人的事件在春夏比较多发。人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宠物给我们健康生活带来的还不仅仅是狂犬病,人们易患的皮肤病、布氏杆菌病、弓形虫病、胃肠道疾病、鹦鹉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都可能是每天和我们亲热的小猫小狗小鸟而引起的。为了健康安全,请别和宠物“亲密接触”。

❹ 西尼罗河热由什么感染引起的吗

1999年7~9月在俄罗斯南部发生了范围广泛的流行,近1000人发病,至少40人死亡.近5年(1996~2000年),捷克从14匹马中分离到病毒,意大利从78匹马中分离到西尼罗病毒.1999年7~10月,在纽约和邻近洲人,马,野鸟和动物园鸟间发生的一次暴发流行,结束了西半球无人和动物间感染报道的历史,是该病毒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那么问题来了,西尼罗河热由什么感染引起的吗?到底西尼罗河病毒该怎样预防呢?
西尼罗河热由什么感染引起?据调查西尼罗病毒病是由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西尼罗河热病毒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西尼罗病毒株,由于在西尼罗地区,故命名为西尼罗病毒,西尼罗河热病毒位于蚊的涎腺,蚊子在叮咬过程中,将病毒传播给人或动物引起疾病或隐性感染,病毒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实质,从而引起发热或脑炎症状。
安全提示:
虫媒传染病的治疗,防止昆虫叮咬。蚊子、跳蚤、虱子和蜱螨等吸血昆虫可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斑疹伤寒、丝虫病和恙虫病等。尽量不要在野外宿营,若确实无法避免,应有帐篷,或身上涂抹有芳香味的驱虫剂,并穿长袖衣裤睡觉。要特别注意检查卧具是否卫生,有无跳蚤、虱子,若卫生状况不好,应立即改换地方入住。
感谢大家收看,本期讲座到此结束,请大家继续关注倍领安全网,并熟悉掌握一些生活中的瘟疫安全小知识。这也是小编最高兴看到的事情。

❺ 关于春季预防传染病的小知识

1. 春季预防传染病小知识演讲稿
春季预防传染病小知识演讲稿 1.以《春季预防传染疾病的防治》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aware可自测不用抽血祝您健康天 猫!

给个意见自己再天几句应该就行,希望能帮到你
2.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讲座发言稿 m.xuexila
同学们:上午好!

春天是很美好的,但随着气温的回升,一些病毒性传染病也随之而来,尤其是3月份正值冬春交替之际,天气多变,时寒时暖,是麻疹、水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几种常见传染病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黏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痂皮。

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

二、防治常识

春季天气变化大,忽冷忽热,若不注意,易引起疾病,其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部分患儿可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在春季如何预防。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春季天气变化大,要及时增减衣服,有些孩子衣服穿得太多,活动时出汗,活动后未能及时擦干,容易受凉感冒。

2.初春天气仍较寒冷,许多班级不喜欢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不好,因此要经常开门窗通风。

3.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由于孩子抵抗力差,容易被传染而发病。因此,班级学生有感冒或患呼吸道传染病者,应及时治疗,劝离回家,治好后返校上课,以免传染他人。

4.教育学生生活作息要有规律。过度疲劳和兴奋都容易生病,平时应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早睡早起,做适量的运动,增强免疫力,来抵御病菌的入侵。

5.多摄取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增加机体免疫力。教育孩子要注意纠偏食、挑食的习惯,均衡饮食,多吃些鱼、牛奶、蛋、豆腐、蔬菜、水果等食物。

如果我们注意了这些方面,就能减少感冒的发生。
3.求一篇关于预防春季传染病的稿子
加强晨检和因病缺课统计工作,认 真做好日排查工作,尤其对发热和缺课学 生进行重点排查,对有传染病可疑症状的 学生,及时去医院检查,班级出现传染病,要立即报告辅导 员(或班主任)。

对确诊为传染病的学生,严格按照 传染病的隔离期予以隔离 ,通风换气,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 呼吸新鲜空气;每天开窗户5-10分钟通风 换气,课间打开班级门通风换气,搞好环境卫生,湿式扫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个 人卫生,勤洗手。打喷嚏、咳嗽后要洗 手,洗后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净,保护易感人群: 学生对传染病普遍易感,是重点保护 对象,预防接种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营 养与睡眠(10小时/日),提高机体的免疫 力,在传染病流行期,尽量少到商店、影剧院等人群多的公共场所。
4.预防传染病的演讲
小学生预防疾病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在这庄严而又亲切的国旗下演讲,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春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是病毒细菌也不例外,也是它们高度繁殖的季节。有害病毒细菌对我们的危害可大了,病菌感染严重时可以夺去我们的生命,特别是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禽流感,已经夺去了国内十几人的生命了,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严格加以防范。

一、保持个人良好卫生,勤洗手洗脸,换洗衣服。一年级的小同学们更应该改正咬手指和吮吸手指的坏习惯,要牢记“病从口入这句话”!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眼下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大家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但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合理安排运动量。每天我们都应坚持做好课间操,积极上好体育课。

三、注意饮食,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因为这些食物可以维持身体营养平衡,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

四、坚决不吃校外小商小贩的食品。这些食品大多为不法商贩加工而成,他们的健康状况和加工的环境卫生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查,食品也没有合格证,同学们要坚决和这些食品说再见,以防病从口入。

五、注意环境卫生,创造整洁的校园环境。不要随意乱扔废纸、乱丢食品包装袋、不随地吐痰等,我们希望所有的同学用我们的举手之劳,维护我们整洁的环境。同时还要注意,教室内要每天通风换气。

老师们、同学们,健康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讲究卫生就是最基本也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只要我们时刻谨记,并身体力行,那么无论什么样的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5.春季预防疾病小常识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 随着春风的临近,各种春季的传染病也不顾人们的厌恶与否,在人们的稍不提防中,不邀而至,为了辨清它们的丑恶面目,现将它们的罪恶表现及预防和治疗的简单方法介绍如下: 一、肺结核: 绝大多数是由呼吸道传播。

主要体质素弱者多易感染,多呈慢性过程,结核杆菌低抗力较强,在干燥痰中能存活6-8个月,对湿性敏感,60℃经半小时或者煮沸5分钟,即可杀死。属于依靠飞沫传播的疾病,是前几年明显减少而近年又呈增多趋势的疾病。

预防肺结核主要通过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与患者亲密接触,积极地预防接种长介疫苗。而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足量、全程。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2003年初爆发的一种主要通过近距离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

它是传染性强、病情较重、进展快、危害大的新型传染病。临床表现为:1、潜伏期一般1-10天,多数患者4-5天发病。

起病急,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 38℃,偶有微寒,可伴有头疼、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痰、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及明显呼吸窘迫。但少许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近期有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早期WBC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晚合并细菌感染者可有WBC↑,部分血小板↓,多数肝功异常。部分患者可有心肌酶↑,白蛋白↓。

少数有低氧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X线以显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散漫。

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高分辨力CT(HR—CT)能早期发现病变。 预防和处理,疫点消毒处理及时,及公众的健康教育,因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尚未明确,但传染性和致病力强,报告时限应比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疫情报告,如若发现非典病例后,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处理时采取分诊类别及相应处理的方式。 三、腮腺炎 主要由腮腺炎病毒感染而致,它主要通过飞沫或唾液污染食具或玩具传播。

学龄儿童为易感者。潜伏期2-3周,引起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若无膈并感染,病程1-2周可自愈。

青春期感染者可引起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多饮开水,服抗病毒的药物及休息,并绝对隔离病人。

四、AIDS(艾滋病)。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血清HIV阳性,同时伴有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等自限症状(急性期)。

该期约持续1-2周后进入感染的无症状潜伏期,此时外?血中HIV抗原含量很低或检测不到。但随着感染的时间的延长,HIV重新开始大量复制并赞成免疫系统的进行性损伤,逐渐发展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AIDS相关综合症,最后发展成为AIDS。

预防和处理。基于AIDS主要通过1、同性或异性性行为;2、输入带HIV的血液和血制品及静脉药瘾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等;3、母婴传播等形式传播情况,制定措施,采取1、让人们认识到AIDS的传染方式 及其严惩危害,杜绝吸毒和性滥交;2、建立HIV感染的监测系统;3、加强国境检疫;4、对供血者进行HIV抗体检查。

目前治疗HIV主要是:1、加强对HIV疫苗的研究;2、加强抗病毒治疗。 五、肠道传染病。

是高校内最易发生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是通过接触,由口传播,故个人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同时学校把好食品的卫生。

处理主要抗菌、补液治疗。 六、禽流感。

禽流感是近二年发生的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据专家意见,只发还有动物疫情发生,就会有禽流感的存在,国际专家预测,禽流感可能会大流行。目前做法是:1、加强监管,尽早发现传染病,尽早进行疫情监测。

我国禽流感人感染者处于高散发、高病死的态势。这是规模禽类免疫使人间疫情高度散发;而高病死率则与处于 *** 早期的病死率低,两者相差一倍左右,随着疫情扩散,病死率下降。

2、与病人的免疫有关系。3、与患者是否得到及时治疗有关系。

目前处理禽流感的主要措施:1、加强禽类防疫。2、提高自身免疫抵抗力。

3、对患禽流感疫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的方案。 早春 小心呼吸道疾病 冬春呼吸道疾病高发,各医院病人人满为患。

以下就如何严防呼吸道疾病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人个防护。注意冷暖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

对年老体弱或有慢性气管炎、哮喘、或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人,更应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要接种预防流感的疫苗,天气寒冷或大雾等情况时,处出应戴口罩。 第二、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在办公室、家居、公共场所要随时通风,尤其在学校或医院发现有感冒病人时更应使空气流通,防止大面积传播。 第三、戒烟。

不但在公共场所要戒烟,在家庭、办公室、学校都要戒烟。因为吸烟对个人呼吸道有损伤,易患流感,被动吸烟者受害更大,吸入的烟浓度商于吸烟者。

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及国内禽流感商发阶段,更应戒烟,防止呼。
6.如何预防传染病演讲稿
原发布者:浯河123

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演讲稿景东小学 同学们: 记得中国现代女作家冰心曾说过:“权利是暂时的,金钱是子女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是生命的本钱。健康是奋斗的资本,只有健康才有一切。反过来,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学习、工作再好,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 眼下正值冬季,是流行性疾病的易发季节,因为气候多变,学校人口密集,易引发某些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对同学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希望引起全体同学高度重视。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应关注每日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过室内;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增加营养。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不外出就餐(特别是无卫生资质的摊点)平时饮食应多吃青菜、蛋类和豆制品,少吃油腻甜食保持饮食均衡,合理营养,不挑食和偏食。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讲究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换衣,用餐前洗手,不随地吐痰,不正对人咳嗽,不共用毛巾、碗、筷等
7.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常识
初春的气候乍暖还寒,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都是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十分关键。

1、科学穿衣: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2、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减少到空气流通不良的公共场所。

3、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4、多喝开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5、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6、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因为失衡的生活会带来失衡的免疫反应。
8.春季感染病预防小知识
春季流行性疾病怎么预防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2、随着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凉。

3、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常开窗户,流通空气,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4、不要到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地方去玩,以防感染得病。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6、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

的公共场所。
9.国旗下讲话《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
国旗下讲话 1、教室、寝室洞察一切窗通风换气,当我们走进教室,应该养成习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窗户产要开,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这样能给你带来神清气爽的一天。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上完艺术课归来一定要将手彻底清洗干净。

并且要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衣服。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为此我们应合理利用好早锻炼。 4、衣、食细节要注意。

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

最后岛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确保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