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高危征与高危儿自我识别知识讲座
扩展阅读
送同学小礼物送什么 2025-02-02 09:53:46
k线基础知识什么是k线 2025-02-02 09:48:57

高危征与高危儿自我识别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 2024-11-30 22:34:14

1. 高危儿的定义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影响,已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绝大多数高危儿均能够完全健康的成长、发育,部分高危儿视疾病严重程度而定,以后可能有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等后遗症的发生。高危儿的危险因素常见于母亲方面,年龄>40岁或者<16岁,孕母有糖尿病、高血压,孕母本身有感染,有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既往有死胎、死产,或者性传播疾病史。胎儿期的高危因素有孕母高危孕高征、贫血,胎儿有宫内窘迫、胎儿发育迟缓、胎盘发育不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发育异常,或者羊水量过多、过少,羊水早破、羊水污染等情况。孕期接触到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感染到TORCH病毒等,这些情况均可引起高危疾病的发生。产时有窒息、脐带绕颈、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过长、产程延长,或者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药、止痛药物。在新生儿期,多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先天性畸形、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肺炎、感染性疾病这些情况均为高危因素,均可对宝宝健康或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

2. 高危儿有哪些症状啊怎么看出来是不是高危儿

高危儿包括高危胎儿或高危新生儿,是指胎儿或新生儿因本身有生理缺陷或病理改变,或因孕妇有高危因素而严重威胁胎儿(或新生儿)。

孕妇有下列危害因素时易出现高危儿:
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称妊高征):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对胎儿危害性越大,围产期死亡率越高。故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心脏病: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是致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孕妇心力衰竭往往可引起早产和胎儿缺氧,故应及时积极治疗。

3、糖尿病:孕妇患糖尿病者,其胎儿畸形率增高,难产多,胎儿围产期死亡率高。在新生儿期,易因早产、窒息、中枢神经创伤、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死亡。宫内发育迟缓者,出生后精神和体格发育亦多异常。

4、血型不合:血型不合可引起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若不及时治疗多在围产期死亡,必须在胎儿早期诊断。

5、肝内胆汁瘀积症:可导致早产及胎儿窘迫,增加围产期死亡率。

6、慢性疾病:孕妇患慢性疾病,如肾病、心血管病及结缔组织病时,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迟缓。

7、遗传性疾病:孕妇患有遗传性疾病时,约有25%的受精卵在16周内死亡。存活着至少有5%异常,大部分流产和胎儿发育异常与先天性畸形有关。应尽早在胎儿期查出遗传性疾病,确诊后可给予治疗性流纯派大产或有效的治疗措施。

8、营养不良:孕妇营养不良可使胎儿体重减轻,早产儿发生率增加及胎儿急性营养紊乱。在产程内缺氧,出生时瘦而长及宫内营养不良者,在围产期死亡率高,出生后精神运动发育受损和智力低下的发生率高。

9、贫血和出血:孕妇患有严重贫血,可使胎儿生长迟缓及发生严重的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孕早期子宫有严重出血或反复出血,可引起流产及早产。孕中与孕末期子宫出血,多数是胎盘早期剥离或做竖前置胎盘,围产期死亡率比同期高7倍。

10、早产、过期产、双胎:均可使围产期死亡率增加。宫内生长迟缓,围产期死亡率高出正常儿10倍以上。

11、妊娠期感染:孕早期感染病毒性疾病时,大部分胎儿有畸形,妊娠期患传染性肝炎,早产儿发生率高。

12、孕妇使用某些药物和放射线照射:易致胎儿畸形、内分泌功能异常、乳齿发育异常、造血功能障碍及早产等。

13、孕妇年龄:孕妇年龄小于16岁者易患妊娠期高血压、早产或因骨盆过小而难产,年龄超过35岁者胎儿易患遗传性畸形、产前及产程中出血或死胎。高危因素“对号入座” 具备某一项高危因素的宝宝,在医学上被称作“高危儿”,这些宝宝从出生第一天就需要格外的呵护。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女性超过35岁生育者;孕期曾经出现流血,接受保胎治疗,以及患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误服过有害胎儿健康的某些药物和孕期曾经感冒者。 ●通过产前保健体检,发现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怀疑先天发育异常。 ●在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新生儿窒息、以及早产、生育双胎或多胞胎者;孩子在出生时小于2.5公斤或大于4公斤;出现严重新生儿黄疸等。 【特别提示】“高危儿”患以下疾病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正常孩子:脑瘫、智力低下、营养不良和视力、听力异常及运动障碍,轻则会影响孩子正常发育,重则导致终生残疾,一旦错过最佳矫治时机,将会造成终生遗羡腔憾。 家长正确做法是:对照全市统一发放儿保手册列出的“高危儿”因素,排除或确定自己的宝宝是否属于“高危儿”。“高危儿”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全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儿保科,接受系统保健指导,以便及早确诊早期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