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自闭症干预知识大全
扩展阅读
莫斯卡歌词有哪些 2024-10-16 16:42:34
高中英语必记知识 2024-10-16 16:41:02
怎么视频中带歌词 2024-10-16 16:29:32

自闭症干预知识大全

发布时间: 2024-10-16 05:30:40

⑴ 谁知道自闭症孩子怎么进行认知训练

智障儿童的认知训练,和正常儿童的认知发育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这个规律,孩子就算学得慢,总是在沿着上坡走,科学研究表明,除了深重度的智力障碍是无法接受训练的,中重度、中度和轻度的智障儿童都可以在科学连贯的训练中得到进步,并把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 从认知训练角度来说,孩子学习任何一个课题(项目),都要走“感知——理解——表达——泛化(扩展)”这条线路,以学颜色为例,孩子把红色做为颜色学习的第一步,要先“感知”红色是咋回事、再“理解”什么是红色、再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红色,再把红色“泛化”到生活中,比如过马路时见到红灯知道停下来。如果不了解这个学习规律,要教颜色时,拿出一堆五颜六色的气球,一个个教给孩子“这是红气球”、“这是绿气球”、“这是蓝气球”、“这是黄气球”,这种教法如果遇上一个连视知觉都有问题(无法分辨红色与其它颜色的不同,就是说,他连红色物体与红色物体的配对这一关都过不了),孩子只会被一堆气球搞兴奋或搞迷糊。 说到这,必须要提ABA教学法了。我得承认,以前对ABA有点误会,认为它是一种刻板地教孩子做这做那的训练自闭症孩子的方法,大概就是指令发出了、孩子去执行。后来现ABA是个适合所有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法,甚至在与正常孩子的沟通中,都可以运用ABA。上周末我去朋友家玩,与她四岁的聪明儿子玩了整整三个小时,全程使用ABA的教学课题,包括记忆搭积木、动物表演、讲故事、木头人游戏、视觉训练之找不同,孩子大人都非常开心。举一个例子,在玩“记忆搭积木”游戏时,我认为孩子很聪明,直接上六块积木,中间一张白纸一挡,我搭好六块积木后,打开白纸,让孩子记忆十个数,再挡上白纸,发指令“跟我搭一样的”,孩子的表现让我知道这个课题设置难了,马上后退,撤掉两块积木,变成四块搭,明显这个设置符合孩子的能力,他在记忆模型时说“太简单了”,但真正搭时又忘掉了某个细节,我马上给予辅助,再给他快速看一眼,他搭完后我把两堆积木摆在一起,让孩子自己去总结“哇,一样的”,然后我们快乐地击掌欢呼。等孩子稍微熟悉这个游戏规则后,我让他也当当老师,他摆积木造型,我去记忆搭,而全程是由妈妈当裁判帮我们数数。这种快乐的三人合作游戏,真的再让我们玩几个小时都不会觉得厌烦。 那ABA到底是何方神圣?我大概描述一下,ABA是应用行为分析法的英文缩写,通过一个个回合式教学来进行,精髓是分解课题、给予辅助、及时强化。 一、分解课题 课题是指孩子应该学会的一个能力,这样说来,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习的课题成百上千,ABA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这个过程就是“分解课题”。比如教认识颜色,从红色开始教(先不教其它颜色),第一步应该是配对分类,让孩子“把一样颜色的放一起”,这就是刚才我说的学习规律的“感知”阶段。说到这,可能有许多人要问“为什么教颜色时不直接告诉孩子颜色的名称,比如拿着红气球、红杯子等教‘红色’,而是先让孩子去配对去分类呢?”因为在认知发展规律中,知觉算是最基础的能力,如果人在视觉上都无法分辨并理解一个物体与其它物体的不同,又怎能理解更复杂的物体命名和功用呢? 接着讨论“分解课题”之学习颜色的例子,第一步是配对分类,如果孩子能在有干扰物的情况下把红色与红色物体快速正确地放在一起,说明孩子已经感知到了红色,注意:随着教学的深入,老师的指令语已经从最初的“一样颜色的放一起”变成了“红色的放一起”,在孩子具备这个能力后,进行第二步训练——理解,就是让孩子“拿红色给老师”,如果孩子能在有多个其它颜色物体的干扰物中间快速正确地拿一个至多个红色物体出来,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理解红色的能力,就进行第三步的训练,让孩子表达红色,比如老师问“它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回答“红色”。 ABA强调无论教孩子什么能力,比如物品认知、形状、数学、说话、画画等,都要遵循这个分解课题、循序渐进的原理。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刻板,但教学的执行者是谁?是老师。试问:你手上有一个孩子,你设计好了课题、把一步步课题分解得很细,进入教学后你发现孩子对这块的能力超乎你的预期,他学得很快、掌握得很透彻,那你还会按照写好的教案去一步一步细细教吗?——肯定不会,水涨船高嘛。 二、给予辅助 智障儿童之所以学东西很慢,是因为大脑发育的问题,让他们无法象正常儿童那样顺利地接受外界信息并输出这些信息,他们很难通过观察而自然地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孩子一个新的课题时给予辅助,刚开始时可能是手把手的完全辅助,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减少辅助。这是ABA的一个主题原则。比如教孩子画一个苹果,一开始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他画,然后不再手把手教、而是给他一个视觉提示,即苹果图片让他照着画。再是老师先示范画一个苹果,收走,让孩子自己去画。最后是直接让孩子画一个苹果。细想一下,其实我们正常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经历过无数别人的“给予辅助”,包括父母、老师、同伴,记得我小时候学包饺子,是妈妈手把手教并示范了许多回,我才学会。 做一个合格的特教老师,一定要掌握辅助的方法和技巧,不会辅助得太慢太晚而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也不会过多给予辅助而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 三、及时强化 在课堂上听的最多的几句话,就是“耶”、“太棒了”、“你好聪明”,这就是强化。强化的意思就是在孩子做出一个正确反应后,老师给予的反馈。在孩子反应后,及时给予强化会让孩子愿意配合,更愿意继续学习那些新的、好的行为和能力。 其实“强化”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我生孩子之前、在学校当老师时,系统学习过《教育心理学》,里面就有一章专门讲“强化”,在正常儿童的教育中,强化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小时候爱学哪门功课,主要是因为喜欢教那门课的老师,而为什么喜欢那个老师,当然是那个老师对自己好总表扬自己了。 特殊孩子虽然在认知发育上存在多多少少的障碍,但爱听表扬是全人类的共性。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对你的要求有了正确反应,而你不强化他,他怎么知道他的反应是正确不正确?如果他不确定这点,那为什么还愿意继续跟随你的教学呢? 分解课题、给予辅助和及时强化是ABA教学的内涵,了解这几个基本概念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智障儿童认知训练中有哪些课题可以去做呢? 按照儿童认知发育的规律,我把训练步骤大概理一理—— 1、模仿:动作模仿、仿说、使用物件模仿,随后进行听指令的教学 2、视知觉:从配对和分类开始 3、搭积木(也可以和配对、分类同时进行):搭积木属于使用物件的模仿,练习孩子的视觉空间、顺序等。如果孩子搭积木不行,就要退回到动作模仿。 4、自己的认识(五官、名字等)、日常用品认知、水果蔬菜动物卡片认知、人物认知 5、功能性配对:比如了解牙刷和牙膏都是刷牙用的。 6、分类:先把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给归归类,再进行类别教学。 7、形状(如果孩子对颜色敏感,也可以先教颜色) 8、颜色 9、对比性认知: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等 10、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中间、旁边 11、肯定与否定的教学 12、数的概念:唱数、任意起止数、点数报总数、按数取物、认识自然数、序数、量的多少、数的大小、数的分解与合成、加减运算、应用题 13、时间教学:钟表、一天的时间、星期几、年月 14、所有课题的结合(泛化),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课题只是特教专家和老师们根据多年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大致套路,并不表示孩子非要学会前一项、才能进行后一项的学习,有许多课题是可以穿插着同时进行的。而且孩子能学的课题绝不仅仅为上述十几项,课题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老师和家长肯用心,就能从基本课题上演化出许多子课题,即纵向上可以不断延伸。 认知训练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除了用慈绳爱索牵引孩子外,家长和老师还需要掌握更多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到我们的孩子。给爱注入智慧,这份爱会更加有意义。 除了对认知训练的步骤和课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确了我家孩子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再也不会盲目地跟随别人的脚步。栋栋属于复杂的脑损伤,医学上诊断为“脑瘫加自闭”,脑瘫是主、自闭是辅,这就要求我这个当妈妈的,既要了解脑瘫康复的知识,又要了解自闭康复的知识,这双重的任务要求我除了对生活对生命继续保持阳光乐观的心态之外,还要更加努力上进,我学得越多,对栋栋的病情就会了解得越多,那对他的康复就会帮助得越多。 现在,我明确了目前栋栋要做的主要康复项目,包括运动训练(PT)、感统训练、中医按摩以及DOMAN训练(给予五大感官大量的持续的信息输入)。 在跟一些病友交流中,有遇到和栋栋一样情况的孩子,即基础能力比较弱,连最简单的“拍手”这样的模仿都不会做、脑子里没有相同物体的配对意识、“拿”和“放”这样的指令都听不懂,这样的孩子要从哪些方面找到认知的切入点?我想从一些理论知识方面分析一下。 认知是一个大脑神经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感觉、注意、记忆(经验)、知觉、分析推理、策略生成、预估与调整、表达等。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感觉的训练” 即感官通路的训练是认知训练的基础,这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和前庭觉的训练,其实这些就是改善脑功能的训练。借用一个好友对认知训练的观点“要想富、先修路”,这个路就是感官通路,关于感官通路方面的训练,DOMAN方法值得大家去借鉴。 在认知的训练上,注意力的集中是继基础感官能力训练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基础,这些注意力的训练包括视觉和听觉方面的。 记忆是建立在不断积累的感觉经验上的,这些感觉经验包括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和味觉的,大脑接收到新的感觉信息,透过对感觉记忆的解读,从而形成了知觉,在知觉的基础上,我们的大脑才有了形状、颜色、方位、时间、大小、量度、质地等概念,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才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因此,想要给孩子进行认知训练,先要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说句大实话,以栋栋目前的能力,即使他会走路,那些课程对他来说都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是指他跳起来都很难够到。既然如此,还是让栋栋老老实实地先打好认知基础吧,这个认知基础就是修好感官通路。 还有一些病友总问我“我的孩子认知很差,怎么办呀?从哪方面入手教啊?”其实想给孩子进行认知训练,最基本的前提是你已经清楚分析并了解了你家孩子的情况,就象我在文章开头说的,如果你的孩子连颜色形状这些概念都没有搞明白时,学习数学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家长们多了解一些认知训练方面的知识,知道学习一个课题(能力)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到你的孩子。举几个例子—— 模仿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有一定的视觉专注与视觉记忆、基本的互动意识、基础的本体感意识、基本的欲望表达与动作能力。 配对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备拿和放的能力,并具备基础的模仿和听指令能力。 物品认知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备基本的配对和分类能力。 学习形状和颜色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配合能力和模仿能力、分类及配对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 学习方位词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具备空间的概念、具备一定的身体形象感。 学习数概念的前提是孩子具备配对分类能力、具备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等认知能力。 知道了每一个课题学习的前提条件,其实就是知道了认知发育的规律。按照孩子具备的基础能力给他设计课题,让他跳起来就够得着,是比较科学并明智的。

⑵ 关于自闭症,我们应该知道什么

每年的四月一日,你肯定知道这是“愚人节”。这一天,你或许被“愚”过,或许“愚”过人。无论如何,这都会是快乐的一天。

但,你是否知道,紧接着第二天,4月2日是什么日子吗?

2007年,联合国大会决议,自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关于自闭症,网络这样解释:自闭症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功能而引致的 终身发展障碍 ,症状在三岁前出现,患者多为儿童。终身发展障碍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没有治愈希望的病症。如果说癌症恐怖,它比癌症更加恐怖。癌症患者一般是生命后期才发病,患者还享受过人生快乐的时光。自闭症却从出生就伴随你而来,一辈子,不离不弃,如影随形。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有了二胎宝宝,我也不会关注小孩子的发育状况,可能永远都不会关注到自闭症儿童这个领域。孩子教妈妈去学习、成长,这句话真的很对。我在关注孩子发育状况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蜗牛牵我去散步——自闭症专家妈妈的育儿经》。这本书2012年出版。时隔四年,2016年再次印刷出版,由此可见,自闭症儿童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本书的作者陈婕女士,是一位自闭症儿童的妈妈。她原本就是一位普通的妈妈,但是自闭症孩子齐齐让她变得不普通。她在陪伴孩子康复训练的成长道路上,一步步走来,留下每一个渗透着汗水和艰辛的脚步。

《蜗牛牵我去散步》并不是一部妈妈诉说自己辛苦养育自闭症孩子的辛酸史。这是一部科学严谨的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指导书。书中列举了自闭症孩子的各项表现障碍,以及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跨越这些障碍,让孩子越来越好。书里穿插自己孩子齐齐和其他自闭症患儿的康复训练经历,让读者在看故事中学到康复知识。

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这本书的特点。

因为很多正常的孩子,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大家的观念都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持这种观点的尤其老人居多。因为他们依据自己养孩子,看孩子经验得来。毕竟正常孩子占多数。这就会让很多父母错失了孩子干预的最好时机。

作为宝宝的第一养护人,妈妈,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宝宝的状况。如果你的宝宝安静乖巧的出奇,不要急着开心,认为自己生了一个好带的宝宝。多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和你有对视?对妈妈的声音有没有反应?对妈妈有没有依恋?

陈婕女士在齐齐很小时候就发现孩子有些不一样。比如齐齐总是往后挺,妈妈和外婆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抱住他。齐齐根本不和大人依恋。也不和大人有对视。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往后挺。我家孩子也有这样状况。当时我非常紧张,大夫说没有问题。看我不放心就让孩子做一个视频脑电图,比普通脑电图要耗时耗力的一项检查,检查前要剃光脑袋。我胆战心惊地带着宝宝做下来,中间有点小小的异常就赶紧记录下来。一周后,厚厚一沓的脑电波报告出来,我只看到结果是:正常婴儿脑电波!

陈婕女士总结自闭症儿童的四大特征:一语言交流发展有问题。二,社交上,没有对家人的亲近感。三,行为上难以配合。四、有特殊的爱好。自闭症孩子一般都会在36个月前有症状表现出来。所以,家长一定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发育成长情况。

我曾经在儿童医院见过一位妈妈,二胎孩子已经14岁了。她说孩子小时候她就觉得孩子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但是老人一直都说孩子没事,长大就好了。现在青春期了,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正常,这才来医院检查。

“长大就好了”,这样的观念安慰的是一时,害的却是一生。所以,宝妈宝爸们一定要有科学育儿观。按时到医院保健科给孩子做发育评估,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不要错过孩子最好的发育期。

自闭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理解力差。有怪异行为。(电影《海洋天堂》里文章饰演的自闭儿就总是晃动自己的手指),社交能力弱或者几乎没有社交能力。要改善孩子这些状况,就要从最基础最根本的锻炼入手,那就是感统运动训练。

《蜗牛牵我去散步》中陈婕女士多次提到孩子的感统运动训练。她的儿子齐齐刚开始在家里因为场地有限,她只注重语言刺激训练,但收效甚微。后来创办了训练中心,齐齐就加大了运动训练量,齐齐的各项能力也得到快速提高。

陈婕女士介绍自闭症儿童一般都是通过视觉来接收外界信息。比如他们喜欢看光线、物体直角边、斜眼看人等,这些孩子语言发育都很晚。让孩子开口说话不是单纯语言刺激就好。还要辅助感统运动。例如让孩子练习前滚翻,这是刺激孩子前庭语言的发展,也会促进口部肌肉的发育。还有荡秋千、跳跃、吹纸片、吹气球,用吸管,这都会锻炼口部小肌肉的发育。

很多父母把关注点盯在孩子“开口说话”上,其实说话分两个阶段,第一是“防说”。你说什么孩子跟着说什么。第二个阶段就是语言理解力。有很多自闭症孩子停留在“防说”的阶段,鹦鹉学舌,根本不理解。

要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就要从锻炼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入手。虽然陈婕女士说过很多自闭症孩子都是通过视觉来接收外界信息,但只是视觉使用频率高而已,能力却很低。提升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就要大量的感统运动。滑滑梯、仰卧起坐、走平衡木、单脚站立、手撑地、排球、跳绳、踢毽子等等。这些看起来就是玩儿,其实就是感统运动。

除此之外,还要做的视知觉训练有涂色、走迷宫。两点连线、剪纸。稍大孩子可以跟画点图、格图、对称图等。

在家长看来,感统训练不就是带孩子“玩”吗!这不是漫步目的散漫地玩耍,这是有目的有意识地玩儿。在玩儿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大运动发展能力,同时提高孩子的小运动精细动作的发展。而且在玩儿的过程中学会了配合、遵守规则。

正常人社交主要是两点:语言和规则。自闭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起来,懂得了配合和规则,也就提高了社交能力。

家有自闭儿,是每个父母心上的一颗朱砂痣。孩子的无意识,不仅不能照顾自己,还会闯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祸端。父母除了无奈,还得到处跟人道歉,获取别人的理解。《蜗牛牵我去散步》中齐齐有一次故意伸脚去绊倒一个外国人,那位外国人特别生气地拉着齐齐找陈婕女士告状。陈婕女士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说:我的儿子是自闭儿!

向社会公开大方承认自己孩子有问题,是个自闭儿,就像逼着自己大声对别人说:我的孩子是个傻瓜一样难受。可是,不这样做又如何?孩子自闭了,家长不能自闭。相信这个世上好人多,相信很多人都会理解并帮助你,帮助这个来自星星的孩子。

《蜗牛牵我去散步》这本书中,陈婕女士在经历了风雨之后,真诚地告诉大家,父母敞开心胸,真诚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缺失和不足,欣赏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用心去过好自己的生活,用阳光平和的心态感染孩子健康成长。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的心态和生活观,不是自闭儿的家长才要有,我们普通的正常孩子的家长也应该有。教孩子学会感恩,是每一位父母永久的责任。

最后,让我们看一组数据。2015年4月2日,《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指出,自上世纪以来, 自闭症在中国经历了由罕见病到流行病的转变; 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0到14岁的儿童患病者达200余万。自闭症患病率约为1%。也就是平均约100人就有一个自闭症患者。这些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同时也提示我们,关注自闭症患儿,多了解学习自闭症的常识,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自闭症,不要歧视,要接纳,伸手帮助,是我们应该做的。

⑶ 怎样治疗儿童的自闭症

儿童孤独症也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与社会交往障碍或沟通障碍、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的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儿童自闭症的治疗:

自闭症的治疗:

1、现代康复治疗

① 感统训练

给予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与运动相结合,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指导下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由原来焦虑的情绪变为愉快。

② 言语训练

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提高听觉和言语能力的活动。以锻炼受训练者对言语活动中的听觉或视觉信号的分辨力和理解力,形成和发展其言语感受和表达能力。 ③ 认知训练

系统结合被训者的现状及心理发展特点,主要对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力、情绪能力、认知灵活性等6大认知能力进行训练,帮助提升认知水平。

④ 注意力训练

使用特定方式培养训儿童集中注意力,既可提高其学习能力,亦可改善兴趣与行为异常,提升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给予必要的触觉引导,是吸引自闭症儿童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2、物理治疗

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

脑循环治疗仪——可以明显调整大脑供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智力。

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仪——是一种发展迅速且已经逐渐成为治疗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方向。

磁场刺激治疗仪YRD——直接作用在脑细胞和脑血管上,改善细胞活性,加速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脑神经综合修复治疗仪——长期坚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认知功能障碍,提高自主能力和行为认知。

经络生物靶向治疗——促使神经递质长期平衡分泌,从根本控制疾病逐步达到临床效果。

⑷ 孩子得了自闭症家长应该怎么办

很多新妈妈对儿童自闭症都感唤握到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治疗,也找不到很好的方法治疗,其实儿童自闭症是可以通过日常行为来改善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慢慢来改变。那么,若家中孩子不幸患上自闭症该怎么办呢?家长除了要带孩子接受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做好护理。

一、尽量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包括邻居小朋友相邀的 游戏 、做作业;包括学校、班级统一组织的文体活动;包括祝贺同学生日、欢送老师等等。从集体活动中培育孩子的性格,从集体活动中体验友谊、智慧与温暖。

二、别把孩子过分封闭于一味学习的小圈子,城市居住的现代化使许多人搬进了高楼,而一户一门的高楼容易给孩子造成封闭的环境,因此,应允许或鼓励孩子从高楼走下来到庭院中,与邻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谊。

三、家长要有爱心、耐心、恒心、信心、决心,还要有一点点“狠心”。家长起初进行干预时,孩子处在一种自我的状态中,可能会产生抗拒心理,甚至发脾气、大哭。家长此时千万不能因为心软而放弃,因为干预是一个漫长的过和誉庆程,一定要相信自己和家庭的力量。

四、不断学习并付诸行动,不要等待诊断过后再进行干预。哪怕是有一点点怀疑孩子患有自闭症,家长都可以进行干预。如果还没有学到很多干预知识,那么至少要虚轮做到一点——从今天开始,不要再让孩子一个人独自玩耍,而是转变方式,和他们快乐密集的互动。

五、家长要学会怎样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有研究表明,家长的情绪控制也会影响自闭症儿童的情绪感知与情绪表达。家长不应该在家整日以泪洗面,而是应该振作起来积极找寻专业帮助,结合自己孩子实际的障碍程度和专业人员建议制定出孩子的康复计划。

有了明确的目标、计划后,家长会减少恐惧感,多些自信心,孩的障碍问题才能及早地得到正确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