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
扩展阅读
哪些基础病不能全麻 2024-11-26 05:41:15
黑白af1哪个经典 2024-11-26 05:32:05
生命教育缺乏什么原因 2024-11-26 05:15:15

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

发布时间: 2024-08-11 12:29:34

A.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是最好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

加法口诀表:

1+1=2

1+2=32+2=4

1+3=42+3=53+3=6

1+4=52+4=63+4=74+4=8

1+5=62+5=73+5=84+5=95+5=10

1+6=72+6=83+6=94+6=105+6=116+6=12

1+7=82+7=93+7=104+7=115+7=126+7=13 7+7=14

1+8=92+8=103+8=114+8=125+8=136+8=14 7+8=158+8=16

1+9=102+9=113+9=124+9=135+9=146+9=15 7+ 9=16 8+9=179+9=18

减法口诀表:

1-1=0

2-1=12-2=0

3-1=23-2=13-3=0

4-1=34-2=24-3=14-4=0

5-1=45-2=35-3=25-4=15-5=0

6-1=56-2=46-3=36-4=26-5=16-6=0

7-1=67-2=57-3=47-4=37-5=27-6=17-7=0

8-1=78-2=68-3=58-4=48-5=38-6=28-7=1 8-8=0

9-1=89-2=79-3=69-4=59-5=49-6=39-7=2 9-8=19-9=0

10-1=910-2=810-3=7 10-4=610-5=510-6=410-7=3 10-8=2 10-9=1 10-10=0

二年级 数学学习方法

一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方法

与数学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就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方法等的基本方法。

1、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因此,预习时就要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 措施 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预习的方法,除了回忆或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或预备知识)外,还应该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预习时,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打算,以提高听课的效率。在时间的安排上,预习一般放在复习和作业之后进行,即做完功课后,把下次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其要求则根据当时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思考一些问题,钻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做做练习题或习题;时间不允许,可以少一些问题,留给听课去解决的问题就多一些,不必强求一律。

2、听课的方法

听课是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师的指导、启发、帮助下学习,就可以少走弯路,减少困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数学知识,否则事倍功半,难以提高效率。所以听课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听课的方法,除在预习中明确任务,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符合自己的问题外,还要集中注意力,把自己思维活动紧紧跟上教师的讲课,开动脑筋,思考教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要从中学习数学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一般化、特殊化等,就是如何运用公式、定理,了解其中隐含着的思想方法。

听课时,一方面理解教师讲的内容,思考或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独立思考,鉴别哪些知识已经听懂,哪些还有疑问或有新的问题,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课内一时不可能解决,就应把疑问或问题记下,留待自己去解决或请教老师,并继续专心听老师讲课,切勿因一处没有听懂,思维就停留在这里,而影响后面的听课。一般,听课时要把老师讲课的要点、补充的内容与方法记下,以备复习之用。

3、复习的方法

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炼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复习应与听课紧密衔接、边阅读教材边回忆听课内容或查看课堂笔记,及时解决存在的知识缺陷与疑问。对学习的内容务求弄懂,切实理解掌握。如果有的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思索,还得不到解决,则可与同学商讨或请老师解决。

复习还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其重点、关键,然后提炼概括,组成一个知识系统,从而形成或发展扩大数学认知结构。

复习是对知识进行深化、精炼和概括的过程,它需要通过手和脑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发展和提高能力的极好机会。数学的复习,不能仅停留在把已学的知识温习记忆一遍的要求上,而要去努力思考新知识是怎样产生的,是如何展开或得到证明的,其实质是什么,怎样应用它等。

4、作业的方法

数学学习往往是通过做作业,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加深理解和学会运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发展智力与数学能力。由于作业是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的,能检查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考查出能力的水平,所以它对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困难,或做错的题目较多时,往往标志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存在缺陷或问题,应引起警觉,需及早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通常,数学作业表现为解题,解题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做作业前需要先复习,在基本理解与掌握所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事倍功半,花费了时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解题,要按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首先,要弄清题意,认真读题,仔细理解题意。如哪些是已知的数据、条件,哪些是未知数、结论,题中涉及到哪些运算,它们相互之间是怎样联系着的,能否用图表示出来,等等,要详加推敲,彻底弄清。

其次,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探索解题的途径,找出已知与未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回忆与之有关的知识方法,学过的例题、解过的题目等,并从形式到内容,从已知数、条件到未知数、结论,考虑能否利用它们的结果或方法,可否引进适当辅助元素后加以利用是否能找出与该题有关的一个特殊问题或一个类似问题,考察解决它们对当前问题有什么启发;能否把分开,一部分一部分加以考察或变更,再重新组合,以达到所求结果,等等。这就是说,在探索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联想、比较、引入辅助元素、类比、特殊化、一般化、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方法,并从解题中学会这一系列探索的方法。

第三,根据探索得到的解题方案,按照所要求的书写格式和规范,把解的过程叙述出来,并力求简单、明白、完整。最后还要对解题进行回顾,检查解答是否正确无误,每步推理或运算是否立论有据,答案是否说尽无遗;思考一下解题方法可否改进或有否新的解法,该题结果能否推广(事实上中学课本中不少题目是可以推广的)等,并小结一下解题的 经验 ,进而发展与完善解题的思想方法, 总结 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几百几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生活中几百几十的场景,比如:一本书一共有320页,会场中一共有920个人等,告诉学生几百几十的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几百几十的数。(板书课题:认识几百几十)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直观认识

出示4块方板。

提问:这4块方板里有多少个小方块?400里面有几个百?(板:4个百)

(出示5根木条)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方块?五十里面有几个十?(板:5个十)

现在一共是多少个小方块?你是怎么知道的?

(2)用计数器表示。让学生都在计数器上拨珠,并指名演示。

(3)写数、读数

让学生对照计数器试着写数,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个位上为什么0?0可以不写吗?谁能把这个数读一读?

2、教学“试一试”

提问:你能一边拨珠子一边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九十数到四百三十吗?

请把它们写下来。(要求学生相互给同学看)

提问:数到三百九十,接下来数什么?那么数到六百九十呢?数到八百九十呢?

不拨珠你能从890数到1000吗?(要求学生数给同桌听)

提问:数到九百九十,接下来数什么?追问:九百九十后面为什么时一千?

三、组织练习,加深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独立看图填写,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提问:你怎么想到13个十是130?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填写,共同订正。

提问:360和630各是怎么组成的?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指名读数,共同写数。要求学生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订正后提问:做过这两道题后你有什么想法? 教育 学生保护植物和野生动物。

4、做“想想做做”第5、6题。

让学生独自填写得数或算式。

做完第5题后提问:你能 说说 你是怎么想的吗?(口算时可以利用几百几十的组成来思考,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来思考。)

5、做“想想做做”第7、8题。

口算给同桌听。(每人一组)

6、做“想想做做”第9题。

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追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小结:已经栽的棵数与还剩下的棵数相加,就是一共栽的棵数。

四、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二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 人教二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知识点

★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B. 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一】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

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

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

③作答。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注意: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3、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要点归纳: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特点:

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

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孝棚唯。

6、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和搏就越大。

7、画直角的方法:

①画一个点

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巧培都是直角。


【篇二】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与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知识要点归纳:

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1)乘法:乘数×乘数=积

(2)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3)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1)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2)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3)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10、“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11、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5,就是5的3倍。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知识要点归纳: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4、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知识要点归纳: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等于60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

3、初步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4、会运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C. 二年级上册怎样抓好“用数学”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比如铅笔、橡皮、课本、课桌。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黑板、教室、楼房、大树。

常考题目例如:

黑板长2(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一棵树高3(米)

教室长12(米) 门高2(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讲台高90(厘米) 筷子长20(厘米)

茵苗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图钉长1(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2、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刻度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物品的长度=终点的刻度数-起点的刻度数。


3、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常考题目例如:

(1)1米10厘米=(110)厘米 200厘米=(2)米

(2)弟弟再长高10厘米,就有1米,弟弟有多高?

1米=100厘米 100-10=90(厘米)

4、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量出长度的。

测量方法:

将线段的左端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线段的长度=终点的刻度数-起点的刻度数。

常考题目:


(1)判断线段

给出几张图片,让孩子根据线段的概念判断是否为线段,观察的时候重点观察线是否是直的,是否有两个端点。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当然这是最简单的题目。

(2)多边形有多少条线段。

三角形有3条边,3条线段;正方形和长方形有4条边,有4条线段。

(3)数线段

根据两个端点只有一条线段,


一条线段上有几个端点,端点数和线段数的关系如下:

在一条线段上有3个端点,就有2+1=3条线段;

在一条线段上有4个端点,就有3+2+1=6条线段;

在一条线段上有5个端点,就有4+3+2+1=10条线段;

在一条线段上有6个端点,就有5+4+3+2+1=15条线段;

在一条线段上有n个端点,就有(n-1)+(n-2)+……+1条线段。

⑵画线段的方法:

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第二单元《100以内加减法》:

一、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二、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注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3、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4、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

1、步骤:

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果,写单位

③作答。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

3、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A和B一共是多少(单位)?

②A比B多多少/几(单位)?

③B比A少多少/几(单位)?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主要学习角的特点和画法。

1、角的特点(有1个顶点,2条边),是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的标准。

2、角的大小的比较,通过叠合法的方法进行验证。

角的大小和张口的大小有关,和两边的边长无关。


3、角的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画角的时候,要先点一个点。


4、计算一个图形有多少个角(如下图)


其实这种题目有如下的规律:

第一个几何图形有两条线段,那么,角的个数就从比二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就是一个角;

第二个几何图形有三条线段,角的个数就从比三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

即2+1=3个角;

第三个几何图形有四条线段,角的个数就从比四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

即3+2+1=6个角;

第四个几何图形有五条线段,角的个数,就从比五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

即4+3+2+1=10个角;

第五个几何图形有六条线段,角的个数就从比六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

即5+4+3+2+1=15个角。

依次类推,结果也呈现以上相同变化趋势。这样只要知道所给几何图形有几条线段组成,就可以依据比线段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的规律算出角的个数了。


5、角的分类

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三角尺上有一个直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重点知识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

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3 × 2 = 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读作:3乘2等于6。

(2)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数×乘数=积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9、“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 用 几×几.

如:2和4相乘 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用 几×几。

如:2个8相乘 用8×8=64


10、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

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3×5=15读作:3乘5等于15.

5×3=15读作:5乘3等于15


11、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

1乘任何数还得原数。

0乘任何数还等于0。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球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圆。

长方体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会是不同大小的长方形。

圆柱从不同方向看可能会看到圆或者长方形。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分针长,时针短。


2、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3、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时。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所以 1时 = 60分。

4、一刻钟是15分,半小时是30分,1小时是60分。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

组合问题(和顺序无关)

1、用1、2、3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6 个两位数。

3×2=6(种)

分别是12、13、21、23、31、32。

2、用4,0,7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4 个两位数。

分别是40、47、70、74。

3、3个小朋友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6种坐法。

3×2×1=6(种)

(用1,2,3表示这3个人,可以写成123、132、213、231、312、321)

4、3个人握手,每两个握一次,一共握3次。

2+1=3(种)

4个人就要握6次手。可以用连线法。

3+2+1=6(种)

5、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3种可能。也可以连线。

2+1=3(种)

分别是5+7=12、5+9=14、7+9=16。

6、衣服和裤子的搭配问题也可以连线。

D.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很快就要期末了,同学们复习得怎么样了啊?今天我为同学们带来了关于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整理,希望可以帮助有需要的同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3、把尺的刻度0对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可以知道物体的长度。

4、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来表示。

5、1米=100厘米 ;1m=100cm;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

6、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有两个端点。

7、掌握画线的 方法 。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列竖式计算)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笔算(列竖式计算)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3、列竖式计算时,进位符(小1)和退位符(小圆点)不可省略。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一个角有1个顶点,2条边。

2、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

判断: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直角。(×)

4、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5、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和角的张口大小有关。

判断: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角变大了。(×)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

2、7个2

加法算式:2+2+2+2+2+2+2=14

乘法算式:2×7=14读作2乘7等于14。

或:7×2=14读作7乘2等于14。

3、乘数×乘数=积

(1)2个4相加 :2×4=8

(2)2个4相乘:4×4=16

(3)2和4相乘:2×4=8

4、1-6的乘法口诀

(1)能够默写乘法口诀;

(2)能够写出乘法口诀表示的意义,表示几个几相加,用图形表示出来。

(3)能够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乘法算式。

(4)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或长方体。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1、7-9的乘法口诀

(1)能够默写乘法口诀;

(2)能够写出乘法口诀表示的意义,表示几个几相加,用图形表示出来。

(3)能够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乘法算式。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

3、分针走一圈,时针走1大格

1时=60分,一刻=15分,半小时=30分

4、整时和半时

整时: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半时:分钟指着6,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5、时间的计算

时间的加法计算:

求几时几分过几分是几时几分,要用加法计算。

计算时,时加时,分加分,满60要向前一位进1.

时间的减法计算

求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之间的时间有长,要用减法,用终止的时间减去起始的时间。

计算时,时减时,分减分,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60.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

1、根据问题情境,有条理地列出所有可能性,做到不重不漏。

2、有些问题要考虑排列顺序的问题。

题1:用1、2、6三张卡片可以组成(8)个两位数。

12、16、21、26、61、62、91、92

题2:用1、2、6三个数可以组成(6)个两位数。

12、16、21、26、61、62

题3:把两件衣服放到三个不同的箱子有(9)种方法。

分一件衣服放一个箱子和两件衣服放一个箱子。

题4:有1角、5角和1元3枚硬币可以组成(7)种币值。

分1枚、2枚、3枚进行组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相关 文章 :

1. 二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2.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3.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重点难点整理

4.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归纳总结

5. 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及重难知识点总结

6.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7.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复习与学习方法

8. 小学数学法则知识归纳整理分类

9.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方法与期末复习攻略

E.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点】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练习:

1、1米21厘米=()厘米

53厘米-18厘米=()厘米

一棵大树高10()

2、我的身高是()米()厘米

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一本书宽15()

4、三角板中有三个角,有()个直角

5、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数学学习方法 技巧

1、课前预习。预习是让孩子运用先前学到的知识去理解新的内容,他们会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课。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孩子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2、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通过复习能让孩子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从而减缓遗忘速度。如果孩子学会课后复习,那会让孩子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同时提升记忆能力。

3、认真书写。卷面是学生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它能直接影响老师对学生 学习态度 和个人素质的评价。一个认真书写的学生,往往会认真对待学习和其他事情。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书写的习惯,及早提出书写要求,帮助孩子提高书写质量,从而培养其仔细认真的习惯。

4、整理笔记。科目数量是会随着年级升高而变多,因此学生需要通过记笔记来抓住各科的重点。但是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少有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做出有条理的笔记,因此要让孩子在课后整理笔记。整理的过程是再学习的过程,而且还能培养孩子分析归纳的能力。

5、鼓励阅读。阅读是孩子获取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的主要途径,家长要鼓励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家长可以购买孩子感兴趣的书籍或报刊杂志,提高孩子阅读兴趣,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此外,家长还要让孩子写 读后感 之类的 文章 ,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6、自己解决。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往往会向父母请求帮助。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能敷衍了事,而是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如果孩子不能自己解决,家长也不要代劳,而是要耐心启发孩子思考,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信心。

数学学习技巧

我们都知道, 教育 的目的并不只是停留在分数上,更多的还是在于培养学习方法与习惯、思维与兴趣上。作为一个文科生,要想获得高考高分,必须好好掌握学习的方法,必须在平时做到举一反三。我深知数学对于我而言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在平时一定要意识到数学的重要,这是一个良好态度的开始,正确地看待数学,不过分焦虑,也不轻视大意,以一种更为谨慎而又达观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的考试,那么就已经离开成功不远了。

良好的心态来源于平时的积累,认真对待每一次平时的小考试,在适度的紧张所带来的兴奋中,手感会越来越好,而这也正是高考取得胜利的前提之一。

好心态能够给人信心与勇气,但这只是基石,在数学的学习中,最为要紧的,恐怕还是一级级的踏板——实践。对于高中生而言,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是已经不需要再刻意强调的重点。反复的操练并不等同于盲目的题海战术,举一反三并不只是能力,而是学习习惯、学习要求。我并不是那种很聪明的学生,我经常会碰到许多不会做甚至根本没见识过的新题目。但是,碰到难题新题就立刻躲避,不仅无益于成绩的提高,更会让你丧失信心,反倒不如,按着题干,一点点去琢磨。有时猛然发现,原来解题方法与思想都是我们熟悉的,熟练的,只是题目换了一张新面孔而已。因此,对于考纲中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应该总是烂熟于胸的。而老师也会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只要按着老师的节奏跟上,消化知识点,归纳解题方法,总能在三年中,熟练地掌握它们,并将它们分类分层的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离成功更进一步了。

该拿的分一分都别丢

考前认真的复习,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临阵磨枪,但是我认为比平时看得更有效率,尽管有人不是很认同。事实上我在这段时间里针对考纲,精简内容,回归课本,重视基础,再次温习一遍老师上课的笔记,经典的例题,重要的概念。毕竟,考试考的70%都是基础,所以,要想拿高分,还是老生常谈的话,该拿的分是不能丢的,这样我又比别人多得几分了。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 二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二年级数学基础知识

★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知识点

★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数学的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