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会计基础知识点归纳大全
扩展阅读
动漫铃铛挂饰怎么画 2024-11-26 19:35:52
同学群该在哪里建 2024-11-26 19:32:20

会计基础知识点归纳大全

发布时间: 2024-07-16 13:06:34

❶ 基础会计知识点有哪些

基础会计知识点如下:

1、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4、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5、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❷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内容
1、什么是会计?

答: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4、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5、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6、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7、什么是会计要素?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8、什么是资产?

答: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9、资产具有哪些特点?

答:资产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二,资产都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但也是企业所控制的;第三,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

10、什么是负债?

答: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1、负债具有哪些特点?

答:负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引起的、企业当前所承担的义务。第二,负债将要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偿。第三,为了清偿债务,企业往往需要在将来转移资产。

12、什么是所有者权益?

答: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之为净资产。

13、所有者权益具有哪些特点?

答: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所有者权益不象负债那样需要偿还,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其所有者。第二,企业清算时,负债往往优先清偿,而所有者权益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之后才返还给所有者。第三,所有者权益能够分享利润,而负债则不能参与利润的分配。

14、什么是收入?

答: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5、收入具有哪些特点?

答:收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如工商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第二,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也可能同时引起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第三,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6、什么是费用?

答: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7、费用具有哪些特点?

答:费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第二,费用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能引起负债的增加,或同时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第三,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8、什么是利润?

答: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三个项目的总额减去所有税费之后的余额。

19、银行结算方式包括哪几种?

答:1)银行汇票 2)银行本票 3)商业汇票 4)支票 5)信用卡 6)汇兑 7)委托收款 8)托收承付

20、 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哪几种?

答: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21、应收账款指什么?

答: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

22、坏帐指的是什么?

答: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23、坏账损失指的是什么?

答: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24、估计坏账损失有哪几种方法?

答: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三种方法,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25、什么是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答: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

26、什么是账龄分析法?

答: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27、什么是销货百分比法?

答:销货百分比法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28、什么是预付账款?

答: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劳务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的账款。

29、什么是存货?

答: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30、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哪几种?

答: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3)加权平均法 4)移动平均法 5)后进后出法 6)计划成本法 7)毛利率法 8)零售价法

31、什么是先进先出法?

答: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32、什么是加权平均法?

答: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量作为权数,除以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33、什么是移动平均法?

答: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34、常用的存货数量盘存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常用的存货数量盘存方法主要有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两种。

35、什么是实地盘存制?

答:实地盘存制也称定期盘存制,指会计期末通过对全部存货进行实地盘点,以确定期末存货的结存数量,然后分别乘以各项存货的盘存单价,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总金额,记入各有关存货科目,倒轧本期已耗用或已销售存货的成本。

36、什么是永续盘存制?

答: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指对存货项目设置经常性的库存记录,即分别品名规格设置存货明细账,逐笔或逐日地登记收入发出的存货,并随时记列结存数。

37、什么是短期投资?

答: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

38、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

答: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为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出售,投资企业作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

39、什么是长期投资的成本法?

答:成本法,是指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金额,并且在持有期间一般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减而变动投资账面余额的方法。通常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1)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2)被投资单位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40、什么是期间费用?

答:期间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❸ 基础会计重点知识归纳是什么

基础会计重点知识归纳如下: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2、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4、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老师与学生。

5、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

6、会计对象。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

7、企业的资金在任一时点上均表现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8、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9、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0、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11、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12、记账本位币和报告货币的选用标准常用于正误甄别测试。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3、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

❹ 基础会计必背知识点

二、重点提示 全书一级重点章节: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四章 会计凭证;
第五章 会计账簿;
第十章 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
考点一 会计的概念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 会计的职能 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
1)定义:四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记账、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考点三 会计对象 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
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考点四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各属于债 权还是债务)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区分理解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一 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考点二 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假定企业将按目前状态持续经营下去;
2、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分期计提折旧费用是持续经营的体现;
考点三 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长短相同的
期间;(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时间范围) 2、具体内容:
1) 会计期间:年度、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 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
3)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考点三 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 会计基础
考点一 会计基础的种类 1.类型: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1)企业:权责发生制
(2)行政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
(3)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2.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❺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很多,对于初学者,要从教材入手,认真理解书上的每一个概念、名词、公式、计算和运用,不能死记硬背。会计基础上的许多都是从定义出发的,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而所有的账务处理原则都是从会计恒等式出发的,学习中一定要理解并掌握所有的会计政策和制度,重视教材,熟读加以理解。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又抓住重点。

❻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

会计基础重点考试内容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概述
(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的对象 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一)会计主体 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四)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着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企业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资产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资产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经济业务的四种情况:资产权益同增 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权益内部一增一减
2、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3、资产=负债+所有都权益+(收入-费用)
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等。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 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四)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收入、费用、成本、支出都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盘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 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前者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后者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二、账户 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账户的分类
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也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将其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总账账户称为一级账户,总账以下的账户称为明细账户。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第四章 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收入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相同。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三、会计分录 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二)会计分录的分类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 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三)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1)确定经济业涉及的科目及性质 (2)确定是增加,还是减少;
(3)确定账户的方向 (4)确定借贷方金额
四、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

❼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有哪些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会计按其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三、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信息。核算职能具有如下特点:

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2、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四、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职能具有如下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核算职能所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2、会计监督贯穿于会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不仅体现在过去的经济业务上,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五、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都是会计的对象,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投入企业的资金在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同时形成企业的资产,一部分形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