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艾灸馆养生知识大全
扩展阅读
如何安装小爱同学音响 2024-06-30 22:53:30
大专学前教育如何 2024-06-30 22:50:07
继续教育上班怎么样 2024-06-30 22:37:13

艾灸馆养生知识大全

发布时间: 2024-06-28 12:42:09

A. 艾灸养生话术

艾灸,就是用艾以火熏灸,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疗法,不仅可祛病防病,还能强体养生。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艾灸养生话术,希望对你有用!

8条艾灸养生话术

1、百草之王,温经散寒,去风散湿,散结消肿,活血 止痛。

2、针者快也,对急性病有效,灸者慢也,对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如: 风湿,疼痛,结肠炎,盆腔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陈年胃痛。

3、艾灸抗癌:对肠癌、子宫癌、结肠癌、肝癌、预防功效。

4、纯阳之物,可以增加夫妻感情。所以叫“爱”草。

5、艾草的气味净化空气可以去蚊,防止病毒细菌入侵,可以防非典,甲流。

6、艾温阳的效果相当于人参鹿茸,活血相当于当归,穿芎,散结相当于血竭,蜈蚣。

7、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

8、艾燃烧产生的药气和近红外线可以激发人体的“免疫激活素”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

艾灸养生秘方

一、五脏倶补艾灸养生方

1 施灸方穴 :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2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血。

3 方穴主治: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以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二、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1施灸方穴 :百会、中脘 、气海 、足三里 、三阴交 、太渊

2 方穴功用: 益气行血 、 通经活络 、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 、健脾和胃 、温中散寒 、脾肾双补 、化水利湿 、调和营卫。

3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痛、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三、

1 施灸方穴 :关元

2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泄实、延年保健。

3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疾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咳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灸关元二百壮。

四、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五、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1、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2、冠心病:身柱、三阴交、膻中

六、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七、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大椎、身柱、肾俞、足三里。

八、泌尿系统艾灸养生方: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B. 艾灸养生知识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保健 方法 ,艾灸养生的知识有很多,问题也很多,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艾灸养生 知识大全 ,欢迎大家的阅读!

艾灸养生知识大全

1、病从何来?

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从小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的里,女性们更是为了美丽穿露脐装,露背装。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激素。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年穿裙子骑电动车,损耗了身体的阳气,造成免疫力低下,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被寒凉所伤,而引发了各种疼痛,亚健康,终身病,慢性病。

2、病从何去?

最好的办法是灸关元穴,和足三里,中脘穴。补充身体的元阳。这是治本。同时配合灸局部疼痛点。这是治标。

3、足三里有什么作用?

经过大量的案例表明常灸三里穴,能够防治二十多种疾病,又无一丝的毒副作用,确实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强壮身体、提高人体免疫、增强抗病能力、有益寿延年的功效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对于延年益寿大有裨益。灸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能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4、灸能美容吗?

能。

灸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调内而养外,标本兼治,通过调节内分泌等系统调动先天后天之元气,使人体的气血充足而上达头面,具有醒脑提神、五官发肤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淡化、分解面部表皮的黑色素沉淀,消除面部水肿、眼袋、黑眼圈、色斑等等,有效的改善面部倦容,令爱美的广大女性,五官、肌肤色泽红润,富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饱满,神采奕奕。

而且,在美容的同时,可以通过内分泌等系统起到减肥,根除妇科疾病的作用。

5、高血压能灸吗?

灸足三里,关元穴,中脘穴,涌泉穴。灸时原来服用的降压药不能随便停,否则会引起血压反弹。

足三里穴是强壮人体的养生要穴,对人体具有非常大的强健作用,经常艾灸这个穴能够预防和调理二十多种疾病,对高血压、眩晕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

6、感冒怎么灸?

灸大椎,效果非常快,大部分患者灸一次就可以治好。患者低头在颈椎部最高点的第七椎处找“大椎穴”,再将不锈钢灸盒用毛巾包好,赛在衣服领子里或用松紧带固定,大椎穴要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有汗微出效果最好。

7、体质热的人是不是不能灸?

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经过的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热症施灸,《类经》说“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起窗,如揭起被,皆谓之发”,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的散热退热祛邪外出的目的,所以称“火有拔山之力,开门驱邪之功”。所以,大家不必害怕,我们身体的功能很神奇,正气内生,寒热之邪自然出矣。所以热性之人可灸!

比如,我对于扁桃体发炎,咽喉疼痛牙痛的患者,灸大椎,大部分患者会感觉咽喉有湿润感,症状减轻。

8、遗精怎么灸?

灸关元为主。配合中脘,足三里。睡觉前也可以灸涌泉穴。

9、艾灸有没有季节的?

没有。任何季节都可以灸。网友问,中里巴人说夏天不能灸夏天是往外发的灸是往里的说是会冲类似这样的观点纯属无稽之谈。四时皆可扶阳。虽然春天树木发芽时人体的病容易复发,此时人体阳气生发,灸时效果比较好,以及冬病夏治,三伏天灸时效果比较好,等等,都是相对而言。

如果有什么毛病,早灸早好,根本没有必要等到特定的节气再灸。

10、夏天热老虎又来了,灸法能不能将夏天的郁闷之气宣泄出去呢?

可以,我用的方法是灸大椎。范氏是先灸百会,再灸大椎。

最佳的方法就是少食寒凉、以灸泻热。用艾灸的方法,选则阳穴灸之(先灸百会,再灸大椎),便达到以火泻热的效果。在施灸的过程中,会适量或大量的出汗,这样闷热之气会随汗液得以宣泄,而且积蓄一冬的毒气也得以散发,灸完之后,再喝一些温薄荷叶水,顿时人就会感觉到清爽无比,闷热之气一扫而光。所以夏天艾灸,泻热清凉是养生避暑的最佳方法。据说日本人也都是在用我们老祖的这种方法来过夏的.

11、艾灸的纯阳是什么?

《内经》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说阳气是生命的根本。阳气的是否充足与人体的衰老和疾病甚至死亡的发生,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阳气算作一百,那么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从生到死,从健康到疾病,就是阳气的消耗过程。故而养生贵在于保养阳气、强壮阳气。阳气强壮固密,营卫调和,就可以防御外邪之;脾阳健壮,就可运化精微,营养;肾阳充足,能够推动整个机体气血的循环运行,五脏,强壮身体,使人之寿命延长。这正是中所讲的“阳精若壮千年寿”“阳精若在必能生”养生境界。

12、为什么艾火能壮阳气呢?

古代燧人氏以艾绒钻木取火,见艾可以产生火,古人就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灸火连续燃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又因和脏腑相互联系,能使阳气通达。特别是关元穴,是足三阴与任脉之会,又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称之为,故灸此温热之气,能直达精宫以助元阳。元阳,为之真阳,是阳气活动的动力。也可以说关元,是阳气之源,不懈的灸关元,可以打通,大补元阳。再加上艾灸的特殊配方,使得艾燃烧时产生特殊频率的辐射,使其补阳之力更加显着,从而达到养生壮阳之功。

13、你的艾灸为什么不化脓灸,只用隔衣灸?

毋庸置疑,化脓灸治大病效果极佳但是实际操作时如果没有专业医师监护,很难。因为化脓灸要持续在伤口施灸,需要患者有极大的毅力。一些患者不能持之以恒的,会出现伤口迁延不愈等麻烦。艾灸主要是患者自己在家操作,所以用持续的温和灸。只要坚持,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

14、什么是灸感?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

灸感是在做艾灸时患者所的一种气的变化。各种各样,甚至千奇百怪,奇妙无比。不是亲身感受,很难体会其中奥妙。

第一种是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比如灸足三里时热气会向下传感到小腿。第二种是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相搏斗。最常见的是风气大的患者发痒,湿气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气。第三种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风、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甚至一些患者明显感觉有一股气从脚尖跑出去。第四种是气足,奇经八脉畅通。比如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等等。灸感个体差异非常大,不是每个人或者每次都有。

15、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暂时有疾病加重的反应?

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赶出,那么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16、灸后出现口干舌燥怎么办?

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或者小米米汤。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17、什么情况下不能灸?

a、孕妇不灸

b、严重心脏病慎灸

c、局部红肿热痛慎灸

d、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e、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f、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病患者等忌灸。

18、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怎么调节施灸温度?

用拾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也可以隔一会用自己的小指肚测试局部温度。小孩可以观察面部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