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三年级数学知识结构图
扩展阅读
p3怎么带歌词同步 2024-09-20 08:41:09
如何教育小孩子这三点 2024-09-20 08:40:58
初一英语学哪些知识点 2024-09-20 08:23:38

三年级数学知识结构图

发布时间: 2022-03-02 17:57:26

‘壹’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图片

第一写关于数学的名言

罗素说:“数学是符号加逻辑”

毕达哥拉斯说:“数支配着宇宙”

哈尔莫斯说:“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

米斯拉说:“数学是人类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

培根(英国哲学家)说:“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布尔巴基学派(法国数学研究团体)认为:“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

黑格尔说:“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

魏尔德(美国数学学会主席)说:“数学是一种会不断进化的文化”

柏拉图说:“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

考特说:“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

第二写关于数学的意义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它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虽然不同的传统学派可以强调不同的侧面,然而正是这些互相对立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综合起来的努力,才构成了数学科学的生命力、可用性和它的崇高价值。

第三写关于数学的小故事

数学名人小故事-康托尔

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在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年轻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向神秘的无穷宣战。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尔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康托尔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攻击甚至谩骂。有人说,康托尔的集合论是一种“疾病”,康托尔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尔是“疯子”。来自数学权威们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尔,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真金不怕火炼,康托尔的思想终于大放光彩。1897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尔的工作“可能是这个时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这时康托尔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1918年1月6日,康托尔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最后,可以写关于数学的笑话

小明小学数学考试,回来后他妈问他考得怎么样.小明说:"我基本上会做,但有一题3乘7,我怎么也想不出来.最后打铃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写了个18."

奶奶:“1+2等于几?”

孙子:“等于3。”

奶奶:“答对了,因此你会得到3块糖。”

孙子:“早知道是这样,我就说是等于5就好啦!”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少。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开。“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业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贰’ 义务教育实验板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的主要只是及结构

整体分析,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叁’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如何学数学

学会主动预习 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如有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解“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去掉2_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他的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同学们对求体积的公式虽记得很熟,但由于该题涉及知识面广,许多同学理不出解题思路,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解题时的思考方法。这道题从单位上讲,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图形上讲,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从图形变化关系讲:长方形→正方形;从思维推理上讲:长方体→减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减少部分四个面面积相等→求一个面的面积→求出长方形的长(即正方形的一个棱长)→正方体的体积,经老师启发,学生分析后,学生根据其思路(可画出图形)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很快解答出来:设原长方体的底面长为X,则2X×4=48得:X=6(即正方体的棱长),这样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为:6×6×6=216(立方厘米)。

怎样学好小学数学的五大技巧

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学生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拓宽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老师会经常给学生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多想,这时学生要积极思考,拓宽思路,以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较好的发展。如:修一条长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需几天修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学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20(天)。教师启发学生,提问:“修完它的20%用5天,还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学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3)5×(1-20%)÷20%=20(天)。如果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5÷20%-5=20(天)。再启发学生,能否用比例知识解答?学生又会想出:(6)20%∶(1-20%)=5∶X(设剩下的用X天修完)。这样启发学生多思,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关系,变换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怎样学好小学数学的五大技巧

善于质疑问难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有疑开始的,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着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应从学会提出疑问开始。如学习“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时,认真观察量角器,问自己:“我发现了什么?我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通过观察、思考,你可能会说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两个刻度更方便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在度量形状如“V”时,你可能会想到不必要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零刻度线重合的办法。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即增加主体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激发创造欲望,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肆’ 请帮忙找一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结构图。

1口算乘法
一个因数是2位数乘法 2.笔算
3.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1 口算
除数是2位数的除法 2.笔算
3..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混合运算及应用题 1混合运算
2应用题

‘伍’ 跪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

日期 内容 例题 课时

2.13

2.17 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含地图上的) 例1、2 1
简单路线图(四个方向) 例3 1
练习一 1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例4、5 1
练习二 1

2.20

2.24 单元练习 1
机动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商是整数) 例1 1
除法的估算 例2 1

2.27

3.3
笔算除法

练习三 1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 例1 1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有余) 例2 1
练习四 1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除法估算 例3 1

3.6

3.10

笔算除法
练习五 1
除法的验算 例4 1
练习六 1
有关0的除法及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1) 例5、6 1
练习七 1

3.13

3.17

笔算除法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2) 例7 1
练习八 1
整理与复习 1
练习九 1
单元练习 1

3.20

3.24
单元练习 1
机动 1
统 计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1、2 1
练习十 1
平均数 例1、2 1

3.27

3.31 练习十一 1
机动 2
年、月、日
年、月、日的认识 例1、2 1
练习十二 1

4.3

4.7 24时记时法 1
练习十三 1
制作年历 1
机动 2

4.10

4.14 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
乘法

笔算
乘法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例1 1
估算 例2 1
练习十四 1
不进位的乘法 例1 1
练习十五 1

4.17

4.21
笔算
乘法 进位乘法 例2 1
练习十六 1
整理与复习(练习十七) 1
机动 1
机动 1
十一
4.24

4.28 面 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1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例1 1
练习十八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例2、3 1
练习十九 1
十三
5.8

5.12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例4 1
公顷、平方千米 1
练习二十 1
单元练习 1
机动 1
十四
5.15

5.19 小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小数 例1 1
小数大小的比较 例2 1
练习二十一 1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例3、4 1
练习二十二 1
十五
5.22

5.26 机动 2
解决问题
乘法两步计算的问题 例1 1
除法两步计算的问题 例2 1
练习二十三 1
十六
5.29

6.2 设计校园 1
机动 2
数学广角
简单的集合问题 例1 1
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 例2 1
十七
6.5

6.9 练习二十四 1
机动 2
总复习
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1
十八
6.12



6.16 复习位置与方向 1
复习面积 1
复习年、月、日 统计 1
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 1
复习解决问题 1 参考资料:http://wenku..com/view/5afa878271fe910ef12df896.html

‘陆’ 三年级数学期末如何复习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可充分老师发的概念卷和平时在课堂上作的听课笔记。还要学会分析每次单元考试的题型,一般的来讲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概念题,二是计算题,三是实践应用题,四是操作题四个方面。复习的作用就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复习阶段,可能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但数学方面不做题又不行,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是就哪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六、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复习时如能注意检查的重要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根据同学们平时易出现的情况,建议大家要求学生从这些地方检查:

1、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2、列式正确后,看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是否和题中给我们的一样。

3、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如259+487,我们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数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计算一定错了!

4、精确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注意一定要笔算,五年级后,小数计算用口算很容易错,而且要规范使用草稿本,不要以为是草稿本就可以乱写乱画!往往一些数由于书写不规范,抄答案都抄错!

5、检查单位和答有没有填写齐全。

6、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切不可信手乱画,画完后记得标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题目要求一致。

7、解方程题,要记得写“解”,应用题还要先“设”。

‘柒’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

这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创新 实用 开放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5页

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位置与方向”的编排,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二)编排体例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它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内容结构:
知识与技能的范围:
接下来为大家展示的是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知识树:(大屏幕呈现本册教材的知识树)正如这棵知识树所展示的,本册教材内容结构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 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 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下面我就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做以具体阐述: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包括:口算除法,除法的估算、一位数除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它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阐述的。对于除法部分知识,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学生已经会利用乘法口诀来计算简单的表内除法,并且初步认识了除法的意义、除法的书写格式等等。在二年下学期已经会计
3/5页

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会算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到了三年级上学期又学习了万以的内的加减法,利用乘法口诀会计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这都为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这一知识内容奠定了基础。三年级下册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学习乘法口诀、除法意义、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知识并不是除法学习的终结,四年级的上册还要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因此,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既可以对前面所学知识加以总结、沉淀和利用,又可以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除法奠定基础,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数学思维规律。
第三方面:说建议
◆ 教学建议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例题、习题的编排上学生接受起来吃力。如,例3和例2跨度太大,学生较难适应。
例2只是从一位数除二位数的能整除的基础上呈现了十位不能整除的情况,让学生知道十位有余数,要把个位移下来合并接着除。例3从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6,然后呈现了两个学生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体现估算、笔算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个例题里面难点比较集中,估算与笔算同时出现,要进行比较;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除不尽,有余数。和例2比较起来,明显难度增加。在教学例3时,可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有困难,教师可增加“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能整除)”的题目,在学生突破了“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这个笔算难点之后,再呈现例3。
◆ 评价建议:
如何评价三维目标落实情况。
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适时点拨,指点学法,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从而实现教学的最高境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就能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
◆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面就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1.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的学校,都应使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程的资源,积极组织老师开发课件。
2.课外活动小组。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3、 图书馆资源。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图书馆除了书籍数量太少外学校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外的图书馆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
4/5页

4、 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教师要充分的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挖掘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教师还可以想学生介绍电视中与数学有关的栏目,组织学生对某些内容进行交流。
5.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学生经验交流、表达个人意见的平台。每一位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感受的生活体验也不同,认识事物的层次也有参差,因而开成了各自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把之与教学内容、目标发生良性互动,并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让生活经验得到检验、修正与丰富,实现两者间的畅通、互补与融合。
6.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数学教学是数学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作用的过程。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经常产生许多预想不到的意外。老师要善于从这些意外中学会分析,并加以利用,以促进学生的不同发展。
以上便是我对本册教材说课标、说教材的具体阐述,可以说这次说课标、说教材给我们年轻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学到很多在工作中学习不到的东西。

‘捌’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一、 植树问题:
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
沿线段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1
棵树=段数+1
株距=总路程÷(棵树-1)
总路程=株距×(棵树-1)

沿周长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
棵树=段数
株距=总路程÷棵树
总路程=株距×棵树

例 沿公路一旁埋电线杆 301 根,每相邻的两根的间距是 50 米 。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1 根。求改装后每相邻两根的间距。
分析:本题是沿线段埋电线杆,要把电线杆的根数减掉一。列式为 50 ×( 301-1 )÷( 201-1 ) =75 (米)

二、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1 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

2分数乘法应用题:
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3 分数除法应用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他们的倍数关系。
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搞清把谁看作标准的数也就是把谁看作了“单位一”,谁和单位一的量作比较,谁就作被除数。
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用甲除以乙。
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减乙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关系式(甲数减乙数)/乙数或(甲数减乙数)/甲数 。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 ,求这个数。
特征:已知一个实际数量和它相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把单位“1”的量看成x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或者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算式,但必须找准和分率相对应的已知实际
数量。

三、度量
一、 长度
(一) 什么是长度
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二) 长度常用单位
公里(km) 、 米(m) 、 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 、 微米(um)
(三) 单位之间的换算
1毫米 =1000微米 , 1厘米 =10 毫米 , 1分米 =10 厘米 , 1米 =1000 毫米 , 1千米 =1000 米

二、 面积
(一)什么是面积
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
(二)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毫米 、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平方米 、平方千米
(三)面积单位的换算
1平方厘米 =100 平方毫米 ,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公倾 =10000 平方米 , 1平方公里 =100 公顷

三、 体积和容积
(一)什么是体积、容积
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二)常用单位
1、 体积单位
立方米 、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 、容积单位: 升、毫升
(三)单位换算
(1) 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 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四、 质量
(一)什么是质量
质量,就是表示表示物体有多重。
(二)常用单位
吨 :t 千克: kg 克: g
(三)常用换算
一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五、 时间
(一)什么是时间
是指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
(二)常用单位
世纪、 年 、 月 、 日 、 时 、 分、 秒
(三)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365天 (平年)
1年=366天 (闰年)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 大月有31 天
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有30天
平年2月有28天, 闰年2月有29天
1天= 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六、 货币
(一)什么是货币
货币是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
(二)常用单位
元 、 角 、 分
(三)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玖’ 我要做一个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图,一到六年纪的全要,最好在一张表上做出来,就是结构图那种.谢谢!!!

数学思想和方法 画线段辅助理解问题。 1.找出已知条件并列表整理问题。2.图形结合的思想。 1.数表结合解决问题。2.倒推思想解决问题。
应用知识 1.方位辨别;2.统计知识:分类统计。3.概率知识:“可能性” 1.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2.统计知识:画“正”字表示次数。3.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1.间隔问题。2.平移和旋转(顺时针和逆时针)3.统计知识:各种统计图。 1.找规律:根据已知的推测未知的。2.确定位置:行和列。 概率知识
应用题 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列出加法、减法一步算式,并注明单位名称。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2.各种量的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2.混合运算应用题。3.各种量的应用题。 1.量的计算问题。2.混合运算应用题。 1.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2.相遇问题 1.工程问题。2.百分数的实际应用。3.比例。
几何初步知识 1.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1.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2.多边形。3.角的认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1.角的测量。2.平行和相交。3.三角形的性质。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5.垂线。 1.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2.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量与计算 1.钟面的认识。2.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1.时间单位的认识。2.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简单计算。3.重量单位的认识。
1.面积单位的认识和换算。2.24时计时法;时间段的计算。3.年、月、日。4.千米和吨。 统计单位—升和毫升。 体积单位
数与计算 20和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口算、列竖式) 1.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用加法验算减法。3.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4.混合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2.分数的认识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计算。3.小数的认识和加减计算。 1.积和商的性质。2.运算定律。3.倍数和因数。4.素数和和数。5.奇数和偶数。6.整数和自然数。 1.认识负数。2.小数的四则运算。3.公倍数、公因数。4.分数的性质及计算。5.初步代数知识—方程。 1.百分数。2.比和比例。3.分数的四则运算。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拾’ 最新实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结构体系图

自己看吧,该有的都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