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5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知识概念
扩展阅读
如何用酷我放出歌词 2024-11-28 04:09:48

5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知识概念

发布时间: 2024-05-20 02:50:08

‘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梳理。急!急!急!

标签: 原创学生整理知识梳理总复习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杂谈 分类: 教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1、一个因数是小数时,可以按照整数乘法来算,最后再点小数点。

2、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运算。

3、两个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4、如果积位数不够,在数前添0。

5、计算小数乘法时,可先按整数乘法来算,再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6、整数乘法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先乘除,后加减)。

第二单元1、对称图形如果从中间对折,两边会完全重合。

2、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3、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4、一个图形可以通过平移或旋转拼成一个更大的图形。

第三单元:1、 计算小数除法时,对小数点视而不见,用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算出得数后,有余数的话,在余数后面加零,再用余数加零后的数除以除数,如还有余数再加零,最后在商上点小数点,要把小数点点到第一个余数的零的商上面。

2、 计算小数除以小数的除法时,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为整数,然后除数向右移几位,被除数也向右移几位,如被除数数位不够,就在被除数后面加零。

3、 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4、 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叫做循环小数。

5、 小数部分的数的位数是有限的叫做有限小数,位数无限的叫无限小数。

6、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各记一个圆点。

7、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中括号和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8、 小数乘、除法都是转化成整数乘、除法来计算的。

第四单元: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叫做等式 。

1、像x+300=400、10x=1600、3x+100=10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等式的左右两边不变。

3、使方程左右两边的未知数得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4、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等。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x高。用字母表示:S=ah

5、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

6、梯形:特征4个角、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一个梯形能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

7、回顾整理:(第5单元的)

特 征
面 积

长 方 形
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S=ab

正 方 形
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S=2a

平 行 四

边 形
有四条边,对边互相平行、相等;四个角分别相等
S=ah

三 角 形
有三条边,它是固定物体;内角和180。
S=ah÷2

梯 形
有四条边,只有一组互相平行;角与角无关系
S=(ab)×h÷2

8、我发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

第六单元:1、 我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

2、我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5。

3、我发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自然数中,有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5,像2、3、5、、、、、、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树,叫做质数(素数);像4、6、8、、、、、

这样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1只有一个因数,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达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第七单元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量,根据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所得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2、如果只需要表示数量的大小,适合采用条形统计图,如果需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则需要采用折线统计图

3、做统计图时注意:1,标题、2,时间、3,箭头、4,单位、5,刻度(从零开始)、6,制图、7,数据。

‘贰’ 鏁板︿簲骞寸骇涓婂唽浜斿崟鍏冩濈淮瀵煎浘

鏁板︿簲骞寸骇涓婂唽浜斿崟鍏冩濈淮瀵煎浘鍐呭瑰备笅锛

1銆侀栧厛锛屽湪绾哥殑涓澶鐢讳竴涓澶у浑鍦堬纴浠h〃链鍗曞厓镄勪富棰樸备緥濡傦纴鍙浠ュ啓涓娾滀簲骞寸骇涓婂唽绗浜斿崟鍏冣濄

2銆佺劧钖庯纴浠庝富棰桦浑鍦埚嚭鍙戯纴鐢诲嚭鍑犳浔涓昏佺殑鍒嗘敮绾匡纴姣忔浔鍒嗘敮绾夸唬琛ㄤ竴涓涓昏佺殑姒傚康鎴栫煡璇嗙偣銆傛牴鎹绗浜斿崟鍏幂殑鍐呭癸纴鍙浠ラ夋嫨浠ヤ笅鍑犱釜鍒嗘敮绾匡细鍒嗘暟镄勮よ瘑銆佸垎鏁扮殑姣旇缉銆佸垎鏁扮殑锷犲噺娉旷瓑銆

3銆佸湪姣忎釜鍒嗘敮绾夸笂锛屽啀鐢诲嚭涓浜涘瓙鍒嗘敮绾匡纴鐢ㄦ潵琛ㄧず镟村叿浣撶殑鐭ヨ瘑镣广备緥濡傦纴鍦ㄢ滃垎鏁扮殑璁よ瘑钬濊繖涓鍒嗘敮绾夸笂锛屽彲浠ョ敾鍑衡滃垎瀛悫濄佲滃垎姣嵝濄佲灭湡鍒嗘暟钬濄佲滃亣鍒嗘暟钬濈瓑瀛愬垎鏀绾裤

4銆佸湪姣忎釜瀛愬垎鏀绾夸笂锛屽彲浠ョ敤鍏抽敭璇嶆垨绠鐭镄勫彞瀛愭潵琛ㄧず鐩稿叧镄勭煡璇嗙偣銆备緥濡傦纴鍦ㄢ滃垎瀛悫濊繖涓瀛愬垎鏀绾夸笂锛屽彲浠ュ啓涓娾滆〃绀洪儴鍒嗙殑鏁板瓧钬濓绂鍦ㄢ滃垎姣嵝濊繖涓瀛愬垎鏀绾夸笂锛屽彲浠ュ啓涓娾滆〃绀烘暣浣撶殑鏁板瓧钬濄

鐢ㄤ粈涔堣蒋浠剁敾鏁板︽濈淮瀵煎浘

𨱍宠佸埄鐢ㄦ濈淮瀵煎浘宸ュ叿鏁寸悊褰掔撼浜烘暀鐗埚皬瀛︿簲骞寸骇涓婂唽鏁板︾煡璇嗙偣锛屽彲浠ヤ娇鐢ㄨ繀鎹风敾锲惧伐鍏疯繘琛屻傝繖鏄涓娆惧彲浠ュ埄鐢ㄥ氱嶆搷浣灭郴缁熺殑娴忚埚櫒杩涘叆瀹樼绣鍒跺浘镄勫伐鍏凤纴鍐呯疆链変赴瀵岀殑镐濈淮瀵煎浘妯℃澘锛屾敮鎸佹疮闅30绉掕嚜锷ㄦ妸镐濈淮瀵煎浘淇濆瓨镊充簯绔锛屾垨灏嗘濈淮瀵煎浘淇濆瓨涓篧ord銆丳PT銆丳DF銆丳NG銆丣PG绛夋牸寮忋

‘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 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3、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

‘肆’ 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归纳有哪15条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 (常用) ; 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6、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者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或者被减数与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 (a+b)×c=a×c+b×c或 (a-b)×c=a×c-b×c
减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 a-b-c=a-(b+c) a-b-c=a-c-b
除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数两个数,我们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或者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a÷b÷c=a÷(b×c) a÷b÷c=a÷c÷b
去括号: 括号前是加号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要变号。
a+(b-c)=a+b-c a-(b-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向右移动小数点时,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2、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随着乘或除以几。③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就除以或乘几。④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就大于1;被除数小于除数,商就小于1。⑤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就小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就大于被除数。⑥积不变性质: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积不变。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数乘几,积就乘几。⑧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13、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X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1321…的循环节是321,简便记法为6.321;如0.33…的循环节是3,简便记法为0.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最少看到一个面。圆柱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圆形,从其他方向看到的是长形或正方形。球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看到的形状都是圆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 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性质一: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性质二: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 方程右边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是一个计算过程。 所以,X=…是方程的解。
常见的等量关系:①路程=速度×时间
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③总价=单价 × 数量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3、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
长方形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 S=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2倍。
27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3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0 5 4 0 0 1
前3位表示邮区, 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35、身份证18位,如130521197803010019
13表示河北省 05表示邢台市 21表示邢台县 19780301是出生日期 001是顺序码 9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伍’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要内容有哪些

从目录上看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是基础,方程是初步,因数倍数是提高
上册: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量一量 找规律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 总复习
下册: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六单元 统计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逻辑推理
主要重点上册是
1.比较熟练的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能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 面积公式;
4.能从不同的方位看到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²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³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³,dm³和m³。
1dm³=1000cm³ 1m³=1000dm³
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L=1000ml 1L=1dm³ 1ml=1cm³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被除数
被除数÷ 除数=—————
除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1、路程速度时间公式:s=vt v=s÷t t=s÷v

2、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3、正方形面积公式:S=a2

4、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

5、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6、加法交换律:a+b=b+a

7、加法结合律:a+b+c=a+(b+c)

8、乘法交换律:a·b=b·a

9、乘法结合律:〔a·b〕·c=a·〔b·c〕

10、乘法分配律:〔a+b〕·c=a·c+b·c

11、角的大小分类,从小到大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2、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直角是90度,钝角是大于90度而小于平角的角,平角是180度的角,周角是360度的角。

13、三角形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4、三个角都是锐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15、三角形按边分类有: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6、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17、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0.1,0.01,0.001-----

18、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0、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2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4、学会画角

25、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6、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质量单位: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钱的换算:1元=10角=100分 1角=10分

时间单位: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1年=12月=365天或366天 1天=24小时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十一三十,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整理
1、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通过移拼,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形四边形的高相等,拼成长方形的面积与平形四边形面积相等,因为长方形面积长乘以宽,所以平行四边形底乘以高。如果用 S表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用a、h分别表示平形四边形的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
2、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相等,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
3、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拼成平形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梯形等于(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 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b)h÷2
4、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5、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6、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7、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8、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9、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1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11、被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除数不变,商扩大(缩小)多少倍。
12、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商缩小(扩大)多少倍。
13、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1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15、 长度单位进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人民币单位进率 1元=10角 1角=10分
质量单位进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面积单位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6、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17、a+b=b+a a+b+c=a+(b+c) a-b-c=a-(b+c) a+b-c=a-c+b
a×b=b×a (a×b)×c=a×(b×c) a×b+a×c=(b+c)×a
a÷b÷c=a÷(b×c) (a+b) ÷c=a÷c+b÷c
18、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19、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20、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21、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被除数≠0)
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被除数≠0)
当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22、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 )
如:3.4×1.5>3.4 0.9×3>0.9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 )。
如:3.4×0.74<3.4 0.9×0.3<0.9
24、整数部分是非零数的小数叫做带小数。例:1.34、453.56643等;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0.34、0.56643等。
4、纯小数与带小数的区别在于,纯小数都小于1,带小数都大于1。如:0.1<1,是纯小数
1.1>1,是带小数 4.5234>1,是带小数
5、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①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小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6、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下册是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1. 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2.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3. 旋转:图形或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1. 因数和倍数:在整数乘法里,如果a×b=c,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2.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但是0也是整数。
3.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一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6.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7.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8.
四则运算中的奇偶规律: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9.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0.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1. 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多少,可以分为1、质数、合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奇数、偶数。
12. 100以内的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 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 长方体的特征是:①长方体有6个面;②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④有12条棱;⑤相对的棱长度相等;⑥有8个顶点。
3.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 正方体的特征是:①正方体有6个面;②每个面都是正方形;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④有12条棱;⑤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⑥有8个顶点。
6.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7.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8. 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9. 上面或下面面积=长×宽;前面或后面面积=长×高;左面或右面面积=宽×高。
10.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1.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2×6
12.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表面积=正方形面的面积×2+长方形面的面积×4
13. 长方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14.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5.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和m3。
16.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17.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是V=abh
18.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3;用字母表示是V=a3
19.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积×长
20. 在工程上,1立方米简称1方。
21. 1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如果所有的棱长都扩大n倍,那么棱长总和也扩大n倍,表面积扩大n2倍,体积扩大n3倍。
22. 棱长总和相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最大。
23.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4.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5.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26. 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是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27. 1升相当于1立方分米,1毫升相当于1立方厘米,所以1升=1000毫升。
28.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所以容器的容积比体积要小一些。
29.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的体积=现在水的体积-原来水的体积=容器的长×容器的宽×水面上升的高度
30. 怎样测量一个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呢?先在量杯里装上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再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再记下新的水面对应刻度。两次刻度的差,就是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
3. 5/8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示:把5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
4.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5.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6.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总数÷份数=每份数。
7. 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倍)。
8.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9.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10. 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应当是真分数。带分数大于1。
11.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是用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加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2. 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例如5可以看成是5/1。
13.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4.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因数一定是1。
15.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作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16. 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7.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分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18. 除法计算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较方便。如果计算结果可以约分的话,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19. 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20.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21. 数A×数B=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2. 两个数是互质数的几种特殊情况有:1、1和任何数都是互质数;2、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3、两个相邻的奇数一定是互质数;4、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5、一个质数和一个不是它倍数的合数一定是互质数。
23.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24. 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是先写成分母是10、100……的分数,然后再进行约分。
25. 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26.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等于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等于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27. 两个数的公因数,都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因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不过还是要靠自己哦,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另外悬赏分太少了哦)

‘陆’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总结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总结第五单元 图形的面积(二)

1,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1) 分割法:将图形进行合理分割,形成基本图形,基本图形面积的和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和法)

(2) 添补法:将图形所缺部分进行添补,组成几个基本图形,基本图形面积-添补图形面积=组合图形面积。

2.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

(1)数格子的方法。

(2)把不规则图形看成近似的基本图形,估算出面积。

鸡兔同笼:

1, 列表法。

2, 假设法

3, 列方程

点阵中的规律:略